Ⅰ 化學葯品 實驗室里有哪些葯品是有毒品,有哪些是爆炸品
0.溴化乙錠(EB):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具有強誘變致癌性,使用時一定要戴一次性手套,注意操作規范,不要隨便觸摸別的物品。
1.DEPC(焦碳酸二乙酯):聞起來香香甜甜的,可是害人不眨眼!一種強有力的蛋白質變性劑,而且懷疑是致癌劑.開瓶時將瓶子遠離你,內壓可導致濺潑.操作時戴合適的手套,穿工作服,並在化學通風櫥里進行.
2.PMSF(苯甲基磺醯氟):老闆說是神經毒!!!是一種高強度毒性的膽鹼酯酶抑制劑.它對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膚有非常大的破壞性.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膚吸收而致命.戴合適的手套和安全眼鏡,始終在化學通風櫥里使用.在接觸到的情況下,要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眼鏡或皮膚,已污染的工作服丟棄掉.
3.乙腈,易揮發易燃,是一種刺激物和化學窒息劑,通風櫥中遠離熱、火。
4.放線菌素D,是一種致畸劑和致癌劑,通風櫥中操作。
5.alpha-鵝膏蕈毒環肽,具有強毒性,可能致命。
6.NN-亞甲雙丙烯醯胺,有毒,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切勿吸入粉末。
7.甲醇,有毒,能引起失明。
8.乙酸(濃的): 可能因為吸入或皮膚吸收而受到傷害,要戴手套和護目鏡,最好在化學通風櫥中操作。
9.過硫酸酸銨:對粘膜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膚又較大危害性,吸入可致命。操作時戴手套、護目鏡。始終在通風櫥中操作。
10.氯化銫: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膚吸收而危害健康。操作時戴手套和護目鏡。
DTT: 很強的還原劑,散發難聞的氣味。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膚吸收而危害健康。當使用固體或高濃度儲存液時,戴手套和護目鏡,在通風櫥中操作。
11.甲醛:毒性較大且易揮發,也是一種致癌劑,易通過皮膚吸收,對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損傷作用。避免一如其揮發的氣霧。戴手套和護目鏡。始終在通風櫥中操作。遠離熱、火花及明火。
12.TRIzol ,對眼睛有刺激性,腐蝕皮膚。有一次不小心濺出一小滴在臉上,馬上就紅了,過一會兒感覺到疼,一周之後才好。如果濺上,馬上用大量的水沖洗。
大家在實驗室里,接觸到的化學試劑多半都有危害性,紫外燈,如果離心機不是很好的話的雜訊污染,VORTEX會導致手指需要震動,等等,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注意保護自己,而不能因為圖省事或者別的什麼原因而放鬆對安全的注意。另外就是注意規范操作,搞微生物的尤其要注意,不要實驗室感染。
13.疊氮鈉,有毒,阻斷細胞色素電子運送系統
14.氟化鈉,有毒可致命,通風櫥中操作
15.放射性物質(同位素標記時),要戴手套,護目鏡,穿工作服,最好買試劑盒(如果有商品化的)
16.beta-巰基乙醇,可致命,對呼吸道、皮膚和眼睛有傷害
17.氨甲蝶呤,致癌和致畸
18.甲醛,有毒,易揮發,致癌,對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損傷,通風櫥中遠離熱和火
19.雙丙烯醯胺,神經毒劑,效應累積
20.二甲胂酸鈉,致癌,有毒
21.鏈黴素,致癌,引起過敏反應
22.哌啶,有毒,對眼睛和呼吸道有影響,遠離熱和火
23.腐胺,易燃,有腐蝕性,遠離熱和火
24.硫酸鎳,致癌,引起遺傳損傷
25.肼,有毒,能爆炸,院里熱和火
Ⅱ 實驗室常見氣體危險品有哪些
氫氣、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氣體、丙烷氣體、硫化氫氣體、氯化氫氣體、氯氣、氟氣、氟化氫氣體、溴、溴化氫氣體、甲烷氣體。
實驗室常見危化品
1、爆炸品:具有猛烈的爆炸性。當受到高熱摩擦、撞擊、震動等外來因素的作用或與其它性能相抵觸的物質接觸,就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氣體和高熱,引起爆炸。如:三硝基甲苯(TNT),苦味酸,硝酸銨,疊氮化物,雷酸鹽及其它超過三個硝基的有機化合物等。
2、氧化劑:具有強烈的氧化性,按其不同的性質遇酸、鹼、受潮、強熱或與易燃物、有機物、還原劑等性質有抵觸的物質混存能發生分解,引起燃燒和爆炸。如:鹼金屬和鹼土金屬的氯酸鹽、硝酸鹽、過氧化物、高氯酸及其鹽、高錳酸鹽、重鉻酸鹽,亞硝酸鹽等。
3、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氣體壓縮後貯於耐壓鋼瓶內,使其具有危險性。鋼瓶如果在太陽下曝曬或受熱,當瓶內壓力升高至大於容器耐壓限度時,即能引起爆炸。鋼瓶內氣體按性質分為四類:
劇毒氣體,如液氯、液氨等。
易燃氣體,如乙炔、氫氣等。
助燃氣體,如氧氣等。
不燃氣體,如氮、氬、氦等。
4、自燃物品:此類物質暴露在空氣中,依靠自身的分解、氧化產生熱量,使其溫度升高到自燃點即能發生燃燒。如白磷等。
5、遇水燃燒物品:遇水或在潮濕空氣中能迅速分解,產生高熱,並放出易燃易爆氣體,引起燃燒爆炸。如金屬鉀,鈉,電石等。
6、易燃液體:這類液體極易揮發成氣體,遇明火即燃燒。可燃液體以閃點作為評定液體火災危險性的主要根據,閃點越低,危險性越大。閃點在45℃以下的稱為易燃液體,45℃以上的稱為可燃液體(可燃液體不納入危險品管理)。易燃液體根據其危險程度分為:
(1)一級易燃液體閃點在28℃以下(包括28℃)。如乙醚、石油醚、汽油、甲醇、乙醇、苯、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二硫化碳、硝基苯等。
(2)二級易燃液體閃點在29-45℃(包括45℃)。如煤油等。
7、易燃固體:此類物品著火點低,如受熱,遇火星,受撞擊,摩擦或氧化劑作用等能引起急劇的燃燒或爆炸,同時放出大量毒害氣體。如赤磷,硫磺,萘,硝化纖維素等。
8、毒害品:具有強烈的毒害性,少量進入人體或接觸皮膚即能造成中毒甚至死亡。如:汞和汞鹽(升汞、硝酸汞等)、砷和砷化物(三氧化二砷,即砒霜)磷和磷化物(黃磷,即白磷,誤食0.1克黃磷即能致死)、鋁和鉛鹽(一氧化鉛等)、氫氰酸和氰化物(HCN,NaCN,KCN)、以及氟化鈉、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等。
有毒氣體,如醛類、氨氣、氫氟酸、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鉻酸等。
9、腐蝕性物品:具強腐蝕性,與人體接觸引起化學燒傷。有的腐蝕物品有雙重性和多重性。如苯酚既有腐蝕性還有毒性和燃燒性。腐蝕物品有硫酸、鹽酸、硝酸、氫氟酸、氟酸氟酸、冰乙酸、甲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氨水、甲醛、液溴等。
10、致癌物質:如:多環芳香烴類、3,4-苯並芘1,2-苯並蒽、亞硝胺類、氮芥烷化劑、α-萘胺、β-萘胺、聯苯胺、芳胺以及一些無機元素、As、Cl、Be等都有較明顯的致癌作用,要謹防侵入體內。
11、誘變性物品:如溴化乙錠(EB),具強誘變致癌性,使用時一定要戴一次性手套,注意操作規范,不要隨便觸摸別的物品。
12、放射性物品:具有反射性,人體受到過量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粉塵能引起放射病。如:硝酸釷及放射性礦物獨居石等。
Ⅲ 化學實驗室危險品包含哪些
這個是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網站,有絕大部分化學實驗室危險品。可以自己去查,很方便。http://www.chinasafety.gov.cn/whpcx.htm 化學實驗室危險品包含 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不燃)、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有毒)、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酸性鹼性和其它腐蝕品。
Ⅳ 學校危險物品包括哪幾類
你好,學校的危險物品包括了,利器,刀具,毒品,化學品等
Ⅳ 實驗室中會發生哪些危險
1.踩到灑落到地面上的氯酸鉀而著火。
2. 將過氧化氫濃溶液密封貯存的過程中塞子飛出,過氧化氫溢出而著火(用透氣的塞子塞著較好)。
3. 用硅膠精製二特丁基過氧化物,於布氏漏斗過濾時,發生爆炸(因在過濾板上析出過氧化物之故)。
4. 濃硝酸沾到衣服而引起著火。
5. 將滲透濃硫酸的破布與沾有廢油的破布丟棄在一起而著火。
6. 裝有熱的濃硫酸的熔點測定管發生破裂,濃硫酸沾到手上而燒傷。
7. 裝有黃磷的瓶子,從葯品架上跌落,灑出黃磷而著火。
8. 鋁粉著火時,用水滅火,火勢反而更猛烈。
9. 將熔融的黃磷倒入水中製成小顆粒時,燒杯傾歪了,灑出黃磷而引起著火,並燒著衣服,致使燒傷
10.將盛有經溶劑稀釋的三乙基鋁的瓶子,放入紙箱搬運的過程中,瓶子破裂發生泄漏而引起著火。
11.在濾紙上洗滌還原性鎳催化劑,其後把濾紙丟入垃圾箱中而引起著火。
12. 在通風櫥內,用氫化鋁鋰(LiAlH4 )進行還原反應,於放有(LiAlH4 )的燒瓶中加入乙醚時發生著火。
13.乙醚從貯瓶中滲出,由遠離兩米以外的燃燒器的火焰引起著火。
14.正在洗滌剩有少量乙醚的燒瓶時,突然由熱水器的火焰燃著而引起著火。
15.將盛有乙醚溶液的燒瓶放入冰箱保存時,漏出乙醚蒸氣,由箱內電器開關產生的火花引起著火爆炸,箱門被炸飛(乙醚之類物質要放入有防爆裝置的冰箱內保存)。
16.焚燒二硫化碳廢液時,在點火的瞬間,產生爆炸性的火焰飛散而燒傷(焚燒這類物質時,應在開闊的地方,於遠處投入燃著的木片進行點火)
17.蒸餾甲苯的過程中,忘記加入沸石,發生爆沸而引起著火。
18.將還剩有有機溶劑的容器進行玻璃加工時,引起著火爆炸而受傷。
19.把沾有廢汽油的東西投入火中焚燒時,產生意想不到的猛烈火焰而燒傷。
20.用丙酮洗滌燒瓶,然後置於乾燥箱中進行乾燥時,殘留的丙酮氣化而引起爆炸。乾燥箱的門被炸壞飛至遠處。
21.將經過加熱的溶液,於分液漏斗中用二甲苯進行萃取,當打開分液漏斗的旋塞時,噴出二甲苯而引起著火。
22.將潤滑油進行減壓蒸餾時,用氣體火焰直接加熱。蒸完後,立刻打開減壓旋塞,於燒瓶中放入空氣時發生爆炸。
23.將油浴加熱到高溫的過程中,當熄滅氣體火焰而關閉空氣開關時,突然伸出很長的搖曳火焰而使油浴著火(熄滅氣體火焰時,要先關閉其主要氣源的旋塞)。
24.對著火的油浴覆蓋四氯化碳進行滅火時,結果它在油中沸騰,致使著火的油飛濺反而使火勢擴大。
25.在蒸餾硝化反應物的過程中,當蒸至剩下很少殘液時,突然發生爆炸(因在蒸餾殘物中,有硝基化合物存在)。
26.用舊的乙醚進行萃取操作,然後把由萃取液蒸去乙醚而得到的物質,放在烘箱里加熱乾燥時發生爆炸,烘箱的門被炸碎。
27.將四氫呋喃進行蒸餾回收時,用剩下殘液的同一燒瓶蒸餾數次,即發生爆炸(因生成乙醚和四氫呋喃的過氧化物之故)。
28.當拔出30%濃度的過氧化氫試劑瓶的塞子時,常會發生爆炸。
29.用過氧化氫制氧氣的過程中,當加入二氧化錳時,劇烈地發生反應,致使燒瓶破裂。
30.誤認為充有氯氣的鋼瓶空了,但當打開閥門時,噴出大量氯氣而中毒。
31.將丙烯與氨的混合氣體進行加壓反應的過程中,發現閥門有少量漏氣。在修理過程中,泄漏增大,以致不能進行修理並中毒(在加壓情況下進行修理很危險)。
32.於自製的容器中填充氨氣,用帆布包裹,在搬運過程中,由於容器的焊縫破裂,沖出氨氣而凍傷。並且,呼吸器官也受到損害。
33.直接聞到溶解在反應生成物中未起反應的氨的臭味而摔倒、受傷。
答案來自
Ⅵ 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的分類方法是什麼
實驗室的危險化學品的分類方法應該和常規分類一致:
1.爆炸品:具有整體爆炸危險,有迸射危險,但無整體爆炸危險;有燃燒危險並有局部爆炸危險或局部迸射危險或兩種都有,但無整體爆炸危險
2.氣體:易燃氣體,非易燃無毒氣體
3.易燃液體:
4.易燃固體:易燃固體,易於自燃的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
5.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
6.毒性物質和感染性物質
7.放射性物質
8.腐蝕性物質
9.雜項危險物質和物品
希望對您有用.
Ⅶ 中小學化學危險品有哪些
酸類腐蝕:硝酸,鹽酸,硫酸.
易燃:酒精,白磷,
遇水反映:鋰,鈉,鉀。
鹼類腐蝕玻璃: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石灰水,碳酸鈉。
有毒重金屬鹽:金屬相對分子量大於銅都是。
Ⅷ 實驗室存在的危險及危險來源有哪些
實驗室的危險化學品的分類方法應該和常規分類一致:
爆炸品:具有整體爆炸危險,有迸射危險,但無整體爆炸危險;有燃燒危險並有局部爆炸危險或局部迸射危險或兩種都有,但無整體爆炸危險
2.氣體:易燃氣體,非易燃無毒氣體
3.易燃液體:
4.易燃固體:易燃固體,易於自燃的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
5.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
6.毒性物質和感染性物質
7.放射性物質
8.腐蝕性物質
9.雜項危險物質和物品
希望對您有用.
Ⅸ 小學實驗室鹽酸、酒精屬於什麼類別和級別的危險化學品
乙醇屬於危化品第三類:易燃液體,本類物質在常溫下易揮發,其蒸氣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