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活中常見的有害化學品污染有哪些 如何清除
①技術控制 技術控制的目的是通過採取適當的措施,消除或降低工作場所的危害,防止工人在正常作業時受到有害物質的侵害。採取的措施主要有替代、變更工藝、隔離、通風、個體防護和衛生等幾個方面。 a、替代。
Ⅱ 大家關心日常生活中的哪些有害化學物質
一般生活中的毒物主要有生物類毒物/化學類毒物兩類組成,這些毒物中有些毒物攝入過量都具有危害生命的風險存在如:常見的如重金屬鉛、汞、蔬菜和食物中殘留的各種農葯、食品添加劑等,生活環境中的苯、甲醛、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質,還有汽車尾氣、工業粉塵污染、各種電磁輻射等對人體都是有害的。
其次還有:
1、殺鼠劑.磷化鋅、敵鼠強、安妥、敵鼠鈉、殺鼠靈等.
2、有毒物植物.如烏頭鹼植物、鉤吻、曼陀羅、夾竹桃、毒蕈、莽草、紅茴香、雷公藤等.
3、有毒動物.如蛇毒、河豚、斑蝥、蟾蜍、魚膽、蜂毒等.
4、細菌及黴菌性毒素.如沙門菌、肉毒、葡萄球菌等細菌,以及黃麴黴素、霉變甘蔗、黑斑病甘薯等真菌.
所以在日常生活多關注一些周圍環境變化,在使用物品時務必要嚴格按照物品使用說明進行使用,盡量避免減少接觸一些有毒物質。
Ⅲ 衣服在乾洗後不宜直接穿,剛乾洗完的衣服上有什麼化學物質
隨著現在經濟的發展,有一些東西逐漸被機器所替代的,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現在21世紀,只能說在這個時代生活的人真的很好,吃飯可以不用做,直接點外賣。洗衣服可以直接送去乾洗店乾洗,不用自己在家裡洗,如果在家也是用洗衣機洗,都不用自己動手。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衣服在乾洗之後是不可以直接穿的,主要就是因為剛乾洗完的衣服上面有化學物質四氯乙烯,對人體有危害。
如果要真的不是特別難洗的話,就不要送去乾洗店了,自己用手洗最好,這樣比較健康,自己也放心。
Ⅳ 化學品污染有哪些
化學品通過事故或通過直接應用的途徑進入環境;也通過廢氣、廢渣、廢液的排放進入環境。像大氣中的二氧化硫、氧化氮和多環芳香烴類主要來自廢氣;江河湖海里的重金屬主要來自廢水、廢渣;還有在職業環境中的接觸也是化學品危害人體的主要途徑。總之,為了保障勞動、環境的安全,已經提出了500多種化學品的最大允許濃度。但是,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往往會發生一些事故和悲劇。
70年代,歐洲發生一起最大的化學毒物污染環境的事件,是在義大利北部的塞爾索市。1976年7月10日,該市一家生產除草劑的化工廠的三氯苯酚反應罐破裂,噴出至少含有2公斤二氧蒽的毒霧。二氧蒽是一種劇毒物質。爆噴時,居民聞到了強烈的辛辣味,感到劇烈的頭疼、惡心和皮膚疼痛。有1萬居民受到影響,其中5000人有中毒症狀,40人當即住院,同時還有幾百頭牲畜中毒死亡。鑒於二氧蒽毒物的致畸胎作用,一些遭到污染的孕婦進行了墮胎手術。
醫葯品往往潛伏著化學品的毒性。60年代初期,英國的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出生了過多的畸形嬰兒。這些嬰兒不僅五官不正,四肢不全,甚至短缺內臟。這給許多父母造成了憂傷和不幸,也引起社會的不安。經過醫學界的調查發現,畸形嬰兒的母親中有很多人曾服用過一種安眠葯——塞利多米,長期服用此葯才知其後果。又如,曾經被稱為「奇跡的胃潰瘍良葯」——甲脛咪胺,從1976年起被正式批准投入市場,已有1400多萬人服用。但在1978年初步證實,這種葯容易導致胃癌。因為,服用此葯後,在患者的胃裡的亞硝胺致癌物質明顯增多。葯能治病,但同時會有程度不同的副作用。這些事件使人們得到一個教訓,即對一種葯物僅僅進行毒物實驗,是難以得出安全評價的,還必須同時進行致畸形、致突變、致癌的實驗。近幾年來,隨著合成技術的不斷提高和使用,原料的日益廣泛,這個問題便越來越突出了。
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食物添加劑事業廣泛發展,食品也是化學品污染危害的一條重要途徑。在食品的生產和加工過程中,要使用好多種添加劑,如殺蟲劑、防腐劑或殺菌劑、抗氧化劑、營養劑、調味劑、甜味劑、乳化劑、可塑劑、凝固劑、安定劑、調色劑、香精等等,五花八門,多達數千種。據統計,在西方一些國家每年每人通過飲食攝入的化學添加劑物質達1500克左右。但有些添加劑被證明對人體健康極為有害,有的則被認為是致癌物質。許多國家或命令禁用,或嚴格控制。日本在1974年宣布禁止使用防腐劑AF-2,這種防腐劑是人工合成為糠醯胺類化學品,1968年有人寫了一本《危險的食品》,指出AF-2有毒,呼籲禁用,並於1971年向檢察機關上告。1973年9月,國立遺傳研究所公布了論文,指出AF-2有很強的致突變性,證實日本40歲以上的肝癌死亡率同AF-2攝取量有關。日本各階層群眾聯合發起了全國性運動,提出「不吃加工食品,吃自然食品」的口號。直到1974年8月,日本衛生部才宣布全面禁止使用添加劑AF-2。
由於管理不善,制度不嚴,造成多氯聯苯污染的事例也不少。1973年,在美國發生的一樁家畜誤食多溴聯苯事件就很有代表性。多溴聯苯是一種阻火劑,常用於生產耐火的硬質塑料。1973年夏,一列貨車車廂內裝有十幾袋多溴聯苯和多袋飼料添加劑——氧化鎂。貨物運到飼料廠後,因口袋標記的顏色錯混,誤把大量的多溴聯聯苯當作氧化鎂添加劑加入飼料中出售,以致使大量飼養動物食用中毒。人吃了多溴苯污染的豬肉後,劇烈頭疼,嚴重倦怠,腸胃難受,關節僵硬或腫脹等等。這次事故至少損失了3萬頭牛,6000頭豬,1500隻羊,150萬只雞;其他如雞蛋、乳酪、奶油、奶製品和飼料報廢數量更加驚人。在日本,多氯聯苯污染也對人類造成了很大威脅。1968年3月,日本九洲、四國等地有幾十萬只雞突然死亡。經檢驗發現飼料有毒。不久,在北九洲的愛知縣以西一帶的居民中,發現一種奇怪的病。一開始只是眼皮腫脹、手掌出汗,全身起紅疙瘩,繼之出現嘔吐,惡心,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等症狀,有的竟醫治無效而死亡。這種病來勢兇猛,患者很快就達到1400多人,並蔓延到北九洲23個府縣。7、8月份達到高峰,患者增加到5000多人,其中16人死亡。實際受害者13000多人,使整個日本西部陷於恐慌之中。經調查研究發現,北九洲一家食用油廠生產米糠油時,因生產管理不善,使脫溴的熱載體多氯聯苯泄漏混入米糠油中,人畜食用後中毒,造成了當時轟動一時的「米糠油事件」。
Ⅳ 洗手液洗手後手上滑滑的,有什麼殘留化學物質嗎
肯定是有的,洗手液的配方大部分是鹼性成分,其中還含有表面活性劑。短時間內不能被洗凈,所以這些物質就容易留在手上。
如今,洗手液的種類和品牌也很多,在選購時,除了要看清是否是正規廠家生產的以外,還要看清洗手液的有效成分。洗手液的氣味也不宜太濃,太濃的多含有一些化學合成的芳香劑成分。最好是用一些純天然的洗手液,就我知道的健牌工坊的純天然洗手液就不錯啊,是低泡沫的,很容易清洗,也就不存在像你說的洗手後手上還是滑滑的了!
另外,建議一般家庭用的洗手液最好買小瓶的,免得用太久容易滋生細菌。
Ⅵ 食用油中的溶劑殘留是指什麼化學物質
食用油一般用直接物理壓榨和溶劑浸出法,存在溶劑殘留的基本都是指用後面這個方法得到的食用油。利用化學上的相似相容原理,可以充分提取油料作物的原料的植物油,而一旦植物油和溶劑油混合後就存在分離的問題,在食用油的標准中有要求浸出溶劑的含量指標。用的溶劑是主要成分是己烷,C6油。
Ⅶ 滌絲綢生產過程中需要哪些助劑.也就是說都有什麼樣的化學品最終會殘留在產品表面
目前正常的滌綸生產工藝,前處理(去油),染色,後整理。一般前處理和染色一浴,同浴去油。
滌綸模擬絲的加工一般會做鹼減量處理,以達到真絲般的手感風格。
去油劑如果用不環保的(含有APEO),可能會殘留在纖維中,但是一般來說,染色助劑到後期殘留量應該是相當低。
後期的手感風格整理會加柔軟劑等,一般是有機硅的柔軟劑,這類東西一般在織物表面會殘留很多,但有機硅的安全。乳化硅油會使用到乳化劑,老的乳化劑有可能含有APEO。新的嵌段硅油一般不需要乳化劑,但是會使用溶劑,如異丙醇之類。
Ⅷ 常見的化學污染
化學污染(chemical pollution )由於化學物質(化學品)進入環境後造成的環境污染。即因化學污染物引起的環境污染。這些化學物質有有機物和無機物,它們大多是由人類活動或人工製造的產品,也有二次污染物。由於化學有機污染物的慢性長期攝入造成的潛在食源性危害已成為人們關注焦點,包括農葯殘留、獸葯殘留、黴菌毒素、食品加工過程中形成的某些致癌和致突變物(如亞硝胺等)以及工業污染物,如人們所熟知的二惡英等。
共3張
化學對環境的污染
分類
全球已合成各種化學物質1000萬種,每年新登記注冊投放市場的約1000種。我國能合成的化學品3.7萬種。這些化學品在推動會進步、提高生產力、消滅蟲害、減少疾病、方便人民生活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但在生產、運輸、使用、廢棄過程中不免進入環境而引起污染。
人們最為關注的是那些對生物有急慢性毒性、易揮發、在環境中難降解、高殘留、通過食物鏈危害身體健康的化學品,他們對動物和人體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危害。這些危害主要表現在[1]:
Ⅸ 化學污染物有哪些
化學污染物 : 一般指進入環境後會造成污染作用的化學物質。如DDT,多氯聯苯、重鉻酸鉀、丙烯腈及氯乙烯等。
由於化學物質(化學品)進入環境後造成的環境污染。即因化學污染物引起的環境污染。這些化學物質有有機物和無機物,它們大多是由人類活動或人工製造的產品,也有二次污染物。
按帶來的損害,化學污染主要分為環境荷爾蒙類損害,致癌、致畸、致突變化學品類損害,有毒化學品突發污染類損害等類型。
按環境要素可分為:大氣污染物、水體污染物和工業污染物.
按污染物的形態可分為:氣態污染物、液態污染物和固體污染物;
按污染物的性質可分為:化學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
主要化學污染物有:
1.元素:如鉛、鎘、准金屬等.2.無機物:氧化物、一氧化碳、鹵化氫、鹵素化合物等
3.有機化合物及烴類:烷烴、不飽和脂肪烴、芳香烴、PAH等;
4.金屬有機和准金屬有機化合物:如,四乙基鉛、二苯基鉻、二甲基胂酸等;
5.含氧有機化合物:如環氧乙烷、醚、醛、有機酸、酐、酚等;
6.含氮有機化合物:胺、睛、硝基苯、三硝基甲苯、亞硝胺等;
7.有機鹵化物:四氯化碳、多氯聯苯、氯代二惡瑛;
8.有機硫化物:硫醇、二甲碸、硫酸二甲酯等;
9.有機磷化合物:磷酸酯化合物、有機磷農葯、有機磷軍用毒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