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有賣物理電學實驗器材,和化學實驗器
你好。新街口朝中山東路那邊去知道吧?過了新華書店再往前走一段,就能看到連續好多家賣實驗器材的。另外大行宮那邊也有,總之大多是在太平南路靠南端那邊,基本一條街都是。我上個學期剛跑過的,所以那些店應該都還在那。我當時是沖著化學試劑店去找的,不過有化學試劑的地方一般也都有物理器材。都是在一起賣的。希望能幫到你
② 誰在吳川實驗中學讀過高中的,哪裡怎麼樣
實驗管的很嚴,不像三中、二中那樣子,如果在實驗讀的不錯,是有本科分數差不多,中學裡面最不推薦的是四中,至今為止,我一個吳川人,很少能聽說過四中有本科生
③ 吳川海濱中學好,還是吳川林屋中學好!
吳川海濱中學好
校園佔地48618平方米,建築面積23700平方米,教學、運動、生活設施完善,現有初高中教學班61個,在校生三千多人,固定資產二千六百多萬,教職工256人。學校建有教學樓一幢,科技綜合樓一幢,實驗樓一幢,男生公寓兩幢,女生公寓一幢,學生綜合服務樓一幢;接入了10M電信寬頻網,有10個標准化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2007年新建了2個語音室,2個計算機教室。
擁有計算機180多台,安裝了天文觀測台、多媒體報告廳、校園廣播系統,建有舞台,硬化了操場,圖書室藏書7萬余冊,閱覽室可容納200餘人,周內周末對學生開放,教學設施能夠滿足正常的教學需求。
辦學理念:
學校以更新教育理念為先導,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主線,以提高辦學質量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宗旨,樹立了全新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和管理觀,以「改革機制、激發活力、靠實責任、細化管理、強化考核、注重實效」為管理工作思路。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海濱中學
④ 吳川市廣大實驗學校在哪啊
吳川市廣大實驗學校地址在廣東省吳川市塘尾街道325國道西50米。就在國道上,很容易找到的。
⑤ 我想找個地方做化學實驗
如果你做無機金屬檢測的話,可以去城市裡的地質局檢測一下!不過要收費的,每個地方收費是不同的.如果是有機的東西,那就只能去大學實驗室里或者專門做檢驗的機構,比如SGS,ITS,CTI,譜尼測試等等,收費不是很貴,看你做的檢測項目多不多了,越多花的錢也越多!一般如果只是做ROHS的六項測試的話,ITS收費只是1500-2000左右,SGS可能會貴一點,不過這只是給你一個參考的價錢,因為不知道你會做哪些測試!
⑥ 湛江吳川市張炎中學是公辦學校嗎教學水平如何
是公立學校,2003年評為吳川市一級學校,2006年評為湛江市一級學校,從以下這份評估報告看,初中部還算不錯的,高中部就一般般。
------------------------------------------------------------------------
湛江市教育局辦公室 2006年7月4日印發
對吳川市張炎紀念中學申報湛江市
一級學校的評估意見
一、總的評價
吳川市張炎紀念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具有光榮革命傳統、文化底蘊深厚的學校。學校在長期的辦學中,培育了大批優秀人才,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學校自2003年評上吳川市一級學校以來,在吳川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領導下,在塘綴鎮委、鎮政府、校董會、校友會、各界人士的關心和鼎力支持下,學校為爭上湛江市一級學校,積極創造條件,籌集資金300多萬元,新建了校友樓西樓,改造初中教學樓,擴建運動場、生物園,美化校園,加快功能室的設備設施建設等,使學校的基本建設有了跨越性的發展,信息化建設速度也有所加快,辦學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和全體教師教育理念較新,辦學思路明確,有較好的思路,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三個面向,按照德育為首、教學為主、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提出了「不追求個個能升學,但要使學生個個都會謀生」為辦學基調,以「秉承優良傳統,實施素質教育,培養現代化『將軍』」為辦學目標,以「立志、勤奮、求實、創新」為校訓,強化內部管理,實行教職工崗位責任制,著力抓常規教學,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和「優雙優」活動,使學校的校風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中考、高考有了很大的突破,各方面均取得顯著成績,受到社會的贊譽、家長和學生的好評。學校先後被評為吳川市文明標兵單位、吳川市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湛江市中考先進單位、湛江市文明單位,還榮獲湛江市高考進步獎。我們認為:吳川張炎紀念中學是一所辦學效益較高、質量較好,在當地有較大影響的學校。
二、主要成績與經驗
(一)不斷加大投入,逐步改善辦學條件
學校近年來,爭取多方支持,不斷加大投入,使學校的校舍建築面積逐步增加,教學設備設施逐步完善。目前學校共有校舍32500平方米,除教工宿舍外,生均校舍建築面積為7.7平方米。學校除有足夠的課室用房和行政用房外,設有各種功能室和教學輔導用室共30間,行政班數與教輔室之比為1:0.77,達到較高的水平。此外,還抓了場地、校道、校園綠化、美化等建設,大大地改善了辦學條件。校舍教學設施建設方面的主要經驗是:
1、爭取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的關心,尤其是校友的鼎力支持,克服了校建資金困難的問題。學校在爭創湛江市一級學校的期間,爭取省撥給運動場建設專款60萬元,爭取吳川市撥給校園建設經費20萬元,特別是爭得熱心校友的鼎力支持,先後捐款260多萬元,建造了校友樓,解決了校舍不足的問題,改善了辦學條件。
2、重視功能室與教學設備設施建設。學校在保證教室與必要的行政用房的同時,還非常重視功能室、教學設施的建設。學校投入近100萬元,建造了天文台、電教室,改造了化學實驗室,添置了二套多媒體教學平台,對學生電腦進行了升級。此外,還添置了大批的辦公、教學常用設備設施。保證了教學設備設施可以滿足正常的需要。
3、不斷投入資金,使校舍教學設施向高標准邁進。學校在抓校舍建設中,努力開拓資金來源渠道,不斷進取。學校在教學用房、教學設施基本滿足教學要求的基礎上,並沒有止步,而是向更高標准邁進,如學校正在積極籌備圖書館、教師宿舍、學生宿舍的建設,以及運動場的標准化建設等,努力為創一流學校準備條件。
(二)健全規章制度,完善管理機制,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學校近幾年來著力強化領導班子和教師隊伍建設,建立了年富力強、團結協作的領導集體,對師資隊伍實施內強素質、外引良才的策略,使隊伍呈現年輕化、有朝氣、有活力、觀念新的良好面貌。學校不斷完善管理規范和各項激勵機制,逐步走上管理有序和快速良性發展的軌道。主要經驗是:
(1)加強領導,建章立制。學校在市政府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重視下,通過競爭選拔,組建了新的校級領導班子。陳校長長期來自教學第一線,是骨幹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深的學術功底,事業心強,與人為善,勤學多思,到任後被公派赴英國接受教育管理培訓,是學校的好領頭人;麥棟副校長年輕有魄力,長期抓教學工作,有豐富的教學管理經驗;李欽副校長資歷深,敬業實干,有敬業精神。學校中層幹部,熟悉業務,工作能力強。整個班子團結協作,奮發向上。領導班子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學校建立了辦學章程和各項規章制度,制訂了發展規劃,充分發揮校董事會、校友會熱心建校的作用,拓展辦學資金來源渠道,構建了穩定的社會資助體系,有力地保障了學校快速發展。同時,學校重視黨、團、工會教代會的作用,使各項管理工作規范有序,順利運轉。學校建立了量化考核機制,把教師的德、能、勤、績與實際受益掛鉤,注重學生的教學反饋,採取分級評價、綜合評定的方式,對教師工作進行客觀的考核,做到工作有要求,職責有分工,考核有標准,獎罰有依據,有效地調動了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2)德、能並舉,優化教師隊伍。學校清醒地認識到,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保證學校在競爭中奮進,不斷提高辦學水平的關鍵因素,針對原先初中部規模比例大,教師學歷不高的實際,根據學校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高中擴大辦學規模的需要,一方面鼓勵原有教師參加學歷進修提高層次;另一方面積極引進本科大學畢業生。經過幾年努力,來自全國各地的一批朝氣蓬勃、基礎扎實的青年教師充實到學校的教師隊伍中。目前,高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達96%,初中部教師本科學歷也大幅提高,學科配備也日趨合理。學校十分重視師德教育,每學年制訂詳盡的師德教育計劃,課題有針對性,把學校深厚的文化積淀和優良的傳統列入師德修養的重要內容,使廣大教師安教樂教,把個人的事業發展與學校的興衰前途連在一起,加強了主人翁責任感。學校在積極改善裝備條件的同時,不斷提高教師掌握和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的水平和能力。學校還通過改善教師辦公條件、福利待遇和生活條件等,實施感情留人工程。目前,一支敬業奉獻,勤學上進的教師隊伍已逐步形成。
(三)以弘揚將軍精神為特色,以建立健康的精神家園為突破口,提高德育的實效
張炎紀念中學,努力加強和改進學校的德育工作,認真貫徹德育工作文件法規,健全德育工作機構和隊伍,堅持以育人為本,德育為首,以弘揚將軍精神為特色,以建立健康的精神家園為突破口,以愛國主義為主旋律,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為基礎,以規章制度為保障,以學生自治管理為手段,結合本校的特點,積極探索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新特點、新途徑和新方法。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幾年來,正在逐步形成生氣蓬勃,文明有禮、勤奮讀書、團結互助的良好校風,涌現了一批品學兼優的優秀學生。近三年德育考核優良率90.5%,後進生轉化率96%,學生犯罪率為零。德育工作的主要經驗是:
1、弘揚張炎將軍愛國愛民精神,形成德育特色。張炎將軍的愛國愛民的精神,是他留給後人的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張炎紀念中學特有的愛國主義的教育資源。學校充分利用這一資源,開展豐富多彩,卓有成效的愛國主義的教育,形成了「一線、兩館、三史」愛國主義教育體系,即以弘揚張炎將軍愛國精神為德育主線,以張炎將軍紀念館、校史展覽館為校本德育基地,以中國近代史和現代史、吳川塘綴本地的革命斗爭史和學校發展史為內容,有計劃有步驟,分期分批組織學生參觀「兩館」,學習「三史」,了解張炎將軍生平事跡,了解成功校友的業績,了解學校的發展史,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愛人民,為社會,為民眾服務的高尚情操。
2、以建設健康的精神家園為突破口,強化道德教育。學校制定了《建設我們健康的精神家園》行動計劃,鮮明地提出以禮讓、仁孝、誠信等傳統的優良道德來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突出「基本倫理道德」和「基礎文明行為」。最近,結合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在校園中開展知榮明恥的教育活動,豐富了學校健康精神家園的內容,使學生的道德行為的水準有新的提高,校園出現了環境整潔、好學向上、文明和諧的新氣象。
3、以學生自治管理為手段,增強學校德育的實效。學校在德育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確立學生在管理中的主體地位,明確學生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通過加強對學生進行自治教育,建立學生會,加強和規范校團委、校少先隊大隊部的建設,建立衛生清潔、學校儀表容貌監督崗、實行班級自治管理等措施,讓學生自我監督和管理,整治班風班容,監督學生儀錶行為,培養和引導學生自我規范,形成文明的班風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加強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主線,加強對教學工作的領導,近幾年來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中考、高考和各項競賽成績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中考成績連續三年獲吳川市一等獎,2004年和2005年都被評為湛江市中考先進單位。高考連續三年創佳績,2003、2004和2005年高考上省專科線人數占考生人數比例分別為51%、63%和71%,本科率分別為16%、17%和15%,連續三年獲吳川市高考進步獎。2003年和2004年獲湛江市高考進步獎。其中易承波同學2005年高考成績總分711分,居吳川市面上中學第二名,他的生物單科成績為829分,居吳川市第一名、湛江市第二名。學生參加全國數、理、化、英等各學科競賽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其中2006年該校10人參加全國生物競賽,獲省一等獎1人、二等獎2人、三等獎2人,獲市一等獎1人,獲獎率達60%。教學工作的主要經驗是:
1、常規教學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學校制定了一系列比較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和方案,如規范集體辦公、分級備課、教學檢查等管理制度,並制定了《張炎紀念中學教學常規》和《張炎紀念中學教學工作量化評分表》等方案,校長對教學工作負總責,副校長分學段負責教學,中層幹部分級和分科組管理,他們既有全方位的長期目標,又有階段性目標,既研究全學校的教學工作,又經常隨堂聽課了解每位教師的教學情況,做到思想、組織、工作「三到位」。每學期對教學工作實行兩次定期(期中和期末)和不定期(隨時抽查)的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及時向全體教職工通報,表揚先進,指出存在問題。學校要求領導深入課堂聽課、評課,教師每學期聽課要在15節以上。由於措施得力、管理規范,大大地促進了「教」與「學」的積極性。
2、積極開展教研、教改活動,努力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學校繼續倡導湛江市教育局提出的課堂教學「八字」要求和「六進」課堂活動,要求各科組都要有自己的教研立項和課題,人人爭上探討課、公開課等,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局面。學校以青年教師為突破口,開展「青年教師優質課競賽」活動,激勵全體教師「追求卓越,造就名師」,每年都進行一次青年教師優質課競賽活動,使全體教師都「動」起來,大大地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水平。近四年來全校共有三十五位教師撰寫了五十多篇論文,分別獲各級獎勵或在教育刊物上發表。教師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的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3、積極穩妥地推進新課程改革。學校非常重視新課程的實施工作,成立了新課程實施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制定了一系列課改實施方案,如《張炎紀念中學新課程實施方案》和《張炎紀念中學高中新課程選課指導手冊》等。每年都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縣級新課程教學培訓班,並大力開展校本教研,組織多種形式的新課程教學研討活動,大大地提高了教師駕馭新課程教學的能力。目前學校必修課開設率達100%,選修課、選修模塊開出率達70%以上,不違規征訂教輔資料,學生課業負擔合理。
4、開展「最受歡迎園丁」和「好學之星」活動,大大地促進了教風、學風建設。學校每年都在全校師生中評選出十位左右的「最受歡迎園丁」和五位「好學之星」,並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評選「最受歡迎園丁」活動,這是對教師隊伍的檢閱,是教師奉獻精神和智慧才華的褒獎。這項活動對於促進教師敬業愛崗、提高業務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好學之星」的評選,除了為全體學生樹好榜樣外,還能起到交流經驗、互相切磋、共同提高的作用,對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5、抓細、抓實高考、中考備考工作,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學校堅持「教學質量就是學校的生命線」的理念,根據湛江市和吳川市制訂的《高考評價獎勵方案》和《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質量目標管理方案》,制定了一系列適合本校實際的實施方案。三年前就提出了「低進高出、低進優出」的奮斗目標。為達到這個目標,學校根據本校實際制定了「加強領導、嚴格管理、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分層推進」等措施,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取得了高考、中考一年一個台階的好成績。
(五)注重體衛藝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校認真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重視培養學生基本的運動技能和堅持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按照體育新課程的要求,認真開足和上好體育課,積極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和兩操活動,堅持每年舉行一次學生田徑運動會和教職工體育健身活動,豐富師生健體活動內容,並在學生中組織各種體育興趣小組,廣泛開展體育興趣活動,發展學生個性特長。近幾年來,學生保持每天基本有一小時體育活動,學生體育課考核合格率、體質健康標准達標率和優秀率分別達97%、98%和30%以上。
學校建立健全衛生工作制度和衛生監控制度,積極搞好校園衛生,堅持抓好每天小掃,每周大掃及衛生監督檢查,並把衛生檢查納入班級「流動紅旗」評比活動中,激勵學生增強衛生意識和衛生責任感,做到人人講衛生、愛衛生,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學生每學年體檢一次,在學生中基本無流行病、傳染病發生,並建立有學生健康檔案。
學校對美術、音樂教育也非常重視,在學校經費較為困難、教學場室十分緊缺的情況下,還想方設法購置美術、音樂的教學器材和設備,調整設立了兩個美術室和一個音樂舞蹈室,基本保證了學生學習美術、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需求。與此同時,學校還成立了文學社、舞蹈隊、儀仗隊和美術、樂器、科技、電腦、天文、攝影等興趣小組,為學生創設個性發展舞台,積極培養學生個性特長,陶冶學生個人情操,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問題與建議
1、明確學校的定位,更新辦學的思路。要抓准張炎紀念中學的「定位」。按1985年省委同意將塘綴中學命名為張炎紀念中學的批復精神,當時吳川縣政府把該校作為縣重點中學來定位。學校領導應明確學校的定位,更新辦學的思路,強化「重點學校」的意識和現代教育思想的意識,以高標准、高要求去打造學校,在校舍建設、設備設施、師資隊伍、學校管理等方面力爭上高檔次,把學校辦成市一流學校。
2、學校的建設要全面規劃,有建設的藍圖,進一步抓好校舍、設備設施建設。從湛江市一級學校的要求與學校今後的發展來看,學校的校舍、設備設施等仍不夠理想。希望學校抓緊完成原定的圖書館、教師宿舍、學生宿舍、運動場等基本建設項目,充實教學設備設施,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和師生的生活條件。
3、加強教學改革,著力打造骨幹教師隊伍。進一步抓好新課改,加大現代教育信息的運用;加大教學改革的力度,以及教改實驗的立項,認真做好實驗方案的制訂、資料的積累和結題工作,力爭取得顯著的成果。與此同時,要切實抓好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尤其是要重視對從外地引進的教師的培養,努力造就一支有一定數量、高質量的骨幹教師隊伍,和一批與在當地有影響的學科帶頭人,以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樹立學校在當地的聲望。
⑦ 什麼是「吳川一中」
吳川第一中學 學校創建於1927年,由於行政區域管理的變更,解放前學校曾名為梅錄市立中學、梅茂縣立中學;解放後曾名吳川縣第一中學、化州縣第二中學。1966年學校遷到現在校址,1978年學校被省教育廳定為縣級重點中學,1994年吳川撤縣設市,學校便用現名。2000年實行初高中分離,創辦吳川市實驗中學,學校現為普通高中.
2006年10月25日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導驗收.
基本情況
學校是廣東省一級學校,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學校,廣東省體育傳統項目(足球)學校,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學英語教育實驗基地,湛江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學校佔地面積88940.9平方米,建築面積100498.2平方米,綠化面積22014.5平方米,綠化覆蓋率87.4%。校道全部硬底化,教室和教師住房樓房化,布局合理。校園內繁花燦爛,綠草如茵,古木參天,環境優美,文化氣氛濃厚,是湛江市綠色學校和花園式單位。學校現有高中教學班 86 個,學生 4814 人,教職員工 347 人,教師 323 人,其中高級教師 56 人,特級教師 1 人,在讀研究生課程進修班 4 人,參加省普教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骨幹教師培訓 7 人、市級 8 人,湛江市中教一級職稱評委 5 人.
設施建設
學校教學儀器、設施設備比較齊全。現有教學樓 5 幢,教室 113 個;科學館一幢,建築面積 12762 平方米,集圖書館、各學科功能室於一體,設有物理化學生物等科實驗室、歷史室、地理室、電腦室、語音室、美術室、聽力系統控制室、教師閱覽室、學生閱覽室、藏書室、課件製作室等共 73 間;圖書館藏書 168716 冊,各類報刊 372 種;電腦室 8 個,學生專用電腦 430 台,教師辦公室每3.8位教師配有一台電腦,多媒體教室 73 個,行政辦公的處室均裝配了電腦;體育場館五處:第一運動場為標准 400 米環形跑道運動場,新建的第二運動場面積為 9600 平方米,設有小型足球場一個、籃球場 3 個、乒乓球場一個;體育館一座,面積 1626 平方米;籃球、排球綜合運動場一個,佔地 4200 平方米;游泳池一個,佔地 2200 平方米。同時,校園千兆網、圖書藝術中心(在裝修)更體現我校教學設施的不斷完善.
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教師323人,其中高級教師56人,特級教師1人,在讀研究生課程進修班4人,參加省普教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骨幹教師培訓7人、市級8人,湛江市中教一級職稱評委5人。近年來,學校實施名師工程,大膽起用年輕教師,放眼全國向省外高校招聘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師資隊伍進一步優化,專任教師中,學歷達標率100%。
辦學特色
"全面發展,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省內一流"是學校辦學的一貫目標,學校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三個明顯的辦學特色。
一是班級循環管理責任制。所謂循環管理,就是每個年級有一名副校長,一至二名中層幹部,以及一名級組長,組成管理核心,由起始年級一直帶到畢業,然後再回到一年級,如此循環往復。教師能否隨級直上進行循環教學,則根據綜合考核結果決定。這一管理模式,大大強化了集體責任感,激發個性創造力,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煥發了教師自尊、自強、力爭上游的精神,有利於教學管理、教學實施的系統性和延續性,有利於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及發展變化,有針對性地持續進行思想教育,收到更好的「培優轉差」的效果
二是課堂教學「高效率、大容量、優化系列訓練」。這是我校長期堅持教學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所謂「高、大」,就是節約時間,提高效率,同等的時間給學生更多的知識。要做到這點,就要求老師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探究慾望,而不能主次不分,滿堂灌。「優化」訓練,就是精選訓練點,力求「舉一反三」,甚至「聞一知十」,而不是題海戰術,簡單重復。在湛江市產生影響的語文組的「快速、巧練、高效」的教改試驗,獲得省科研黃華獎的生物科組的「利用多媒體技術,突破中學生物教學難點的研究」教改課題,以及其他許多教研教改課題,都是圍繞這一特色進行的.
三是足球傳統項目長盛不衰。學校以此為龍頭,全面推進體育運動的開展。足球運動在我校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也有悠久的歷史,是我校傳統體育項目。學校足球隊曾獲得全國中學生「三好杯」足球賽第三名,在省內一直保持較高的水平;學校曾被評為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集體稱號,曾獲首屆「霍英東發展體育基金會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獎」(當年獲此獎的全國十所中小學,我校是廣東唯一的一所),被評為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三年來,我校為廣東宏遠足球隊輸送了4名運動員,為中山大學等高校輸送了18名足球尖子。足球運動帶動了全校群眾性體育運動的開展,也促進了體育教學科研。體育科組承擔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高中以俱樂部為依託,發展學生終身體育能力模式」研究課題已結題,並取得明顯效果.
學校成果
十多年來,學校高考成績穩步上升,一年上一個台階,在粵西地區贏得廣泛的贊譽。不少學生從母校的懷抱走向清華、北大等著名學府,1997年以廣東省高考第三名成績考取清華大學的陳寧同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隨後歷年以800分以上的優異成績考上清華的有:陳景妹、龍宇飛、王康健、林良有、林詹欽;考上北大的有:易顯河、劉曉春、倪彩霞、吳斌、沈健、黎元春、李高榮;考上復旦的有:黃斌、林建華、李華泉、吳土觀;考上浙大的有:黃俊、孫宇強、吳康平、蔡康榮、孫康進、庄紅艷、梁文鋒、李坤、陳志嫻、朱上志、凌俊傑、歐亞聰。
近幾年來,學校狠抓教育質量,高考成績更加輝煌,2003至2005年均獲湛江市高考特等獎,2001至2005年連續被評為湛江市高考先進單位,2006年獲湛江市高考一等獎(特等獎只有湛江一中一所學校),我校高考成績的輝煌主要表現在:(1)上重點線的人數逐年增多(2004年267人,2005年280人,2006年337人);(2)上第二批本科線以上人數大幅度攀升(2004年490人,2005年609人,2006年760人);(3)在湛江市的高考地位突出,無論是上線率、升第二批本科以上人數還是高分層人數,均居湛江市同類學校首位,並且每年都有亮點:2004年獲湛江市高考特等獎第一名,林詹欽同學為湛江市高考狀元;2005年高考總分700分以上96人,僅次於湛江一中,在湛江市各類學校中排名第二;2006年上第一批重點人數比去年增加57人,而整個湛江市應屆生上重點線人數比去年增加142人,我校占其中38%.
湛江市教育局的一位領導多次說:「吳川一中是湛江市高考的三大支柱之一。」這是對我校高考成績的充分肯定。
未來展望
1、堅持並完善三個辦學特色,認真踐行辦學理念,努力實現辦學目標
2、進一步完善學校硬體建設,特別是爭取今年內建成圖書藝術中心,使學校的育人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
3、加大教研力度,完善校本培訓制度,完善名師培訓工程,爭取有一至兩個教改項目在省內產生影響,學校教研成果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4、創新管理機制,形成現代學校管理新途徑。堅持以人為本,積極探索網路環境下的體制改革和管理制度創新,建立與新課改相適應的管理模式,充分發揮教代會監督職能,實行校長向教代會定期報告制度及教代會代表對職能處室的問責制度
5、精心打造學校品牌,發揮學校的示範作用。 學校普通高考、學科奧賽成績在繼續保持湛江市同類學校領先地位的基礎上,爭取全面趕超省市重點中學;學校社會地位和綜合影響力不斷提升,使之成為「人才的搖籃,名師的沃土,文明的窗口」,並形成辦學的品牌,在粵西甚至更廣的范圍內發揮示範作用,帶動其他學校發展。
梅山之陽,鑒水之東,吳川一中這座古老而現代的學府,正展翅飛翔,我們無懼困難,任重而道遠;我們面對挑戰,上下而求索。我們堅信,學校會不斷地發展,不斷地超越。
⑧ 吳川一中實驗學校好不好,求介紹
吳川一中是廣東省一級學校,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學校,廣東省體育傳統項目(足球)學校,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學英語教育實驗基地,湛江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學校佔地面積88940.9平方米,建築面積100498.2平方米,綠化面積22014.5平方米,綠化覆蓋率87.4%。校道全部硬底化,教室和教師住房樓房化,布局合理。校園內繁花燦爛,綠草如茵,古木參天,環境優美,文化氣氛濃厚,是湛江市綠色學校和花園式單位。2008年,學校有高中教學班86個,學生4814人,教職員工347人,教師323人,其中高級教師56人,特級教師1人,在讀研究生課程進修班4人,參加省普教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骨幹教師培訓7人、市級8人,湛江市中教一級職稱評委5人。
學校教學儀器、設施設備比較齊全。有教學樓5幢,教室113個;科學館一幢,建築面積12762平方米,集圖書館、各學科功能室於一體,設有物理化學生物等科實驗室、歷史室、地理室、電腦室、語音室、美術室、聽力系統控制室、教師閱覽室、學生閱覽室、藏書室、課件製作室等共73間;圖書館藏書168716冊,各類報刊372種;電腦室8個,學生專用電腦430台,教師辦公室每3.8位教師配有一台電腦,多媒體教室73個,行政辦公的處室均裝配了電腦;體育場館五處:第一運動場為標准400米環形跑道運動場,新建的第二運動場面積為9600平方米,設有小型足球場一個、籃球場3個、乒乓球場一個;體育館一座,面積1626平方米;籃球、排球綜合運動場一個,佔地4200平方米;游泳池一個,佔地2200平方米。同時,校園千兆網、圖書藝術中心更體現該校教學設施的不斷完善。
2008年,學校有教師323人,其中高級教師56人,特級教師1人,在讀研究生課程進修班4人,參加省普教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骨幹教師培訓7人、市級8人,湛江市中教一級職稱評委5人。2003年來,學校實施名師工程,大膽起用年輕教師,放眼全國向省外高校招聘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師資隊伍進一步優化,專任教師中,學歷達標率100%。
違擠
怨綻
⑨ 請問,揭陽市哪裡有賣化學實驗用品,像試管,燒杯之類的,謝了
北河大橋安真婦產醫院那個方向,在安真斜對面就有一間
⑩ 吳川市廣大實驗學校在哪啊
曾經的林經場中學,經歷倒閉丟荒多年之後 現在重建成為現在的吳川市廣大實驗學校。地址是廣東省吳川市塘尾街道325國道吳川市廣大實驗學校。希望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