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化學試驗的試驗報告怎麼寫
實驗報告格式
封面內容:實驗標題、班級姓名座號、指導老師、其他美工設計
報告內容:(以光的行進方向實驗為例)
一、實驗目的-說明進行本實驗的目的
例:了解光在空氣中的行進方向。
二、實驗原理-說明進行本實驗所用到的理論或方法
例:透過觀察雷射筆色光在煙霧中行進的路線,了解光的行進方向。
三、實驗材料-詳列實驗進行中所使用的材料及數量
例:雷射筆 一枝
線香 四根
火柴 一盒
透明塑膠盒 一個
保鮮膜 一卷
四、實驗步驟-依照實驗進行的步驟分點詳列說明
例:1.撕取適當大小的保鮮膜,以保鮮膜覆蓋塑膠盒開口。
2.以火柴將線香點燃,將線香置入透明塑膠盒中,待煙霧充
滿塑膠盒再將線香取出。
3.以雷射筆由塑膠盒外部往盒內照射,觀察雷射筆色光在煙霧中形成的行進軌跡,並紀錄之。
五、預期結果(預報)-在實驗前,就實驗可能知結果進行推理與預測。
例:預計在實驗過程中,能看到雷射筆色光在透明塑膠盒中形成直線光束,藉此能證明光是直線前進的。
六、實驗結果-將實際結果、數據或圖表詳列紀錄之。
例:由下圖可了解光在充滿煙霧的中形成直線光束,因此光在空氣中是直線前進的。
七、實驗討論-針對實驗結果討論各項變因對結果之影響,或提出改善方法。
例:1.在實驗過程中,由於煙霧飄散,而影響實驗的觀察,針對此問題,我們提出以下之改進方法……。
八、謝志(可略)-在實驗中受到其他人的資助,在報告中以簡短話語感謝。
例:實驗中,感謝哈姆太郎同學在實驗材料的協助……。
九、參考文獻-實驗進行與報告書寫中所參考的資訊,於此詳列說明。
格式- 作者 年代 書名及頁數 出版社
作者 年代 篇名 期刊名(頁數)
B. 高中化學問題,請寫詳細的說明
1。AB
首先
氣體
為無色,氯氣是黃綠色,
二氧化氮
是紅棕色,所以不能有。
一氧化氮與
氧氣
生成二氧化氮為紅棕色,所以一氧化氮與氧氣不能共存,又因為後面有通入空氣有紅棕色氣體,所以有
一氧化碳
,沒有氧氣。
而能使品紅褪色的,氯氣溶
於水
生成
次氯酸
和
二氧化硫
都可以,但是氯氣已排除,所以只能是二氧化硫。
2.
0.15mol/L
稀硫酸與稀硝酸中只有稀硝酸能與銅反應。其
溶液
中的
硫酸根
,
硝酸根
,與H+以
離子
形式存在,所有的H+在有硝酸根存在的溶液中都能參加反應。
一共有0.06摩爾H+.
4HNO3+Cu=Cu(NO3)2+2NO2+2H2O
所以可得到0.015摩爾的
銅離子
,所以銅離子的
濃度
為0.15mol/L
3.
0.11mol
首先,0.03摩爾銅完全反應了,完全變成0.03摩爾
硝酸銅
了,0.03摩爾硝酸銅中有0.06摩爾的硝酸根。
生成氣體1.12L,即0.05摩爾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
混合物
,但是每種氣體
分子
中都只含一個N
原子
,所以有0.05MOL的N原子
濃硝酸
反應的量等於氮原子的量,即氣體的0.05摩爾加上硝酸銅中的0.06摩爾共0.11摩爾。
4.不能用
小蘇打
。二氧化硫和
三氧化硫
都和小蘇打反應。
這道題出得本身就
有問題
,三氧化硫是
固體
,二氧化硫是氣體,
根本
不用除雜。再者說,三氧化硫的生產很復雜,而且
實驗室
里沒有,除雜???
5。CD
此溶液中有
氫氧根離子
,A中Mg2+遇氫氧根離子生成沉澱
B中
氫離子
與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水。
C. 印刷廠危險化學品使用情況說明表怎麼填
摘要 1
D. 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共有幾部分內容
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CSDS)包括化學品及企業標示、成分等16個部分。
(1)化學品及企業標識。主要標明化學品名稱、生產企業名稱、地址、郵編、電話、應急電話、傳真和電子郵件地址等信息。
(2)成分/組成信息。標明該化學品是純化學品還是混合物。
(3 )危險性概述。簡要概述本化學品最重要的危害和效應,主要包括:危害類別、侵入途徑、健康危害、環境危害、燃爆危險等信息。
(4)急救措施。作業人員意外的受到傷害時,需採取現場自救或互救的簡要處理方法,包括:眼睛接觸、皮膚接觸、吸入、食入的急救措施。
(5)消防措施。主要表示化學品的物理和化學特殊危險性,合適的滅火介質,不合適的滅火介質以及消防人員個體防護等方面的信息,包括:危險特性、滅火介質和方法,滅火注意事項等。
(6)泄漏應急處理。指化學品泄漏後現場可採用的簡單有 效的應急措施、注意事項和消除方法,包括:應急行動、應急 人員防護、環保措施、消除方法等內容。
(7)操作處置與儲存。主要是指化學品操作處置和安全儲 存方面的信息資料,包括:操作處置作業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安全儲存條件和注意事項。
(8)接觸控制/個體防護。在生產、操作處置、搬運和使用 化學品的作業過程中,為保護作業人員免受化學品危害而採取 的防護方法和手段。包括:最高容許濃度、工程式控制制、呼吸系 統防護、眼睛防護、身體防護、手防護、其他防護要求。
(9)理化特性。主要描述化學品的外觀及理化性質等方 面的信息,包括:外觀與性狀、pH值、沸點、熔點、相對密度 (水=1)、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飽和蒸氣壓、燃燒熱、 臨界溫度、臨界壓力、辛醇/水分配系數、閃點、引燃溫度、爆 炸極限、溶解性、主要用途和其他一些特殊理化性質。
(10)穩定性和反應性。主要敘述化學品的穩定性和反應 活性方面的信息,包括:穩定性、禁配物、應避免接觸的條 件、聚合危害、分解產物。
(11)毒理學資料。提供化學品的毒理學信息。包括:不 同接觸方式的急性毒性(如ld5()、:LC5。)、刺激性、致敏性、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致突變性、致畸性、致癌性等。
(12)生態學資料。主要陳述化學品的環境生態效應、行 為和轉歸,包括:生物效應(如LD5Q、LC5Q)、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環境遷移及其他有害的環境影響等。
(13)廢棄處置。是指對被化學品污染的包裝和無使用價 值的化學品的安全處理方法,包括廢棄處置方法和注意事項。
(14)運輸信息。主要是指國內、國際化學品包裝、 運輸的要求及運輸規定的分類和編號,包括:危險貨物編 號、包裝類別、包裝標志、包裝方法、UN編號及運輸注意 事項等。
(15)法規信息。主要是化學品管理方面的法律條款和 標准。
(16)其他信息。主要提供其他對安全有重要意義的信 息,包括:參考文獻、填表時間、填表部門、數據審核單位等。
拓展資料
國家標准《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編寫規定》(GB16483-2000)明確規定,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簡稱SDS)為化學物質及其製品提供了有關安全、健康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各種信息,並能提供有關化學品的基本知識、防護措施和應急行動等方面的資料。SDS是化學品生產供應企業向用戶提供基本危害信息的工具 (包括運輸、操作處置、儲存和緊急行動等)。
E. 怎樣寫關於化學這個課題的背景說明
課題開題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課題名稱1、名稱要准確、規范准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比如「小學語文指導自主教學模式研究」,這里研究對象就是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問題就是指導自主教學法。有時候還要把研究方法寫出來,例如「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驗研究」,其研究的對象是小學生,研究的問題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實驗法,這就說得很清楚,別人一看就知道這個課題是研究什麼。而有些課題名稱則起得不是很准確。如,「集中識字,口語突破」這個名稱,別人只看題目,就無法看出研究的是什麼問題,好象是語文,又象是英語,是中學或是小學,是小學高年級還是小學低年級更沒法看出來。若改為「集中識字,口語突破——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這樣就一目瞭然了。總之,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要准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范、科學。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題目如果是一篇經驗性論文,或者是一個研究報告,筆者覺得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就不是很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2、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要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盡量不用,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但要盡可能表明三點:研究對象、研究問題和研究方法。(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首先,要闡明課題研究的背景,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進行這項研究的。因為任何課題研究都不是憑空來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闡明為什麼要研究這個課題、研究它有什麼價值,能解決什麼問題。第三,要認真、仔細查閱與本課題有關的文獻資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對本課題或有關問題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導思想、研究范圍、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為自己的研究起點,並從中發現以往的不足,確認自己的創意,從而確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這樣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課題研究的的價值、意義,也可以使自己開闊眼界,受到啟發,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有針對性,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寫成諸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般性的口號。有位老師在課題申請表中對它的課題意義是這樣說的:「高考實施3十X方案後,化學學科作為一門選考科目,其教育、教學必將受到一定影響。如何在當前的形勢下進一步提高高中化學教學和教育水平,這是化學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本課題正是以3十X對高中化學教學的影響為引線,以1999屆至2001屆為觀察樣本,運用觀察、統計、訪問等現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實施過程中調整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問題,為在教學改革的新形勢下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水平進行有益的探討」。這樣有針對性地寫使別人一看就覺得科學性、實用性比較強,的確有價值。(三)課題研究的目標課題研究的目標就是通過研究,要達到什麼目標?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研究的目標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能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麼,才知道研究的重點是什麼,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干擾。下面是「學科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實驗方案所寫的課題研究目標:1、通過實驗研究,總結出中小學各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特點和規律;2、提出在中小學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3、制定中小學各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和評價方案;4、初步形成素質教育機制下的中小學學科教學基本理論;5、全面提高實驗學校學生的素質,促進實驗學校教育質量的大面積提高;6、促進實驗學校教師素質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隊伍。確定課題研究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慮課題組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四)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有了課題的研究目標,就要根據目標來確定這個課題要研究的內容,研究內容要比研究目標寫得更具體、明確。目前在這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只有課題而無具體研究內容;2、研究內容與課題不吻合;3、課題很大而研究內容卻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這對我們整個課題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們要學會把課題進行分解,一點一點地去做。這里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某省「九五」重點課題《初中語文活動課研究和實驗》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課題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學有序、切實有效地開展初中語文活動課。具體內容包括下列三個方面:1、根據初中各年級學生的情況和語文教學要求,對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對學生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素質的發展進行詳細的目標規定,從而建立初中語文活動類課程的目標體系。2、根據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目標和語文學科的特點,安排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的內容,內容的安排力求充實、精確、有序,並初步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活動課內容體系。3、根據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目標內容和初中各年級學生的特點,探索初中語文活動類課程的學習活動方式,確定活動類課程的教學時間、空間及程序,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多種切實可行的可操作的語文活動教學模式。(五)課題研究的方法任何科學研究除了要應用哲學方法和一般科學方法之外,還要有具體的研究方法、技術手段。「研究方法」這部分,主要反映一項課題的研究通過什麼方法來驗證我們的假設,為什麼要用這個方法?以及要「做什麼」、「怎麼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歷史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理論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等。一個大的課題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小的課題可能主要是一種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們在應用各種方法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每一具體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憑經驗、常識去做。比如,我們要通過調查了解情況,我們如何制訂調查表,如何進行分析,不是隨隨便便發一張表,搞一些百分數、平均數就行了。這是在今後的科研工作中必須解決的問題。(六)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計劃課題研究的步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性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一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每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和要求,不僅要胸中有數,還要落實到書面計劃中。從而保證課題研究按時保質保量完成,課題研究的管理也可據此對課題研究進行檢查、督促和管理。(七)課題預期的成果與表現形式課題研究成果預測即研究過程可能出現哪些情況、問題?研究會帶來什麼成果?有什麼對策?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報告、教育論文、專著、軟體、課件等多種形式。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形式是什麼,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沒有完成。在開題報告中設計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確將來用什麼表現研究成果,以便從開始就可以著手努力積累材料、構思框架、進行分工,以利於研究成果的順利問世。同時也有利於課題管理者據此對課題進行檢查驗收。(八)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課題小組成員如何分工合作,在方案中,要確定課題組長、副組長、課題組成員以及分工。課題組組長就是本課題的負責人。一個課題組應該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權之士,二是有識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權了課題就可以得到的支持,有識了課題質量、水平就會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實實去做。課題組的分工必須明確合理,讓每個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責任。當然在分工的基礎上,也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討,克服研究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同時,還要注意課題組成員的整體素質與水平,尤其是課題負責人的水平。如果課題組成員和負責人既沒有理論又沒有實踐經驗,這個課題就無法很好地完成,也就難以得到批准立項。(九)課題研究的經費及設備條件需要任何研究都需要一定的研究經費和設備條件,教育研究也不例外。對課題研究有價值的資料,如有關測驗題和問卷題等研究工作與材料、經費預算及設備條件的需要,必須寫清。但要實事求是,不能多多益善,胡寫亂要,要加強管理,監督使用。總之,科研課題開題報告是研究人員科研知識和能力的「縮影」。只有重視並認真、科學地做好研究課題方案的設計,制定好開題報告,才能為獲取教育科研優秀成果打開成功之門。一句話,沒有科學周密的開題報告,沒有對研究設計的精心准備,就沒有科研活動的發生,更不會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學術突破。參考文獻(略)(摘自《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4.1,原文:「談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撰寫」作者李德煌阮秀華)
F. 化學品進入眼睛事故情況說明怎麼寫
首先描述事故經過,然後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最後對事故的教訓和防範措施進行總結。
化學品一旦進入眼睛,越早給予沖洗,能降低眼部組織損傷的概率。要立即用清水反復沖洗,至少30分鍾以上,注意不要將沖洗水流到另一隻眼中。如果有顆粒狀化學品,要在沖洗前先將其取出,避免對眼部損傷。化學品多為酸鹼性物質燒傷。兩者處理方法不同,鹼性化學傷首選3硼酸溶液,酸性燒傷,首選2的碳酸氫鈉注射液,沖洗眼部,若性質不明,給予生理鹽水沖洗,要及時到醫院搶救治療。
G. 化學說明理由,詳細
樓上的是第一步,要想判斷溶液離子濃度,第一步先想到的是,寫出水與以下四種物質的反應式,前兩個寫化學方程式,後兩個寫電離方程式。
一 2Na2O2+2H2O=4Na++4OH-+O2↑ 即 0.01mol過氧化鈉,生成0.02mol氫氧根
二 Na2O+H2O=2Na+2OH- 即0.01mol氧化鈉,生成0.02mol氫氧根
三 Na2CO3=2Na+CO32- 即0.01mol氧化鈉生成0.01mol碳酸根
四 NaCl=Na+ + Cl- 即0.01mol氯化鈉生成0.01mol氯離子
因為都是100ml水,所以,比較陰離子濃度,即比較陰離子的物質的量, 物質濃度排序,就是物質的量排序
前兩個肯定是一樣的,這個沒什麼疑問
但是,無論是什麼溶液都存在著乍看之下 三和四陰離子物質的量一樣。。 第三個,碳酸根要水解
有部分水解 CO3 2- +H2O=可逆=HCO3- + OH- 所以陰離子為碳酸根,碳酸氫根和氫氧根
三者物質的量之和大於0.01mol且小於0.02mol,所以 三大於四
所以選C
純手打,絕對夠詳細。。。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