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理實驗 在瓶身上扎一個孔,裝滿水,扭開瓶蓋,水從小孔流出.這個實驗的實驗原理我知道。為什麼
裝滿水並擰緊瓶蓋,由於瓶子內部與瓶外隔絕,所以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側壁的孔中沒有水流出;松開瓶蓋後,瓶子的內外大氣壓相同,由於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並且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故側壁的孔中有水流出;這個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1)化學試劑瓶有小孔如何開蓋擴展閱讀:
氣體是由大量的做無規則運動的分子組成,而這些分子必然要對浸在空氣中的物體不斷地發生碰撞。每次碰撞,空氣分子都要給予物體表面一個沖擊力,大量空氣分子持續碰撞的結果就體現為大氣對物體表面的壓力,從而形成大氣壓。
若單位體積中含有的分子數越多,則相同時間內空氣分子對物體表面單位面積上碰撞的次數越多,因而產生的壓強也就越大。
㈡ 實驗室中試劑瓶瓶塞的打開方式
好了,我們正經地討論一下,如何優雅地打開實驗室各種瓶蓋?我想大家最常用的笨方法就是拿鑷子的尾巴撬了,效果如何?那要靠運氣,成功率很顯然高不到哪裡去,
首先是如下圖這種試劑瓶,注意到塑料塞了沒?塞子是凹陷的,剛好可以放拇指。
好的,把拇指插進去。食指收緊,扣住塑料塞的外側,不要太用力。想像一下你扣住女朋友的耳朵,慢慢一擰,輕輕一拔,啵,完事兒。嗯,然後你的兩個耳朵就腫了。
廣口試劑瓶瓶蓋打開方法
廣口試劑瓶的瓶口和瓶蓋密封性好,無需瓶塞,也提不滲透;廣口設計,使用方便,平內外壁平滑,易於清洗,瓶口內壁處不容易有液體殘留,再煮沸的硝酸中清洗。其他所有的濃、稀、無機、有機(酸、鹼、酯)均無作用。適用於放置高濃度、高純強腐蝕性的葯品和化學試劑及標准樣品。但會由於長期不使用而取不下瓶塞這樣的狀況。其原因是由於液體的試劑蒸發後與瓶塞間的玻璃黏連在一起了。
遇見這種情況可以採取如下方法:
1.在瓶口處滴上少量的水,兩只手分別握住瓶身與瓶塞用力均勻的左右晃動,即可取下瓶塞。
2.將試劑瓶平口朝下放入裝有熱水的燒杯中,浸泡5分鍾左右,待瓶口出現小氣泡,將其拿出一隻手緊握瓶子,另一隻手握住瓶塞晃動,即可取出,如若還不能取出,則繼續浸泡,知道可以取出為止。
打開粘固的玻璃磨口
當玻璃儀器的磨口部位因粘固而打不開時,可採取以下幾種方法進行處理。
(1)敲擊用木器輕輕敲擊磨口部位的一方,使其因受震動而逐漸松動脫離。對於粘固著的試劑瓶、分液漏斗的磨口塞等,可將儀器的塞子與瓶口卡在實驗台或木桌的稜角處,再用木器沿與儀器軸線成約70°角的方向輕輕敲擊,同時間歇地旋轉儀器,如此反復操作幾次,一般便可打開粘固不嚴重的磨口。
(2)加熱有些粘固著的磨口,不便敲擊或敲擊無效,可對粘固部位的外層進行加熱,使其受熱膨脹而與內層脫離。如用熱的濕布對粘固處進行「熱敷」、用電吹風或游動火焰烘烤磨口處等等。
(3)浸潤有些磨口因葯品侵蝕而粘固較牢,或屬結構復雜的貴重儀器,不宜敲擊和加熱,可用水或稀鹽酸浸泡數小時後將其打開。如急用儀器,也可採用滲透力較強的有機溶劑(如苯、乙酸乙酯、石油醚及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鈉等)滴加到磨口的縫隙間,使之滲透浸潤到粘固著的部位,從而相互脫離。
打開緊固的螺旋瓶蓋
當螺旋瓶蓋擰不開時,可用電吹風或小火焰烘烤瓶蓋周圍,使其受熱膨脹,再用於布包住瓶蓋用力將其旋開。
如果瓶內裝有不宜受熱或易燃物質時,可取一段結實的繩子,一端拴在固定的物體上(如門窗把手),再把繩子按順時針方向在瓶蓋上繞一圈,然後一手拉緊繩子的另一端,一手握住瓶體用力向前推動,就能使瓶蓋打開。
直接加熱法
就試劑瓶塞(包括 蓋、管)打開方法,再補充介紹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直接加熱法。對試劑瓶口、塞 吻合不太嚴密的試劑瓶,一般採用手搖的方法即可打開。用此方法打不開塞的試劑瓶可採用直接加熱法打開。其方法是利用了物質的熱膨脹的性質來解決問題。
操作方法如下:
將要打開的試劑瓶瓶頸置酒精燈外焰部迅速加熱,同時勻速轉動試劑瓶,使瓶頸部均勻受熱 (瓶內有試劑時瓶口向上傾斜,液體試劑勿與瓶頸部接觸以免溫度較高時損環試劑瓶),至瓶頸部已烘熱,而瓶塞仍基本保持室溫時離開火焰,墊上抹布用手搖法,一般來說均可迅速打開瓶塞。
混合撣作法
此法除盛有機易燃試劑的試劑瓶外,其他均可採用。對盛有機易燃試劑的試劑瓶,用加熱法仍極有個別不能打開的試劑瓶塞,可採用混合撣作法解決,先浸泡(瓶口浸沒水中較長時間或根據瓶內試劑的性質不同,亦可利用其他試劑浸泡。)後加熱,再手搖或敲擊,就沒有打不開的試劑瓶塞了。
實驗室的生活可以說每天都和儀器以及試劑打交道,試劑瓶分很多種,有好開的,有不好開的,基本都是需要一些技巧就搞定了,重要的是,不要忘記戴手套,也不要急躁發狠,暴力開瓶使不得,畢竟裡面裝的不是水,灑出來噴一臉、一身的,可沒那麼好玩哦。希望
㈢ 乾燥劑瓶由於吸收水分打不開,怎樣在沒有其他化學試劑的情況下打開
1、如果是承插瓶口,旋轉擰一下看看 2、如果是水平磨砂口,將蓋子平推,就可錯開 3、開水燙一下,使乾燥器內氣體膨脹,減小負壓
㈣ 化學小子噴霧瓶如何打開
擰開噴頭,裡面有密封,接掉後再擰上噴頭,就好了可以使用。
想要打開密封噴霧瓶,我們首先要將噴霧瓶的瓶蓋從瓶身上擰下來,隨後找准噴頭的方向,避免對著眼睛,按壓噴頭即可。
㈤ 各種化學工具使用方法,請註明注意事項,詳細步驟,灰常感謝!!!!!
高中實驗專題——1、高中化學實驗常用儀器
1、反應容器
儀器圖形與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試管 用作少量試劑的溶解或反應的儀器,也可收集少量氣體、裝配小型氣體發生器 (1)可直接加熱,加熱時外壁要擦乾,用試管夾夾住或用鐵夾固定在鐵架台上;(2)加熱固體時,管口略向下傾斜,固體平鋪在管底;(3)加熱液體時液體量不超過容積的1/3,管口向上傾斜,與桌面成45°,切忌管口向著人。裝溶液時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2。
燒杯 配製、濃縮、稀釋、盛裝、加熱溶液,也可作較多試劑的反應容器、水浴加熱器 加熱時墊石棉網,外壁要擦乾,加熱液體時液體量不超過容積的1/2,不可蒸干,反應時液體不超過2/3,溶解時要用玻璃棒輕輕攪拌。
圓底燒瓶 平底燒瓶 用作加熱或不加熱條件下較多液體參加的反應容器 平底燒瓶一般不做加熱儀器,圓底燒瓶加熱要墊石棉網,或水浴加熱。液體量不超過容積的1/2。
蒸餾燒瓶 作液體混合物的蒸餾或分餾,也可裝配氣體發生器 加熱要墊石棉網,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分餾時溫度計水銀球宜在支管口處。
啟普發生器 不溶性塊狀固體與液體常溫下製取不易溶於水的氣體 控制導氣管活塞可使反應隨時發生或停止,不能加熱,不能用於強烈放熱或反應劇烈的氣體制備,若產生的氣體是易燃易爆的,在收集或者在導管口點燃前,必須檢驗氣體的純度。
錐形瓶 滴定中的反應器,也可收集液體,組裝洗氣瓶。 同圓底燒瓶。滴定時只振盪,因而液體不能太多,不攪拌。
2、盛放容器
集氣瓶 收集貯存少量氣體,裝配洗氣瓶,氣體反應器、固體在氣體中燃燒的容器 不能加熱,作固體在氣體中燃燒的容器時,要在瓶底加少量水或一層細沙。瓶口磨砂(與廣口瓶瓶頸磨砂相區別),用磨砂玻璃片封口。
試劑瓶(廣口瓶、細口瓶) 放置試劑用。可分廣口瓶和細口瓶,廣口瓶用於盛放固體葯品(粉末或碎塊狀);細口瓶用於盛放液體葯品。 都是磨口並配有玻璃塞。有無色和棕色兩種,見光分解需避光保存的一般使用棕色瓶。盛放強鹼固體和溶液時,不能用玻璃塞,需用膠塞和軟木塞。試劑瓶不能用於配製溶液,也不能用作反應器,不能加熱。瓶塞不可互換。
滴瓶 盛放少量液體試劑的容器。由膠頭滴管和滴瓶組成,滴管置於滴瓶內, 滴瓶口為磨口,不能盛放鹼液。有無色和棕色兩種,見光分解需避光保存的(如硝酸銀溶液)應盛放在棕色瓶內。酸和其它能腐蝕橡膠製品的液體(如液溴)不宜長期盛放在瓶內。滴管用畢應及時放回原瓶,切記!不可「串瓶」。
乾燥器 用於存放需要保持乾燥的物品的容器。乾燥器隔板下面放置乾燥劑,需要乾燥的物品放在適合的容器內,再將容器放於乾燥器的隔板上。 灼燒後的坩堝內葯品需要乾燥時,須待冷卻後再將坩堝放入乾燥器中。乾燥器蓋子與磨口邊緣處塗一層凡士林,防止漏氣。乾燥劑要適時更換。開蓋時,要一手扶住乾燥器,一手握住蓋柄,穩穩平推。
貯氣瓶 用做實驗中短期內貯備較多量氣體的專用儀器。 貯氣瓶等所有容器類玻璃儀器均不能加熱,使用時也切記驟冷驟熱。
貯氣前要檢查氣密性。
3、測量儀器
托盤天平 稱量葯品(固體)質量,精度≥0.1g。 稱前調零點,稱量時左物右碼,精確至0.1克,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 兩盤各放一大小相同的紙片),易潮解、腐蝕性葯品放在玻璃器皿中(如燒杯等)中稱量,
溫度計 測定溫度的量具,溫度計有水銀的和酒精的兩種。常用的是水銀溫度計。 使用溫度計時要注意其量程,注意水銀球部位玻璃極薄(傳熱快)不要碰著器壁,以防碎裂,水銀球放置的位置要合適。如測液體溫度時,水銀球應置於液體中;做石油分餾實驗時水銀球應放在分餾燒瓶的支管處。
量筒 粗量取液體體積(精確度≥0.1ml)。 無0刻度線,刻度由下而上,選合適規格減小誤差,讀數同滴定管。不能在量簡內配製溶液或進行化學反應,不可加熱。
容量瓶 用於准確配置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常用規格有5、10、25、50、100、150、200、250、500、1000毫升等。 用前檢查是否漏水,要在所標溫度下使用,加液體用玻璃棒引流,定容時凹液面與刻度線相切,不可直接溶解溶質,不能長期存放溶液,不能加熱或配製熱溶液。回答要選用的容量瓶時要帶規格。
PH計 測量溶液pH值用的儀器。以pH玻璃電極為測量電極。
酸式滴定管 鹼式滴定管 中和滴定(也可用於其它滴定)的反應,可准確量取液體體積,酸式滴定管盛酸性、氧化性溶液,鹼式滴定管盛鹼性、非氧化性溶液,二者不能互代。 使用前要洗凈並檢查是否漏液,先潤洗再裝溶液,『0』刻度在上方,但不在最上;最大刻度不在最下。精確至0.1ml,可估讀到0.01ml.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相切。
滴定管夾
移液管 常用的移液管有5,10,25,和50mL等規格。具有刻度的直形玻璃管稱為吸量管。常用的吸量管有1,2,5,和10mL等規格。可准確到0.01mL。 同一實驗中應盡可能使用同一支移液管。移液管在使用完畢後,應立即用自來水及蒸餾水沖洗干凈,置於移液管架上。
操作步驟
4、乾燥、洗滌、冷凝氣體的儀器
冷凝管 規格:有直形、球形、蛇形和刺形等
用途:
用於蒸餾液體或有機備置中,起冷凝或迴流作用。 冷凝管在使用時應將靠下端的連介面以塑膠管接上水龍頭,當作進水口。因為進水口處的水溫較低而被蒸氣加熱過後的水,溫度較高;較熱的水因密度降低會自動往上流,有助於冷卻水的循環。
牛角管
U形管 可用作乾燥器、電解的實驗的容器、作洗氣或吸收氣體的裝置。 內裝粒狀乾燥劑,兩邊管口連接導氣管;也可用作電解的實驗的容器,內裝電解液,兩邊管口內插入電極;還可用作洗氣或吸收氣體的裝置。
乾燥管 常與氣體發生器一起配合使用,內裝塊狀固體乾燥劑,用於乾燥或吸收某些氣體。 欲收集乾燥的氣體,使用時其大口一端與氣體輸送管相連。球部充滿粒狀乾燥劑,如無水氯化鈣和鹼石灰等。
洗氣瓶 洗氣瓶內裝選定的液體,用以洗滌氣體,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它氣體雜質。
該瓶還可以收集氣體以及計算氣體的體積。 使用時注意氣體的流向,進氣管與出氣管不能接反。洗氣瓶不能長時間盛放鹼性液體洗滌劑,用後及時將該洗滌劑倒入有橡膠塞試劑瓶存放待用,並用水清洗干凈放置。
一般情況下,長導管進,短導管出。長導管進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短導管進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
5、其它儀器
漏斗 過濾或向小口徑容器注入液體;易溶性氣體吸收(防倒吸) 不能用火加熱,過濾時應「一帖二低三靠」。
布氏漏斗 吸濾瓶 可加熱漏斗
長頸漏斗 裝配反應器,便於注入反應液。 下端應插入液面下,否則氣體會從漏鬥口跑掉
分液漏斗 用於分離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液體;也可組裝反應器,以隨時加液體;也可用於萃取分液。 使用前先檢查是否漏液。分液時下層液體自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放液時打開上蓋或將塞上的凹槽對准上口小孔。
酒精燈 用作熱源。
酒精噴燈 酒精不能超過容積的2/3,不能少於1/4,加熱用外焰,熄滅用燈帽蓋滅,不能用嘴吹。
水浴鍋 當被加熱的物體要求受熱均勻,溫度不超過100℃時,可以用水浴加熱。 注意不要把水浴鍋燒干,也不要把水浴鍋作沙盤使用。
表面皿 可以蒸發液體。可以作蓋子。可以作容器,暫時呈放固體或液體試劑。可以作微量反應器。 不能加熱。
蒸發皿 蒸發皿用於蒸發溶劑,濃縮溶液 蒸發皿可放在三腳架上直接加熱,也可用石棉網、水浴、沙浴等加熱。不能驟冷,蒸發溶液時不能超過2/3,加熱過程中可用玻璃棒攪拌。在蒸發、結晶過程中,不可將水完全蒸干,以免晶體顆粒崩濺。
坩堝 用於高溫灼燒固體試劑並適於稱量,如測定結晶水合物中結晶水含量的實驗。 能耐1200~1400℃的高溫。有蓋,可防止葯品崩濺。坩堝可在泥三角上直接加熱,熱坩堝及蓋要用坩堝鉗夾取,熱坩堝不能驟冷或濺水。熱坩堝冷卻時應放在乾燥器中。
泥三角
研缽 用於研磨固體物質,使之成為粉末狀。有玻璃、白瓷、瑪瑙或鐵制研缽。與杵配合使用 不能加熱,研磨時不能用力過猛或錘擊。如果要製成混和物粉末,應將組分分別研磨後再混和,如二氧化錳和氯酸鉀,應分別研磨後再混和,以防發生反應。
點滴板 有白色和黑色兩種,在化學定性分析中做顯色或沉澱點滴實驗時用。 帶色反應適於在白板上進行;白色或淺色沉澱反應適於在黑板上進行。
試管夾 用於夾持試管進行簡單加熱的實驗。一般為竹製品。 夾持試管時,試管夾應從試管底部套入,夾於距試管口2~3厘米處。在夾持住試管後,右手要握住試管夾的長臂,右手拇指千萬不要按住試管夾的短臂(即活動臂),以防拇指稍用力造成試管脫落打碎。
葯匙 有牛角、瓷質和塑料質三種,兩端各有一勺,一大一小。葯勺用於取固體葯品 根據葯品的需要量,可選用一端。葯匙用畢,需洗凈,用濾紙吸干後,再取另一種葯品。
坩堝鉗 夾持坩堝和坩堝蓋的鉗子。也可用來夾持蒸發皿。 當夾持熱坩堝時,先將鉗頭預熱,避免瓷坩堝驟冷而炸裂;夾持瓷坩堝或石英坩堝等質脆易破裂的坩堝時,既要輕夾又要夾牢。
鐵架台
三角架
石棉網
水槽
燃燒匙
毛刷
試管架
自由夾
漏斗架
-----------------------------可以給你發原件,帶圖,表格式的,會比較清楚-----------------------------------
㈥ 化學實驗室裝粗鹽的試劑瓶打不開是怎麼回事該怎麼處理
因實驗時瓶塞反復打開,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部分溶解的鹽,以及粗鹽中少量氯化鎂等雜質潮接結塊,有的在瓶口內壁殘留,使瓶塞和瓶口粘接。
解決的辦法可以將瓶子倒下,用軟硬勁在桌子邊沿敲試劑瓶頸部,靠震動,可以打開瓶塞。
㈦ 怎麼打開帶磨沙口的瓶子
在瓶口處塗一層凡士林,用吹風機吹一會就好了
㈧ 裝滿化學試劑的磨砂玻璃瓶打不開怎麼辦
我查的書,當磨口活塞打不開時,可嘗試以下方法:用木器敲擊固著的磨口部件的一方,使其受震動而漸漸松動脫離;加熱磨口塞外層,可用熱水,電吹風,小火烤,間以敲擊;在磨口固著的縫隙加幾滴滲透力強的液體,如石油醚等溶劑或稀表面活性劑溶液等,有時幾分鍾就能打開,但有時也需幾天才能見效。
注意:若瓶內裝的是腐蝕性試劑,要在瓶外放好塑料圓桶以防瓶破裂,操作者要戴有機玻璃面罩,操作是不要離臉部太近,注意個人防護。
㈨ 化學小子加侖裝蓋子怎麼開
化學小子加侖裝蓋子敲擊、加熱、浸潤方式打開。
對於磨口瓶可用木器輕輕敲擊瓶口部位,使其因受震動而逐漸松動脫離;對於不便敲擊或敲擊無效的試劑瓶、螺旋瓶蓋,可對粘固部位的外層進行加熱,使其受熱膨脹而與內層脫離;
對於不便敲擊或敲擊無效的試劑瓶、螺旋瓶蓋,可對粘固部位的外層進行加熱,使其受熱膨脹而與內層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