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化學的幾種平衡常數的區分及使用方法
人教版要求化學平衡常數K
還有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常數Ka或Kb(科學視野,不要求,但一般講,為了好理解)
、水的離子積Kw(要求)
水解平衡常數(科學視野,不要求)、
沉澱溶解平衡常數KSP(溶度積,即溶度積規則,不要求,但一般講,為了好理解)
注意:化學平衡常數K是本,理解K,其他的幾個常數就好理解了
化學平衡常數K=生成物的平衡濃度的冪之積/反應物的平衡濃度的冪之積(固體、純液體不計入K中)
(一元弱酸HA為例)電離平衡常數Ka=C(A-)*C(H+)/C(HA)
Kw=C(H+)*C(OH-)
常溫下,Kw=1*10^-14
水解平衡常數有點復雜,跟對應的弱酸和弱鹼的平衡常數還有關
沉澱溶解平衡常數(以AgCl為例)KSP=C(Ag+)*C(Cl-)
⑵ 平衡常數數量級有小數怎麼看
這個你要回歸科學記數法的定義是一個大於0小於10的數乘上10的n次方,
這個n即為數量級。
⑶ 化學平衡常數K的數量級怎麼看 就是10^-7.3為什麼數量級是10的^-8
(1)10^-7.3== 10^-8 * 10^0.7 == 5.0*10^-8
(2)10^-7.3數量級是10的^-8 !
⑷ 化學平衡常數的數量級比如十的3.6次方和十的3.9次方是否是一個是十的三次方一個是十的四次方
不是的,數量級不是這樣估算的。是精確的計算的。
⑸ 一般化學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的數量級是多少啊請各位幫我
直接用吉布斯自由能來判斷啊,用-G=nRTlnK這個方程,k是平衡常數。如果G>0一般就是不可自發發生的反應了,當然,如果真要說我個人認為是10-5這數量級或以下吧希望能幫到你
⑹ 化學平衡常數(Kc、Kp、Ksp、Ka、Kb 、Kw)及其表達式
Kc是平衡濃度;Kp是平衡壓強。這兩個化學平衡常數是沒有表達式的;
Ksp是沉澱溶解平衡常數,表達式即為等於離子濃度冪的乘積。例如Ksp(AgCl)=[Ag+][Cl-]
;
Ka是酸的電離平衡常數,表達式:Ka(HAc)=[H+][Ac-]/[HAc]
;
Kb是鹼的電離平衡常數,表達式:Kb(OHAc)=[OH-]/[OHAc];
Kw是水的離子積常數,表達式:Kw=[H+][OH-]
。
(6)化學平衡常數K的數量級怎麼看擴展閱讀:
在書寫平衡常數表達式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1、在應用平衡常數表達式時,稀溶液中的水分子濃度可不寫。
2、在反應中,固體的物質的量濃度對反應速率和平衡沒有影響,所以就不用寫固體的濃度。
3、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與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有關。同一個化學反響,因為書寫的方法不同,各反響物、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不同,平衡常數就不同。可是這些平衡常數可以彼此換算。
4、平衡常數大,說明生成物的平衡濃度較大,反應物的平衡濃度相對較小,即表明反應進行得較完全。
5、一般認為K>10^5反應較完全(即不可逆反應),K<10^(-5)反應很難進行(即不反應)。
參考資料:網路—化學平衡常數
⑺ 化學中K、Q的計算公式及相關的平衡變化
1、K:化學平衡常數,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無論從正反應開始,還是從逆反應開始,也不考慮反應物起始濃度大小,最後都達到平衡。
這時各生成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次冪的乘積與各反應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次冪的乘積的比值是個常數,用K表示,這個常數叫化學平衡常數。平衡常數一般有濃度平衡常數和壓強平衡常數。
對於一般可逆反應mA+nB⇋pC+qD
K=( (C)^p * (D)^q )/( (A)^m * (B)^n );其中:(A)、(B)、(C)、(D)等表示 物質A、B、C、D的平衡時的濃度。
2、Q:濃度商,表示反應進程。任意時刻都有濃度商Q,但僅平衡時為K。
計算公式與K相同,式中(A)、(B)、(C)、(D)等表示 物質A、B、C、D在該時刻下的濃度。
可以利用K值做標准,判斷正在進行的可逆反應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時向何方進行建立平衡。
Q<K: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Q=K:反應處於平衡狀態;Q>K: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
(7)化學平衡常數K的數量級怎麼看擴展閱讀
一、化學平衡常數K的應用
1、化學平衡常數值的大小是可逆反應進行程度的標志。K值越大,說明平衡時生成物的濃度越大,它的正向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大,即該反應進行得越完全,反應物轉化率越高。反之,則相反。
2、利用K值可判斷反應的熱效應
若溫度升高,K值增大,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若溫度升高,K值減小,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二、影響因素
在中學階段,通常認為化學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吸熱反應平衡常數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放熱反應則相反。但是嚴格說來,化學反應平衡常數是溫度與壓力的函數,對於不同的化學平衡常數,其情況也有所不同。
在氣相反應中,所有的標准平衡常數都只是溫度的函數。如果氣體是理想氣體,那麼此時其經驗平衡常數也只是溫度的函數。但對於非理想氣體,平衡常數受溫度和壓力的共同影響。
理論上,只要有凝聚相(固體或者液體)參與的反應,都是溫度和壓力的函數。但是,在壓力變化范圍不大的情況下,可以忽略壓力對凝聚相體積變化的影響,即可以忽略壓力對平衡常數的影響。
⑻ 化學平衡常數K的計算公式
對於可逆化學反應mA+nB⇋pC+qD在一定溫度下達到化學平衡時,其平衡常數表達式為:
(8)化學平衡常數K的數量級怎麼看擴展閱讀
平衡常數的單位比較復雜,有標准平衡常數和非標准平衡常數之分,前者的量綱為一,後者的量綱取決於平衡常數的表達式。
根據標准熱力學函數算得的平衡常數是標准平衡常數,記作K,又稱之為熱力學平衡常數;用平衡時生成物對反應物的壓力商或濃度商表示的平衡常數是經驗平衡常數(Kp或Kc),或稱作非標准平衡常數。中學教材中涉及的平衡常數是經驗平衡常數。
所謂標准狀態是指在溫度T和標准壓力 (100kPa)下物質的特定狀態,簡稱標准態。熱力學數據表中的標准態,國際上都已有明確規定。
⑼ 一般化學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的數量級是多少
引入化學平衡常數(常用字母K表示)來量化可逆反應的平衡點。
K有2種計算方法。
1 經驗平衡常數(簡單版)
可逆反應:aA + bB cC + dD達到平衡後,密閉容器中各物質的摩爾濃度是[A]、[B、[C]、[D],反應中各物質的反應比例系數分別是a、b、c、d。
這時K可以有上述數據計算出來:
[C]^c · [D]^d
---------------- = K
[A]^a · [B]^b
*例如:碘單質的氫化:H2(g) + I2(g) 2HI(g)(g表示反應物為氣體)
K = [HI]^2 / { [H2] · [I2] }。
2標准平衡常數
由於事實上,一個混合體系中各種物質的濃度是非常難以測得的,所以上述計算實際中難以運用,只作為入門學者輔助理解的案例。
化學平衡點事實上是由物質本身的性質決定的,更確切地說是反應能量決定的。化學反應總是趨向於減少反應物的內能。
燃燒反應就是典型例子:通過燃燒,燃料把自身儲存的內能釋放出去,自己達到了穩定狀態。可逆反應也一樣,正逆反應能量釋放速度一樣時,反應就平衡了。
因此,我們需要用吉布斯自由能的變化量 ΔG 算出反應物內能的吸收、釋放量,然後藉助范特霍夫等溫式將 ΔG 與 K 聯系起來,從而算出更一般的 K。
擴資資料
溫度一定時,一個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是一個定值:
溫度一定時 一個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是一個定值,前提是,「一個化學反應」始終不變。2 SO2 + O2 = 2 SO3。
把它寫成 SO2 + 1/2 O2 = SO3,這就不是同一個反應了,計量數變了化學平衡常數也就變了。
⑽ 化學沉澱的溶解平衡常數的數量級怎麼看。為什麼10^-9.5=10^0.5*10^-10
上面是一個等式,你也可以取10的-9次方乘以10的-0.5次方,只不過算10的0.5次方更簡單一點,就是根號10,算負的還要算倒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