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金屬能發生哪些化學反應歸納

金屬能發生哪些化學反應歸納

發布時間:2022-07-14 11:46:23

㈠ 金屬能與什麼反應

1)金屬+非金屬→鹽 在活潑金屬與活潑的非金屬之間發生。例如: 2Na+Cl2
(2)金屬+酸→鹽+氫氣
金屬: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H前面的金屬,除K、Ca、Na(因不宜直接與酸反應,反應太劇烈,不易控制,而且所發生的反應和產物也比較復雜)。例如:
Fe+H2SO4=FeSO4+H2↑
Cu+H2SO4≠
酸:指稀硫酸或鹽酸,不能用硝酸或濃硫酸以及不溶性酸(如硅酸)、很弱的酸(如碳酸)。例如: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生成的鹽:生成的鹽應是可溶性鹽,若是難溶性鹽會覆蓋在金屬表面,影響反應的進行。例如:
Pb+H2SO4(稀)→PbSO4↓+H2↑+(PbSO4難溶於水,覆蓋在Pb表面使反應停止)
(3)金屬+鹽→新金屬+新鹽
金屬:只有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屬,才能把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但是,能與水反應的活潑金屬(如K、Ca、Na等)一般不能置換出鹽溶液中的金屬。例如:Na放入硫酸銅溶液中,會發生如下反應:2Na+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鹽:參加反應的鹽以及反應後生成的鹽都必須可溶於水。例如:Fe+CuSO4=FeSO4+Cu
(4)鹼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鹽(初中教材已刪)
(5)鹼性氧化物+酸→鹽+水
大多數鹼性氧化物可以同強酸發生反應。例如:3H2SO4+Fe2O3=Fe2(SO4)3+3H2O
(6)酸性氧化物+鹼→鹽+水
鹼:可溶性鹼或微溶性鹼。例如:SO2+2NaOH=Na2SO3+H2O
(7)酸+鹼→鹽+水 在初中階段是沒有條件限制的。例如:2KOH+H2SO4=K2SO4+2H2O
(8)鹼+鹽→新鹼+新鹽
反應物:參加反應的「鹼」和「鹽」都可溶 [或微溶,如Ca(OH)2]。
生成物:反應後的新鹼或新鹽至少其中之一是沉澱。
例如:2KOH+CuCl2=2KCl+Cu(OH)2↓
(9)酸+鹽→新酸+新鹽
①參加反應的鹽不溶於水,生成的鹽更難溶於水,反應不能繼續進行。
②生成的鹽難溶於水,或生成的酸是揮發性的酸或不穩定的酸。
③特殊:AgCl、BaSO4既不溶於水,又不溶於酸,不與酸發生反應。
例如:Na2CO3+2HCl=2NaCl+H2O+CO2↑
(10)鹽+鹽→另外兩種新鹽
反應物:參加反應的兩種鹽必須都可溶。
生成物:生成物至少有一種是沉澱。
例如:K2SO4+BaCl2=BaSO4↓+2KCl

㈡ 金屬有哪些化學性質,舉例並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金屬是一種具有光澤(即對可見光強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導電、導熱等性質的物質。金屬的上述特質都跟金屬晶體內含有自由電子有關。在自然界中,絕大多數金屬以化合態存在,少數金屬例如金、鉑、銀、鉍以游離態存在。金屬礦物多數是氧化物及硫化物。其他存在形式有氯化物、硫酸鹽、碳酸鹽及硅酸鹽。金屬之間的連結是金屬鍵,因此隨意更換位置都可再重新建立連結,這也是金屬伸展性良好的原因。金屬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只顯正價。通常將具有正的溫度電阻系數的物質定義為金屬。目前使用的含112種元素的元素周期表中,金屬元素共90種,位於「硼-砹分界線」的左下方,在s區、p區、d區、f區等5個區域都有金屬元素,過渡元素全部是金屬元素。除錫Sn、銻Sb、鉍Bi等少數幾種金屬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大於或等於4以外,絕大多數金屬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均小於4,主族金屬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為ns1 或ns2 或ns2 np(1-4),過渡金屬的外圍電子排布可表示為(n-1)d(1-10) ns(1-2)。主族金屬元素的原子半徑均比同周期非金屬元素(稀有氣體除外)的原子半徑大。金工業分類法:黑色金屬:鐵、鉻、錳三種 有色金屬:鋁、鎂、鉀、鈉、鈣、鍶、鋇、銅、鉛、鋅、錫、鈷、鎳、銻、汞、鎘、鉍、金、銀、鉑、釕、銠、鈀、鋨、銥、鈹、鋰、銣、銫、鈦、鋯、鉿、釩、鈮、鉭、鎢、鉬、鎵、銦、鉈、鍺、錸、鑭、鈰、鐠、釹、釤、銪、釓、鋱、鏑、鈥、鉺、銩、鐿、鑥、鈧、釔、釷。 還可以把金屬分為常見金屬:如鐵、鋁、銅、鋅等 稀有金屬:如鋯、鉿、鈮、鉭等1.輕金屬。密度小於4500千克/立方米,如鋁、鎂、鉀、鈉、鈣、鍶、鋇等。 2.重金屬。密度大於4500千克/米3,如銅、鎳、鈷、鉛、鋅、錫、銻、鉍、鎘、汞等。 3.貴金屬。價格比一般常用金屬昂貴,地殼豐度低,提純困難,如金、銀及鉑族金屬。 4.准金屬元素。性質價於金屬和非金屬之間,如硅、硒、碲、砷、硼等。 5.稀有金屬。包括稀有輕金屬,如鋰、銣、銫等;6.稀有難熔金屬,如鈦、鋯、鉬、鎢等; 7.稀有分散金屬,如鎵、銦、鍺、鉈等; 8.稀土金屬,如鈧、釔、鑭系金屬; 9.放射性金屬,如鐳、鈁、釙及錒系元素中的鈾、釷等。金屬材料性能為更合理使用金屬材料,充分發揮其作用,必須掌握各種金屬材料製成的零構件在正常工作情況下應具備的性能(使用性能)及其在冷熱加工過程中材料應具備的性能(工藝性能)。 材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如比重、熔點、導電性、導熱性、熱膨脹性、磁性等),化學性能(耐用腐蝕性、抗氧化性),力學性能也叫機械性能。 材料的工藝性能指材料適應冷、熱加工方法的能力。金屬材料比表面積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機械性能是指金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現出來的特性.1、強度:材料在外力(載荷)作用下,抵抗變形和斷裂的能力。材料單位面積受載荷稱應力。2、屈服點(бs):稱屈服強度,指材料在拉抻過程中,材料所受應力達到某一臨界值時,載荷不再增加變形卻繼續增加或產生0.2%L。時應力值,單位用牛頓/毫米2(N/mm2)表示。 3、抗拉強度(бb)也叫強度極限指材料在拉斷前承受最大應力值。單位用牛頓/毫米2(N/mm2)表示。 4、延伸率(δ):材料在拉伸斷裂後,總伸長與原始標距長度的百分比。 5、斷面收縮率(Ψ)材料在拉伸斷裂後、斷面最大縮小面積與原斷面積百分比。 6、硬度:指材料抵抗其它更硬物壓力其表面的能力,常用硬度按其范圍測定分布氏硬度(HBS、HBW)和洛氏硬度(HKA、HKB、HRC)。 7、沖擊韌性(Ak):材料抵抗沖擊載荷的能力,單位為焦耳/厘米2(J/cm2)。 對低碳鋼拉伸的應力——應變曲線分析 1.彈性:εe=σe/E, 指標σe,E 2.剛性:△L=P·l/E·F 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強度 3.強度: σs---屈服強度,σb---抗拉強度 4.韌性:沖擊吸收功Ak 5.疲勞強度: 交變負荷σ-1<σs 6.硬度 HR、HV、HB Ⅰ階段 線彈性階段 拉伸初期 應力—應變曲線為一直線,此階段應力最高限稱為材料的比例極限σeⅡ階段 屈服階段 當應力增加至一定值時,應力—應變曲線出現水平線段(有微小波動),在此階段內,應力幾乎不變,而變形卻急劇增長,材料失去抵抗變形的能力,這種現象稱屈服,相應的應力稱為屈服應力或屈服極限,並用σs表示。 Ⅲ階段 為強化階段,經過屈服後,材料又增強了抵抗變形的能力。強化階段的最高點所對應的應力,稱材料的強度極限。用σb表示,強度極限是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應力。 Ⅳ階段 為頸縮階段。當應力增至最大值σb後,試件的某一局部顯著收縮,最後在縮頸處斷裂。 對低碳鋼σs與σb為衡量其強度的主要指標。 剛性:△L=P·l/E·F,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 P---拉力,l---材料原長,E---彈性模量,F---截面面積 塑性變形:外力去處後,不能恢復的變形,即殘余變形稱塑性變形。 材料能經受較大塑性變形而不破壞的能力,稱為材料的塑性或延伸性。 衡量材料塑性的兩個指標是延伸率和斷面收縮率。 延伸率δ=(△l0/l)×100% 斷面收縮率ψ=((A-A1)/A)×100% 韌性(沖擊韌性):常用沖擊吸收功 Ak 表示,指材料在沖擊載荷作用下吸收塑性變形功和斷裂功的力疲勞強度:材料抵抗無限次應力(107)循環也不疲勞斷裂的強度指標,交變負荷σ-1<σs為設計標准。 硬度:材料軟硬程度。 測定硬度試驗的方法很多,大體上可以分為彈性回跳法(肖氏硬度)壓入法(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維氏硬度)和劃痕法(莫氏硬度)等三大類,生產上應用最廣泛的是壓入法。它是將一定形狀、尺寸的硬質壓頭在一定大小載荷作用下壓入被測材料表層,以留下的壓痕表面面積大小或深度計算材料的硬度值。 由於硬度測定時的測定規范,所用儀器設備等不同,用壓入法井台測定材料的硬度的方法也有多種。 常用的方法是布氏硬度法(HB),維氏硬度法(HV),洛氏硬度法(HR)。(二)、工藝性能
指材料承受各種加工、處理的能力的那些性能。8、鑄造性能:指金屬或合金是否適合鑄造的一些工藝性能,主要包括流性能、充滿鑄模能力;收縮性、鑄件凝固時體積收縮的能力;偏析指化學成分不均性。 9、焊接性能:指金屬材料通過加熱或加熱和加壓焊接方法,把兩個或兩個以上金屬材料焊接到一起,介面處能滿足使用目的的特性。 10、頂氣段性能:指金屬材料能承授予頂鍛而不破裂的性能。 11、冷彎性能:指金屬材料在常溫下能承受彎曲而不破裂性能。彎曲程度一般用彎曲角度α(外角)或彎心直徑d對材料厚度a的比值表示,a愈大或d/a愈小,則材料的冷彎性愈好。 12、沖壓性能:金屬材料承受沖壓變形加工而不破裂的能力。在常溫進行沖壓叫冷沖壓。檢驗方法用杯突試驗進行檢驗。 13、鍛造性能:金屬材料在鍛壓加工中能承受塑性變形而不破裂的能力(三)、化學性能
指金屬材料與周圍介質掃觸時抵抗發生化學或電化學反應的性能。 14、耐腐蝕性:指金屬材料抵抗各種介質侵蝕的能力。 15、抗氧化性:指金屬材料在高溫下,抵抗產生氧化皮能力。金屬的氧化
金屬的氧化有兩種含義,狹義的含義是指金屬與環境介質中的氧化合而生成金屬氧化物的過程;廣義金屬氧化就是金屬與介質作用失去電子的過程,氧化反應產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也可以是硫化物、鹵化物、或其他化合物。金屬的鈍性
處於鈍態下的金屬性質
金屬的保護方法1.改變金屬的內部結構;2.在金屬表面覆蓋保護層;3.電化學保護法:外加電源的陰極保護法,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4.緩蝕劑法.
從植物中收獲金屬1995年,俄羅斯奧爾登堡大學的生物學家梅格列特在研究一種叫蓼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時,意外地發現蓼的葉子中含有異常高的鋅、鉛、鎘等金屬。這是否表明蓼有從土壤中吸收這些金屬的「嗜好呢」?於是他帶著這個疑問,在一些被鋅、鉛、鎘之類金屬污染過的土地上種了大量的蓼。這些蓼長得非常茂盛,葉子又大又厚,結果在1 公頃的土地上,一個季節就收獲了大量的蓼。梅格列特將蓼草放入800 ℃的爐子里燒,草化為灰燼,結果從中得到了1.3千克鎘、23千克鉛、322千克鋅。 最近,德國奧爾登大學的一個試驗小組已在一處廢金屬堆放場引種俄羅斯大蓼獲得成功,現在該試驗小組已從德國各地尤其是環保組織接到了大量訂單,同時還為推廣這項研究成果專門成立了一家商業性公司。它的業務活動已引起德國軍事部門的很大興趣,因為歷史上的各種軍事演習場包括二戰時期用作化學武器倉庫的地方都有待改造,消除污染,公司方面業已應約在那些地方種下了大蓼,以凈化環境,回收有害金屬。 還有文獻報到,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專家們通過研究發現,野生芥菜有從土壤中蓄積鎳的功能,他們把種植的半公頃的野生芥菜桿割下來,曬干再燒成灰,每100克芥菜灰中獲得了15-20克鎳。他們目前正著手培育蓄積金屬能力更強的芥菜新品種,預計可以從每平方米的土地上獲取12克鎳。盡管通過這種方式獲取鎳的效果遠不及其它辦法,但對環境無任何污染。 科學研究證明,植物在千百萬年漫長的進化演變過程中,已經練就了一身非凡絕招,許多植物有累積某些金屬元素的能力。如堇菜好鋅、香薷含銅比較豐富、煙草含鈾特別多,還有紫雲英含硒、苜蓿含鉭、石松含錳格外豐富。生長在含黃金特別多的土壤中的玉米或木賊草,燒成灰,每噸竟可以提取到10克黃金。有些植物能累積稀有金屬,如鉻、鑭、釔、鈮、釷等,被稱為「綠色稀有金屬庫」。它們對稀有金屬的聚集能力要比一般植物高出幾十倍、成百倍,甚至上千倍。比如鉻,在一般植物中用光譜檢測也很難發現,而鳳眼蘭卻能在根上累積鉻,其含量可達到0.13%。 這一系列的發現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被人們稱為「綠色冶金」技術。專家預言如果這一成果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人類將有可能通過種植植物來獲得所需的金屬,同時還可以改善遭受人類破壞的環境。
特殊金屬汞 (mercury,Hg),又稱水銀,在各種金屬中,汞的熔點是最低的,只有-38.87℃,也是唯一在常溫下呈液態並易流動的金屬。比重13.595,蒸氣比重6.9。它的化學符號來源於拉丁文,原意是「液態銀」。 有關金屬汞的生產很多,例如汞礦的開采與汞的冶煉,尤其是土法火式煉汞,空氣、土壤、水質都有污染;製造。校驗和維修汞溫度計、血壓計。流量儀、液面計、控制儀、氣壓表、汞整流器等,尤其用熱汞法生產危害更大;製造熒光燈、紫外光燈、電影放映燈、X線球管等;化學工業中作為生產汞化合物的原料,或作為催化劑如食鹽電解用汞陰極製造氯氣、燒鹼等;以汞齊方式提取金銀等貴金屬以及鍍金、餾金等;口腔科以銀汞齊填補齲齒;鈈反應堆的冷卻劑,等等。 汞的無機化合物如硝酸汞(Hg(NO3)2)、升汞(HgCl2)、甘汞(HgCl)、溴化汞(HgBr2)、砷酸汞(HgAsO4)、硫化汞(HgS)、硫酸汞(HgSO4)、氧化汞(HgO)、氰化汞(Hg(CN)2)等,用於汞化合物的合成,或作為催化劑、顏料、塗料等;有的還作為葯物,口服、過量吸入其粉塵及皮膚塗布時均可引起中毒。此外,雷汞(Hg(ONC)2.1/2H2O)用於製造雷管等。元素序號:80 元素名稱:汞 元素符號:Hg 元素原子量:200.6 原子體積:(立方厘米/摩爾) 14.82 元素在太陽中的含量:(ppm) 0.02 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ppm) 0.00000033 ( 太平洋表面 ) 地殼中含量:(ppm) 0.05 電子層排布:2 8 18 3218 2 電子排布式:1s2 2s2 2p6 3s2 3p6 3d10 4s2 4p6 4d10 4f14 5s2 5p6 5d10 6s2 外圍電子排布式:5d10 6s2 氧化態: Main Hg+2 Other Hg+1 聲音在其中的傳播速率:(m/S) 1451.4 晶胞參數: a = 300.5 pm b = 300.5 pm c = 300.5 pm α = 70.520° β = 70.520° γ = 70.520° 電離能 (kJ /mol) M - M+ 1007 M+ - M2+ 1809 M2+ - M3+ 3300 M3+ - M4+ 4400 M4+ - M5+ 5900 M5+ - M6+ 7400 M6+ - M7+ 9100 M7+ - M8+ 11600 M8+ - M9+ 13400 M9+ - M10+ 15300 元素描述: 是在正常大氣壓力的常溫下唯一以液態存在的金屬。熔點-38.87℃,沸點356.6℃,密度13.59克/立方厘米。銀白色液體金屬。內聚力很強,在空氣中穩定。蒸氣有劇毒。溶於硝酸和熱濃硫酸,但與稀硫酸、鹽酸、鹼都不起作用。能溶解許多金屬。化合價為+1和+2。汞的七種同位素的混合物。具有強烈的親硫性和親銅性,即在常態下,很容易與硫和銅的單質化合並生成穩定化合物,因此在實驗室通常會用硫單質去處理撒漏的水銀。 元素來源:自然界中主要有辰砂礦(HgS),也有少量的自然汞。常用辰沙礦加少許碳在空氣中加熱而製得。 元素用途:常用於製造科學測量儀器(如氣壓計、溫度計等)、葯物、催化劑、汞蒸氣燈、電極、雷汞等。 鋼板
汞的用途較廣,在總的用量中,金屬汞的佔30%,化合物狀態的汞約佔70%。冶金工業常用汞齊法(汞能溶解其它金屬形成汞齊)提取金、銀和鉈等金屬。化學工業用汞作陰極以電解食鹽溶液製取燒鹼和氯氣。汞是製造汞弧整流器、水銀真空泵、新型與酒精、濃硝酸溶液混合加熱製成的。汞的一些化合物在醫葯上有消毒、利尿和鎮痛作用,汞銀合金是良好的牙科材料。在中醫學上,汞用作治療惡瘡、疥癬葯物的原料。汞可用作精密鑄造的鑄模和原子反應堆的冷卻劑以及鎘基軸承合金的組元等。 元素輔助資料:汞在自然界中分布量最小,被認為是稀有金屬,但是人們很早就發現了水銀。天然的硫化汞又稱為硃砂,由於具有鮮紅的色澤,因而很早就被人們用作紅色顏料。根據殷虛出土的甲骨文上塗有丹砂,可以證明我國在有史以前就使用了天然的硫化汞。同位素。 汞有七種穩定的同位素,其中最豐富的是Hg-202(26.86%),壽命比較長的放射性同位素有Hg-194(半衰期444年)和Hg-203(半衰期46.612天),其他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均小於一天。 根據我國古文獻記載:在秦始皇死以前,一些王侯在墓葬中也早已使用了灌輸水銀,例如齊桓公葬在今山東臨淄縣,其墓中傾水銀為池。這就是說,我國在公元前6世紀或更早已經取得大量汞。 我國古代還把汞作為外科用葯。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有《五十二葯方》。抄寫年代在秦漢之際,是現已發掘的我國最古醫方,可能處於戰國時代。其中有四個葯方就應用了水銀。例如用水銀,雄黃混合,治療疥瘡等。 東西方的煉金術士們都對水銀發生了興趣。西方的煉金術士們認為水銀是一切金屬的共同性——金屬性的化身。他們所認為的金屬性是一種組成一切金屬的「元素」。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把丹砂,也就是硫化汞,在空氣中燒得到汞:HgS + O2 ——→ Hg + SO2;但是生成的汞容易揮發,不易搜集,而且操作人員會發生汞中毒。我國勞動人民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改用密閉方式制汞,有的是密閉在竹筒中,有的是密閉的石榴罐中。 根據西方化學史的資料,曾在埃及古墓中發現一小管水銀,據歷史考證是公元前16—前15世紀的產物。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首先製得了大量水銀。水俁病其實就是汞中毒,也就是重金屬中毒,最早的記載是在日本,當然了很早以前也是有記載的,日本記載是在1953-1956年間,有一個叫水吳灣的地方的日本人都是耳聾眼瞎外加精神失常,那地方的貓也一個個的向河裡跳。 汞很易蒸發到空氣中引起危害,因為:1、在0℃時已蒸發,氣溫愈高,蒸發愈快愈多;每增加10℃蒸發速度約增加1.2~1.5倍,空氣流動時蒸發更多。2、汞不溶於水,可通過表面的水封層蒸發到空氣中。3、粘度小而流動性大,很易碎成小汞珠,無孔不入地留存於工作台、地面等處的縫隙中,既難清除,又使表面面積增加而大量蒸發,形成二次污染源。4、地面、工作台、牆壁十天花板等的表面都吸附汞蒸氣,有時,汞作業車間移作它用,仍殘留有汞危害的問題。工人衣著及皮膚上的污染可帶到家庭中引起危害。
金屬活動性順序鉀 鈣 鈉 鎂 鋁 鋅 鐵 錫 鉛(氫)銅 汞 銀 鉑 金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H前面的金屬能與酸反應 (H前面的)金屬能與(後面的)金屬鹽溶液反應 大多數金屬能與氧氣反應(除Ag,Au外) 排在H前面的金屬,理論上講都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在常溫下,鉀,鈣,鈉能與水發生劇烈反應。 金屬均無氧化性,但金屬離子(Pt Au 無法形成離子)有氧化性,活動性越弱的金屬形成的離子氧化性越強。 金屬都有還原性(Pt Au 除外),活動性越弱的金屬還原性越弱。
金屬提煉1)高溫還原:氧化鐵+一氧化碳→(加熱)=二氧化碳+鐵 (2)加熱分解:氧化汞(加熱)=汞+氧氣 (3)電解:氧化鋁(電解)=鋁+氧氣
金屬特性
銅~良好導電導熱性 鈦~輕巧,其合金堅硬,不易變形 鎢~耐高溫,不易融化 錫~無毒,耐腐 鋁~有延性和展性,在潮濕空氣中能形成一層防止金屬腐蝕的氧化膜。 鐵~堅硬,易生銹
金屬性能 performance of metal J一nshux舊gneng 金.性能(performanee of metal)金屬滿 足各類要求的能力,藉以表徵金屬的特性。它取決於金 屬的成分、結構和組織。主要有力學性能、物理性能、 化學性能和工藝性能等。 力學性能在力作用下涉及應力與應變關系的性 能。根據材料的力學行為,表徵材料的力學性能指標可 分為彈性、塑性、強度、硬度及韌性等。金屬的力學性 能是評定金屬質t、選材和構件設計計算的重要依據, 用相應的力學試驗測定。 物理性能在力、熱、光、電等物理作用下所反映 的特性。常用的有內耗、熱膨脹系數、導熱系數、比熱 容和電阻率等。 內耗材料本身的機械振動能量在機械振動時逐 漸消耗的現象。一般用振動一周所消耗的能t與原來 振動能量之比來度量。(見金屬內耗) 熱膨脹系數溫升1℃時材料尺寸的變化t與原 來尺寸之比.可分為線膨脹系數與體膨脹系數。 導熱系數物質單位長度上溫度差為IC時.單 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的熱流量。其數值的大小,取決 於物質內部結構和所處狀態。純金屬比合金具有更高 的導熱系數。 比熱容單位質量物質溫升1℃時所需要的熱 t。 電阻率單位截面積材料在單位長度上的電阻。 化學性能抵抗腐蝕性介質化學侵蝕作用的能 力。金屬的腐蝕可分為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兩種。金 屬的氧化實質上是化學腐蝕的結果。金屬化學腐蝕速 度同由腐蝕產物形成的金屬表面膜的性質有關。電化 學腐蝕主要取決於金屬的電極電位。提高耐腐蝕性和 抗氧化性的根本措施在於材料的合金化。評定耐腐蝕 性和抗氧化性的主要指標是腐蝕速度和腐蝕率。 腐蝕速度單位面積材料在單位時間內經腐蝕後 的失重或增重。 腐蝕率單位時間內腐蝕掉的金屬深度。 工藝性能製造金屬製件時的冷熱加工性能。主 要有鑄造性、可鍛性、焊接性、切削加工性和熱處理工 藝性能等。 鑄造性表徵金屬鑄造成型的難易程度。通常用 流動性、收縮性、偏析程度和熱裂傾向等性能表示。 可鍛性材料在鍛造過程中承受塑性變形的能 力。材料的可鍛性與化學成分、加熱溫度、組織狀態及 冷卻規范等有關。 焊接性或稱可焊性,表徵在一定焊接方法、焊接 材料、工藝參數及結構形式下,獲得優質焊接接頭的難 易程度。焊接性的好壞可用材料的化學成分進行估算, 亦可用相應的焊接裂紋敏感性試驗進行評定。 切削加工性表徵材料切削加工成一定尺寸、精 度和表面質量的難易程度。與材料的硬度、強度、導熱 性和加工硬化性等有關.評價切削加工性能的指標主 要是切削率,即用在切削加工精度、粗糙度相同,刀具 壽命一致的情況下,被試材料與標准材料最大切削速 度的百分比表示。 熱處理工藝性能表徵金屬或合金,在固態范圍 內,通過加熱、保溫、冷卻的方法,改變其內部組織, 以獲得預期熱處理效果的難易程度。其主要指標有:① 晶粒長大傾向;②淬透性;③淬裂敏感性。晶粒長大傾 向是表徵金屬在加熱過程中晶粒粗化傾向的大小(見 晶拉度).淬透性是表徵鋼接受淬火的能力。在同等尺 寸、加熱及冷卻條件下,以淬硬層深度來度量。淬硬層 深度是指從鋼件表面至半馬氏體區(馬氏體組織占 50%,珠光體類型組織佔50%)處的深度,與過冷奧 氏體的德定性有關。淬裂敏感性是淬火時產生裂紋的 傾向性。

㈢ 歸納金屬有哪些化學性質

金屬的化學性質;
(1)大多數金屬能與O2反應;
(2)大多數金屬能與稀HCl或稀H2SO4反應;
(3)部分金屬能與金 屬化合物的溶液反應。

㈣ 金屬可以與哪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大多數金屬可以與氧氣等非金屬反應;
某些金屬可以和酸反應。
兩性金屬可以和某些鹼反應。
某些金屬還可以和某些鹽溶液反應。

㈤ 化學金屬在化學反應中具有哪些性質

金屬的化學性質:
1)多數金屬都能跟氧氣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物。
2)活潑金屬可跟稀硫酸和稀鹽酸一類的稀酸發生置換反應,放出氫氣。
3)較活潑金屬可跟較不活潑金屬化合物的溶液發生置換反應,將較不活潑金屬置換出來。

㈥ 金屬能發生哪些反應(高中的,請詳細點)

金屬容易失電子,具有還原性,因此最常發生的就是各種氧化還原反應,根據活潑性的不同有不同的反應。
①和氧氣的反應。部分金屬和氧氣的反應會隨著條件的不同有不同的產物,常見的是鉀鈣鈉鐵等等
②和水的反應,鉀鈣鈉鋁鐵等活潑金屬都能和水反應,但是條件會不同,鐵最為特殊。
③鋁熱反應,用金屬鋁置換其他金屬,是一種常見的冶煉金屬的方式。
④鈍化,鐵、鋁在常溫下和濃硫酸、濃硝酸發生反應生成緻密的氧化膜。
⑤和酸的反應。活潑金屬和非氧化性酸反應生成氫氣,和氧化性酸反應則生成其他氣體,例如濃硫酸生成二氧化硫,濃硝酸生成二氧化氮等。
⑥和鹽溶液的反應。活潑金屬單質能將不活潑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鉀鈣鈉除外)

㈦ 有金屬參與的化學反應有哪些,各需什麼條件

金屬能夠參與的反應主要是與酸,與水,與鹽,與鹼,與某些氣體的反應

1與酸:必須是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H前面的金屬菜能夠和酸反應
2:與水,必須是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非常活潑的幾種金屬。如K,Ca,Na,Mg等
3:與鹽,必須是沒有它活潑的金屬鹽。如鐵和硫酸銅的反應
4:與鹼,是兩性金屬。如Al,Zn等
5:與某些氣體的反應,沒有什麼規律,記住Mg這個特殊的傢伙,它能夠和氮氣,二氧化碳反應

可能回答的不是很全面

㈧ 金屬的化學性質都有什麼

化學性質

金屬分為活性金屬和鈍性金屬兩種。 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氫前金屬稱為活性金屬,氫後金屬就是鈍性金屬。

鉀 鈣 鈉 鎂 鋁 鋅 鐵 錫 鉛 (氫) 銅 汞 銀 鉑 金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1、氫前面的金屬能與弱氧化性強酸反應,置換出酸中的氫(濃硫酸、硝酸強氧化性強酸與金屬反應不生成氫氣)。

如:Fe + 2HCl ═ FeCl2+ H2↑

2、活動性強的金屬能與活動性弱的金屬鹽溶液反應。

3、大多數金屬能與氧氣反應。

4、排在H前面的金屬,理論上講都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在常溫下,鉀,鈣,鈉等能與水發生劇烈反應,鎂、鋁等能與熱水反應,鐵等金屬在高溫下能與水蒸氣反應。

5、金屬均無氧化性,但金屬離子有氧化性,活動性越弱的金屬形成的離子氧化性越強。

6、金屬都有還原性,活動性越弱的金屬還原性越弱。

(8)金屬能發生哪些化學反應歸納擴展閱讀:

部分金屬用途

金屬元素是化學元素的主體,是人們生產和生活的主要物質資源。

鎢(W)在各種金屬元素中,鎢是最難熔化和最難揮發的金屬元素。鎢主要用於製造合金鋼;純鎢則主要用於製造燈炮中的鎢絲,也用於電子儀器、光學儀器等。

鉻(Cr)鉻是銀白色金屬,硬度極高,具有抗腐蝕性,用於電鍍和製造特殊鋼材。本世紀,當人們致力於研究鉻的堅硬性質時,無意中發現了它的耐腐蝕性,從而誕生了不銹鋼。現在,不銹鋼及鍍鉻製品已在醫療器械、飲具、餐具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錳(Mn)純凈的錳性堅而脆,難以在生產和生活中應用,但錳的合金則有廣泛的用途。錳鋼既堅硬、又堅韌,是製造鐵軌、軸承、裝甲板的理想材料。

鋰(Li)鋰是最輕而比熱最大的金屬元素。鋰不僅用於製造超輕合金和鋰電池,而且是尖端技術的重要材料。鋰合金在航天工業上可大大減輕重量而降低能耗,在原子能工業上有重要作用;在冶金工業中,鋰常用作脫氧劑和脫氣劑,以消除金屬鑄件中的孔隙和氣泡。

鈦(Ti)鈦的比強度(強度與比重的比值)在所有金屬元素中最高。鈦及鈦為主體的合金是新型的結構材料,質硬而輕,主要用於製造飛機、潛艇、耐腐蝕化工設備及各種機械零件。

鈦合金在-253~ 500°C的溫度范圍內,都可保持高強度,是理想的航天材料。在煉鋼中,少量的鈦還是良好的脫氧、除氮及脫硫劑。

㈨ 金屬可以發生哪些化學變化

金屬的化學性質主要表現在容易失電子的方面,所以金屬的化學性質表現為還原性。
如:金屬可以和大多數非金屬單質化合;
部分金屬與水(或酸)反應置換出H2;
大部分金屬可以與強氧化性物質(如濃硫酸、硝酸等)發生反應;

㈩ 高中常見金屬反應化學方程式

一、 鹼金屬:
1. 新切的鈉有銀白色光澤,但很快發暗;方程式:4Na+O2=2Na2O;該產物不穩定。鈉在空氣中燃燒時,發出黃色的火焰;同時生成淡黃色的固體,方程式:2Na+O2點燃==== Na2O2。鋰燃燒方程式:4Li+O2點燃==== 2Li2O;鉀燃燒方程式:K+O2點燃==== KO2。
2. 鈉與氧氣在不點火時平穩反應,硫的化學性質不如氧氣活潑,將鈉粒與硫粉混合時爆炸,方程式:2Na+S=Na2S
3. 鈉與水劇烈反應後滴有酚酞的水變成紅色,方程式:2Na+2H2O=2NaOH+H2↑;鉀與水反應更劇烈,甚至爆炸,為了安全,常在小燒杯上蓋一塊小玻璃片。
4. 過氧化鈉粉末用脫脂棉包住,①滴幾滴水,脫脂棉燃燒;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②用玻璃管吹氣,脫脂棉也燃燒;有關的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這兩個反應都是放熱反應,使脫脂棉達到著火點。在過氧化鈉與水或CO2反應生成O2的兩個反應中,為生成1mol O2,需要的Na2O2的物質的量都為2mol,同時需要的H2O或CO2的物質的量都為2mol。
5. 純鹼的化學式是Na2CO3 ,它不帶結晶水,又俗名蘇打。碳酸鈉晶體化學式是Na2CO3•10H2O,在空氣中不穩定,容易失去結晶水,風化,最後的產物是粉末狀,叫無水碳酸鈉。鈉、氧化鈉、過氧化鈉、氫氧化鈉等在空氣中露置的最後產物都是無水碳酸鈉。
6.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兩種固體物質都可以與鹽酸反應放出氣體,有關離子方程式分別為:CO32-+2H+=H2O+CO2↑;HCO3-+H+=H2O+CO2↑;其中,以碳酸氫鈉與鹽酸的反應速度更快;如果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質量相同,當它們完全反應時消耗的鹽酸以碳酸鈉為多。
7.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熱穩定性較差的是碳酸氫鈉,其加熱時發生分解,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H2O+CO2↑ 。在這個分解反應中,每42g NaHCO3發生分解就生成標准狀況下CO2氣體5.6L。在這個分解反應中,一種物質生成了三種物質,
(1)高錳酸鉀分解:
2KMnO4△==== K2MnO4+MnO2+O2↑
(2)碳酸銨或碳酸氫銨分解:
(NH4)2CO3△==== 2NH3↑+H2O+CO2↑
8. 除去碳酸鈉固體中的少量NaHCO3的方法是加熱;除去碳酸氫鈉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溶液的方法是:
通入足量CO2氣體:Na2CO3+CO2+H2O=2NaHCO3 。
9. 從NaOH溶液得到純凈的Na2CO3溶液的方法是把NaOH溶液分為二等份,一份通入足量CO2使之全部成為NaHCO3;然後把另份NaOH溶液加入到此溶液中,搖勻即可。兩個方程式分別為:NaOH+CO2=NaHCO3;
NaHCO3+NaOH=Na2CO3+H2O
10. 往稀的碳酸鈉溶液中加入幾滴稀鹽酸,離子方程式為H++CO32-=HCO3-。
11. 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分別滴入澄清石灰水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分別為:
CO32-+Ca2+=CaCO3↓;
HCO3-+Ca2++OH-=CaCO3↓+H2O 。
兩溶液中只有Na2CO3 可以使C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澱,離子方程式為:CO32-+Ca2+=CaCO3↓。

閱讀全文

與金屬能發生哪些化學反應歸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