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化學品泄漏應如何處理
首先要疏散與隔離室內人群。然後切斷火源。有條件可以戴上防毒面具!
『貳』 化工廠發生泄漏怎麼辦
第一是逃命,第二,報告領導,第三再看什麼情況,自己能不能解決,
『叄』 二氯甲烷等危險化學品發生泄露應該怎麼做
二氯甲烷泄漏應急處理方法
一、二氯甲烷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勘察不烯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控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廢棄物處置方法:建議用焚燒法處置。廢料同其他燃料混合後焚燒,燃燒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氣。焚燒爐排氣中的氮氧化物通過酸洗滌器除去。
二、二氯甲烷泄漏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應該柚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必要時,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
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沐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後備用。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1.若患者即將喪失意識、已失去意識或痙攣,不可經口餵食任何東西。
2.不可催吐。
3.給患者喝下250毫升的水稀釋胃中物。
4.若患者自發性嘔吐,讓其身體向前傾以減低吸入危險,並反覆給水。
5.若呼吸停止,立即由受訓過的人施以人工呼吸,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復甦術。
6.迅速將患者送至緊急醫療單位。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二氯甲烷中毒最重要症狀及危害效應:非常高濃度暴露可能導致喪失意識、死亡。
對急救人員之防護:當患者吸入和吞下毒性物質時,別直接使用口對口人工呼吸,應使用單向給氣式之口袋型面罩和其他醫療器材來執行人 工呼吸。應穿著C級防護裝備在安全區實施急救。
滅火方法:霧狀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滅火措施 適用滅火劑:化學乾粉、泡沫、二氧化碳、水霧
滅火時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1.超過120度,其蒸氣鉅可燃性。2.火災中會分解出毒性氣體具危險性。
特殊滅火程序:1.灑水使暴露在火場中的容器冷卻,噴水將外泄物沖離暴露區。
2.如此物質起火或陷於火中時:除非可以制止其流散,否則不要做滅火的工作。若火勢無法控制或容器暴露在火中時,必須疏散方圓 2500 英尺內的區域。
⒊ 用大量的水冷卻容器,直到火被熄滅。(erg2002)
4. 不要直接對溢出的物質沖水,可能會發生濺的現像 (erg2002)
消防人員之特殊防護設備:1.燃燒後毒性產物燃燒後產物包括有毒氣體和蒸氣 (例如氯化氫、光氣及一氧化碳)。
2.二氯乙烷的蒸氣比空氣重,可飄到相當遠的距離到點火源再燒回來。
『肆』 化學品泄漏應急處理相關規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化學品尤其是危險化學品的管理要嚴格落實責任制,危險化學品單位主要負責人要保證本單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和國家標準的要求,並對本單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負責。對於相關操作人員要審查相應資質,日常操作要嚴格遵守法定程序,做好應急培訓工作,制定化學品泄漏具體應急預案。禁止瞞報、謊報,否則可能承擔行政、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第四條 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危險化學品和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的單位(以下統稱危險化學品單位),其主要負責人必須保證本單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和國家標準的要求,並對本單位危險化學品的安全負責。
危險化學品單位從事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危險化學品或者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活動的人員,必須接受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安全知識、專業技術、職業衛生防護和應急救援知識的培訓,並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作業。
第六十七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部門責令改正,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危險物品肇事罪、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托運人未向公安部門申請領取劇毒化學品公路運輸通行證,擅自通過公路運輸劇毒化學品的;
(二)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運輸危險化學品,不配備押運人員或者脫離押運人員監管,超裝、超載,中途停車住宿或者遇有無法正常運輸的情況,不向當地公安部門報告的;
(三)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運輸危險化學品,未向公安部門報告,擅自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禁止通行區域,或者進入禁止通行區域不遵守公安部門規定的行車時間和路線的;
(四)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運輸劇毒化學品,在公路運輸途中發生被盜、丟失、流散、泄露等情況,不立即向當地公安部門報告,並採取一切可能的警示措施的;
(五)托運人在托運的普通貨物中夾帶危險化學品或者將危險化學品匿報、謊報為普通貨物托運的。
『伍』 少量化學品泄漏事故發生時應採取什麼急救措施
1、切斷火源、電源。
2、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人員外出。
3、盡快找到泄漏原因,採取堵漏措施。
4、對中毒人員進行急救,並盡快送到醫院。
5、泄漏物的處理:對於小量泄漏,用潔凈的鏟子收集於乾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對於大量的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6、實施上述步驟時,應急人員應佩戴自給式呼吸器,發生毒物泄漏時要佩戴防毒面具。
7、馬上向領導和政府主管部門報告事故有關情況
8、必要時由專業機構或專業人員對受影響的設施、人員和場所進行清洗消毒,要根據特定危險化學品的理化性質採取針對性的措施。
『陸』 實驗室化學品試劑泄漏了怎麼處理
不知道你原來的 儲存是否合乎要求?一般都要有應急預案的,如果有按照預案執行就可以了。如果沒有,首先及時關閉閥門,你問的是氣體吧?儲存在鋼瓶中?如果是有毒氣體,及時疏散人員,開窗通風,降低泄漏氣體含量,不要達到爆炸極限,必須有懂處理的人處理。
『柒』 化學品泄露處置的辦法有哪些
幾種常見的泄漏物處理方法
1、用固化法處理泄漏物
通過加入能與泄漏物發生化學反應的固化劑或穩定劑使泄漏物轉化成穩定形式,以便於處理、運輸和處置。有的泄漏物變成穩定形式後,由原來的有害變成了無害,可原地堆放不需進一步處理;有的泄漏物變成穩定形式後仍然有害,必須運至廢物處理場所進一步處理或在專用廢棄場所掩埋。常用的固化劑有水泥、凝膠、石灰。
(1)水泥固化
通常使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固化泄漏物。對於含高濃度重金屬的場合,使用水泥固化非常有效。許多化合物會干擾固化過程,如錳、錫、銅和鉛等的可溶性鹽類會延長凝固時間,並大大降低其物理強度,特別是高濃度硫酸鹽對水泥有不利的影響,有高濃度硫酸鹽存在的場合一般使用低鋁水泥。酸性泄漏物固化前應先中和,避免浪費更多的水泥。相對不溶的金屬氫氧化物,固化前必須防止溶性金屬從固體產物中析出。
(2)凝膠固化
凝膠是由親液溶膠和某些增液溶膠通過膠凝作用而形成的凍狀物,沒有流動性。可以使泄漏物形成固體凝膠體。形成的凝膠體仍是有害物,需進一布處置。
選擇凝膠時,最重要的問題是凝膠必須與泄漏物相容。
(3)石灰固化
使用石灰作固化劑時,加入石灰的同時需加入適量的細粒硬凝性材料如粉煤灰、研碎了的高爐爐渣或水泥窯灰等。
2、用吸附法處理泄漏物
所有的陸地泄漏和某些有機物的水中泄漏都可用吸附法處理。吸附法處理泄漏物的關鍵是選擇合適的吸附劑。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碳、天然有機吸附劑、天然無機吸附劑、合成吸附劑。
(1)活性碳
活性碳是從水中除去不溶性漂浮物(有機物、某些無機物)最有效的吸附劑。
活性碳有顆粒狀和粉狀兩種形狀。清除水中泄漏物用的是顆粒狀活性碳。被吸附的泄漏物可以通過解吸再生回收使用,解吸後的活性碳可以重復使用。
(2)天然有機吸附劑
天然有機吸附劑由天然產品如木纖維、玉米桿、稻草、木屑、樹皮、花生皮等纖維素和橡膠組成,可以從水中除去油類和與油相似的有機物。
天然有機吸附劑的使用受環境條件如刮風、降雨、降雪、水流流速、波浪等的影響。在此條件下,不能使用粒狀吸附劑。粒狀吸附劑只能用來處理陸上泄漏和相對無干擾的水中不溶性漂浮物。
(3)天然無機吸附劑
天然無機吸附劑有礦物吸附劑(如珍珠岩)和粘土類吸附劑(如沸石)。
礦物吸附劑可用來吸附各種類型的烴、酸及其衍生物、醇、醛、酮、酯和硝基化合物;粘土類吸附劑只適用於陸地泄漏物,對於水體泄漏物,只能清除酚。
(4)合成吸附劑
合成吸附劑能有效地清除陸地泄漏物和水體的不溶性漂浮物。對於有極性且在水中能溶解或能與水互溶的物質,不能使用合成吸附劑清除。常用的合成吸附劑有聚氨酯、聚丙烯和有大量網眼的樹脂。
3、泡沫覆蓋
使用泡沫覆蓋阻止泄漏物的揮發,降低泄漏物對大氣的危害和泄漏物的燃燒性。泡沫覆蓋必須和其它的收容措施如圍堤、溝槽等配合使用。通常泡沫覆蓋只適用於陸地泄漏物。
選用的泡沫必須與泄漏物相容。實際應用時,要根據泄漏物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泡沫。常用的普通泡沫只適用於無極性和基本上呈中性的物質;對於低沸點,與水發生反應,具有強腐蝕性、放射性或爆炸性的物質,只能使用專用泡沫;對於極性物質,只能使用屬於硅酸鹽類的抗醇泡沫;用純檸檬果膠配製的果膠泡沫對許多有極性和無極性的化合物均有效。
對於所有類型的泡沫,使用時建議每隔30~60分鍾再覆蓋一次,以便有效地抑制泄漏物的揮發。如果需要,這個過程可能一直持續到泄漏物處理完。
4、中和泄漏物
5、低溫冷卻
『捌』 化學品發生泄露情況,該如何處理
化學品在運輸,使用,存儲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要求。在化學品的生產、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盛裝化學品的容器常常發生一些意外的破裂,倒灑等事故,造成化學危險品的外漏,因此需要採取簡單、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來消除或減少泄漏危險,如果對泄漏控制不住或處理不當,隨時有可能轉化為燃燒、爆炸、中毒等惡性事故。常見的事故處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立即疏散與隔離
在化學品生產、儲存和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生泄漏,首先要疏散無關人員,隔離泄漏污染區。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學品大量泄漏,這時一定要打「119」報警,請求消防專業人員救援,同時要保護、控制好現場。
二、馬上切斷火源
切斷火源對化學品的泄漏處理特別重要,如果泄漏物是易燃品,則必須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區域內的各種火源。
三、注意個人防護
參加泄漏處理人員應對泄漏品的化學性質和反應特徵有充分的了解,要於高處和上風處進行處理,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要用水槍(霧狀水)掩護。要根據泄漏品的性質和毒物接觸形式,選擇適當的防護用品,防止事故處理過程中發生傷亡、中毒事故。
1.呼吸系統防護
為了防止有毒有害物質通過呼吸系統侵入人體,應根據不同場合選擇不同的防護器具。
對於泄漏化學品毒性大、濃度較高,且缺氧情況下,必須採用氧氣呼吸器、空氣呼吸器、送風式長管面具等。
對於泄漏中氧氣濃度不低於18%,毒物濃度在一定范圍內的場合,可以採用防毒面具(毒物濃度在2%以下的採用隔離式防毒面具,濃度在1%以下採用直接式防毒面具,濃度在0.1%以下採取防毒口罩)。在粉塵環境中可採用防塵口罩。
2.眼睛防護
為防止眼睛受到傷害,可採用化學安全防護眼鏡、安全防護面罩等。
3.身體防護
為了避免皮膚受到損傷,可以採用帶面罩式膠布防毒衣、連衣式膠布防毒衣、橡膠防護服、防毒物滲透工作服、透氣型防毒服等。
4.手防護
為了保護手不受損害,可以採用橡膠手套、乳膠手套、耐酸鹼手套、防化學品手套等。
四、泄漏控制
如果在生產使用過程中發生泄漏,要在統一指揮下,通過關閉有關閥門,切斷與之相連的設備、管線,停止作業,或改變工藝流程等方法來控制化學品的泄漏。
如果是容器發生泄漏,應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措施堵塞和修補裂口,制止進一步泄漏。
另外,要防止泄漏物擴散,殃及周圍的建築物、車輛及人群,萬一控制不住泄漏,要及時處置泄漏物,嚴密監視,以防火災爆炸。
五、泄漏物的處置
要及時將現場的泄漏物進行安全可靠處置。
1.氣體泄漏物處置
應急處理人員要做的只是止住泄漏,如果可能的話,用合理的通風使其擴散不至於積聚,或者噴灑霧狀水使之液化後處理。
2.液體泄漏物處理
對於少量的液體泄漏,可用沙土或其它不燃吸附劑吸附,收集於容器內後進行處理。
而大量液體泄漏後四處蔓延擴散,難以收集處理,可以採用築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為降低泄漏物向大氣的蒸發,可用泡沫或其他覆蓋物進行覆蓋,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後,抑制其蒸發,然後進行轉移處理。
3.固體泄漏物處理
用適當的工具收集泄漏物,然後用水沖洗被污染的地面。
『玖』 危險化學品泄漏該怎麼處理
視具體情況,首先要找到泄露的原因,從源頭上堵住泄露,有些情況可能無法堵住,在保證人員財產盡量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對於已經泄露的化學品,根據化學性質採取相應的處理處置。
『拾』 在工作過程中發生溶劑類化學品泄漏,該怎麼處置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 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