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期呆在化學實驗室,如何預防慢性化學品中毒
第一,避免直接接觸化學葯品,做好防護措施!
第二,不要在化驗室工作區域飲食,需要飲食的在飲食前必須要消毒!
第三,平時注意飲食上的調理,多喝豆漿,牛奶等乳製品、豆製品!
這是鄙人的一點點小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 有機化學實驗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應該採取那些防範措施減少有毒物質的傷害
有機化學實驗室安全知識
由於有機化學實驗室所用的葯品多數是有毒、可燃、有腐蝕性或爆炸性的,所用的儀器大部分又是玻璃製品,所以,在有機化學實驗室中工作,若粗心大意,就容易發生事故。如割傷、燒傷,乃至火災、中毒和爆炸等。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到化學實驗室是潛在危險的場所。然而,只要我們重視安全問題,思想上提高警惕,實驗時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加強安全措施,大多數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下面介紹化學實驗室的安全守則、危險品的使用規則和實驗室事故的預防和處理。
(一) 實驗室安全守則
1. 實驗開始前應檢查儀器是否完整無損,裝置是否正確穩妥,在徵求指導教師同意之後,方可進行實驗。
2. 實驗進行時,不得擅自離開崗位,要經常注意觀察反應進行的情況和裝置是否漏氣、破損等現象。
3. 當進行有可能發生危險的實驗時,要根據實驗情況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戴防護眼鏡、面罩或橡皮手套等。
4. 使用易燃、易爆葯品時,應遠離火源。實驗試劑不得入口。嚴禁在實驗室內吸煙或吃飲食物。實驗結束後要細心洗手。
5. 熟悉安全用具,如滅火器材、砂箱以及急救葯箱的放置地點和使用方法,並要妥善愛護。安全用具和急救葯箱不準移作它用。
(二)危險葯品的使用規則
1. 易燃、易爆和腐蝕性葯品的使用規則
(1) 絕不允許把各種化學葯品任意混合,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2) 使用氫氣時,要嚴禁煙火,點燃氫氣前,必須檢驗氫氣的純度。進行有大量氫氣產生的實驗時,應把廢氣通向室外,並需注意室內的通風。
(3) 可燃性試劑不能用明火加熱,必須用水浴、油浴、沙浴或可調電壓的電熱套加熱。使用和處理可燃性試劑時,必須在沒有火源和通風的實驗室中進行,試劑用畢要立即蓋緊瓶塞。
(4) 鉀、鈉和白磷等暴露在空氣中易燃燒,所以,鉀、鈉應保存在煤油(或石蠟油)中,白磷可保存在水中。取用它們時要用鑷子。
(5) 取用酸、鹼等腐蝕性試劑時,應特別小心,不要灑出。廢酸應倒入廢酸缸中,但不要往廢酸缸中傾倒廢鹼,以免因酸鹼中和放出大量的熱而發生危險。濃氨水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一旦吸入較多氨氣時,可能導致頭暈或暈倒。若氨水進入眼內,嚴重時可能造成失明。所以,在熱天取用氨水時,最好先用冷水浸泡氨水瓶,使其降溫後再開瓶取用。
(6) 對某些強氧化劑(如氯酸鉀、硝酸鉀、高錳酸鉀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則將引起爆炸;銀氨溶液不能留存,因其久置後會生成氮化銀而容易爆炸。
2. 有毒、有害葯品的使用規則
(1) 有毒葯品(如鉛鹽、砷的化合物、汞的化合物、氰化物和重鉻酸鉀等)不得進入口內或接觸傷口,也不得隨便倒入下水道。
(2) 金屬汞易揮發,並能通過呼吸道而進入體內,會逐漸積累而造成慢性中毒,所以在取用時要特別小心,不得把汞灑落在桌上或地上。一旦灑落,必須盡可能收集起來,並用硫磺粉蓋在灑落汞的地方,使汞變成不揮發的硫化汞,然後再除盡。
(3) 制備和使用具有刺激性的、惡臭和有害的氣體(如硫化氫、氯氣、光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及加熱蒸發濃鹽酸、硝酸、硫酸等時,應在通風櫥內進行。
(4) 對某些有機溶劑如苯、甲醇、硫酸二甲酯,使用時應特別注意。因為這些有機溶劑均為脂溶性液體,不僅對皮膚及粘膜有刺激性作用,而且對神經系統也有損傷。生物鹼大多具有強烈毒性,皮膚亦可吸收,少量即可導致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均需穿上工作服、戴上手套和口罩使用這些試劑。
(5) 必須了解哪些化學葯品具有致癌作用。在取用這些葯品時應特別小心。
(三)意外事故的預防和處理
1. 意外事故的預防
(1) 防火
① 在操作易燃溶劑時,應遠離火源,切勿將易燃溶劑放在敞口容器內用明火加熱或放在密閉容器內加熱。
② 在進行易燃物質實驗時,應先將酒精等易燃物質搬開。
③ 蒸餾易燃物質時,裝置不能漏氣,接受器支管應與橡皮管相連,使余氣通往水槽或室外。
④ 迴流或蒸餾液體時應放沸石,不要用火焰直接加熱燒瓶,而應根據液體沸點的高低使用石棉網、油浴、沙浴或水浴。冷凝水要保持暢通。
⑤ 切勿將易燃溶劑倒入廢液缸中,更不能用敞口容器盛放易燃液體。傾倒易燃液體時應遠離火源,最好在通風櫥中進行。
⑥ 油浴加熱時,應絕對避免水滴濺入熱油中。
⑦ 酒精燈用畢應立即蓋滅。避免使用燈頸已經破損的酒精燈。切忌斜持一隻酒精燈到另一隻酒精燈上去點火。
(2) 爆炸的預防
① 蒸餾裝置必須安裝正確。常壓操作時,切勿造成密閉體系;減壓蒸餾時,要用圓底燒瓶或吸濾瓶作接受器,不可用錐形瓶或圓底燒瓶,否則可能會發生炸裂。
② 使用易燃易爆氣體如氫氣、乙炔等時,要保持室內空氣暢通,嚴禁明火,並應防止一切火星的發生。有機溶劑如乙醚或汽油等的蒸氣與空氣相混時極為危險,可能會由一個熱的表面或者一個火花、電花而引起爆炸,應特別注意。
③ 使用乙醚時,必須檢驗是否有過氧化物存在,如果發現有過氧化物存在,應立即用硫酸亞鐵除去過氧化物後才能使用。
④ 對於易爆炸的固體,或遇氧化物會發生猛烈爆炸或燃燒的化合物時,或可能生成有危險性的化合物的實驗,都應事先了解其性質、特點及注意事項,操作時應特別小心。
⑤ 開啟有揮發性液體的試劑瓶時,應先用冷水冷卻,開啟時瓶口必須指向無人處,以免由於液體噴濺而導致傷害。當瓶塞不易開啟時,必須注意瓶內貯存物質的性質,切不可貿然用火加熱或亂敲瓶塞等。
(3) 中毒的預防
① 對有毒葯品應小心操作,妥為保管,不許亂放。實驗中所用的劇毒物質應有專人負責收發,並向使用者指出必須注意遵守的操作規程。對實驗後的有毒殘渣必須作妥善有效處理,不準亂丟。
② 有些有毒物質會滲入皮膚,因此,使用這些有毒物質時必須穿上工作服,戴上手套,操作後立即洗手,切勿讓有毒葯品沾及五官或傷口。
③ 在反應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有毒或有腐蝕性氣體的實驗應在通風櫥內進行,實驗過程中,不要把頭伸入櫥內,使用後的器皿應立即清洗。
(4) 觸電的預防
使用電器時,應防止人體與金屬導電部分直接接觸,不能用濕的手或手握濕的物體接觸電插頭。裝置或設備的金屬外殼等都應連接地線。實驗後應先切斷電源,再將電器連接總電源的插頭拔下。
2. 意外事故的處理
(1) 起火。起火時,要立即一面滅火,一面防止火勢蔓延(如採取切斷電源、移去易燃葯品等措施)。滅火要針對起因選用合適的方法:一般小火可用濕布、石棉布或沙子覆蓋燃燒物;火勢大時可使用泡沫滅火器;電器失火時切勿用水潑救,以免觸電;若衣服著火,切勿驚慌亂跑,應趕緊脫下衣服,或用石棉布覆蓋著火處,或立即就地打滾,或迅速以大量水撲滅。
(2) 割傷。傷處不能用手撫摸,也不能用水洗滌。應先取出傷口中的玻璃碎片或固體物,用3%H2O2洗後塗上紫葯水或碘酒,再用綳帶扎住。大傷口則應先按緊主血管以防大量出血,急送醫務室。
(3) 燙傷。不要用水沖洗燙傷處。燙傷不重時,可塗凡石林、萬花油,或者用蘸有酒精的棉花包紮傷處;燙傷較重時,立即用蘸有飽和苦味酸或高錳酸鉀溶液的棉花或紗布貼上,送到醫務室處理。
(4) 酸或鹼灼傷。酸灼傷時,應立即用水沖洗,再用3%NaHCO3溶液或肥皂水處理;鹼灼傷時,水洗後用1%HAc溶液或飽和H3B03溶液洗。
(5) 酸或鹼濺入眼內。酸液濺入眼內時,立即用大量自來水沖洗眼睛再用3%NaHCO3 溶液洗眼;鹼液濺入眼內時,先用自來水沖洗眼睛,再用10%H3BO3溶液洗眼。最後均用蒸餾水將余酸或余鹼洗凈。
(6) 皮膚被溴或苯酚灼傷。應立即用大量有機溶劑如酒精或汽油洗去溴或苯酚,最後在受傷處塗抹甘油。
(7) 吸入刺激性或有毒的氣體。吸入Cl2或HCl氣體時,可吸入少量乙醇和乙醚的混合蒸氣使之解毒;吸入H2S 或CO 氣體而感到不適時,應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應注意,Cl2或Br2中毒時可進行人工呼吸,CO 中毒時不可使用興奮劑。
(8) 毒物進入口內。將5-10mL 5% CuSO4溶液加到一杯溫水中,內服,然後把手指伸入喉部,促使嘔吐,吐出毒物,然後立即送醫務室。
(9) 觸電。首先切斷電源,然後在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注意,以免中毒。
有機化學實驗室安全標准操作規程
1職責
1.1實驗室主任對安全全面負責。經常進行安全督察,組織安全檢查,負責處理安全事故。
1.2實驗員負責水、電線路、消防器材的配置和設施安全檢查。
1.3各科實驗老師負責本科的化學葯品、水電氣、門窗的安全。
1.4實驗員負責試劑、葯品,特別是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的管理。
2. 工作程序
2.1 安全操作規范
2.1.1檢測人員在工作中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杜絕一切違章操作,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止工作,並及時登記報告。
2.1.2禁止用嘴、鼻直接接觸試劑。使用易揮發、腐蝕性強、有毒物質必須帶防護手套,並在通風櫥內進行,中途不許離崗。
2.1.3在進行加熱、加壓、蒸餾等操作時,操作人員不得隨意離開現場,若因故須暫時離開,必須委託他人照看或關閉電源。
2.1.4各種安全設施不許隨意拆卸搬動、挪作他用,保證其完好及功能正常。
2.1.5操作人員要熟悉所使用的儀器設備性能和維護知識,熟悉水、電、燃氣、氣壓鋼瓶的使用常識及性能,遵守安全使用規則,精心操作。
2.2 有毒有害物質的管理
2.2.1化學試劑、葯品中凡屬易燃易爆,有毒(特別是劇毒物品)、易揮發產生有害氣體的均應列為危險物品,嚴格分類,加強管理,專人負責。
2.2.2建立詳細帳目,帳、物、卡相符,專人限量采購,入庫檢查。
2.2.3危險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單獨存放,有毒物品放入專用加鎖鐵櫃內,注意通風。
2.2.4劇毒物品(氰化物、砷化物等)應執行「雙人雙鎖"保管制度
2.2.5領用時應嚴格履行登記審批手續,用多少領多少。操作室內不宜大量貯存危險物品,不許存放劇毒試劑。
2.3 三廢處理
2.3.1在分析過程中產生的廢液中多具有腐蝕性和毒性。這類廢液直接排放於下水管道將會污染環境,必須統一收集,進行有效的處理後再排放。
2.3.2實驗室產生的廢液貯存到一定數量後,集中處理。用於回收的廢液的容器應分類盛裝,禁止混合貯存,以免發生劇烈化學反應而造成事故。
2.3.3沾附有害物質的濾紙、稱量紙、葯棉等應與生活垃圾分開,單獨處理。
2.3.4廢液中濃度高的應集中貯存,並由綜合管理科交環保部門處理;濃度低的經適當處理達到排放標准即可排出。一切廢液(物)不宜存放過長時間。
2.3.5含菌廢液消毒後處理。
2.4 安全管理
2.4.1安全工作人人有責,應杜絕人身傷亡事故,保證檢測工作順利進行。
2.4.2經常檢查安全隱患,防微杜漸,出現問題及時上報,迅速認真整改。
2.4.3配備相應的安全設施和消防器材,並放在具有醒目標志的地方,不得挪動,有關人員應掌握消防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安全員負責定期檢查,及時更換過期、失效消防器材。
2.4.4由學校安全員定期檢查電路,防止元器件老化、損壞造成事故。移動、檢修帶電設備應切斷電源。電路(線)電器設備故障應由專人檢修。
2.4.5各個實驗老師負責本室水、電、氣、門、窗的安全,各部門負責人對本部門安全負責並經常督促檢查。
2.4.6苯並芘檢測所用的物質由專人保管,廢液集中保管理處置。實驗員在操作時應有專門的工作服,並使用一次性用具。禁止穿戴工作服及其它防護用品離開苯並芘實驗區。
2.4.7乙炔氣、氬氣、氮氣等高壓氣體鋼瓶存放要符合有關規定的要求。
2.4.8使用電梯者要嚴格按照電梯使用說明書規定的程序進行操作,嚴禁把超重、超大的物件帶入電梯。注意使用安全。
2.4.9一旦發生事故,應立即採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態擴大,搶救傷亡人員,並保護現場,通知有關人員處理事故。
2.4.10事故發生後三日內,由當事人填寫事故報告單,報科、站負責人。站長及時主持召開事故分析會,對直接責任者作出處理,並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以防止類似事故發生。
2.4.11重大、大事故發生後應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事後還應提交事故處理專題報告。
3. 如何預防化學實驗室人員中毒
這個要看你具體做什麼實驗,不同的實驗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如:會產生有毒氣體的實驗可以在通風櫃中去做,要接觸有毒物質(固體液體)可以帶手套,口罩 ,有必要時也可帶防毒面具等勞保用品。
4. 化學實驗室的六防是什麼
1.防爆炸:點燃可燃氣體(如H2、CO、CH4、C2H2、C2H4等)或用CO、H2還原Fe2O3、CuO之 前,要檢驗氣體純度;
2.防暴沸:配製硫酸的水溶液或硫酸的酒精溶液時,要將密度大的硫酸緩緩倒入水或酒精中;
3.防失火:實驗室中的可燃性物質一定要遠離火源;
4.防污染、防中毒:製取有毒氣體(如CO、SO2、Cl2、NO等)時,應在通風櫥中進行;
5.防倒吸:加熱法製取氣體並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或吸收溶解度較大氣體時,要注意防止倒吸。
5. 化學實驗室安全措施
化學實驗室的安全措施點擊數:852 次 錄入時間:2010/3/18 17:22:00 編輯:zhuofuyu (一)防火與滅火
化學實驗室的易燃.易爆物品需定期檢查,使用時遠離火種,也不能與強氧化劑接觸.
實驗室里嚴禁吸煙,嚴禁生火取暖;家用電器用品要經常檢修,防止絕緣不良而短路或超負荷而引起線路起火.一旦發生火災應立即移開可燃物,切斷電源,停止通風.對小面積的火災,應立即用濕布.沙子等覆蓋燃燒物,隔絕空氣使停火熄滅.火災發生應立即報警,根據燃燒物性質使用相應的滅火器,進行搶救,以減少損失.常用的滅火器有以下幾種:
1.二氧化碳滅火器:適用於電器起火.
2.乾粉滅火器:用於撲滅可燃氣體,油類,電器設備,物品,文件資料等初起火災.
3.1211滅火機:高效滅火劑,使用於油類,有機溶劑,高壓電器設備和精密儀器等的起火.
4.泡沫式滅火器:適於油類和一般起火.
(二)一般傷害事故的處理
實驗室配置葯箱,內放常用醫葯用品:
消毒劑:75%酒精,0.1%碘酒,3%雙氧水,酒精棉球。
燙傷葯:玉樹油,藍油烴,燙傷葯,凡士林。
創傷葯:紅葯水,龍膽汁,消炎粉。
化學灼傷葯:5%的碳酸氫鈉溶液,1%的硼酸,2%的醋酸,氨水,2%的硫酸銅溶液。
治療用品:葯棉,紗布,護創膠,綳帶,鑷子等。
1. 割傷處理:傷口保持清潔,傷口內如有異物應小心取出,然後用酒精棉清洗,塗上紅葯水,必要時敷上消炎粉包紮,嚴重時採取止血措施,送往醫院。
2. 燙傷和燒傷的處理:可在傷處塗上玉樹油或75%酒精後塗藍油烴。如果傷面較大,深度達真皮,應小心用75%酒精處理,並塗上燙傷油膏後包紮,送往醫院。
3. 化學灼傷處理方法:如果沾上濃硫酸,切忌用水沖洗,先用棉布吸取濃硫酸,再用水沖洗,接著用3%~5%的碳酸氫鈉溶液中和,最後用水清洗。必要時塗上甘油,若有水泡,應塗上龍膽汁。至於其他酸灼傷,可立即沖洗,然後進行處理。若被鹼灼傷時先用水沖洗,然後用3%的硼酸或2%的醋酸清洗。如果酸鹼濺入眼內,應先用水沖洗,再5%的碳酸氫鈉溶液或2%的醋酸清洗.
(三)中毒的急救措施 化學中毒有三條途徑:
1,通過呼吸道吸入有毒的氣體,粉塵,煙霧而中毒;
2.通過消化道誤服而中毒;
3.通過接觸皮膚而中毒。
在實驗室發生中毒時,必須採取緊急措施,同時,緊急送往醫院醫治,常用的急救措施有以下幾種:
1. 呼吸系統中毒,應使中毒者撤離現場。轉移到通風良好的地方,讓患者呼吸新鮮的空氣。清者會較快恢復正常。若發生休克昏迷,可給患者吸入氧氣及人工呼吸,並迅速送往醫院。
2. 消化道中毒應立即洗胃,常用的洗胃液有食鹽水,肥皂水,3%~5%的碳酸清鈉溶液,邊洗邊催吐,洗到基本沒有毒物後服用生雞蛋清,牛奶,面湯等解毒劑。
3. 皮膚,眼,鼻,咽喉受毒物侵害時,應立即用大量的清水沖洗(濃硫酸先用干布擦乾),具體措施和化學灼傷處理相同。
(四)觸電事故的急救措施
人體接觸電的電壓高過一定值(36伏)就可引起觸電,特別是手腳潮濕更容易觸電。發生觸電時,應迅速切斷電源,將患者上衣解開進行人工呼吸,切忌注射興奮劑。當患者恢復呼吸立即送往醫院治療。
6. 進入化學實驗室,需要注意那些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1、易燃易爆的葯品遠離火源,避免將腐蝕性葯品沾在衣服或皮膚上
2、進入實驗室前,應明確實驗任務、步驟及注意事項
3、實驗前,要檢查用品是否齊全;實驗進程中,要將實驗用品按順序擺放整齊。
4、不要用手接觸葯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聞葯品氣味。嚴禁品嘗葯品。
5、做實驗時盡可能佩戴護目鏡;加熱操作中,不要湊近被加熱儀器進行觀察,不要將試管口朝向他人或自己
6、實驗剩餘葯品既不放回原瓶,也不隨意丟棄,更不能帶出實驗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內
7、實驗完畢後,及時洗滌所用器皿;儀器、葯品歸類整理,放在指定位置
8、注意安全用電和節約用水、離開實驗室之前,務必關閉電源和水源
(6)如何在化學實驗室防中毒擴展閱讀:
化學實驗室是提供化學實驗條件及其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場所。其內有大量的儀器:鐵架台、石棉網、酒精燈等實驗工具。通常會配有化學葯品櫃,葯櫃裡面有常用的化學葯品,比如:五水硫酸銅(CuSO4·5H2O,即膽礬),氫氧化鈉溶液,石灰石,鹽酸等。
葯品取用
1、葯品的存放:一般固體葯品放在廣口瓶中,液體葯品放在細口瓶中(少量的液體葯品可放在滴瓶中),氣體放在集氣瓶中用玻璃片蓋住。特殊的如金屬鈉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葯品取用的總原則
①取用量:按實驗所需取用葯品。如沒有說明用量,應取最少量,固體以蓋滿試管底部為宜,液體以1~2mL為宜。多取的試劑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亂丟,更不能帶出實驗室,應放在另一潔凈的指定的容器內。
②「三不」:任何葯品不能用手拿、舌嘗、或直接用鼻聞試劑(如需嗅聞氣體的氣味,應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僅使極少量的氣體進入鼻孔)
3、固體葯品的取用①粉末狀及小粒狀葯品:用葯匙(沒有時用V形紙槽代替) ②塊狀及條狀葯品:用鑷子夾取
4、液體葯品的取用
①液體試劑的傾注法: 取下瓶蓋,倒放在桌上,(以免葯品被污染)。標簽應向著手心,(以免殘留液流下而腐蝕標簽)。拿起試劑瓶,將瓶口緊靠試管口邊緣,試管傾斜,緩緩地注入試劑,傾注完畢,蓋上瓶蓋,標簽向外,放回原處。
②液體試劑的滴加法:滴管的使用:
a、先在液體外擠壓出滴管中的空氣,後伸入液體吸取試劑
b、滴入試劑時,滴管要保持垂直懸於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過程中,始終保持橡膠頭在上,不能倒置或橫放,以免膠頭被試劑腐蝕
d、滴管用畢,立即用水洗滌干凈(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膠頭滴管使用時千萬不能伸入容器中或與器壁接觸,否則容易造成滴管頭破裂
7. 進行有毒實驗的操作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實驗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項:
(2)防爆炸:點燃可燃性氣體或用CO、H2還原Fe2O3、CuO之前,要檢驗氣體純度。 (3)防暴沸:加熱液體或蒸餾時常在加熱的裝置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 (4)防失火:實驗室中的可燃物質一定要遠離火源。
(5)防腐蝕:強酸、強鹼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如果皮膚上沾有強酸、強鹼要用水沖洗,再塗抹3%一5%NaHCO3 溶液、硼酸,
(6)防中毒:在製取或使用有毒氣體時,應在通風櫥中進行,注意尾氣處理。如用CO還原Fe2O3、CuO要處理好尾氣.
(7)防炸裂:普通玻璃製品都有受熱不均勻易炸裂的特性,因此: ①試管加熱時先要預熱;
②做固體在氣體中燃燒實驗時要在集氣瓶底預留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 ③注意防止倒吸。
(8)防堵塞: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時,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9)防污染
(10)防意外:
(1)中毒事故防止和處理一氧化碳中毒時應迅速離開所處房間,到通風良好的地方呼吸新鮮空氣。誤食重金屬鹽(如銅鹽、鉛鹽、銀鹽等)應立即服用生蛋白或生牛奶。 (2)火災處理
①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應迅速用濕抹布撲蓋; ②鈉、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撲蓋;
③會用乾粉及泡沫火火器;
④拔打火警電話「119」、急救電話 「120」,也可撥「110」求助; ⑤因電失火應先切斷電源,再實施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