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元素化學周期表有哪些
元素化學周期表如下:
1789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在《化學綱要》中對當時已知的33種元素進行分類,製作了第一張元素分類表,分為氣體、金屬、非金屬、土質四類。
十九世紀初,英國化學家道爾頓提出了原子論後,化學家把原子論同元素的概念相聯系,通過測定各元素的原子量來建立更為准確的元素分類方式。
1829年,德國化學家德貝萊納提出了「三元素組」理論,他認為元素的原子量與元素的化學性質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規律性。
1862年,法國地質學家尚古多提出了一種名為「螺旋圖」的分類方法。
1865年,英國化學家紐蘭茲獨立提出「八音律」分類法。他對當時已知的62個元素的原子量按遞增順序排列,發現元素的性質存在著周期性的重復,每八個元素為一周期。
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製作了一張周期表,這張表格是化學研究歷史上最重要的一份研究成果。據說,在那年的一個夜晚,門捷列夫夢見已知的63種化學元素一一對應地落在格子里,構成了一張鱗次櫛比的表格。
一夢驚醒,他立即將夢中的表格還原,製成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當然,這是一種傳說,事實是他在之前多位科學家對各類化學元素不斷研究發現的基礎上,受當時流行的紙牌游戲啟發,把元素寫在卡片上,並根據化學和物理性質將它們進行排列。最終形成了每一縱列元素化學性質相似,每一橫列從左至右元素的反應規律依次遞變的周期表。
② 化學周期元素周期表內容是什麼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鹼金屬元素、鹼土金屬、鹵族元素、稀有氣體等。
1、元素周期表有7個周期,16個族。每一個橫行叫作一個周期,每一個縱行叫作一個族。這7個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長周期(4、5、6、7)。共有16個族,從左到右每個縱列算一族(VIII B族除外)。
2、同一周期內,從左到右,元素核外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依次遞增,原子半徑遞減(零族元素除外)。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獲電子能力逐漸增強,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1、化學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種基本的金屬和非金屬物質,它們只由一種原子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樣數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學方法不能使之分解,並且能構成一切物質。
2、從理論上說,化學元素周期表還有很多元素需要補充,第七周期應有32種元素,而還未發現的第八周期應有50種元素。所以,元素周期還需要不斷的補充與完善。
3、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18種元素。每一種元素都有一個編號,大小恰好等於該元素原子的核內電子數目,這個編號稱為原子序數。
4、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稀有氣體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減小;同一族的元素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五、六周期間的副族除外)。
③ 化學元素周期表口訣(帶字母)是什麼
qīng氫(H)、hài氦(He)、 lǐ鋰(Li)、 pí鈹(Be)、 péng硼(B)
tàn碳(C)、 dàn氮(N)、 yǎng氧(O)、 fú氟(F)、 nǎi氖(Ne)
nà鈉(Na)、 měi鎂(Mg)、 lǚ鋁(Al)、 guī硅(Si)、 lín磷(P)
liú硫(S)、 lǜ氯(Cl)、 yà氬(Ar)、 jiǎ鉀(K)、 gài鈣(Ca)
(3)高考化學周期表的哪些元素擴展閱讀:
同一周期內,從左到右,元素核外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依次遞增,原子半徑遞減(零族元素除外)。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獲電子能力逐漸增強,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數從左到右遞增(沒有正價的除外),最低負氧化數從左到右遞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④ 高中化學元素周期表要求背哪些最好加圖
前二十位必須會,然後主族和副族的元素也要背下來。
口訣
氫鋰鈉鉀銣銫鈁——請李娜加入私訪
鈹鎂鈣鍶鋇鐳 ——媲美蓋茨被雷
硼鋁鎵銦鉈 ——碰女嫁音他
碳硅鍺錫鉛 ——探歸者西遷
氮磷砷銻鉍 ——蛋臨身體閉
氧硫硒碲釙 ——養牛西蹄撲
氟氯溴碘砹 ——父女綉點愛
氦氖氬氪氙氡 ——害耐亞克先動
化學元素周期表根據原子序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鹵素、鹼金屬元素、惰性氣體、放射性元素等。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區。由於周期表能夠特性及其之間的關系,因此它在化學及其他科學范疇中被廣泛使用,作為分析化學行為時十分有用的框架。現代的周期表由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於1869年(己巳年)創造,用以展現當時已知元素特性的周期性。自此,隨著新元素的探索發現和理論模型的發展,周期表的外觀曾經過改變及擴張。 一個國際科研小組2014年5月2日聲明,他們利用新實驗成功證實了117號元素的存在,這一成果使得該超重元素向正式加入元素周期表更近了一步。
⑤ 化學元素周期表前二十個元素及其符號是什麼
以下為前20號元素,1到20號按照從左至右的順序依次排開:
H氫 ,He氦 ,Li鋰,Be鈹,B硼,C碳,N氮,O氧,F氟,Ne氖,Na鈉,Mg鎂,Al鋁,Si硅,P磷,S硫,Cl氯,Ar氬,K鉀,Ca鈣
(5)高考化學周期表的哪些元素擴展閱讀: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鹼金屬元素、鹼土金屬、鹵族元素、稀有氣體等。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區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由於周期表能夠准確地預測各種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間的關系,因此它在化學及其他科學范疇中被廣泛使用,作為分析化學行為時十分有用的框架。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於1869年發明周期表, 此後不斷有人提出各種類型周期表不下170餘種,歸納起來主要有:短式表(以門捷列夫為代表)、長式表(維爾納式為代表)、特長表(以波爾塔式為代表);平面螺線表和圓形表(以達姆開夫式為代表);立體周期表(以萊西的圓錐柱立體表為代表)等。
中國教學上長期慣用的是長式周期表。
⑥ 化學元素周期表前20個符號名稱和簡寫是什麼
1、氫(H)
2、氦(He)
3、鋰(Li)
4、鈹(Be)
5、硼(B)
6、碳(C)
7、氮(N)
8、氧(O)
9、氟(F)
10、氖(Ne)
11、鈉(Na)
12、鎂(Mg)
13、鋁(Al)
14、硅(Si)
15、磷(P)
16、硫(S)
17、氯(Cl)
18、氬(Ar)
19、鉀(K)
20、鈣(Ca)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鹼金屬元素、鹼土金屬、鹵族元素、稀有氣體等。
(6)高考化學周期表的哪些元素擴展閱讀
元素位置推斷
1、元素周期數等於核外電子層數;
2、主族元素的序數等於最外層電子數;
3、確定族數應先確定是主族還是副族,其方法是採用原子序數逐步減去各周期的元素種數,即可由最後的差數來確定。
在第一至第五周期時最後的差數小於等於10時差數就是族序數,差為8、9、10時為Ⅷ族,差數大於10時,則再減去10,最後結果為族序數;
在第六、七周期時差數為1:ⅠA族,差數為2:ⅡA族,差數為3~17:鑭系或錒系,差數介於18和21之間:減14,差數為22~24:Ⅷ族,差數大於25:減24,為對應的主族
根據各周期所含的元素種類推斷,用原子序數減去各周期所含的元素種數,當結果為「0」時,為零族;當為正數時,為周期表中從左向右數的縱行,如為「2」則為周期表中從左向右數的第二縱行,即第ⅡA族;當為負數時其主族序數為8+結果。
⑦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什麼
化學元素周期表根據原子序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
由於周期表能夠准確地預測各種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間的關系,
因此它在化學及其他科學范疇中被廣泛使用,作為分析化學行為時十分有用的框架。
⑧ 元素周期表哪些內容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
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和性質有明顯的規律性,科學家們是按原子序數遞增排列,將電子層數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將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列。
元素周期表有7個周期,16個族。每一個橫行叫作一個周期,每一個縱行叫作一個族(VIII族包含三個縱列)。這7個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長周期(4、5、6、7)。共有16個族,從左到右每個縱列算一族(VIII族除外)。例如:氫屬於IA族元素,而氦屬於0族元素。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結構,也顯示了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和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其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被稱為化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同一周期內,從左到右,元素核外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依次遞增,原子半徑遞減(0族元素除外)。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獲電子能力逐漸增強,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數從左到右遞增(沒有正價的除外),最低負氧化數從左到右遞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核外電子層數逐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原子序數遞增,元素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⑨ 化學周期表中的前20個元素和第七主族元素的顏色 最好還有是高考中常見的化合物顏色
化學周期表中的前20個元素: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那沒率桂林硫氯氬鉀鈣
第七主族元素的顏色:氟氣(淺黃綠色),氯氣(黃綠色),溴單質(紅棕色),碘單質(紫色)
希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