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看化學元素周期表
周期表的編排顯示出不同元素的化學性質的周期性,在周期表中,元素按原子序(即原子核內的質子數目遞增次序排列,並分為若干列和欄.
在同一行中的稱為同一周期,根據量子力學,周期對應著元素原子的電子排布,顯示出該原子的已裝填電子層數目.沿著周期表向下,周期的長度逐漸上升,並按元素的電子排布劃分出s區元素、p區元素、d區元素和f區元素.
而同一欄中的則稱為同一族,同一族的元素有著相似的化學性質.
『貳』 元素周期表分區是如何劃分的
化學元素周期表根據原子序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元素周期表分區的劃分是這樣的:
1、將價電子排布相似的元素集中起來,以最後填入電子的軌道能級符號作為該區的符號,共分5區:
s區:包括IA族、IIA族、氦,價電子排布為ns1~2.
p區:包括IIIA族、IVA族、VA族、VIA族、VIIA和0族(氦除外),價電子排布為ns2np1~6.
d區:包括除鑭系、錒系外的從IIIB族到VIII族的元素,價電子排布為(n-1)d1~9ns1~2.
ds區::包括IB族、IIB族,價電子排布為(n-1)d10ns1~2.
f區:包括鑭系和錒系,價電子排布為(n-2)f0~14(n-1)d0~2ns2.
ds區:包括第1、2副族,價電子排布為(n-1)d10ns1-2.
f區:包括鑭系、錒系,價電子排布為(n-2)f0-14(n-1)d0-2ns2。
『叄』 化學的元素周期表中,關於長、短周期,是怎樣劃分的
短周期(一、二、三行)(元素有2、8、8種)
長周期(四、五、六行)(元素有18、18、32種)
不完全周期(七行)(元素有26種)
為什麼這么劃分老師沒說~
我估計,有過渡元素的是長周期,沒有過渡元素的是短周期~
因為第七周期沒排完全,所以是不完全周期~
『肆』 化學元素周期表點解要分一至七周期
元素周期律的本質:元素核外電子排布的周期性決定了元素性質的周期性。 元素周期律的內容: 一、原子半徑 同一周期(稀有氣體除外),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原子的半徑遞減; 同一族中,從上到下,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原子半徑遞增。 二、主要化合價(最高正化合價和最低負化合價) 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遞增(從+1價到+7價),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最低負化合價遞增(從-4價到-1價)第一周期除外,由於金屬元素一般無負化合價,故從ⅣA族開始。 三、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 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金屬性遞減,非金屬性遞增; 同一族中,從上到下,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四、單質及簡單離子的氧化性與還原性 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單質的氧化性增強,還原性減弱;所對應的簡單陰離子的還原性減弱,簡單陽離子的氧化性增強。 同一族中,從上到下,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單質的氧化性減弱,還原性增;所對應的簡單陰離子的還原性增強,簡單陽離子的氧化性減弱。 元素單質的還原性越強,金屬性就越強;單質氧化性越強,非金屬性就越強。 五、最高價氧化物所對應的水化物的酸鹼性 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最高價氧化物所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強(鹼性減弱); 同一族中,從上到下,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最高價氧化物所對應的水化物的鹼性增強(酸性減弱)。 六、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 同一周期中,從左到右,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增強; 同一族中,從上到下,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減弱。 此外還有一些對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的判斷依據,可以作為元素周期律的補充: 隨著從左到右價層軌道由空到滿的逐漸變化,元素也由主要顯金屬性向主要顯非金屬性逐漸變化。 隨同一族元素中,由於周期越高,價電子的能量就越高,就越容易失去,因此排在下面的元素一般比上面的元素更具有金屬性。 元素的最高價氫氧化物的鹼性越強,元素金屬性就越強;最高價氫氧化物的酸性越強,元素非金屬性就越強。 元素的氣態氫化物越穩定,非金屬性越強。 同一族的元素性質相近。 具有同樣價電子構型的原子,理論上得或失電子的趨勢是相同的,這就是同一族元素性質相近的原因。 以上規律不適用於稀有氣體。 還有一些根據元素周期律得出的結論: 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第一電離能就越小;非金屬性越強,其第一電子親和能就越大。 同一周期元素中,軌道越「空」的元素越容易失去電子,軌道越「滿」的越容易得電子。
『伍』 化學周期元素周期表內容是什麼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鹼金屬元素、鹼土金屬、鹵族元素、稀有氣體等。
1、元素周期表有7個周期,16個族。每一個橫行叫作一個周期,每一個縱行叫作一個族。這7個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長周期(4、5、6、7)。共有16個族,從左到右每個縱列算一族(VIII B族除外)。
2、同一周期內,從左到右,元素核外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依次遞增,原子半徑遞減(零族元素除外)。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獲電子能力逐漸增強,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1、化學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種基本的金屬和非金屬物質,它們只由一種原子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樣數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學方法不能使之分解,並且能構成一切物質。
2、從理論上說,化學元素周期表還有很多元素需要補充,第七周期應有32種元素,而還未發現的第八周期應有50種元素。所以,元素周期還需要不斷的補充與完善。
3、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18種元素。每一種元素都有一個編號,大小恰好等於該元素原子的核內電子數目,這個編號稱為原子序數。
4、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稀有氣體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減小;同一族的元素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五、六周期間的副族除外)。
『陸』 元素周期表分區是如何劃分的
化學元素周期表根據原子序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元素周期表分區的劃分是這樣的:
1、將價電子排布相似的元素集中起來,以最後填入電子的軌道能級符號作為該區的符號,共分5區:
s區:包括IA族、IIA族、氦,價電子排布為ns1~2.
p區:包括IIIA族、IVA族、VA族、VIA族、VIIA和0族(氦除外),價電子排布為ns2np1~6.
d區:包括除鑭系、錒系外的從IIIB族到VIII族的元素,價電子排布為(n-1)d1~9ns1~2.
ds區::包括IB族、IIB族,價電子排布為(n-1)d10ns1~2.
f區:包括鑭系和錒系,價電子排布為(n-2)f0~14(n-1)d0~2ns2.
ds區:包括第1、2副族,價電子排布為(n-1)d10ns1-2.
f區:包括鑭系、錒系,價電子排布為(n-2)f0-14(n-1)d0-2ns2。
2、
d區和p區之間空白的區域是ds區
其分區的標準是根據價電子的排布,分為d區,s區,ds區,p區,f區
通俗的將就是根據能成鍵的電子所在的軌道進行分區
『柒』 元素周期表中的S區P區D區DS區等是怎麼分的
s區包括第一、二主族的全部元素
p區包括第三主族到第七主族加上零族的元素
d區包括第三到第七副族的元素(除掉鑭系元素和錒系元素)加上第八族的元素
ds區包括一、二副族的元素
f區包括鑭系元素和錒系元素
根據是價電子層的排布方式
(7)化學元素周期表怎麼區分擴展閱讀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鹼金屬元素、鹼土金屬、鹵族元素、稀有氣體等。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區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
由於周期表能夠准確地預測各種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間的關系,因此它在化學及其他科學范疇中被廣泛使用,作為分析化學行為時十分有用的框架。
『捌』 化學元素周期表 周期和族怎麼分的
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橫行稱為一個周期,一列稱為一個族。
同一族的元素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五、六周期間的副族除外)
具有相同電子層數的一系列元素按原子序數遞增順序排列的一個橫行為一個周期。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周期表中共有七個橫行,也就是七個周期。第1周期(只含2種元素),稱特短周期;第2、3周期(各含8種元素)稱短周期;第4、5周期(各含18種元素)稱長周期;第6、7周期(含32種元素),第7周期(尚未全部發現)稱特長周期。也有將第1、2、3周期稱短周期,第4、5、6、7周期稱長周期的。
現代化學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先創造的,他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依相對原子質量大小並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元素放在同一列,製成元素周期表的雛形。經過多年修訂後才成為當代的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學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其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成為化學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隨著科學的發展,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先後被填滿。當原子結構的奧秘被發現時,編排依據由相對原子質量改為原子的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或核電荷數﹚,形成現行的元素周期表。
『玖』 化學元素周期表為什麼要分顏色分別是什麼意思
不同元素周期表用顏色區分的內容不同。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分為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兩類,因此只有兩種顏色,元素被劃分為兩類,深色的為非金屬元素,淺色的為金屬元素。
元素周期表有7個周期,16個族。每一個橫行叫作一個周期,每一個縱行叫作一個族。
7個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長周期(4、5、6、7)。
16個族又分為7個主族(ⅠA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7個副族(ⅠB ⅡB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一個第Ⅷ族(包括三個縱行),一個零族。
(9)化學元素周期表怎麼區分擴展閱讀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電子排布和化合價規律
1、從元素周期表歸納電子排布規律
(1)最外層電子數等於或大於3(小於8)的一定是主族元素。
(2)最外層有1個或2個電子,則可能是ⅠA、ⅡA族元素,也可能是副族或0族元素氦。
(3)最外層電子數比次外層電子數多的元素一定位於第二周期。
(4)某元素的陰離子最外層電子數與次外層相同,則該元素位於第3周期。
(5)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若電性相同,則位於同周期;若電性不同,則陽離子位於陰離子的下一周期。
2、從元素周期表歸納元素化合價規律
(1)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價等於主族序數,且等於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O除外),其中氟無正價。
(2)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的絕對值之和為8,絕對值之差為0、2、4、6的主族元素分別位於ⅣA、ⅤA、ⅥA、ⅦA族。
『拾』 化學元素周期表組成分法
科學家們根據元素的原子結構和性質,把它們有序地排列起來,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表按元素原子核電荷數遞增的順序給元素編了序號,叫做原子序數,原子序數與元素原子核電荷數在數值上相等。元素周期表上對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用不同的顏色做了區分,並標上了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它的內容十分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