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危險化學品泄漏該怎麼處理
1、發現被遺棄的化學品,不要撿拾,應立即撥打報警電話,說清具體位置、包裝標志、大致數量以及是否有氣味等情況。
2、立即在事發地點周圍設置警告標志,不要在周圍逗留。嚴禁吸煙,以防發生火災或爆炸。
3、遇到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發生事故,應盡快離開事故現場,撤離到上風口位置,不圍觀,並立即撥打報警電話。其他機動車駕駛員要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有序地通過事故現場。
4、居民小區施工過程中挖掘出有異味的土壤時,應立即撥打當地區(縣)政府值班電話說明情況,同時在其周圍拉上警戒線或豎立警示標志。在異味土壤清走之前,周圍居民和單位不要開窗通風。
(1)危險化學的泄露類型有哪些擴展閱讀
造成泄漏的原因有兩方面:
一是由於機械加工的結果,機械產品的表面必然存在各種缺陷和形狀及尺寸偏差,因此,在機械零件連接處不可避免的會產生間隙;
二是密封兩側存在壓力差,工作介質就會通過間隙而泄漏。消除或減少任一因素都可以阻止或減少泄漏。就一般設備而言,減小或消除間隙是阻止泄漏的主要途徑。
Ⅱ 怎麼判斷化學發生泄露發現危險化學品泄露後該怎麼辦對於危險化學品平常自己
危險化學品的泄漏,容易發生中毒或轉化為火災爆炸事故。因此泄漏處理要及時、 得當,避免重大事故的發生。
危險化學品的泄漏應急處理通常分為兩個步驟:泄漏事故控制和泄漏物收集。泄漏 事故控制一般分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處置兩部分。
泄漏源控制常用到的物品有:粘合劑,修補劑,橡膠修補劑,環氧堵漏棒,濕面修補劑,高溫耐磨修補劑,普通耐磨修補劑,陶瓷修補劑,水泵修補劑,鈦合金修補
劑,可塑鋼修補劑,塑料鋼修補劑,不銹鋼修補劑,銅質修補劑,鋁質修補劑等。
泄漏物處置常用到的物品有:吸附棉,吸油棉,吸收棉,吸液棉,化學品吸附棉,油品吸附棉,通用型吸附棉等。
泄漏物收集常用到的物品有:防化垃圾袋,防火垃圾桶,油漬廢棄物防火垃圾桶,防飛濺托盤,盛漏托盤,盛漏卡板,newpig托盤, 聚乙烯盛漏托盤,高密度聚乙烯盛漏托盤,寬口收集罐, 廢液罐, JUSTRITE寬口罐, 金屬罐, 安全罐, 廢液儲存桶, 儲存桶, 千升桶, 噸裝桶, 中型散裝容器, 集裝桶, 噸包裝, IBC桶化學品儲存, 塑料儲存桶, 中型散裝容器 。
泄漏處理注意事項:
進入泄漏現場進行處理時,應注意以下幾項:
進入現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如防化靴、防化手套、防化服
必要的呼吸防護裝備。如果泄漏物化學品是易燃易爆的,應嚴禁火種。撲滅任何明火及任何其它形 式的熱源和火源,以降低發生火災爆炸危險性;應急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用水槍、水炮掩護。應從上風、上坡處接近現場,嚴禁盲目進入。
泄漏源控制 :
如果有可能的話,可通過控制化學品的溢出或泄漏來消除化學品的進一步擴散。這 可通過以下方法:
1、通過關閉有關閥門、停止作業或通過採取改變工藝流程、物料走副線、局部停 車、打循環、減負荷運行等方法。
2、容器發生泄漏後,應採取措施修補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學品的進一步泄漏,對 整個應急處理是非常關鍵的。能否成功地進行堵漏取決於幾個因素:接近泄漏 點的危險程度、泄漏孔的尺寸、泄漏點處實際的或潛在的壓力、泄漏物質的特性。
3、泄漏物處置 :
泄漏被控制後,要及時將現場泄漏物進行覆蓋、收容、稀釋、處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處置,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
4、地面上泄漏物處置主要有以下方法:
如果化學品為液體,泄漏到地面上時會四處蔓延擴散,難以收集處理。為此需要築 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為此需要築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對於貯罐區 發生液體泄漏時,要及時關閉雨水閥,防止物料沿明溝外流。對於液體泄漏,為降低物料向大氣中的蒸發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蓋物品覆蓋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層,抑制其蒸發。或者採用低溫冷卻來降低泄漏物的蒸發。
Ⅲ 危險化學品儲存過程中有哪些危險
樓主,怎麼想起來問這個,好吧,首先聲明,本文旨在回答提問者問題,本人出於對知識的傳遞的願望,回答其問題。針對提問者及閱覽者在閱讀此後的各種違法、違規、違紀、妨害社會公共安全等行為,本人不承擔任何責任。
首先我們先說說什麼是危險化學品
根據網路查詢資料,危險化學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對人體、設施、環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
根據規定,其主要為:
第一類:爆炸品
第二類: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
第三類:易燃液體
第四類: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
第五類: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
第六類:毒害品
第七類:放射性物品
第八類:腐蝕品
根據以上物品的性質,
在儲存過程中,這些東西容易發生以下危險
1、泄露。尤其是液體和氣體。
2、腐蝕。常見於腐蝕品和氧化劑等材料,容易腐蝕罐體、管道造成泄露,同時也容易造成環境污染
3、火災甚至爆炸,不解釋。
4、碰撞、靜電容易引起危險
5、由於通風、溫度引發的危害
希望可以幫到你
參考文獻
網路詞條解釋
《試論化學危險品儲運的安全管理》蔡翔 物流工程與管理雜志 2011年第五期
Ⅳ 危險化學品的危害主要包括哪三類
危險化學品的危害主要包括理化危險、健康危險、環境危險。
理化危險有爆炸物、易燃氣體、易燃氣溶膠、氧化性氣體、壓力下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反應物質或混合物、自燃液體、自燃固體、自熱物質和混合物、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或混合物、氧化性液體、氧化性固體、有機過氧化物、金屬腐蝕劑。
健康危險有急性毒性、皮膚腐蝕/刺激、嚴重眼損傷/眼刺激、呼吸或皮膚過敏、生殖細胞致突變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特異性靶器官系統毒性、吸入危險等。
環境危險有危害水生環境、急性水生毒性、慢性水生毒性。
應急要點:
1、發現被遺棄的化學品,不要撿拾,應立即撥打報警電話,說清具體位置、包裝標志、大致數量以及是否有氣味等情況。
2、立即在事發地點周圍設置警告標志,不要在周圍逗留。嚴禁吸煙,以防發生火災或爆炸。
3、遇到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發生事故,應盡快離開事故現場,撤離到上風口位置,不圍觀,並立即撥打報警電話。其他機動車駕駛員要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有序地通過事故現場。
Ⅳ 危險化學品有那八大類型
1、爆炸品
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熱、摩擦、撞擊等)能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瞬間產生大量的氣體和熱量,使周圍的壓力急劇上升,發生爆炸,對周圍環境、設備、人員造成破壞和傷害的物品。
2、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
指壓縮的、液化的或加壓溶解的氣體。這類物品當受熱、撞擊或強烈震動時,容器內壓力急劇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質泄漏、爆炸等。
3、易燃液體
本類物質在常溫下易揮發,其蒸氣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4、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
這類物品易於引起火災。
5、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
這類物品具有強氧化性,易引起燃燒、爆炸。
6、毒害品
毒害品指進入人(動物)肌體後,累積達到一定的量能與體液和組織發生生物化學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擾亂或破壞肌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暫時或持久性的病理改變,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7、放射性物品
它屬於危險化學品,國家還另外有專門的「條例」來管理。8、腐蝕品
腐蝕品指能灼傷人體組織並對金屬等物品造成損傷的固體或液體。
(5)危險化學的泄露類型有哪些擴展閱讀:
危險化學品安全職責:
1、危險化學品倉庫保管員應熟悉本單位儲存和使用的危險化學品的性質,保管業務知識和有關消防安全規定。
2、危險化學品倉庫保管員應嚴格執行國家、省、市有關危險化學品管理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嚴格執行本單位的危險化學品儲存管理制度。
3、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的出入庫手續,對所保管的危險化學品必須做到數量准確,帳物相符,日清月結。
4、定期按照消防的有關要求對倉庫內的消防器材進行管理、定期檢查、定期更換。
5、定期對庫房進行定時通風,通風時不得遠離倉庫。做到防潮、防火、防腐、防盜。
6、對因工作需要進入倉庫的職工進行監督檢查,嚴防原料和產品流失。
7、對危險化學品按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的要求分垛儲存、擺放。留出防火通道。
8、正確使用勞保用品,並指導進入倉庫的職工正確佩帶勞保用品。
9、定期對倉庫內及其周圍的衛生進行清掃。
10、按時完成廠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Ⅵ 危險化學品的種類有哪幾種
危險化學品的種類有物理、健康或環境危險的性質3大類。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危險化學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對人體、設施、環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
控制、預防化學品危害最理想的方法是不使用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的化學品,但這很難做到,通常的做法是選用無毒或低毒的化學品替代有毒有害的化學品,選用可燃化學品替代易燃化學品。例如,甲苯替代噴漆和除漆用的苯,用脂肪族烴替代膠水或粘合劑中的芳烴等。
危險化學品的防護措施:
1、通風
通風是控製作業場所中有害氣體、蒸氣或粉塵最有效的措施。藉助於有效的通風,使作業場所空氣中有害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濃度低於安全濃度,保證工人的身體健康,防止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
2、變更工藝
雖然替代是控制化學品危害的首選方案,但是可供選擇的替代品很有限,特別是因技術和經濟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地要生產、使用有害化學品。這時可通過變更工藝消除或降低化學品危害。
3、隔離
隔離就是通過封閉、設置屏障等措施,避免作業人員直接暴露於有害環境中。最常用的隔離方法是將生產或使用的設備完全封閉起來,使工人在操作中不接觸化學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危險化學品
Ⅶ 有毒危險化學品泄漏污染類事件處置的要點有哪些
為了加強對危險化學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按照《莆田市荔城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部門職責分工要求,結合我鎮實際,特製定本預案。
一、預案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於我鎮境內發生因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蝕品等引起的一次死亡1人(含)以下,或中毒10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下的化學品事故或險情。
二、應急救援工作原則
事故應急救援應在預防為主的前提下,遵循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分級管理、區域為主、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
存在重大危險源的單位應組織配備專業或兼職搶險、救援隊伍及救護設備設施,承擔本單位危險源發生事故時的搶救、救援和處理處置工作;組織專業人員對危險源進行普查、辯識、評估、建檔、申報和登記,列出重大危險源並採取監控措施;編制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組織應急救援和處理處置,並及時報告事故情況。
三、重大危險源分布狀況及分類
全鎮危險源基本沿福廈路、南少林路、荔涵大道、東川路、荔園路等國道、省道、區道分布,有化工產品和塗料製造業和成品油儲存、運輸,液化石油氣充罐站以及可能存在單位及居民內的化學品生產、經營、使用,在它們的原材料、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中,存在著不少的重大危險源。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重大危險源是指生產、運輸、使用、儲存危險化學品,且危險化學品的數量等於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一般分為四類:
(一)易燃、易爆、有毒和活性化學物質的貯存區;
(二)易燃、易爆、有毒和活性化學物質的生產、作業場所;
(三)易燃、易爆、有毒和活性化學物質的運輸工具;
(四)易燃、易爆、有毒和活性化學物質的廢棄物處置場所。
鎮村建站要根據全鎮危險化學品危險源普查情況,制定危險化學品危險源普查基本情況匯總表,為現場應急救援和處理處置提供參考。
四、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鎮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成立鎮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由鎮政府分管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的黨委副書記擔任,副組長由鎮黨政辦主任、派出所所長、村建站站長、安辦主任擔任。成員由經濟開發服務中心、財政所、民政辦、工會聯合會、文化服務中心、義務消防隊、衛生院、運管站、交警中隊、8710部隊領導組成。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鎮村建站、主任由鎮村建站站長擔任。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立報警電話,電話號碼為:0594-2880625,傳真0594-2892359
(二)工作職責
1、領導小組職責:在鎮政府領導下,負責統一部署、協調、組織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施;決定預案的啟動和終止;指定應急救援總指揮;指揮參與應急救援的專業隊伍開展工作;視情協調駐莆部隊參與救援。
2、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負責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修訂;組織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工作;做好危險化學品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准備工作;接到危險化學品事故或險情報告後,迅速報告領導小組組長,並通知有關成員單位和人員立即進入工作狀態。
3、各成員單位職責:
(1)鎮村建站:負責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並負責配合區環保局對事故現場進行應急監測和危險化學品的性質、危害性的鑒定,做好廢棄危險經學品和事故現場危險物質的處置。
(2)鎮派出所:負責組織事故現場的安全警戒、人員疏散、受害人員營救、現場及周圍地區治安秩序維護。
(3)鎮文化服務中心:負責配合區委宣傳部做好新聞采訪工作。
(4)鎮義務消防隊:負責配合區消防大隊控制和撲滅火災,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質泄漏的事故現場,事故得到控制後負責洗消工作;組織傷員的搜救工作。
(5)鎮安辦:督促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牽頭單位鎮村建站進行危險化學品等重大危險源普查,為應急救援提供詳細情況。
(6)鎮衛生院:負責組織醫療救護隊對事故現場受害人員進行救護,調動醫療器材,確定醫療衛生應急搶救隊伍和裝備,並將詳細情況進行備案。
(7)鎮運管站:負責向區交通局聯系運輸車輛,保證運送疏散人員和供應物資,防止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發生泄漏事故。
(8)鎮交警中隊:負責交通管制,保障救援道路交通暢通、安全。
(9)鎮經濟開發服務中心:配合鎮村建站對全鎮危險化學品危險源進行普查,並負責協調有關部門搶險救物資的供應,協助、指導企業組織恢復生產。
(10)鎮民政辦、工會聯合會:負責組織對傷亡人員及其家屬接待安撫、撫恤和救濟及慰問、理賠等工作,迅速啟動突發災害應急救援機制,配合做好善後處理工作。
(11)鎮財政所:負責對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演練及搶救經費的保障。
(12)武警8710部隊:根據救援工作要求,組織防化專家和防化部隊參加現場救援。
(13)各村(社區)要按照「安全屬地管理」的原則,負責本轄區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使用的調查摸底、登記、造冊,並上報鎮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發現隱患要及時上報,要配合鎮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的聯合行動,做好專項整治。
五、現場救援專業組的建立及職責
為確保及時、有效、順利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內設危險源控制組、現場警戒組、救援排險組、醫療搶救組、物資供應組、善後處理組等六個組和應急救援辦公室。其職責和單位組成如下:
(一)危險源控制組
負責在緊急狀態下的現場搶險作業,及時控制危險源。由事故單位人員和專業隊伍組成,並根據危險化學品的性質准備好專用的防護用品、用具及專用工具等。
參與危險源的控制一般由專業防護隊伍和消防隊伍組成。該組人員應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並配備專業的防護和急救器材。
(二)現場警戒組
由鎮派出所、運管站、交警中隊組成:由鎮派出所負責人任組長。
1、負責劃定現場的警戒區並組織警戒,維護現場治安和交通秩序;
2、負責疏散事故區域內的無關人員;
3、負責救援運輸車輛的暢通。
(三)救援排險組
1、火災、爆炸類事故由鎮派出所的負責人任組長。
2、中毒類事故由鎮衛生院的負責人任組長。
3、道路運輸類事故由鎮運管站的負責人任組長。
(四)醫療搶救組
由鎮衛生院負責現場對傷員進行傷情判別,依據不同傷情施行緊急搶救,現場處置和安排轉運傷員。根據事故等級啟動相應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治隊伍等級。
(五)物資供應組
負責組織搶險物資和工具、器具和救治葯品的供應,組織車輛運送搶險物資和人員。由鎮經濟開發服務中心、鎮運管站、鎮交警中隊、鎮衛生院組成。
(六)善後處理組
由鎮負責事故傷亡人員及家屬的接待安撫、扶恤、理賠等善後處理和社會穩定工作。由鎮民政辦、工會聯合會,勞動保障事務所、黨政辦等部門組成。
(七)應急救援辦公室
應急救援辦公室設在鎮安辦,負責日常管理工作。其職責:
1、接到事故報告後,迅速報告領導小組組長,按照組長指示,通知各有關單位立即趕赴事故現場;處理應急救援事務;
2、負責向各個組傳達領導小組組長的指令;
3、監督有關部門建立和管理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隊伍和裝備,並負責對各部門的救援設備進行登記備案;
4、監督有關部門和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制定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定期演練;
5、對有關部門和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制定的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備案;
6、負責向區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辦公室報告事故情況及請求援助。
7、完成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事項。
六、應急救援程序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一般包括報警與接警、應急救援隊伍的出動、實施應急救援、事態監測與評估、後期處置等幾個方面。
(一)事故報告與報警
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或可能發展成為重特大危險化學品事故時,各村(社區)、有關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立即向鎮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火災事故同時向119報警,報告或報警的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企業名稱、危險化學品的種類、數量、事故類型(火災、爆炸、有毒物質的大量泄露等)、周邊情況、需要支援的人員、設備、器材、交通路線、聯絡電話、聯絡人姓名等。
(二)啟動應急救援預案
1、領導小組辦公室接到危險化學品事故或險情報告後,應迅速向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匯報,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決定啟動本《預案》,指定應急救援現場總指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和鎮直有關成員單位相關負責人應迅速趕赴事故現場,在事故現場設立現場指揮部,總指揮由領導小組指定人員擔任。指揮部負責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確定應急救援的實施方案、警戒區域;組織指揮應急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匯報和通報事故有關情況;必要時向區救援中心發出救援請求。
(1)一次性死亡1人(含)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在50萬元以下的,領導小組組長或委託副組長帶領有關部門人員趕赴事故現場。鎮政府主要領導或委託分管領導、鎮安辦、派出所、鎮義務消防隊、鎮衛生院、鎮經濟開發服務中心、鎮村建站和區有關部門負責人趕赴現場,組織指揮事故搶救工作。
(2)一次性死亡1人(含)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萬元以上的,由鎮政府主要領導或委託領導小組組長、領導小組副組長帶領有關部門主要領導及村(社區)主要領導赴現場。
2、現場指揮部設立後,要立即了解現場情況及事故的性質,按危險化學品事故類型確定事故應急救援具體實施方案,布置各專業救援隊伍任務。
3、各專業救援隊伍到達現場後,服從現場指揮人員的指揮,採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按各自的分工開展處置和救援工作。
(三)危險化學品事故現場處置基本程序
1、防護
根據事故現場所涉及危險化學品的特性及劃定的危險區域,確定相應的防護等級。全部進入防護區的相關人員必須按相應防護標准採取相關防護措施。
2、詢情
(1)遇險人員情況;
(2)容器儲量、泄漏量、泄漏時間、部位、形式、擴散范圍;
(3)周邊單位、居民、地形、電源、火源等情況;
(4)消防設施、工藝措施、到場人員處置意見。
3、偵檢
(1)搜尋遇險人員;
(2)使用檢測儀器測定泄漏物質、濃度、擴散范圍;
(3)測定風向、風速等氣象數據;
(4)確認設施、建(構)築物險情及可能引發爆炸燃燒的各種危險源;
(5)確認消防設施運行情況;
(6)確定攻防路線、陣地;
(7)現場及周邊污染情況。
4、警戒
(1)根據詢情、偵檢情況確定警戒區域;
(2)將警戒區域劃分為重危區、中危區、輕危區和安全區,並設立警戒標志,在安全區視情設立隔離帶;
(3)合理設置出入口,嚴格控制各區域進出人員、車輛、物資,並進行安全檢查、逐一登記。
5、救生
(1)組成救生小組,攜帶救生器材迅速進入危險區域;
(2)採取正確的救助方式,將所有遇險人員移至安全區域;
(3)對救出人員進行登記、標識和現場急救;
(4)將傷情較重者送交醫療急救部門救治。
6、控險
(1)啟用單位噴啉、泡沫、蒸汽等固定、半固定滅火設施;
(2)選定水源,鋪設水帶,設置陣地,有序展開;
(3)設置水幕或屏封水幕牆,稀釋、降解泄漏物濃度,或設置蒸汽幕;
(4)採用霧狀射流形成水幕牆,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標或危險源擴散;
(5)根據現場泄漏情況,研究制定堵漏方案,並嚴格按照堵漏方案實施;
(6)若易燃氣體泄漏,所有堵漏行動必須採取防爆措施,確保安全;
(7)關閉前置閥門,切斷泄漏源;
(8)根據泄漏對象,對不溶於水的液化氣體,可向罐內適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墊層,緩解險情,配合堵漏;
(9)轉移較危險的瓶(罐)。
7、救護
(1)現場救護
□將染毒者迅速撤離現場,轉移到上風或側上風方向空氣無污染地區;
□有條件時應立即進行呼吸道及全身防護,防止繼續吸入染毒;
□對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採取心肺復甦措施,並給予氧氣;
□立即脫去被染污者的服裝;皮膚污染者,用流動清水或肥皂水徹底沖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
(2)使用特效葯物治療;
(3)對症治療;
(4)嚴重者送醫院觀察治療。
8、洗消
(1)在危險區與安全區交界處設立洗消站;
(2)洗消的對象
□輕度中毒的人員;
□重度中毒人員在送醫院治療之前;
□現場醫務人員;
□消防和其它搶險人員以及群眾互救人員;
□搶救及染毒面具。
(3)使用相應的洗消葯劑;
(4)洗消污水的排放必須經過環保部門的檢測,以防造成次生災害。
9、清理
(1)少量殘液,用干砂土、水泥粉、煤灰、乾粉等吸附,收集後作技術處理或視情倒至空曠地方掩埋;在污染地面上灑上中和或洗滌劑浸洗,然後用大量直流水清掃現場,特別是低窪、溝渠等處,確保不留殘液;
(2)現場環境檢測合格後,清點人員、車輛及器材;
(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離。
(四)事故得到控制後,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召開會議研究決定後可方結束救援工作。
(五)應急救援結束後,由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對救援情況進行評做,對險情或事故的損失情況進行統計,將評估結果報應急救援指揮部,由鎮安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相關機構和人員對事故開展調查。由事故發生地的村(社區)會同鎮、區有關部門、單位妥善做好善後工作。
(六)應急救援現場要求
1、現場指揮和各專業救援隊伍之間應保持良好的通訊聯系;
2、車輛應服從當地公安部門或事故單位人員的安排行駛和停放;
3、事故發生初期,事故單位或現場人員應積極採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的擴大,並指派專人負責引導指揮人員及各專業隊伍進入事故救援現場。
4、專家咨詢人員到達現場後,迅速對事故情況作出判斷,提出處置實施辦法和防範措施,事故得到控制後,參與事故調查及提出防範措施。
5、對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大量泄漏救援,應使用防爆型器材和工具,應急救援人員不得穿帶釘的鞋和化纖衣服,應關閉手機。
6、事故污染區域應有明顯警戒標志;
7、物資供應組應當保證搶險救災物資供應、運輸和提供特種裝備,在搶險救災過程中緊急調用的物資、設備、人員和佔用場地,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服從應急救援的大局,不得阻攔或拒絕。
七、附則
(一)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參加危險化學品事故搶險救災的義務。
(二)對不及時按本預案報告危險化學品事故險情、事故。不及時服從指揮、調度或臨陣逃脫的單位和個人,依法追究單位主要負責人和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對在事故救援中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三)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經費由鎮財政預支,事故救援結束後,按有關規定辦理。本應急救援演練經費由鎮財政所負責保障。
(四)發生重特大事故時,本預案與《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鎮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並執行。
(五)各村(社區)、鎮各有關部門、單位應結合實際,制定本村(社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報鎮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六)本預案由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Ⅷ 認識危險化學品的危害性有三種途徑
課堂上、宣傳片、網路信息上認識。
1、燃燒性
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中的可燃性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有機過氧化物等,在條件具備時均可能發生燃燒。
2、爆炸性
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等危險化學品的均可能由於其化學性和易燃性引發爆炸事故。
3、腐蝕性
強酸、強鹼等物質能對人體組織、金屬等物品造成損壞,接觸人的皮膚、眼睛、或肺部、食道等時,會引起表皮組織發生破壞作用而造成灼傷。內部器官被灼傷後可引起炎症,甚至會造成死亡。
我國危險化學品行業安全生產基礎比較薄弱,尤其是小企業多,設施設備簡陋,技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自動控制水平低,安全投入不到位,人員培訓不到位,安全管理差,安全保障能力下降。因此,危險化學品生產、運輸、儲存、使用等環節的安全事故頻繁發生,有的甚至造成人員傷亡,給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秩序造成嚴重的影響。
從近期發生的化學品事故來看,目前我國化學品在生產、運輸、儲存、使用等環節的安全管理十分薄弱,與飛速發展的工業生產水平相比,相應的安全管理和監督都比較滯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存在以下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三違」現象仍然是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從業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安全操作的技能比較差;主要生產工藝落後,設備帶病運行普遍存在;非法經營危險化學品引發事故;違章行車、疲勞駕駛等引起的危險化學品運輸翻車泄露事故發生的情況比較多。
Ⅸ 危險化學品事故的分類有哪些
危險化學品事故分為6類:
1.危險化學品火災事故
2.危險化學品爆炸事故
3.危險化學品中毒和窒息事故
4.危險化學品灼傷事故
5.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
6.其它危險化學品事故。
防止事故
應急要點
●發現被遺棄的化學品,不要撿拾,應立即撥打報警電話,說清具體位置、包裝標志、大致數量以及是否有氣味等情況。
●立即在事發地點周圍設置警告標志,不要在周圍逗留。嚴禁吸煙,以防發生火災或爆炸。
●遇到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發生事故,應盡快離開事故現場,撤離到上風口位置,不圍觀,並立即撥打報警電話。其他機動車駕駛員要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有序地通過事故現場。
●居民小區施工過程中挖掘出有異味的土壤時,應立即撥打當地區(縣)政府值班電話說明情況,同時在其周圍拉上警戒線或豎立警示標志。在異味土壤清走之前,周圍居民和單位不要開窗通風。
●嚴禁攜帶危險化學品乘坐公交車、地鐵、火車、汽車、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
危險提示
一旦聞到刺激難聞的氣味,或者發現有毒氣體發生泄漏,就要馬上採取措施:1.及時撤離現場,並馬上通知其他人員,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然後報警;2.堵截一切火源,不開燈,不要動電器,以免產生導致爆炸的火花;熄滅火種,關閥斷氣,迅速疏散受火勢威脅的物資;3.有關單位要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化學品火災的撲救應由專業消防隊來進行。4.受到危險化學品傷害時,應立即到醫院救治,不要拖延。
Ⅹ 危險化學品事故的分類有哪些
危險化學品事故的分類有六類,分別是危險化學品火災事故、危險化學品爆炸事故、危險化學品中毒和窒息事故、危險化學品灼傷事故、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和其它危險化學品事故。
在《危險化學品重特大事故案例精選》一書中詳細介紹了危險化學品生產重特大事故、危險化學品儲存重特大事故、危險化學品運輸重特大事故、危險化學品重特大事故的應急救援及危險化學品其他重特大事故,在危險化學物質生產中應該引起重視。
危險化學品事故事故有以下突出特點
一,化學物質大量意外排放或泄漏造成的事故,導致人體的傷亡極其慘重,損失巨大。
二,化工生產事故不僅有化學性損害且具有損害多樣性,即事故不僅能夠造成人員的死亡,還能夠對受傷害者人體各器官系統造成暫時性或永久性的功能性或器質性損害,不但影響本人,也有可能影響後代。
三,化工生產事故造成的環境污染,徹底消除十分困難。
四,化學物質種類多,目前統計有5 000~10 000種,因而當事故發生後,迅速確定是哪種物質引起的傷害十分困難,這對事故應急救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