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高中化學有哪些問題可以導入

高中化學有哪些問題可以導入

發布時間:2022-07-18 02:47:11

❶ 高中化學反思教學中存在的 問題 都有哪些

1. 研究教材,確定教學目標,探索教學方法
課前反思很重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前反思主要反思過去的得和失。我們總感覺新教材內容不多,卻有說不完的話題,如人教版《化學.1》「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一節的第一部分:「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教材內容雖然簡化了「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概念,沒有出現物質的量與微粒數、物質的量與物質質量的計算例題與練習,但在「學與問」中出現了相關的問題(計算),並且我認為學生也很有必要掌握這部分知識,也就是說教學中有必要下功夫讓學生掌握它。教材中有關「氣體摩爾體積」的內容是在「科學視野」中出現的,學生需要掌握嗎?我們打開江蘇教育出版社的《化學.1》,在第二單元的「物質的聚集狀態」一節中有講解,並介紹了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那麼這部分知識我們能不讓學生掌握嗎?因此「我們研究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必須將它放在整個課程教學的體系中,來合理制定這一節課知識點的落實與拓展計劃,綜合擬定教學、教育和學生發展的任務(目標)」。我們必須查閱相關教材(各種版本),綜合擬定一個單元、一節課的教學任務,落實一節課的教學內容。
2. 注重學生反饋,控制教學進程,優化師生行為
課堂教學中的反思看起來有點為時過「早」,其實是我們調控教學過程的最佳時機。課前備課了、准備了,課前想好了你要問學生的問題,但學生卻「一問三不知」,這說明你的設計不符合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你就得改,就得變。我們可以反思是否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是否把自己當成學生在處理問題。我在教學中實踐「創設情境-啟發引導-自我實踐-討論深化-歸納總結」的情境導學式教學模式,旨在為學生創設一個個問題情境,讓學生沿著一級級的情境台階去養成「問題意思」,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1)營造學習氛圍。
魏書生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絕活」,就是「商量、商量、再商量」,什麼都商量,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到留作業、批改作業、出題考試,全都商量著進行。這是他長期以來形成的民主習慣,也是他在教育教學中刻意追求的境界。在課堂上教師要善於營造問題情景,關注學生的動向,重視學生的反饋,引導學生探求知識,而不是一味地講授知識,不顧學生的情趣。讓教學過程活躍起來,要讓學生動起來。
(2)優化教和學過程。
《新課程標准》提倡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要通過培養學生的問題思維,進而培養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就賦予我們課堂教學全新的使命。據科學測算,現代學校只能使學生獲取一生所需知識的15%左右,因此就更有必要在課堂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觀念和能力。「教」是為了「不教」,自主學習需要教師進行激勵和指導,教師組織教學的水平,直接影響學生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等方面的程度。教師要在有限的課堂教學的時間內盡量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的愉快;讓學生在吸收知識時像前人創造知識時那樣思考(發現或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能力;讓學生逐步學習、領會和應用知識,鼓勵學生在觀點、見解、方法上有所創新;讓學生變換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開辟新的途徑,尋找新的突破口去解決問題;讓學生多討論、多嘗試;讓學生在嘗試中產生激情的沖動。
(3)發展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的養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並且在教學中學生不合作、不理會,啟而不發是常有之事。學生是可持續發展的人,教學的著力點應放在實現學習主體各方面素質的主動、生動、全面、和諧、充分地發展上,要奠定學生終身學習、終身發展的基礎。創新力的開發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教師更應採用多樣活潑的方式,藉助多種媒介激發學生的想像力,並對標新立異的想法給予分析性指導和支持,以養成學生全面進取、不斷創新的習慣。有時教師可有意識地提供假信息,從反面刺激學生的選擇和判斷能力,讓他們自己去尋找論證的根據,在反復磨煉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 總結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得和失,為以後的教學服務
課後反思,總感覺是亡羊補牢,其實不然,我們不但要反思我們教學過程中過失和不當的地方,還要反思成功的地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得到了哪些啟發,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是否適合學生,師生配合是否默契,學生學得是否輕松愉快……我們都要加以回顧和總結,為以後的教育教學服務。
4. 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1)有利於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形象思維可以直接利用感官接受具體形象信息,然後在頭腦中形成表象,使抽象的語言變成具體的,直觀的,且有些趣味性的概念,讓學生去聯想,探索,產生學習的動力,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比如:《物質結構》中講述電子在核外運動遵循統計規律時。可以通過啟發和討論的形式獲得以下共識:蜜蜂在某一朵花采蜜時,沒有確定的飛翔路徑,似乎沒有規律。但長時間多次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蜜蜂在這朵花的近處遠處都可能出現,但蜜蜂總會在離花近的地方出現機會多。可以說這就是蜜蜂在對一朵花采蜜時的運動規律。然後,引出電子運動的統計規律。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統計規律,由好奇到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
(2)有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抽象概念,理論,提高教學效果。學生們運用形象思維通過直觀的類比,聯想等思維加工,使抽象難懂的概念、理論變成易學易懂的,這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潛能,而且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們要講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電子、質子和中子都是微觀的,如果只是用語言去描述,很難把學生的思維給打開。如果我們通過宏觀物體,如太陽與地球的相對運動的形象描述,根據其相似性來引出電子對於原子核的相對運動,由宏觀物體的運動特徵對比歸納出微觀電子的運動規律特徵。通過形象的類比,突出了事物的本質,又較好的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潛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❷ 學生在學習高中化學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以及解決方案

學生在學習高中化學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以及解決方案
一、知識體系零散,基礎知識不扎實,階段考試成績不穩定:
這一問題的主要表現是:對某些知識點概念理解不清,習題處理有困難。在後續課程中涉及到此類知識點的相關知識會產生連鎖反應,造成進一步的學習困難。如果這種現象持續下去,久而久之,就會象滾雪球一樣形成惡性循環,使得學生對學習產生畏難情緒,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策略:
(1) 自己應該先分析自己。自己對自己最了解,知道自己的學習中哪個環節最薄弱最需要幫助,只要把這個環節打通了剩下的工作就可事半功倍了。也可和老師共同探討這個問題,找出關鍵問題出在了何處。
(2) 制定學習計劃。老師為學生其制定好一個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包括時間計劃、學習內容和形式等等。因為中學生已經經過了多年的學習過程,有些問題累積的過多,需要系統的來解決,不能只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只是解決了表面問題,真到綜合訓練和考試的時候,問題依然會存在。
(3) 要從思想上讓學生下定決心,努力實施。解決自己沉積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有恆心、耐心,切忌耍小聰明,敷衍了事。無論採取什麼方案,都要扎扎實實的去做。要讓學生意識到問題是自己的,家長和老師是來幫助自己的,所以無論在何種情況下,自己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跟家長和老師產生抵觸情緒,這樣才能讓自己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二、平時的作業題都會做,但考試總是考不了高分
這一問題的主要現象是:老師在每節課後留的作業都能比較順利的完成,正確率也比較高,可是一到期中、期末考試的時候,分數就不理想了,平時會做的題也做錯了,稍微綜合一點的題目也不能拿分。如果長期下去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就會下降,他們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考試時底氣就不足,做題猶豫不決,耽誤考試寶貴的時間,就會直接導致成績下降。
策略:
平常的課後作業、練習的目的是用來鞏固、加強所學知識點記憶、理解和運用,並檢測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一般多為專用知識點練習題目,綜合性不是很強。期中、期末考試是階段檢測性考試,是綜合考察學生們對本階段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題目中往往會把知識點進行綜合,以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學生之所以出現這種問題,是因為他們只是對基本知識點達到了理解掌握的層次,還沒有達到綜合運用的層次,對多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沒有能夠形成知識系統。要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在完成課後作業的同時,分析這個題目的設計思想,在今後遇到相關問題的時候,就會比較熟練。
另外,學生在平時完成作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時間的控制。不要有拖拉的毛病。因為考試的時候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獨立完成,氣氛、心態都和平時有所不同。大家在平時如果對待作業和練習以考試的狀態處理,那麼在考試的時候就會比較從容自如,更好的把握每一道考試題。
三、考試前不知道該怎麼復習,復習什麼
這一問題的主要現象是:每次到考試前復習的時候,看著自己的課本或筆記,感覺無從下手,不知道哪些該看、該記、該練,既浪費了時間,也影響了心情。因為沒能進行充分的准備,盲目應考,總會給自己造成遺憾。
策略:
應考也應該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對付每一次的考試,都要認真分析考試目的和重點。期中期末考試屬於階段檢測性考試,目的是用來檢測學生對本階段所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所以對於期中期末考試一方面要梳理自己所學知識點掌握的情況、重難點在哪裡、典型題目、以往試卷等等,期中期末考試中也不乏一些原題出現。書要學到只剩下目錄,也就是對於自己所學內容爛熟於胸,就能把本階段知識點、重點、難點、典型題目、自己的問題找出來,然後有的放矢,就容易把握復習要點了。凡是自己記不起來的、模糊的,一定是自己掌握不好的,需要在考前下功夫的內容。中考屬於選拔性考試,題目設置的綜合性更強,應考就更復雜一些。
四、平時見了老師也沒有什麼問題問,可是老師問的問題總是不會
這一問題的主要現象是:每次老師問還有什麼問題的時候,自己總感覺沒有什麼問題。可是看到其他同學問的問題,自己也不明白;而且老師提問的時候,自己也答不上來。長此以往,自己就對知識點理解出現了誤區,掌握不好,為後續相關知識的學習造成隱患。
策略: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對知識點的學習不夠認真。對於同在一個課堂上聽課,因為自己的走神,可能會漏聽很多信息,甚至是對這個知識點很關鍵的信息。這樣,對這個知識點的學習就會產生一知半解的情況,好像知道,又不全知道。自己心中就會存在一個誤會:這個知識點我掌握了。但是一到做作業、考試的時候,這種誤會就會造成題目不會做、或者做錯了還不知道。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讓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不僅捕捉老師講解的知識點的關鍵信息,而且要積極開動腦筋,跟上老師的節奏。這樣就能保證真正的學會本節課的內容。
有的學生是真的有問題要問,但是因為某些情況:比如面子啊、時間啊等等,不好意思問老師,或者沒能來得及問老師,把問題給耽擱了,對於這種情況,我們老師要會發現學生的問題,多提問,用這種方式來解決他們的問題。
五、總覺得老師留的作業太多,總是完不成作業
這一問題的主要現象是:每天做業到很晚的時間,因為自己的效率低,花了好多時間還完不成,時間長了以後就對做作業產生了厭惡感,每次看到作業都煩,就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憊,經常受老師批評,成績還上不去。
策略:
課後作業內容和數量是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去設置的。老師大多數時候都是考慮到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安排作業的。有些學生對待作業的習慣不好,總是認為作業一定要有大塊的時間去做,比如自習課或者回家後再做作業。
其實做作業是要有技巧的。
(1) 做個計劃。分析自己今天的作業按學科分都有哪些,有多少類,按照自己的情況,每塊內容大致用多長時間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2) 提高效率。對於不同類別的作業,利用不同的時間來處理,比如背誦、聽寫類的可以安排在課間和同學一起進行;朗讀可以在早晨進行等。
(3) 杜絕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看電視寫作業、聽音樂寫作業等等,這樣容易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降低學習效率。一定要讓學生認識到做作業不是為了應付老師或者課代表的檢查,而是來鞏固所學知識點。不要因為可能這項作業老師不檢查自己就偷偷不做了。如果因為某種情況實在不能完成當天的作業,一定要請家長給老師做出解釋,不能為了趕作業而影響睡眠,這樣得不償失。
六、上課時不能夠專心聽講,總是走神
這一問題的主要現象是:課堂開始還能跟著老師走,可是聽著聽著就不知道老師在說什麼了,思路就跑到其它事情上去了,再回過神來時已經跟不上老師的節奏了。如果學生的自製力差的話,課上聽不懂的東西課下就很難自己主動的去搞懂。
策略:
上課走神主要有以下這幾種情況:
(1) 被一些突發事件所干擾。比如窗外忽然有什麼事情發生了,有個什麼突然的聲音等等,自己的思路走了就回不來了。
(2) 因為課間和同學們討論的事情一直放不下,自己的思路還一直處在課間問題的興奮狀態。
(3) 因為對課堂內容不感興趣,主動走神。
(4) 因為視力問題,因為看不清黑板而降低對課堂注意力。
但是,無論任何情況,課堂上不能專心聽講,是造成學習成績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解決的辦法也有幾種,學校教室要保持安靜。老師在課堂上要講究授課效果和效率,聲音洪亮,板書清晰、方式新穎,用來引導學生們把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教學上。學生自身也應該注意避免課間的強烈運動和玩笑、避免過多的參與與自身無關的事情中去。上課的時候,也可以通過記筆記的方式來強迫自己跟隨老師的節奏走。

❸ 有關高中化學的幾個問題!!!

1.當加入氣體兩個都增加,當加入固體或液體沒有變化。既然是恆容密閉,移項pv=nrt,有p=crt(c是濃度),那麼兩者在溫度恆定的情況下二者是按正比例函數關系增加的。
2.看你要的實質要多麼實質,還有你的水解的范圍:
(1)【廣義】最表面的解釋是物質與水反應(普遍的水解),包括酯類的水解,鹽類的水解等。
(2)【狹義】對於鹽類水解,可以理解為是中和反應的逆反應,如果在深入一些就是弱或中強酸(鹼)離子由於趨向於成為分子,拽過來水的陰陽離子從而促進水的電離。
3.如果考慮鹽類的水解應該是Vb>10Va,因為弱酸濃度越高它的電離程度越低(勒夏特列原理),所以ph=2的實際醋酸量被隱藏的相對更多,你可以形象的想像它的潛力越大。所以ph=2的中和能力大於10份的ph=3的能力,也就是說Vb為達到Va的能力,需要比10倍更多些。

不知道回答的滿意不滿意

❹ 有關高中化學的一些問題

1、氫氣燃燒的火焰是淡藍色,不容易觀察。一般的玻璃是鈉玻璃,即生產時使用的是鈉的化合物,所以在玻璃中含有鈉的化合物,在灼燒時,會表現出鈉元素的焰色,即黃色,黃色很強,會掩蓋住淡藍色,而不利於火焰顏色的觀察,所以用石英玻璃,即較純凈的SiO2,可避免Na的黃色光的影響。

2、沒有什麼特殊的條件,遇到具有還原性的物質就可以了。

3、SO2與Na2O2的反應,嚴格講,兩個都有,而且以氧化還原反應,即第一個為主
SO2 + Na2O2 = Na2SO4
2SO2 + 2Na2O2 = 2Na2SO3 + O2
有沒有水不是主要問題。

4、Cu與硝酸反應
濃,Cu + 4HNO3(濃) = Cu(NO3)2 + 2NO2 + 2H2O
稀,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 4H2O
很明顯,1mol Cu,濃硝酸被還原的是2mol,稀硝酸被還原的是2/3mol

因為1 mol Cu化合價總是升高2,所以被還原的硝酸的化合價就得降低2,濃硝酸的還原產物是NO2,降低幅度只有1,稀硝酸的還原產物是NO,降低幅度是3,所以濃硝酸被還原的更多了。

❺ 一些關於高中化學的有關問題

1.(1)「一塊表面已被氧化為Na2O的鈉塊」,鈉塊與水反應會生成H2,表面的氧化鈉能溶於水
(2)反應物中只有鈉能與水產生氫氣,所以產生H2的物質的量是0.1mol說明鈉有0.2mol,即為4.6克,所以氧化鈉的質量為10.8-4.6=6.8克
2.反應式為Fe+CuSO4=FeSO4+Cu,差量△m=0.2g,所以Cu有1.6克0.025mol,所以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為0.25mol/L(差量法其實就是把△m除以前後有質量變化的物質的分子量之差再乘以你所需的物質的分子量就是你所求的物質的質量)
5.因為是正好完全溶解,所以2*[Mg2+]=[Cl-]=0.2mol,所以需要NaOH 0.2mol,最少需要NaOH50ml(關鍵是看清楚其中的反應以及物質變化,建議開始時先列出體系中的所有反應式,根據先後順序逐步推演,結果就很明顯了,熟練後一眼就能看出哪裡守恆了)
4.1:2:3(同體積|同物質的量濃度的三種溶液,Cl離子的濃度之比為1:2:3,所需AgNO3的體積就是1:2:3。更簡單的方法,假設三種溶液的體積均為1L,物質的量濃度均為1mol/L,所以NaCl MgCl2 AlCl3均有1mol,所以溶液中的Cl離子物質的量比例為1:2:3,故所需AgNO3溶液的體積比為1:2:3)
3:2:1 1:1:1(同體積的三種溶液中的Cl離子全部沉澱下來,所用AgNO3溶液體積相同,說明三種溶液中的Cl離子總數相同,生成的AgCl物質的量相同,所以生成沉澱的質量比相同,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推演一遍)

❻ 幾個高中化學問題

1、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有機物:①不飽和有機物(含-C≡C-或-C=C-) ②苯的同系物(須含α氫):甲苯、乙苯等 ③含醛基的物質。因為它們具有還原性官能團
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無機物:大多數處於中間價態的元素都能被其氧化 因為高錳酸鉀的氧化性很強
比如H2S SO2 H2O2 Cl2 HClO 等等

能使溴水褪色的無機物。

如H2S Br2+H2S=2HBr+S↓

SO2 Br2+SO2+2H2O=H2SO4+2HBr

Na2SO3 Br2+Na2SO3+H2O=Na2SO4+2HBr

Mg粉(或Zn粉等)Br2+Mg=MgBr2

NaOH等強鹼Br2+2NaOH=NaBr+NaBrO+H2O

Na2CO3(或AgNO3等鹽)

Br2+H2OHBr+HBrO

2HBr+Na2CO3=2NaBr+CO2↑+H2O

HBrO+Na2CO3=NaBrO+NaHCO3

※(2)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機物:

不飽和烴如烯烴、炔烴、二烯烴、苯乙烯等,不飽和烴的衍生物,如烯醇、烯醛、烯酯、鹵代烯烴、油酸、油酸鹽、油酸某酯、油等;

石油產品,如裂化氣、裂解氣、裂化汽油等;

苯酚及其同系物(發生取代反應);

含醛基的化合物,如醛類、葡萄糖、甲酸、還原糖等水溶液。

天然橡膠(聚異戊二烯)。

值得強調的是①某些與溴不發生反應的有機物如鹵代烴、四氯化碳、氯仿、溴苯、直餾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液態環烷烴,低級酯、液態飽和烴、二硫化碳等能萃取溴,雖能使溴水層變無色,但油層變橙紅色,一般來說使溴水褪色並不包括這類物質。②溴水與碘化鉀溶液作用後生成的I2的水溶液為深黃色至褐色,顏色並未變淺。
2、氧化性從強到弱:高錳酸鉀、硝酸、濃硫酸、次氯酸、氯氣、鐵離子、二氧化硫、氫氟酸。
3、酸性從強到弱:磷酸、亞硫酸、醋酸、碳酸、氫硫酸、硅酸、苯酚(有幾個記不清了,可以查第一電離常數,越小酸性越弱)
4、可以的,但是要確定這個濃度時生成鹽溶液的PH值,選好指示劑
5、是的,完全中和就是完全反應,但是PH大於7的(強鹼弱酸鹽)。

❼ 高中化學常見問題

雖然是復制粘貼來的,但是覺得對你還有用。幫你看過了,還不錯!因為我回答問題都比較喜歡自己回答,但是這里的東西萬一打錯,很容易誤導!見諒!
K+:焰色反應紫色
Na+:焰色反應黃色

Ba2+:加入SO42-產生不溶於稀硝酸的白色沉澱。

Ca2+:焰色反應磚紅色,加入Na2CO3後產生白色沉澱

AL3+:加入NaOH後先產生白色沉澱,後沉澱溶解。

Fe3+:加入KSCN變為血紅色或加苯酚變為紫色。

Fe2+:先檢驗原溶解液無Fe3+,先加強氧化劑(K2Cr2O7、
HNO3、H2O2酸性KMnO4、HClO……)然後檢驗有沒有Fe3+。

Cu2+:一般為藍色溶液,加入OH-產生藍色沉澱。

Ag+:加入Cl-產生不溶於稀HNO3的白色沉澱。

NH4+:加入OH-,加熱產生無色氣體,可使紫色石蕊試紙變藍。

NO3-:加入H+、Fe產生紅棕色氣體,或無色氣體與O2反應後顯紅棕色。

CL-:加入Ag+產生不溶於稀HNO3的白色沉澱。Br-:加入Ag+產生不溶於稀HNO3的淺黃色沉澱。I-:加入Ag+產生不溶於稀HNO3的黃色沉澱。SO42-:加入Ba2+產生不溶於稀HNO3的白色沉澱。

SO32-:加入Ca2+產生白色沉澱,加入H+產生氣體 ,能使品紅褪色。HSO3-:加入Ca2+產生白色沉澱,加入H+產生氣體 ,能使品紅褪色。CO32-:加入Ca2+產生白色沉澱,加入H+產生氣體 ,不能使品紅褪色。HCO3-:加入Ca2+不產生白色沉澱,加入H+產生氣體 ,不能使品紅褪
S2-:加入Cu2+產生黑色沉澱。
一般化學反應的沉澱物有:
H4SiO4(H2SiO3)[白色膠狀沉澱]
Cu(OH)2[藍色絮狀沉澱
Fe(OH)3[紅褐色絮狀沉澱]
Al(OH)3[白色絮狀沉澱]
Zn(OH)2[白色絮狀沉澱]
Mg(OH)2[白色沉澱]
AgOH[白色沉澱、不穩定,分解成棕色Ag2O沉澱]
Fe(OH)2[白色絮狀沉澱不穩定]
AgCl[白色沉澱]AgBr[淺黃色沉澱]
AgI[黃色沉澱]Ag3PO4[黃色沉澱]
CuS[黑色沉澱]PbS[黑色沉澱]
FeS[黑色沉澱]
BaSO4[白色沉澱]
Ag2S[黑色沉澱]
PbCl2[白色沉澱]
PbSO4[白色沉澱]
ZnS[白色沉澱]
Ag2CO3[白色沉澱]
ZnCO3[白色沉澱]

❽ 高中化學教學策略有哪些

第一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

一、創設問題情境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需要認真研究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能夠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進入問題中去,不斷探究,掌握知識,獲得能力的發展.這種教學方式,對於學生有效學習化學具有積極的作用.比如,在教學金屬與鹽發生置換反應的規律的相關內容時,在學生對有關內容,比如,學生明白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其鹽液中置換出來的內容後,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比如,把金屬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能不能置換成金屬銅出來?在問題提出之後,教師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使學生進行實驗觀察.學生可以實驗觀察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的現象,分析現象,學生可以得出結論,不能置換出銅來,這樣,學生對有關內容的理解會更為透徹,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也能得到鍛煉.在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教師要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要有效引導學生觀察化學現象,使學生能夠在不斷地產生疑惑,並能夠在不斷地解決疑惑的過程中,尋求突破,這樣,學生的化學學習的積極性就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此方式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其實化學知識與生產生活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點也很多,這都為學生發現問題提供了條件.作為化學教師要積極利用語言情境、思維情境、實驗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不斷發現,在發現中不斷提高.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現象,根據生活實際提出問題,比如,學生提出,洗滌羊毛製品時為什麼不能用普通的洗衣粉,而要用專門的羊毛洗滌劑?為什麼羊毛製品比滌綸等材料的製品更容易蛀蟲?等等問題,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提出問題,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探究熱情和學習化學的積極性,達到引導學生有效學習的目的.

三、加強演示實驗教學

演示實驗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實驗,並把實驗步驟,過程展示給學生.演示實驗的生動直觀性很強,同時也能有效展示化學概念,原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於學生有效理解有關知識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演示實驗要充分發揮教師在實驗中的示範作用,通過教師的演示,使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實驗方法,提高學生的科學實驗意識,使學生能夠規范操作,有效學習化學知識.要保證演示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具備以下條件:第一,作為教師要充分重視演示實驗,能夠認真研究演示實驗與教學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要明確實驗目的,明確實驗的具體要求,認真設計演示實驗的程序,科學選擇實驗材料,進行實驗器材的安裝,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把握實驗的最佳時期,根據學生的情況,設計相關問題,等等,這樣,演示實驗才能成功實施,實驗現象明顯,學生才能在實驗中有效掌握相關內容.第二,演示實驗要盡可能使學生參與其中.在演示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有效感知實驗的變化,要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其中,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嗅覺等多種感官器官,使學生體驗實驗,感知實驗,從而把握實驗現象,了解實驗的本質.在演示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走下課堂,邊實驗,邊對學生進行解說,引導學生體味實驗現象,必要時,要利用實物投影儀等手段放大實驗,使學生參與實驗,堅決杜絕教師唱獨角戲的情況的發生,這樣,演示實驗的效果才能真正凸現出來.

四、總結

總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努力提高課堂效率,實現有效教學,通過教學使學生不僅可以掌握化學知識,更要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化學素養得到有效提升,這樣的教學才是成功的.

❾ 幾個關於高中化學的問題

1、不會爆炸;
2、煤油屬易燃物,而鈉是很活潑金屬,與其它物質反應時會放出大量的熱,從而引燃引爆煤油;
3、氯水中的次氯酸既有酸性、又有漂白性,所以先使石蕊變紅,然後又漂白了它;
4、如果HClO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強,這個反應就不會有沉澱產生;
5、D,其它都會被氯水氧化,使其變質。

閱讀全文

與高中化學有哪些問題可以導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