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化學元素周期表怎麼讀
1氫(qīng)2氦(hài)3鋰(lǐ)4鈹(pí)5硼(péng)6碳(tàn)7氮(dàn)8氧(yǎng)9氟(fú)10氖(nǎi)11鈉(nà)12鎂(měi)13鋁(lǚ)14硅(guī)15磷(lín)16硫(liú)17氯(lǜ)18氬(yà)19鉀(jiǎ)20鈣(gài)
21鈧(kàng)22鈦(tài)23釩(fán)24鉻(gè)25錳(měng)26鐵(tiě)27鈷(gǔ)28鎳(niè)29銅(tóng)30鋅(xīn)31鎵(jiā)32鍺(zhě)33砷(shēn)34硒(xī)35溴(xiù)36氪(kè)37銣(rú)38鍶(sī)39釔(yǐ)40鋯(gào)41鈮(ní)42鉬(mù)43鍀(dé)44釕(liǎo)45銠(lǎo)46鈀(bǎ)47銀(yín)48鎘(gé)49銦(yīn)
50錫(xī)51銻(tī)52碲(dì)53碘(diǎn)54氙(xiān)55銫(sè)56鋇(bèi)57鑭(lán)58鈰(shì)59鐠(pǔ)60釹(nǚ)61鉕(pǒ)62釤(shān)63銪(yǒu)64釓(gá)65鋱(tè)66鏑(dī)67鈥(huǒ)68鉺(ěr)69銩(diū)70鐿(yì)71鑥(lǔ)72鉿(hā)73鉭(tǎn)74鎢(wū)75錸(lái)76鋨(é)77銥(yī)78鉑(bó)79金(jīn)80汞(gǒng)
81鉈(tā)82鉛(qiān)83鉍(bì)84釙(pō)85砹(ài)86氡(dōng)87鈁(fāng)88鐳(léi)89錒(ā)90釷(tǔ)91鏷(pú)92鈾(yóu)93鎿(ná)94鈈(bù)95鎇(méi)96鋦(jú)97錇(péi)98鐦(kāi)99鎄(āi)100鐨(fèi)101鍆(mén)102鍩(nuò)103鐒(láo)104釒盧(lú)105釒杜(dù)106釒喜(xǐ)107釒波(bō)108釒黑(hēi)109釒麥(mài)110釒達(dá)111釒侖(lún)
(1)化學27個常見元素怎麼讀擴展閱讀
元素位置推斷
1、元素周期數等於核外電子層數;
2、主族元素的序數等於最外層電子數;
3、確定族數應先確定是主族還是副族,其方法是採用原子序數逐步減去各周期的元素種數,即可由最後的差數來確定。在第一至第五周期時最後的差數小於等於10時差數就是族序數,差為8、9、10時為Ⅷ族,差數大於10時,則再減去10,最後結果為族序數;
在第六、七周期時差數為1:ⅠA族,差數為2:ⅡA族,差數為3~17:鑭系或錒系,差數介於18和21之間:減14,差數為22~24:Ⅷ族,差數大於25:減24,為對應的主族
根據各周期所含的元素種類推斷,用原子序數減去各周期所含的元素種數,當結果為「0」時,為零族;當為正數時,為周期表中從左向右數的縱行,如為「2」則為周期表中從左向右數的第二縱行,即第ⅡA族;當為負數時其主族序數為8+結果。
所以應熟記各周期元素的種數,即2、8、8、18、18、32、32。如:①114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14-2-8-8-18-18-32-32=-4,8+(-4)=4,即為第七周期,第ⅣA族。②75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75-2-8-8-18-18=21,21-14=7,即為第六周期,第ⅦB族
㈡ 元素的那些字怎麼讀
1氫(qīng)、2氦(hài)、3鋰(lǐ)、鈹(pí)、5硼(péng)、6碳(tàn)、7氮(dàn)、8氧(yǎng)、9氟(fú)、10 氖(nǎi)。
11鈉(nà)、12鎂(měi)、13鋁(lǚ)、14 硅(guī)、15磷(lín)、16硫(liú)、17氯(lǜ)、18氬(yà)、19鉀(jiǎ)、20鈣(gài)。
21鈧(kàng)、22鈦(tài)、23 釩(fán)、24鉻(gè)、25錳(měng) 、26鐵(tiě) 、27鈷(gǔ)、28鎳(niè)、29銅(tóng)、30鋅(xīn)。
31鎵(jiā)、32鍺(zhě)、33砷(shēn)、34硒(xī)、35溴(xiù)、36氪(kè)、37銣(rú) 、38鍶(sī) 、39釔(yǐ)、40鋯(gào) 。
41鈮(ní)、42鉬(mù)、 43鍀(dé) 、44釕(liǎo)、45銠(lǎo)、 46鈀(bǎ)、 47銀(yín) 、48鎘(gé)、49銦(yīn)、50錫(xī)。
51銻(tī) 52碲(dì)53 碘(diǎn) 54氙(xiān)55銫(sè) 56鋇(bèi) 57鑭(lán) 58鈰(shì) 59鐠(pǔ)60 釹(nǚ)。
61鉕(pǒ)、62釤(shān)、63銪(yǒu)、64釓(gá)、65鋱(tè)、66鏑(dī)、67鈥(huǒ)、68鉺(ěr)、69銩(diū)、70鐿(yì)。
71鑥(lǔ) 、72鉿(hā)、73鉭(tǎn)、74鎢(wū)、75錸(lái)、76鋨(é)、77銥(yī)、78鉑(bó)、79金(jīn)、 80汞(gǒng)。
81鉈(tā)、82鉛(qiān)、83鉍(bì)、84釙(pō)、85砹(ài)、86氡(dōng)、87鈁(fāng)、 88鐳(léi)、89錒(ā)、90釷(tǔ)。
91鏷(pú)、92鈾(yóu)、93鎿(ná)、94鈈(bù)、95鎇(méi)、96鋦(jú)、97錇(péi)、98鐦(kāi)、 99鎄(āi)、100鐨(fèi)、101鍆(mén)、102鍩(nuò)、103鐒(láo)。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鹼金屬元素、鹼土金屬、鹵族元素、稀有氣體等。
(2)化學27個常見元素怎麼讀擴展閱讀:
現代化學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先創造的,他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依相對原子質量大小並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元素放在同一列,製成元素周期表的雛形。
經過多年修訂後才成為當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橫行稱為一個周期,一列稱為一個族。原子半徑由左到右依次減小,上到下依次增大。
在化學教科書和字典中,都附有一張「元素周期表(英文:the periodic table)」。這張表揭示了物質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來似乎互不相關的元素統一起來,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自然體系。
㈢ 化學元素符號怎麼讀
第一周期元素:1 氫(qīng) 2 氦(hài);
第二周期元素:3 鋰(lǐ) 4 鈹(pí) 5 硼(péng) 6 碳(tàn) 7 氮(dàn) 8 氧(yǎng) 9 氟(fú) 10 氖(nǎi);
第三周期元素:11 鈉(nà) 12 鎂(měi) 13 鋁(lǚ) 14 硅(guī) 15 磷(lín) 16 硫(liú) 17 氯(lǜ) 18 氬(yà);
第四周期元素:19 鉀(jiǎ) 20 鈣(gài) 21 鈧(kàng) 22 鈦(tài) 23 釩(fán) 24 鉻(gè) 25 錳(měng) 26 鐵(tiě) 27 鈷(gǔ) 28 鎳(niè) 29 銅(tóng) 30 鋅(xīn) 31 鎵(jiā) 32 鍺(zhě) 33 砷(shēn) 34 硒(xī) 35 溴(xiù) 36 氪(kè);
第五周期元素:37 銣(rú) 38 鍶(sī) 39 釔(yǐ) 40 鋯(gào) 41 鈮(ní) 42 鉬(mù) 43 鍀(dé) 44 釕(liǎo) 45 銠(lǎo) 46 鈀(bǎ) 47 銀(yín) 48 鎘(gé) 49 銦(yīn) 50 錫(xī) 51 銻(tī) 52 碲(dì) 53 碘(diǎn) 54 氙(xiān);
第六周期元素:55 銫(sè) 56 鋇(bèi) 57 鑭(lán) 58 鈰(shì) 59 鐠(pǔ) 60 釹(nǚ) 61 鉕(pǒ) 62 釤(shān) 63 銪(yǒu) 64 釓(gá) 65 鋱(tè) 66 鏑(dī) 67 鈥(huǒ) 68 鉺(ěr) 69 銩(diū) 70 鐿(yì) 71 鑥(lǔ) 72 鉿(hā) 73 鉭(tǎn) 74 鎢(wū) ;
75 錸(lái) 76 鋨(é) 77 銥(yī) 78 鉑(bó) 79 金(jīn) 80 汞(gǒng) 81 鉈(tā) 82 鉛(qiān) 83 鉍(bì) 84 釙(pō) 85 砹(ài) 86 氡(dōng);
第七周期元素:87 鈁(fāng) 88 鐳(léi) 89 錒(ā) 90 釷(tǔ) 91 鏷(pú) 92 鈾(yóu) 93 鎿(ná) 94 鈈(bù) 95 鎇(méi) 96 鋦(jú) 97 錇(péi) 98 鐦(kāi) 99 鎄(āi) 100 鐨(fèi) 101 鍆(mén) 102 鍩(nuò) 103 鐒(láo) 104 鈩(lú) 105 (dù) 106 (xǐ) 107 (bō) 108 (hēi) 109 䥑(mài) 110 鐽(dá) 111 錀(lún) 112 鎶(gē)。
(3)化學27個常見元素怎麼讀擴展閱讀: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結構,也顯示了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和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其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被稱為化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同一周期內,從左到右,元素核外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依次遞增,原子半徑遞減(零族元素除外)。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獲電子能力逐漸增強,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數從左到右遞增(沒有正價的除外),最低負氧化數從左到右遞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核外電子層數逐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原子序數遞增,元素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元素周期表的意義重大,科學家正是用此來尋找新型元素及化合物。
㈣ 元素周期表所有讀音怎麼讀
第 01 號元素: 氫 [化學符號]H, 讀qīng
第 02 號元素: 氦 [化學符號]He, 讀hài
第 03 號元素: 鋰 [化學符號]Li, 讀lǐ
第 04 號元素: 鈹 [化學符號]Be, 讀pí
第 05 號元素: 硼 [化學符號]B, 讀péng
第 06 號元素: 碳 [化學符號]C, 讀tàn
第 07 號元素: 氮 [化學符號]N, 讀dàn
第 08 號元素: 氧 [化學符號]O, 讀yǎng
第 09 號元素: 氟 [化學符號]F, 讀fú
第 10 號元素: 氖 [化學符號]Ne, 讀nǎi
第 11 號元素: 鈉 [化學符號]Na, 讀nà
第 12 號元素: 鎂 [化學符號]Mg, 讀měi
第 13 號元素: 鋁 [化學符號]Al, 讀lǚ
第 14 號元素: 硅 [化學符號]Si, 讀guī
第 15 號元素: 磷 [化學符號]P, 讀lín
第 16 號元素: 硫 [化學符號]S, 讀liú
第 17 號元素: 氯 [化學符號]Cl, 讀lǜ
第 18 號元素: 氬 [化學符號]Ar,A, 讀yà
第 19 號元素: 鉀 [化學符號]K, 讀jiǎ
第 20 號元素: 鈣 [化學符號]Ca, 讀gài
第 21 號元素: 鈧 [化學符號]Sc, 讀kàng
第 22 號元素: 鈦 [化學符號]Ti, 讀tài
第 23 號元素: 釩 [化學符號]V, 讀fán
第 24 號元素: 鉻 [化學符號]Cr, 讀gè
第 25 號元素: 錳 [化學符號]Mn, 讀měng
第 26 號元素: 鐵 [化學符號]Fe, 讀tiě
第 27 號元素: 鈷 [化學符號]Co, 讀gǔ
第 28 號元素: 鎳 [化學符號]Ni, 讀niè
第 29 號元素: 銅 [化學符號]Cu, 讀tóng
第 30 號元素: 鋅 [化學符號]Zn, 讀xīn
第 31 號元素: 鎵 [化學符號]Ga, 讀jiā
第 32 號元素: 鍺 [化學符號]Ge, 讀zhě
第 33 號元素: 砷 [化學符號]As, 讀shēn
第 34 號元素: 硒 [化學符號]Se, 讀xī
第 35 號元素: 溴 [化學符號]Br, 讀xiù
第 36 號元素: 氪 [化學符號]Kr, 讀kè
第 37 號元素: 銣 [化學符號]Rb, 讀rú
第 38 號元素: 鍶 [化學符號]Sr, 讀sī
第 39 號元素: 釔 [化學符號]Y, 讀yǐ
第 40 號元素: 鋯 [化學符號]Zr, 讀gào
第 41 號元素: 鈮 [化學符號]Nb, 讀ní
第 42 號元素: 鉬 [化學符號]Mo, 讀mù
第 43 號元素: 礙 [化學符號]Tc, 讀dé
第 44 號元素: 釕 [化學符號]Ru, 讀liǎo
第 45 號元素: 銠 [化學符號]Rh, 讀lǎo
第 46 號元素: 鈀 [化學符號]Pd, 讀bǎ
第 47 號元素: 銀 [化學符號]Ag, 讀yín
第 48 號元素: 鎘 [化學符號]Cd, 讀gé
第 49 號元素: 銦 [化學符號]In, 讀yīn
第 50 號元素: 錫 [化學符號]Sn, 讀xī
第 51 號元素: 銻 [化學符號]Sb, 讀tī
第 52 號元素: 碲 [化學符號]Te, 讀dì
第 53 號元素: 碘 [化學符號]I, 讀diǎn
第 54 號元素: 氙 [化學符號]Xe, 讀xiān
第 55 號元素: 銫 [化學符號]Cs, 讀sè
第 56 號元素: 鋇 [化學符號]Ba, 讀bèi
第 57 號元素: 鑭 [化學符號]La, 讀lán
第 58 號元素: 鈰 [化學符號]Ce, 讀shì
第 59 號元素: 鐠 [化學符號]Pr, 讀pǔ
第 60 號元素: 釹 [化學符號]Nd, 讀nǚ
第 61 號元素: 鉕 [化學符號]Pm, 讀pǒ
第 62 號元素: 釤 [化學符號]Sm, 讀shān
第 63 號元素: 銪 [化學符號]Eu, 讀yǒu
第 64 號元素: 釓 [化學符號]Gd, 讀gá
第 65 號元素: 鋱 [化學符號]Tb, 讀tè
第 66 號元素: 鏑 [化學符號]Dy, 讀dī
第 67 號元素: 鈥 [化學符號]Ho, 讀huǒ
第 68 號元素: 鉺 [化學符號]Er, 讀ěr
第 69 號元素: 銩 [化學符號]Tm, 讀diū
第 70 號元素: 鐿 [化學符號]Yb, 讀yì
第 71 號元素: 鑥 [化學符號]Lu, 讀lǔ
第 72 號元素: 鉿 [化學符號]Hf, 讀hā
第 73 號元素: 鉭 [化學符號]Ta, 讀tǎn
第 74 號元素: 鎢 [化學符號]W, 讀wū
第 75 號元素: 錸 [化學符號]Re, 讀lái
第 76 號元素: 鋨 [化學符號]Os, 讀é
第 77 號元素: 銥 [化學符號]Ir, 讀yī
第 78 號元素: 鉑 [化學符號]Pt, 讀bó
第 79 號元素: 金 [化學符號]Au, 讀jīn
第 80 號元素: 汞 [化學符號]Hg, 讀gǒng
第 81 號元素: 鉈 [化學符號]Tl, 讀tā
第 82 號元素: 鉛 [化學符號]Pb, 讀qiān
第 83 號元素: 鉍 [化學符號]Bi, 讀bì
第 84 號元素: 釙 [化學符號]Po, 讀pō
第 85 號元素: 砹 [化學符號]At, 讀ài
第 86 號元素: 氡 [化學符號]Rn, 讀dōng
第 87 號元素: 鈁 [化學符號]Fr, 讀fāng
第 88 號元素: 鐳 [化學符號]Ra, 讀léi
第 89 號元素: 錒 [化學符號]Ac, 讀ā
第 90 號元素: 釷 [化學符號]Th, 讀tǔ
第 91 號元素: 鏷 [化學符號]Pa, 讀pú
第 92 號元素: 鈾 [化學符號]U, 讀yóu
第 93 號元素: 鎿 [化學符號]Np, 讀ná
第 94 號元素: 鈈 [化學符號]Pu, 讀(bù
第 95 號元素: 鎇 [化學符號]Am, 讀méi
第 96 號元素: 鋦 [化學符號]Cm, 讀jū
第 97 號元素: 錇 [化學符號]Bk, 讀péi
第 98 號元素: 鐦 [化學符號]Cf, 讀kāi
第 99 號元素: 鎄 [化學符號]Es, 讀āi
第 100 號元素: 鐨 [化學符號]Fm, 讀fèi
第 101 號元素: 鍆 [化學符號]Md, 讀mén
第 102 號元素: 鍩 [化學符號]No, 讀nuò
第 103 號元素: 鐒 [化學符號]Lw, 讀láo
第 104 號元素: 鐪 [化學符號]Rf, 讀
第 105 號元素: 釒杜[化學符號]Db, 讀dù
第 106 號元素: 釒喜 [化學符號]Sg , 讀xǐ
第 107 號元素: 釒波 [化學符號]Bh, 讀bō
第 108 號元素: 釒黑 [化學符號]Hs, 讀hēi
第 109 號元素: 釒麥 [化學符號]Mt, 讀mài
第 110 號元素: 鐽 [化學符號]Ds, 讀dá
第 111 號元素: 釒侖 [化學符號]Rg, 讀lún
第 112 號元素: uub(112)
第 113 號元素: uut(113)
第 114 號元素: uuq(114)
第 115 號元素: uup(115)
第 116 號元素: uuh(116)
㈤ 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元素讀音
1 H 氫(qīng) 水素(すいそ,hydrogenium)
2 He 氦(hài) ヘリウム(helium)
3 Li 鋰(lǐ) リチウム(lithium)
4 Be 鈹(pí) ベリリウム(beryllium)
5 B 硼(péng) 硼素(ほうそ,borum)
6 C 碳(tàn) 炭素(たんそう,carbonium)
7 N 氮(dàn) 窒素(ちっそ,nitrogenium)
8 O 氧(yǎng) 酸素(さんそ,oxygenium)
9 F 氟(fú) 弗素(ふっそ,fluorum)
10 Ne 氖(nǎi) ネオン(neon)
11 Na 鈉(nà) ナトリウム(sodium)
12 Mg 鎂(měi) マグネシウム(magnesium)
13 Al 鋁(lǚ) アルミニウム(aluminium)
14 Si 硅(guī) 珪素(けいそ,silicium)
15 P 磷(lín) 燐(りん,phosphorum)
16 S 硫(liú) 琉黃(いおう,sulphur)
17 Cl 氯(lǜ) 塩素(えんそ,chlorum)
18 Ar 氬(yà) アルゴン(argon)
19 K 鉀(jiǎ) カリウム(potassium)
20 Ca 鈣(gài) カルシウム(calcium)
21 Sc 鈧(kàng) スカンジウム(scandium)
22 Ti 鈦(tài) チタン(titanium)
23 V 釩(fán) バナジウム(vanadium)
24 Cr 鉻(gè) クロム(chromium)
25 Mn 錳(měng) マンガン(manganese)
26 Fe 鐵(tiě) 鉄(てつ,ferrum)
27 Co 鈷(gǔ) コバルト(cobalt)
28 Ni 鎳(niè) ニッケル(nkckel)
29 Cu 銅(tóng) 銅(どう,cuprum)
30 Zn 鋅(xīn) 亜鉛(あえん,zincum)
31 Ga 鎵(jiā) ガリウム(gallium)
32 Ge 鍺(zhě) ゲルマニウム(germanium)
33 As 砷(shēn) 砒素(ひそ,arsenium)
34 Se 硒(xī) セレン(selenium)
35 Br 溴(xiù) 臭素(しゅうそ,bromium)
36 Kr 氪(kè) ケリプトン(krypton)
37 Rb 銣(rú) ルビジウム(rubidium)
38 Sr 鍶(sī) ストロンチウム(strontium)
39 Y 釔(yǐ) イッテルウム(yttrium)
40 Zr 鋯(gào) ジルコニウム(zirconium)
41 Nb 鈮(ní) ニオブ(niobium)
42 Mo 鉬(mù) モリブテン(molybdenum)
43 Tc 鍀(dé) テクネチウム(technetium)
44 Ru 釕(liǎo) ルテニウム(ruthenium)
45 Rh 銠(láo) ロジウム(rhodium)
46 Pd 鈀(bā) パラジウム(palladium)
47 Ag 銀(yín) 銀(ぎん,argentum)
48 Cd 鎘(gé) カドミウム(cadmium)
49 In 銦(yīn) インジウム(indium)
50 Sn 錫(xī) 錫(すず,stannum)
51 Sb 銻(tī) アンチモン(antimony)
52 Te 碲(dì) テルル(tellurium)
53 I 碘(diǎn) 沃素(ようそ,iodium)
54 Xe 氙(xiān) キセノン(xenon)
55 Cs 銫(sè) セシウム(cesium)
56 Ba 鋇(bèi) バリウム(barium)
57 La 鑭(lán) ランタン(lanthanum)
58 Ce 鈰(shì) セリウム(cerium)
59 Pr 鐠(pǔ) プラセオジム(praseodymium)
60 Nd 釹(nǚ) ネオジム(neodymium)
61 Pm 鉕(pǒ) プロメチウム(promethium)
62 Sm 釤(shàn) サマリウム(samerum)
63 Eu 銪(yǒu) ユーロビウム(europium)
64 Gd 釓(gá) ガドリニウム(gadolinium)
65 Tb 鋱(tè) テルビウム(terbium)
66 Dy 鏑(dí) ジスプロシウム(dysprosium)
67 Ho 鈥(huǒ) ホルミウム(holmium)
68 Er 鉺(ěr) エルビウム(erbium)
69 Tm 銩(diū) ツリウム(thulium)
70 Yb 鐿(yì) イッテルビウム(ytterbium)
71 Lu 鑥(lǔ) ルテチウム(lutetium)
72 Hf 鉿(hā) ハフニウム(hafnium)
73 Ta 鉭(tǎn) タンタル(tantalum)
74 W 鎢(wū) タングステン(tungsten)
75 Re 錸(lái) レ二ウム(rhenium)
76 Os 鋨(é) オスミウム(osmium)
77 Ir 銥(yī) イリジウム(iridium)
78 Pt 鉑(bó) 白金(はっきん,platinum)
79 Au 金(jīn) 金(きん,aurum)
80 Hg 汞(góng) 水銀(すいぎん,hydrargyrum)
81 Tl 鉈(tā) タリウム(thallium)
82 Pb 鉛(qiān) 鉛(なまり,plumbum)
83 Bi 鉍(bì) ビスマス(bismuth)
84 Po 釙(pō) ポロニウム(polonium)
85 At 砹(ài) アスタチン(astatine)
86 Rn 氡(dōng) ラドン(radon)
87 Fr 鈁(fāng) フランシウム(francium)
88 Ra 鐳(léi) ラジウム(radium)
89 Ac 錒(ā) アクチニウム(actinium)
90 Th 釷(tǔ) トリウム(thorium)
91 Pa 鏷(pú) プロトアクチニウム(protoactinium)
92 U 鈾(yóu) ウラン(uranium)
93 Np 鎿(ná) ネプツニウム(neptunium)
94 Pu 鈈(bù) プルトニウム(plutonium)
95 Am 鎇(méi) アメリシウム(americium)
96 Cm 鋦(jù) キュリウム(curium)
97 Bk 錇(péi) バークリウム(berkelium)
98 Cf 鐦(kāi) カリホルニウム(californium)
99 Es 鎄(āi) アインスタイニウム(einsteinium)
100 Fm 鐨(fèi) フェルミウム(fermium)
101 Md 鍆(mén) メンテレビウム(mendelevium)
102 No 鍩(nuò) ノーベリウム(nobelium)
103 Lw 銠(láo) ローレンシウム(lawrencium)
104 Rf 釒盧(lú) ラザホージウム(rutherfordium)
105 Db 釒杜(dù) ドブニウム(bnium)
106 Sg 釒喜(xǐ) シーボーギウム(seaborgium)
107 Bh 釒波(bō) ボーリウム(bohrium)
108 Hs 釒黑(hēi) ハッシウム(hassium)
109 Mt 釒麥(mài) マイトネリウム(meitnerium)
110 Ds Ds ダルムスタチウム
㈥ 化學27個元素名稱是怎麼讀的
化學27個元素名稱如下:
1 、氫 qīng,氫是一種化學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於第一位。氫通常的單質形態是氫氣。它是無色無味無臭,極易燃燒的由雙原子分子組成的氣體,氫氣是最輕的氣體。
2、 氦 hài,為稀有氣體的一種。元素名來源於希臘文,原意是「太陽」。
3、 鋰 Lǐ ,是一種銀白色的金屬元素,質軟,是密度最小的金屬。
4 、鈹 pí,是一種灰白色的鹼土金屬,鈹及其化合物都有劇毒。
5 、硼 péng,黑色或銀灰色固體。晶體硼為黑色,硬度僅次於金剛石,質地較脆。
6 、碳 tàn,是一種非金屬元素,位於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
7 、氮 dàn,是空氣中最多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十分廣泛,在生物體內亦有極大作用,是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之一。
8 、氧 yǎng,氧是地殼中最豐富、分布最廣的元素,也是構成生物界與非生物界最重要的元素,在地殼的含量為48.6%。單質氧在大氣中佔20.9%。
9 、氟 Fú,氟元素的單質是F2,它是一種淡黃色,劇毒的氣體。
10 、氖 Nǎi,是一種無色的稀有氣體,把它放電時呈橙紅色。氖最常用在霓紅燈之中。空氣中含有少量氖。屬零族元素,化學性質極不活潑,為稀有氣體的成員之一。
11、 鈉 Nà ,是鹼金屬元素的代表,質地柔軟,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放出氫氣,化學性質較活潑。
12 、鎂 Měi,它是一種銀白色的輕質鹼土金屬,化學性質活潑,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熱消散性。鎂元素在自然界廣泛分布,是人體的必需元素之一。
13、 鋁 lǔ,銀白色輕金屬。有延展性。商品常製成棒狀、片狀、箔狀、粉狀、帶狀和絲狀。在潮濕空氣中能形成一層防止金屬腐蝕的氧化膜。
14、 硅 gūi,是極為常見的一種元素,然而它極少以單質的形式在自然界出現,而是以復雜的硅酸鹽或二氧化硅的形式,廣泛存在於岩石、砂礫、塵土之中。硅在宇宙中的儲量排在第八位。
15、 磷 líng ,磷存在於人體所有細胞中,是維持骨骼和牙齒的必要物質,幾乎參與所有生理上的化學反應。
16、 硫 liú,硫是人體內蛋白質的重要組成元素,對人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硫主要用於肥料、火葯、潤滑劑、殺蟲劑和抗真菌劑生產。
17 、氯 lù,氯氣常溫常壓下為黃綠色氣體,化學性質十分活潑,具有毒性。氯以化合態的形式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當中,對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有重要意義。
18 、氬 yà,單質為無色、無臭和無味的氣體。是稀有氣體中在空氣中含量最多的一個,由於在自然界中含量很多,氬是目前最早發現的稀有氣體。
19、 鉀 jiǎ,是一種銀白色的軟質金屬,蠟狀,可用小刀切割,熔沸點低,密度比水小,化學性質極度活潑(比鈉還活潑)。
20 、鈣 gài,是一種金屬元素,常溫下呈銀白色晶體。
21 、鈧 kàng,是一種柔軟、銀白色的過渡金屬。
22 、鈦 tài,是一種銀白色的過渡金屬,其特徵為重量輕、強度高、具金屬光澤,耐濕氯氣腐蝕。
23 、釩 fán,釩的熔點很高,常與鈮、鉭、鎢、鉬並稱為難熔金屬。有延展性,質堅硬,無磁性。
24、 鉻 gè,單質為鋼灰色金屬。元素名來自於希臘文,原意為「顏色」,因為鉻的化合物都有顏色。
25 、錳 měng,是一種灰白色、硬脆、有光澤的過渡金屬,純凈的金屬錳是比鐵稍軟的金屬,含少量雜質的錳堅而脆,潮濕處會氧化。
26 、鐵 tiě,純鐵是白色或者銀白色的,有金屬光澤。
27、 鈷 gū,銀白色鐵磁性金屬,表面呈銀白略帶淡粉色。
(6)化學27個常見元素怎麼讀擴展閱讀:
記憶技巧:
我是氫,我最輕,火箭靠我運衛星;
我是氦,我無賴,得失電子我最菜;
我是鋰,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
我是鈹,耍賴皮,雖是金屬難電離;
我是硼,電子窮,我和本族大不同;
我是碳,反應慢,既能成鏈又成環;
我是氮,我阻燃,加氫可以合成氨;
我是氧,不用想,離開我就憋得慌;
我是氟,最惡毒,搶個電子就滿足;
我是氖,也不賴,通電紅光放出來;
我是鈉,脾氣大,遇酸遇水就火大;
我是鎂,最愛美,攝影煙花放光輝;
我是鋁,常溫里,濃硫酸里把澡洗;
我是硅,色黑灰,信息元件把我堆;
我是磷,害人精,劇毒列表有我名;
我是硫,來歷久,沉澱金屬最拿手;
我是氯,色黃綠,金屬電子我搶去;
我是氬,活性差,霓虹紫光我來發;
我是鉀,把火加,超氧化物來當家;
我是鈣,身體愛,骨頭牙齒我都在;
我是鈧,耐溫廣,高溫合金我來幫;
我是鈦,過渡來,太空梭我來蓋;
我是釩,酸鹼煩,如虎添翼鋼加釩;
我是鉻,正六鉻,酒精過來變綠色;
我是錳,價態廣,七氧化物爆炸猛;
我是鐵,多用也,不銹鋼喊我叫爺;
我是鈷,藍色母,癌症要用六十鈷;
㈦ 初三上的化學元素符號(27個),那些符號和讀音是啥
初三上的化學元素符號(27個),它們的符號和讀音是:
1號元素:氫,符號是H,拼音讀音是qīng;2號元素:氦,符號是He,拼音讀音是hài;3號元素:鋰,符號是Li,拼音讀音是Lǐ ;4號元素:鈹,符號是Be,拼音讀音是pí;5號元素:硼,符號是B,拼音讀音是péng;6號元素:碳,符號是C,拼音讀音是tàn;7號元素:氮,符號是N,拼音讀音是dàn;8號元素:氧,符號是O,拼音讀音是yǎng;
9號元素:氟,符號是F,拼音讀音是Fú;10號元素:氖,符號是Ne,拼音讀音是Nǎi;11號元素:鈉,符號是Na,拼音讀音是Nà ;12號元素:鎂,符號是Mg,拼音讀音是Měi;13號元素:鋁,符號是Al,拼音讀音是lǔ;14號元素:硅,符號是Si,拼音讀音是gūi;15號元素:磷,符號是P,拼音讀音是líng ;16號元素:硫,符號是S,拼音讀音是liú;
17號元素:氯,符號是Cl,拼音讀音是lù;18號元素:氬,符號是Ar,拼音讀音是yà;19號元素:鉀,符號是K,拼音讀音是jiǎ;20號元素:鈣,符號是Ca,拼音讀音是gài;21號元素:鈧,符號是Sc,拼音讀音是kàng;22號元素:鈦,符號是Ti,拼音讀音是tài;23號元素:釩,符號是V,拼音讀音是fán;24號元素:鉻,符號是Cr,拼音讀音是gè;
25號元素:錳,符號是Mn,拼音讀音是měng;26號元素:鐵,符號是Fe,拼音讀音是tiě;27號元素:鈷,符號是Co,拼音讀音是gū。
(7)化學27個常見元素怎麼讀擴展閱讀:
2012年為止,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種存在於地球上。擁有原子序數≧83(鉍元素及其後)的元素的原子核都不穩定,會放射衰變。
第43和第61種元素(鍀和鉕)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衰變。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數高達95,沒有穩定原子核的元素都一樣能在自然中找到,這就是鈾和釷的自然衰變。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鹼金屬元素、鹼土金屬、鹵族元素、稀有氣體等。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區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
由於周期表能夠准確地預測各種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間的關系,因此它在化學及其他科學范疇中被廣泛使用,作為分析化學行為時十分有用的框架。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於1869年發明此周期表(第一代元素周期表),[1]此後不斷有人提出各種類型周期表不下170餘種,歸納起來主要有:短式表(以門捷列夫為代表)、長式表(維爾納式為代表)、特長表(以波爾塔式為代表);平面螺線表和圓形表(以達姆開夫式為代表);立體周期表(以萊西的圓錐柱立體表為代表)等眾多類型表。
㈧ 化學27個元素名稱怎麼讀的,(要標上拼音)
1 氫 qīng
2 氦 hài
3 鋰 Lǐ
4 鈹 pí
5 硼 péng
6 碳 tàn
7 氮 dàn
8 氧 yǎng
9 氟 Fú
10 氖 Nǎi
11 鈉 Nà
12 鎂 Měi
13 鋁 lǔ
14 硅 gūi
15 磷 líng
16 硫 liú
17 氯 lù
18 氬 yà
19 鉀 jiǎ
20 鈣 gài
21 鈧 kàng
22 鈦 tài
23 釩 fán
24 鉻 gè
25 錳 měng
26 鐵 tiě
27 鈷 gū
㈨ 化學27個元素名稱怎麼讀的,
1號元素:氫 qīng;2號元素:氦 hài;3號元素:鋰 Lǐ ;4號元素:鈹 pí;5號元素:硼 péng;
6號元素:碳 tàn;7號元素:氮 dàn;8號元素:氧 yǎng;9號元素:氟 Fú;
10號元素:氖 Nǎi;11號元素:鈉 Nà ;12號元素:鎂 Měi;13號元素:鋁 lǔ;
14號元素:硅 gūi;15號元素:磷 líng ;16號元素:硫 liú;17號元素:氯 lù;
18號元素:氬 yà;19號元素:鉀 jiǎ;20號元素:鈣 gài;21號元素:鈧 kàng;
22號元素:鈦 tài;23號元素:釩 fán;24號元素:鉻 gè;25號元素:錳 měng;
26號元素:鐵 tiě;27號元素:鈷 gū。
(9)化學27個常見元素怎麼讀擴展閱讀:
化學元素(Chemical element)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從哲學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電子數目發生量變而導致質變的結果。
化學元素(英語:Chemical element),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種基本的金屬和非金屬物質,它們只由一種原子組成,其原子核具有同樣數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學方法不能使之分解,並且能構成一切物質。 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氫,氮和碳。
2012年為止,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種存在於地球上。擁有原子序數≧83(鉍元素及其後)的元素的原子核都不穩定,會放射衰變。 第43和第61種元素(鍀和鉕)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衰變。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數高達95,沒有穩定原子核的元素都一樣能在自然中找到,這就是鈾和釷的自然衰變。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鹼金屬元素、鹼土金屬、鹵族元素、稀有氣體等。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區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
由於周期表能夠准確地預測各種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間的關系,因此它在化學及其他科學范疇中被廣泛使用,作為分析化學行為時十分有用的框架。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於1869年發明此周期表(第一代元素周期表),[1]此後不斷有人提出各種類型周期表不下170餘種,歸納起來主要有:短式表(以門捷列夫為代表)、長式表(維爾納式為代表)、特長表(以波爾塔式為代表);平面螺線表和圓形表(以達姆開夫式為代表);立體周期表(以萊西的圓錐柱立體表為代表)等眾多類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