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武漢化學工業區的介紹
武漢化學工業區位於武漢市主城區東北部,東、北向緊鄰長江,南接東湖高新區左嶺鎮和花山街、西至青山區白玉山街和武鋼工業港,2010年,武漢市委、市政府將洪山區花山鎮(現清潭湖辦事處)和洪山區建設鄉(現八吉府街辦事處)整體劃定為化學工業區的託管區,託管面積71.64平方公里,由化工區進行管理。武漢化工區的北湖產業組團,以核心項目80萬噸/年乙烯為產業主導,配套布局下游產品加工園區、武漢新港物流園區以及生產性服務中心等,建設用地規模30.5平方公里。
『貳』 武漢化工城在哪
武漢化工新城位於長江武漢段下游南岸,青山、洪山兩區交界的北湖、白滸山地區,由武漢繞城公路、316國道與長江圍合而成。
『叄』 武漢奧克化學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武漢奧克化學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06月26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化工產品(不含化學危險品)批發零售等。
法定代表人:王樹博
成立時間:2013-06-26
注冊資本:12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2012100000019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武漢化學工業區化工大道128號
『肆』 武漢海翎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武漢海翎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是2017-01-12在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武漢化學工業區北湖產業園高端精細化工園。
武漢海翎化學工業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20121MA4KQN0H63,企業法人劉熠,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武漢海翎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武漢海翎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伍』 武漢化學工業區的總體布局
按照化工區建設的實際情況,適度優化調整了紅黃線控制布局。為加強區域交通通道聯系,在現有外環線基礎上與武鋼組團、北湖組團和清潭湖辦事處形成東西、南北向交通聯系,同時提高規劃范圍內路網密度。
化工區規劃形成「四橫三縱」 路網主骨架。其中:「四橫」為臨江大道、吳沙大道、北湖路和青化路;「三縱」為八吉府路、外環線、和花山大道。化工區南部依靠外環線、花山大道聯系東湖高新區;中部依靠武鄂高速、青化路聯系楊春湖城市副中心及青山、武昌;北部臨江大道、綠色大道等道路聯系武鋼、武石化及青山地區。
按照容量要求,對接城市主要管網體系,同時規劃形成化工區內部的工業用水和排污系統。 以保持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實現生態環境建設和產業經濟的協調、持續發展。充分利用化工區內的山體、綠地及湖泊港渠等資源,以濱水綠化組團及開敞帶串連各個功能區,形成獨具特色的綠地系統網路,體現化工區生態綠地系統特點。規劃採用「水系綠地成帶、幹道成網」的布局理念,構建「一帶、兩片、兩軸、多點」的生態綠地系統結構。託管區內規劃山體、水體、綠地等生態綠化面積為3429.68公頃,占總用地面積的47.87%。主要構成如下:
一是公共綠地,包括公園綠地和街頭綠地兩類。公園綠地主要為清潭湖郊野公園及結合建設鄉八吉府街局面還建點、化工產業區內辦公管理區布置的綜合公園。街頭綠地主要結合主要主幹道路和北湖港渠布置,建設帶狀街頭游園。
二是防護綠地。主要在居住組團與區域過境路之間、工業組團與居住組團之間、居民組團與山體湖泊之間、長江與產業生活區之間及主要市政管廊沿線設立,沿規劃四環線每側控制100米防護綠化帶,沿外環線每側控制不低於200米的防護綠帶,沿規劃臨江大道與長江間用地控制為防護綠化帶,沿乙烯運輸管廊控制100米防護綠帶,沿十里長渠每側各控制30米綠化帶。
『陸』 武漢化學工業區的發展
武漢化學工業區與湖北百傑瑞新材料有限公司簽訂鋰電材料項目投資協議——2014年底建成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63億元,遠期產值超過百億元。這標志著武漢化工區向打造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邁出堅實的一步。
鋰電產業是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中的重點交叉產業。此次簽約的鋰電材料項目由湖北百傑瑞公司投資25億元建設,佔地243畝。其主要產品為鋰電用鋰鹽和化工新材料,2012年12月開工,2014年底建成,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63億元。以上項目全部建成後,企業將擇機投資建設天然石墨負極材料和鋰動力電池項目,預計投資25億元,佔地230畝。建成後可實現年產值37億元。這樣就可以形成年產值超過百億元的鋰電產業規模。屆時,可為國內外鋰電企業提供高品質的基礎材料,為國內外汽車產業特別是武漢地區新能源汽車、電子產業提供良好的配套產品。湖北百傑瑞公司通過長期自主研發,掌握了鋰電新材料領域的關鍵技術和工藝。其電池級鋰電材料產品處於國內行業領先地位。
依託武漢新港、武漢化工區、新洲區和青山區規劃建設的重化工、重裝備基地,是武漢工業的第四極,是武漢東部新城組群發展的支撐。為了打造好這個「第四極」,推動實現復興大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市政協委員、新洲區政協主席余向紅在政協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三次常委會上建議,由武漢陽邏經濟開發區、青山區和武漢化工區聯手申報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加快形成一批帶動力強的經濟增長板塊。
只有將區域內各種優勢資源充分利用,各種發展要素有機銜接,才能取得最好的發展效果。為此,建議由陽邏開發區、青山區和武漢化工區聯手申報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對『一江兩岸』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招商、統一布局,利用長江岸線資源,合理規劃產業園區和港區功能。同時,利用陽邏電廠專用鐵路線,協調鐵路部門,開通陽邏至武漢主城區的城際鐵路,使鐵路運輸與內河航運全方位對接,打通陽邏水港與天河空港快速路,對接四環,對兩岸過江車輛收費予以減免,促進東部新城組群的擴園升級。
據了解,作為武漢新港的核心港區,陽邏港建設已取得重大進展,順利實現「江海直達」、「漢台快航」,集裝箱吞吐能力提升至140萬標箱,成為長江中游最大的集裝箱港區,武鋼、亞東水泥等碼頭相繼建成運營。位於江北的陽邏開發區、古龍產業園已累計引進投資項目130多個,協議投資額600多億元,初步形成了港口物流、橋梁與鋼結構、機械裝備、船舶製造等六大支柱產業。青山區與陽邏開發區隔江相望,「十二五」期間,市委、市政府明確青山區著力發展鋼鐵、石化等特色產業。武漢化工區80萬噸乙烯項2013年完工,其產業配套需求巨大,配套的上下游產品和產業轉移正待布局。
『柒』 武漢化學工業區的簡介
2008年,武漢化工區管委會正式掛牌成立,負責推進乙烯項目及化工區規劃建設。
武漢化工區位於武漢市主城區東北部,東、北向緊鄰長江,南接東湖高新區左嶺鎮和花山街,西至青山區白玉山街,託管區域面積71.64平方公里,下轄八吉府街辦事處和清潭湖辦事處,共包括20個村、2個漁場、1個林場、1個社區,總人口3.65萬人。我市對這塊區域重新規劃,劃分成石化產業核心區、石化產業配套區、石化產業發展區、化工港口物流區、生活服務居住區、管理科研服務區。
根據「十二五」發展指導思想,我市將以循環經濟理念打造現代化的化工新城,今後五年,武漢化工區將以80萬噸乙烯項目為龍頭,著力打造環氧乙烷、碳5、碳9和芳烴四大產業鏈,構築石油化工產業、化工物流產業、裝備製造業三大產業集群。武漢化學工業區的功能定位為:努力打造」千億」產業板塊,形成湖北省及武漢市的新型化工產業集群,並利用現有湖泊、山地等天然生態防護屏障,建設成為國內領先的生態型、科技型的化工產業區,進而使武漢成為華中地區石油化工生產基地與產品供應中心。與上海化學工業區簽署合作協議,圍繞該項目,武漢化工新區將往下游拓展7條產業鏈,力爭「十二五」末武漢石化產業突破10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