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提高高中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如何提高學生對高中化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是教師指導學生主動掌握知識、技能,發展智力與體力,並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過程,它具有復雜的結構體系。在這一結構體系中,教學方法則是其關鍵環節之一。教師正確地選擇和不斷地改革教學方法,不論是對個別學生的指導還是對班級授課來說,都是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事情。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學校教育要改變傳統應試教育的教育觀,以素質教育為目標,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在教學中如何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筆者在總結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特點,對高中化學的教學方法進行了大膽改革,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目的,注重整體把握,理論聯系實際,多種教學手段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教與學主體位置互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教育家克萊·P·貝德福特說:「如果你用激發好奇心方式教他學習,他終生都會不斷地學習。」提問題是開啟思維和發展思維的源泉。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都采「取填鴨」式教學,不管學生的接受能力,一味地給學生強調所謂的考點、重點,讓他們死記硬背,不給學生自由發揮的時間和空間。教師過分強調自身的主導作用,造成學生主體作用的缺失,間接地扼殺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新課程強調的是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主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即交流,交流即對話,交流即參與,它是一種教學活動,也是一種教育精神。對學生而言,教與學主體位置的互換凸顯了學生的個性;對教師而言,上課不再是無謂的犧牲和浪費時間,而是傳授知識、自我實現的過程。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抓住時機,引導學生多質疑、多發問,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轉變以前教師為中心,滿堂灌,大量題海戰術的教學方式為以學生為主體,指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式的學習方式。
二、創設問題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創設問題情境是指在新奇未知事物的刺激下,學生在認知中提出問題或接受教師提問並產生解決問題的強烈願望,作為自己學習活動目的的一種情境。研究表明:當感性輸入的信息與現有認知結構之間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時,人的興趣最大。因此,教師必須精心創設問題教學情境,有效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使其學習的內部動機從好奇逐步升華為興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教師就教學內容設計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適應性和開放性的情境性問題,並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指導。通過精心設置支架,巧妙地將學習目標任務置於學生的認知范圍,讓學生產生認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認知沖突,從而促成對新知識意義的建構。如在講溫度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時候,每個實驗都先提出問題,讓同學們預測結果,帶著問題進行實驗,等到實驗完成了,結果也就一目瞭然了。這樣預測結果無論正確與否,學生都能記憶深刻。
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問題教學情境的創設,要注意這幾個問題:1.教學過程中不要把所有問題都講出來,要讓學生有問題可提。2.發現和提出問題時,要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3.因勢利導,逐步克服為提問題而提問題的錯誤傾向,使學生提的問題有價值。
三、結合實際生活和科技前沿,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我們知道,哪裡有物質,哪裡就有化學,可以說化學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存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結合實際提出問題,引起爭論,教師可以順勢用化學知識來做解釋。如結合圖片,讓學生討論平谷縣的溶洞是在怎麼形成的?這時教師可在學生回答完之後,加以解釋,這是難溶的碳酸鈣與可溶的碳酸氫鈣之間互相轉化形成的。另外,結合生活中水壺里邊的水垢,講解泉水、井水等常是硬水,在水壺和鍋爐里能形成水垢,這是由於生成了碳酸鈣等沉澱的緣故。並且提出水的硬度高對生活和生產都有危害。通過這一番講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對碳酸鈣與碳酸氫鈣間轉化這一知識印象更深刻。還有利用目前很熱門的環境問題引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如酸雨是怎麼形成的、溫室效應的原理、臭氧層空洞、汽車尾氣、土壤改良等問題,學生聽說過,卻很少認真思考過。舉出這些實例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強化認知效果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15%,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25%,而同時使用兩種傳遞信息的工具能接受知識65%。因此,感官認知比抽象的思維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手段的運用上,多媒體教學是近年新興起的一種教學手段,集文本、圖形、圖像和聲音等多種傳媒為一體,有集成性、實時性和交互性的特點,為抽象的理論教學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在化學教學中,計算機可以模擬原子、原子團、分子等的結構和變化機理,使化學反應過程生動形象,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電子雲、化學鍵、晶體結構等,這些抽象的概念很難理解,例如,在講共價鍵的時候,用多媒體的動畫播放演示氯分子形成示意圖,學生很快就明白了共價鍵是原子之間通過公用電子對所形成的相互作用。還有在化學上有些靜態生產過程不能被學生理解,如接觸法制硫酸這個生產過程,可以通過動畫模擬模擬來將分散、孤立的設備連接成完整的系統設備,將靜態的生產流程變為動態的生產過程,並將各個環節進行局部放大和反復演示,這樣學生對各個設備的工作原理和生產過程就都能明白了。在化學實驗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可以避免因操作失誤而引起的實驗失敗。在實驗前,可以讓學生利用相應的軟體在電腦上進行模擬實驗,以掌握正確的操作和不正確操作的理解,然後再進行試驗,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實驗的有效性。總之,運用信息技術創造教學情境,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學資源,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學是一門藝術,充滿了挑戰。高中化學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與時俱進,提高用教育理論指導和反思教育實踐的意識和能力,豐富教育思想,使我們的化學教學更趨合理和有效。
B. 如何對高中化學產生興趣
不知道你喜歡看名偵探柯南不,喜歡玩數獨、密室逃脫之類的解謎游戲不,如果有,那麼化學還是很有意思的。
中學階段的化學主要分為無機和有機兩大部分,我們先說說這個無機化學。
無機推斷是無機化學在中學中的常見考題,也是重點難點。很多人搞不定這個,是因為不注重細節,也就是發現不了開門的鑰匙。而無機推斷如果看成一個游戲,實際上就是通過線索尋求真相。
你可以對無機化學的其他部分全都不關注,只耐心玩好這一個游戲就行。但實際上只要無機推斷這個游戲的任意版本都難不到你,無機化學部分你幾乎不會在考試中丟分。
哦對了,中學階段的化學平衡例外,不屬於上述范疇。不過說起來是化學平衡,還不如說是數學平衡。
有機部分在中學里主要就是一些基本定義以及C和H的相關計算,和數學也差不多,刷刷題怎麼也差不到哪去。
C. 如何培養高中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
一、什麼是學習興趣
心理學認為,學習興趣是指人們以學習需要為基礎的求知識、探究某事物的心理傾向,是個體活動的內在動力,它能使個體對學習活動保持注意,並帶有積極的情緒色彩,它可看做是學習的內在動機,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的一種意識傾向性。化學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對化學學習的一種帶有情緒色彩的特殊的活動傾向,它是促進學生探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性的一種重要內在動力,具有較強的動機功能」。
包萬強、崔恆春等人從不同的角度將學習興趣分類如下:
(1)從產生興趣的途徑看,學習興趣可分為直接興趣與間接興趣。前者是由事物的特點,對人引起強烈的情緒,並在無意識中表現出來,一般並不總是被意識到;後者對具體的對象或活動的結果並無興趣,而對於活動的目的和任務卻有明確的認識,並產生興趣,從而支配學習者去堅持活動,它主要與自覺性的活動有非常密切的聯系。
(2)從興趣的穩定性看,學習興趣可分為暫時興趣與持久興趣。暫時興趣常產生於對某些有趣的現象(如許多五彩繽紛的實驗現象)的初步認識階段,有時還會達到「迷戀」和「酷愛」的程度,但由於這種興趣並非出於學習者的內部需要,故很難繼續維持下去;而持久興趣卻相對比較穩定,它是學習者獲取知識甚至深入鑽研及培養各種能力的必備條件之一。
(3)從興趣的廣度看,學習興趣可分為中心興趣和廣泛興趣。在化學的學科範圍內,前者表現為對某部分化學知識(如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原理、有機化學、化學實驗等)比較感興趣;而後者則表現為對整個化學知識體系,甚至包括相關化學史知識都感興趣,並喜歡運用化學原理解決許多生活、生產等實際問題。簡而言之,學習者若只有中心興趣,則顯得知識面較為狹窄,而若只有廣泛興趣,則通常表現為博而不專。
對於化學這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增強學生化學實驗興趣是培養其化學學習興趣的最主要的途徑。因為化學實驗對於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全面落實科學素養的目標,具有其他化學課程內容和形式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二、國內有關培養高中學生化學興趣的研究概述
縱觀我國90年代在培養高中學生化學興趣方面的研究,不難發現,專家學者們大多傾向於探討如何行之有效地培養或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這些研究主要從如何充分利用化學教材、改進教學方法、聯系生活中的化學知識、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如化學史)、開展豐富多彩的化學課外活動和利用實驗(主要包括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等維度著手,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特別強調通過化學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的調查分析
然而,當今的高中學生是否仍像我們所期待的那樣對化學實驗充滿濃厚的興趣呢?根據筆者去年2月份在廣州市第47中學對高一、高三兩個年級各10名學生的訪談情況來看,學生對化學實驗的看法和態度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僅1 /3左右的學生認為教材中學生實驗沒有趣味性,主要原因是學生實驗中大多數實驗都是課堂所見過的演示實驗,實驗結果已經可以「未卜先知」,沒多大新鮮感。
(2)大多數學生建議教材能增編更多的與生活實際相關的趣味性實驗。
(3)有近25%的學生覺得實驗與升學考試的關系並不太大,平時只要能背熟一些實驗反應現象和化學方程式,便能基本應付實驗題,故平時動手機會很少。
(4)幾乎所有的學生都願意親自動手實驗,但有20%的學生卻由於教師平時過分強調實驗的危險性而對實驗產生恐懼心理,或是因為實驗過程過於繁瑣,最後導致「心有餘而力不足」。
(5)近一半的學生喜歡參加化學課外活動,但迫於平時作業和補課的無奈,只能為升學做好認真復習的准備而無暇參加課外活動。
由此可見,傳統化學實驗內容及實驗教學方法存在不少問題。如①化學實驗的學術化傾向嚴重;②過分孤立地強調化學實驗操作技能的訓練而導致學生產生不良心理;③化學實驗內容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④化學實驗內容的設計被動接受的多,主動探究的少等等。可能的主要原因有:由於傳統實驗教材內容編排的機械性,加上許多中學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過於墨守成規,雖能基本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但學生經常只是毫無創新意識地照方抓葯,只是機械地按照現有的實驗設計進行驗證性實驗,這些做法只能更加束縛和扼殺學生的探索慾望,使學生的服從意識有餘,激發學生的化學實驗興趣不足。這與新課程標准所提倡的「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同步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索、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剛好是背道而馳的。
2.高中學生常見的化學實驗心理
徐承先為了摸清高中生化學實驗心理狀態,進行了長達兩年的化學實驗課內外心理、行為的跟蹤調查和記載,對某校高中三個年級各2個班進行了高中生化學實驗心理調查,統計分析的結果表明,當今高中生化學實驗心理狀態主要有:探索心理、恐懼心理、游戲心理等。馬國慶認為學生對化學實驗興趣的產生和發展是分三個階段逐步深化的過程,即有趣-樂趣-志趣,其實質是暫時興趣轉化為穩定興趣的過程,而且這種轉化不能被截然分開,因為它是一種連續的、曲折的和交織的轉化過程。俞樹法在實踐中發現學生在實驗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消極心理,如惶惶然的恐懼心理、難於自控的緊張心理、盲動的模糊心理和飄移不定的純興趣心理等。於治豐將學生進行化學實驗時的不良心理狀態總結為看熱鬧心理、獵奇心理、敷衍心理和恐懼心理,認為這些心理都會對學生的實驗興趣向健康方向發展有較大的阻礙作用。
3.高中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類型
柏品良、李曉益等人將高中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分為:
(1)觀察型-其特點是學生滿足於觀察教學演示實驗所產生的表面現象及實驗葯品、實驗儀器裝置等。這種興趣使許多高中學生對化學學習有較高的積極性,但屬於直接興趣,它在化學學習中不夠穩定和持久。
(2)操作型-其特點是要求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希望能按照一定的程序把指定的化學變化重現出來。它比觀察型興趣稍為高級一些,但仍屬於直接興趣,只要把給定的實驗內容做出來,興趣即得到滿足。
(3)探究型-其特點是既注意引起實驗變化的操作過程,又注意了解其中各種儀器、葯品的特點及實驗的原理和條件。這種興趣不僅成為學習化學的重要內在動機,同時還是學生形成和提高科學探究能力和發展自我個性的重要因素。它比前兩種興趣的水平更高,屬於間接興趣,具有穩定、持久的特性。
(4)概括型-其特點是善於觀察,發現事物或現象的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關系,善於概括化學實驗的一般規律,並能進一步用實驗驗證,從而獲得規律性知識。這體現了興趣的自覺性和持久性,是穩定興趣的高級階段。
(5)創造型-其特點是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和方法進行一些創造性的活動。這種興趣是化學實驗興趣的最高水平,是推動學生形成較高科學素養的最強勁動力。
4.國內培養學生化學實驗興趣的研究
據國內許多有關化學實驗教學的調查及相關文獻來看,實驗教學前景不容樂觀。倘若不能更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化學實驗興趣,則化學實驗在化學中的地位將受到極大的懷疑和動搖。然而,國內在探討如何增強高中學生化學實驗興趣方面的研究為數不多,但專家學者們都能從不同的角度和立場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實施方法。
崔建業認為應針對學生心理激發學生的化學實驗興趣。對於好奇的學生,教師應根據他們注意的特點,將無意注意引導到認真、耐心細致地觀察和分析現象發生的原因中去;對於好強的學生,教師應本著愛護觀點,尊重其好強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以便學生能正確對待自己,對待同學,對待每一個實驗,從而保持其興趣的持久性;對於對化學實驗存有緊張和恐懼心理的學生,教師應正面鼓勵他們做到膽大心細,並以自身規范、嫻熟的操作技能熏陶感染學生,從而消除學生的顧慮,使其實驗心理得以健康發展,從而增強化學實驗興趣。王佩霞提出可以採用舉行以實驗為主的化學晚會和化學運動會等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化學實驗興趣。王衛平、李鳳雙等人則認為可通過活化化學實驗教學形式和內容,包括改已知物為未知物,變直觀驗證為懸念探討、交換自製檢品,變自檢實驗成果為檢驗他人實驗成果和設立化學實驗協作小組,變學生在實驗中的從屬地位為自行管理的主導地位,從而激發學生實驗熱情和興趣,並在實踐中收到理想的效果。而王慶勝認為教師應多為學生創造一個動手參與、動腦思考的課堂氣氛,盡可能將一些演示實驗變為學生的小組實驗,還可讓學生根據已學知識來親自設計實驗和完成實驗,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實驗興趣,調動其積極性和參與意識。
三、有待解決的問題
綜上所述,國內許多相關研究都能立足於當前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並採取相應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有的放矢地增強學生化學實驗興趣,從而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其做法主要包括: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活化教學內容;積極為學生創造動手參與、動腦思考並設計實驗的課堂氣氛;針對高中學生常見的化學實驗心理對症下葯;等等。從化學實驗的課程目標分析,這些做法部分程度體現了:①實驗知識目標(包括對有關化學實驗事實、化學實驗儀器和葯品、化學實驗安全方面知識的了解);②實驗技能目標(包括基本操作技能、儀器和葯品的選擇技能和綜合運用技能等);③實驗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包括對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化學現象具有好奇心、能體驗到化學實驗活動中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有過提出具有新意的化學實驗設計方案的體驗,並能主動進行論證和評價等),卻幾乎沒有涉及實驗探究能力目標,尤其是在讓學生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實驗探究而增強其化學實驗興趣方面。然而,結合國外的相關研究來看,國外許多學者如Lida K. Gifford,S. K. Lunsford和Thomas H. Eberlein等認為應該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充分利用學校的各類資源,包括先進的實驗儀器設備,採用更加人性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備感科學(化學)的趣味性而積極投人到科學探究實驗中,並不斷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和各種能力,這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鑒的。如何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將其作為強有力的培養學生化學實驗興趣的工具,並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自主的信息化教學環境,也是一個值得深思和探討的問題。
目前,國內(如廣東省)部分學校正在嘗試開拓一種嶄新的實驗教學模式,即積極地將信息技術(如手持技術)運用於化學實驗教學。這一模式至少從以下三個方面為實驗教學改革和增強高中學生化學實驗興趣提供了新思路。
(1)它能還科學的本質是探究,科學的前提是觀察這些科學實驗本來的面目,能有效地改變學生靜坐聽講,一味枯燥地被動接受化學知識的局面,引導學生感受高新科技時代的氣息,增強他們探究化學實驗問題的興趣和求知慾。
(2)它能使實驗化難為易,讓學生體驗科學(化學)實驗的真實情景,不斷克服實驗過程中的不良心理,使化學實驗興趣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D. 怎麼對化學感興趣
化學是反映人反映能力和抽象能力!上高中的時候學習化學,其實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對於不喜歡化學的人來說,學習化學就好比是在看老師做試驗,毫無意義!不過,為了完成自己的學業,還是努力拚一回/
人們常說:「興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而有趣味的東西往往又能引起人極大的興趣,導致神經興奮,激起學習動機,創造最佳的記憶心理狀態,易於記憶,並能牢固保持。因此,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把一些枯燥無味、難於記憶的知識盡可能形象化、趣味化。我在從事化學課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採用了編選歌訣、利用諧音、聯想記憶、形象比喻等方法,幫助同學們加深記憶,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此,我將我所採用的方法及點滴經驗敘述如下,期望與廣大的教育同仁共同探討,不足之處還請諸位不吝賜教。
一、歌訣記憶法
歌訣記憶法就是針對需要記憶的化學知識利用音韻編成,融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讀起來朗朗上口,利記易誦。如從細口瓶中向試管中傾倒液體的操作歌訣:「掌向標簽三指握,兩口相對視線落。」「三指握」是指持試管時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緊試管;「視線落」是指傾倒液體時要觀察試管內的液體量,以防傾倒過多。再如氫氣還原氧化銅試驗操作要領我將其編為歌訣:「試管被夾向下傾,實驗開始先通氫, 空氣排盡再點燈,冷至室溫再停氫 。先點燈,會爆炸,先停氫,會氧化 ,由黑變紅即變化,雲長臉上笑哈哈。」三國時的關雲長臉為紅色,這兒的「雲長」即剛剛被還原出來的銅單質。象元素符號、化合價、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編成歌訣來進行記憶。歌訣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確實可以用來幫助記憶,使你輕松愉快地鞏固學習成果。
二、諧音記憶法
諧音記憶法就是要把需要記憶的化學內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諧音結合起來進行記憶。如地殼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鋁」,可諧北方音為「養閨女」,黑色金屬「鐵、鉻、錳」可諧音為:「鐵哥們」,磁鐵能夠吸引的金屬為「鐵、鈷、鎳」可諧音為:磁鐵能夠吸引「鐵姑娘」。再如,金屬活動順序為: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銅、汞、銀、鉑、金可諧音為:「加個那美麗新貼錫鉛統共一百斤。」
三、會意記憶法
會意記憶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進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處理,然後去巧記。如氫氣或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操作是:實驗開始時,先通氣後加熱,實驗結束時,先停止加熱後停止通氣,因此可會意記作,「氣體早出晚歸,酒精燈遲到早退。」再如把四種基本反應類型分別會意成「一分為二」(分解反應)「合二為一」(化合反應)、「取而代之」(置換反應)、「相互交換」(復分解反應)。
E. 怎樣培養高中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或學習對象的一種積極認識,或趨近的意識傾向。它是一種學習動機,是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裡成分。當一個學生對某種學科發生興趣時,他總是心情愉快地去學習,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否則,學生就會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便自覺地擔負起學習的責任,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的學習才是一種真正意義的學習。下面筆者從以下三方面談談化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一、結合學科特點,充分利用教材資源,設置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各種興趣的價值莫過於用疑問引起的興趣。因為這樣的興趣是從學科內部各種元素的關系中派生出來的,又可以吸引學生尋根究底,深入到學科的內核去,從而成為一種不斷催化職能的刺激,學生在學習中,就可以形成一種最佳心理狀態。
1、精心設計問題,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在碳的幾種單質的學習中,針對本節的學習目標,我向大家展示了生活中常見的兩種物品:鑽戒和鉛筆。並提出問題:「你們知道這兩種物品有什麼相同點嗎?」學生面面相覷,不得其解,筆者以此為契機,介紹鉛筆芯主要是由石墨組成,鑽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學生的求知慾望油然而生:為什麼同樣是碳元素組成,兩種物質外觀卻截然不同呢?教師展示金剛石和石墨的結構模型,讓學生觀察並說出它們的不同點,學生在此基礎上了解金剛石堅硬而石墨很軟的性質以及它們的用途。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學生很輕松的完成。
2、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習興趣。所謂問題情境,指使學生提出問題或接受教師提出的問題,從而產生好奇心與學習願望的情境。在學習《酸和鹼之間會發生什麼反應》時,我是這樣引入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胃酸過多時,我們常服用胃舒平(含有氫氧化鋁)等葯物,你們知道葯物作用原理是什麼嗎?當我們做完酸的性質實驗後,對廢液缸中的廢酸怎麼處理呢?利用的原理是什麼?」學生對這些實際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尋找問題根源的慾望愈加強烈,通過做氫氧化鈉與鹽酸的反應實驗,觀察、分析和討論,了解了酸和鹼之間發生中和反應,從而順藤摸瓜,前面的問題得以解決。恰當的問題情境的提出,不僅吸引學生尋根究底,激發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習目標更明確,學習效率更高。
二、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常言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每個教師都應當恰當地選擇和創造性地運用教學方法,表現自己的教學藝術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良好的教學方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保證。我在教學中除了常用的講授法、演示法、實驗法外還採用了談話法、讀書指導法來輔助教學,並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在復習課中採用熱點話題報道,效果明顯
在復習階段,把「溫室效應」、「酸雨問題」「水污染」、 「白色污染」等內容,提前將任務布置給學習小組,學生主要從「知識介紹」「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如何治理」「點擊中考」等方面准備,每小組又按不同方面分派給不同成員去准備。該任務面向全體學生,學生積極性很高,既增強了他們的合作意識、社會責任感,有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復習效果顯著。
每到元旦前夕,我向全體學生「索要元旦賀卡」這個賀卡必須是學生親手製作的知識性賀卡,形式有「生活小常識」、「溫馨提示」「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環境」等於化學相關的知識性卡片,學生倍感新穎、積極性很高漲,既培養了科學探究精神及對社會的責任感,也激發了學習興趣,同時,密切了師生關系。
2、為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每節課前5分鍾是聽「化學趣味故事」的時間,剛開始一兩節課,由我來講,再後來安排學生從網上或資料、報刊上搜集。這些故事有「化學元素符號、化學式的演變」、「消失的鑽石」、「大火燒出的秘密」、「肥皂的發明」等,這樣一學期後,每位學生輪一次,既豐富和拓展了學生知識面,又培養了學生嚴謹、科學的學習態度,並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教師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分析和評價教師的每一堂課時,不僅要靠學生會了多少,更重要的是學生感興趣的程度上。如為調動全班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我組織學生舉行了「化學式書寫比賽」、「化學方程式比賽」並評出獎項給予鼓勵,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努力去准備,班裡不同層次學生都感興趣。
三、讓生活中的化學問題走進化學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在化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資源,,從發生在他們身邊的事物變化入手進行實驗教學學生感興趣了,思維活躍起來,學習效果也好。
在學習「金屬的銹蝕與防護」一節時,提前三天布置給學生一個家庭作業,以小刀或釘子為研究對象設計實驗探究鐵生銹與哪些因素有關?到了學習這一課時,學生激動地向我和大家匯報自己的實驗成果,得出「鐵只有氧氣存在或只有水存在的情況下不生銹,在氧氣和水同時存在時才生銹,並展示了他們的實驗成果」,在此基礎上我又提出問題:「怎樣保證金屬部銹蝕呢?」學生思維再次活躍起來,回想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一些金屬用品,有的說「噴漆」如欄桿,有的說鍍金,如暖氣片鍍一層鋁粉,還有的說塗油,如自行車鏈條,眾說紛紜,學生情緒高昂,學生也從中悟到生活中的常識,廚房裡的鐵質炊具,要保持其表面潔凈乾燥。生活現象的實驗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不攻自破。
在「酸的化學性質」一課的學習中,我引導學生思考:酸除了可與酸鹼指示劑反應外,還可以與哪些物質反應呢?我將一壺底有一層水垢的鋁壺拿到了課堂,引發學生思考,用什麼物質可以除去壺底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呢?有的學生結合二氧化碳試驗室製法想到用鹽酸,於是找兩位學生來演示,水垢果真被清理干凈了,可是另一位學生說:「鋁壺底有大量氣泡產生」啟迪同學們思考,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同學們開始討論起來,經過激烈的討論和分析形成共識,除水垢時使用的稀鹽酸過量所致。在學生已掌握「鋁在空氣中易形成一層緻密堅硬的氧化鋁薄膜」基礎上學生總結出,酸可以與某些金屬、某些金屬氧化物、鹼和鹽等發生反應的化學性質,學生通過學習認識到稀鹽酸的用途可真不少啊!原來小刀生銹了,我都買新的,這回我自己可以除去小刀的鐵銹了。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在教學中,教師的根本任務就是如何使得學生自發、自覺地主動地學習,使得他們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最大可能的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使得學生獲得最佳的發展。
F. 如何讓自己對化學學科感興趣
化學總科下包含多個邊緣學科及應用學科。如果對化學感興趣,若是學校允許的話,可以考慮先學習一年化學,然後再看自己具體對哪一方面興趣更大而做打算。若是學校不允許,就結合自己平時的學習和課外了解,具體分析自己的專長及愛好偏向,對大學與化學相關的專一逐一作了解,從而選擇一個正確的方向。
G. 如何提高學生學習高中化學的興趣
一、重視化學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較強,對於變幻莫測的化學實驗現象,往往有濃厚的興趣。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豐富多彩的化學課外活動,對於學習緊張學生來講,是極具誘惑力的,這樣既能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餘輕松一下,又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許多化學知識。
三、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和知識分化點,進一步強化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化學的難點及知識分化點一般有:化學用語、溶液的計算、無機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一個學生即使興趣較高,一旦幾次被難倒,興趣也會大減,從而影響學習成績,所以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和知識分化點很重要。
H. 如何對化學產生興趣
化學是一門很有魅力的學科。但由於高中化學具有「繁,難,亂」的特點,所以不少同學對學習高中化學感到困難。那麼如何才能學好高中化學呢? 一、 認真聽課,做好筆記。 好的筆記是教科書知識的濃縮、補充和深化,是思維過程的展現與提煉。 由於化學學科知識點既多又零碎、分散,所以,課堂上除了認真聽課,積極思考外,還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記下老師講的重點、難點知識,以及思路和疑難點,便於今後復習。 二、 及時復習。 復習並不僅僅是對知識的簡單回顧,而是在自己的大腦中考慮新舊知識的相互聯系,並進行重整,形成新的知識體系。所以,課後要及時對聽課內容進行復習,做好知識的整理和歸納,這樣才能使知識融會貫通,避免出現越學越亂的現象。比如學習了SO2的漂白性就跟氯水的漂白性進行比較,找出兩者的不同之處。 三、 學會巧記 由於要記的化學知識點比較多,如果靠死記硬背是難以記牢的,所以應學會巧記。化學上常用的記憶方法有:比較法(常用於容易混淆、相互干擾的知識。如同位素、同素異形體、同系物、同分異構體四個相似的概念,可以通過比較,使理解加深,記憶牢固。)、歸納法、歌訣記憶法、理解記憶法和實驗記憶法。 四、 勤練 練習是理解消化鞏固課堂知識的重要途徑。但練習要有針對性,不能搞題海戰術,應以掌握基本方法和解題規律為目標。在解題過程中,要注意一題多解和歸納總結,這樣才能達到做一題會一類的效果。如化學計算中常用的技巧法有:守恆法、關系式法、極值法、平均值法、估演算法、差量法等。 五、 備好「錯題本」 做題的目的是培養能力、尋找自己的弱點和不足的有效途徑。所以,對平時出現的錯題,應做好修正並記錄下來。記錄時應詳細分析出錯的原因及正確的解題思路,不要簡單寫上一個答案了事。同時,要經常翻閱復習,這樣就可以避免以後出現類似的錯誤。 六、 重視化學實驗 化學實驗不但能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動手等能力,還能加深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所以必須重視化學實驗。平時做實驗,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思考如何做,為什麼要這樣做,還可以怎樣做,從而達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此外,要把化學學好,還要多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和生活問題,善於把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 總之,只要學習方法正確,相信同學們會輕松地把化學學好的。 參考資料: http://www.zxhx.com/anmuhuaxue/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033 化學學習網站 http://www1.hxok.net:81/ http://hx.ptzx.net/ http://www.gymzzx.com/zhaoxq/
I. 如何學好高中化學
高中化學無非就是要你會做題,會做題的前提是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你掌握越多的知識點,不論遇到什麼樣的題目,都可以用知識點來解決,其次就是知識點之間的靈活貫通,知識點掌握了之後就是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要聽老師講和自己不斷做題積累,做越多的題,你遇到的問題也就越多,題目的問法也越來越多,靈活運用知識點和解題技巧可以讓你在解題上迎刃而解,總的來說就是要熟記知識點和多做題,不懂就去問老師,老師是你學習上的導師,不是吃人的怪物,有問題老師會幫你解決的,不用害怕向老師請教問題,膽子大一點,成績肯定會上去的。
J. 如何激發高中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柏拉圖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自己感興趣的現象、原理、規律等,總是主動、積極地去認識、探究.在教學中應設法激趣,以誘發學生的探究動機.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應該從教學需要出發,深掘教材知識精髓,探索學習興趣爆發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但能改善死氣沉沉的課堂氣氛,而且能激活學生創造性思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趣味性、積極性和自覺性,從而探索出化學教學素質教育的一條事半功倍的有效捷徑.化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生活學科,對社會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因此,在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跨世紀人才的中學教育中,化學應該佔有一席之地.但在目前的大氣候條件下,高中化學卻出現了學校不願管、學生不願學的狀況.如何擺脫困境,再現化學教學的春天呢?唯有一條路:讓學生喜歡化學,自覺地學好化學.而要想達到這種境況,教師就必須認真、持久地培養學生的化學興趣.只有有了學習興趣,才能誘發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才能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學習知識,才能讓他們認識到化學有趣、有用、值得學!所謂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於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力求參與某項活動,並具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