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化學元素周期表前20位元素的英文
化學元素周期表前20位元素和汞、鉛的《英文名》如下:
Hydroger ,
Helium ,
Lithium ,
Beryllium ,
Boron ,
Carbon ,
Nitrogen ,
Oxygen ,
Fluorine ,
Neon ,
Sodium ,
Magnesium ,
Aluminium ,
Silicon ,
Phosphorus ,
Sulfur ,
Chlorine ,
Argon ,
Potassium ,
Calcium ,
Mercury ,(Hydrargyrum 是「拉丁文」)
Lead . (Plumbum 是 「拉丁文」)
㈡ 元素周期表的英文是什麼
元素周期表的英文是: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
㈢ 化學元素周期表前20個符號名稱和簡寫是什麼
1、氫(H)
2、氦(He)
3、鋰(Li)
4、鈹(Be)
5、硼(B)
6、碳(C)
7、氮(N)
8、氧(O)
9、氟(F)
10、氖(Ne)
11、鈉(Na)
12、鎂(Mg)
13、鋁(Al)
14、硅(Si)
15、磷(P)
16、硫(S)
17、氯(Cl)
18、氬(Ar)
19、鉀(K)
20、鈣(Ca)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序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鹼金屬元素、鹼土金屬、鹵族元素、稀有氣體等。
(3)化學元素周期表英文怎麼表示擴展閱讀
元素位置推斷
1、元素周期數等於核外電子層數;
2、主族元素的序數等於最外層電子數;
3、確定族數應先確定是主族還是副族,其方法是採用原子序數逐步減去各周期的元素種數,即可由最後的差數來確定。
在第一至第五周期時最後的差數小於等於10時差數就是族序數,差為8、9、10時為Ⅷ族,差數大於10時,則再減去10,最後結果為族序數;
在第六、七周期時差數為1:ⅠA族,差數為2:ⅡA族,差數為3~17:鑭系或錒系,差數介於18和21之間:減14,差數為22~24:Ⅷ族,差數大於25:減24,為對應的主族
根據各周期所含的元素種類推斷,用原子序數減去各周期所含的元素種數,當結果為「0」時,為零族;當為正數時,為周期表中從左向右數的縱行,如為「2」則為周期表中從左向右數的第二縱行,即第ⅡA族;當為負數時其主族序數為8+結果。
㈣ 求元素周期表前20個的英文全稱
拉丁文 英文
1 H 氫 Hydrogenium Hydrogen
2 He 氦 Helium Helium
3 Li 鋰 Lithum Lithum
4 Be 鈹 Beryllium Beryllium
5 B 硼 Borium Boron
6 C 碳 Carbonium Carbon
7 N 氮 Nitrogenium Nitrogen
8 O 氧 Oxygenium Oxygen
9 F 氟 Fluorum Fluorine
10 Ne 氖 Neonum Neon
11 Na 鈉 Natrium Sodium
12Mg鎂 Magnesium Magnesium
13 Al 鋁 Aluminium Aluminium
14Si硅 Silicium Silicon
15 P 磷 Phosphyorum Phosphorus
16 S 硫 Sulphu Sulfur
17Cl氯 Chlorum Chlorlne
18 Ar 氬 Argonum Argon
19 K 鉀 Kalium Potassium
20 Ca 鈣 Calcium Calcium
(4)化學元素周期表英文怎麼表示擴展閱讀:
元素周期表有7個周期,16個族。每一個橫行叫作一個周期,每一個縱行叫作一個族(VIII B族包含三個縱列)。這7個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長周期(4、5、6、7)。共有16個族,從左到右每個縱列算一族(VIII B族除外)。例如:氫屬於I A族元素,而氦屬於0族元素。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結構,也顯示了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和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其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稱為化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同一周期內,從左到右,元素核外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依次遞增,原子半徑遞減(零族元素除外)。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獲電子能力逐漸增強,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數從左到右遞增(沒有正價的除外),最低負氧化數從左到右遞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核外電子層數逐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原子序數遞增,元素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次級周期性
元素周期表中,從上到下p區元素的變化規律不是一條嚴格遞增的曲線,而是一條鋸齒狀曲線。曲線上有兩個拐點:第二周期和第四周期。按照相對論效應的計算,第六周期會出現第三個拐點。[33]
第二周期的不規則性
成因是第二周期的內層電子少(只有1s2),原子半徑特別小,所以第二周期元素成鍵的方式及種類和後面幾個周期差異很大。例如氮族元素(ⅤA),第3~6周期的五氯化物均已製得,但是NF5卻不存在,更不必說NCl5等分子了。又如碳和硅的最大配位數不同,導致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晶體結構的不同。
第四周期的不規則性
第四周期的p區元素剛剛經過d區,所以原子半徑比同族的第三周期相比變化不大。因此,第四周期元素很多化合物較不穩定,如HClO4和HIO4很早就被製得了,但HBrO4卻是在1967年才製得,且氧化性為高鹵酸(高氟酸除外,因熱力學不穩定)中最強。
第六周期的不規則性(6s2惰性電子對效應)
第六周期元素原子半徑太大,6s電子電子雲間隔很大,不易成鍵。除Tl(Ⅲ)較穩定以外,其餘第六周期p區元素均很難顯現族價。比如Bi2O3還原性比Sb2O3差得多,Bi2O5氧化性比Sb2O3強得多,而Po(Ⅵ)和At(Ⅶ)預計不會存在。
㈤ 化學元素周期表中字母的寫法與英語字母相同嗎
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的字母寫法,與英語字母的寫法相同。
元素周期表中各化學元素的名稱(符號),是英語單詞的縮略寫法。有的是一個字母,比如「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符號名稱是「H」,是英語Hydrogen的略寫。有的是兩個字母,比如「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符號名稱是Li,是英語Lithium的略寫。既然元素符號名稱是英語單詞的縮略寫法,寫起來自然與英語字母相同。
語言學中把詞的音節加以省略或簡化而產生的詞統稱為縮略詞。英語中縮略詞形式繁多,主要有四種類型:1、截短詞(clippedword)2、首字母縮略詞(initialism)3、首字母拼音詞(acronym)4、拼綴詞(blend)。元素周期表中的符號名稱,屬於首字母縮略詞,其寫法與英語字母相同。
㈥ 化學元素周期表英文簡寫怎麼背
化學元素周期表英文簡寫背誦
第 01 號元素:氫 [化學符號]H,讀「輕」,[英文名稱]Hydrogen。
第 02 號元素:氦 [化學符號]He,讀「亥」,[英文名稱]Helium。
第 03 號元素:鋰 [化學符號]Li,讀「里」, [英文名稱]Lithium。
第 04 號元素:鈹 [化學符號]Be,讀「皮」,[英文名稱]Beryllium。
第 05 號元素:硼 [化學符號]B,讀「朋」,[英文名稱]Boron。
第 06 號元素:碳 [化學符號]C,讀「炭」,[英文名稱]Carbon。
第 07 號元素:氮 [化學符號]N,讀「淡」,[英文名稱]Nitrogen。
元素位置推斷
確定族數應先確定是主族還是副族,其方法是採用原子序數逐步減去各周期的元素種數,即可由最後的差數來確定。
在第一至第五周期時最後的差數小於等於10時差數就是族序數,差為8、9、10時為Ⅷ族,差數大於10時,則再減去10,最後結果為族序數;在第六、七周期時差數為1:ⅠA族,差數為2:ⅡA族,差數為3~17:鑭系或錒系,差數介於18和21之間:減14,差數為22~24:Ⅷ族,差數大於25:減24,為對應的主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元素周期表
㈦ 元素周期表中的英文縮寫是怎麼來的
第一個大寫字母。
元素符號通常用元素的拉丁名稱的第一個字母(大寫)來表示,如碳-C。如果幾種元素名稱的第一個字母相同,就在第一個字母(必須大寫)後面加上元素名稱中另一個字母(必須小寫)以示區別,如氯-Cl。
為了統一化學元素的符號,使各國科學工作者之間有共同的、統一的化學語言,便於進行技術交流,在卡爾斯盧會議,各國化學家共同制訂和通過了世界統一的化學符號。
(7)化學元素周期表英文怎麼表示擴展閱讀:
1、元素的分類:金屬元素:「釒」旁,汞除外,非金屬元素:「氵」「石」「氣」旁表示其單質在通常狀態下存在的狀態,稀有氣體元素:「氣」。
2、元素符號的寫法:一大二小的原則:Fe、Cu、Mg、Cl、H等。
3、元素符號表示的意義:表示一種元素(種類):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微粒):(知道一種元素,還可查出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
㈧ 化學元素周期表的英文怎麼說
化學元素周期表
periodic table of chemical element;
㈨ 關於化學元素周期表(英文)
元素周期表的英文是periodic table,所以周期就是period.族是group.類是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