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體內所必需的的化學元素有哪些
在天然的條件下,地球上或多或少地可以找到90多種元素,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多數科學家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生命必需的元素共有28種,包括氫、
硼、碳、氮、氧、氟、鈉、鎂、硅、磷、
硫、氯、鉀、鈣、釩、鉻、錳、鐵、鈷、
鎳、銅、鋅、砷、硒、溴、鉬、錫和碘.
硼是某些綠色植物和藻類生長的必需元素,而哺乳動物並不需要硼,因此,人體必需元素實際上為27種.在28種生命必需的元素中,按體內含量的高低可分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宏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體總質量0.01%以上的元素.如碳、氫、氧、氮、磷、硫、氯、鉀、鈉、鈣和鎂,這些元素在人體中的含量均在0.03%~62.5%之間,這11種元素共占人體總質量的99.97%,是構成人體細胞、組織、器官的主要成份,所以又叫造體元素.
微量元素指占生物體總質量0.01%以下的元素.如鐵、硅、鋅、銅、溴、錫、錳等.這些微量元素占人體總質量的0.03%左右.這些微量元素在體內的含量雖小,但在生命活動過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這些微量元素在人體內是某些蛋白質、酶、激素、維生素的重要組成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可維持機體的正常生命活動,如果缺少某些必需微量元素或微量元素不平衡,就會引起疾病,甚至死亡.而且這些元素不能在體內生成,所以人體必須不斷從外界攝入適量的各種必需微量元素,以保證機體正常的生理活動.
2. 組成人體的24種化學元素是什麼
有鈣、鈉、鉀、鎂、碳、氫、氧、硫、氮、磷、氯等11種屬必需的定量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頭20個元素內,另有鐵、銅、鋅、錳、鈷、釩、鉻、鉬、硒、碘等十餘種必需的微量元素。
3. 人體中所擁有的化學元素有哪些
人體元素是指組成人體的化學元素。人體是由化學元素組成的,組成人體的元素有60多種。其中有鈣、鈉、鉀、鎂、碳、氫、氧、硫、氮、磷、氯等11種屬必需的定量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頭20個元素內,另有鐵、銅、鋅、錳、鈷、釩、鉻、鉬、硒、碘等十餘種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鈣、鈉、鉀、鎂四種元素約占人體中金屬離子總量的99%以上。
4. 人是什麼元素組成的
人體是由各種化學元素組成的。目前已知天然存在的化學元素有92種,在人體內已發現81種。元素是構成人類生存環境的基本物質,也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成份。人們通常根據元素在生物體中的含量將其劃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人類機體內常量元素共11種:氧、碳、氫、氮、鈣、硫、磷、鈉、鉀、氯和鎂,占人體總質量的99.95%,是人體的造體元素。其餘70餘種元素僅占人體總質量的0.05%,被稱做微量元素。
目前被世界公認的人體必需微量元素有14種:鐵、銅、鋅、鈷、錳、鉻、鉬、鎳、釩、錫、硅、硒、碘、氟。硒是人和動物活動中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
無論動物或人類硒主要經胃腸道吸收,吸收後的硒經血漿運載進入各組織,主要分布於腎、肝、胰腺、垂體及毛發,而肌肉、骨骼和血液相對較低,脂肪中最少。
(4)人類有哪些化學元素元素擴展閱讀
作用:
(1)常量元素功能:
①鈣是骨骼和齒的主要成分;
②磷與能量代謝有關;
③鎂、鉀、鈉、氯都是維持體液酸鹼平衡的重要電解質;
(2)微量元素功能:
①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
②碘是甲狀腺素的主要成分等。
5. 人由那些化學元素組成
人體的96%是有機物。其中氧佔65%,碳18%,氫10%,氮3%
人體的剩餘部分由其他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其中大部分是礦物質。碳、氫、氧、氮和鈣(1.5%)加在一起,總共占人體的97.5%。其餘的2.5%包括40多種元素。如磷、硫、鉀、鈉、氯、鎂、鐵、鋅、氟、銣、鍶、銅、碘等。其中前六種占體重的1%-0.5%。從第七種以後,在人體里的含量分別只佔0.1%以下,被稱為人體里的微量元素。
6. 組成人體的元素都有哪些
世間萬物都是由各種元素的原子組成的,人也不例外。從化學元素周期表得知,至今人類一共發現了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元素有111種,其中目前已知天然存在的化學元素有92種。在人體內已經發現81種,這81種統稱為生命元素。
元素含量占人體質量萬分之一以上的稱為常量元素,又叫造體元素,如氧、碳、氫、氮、鈣、磷、硫、鉀、鈉、氯、鎂、硅等,這12種造體元素占人體質量的99.95%。人體的肌肉和器官組織及體液都是碳、氫、氧的有機化合物組成,又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含氮較多,骨骼和牙齒含鈣和磷較多,血液和體液含水較多。
元素含量占人體質量萬分之一以下的稱為微量元素,目前公認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4種,如鐵、鋅、鍶、銅、錫、碘、錳、硒、鎳、鉻、鉬、鈷、釩、氟等。雖然幾十種微量元素加起來的總質量占人體質量不足0.05%,給人的感覺是微乎其微,但作用卻像原子彈一樣威力很大,它在人體內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經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體中各種疾病的出現就是因為體內某種元素缺乏或過量造成的,與人體元素不平衡有關。只要人們深入了解各種元素在人體中的作用和規律,並且通過微量元素檢測,掌握自己身體中各種元素的含量,然後通過日常飲食合理調整人體內元素平衡,就能做到少生病或不生病,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化學元素與人體的關系
人體是由許多化學元素組成 蛋白質主要由C H O N P組成 氨基酸主要由C H 0 N S組成 人體所需微量元素為 鐵、鋅、硒、碘、銅、錳、鉻、氟、鉬、鈷、鎳、錫、硅、釩 此外,亦有資料認為鍶、砷、硼為人或動物所必需:
(1)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共8種,包括碘、鋅、硒、銅、鉬、鉻、鈷及鐵。
(2)人體可能必需的元素,共5種,包括錳、硅、硼、釩及鎳。
(3)具有潛在的毒性,但在低劑量時,可能具有人體必需功能的元素,包括氟、鉛、鎘、汞、砷、鋁及錫,共7種。 人體中的微量元素溶融在人體的血液里。如果缺少了這樣那樣的微量元素,人就會得病,甚至導致死亡。正常人每天都要攝取各種有益於身體的微量元素。即:鐵、鋅、銅、錳、碘、鈷、鍶、鉻、硒等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雖然在人體中需求量很低,但其作用卻非常大。如:「錳」能刺激免疫器官的細胞增值,大大提高具有吞噬、殺菌、抑癌、溶瘤作用的巨噬細胞的生存率。「鋅」是直接參與免疫功能的重要生命相關元素,因為鋅有免疫功能,故白血球中的鋅含量比紅血球高25倍。「鍶、鉻」可預防高血壓,防治糖尿病、高血脂膽石。「碘」能治甲狀腺腫、動脈硬化,提高智力和性功能。「硒」是免疫系統里抗癌的主要元素,可以直接殺傷腫瘤細胞。
7. 人一共有多少種元素
至今都沒有科學的統計過。 按重量百分比計算,人體內的主要化學元素碳、氫、氧和氮,占人體重量的96%。這四種化學元素是有機化學的基礎物質,所以可以說人體的96%是有機物。其中氧佔65%,碳18%,氫10%,氮3%。 人體的剩餘部分由其他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其中大部分是礦物質。碳、氫、氧=氮和鈣(1.5%)加在一起,總共占人體的97.5%。其餘的2.5%包括40多種元素。如磷、硫、鉀、鈉、氯、鎂、鐵、鋅、氟、銣、鍶、銅、碘等。其中前六種占體重的1%-0.5%。從第七種以後,在人體里的含量分別只佔0.1%以下,被稱為人體里的微量元素。 一般都認為,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由9種:鐵、氟、鋅、銅、鉻、錳、碘、鉬、鈷。 人體里必須的微量元素,對生命的正常新陳代謝是重要的,缺了不可,多了也會出現病態。所以,人體的元素組成和環境有密切的關系。注意攝入食物的元素組成,消除環境污染。 此外,還有許多種元素是污染元素,如鉛、汞、鎘、鐳等,是隨著工業化進程而滲入人體的。這些元素的量必須嚴格控制在一定水平范圍內。
8. 組成人體的化學元素是什麼
人體是由化學元素組成的,組成人體的元素有60多種。其中有鈣、鈉、鉀、鎂、碳、氫、氧、硫、氮、磷、氯等11種屬必需的定量元素。
集中在元素周期表頭20個元素內,另有鐵、銅、鋅、錳、鈷、釩、鉻、鉬、硒、碘等十餘種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鈣、鈉、鉀、鎂四種元素約占人體中金屬離子總量的99%以上。
人體的健康與這些化學元素有著很大的關系。氧,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人體中 最多的一種元素。水是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的,一個體重50千克的少年體內大約有30千克的 水,而其中氧就佔26千克,而且身體其他不含水的部分也含有氧。人在呼吸時,吸進的是氧氣。
人一星期不喝水才會造成死亡,但如果停止呼吸6〜7分鍾便會死亡。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每 分鍾要呼吸20次左右,每次大約吸入1/3升氧氣,一天需要9000升左右的氧氣。氧氣對人的生命有多麼重要不言而喻。
(8)人類有哪些化學元素元素擴展閱讀
人體內的化學元素多種多樣,它們之間相互作用,不但可以阻止或減緩環境毒物等對我們的傷害,還可以利用元素間的相互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元素間的作用主要有協同作用、拮抗作用和配合作用三種方式。協同作用是指元素間的聯合作用效果超過各元素單獨作用效果的總和,如在人體中銅和鐵具有生理協同作用,不論人或者動物,當鐵充足而銅缺少時一樣可能發生貧血。
拮抗作用是指在生物體中一種元素對另一種元素的正常生理功能產生抑制或抵消的作用,如單吃橙子會有酸味,但如果與草莓同吃,酸味就會有所減少;配合作用是指過渡金屬元素,即位於元素周期表d區和ds區的一系列金屬元素,它們之間結構相近,性質相似,極易形成配合物。
人體內的這些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這些元素不斷輸入,不斷在體內進行一些化學反應,然後排泄出去,使它們的含量在人體內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狀態,含量過多或過少都會引起我們身體的一些症狀。
以氟為例,氟是身體所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是生物體骨骼和牙齒生長發育必需的元素。人體中氟的含量大約為2.7克,其中90%存在於牙齒、骨骼中,其餘分布在軟組織中。
氟的量過多或過少,都會使鈣和磷的代謝失去常態。如果氟的含量過少,有可能會引起齲齒病和骨質疏鬆。但若是進人身體的氟過多,氟的濃度過高,會和體內的鈣發生化學反應從而生成氟化鈣,骨質過度硬化,壓迫從孔道里經過的神經,引起疼痛,甚至癱瘓。
由此看來,人的生長、發育、遺傳、健康等都與人體中的化學元素密不可分。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有意識地攝入各種化學元素,保持體內的元素平衡,從而保持身體健康。
9. 人體內含有的所有化學元素是什麼各多少!
組成人體的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氧,為65%。但是,由於在人體組成成分中,主要以有機物為主,因此,由於水的含量高從而導致含量最高的氧元素,並不是研究人員的主要考慮對象。碳在人體元素成分表中,含量為18%,居第二位。由於碳是有機物的骨架元素,所以,人們往往花很大氣力去分析和探討它的存在。
人體元素中,碳、氧、氮、氫約佔了96%,在成分表中具有絕對的多數。在人體中,元素的存在形式主要為水和含碳有機物兩種。
人體內所含有的元素,目前已知的達到60多種。現在認為,維持生命的必需元素為:氧、碳、氫、氮、鈣、磷、鉀、鈉、氯、硫、鎂、鐵、硅、鋅、銅、錳、鈷、碘、鉬、共19種。關於氟的必需性,目前尚存疑問。另外,硼、鋁、金、銀、汞等元素的必需性也存在疑問。有不少人認為這幾個元素是偶然進入人體內的,而並不是人體所必需的。
人體的構成元素,從周期表來看,廣泛地分布於第I族到第Ⅷ 族。大多數元素屬於第1周期到第4周期,原子序數比較小,因此,大多數是比較輕的元素。
除碳、氧、氮、氫外,對於其他元素成分而言,鈣、磷在骨質中很多,鉀在細胞內液中比較多,鈉在細胞外液中也就是血液和組織間液中比較多。硫是蛋白質成分,氯和鎂是存在於體液中的鹽類,鐵是血紅素的成分,銅是酶的成分,錳是輔酶的成分,碘含於甲狀腺素中,鈷含於維生素B12中(表2-2)。
表2-2 人體的組成元素
元素
質量分數/%
主要含有的分子
氧
65
水,有機物
碳
18
碳水化合物,脂質,蛋白質,核酸
氫
10
碳水化合物,脂質,蛋白質,水
氮
3
蛋白質,核酸
鈣
1.5
骨無機質
磷
1.0
碳水化合物中間體,核酸,骨無機質
硫
0.25
蛋白質
鉀
0.2
細胞內液
鈉
0.15
細胞外液(血漿、組織液)
氯
0.15
細胞內外液
鎂
0.05
細胞內外液
鐵
0.006
血紅素
銅
0.0002
銅蛋白質
錳
0.00003
輔酶
碘
0.00004
甲狀腺激素
鈷
—
維生素B2
二、人體所含的主要化合物
人體化合物的分類形式一般如下:
各種成分在人體中的比例,隨著人體的年齡、性別、營養狀況以及個體差別等而有不同,其中脂質尤為明顯。脂質多的人,水分變少。其他的成分則大多數比較穩定。蛋白質的含量一般約為15%~18%(表2-3)
表2-3 人體所含的主要化合物
化合物
含量(占體重的百分數)/%
化合物
含量(占體重的百分數)/%
水
60~75
碳水化合物
<1
蛋白質
15~18
無機質
2~6
脂質
16~58
構成人體的成分,依人體的部位、器官、組織、細胞等的不同也有差別,例如,血液中的水含量為77%~81%,牙齒的琺琅質中只有2%;就蛋白質而言,在筋肉中其含量達到17%~22%,而在血清中只有7%。
1、水
人體中的水含量及其分布,與年齡直接相關。一般年齡越小,水含量越高,細胞外液中的水分布越多(表2-4)。
另外,人體的水含量與機體內的脂肪含量也存在有一定的關系。由於脂肪組織含水很少,所以胖人機體內的水含量一般比較少。從水對生命體的重要性來講,同樣體重的瘦人和胖人,如果丟失同樣重量的水分,則對胖人的損害將更大。
表2-4 不同年齡組的小兒與成人體內水的含量與分布(占體重%)
足月新生兒
1歲
2~14歲
成人
體液總量
80
70
65
60
細胞內液
35
40
40
40
細胞
外液
細胞間液
40
25
20
15
血漿
5
5
5
5
2、無機質
一個體重65㎏的健康男子的化學組成上,無機質的總量約為4㎏,占整個體重的6%。在這4㎏無機質的分布中,骨骼部分佔80%以上,筋肉部分佔約10%(表2-5)。
表2-5 4.0㎏無機質的體內分布
組織部位
質量分數/%
組織部位
質量分數/%
骨骼
83.1
腦
0.7
筋肉
10.4
血液
0.7
皮膚
1.0
腸
0.6
肝臟
0.8
肺
0.5
另外,在組織的細胞內液與細胞外液中,無機質的構成也存在著差別。其中,細胞內液主要含鉀離子,細胞外液主要含鈉離子。
3、碳水化合物
機體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有糖原及粘多糖類成分。糖原是人體的主要碳水化合存在,是維持人體正常血糖值的重要成分,但一般其含量不足1%。
10. 人類掌握的化學元素有多少都有誰
目前,人類所掌握的化學元素,連同人工合成的元素一起已有109種。在尋找新元素的道路上,許多有才乾的科學家貢獻了畢生的精力。18、19世紀瑞典化學家席勒、伯齊利烏斯各發現4種元素,19世紀德國化學家拉姆塞發現5種元素,而獨占螫頭的應推英國大化學家戴維(1778~1829)。戴維竟在短短的4年時間內發現7種新元素,它們是鉀、鈉、鈣、鰓、鋇、鎂、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