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能產生紅色熒光的熒光染料有哪些
中午好,看具體要求。水溶性染料中鹼性玫紅(羅丹明B)、赤蘚紅(四碘熒光素)、莧菜紅(食用酸性紅2號)和甜菜紅的水溶液都能在常溫環境下產生紅色熒光現象,uv照射的話是赤蘚紅最好,溶劑型的一般沒得選只有溶劑熒光紅這一種。而且我說的都是在視覺上產生紅光的,uv一般都是反射出藍色或者綠色光譜,很少見uv下還有紅色熒光的因為和紫外線光譜有重疊,請酌情參考。
⑵ 顯示紅色的指示劑有哪些例如 甲基紅
如果是測定亞硝酸鹽的話,建議使用N-1-萘基乙二胺二鹽酸鹽
化學式:C12H14N2·2HCl分子量:259.17沸點:320℃
熔點:188-198℃
溶解性:常溫下:易溶於水,微溶於乙醇,難溶於二乙醚
外觀:白色至淺紅色結晶性粉末
在鹽酸酸化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生重氮反應
重氮反應形成的產物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玫瑰紅色染料。
原理如上圖所示。
⑶ 古代紅色染料是用什麼製作的
古時候染紅色一般都用哪些染料?染色原理是什麼?
共2個回答
生活化學達人
聊聊關注成為第51位粉絲
1、赭石,也就是赤鐵礦,一種含有Fe2O3的紅色礦石。這是最早的紅色染料——准確地說是顏料——新石器時代晚期,原始人類最早使用的紅色顏料,用於壁畫和塗抹獸皮。
硃砂也曾是早起染紅色的礦物性顏料之一。
2、茜草,商周開始就被應用的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染料,這是一種茜草科、茜草屬的多年生攀援性草本植物,利用其紅色的根部進行染色。其主要成分是茜草素,近似與現代蒽醌結構的分散染料。因此,水溶性比較差,需要發酵、水解、高溫才能染色。
3、紅花,有名西紅花、番紅花、紅藍花,不是當今很熱門的藏紅花哦!西漢從西域傳到我國,到南北朝時紅花染色技術已經很成熟。其色素成分是黃酮類的衍生物,這是一種天然直接染料,謂之真紅,染色工藝類似現代的各種直接染料。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紅線毯》中有佳句:紅線毯,擇繭繅絲清水煮,揀絲練線紅藍染……。
4、紫鉚蟲膠:紫鉚是紫膠蟲的宿主植物,紫膠蟲和紫鉚都能分泌出紅色的液體,古代也曾作為紅色染料。所謂胭脂蟲紅,有學者懷疑其實是紫鉚蟲膠。
⑷ 化學中五種紅色物質是什麼
紅色無機物質(包括但不僅限於):
三氧化二鐵Fe2O3
銅Cu
四氧化三鉛Pb3O4
溴化汞HgBr2(紅葯水)
氧化汞HgO
硫化汞HgS(辰砂)
鐵氰化鉀K3[Fe(CN)6](赤血鹽)
六水合氯化鈷CoCl2·6H2O
重(音chong2)鉻酸鉀K2Cr2O7
紅色有機物質:
天然紅色色素比如花青素(酸性條件下)——大部分花的紅色就是來自花青素;番茄紅素;血色素(大部分高等動物血液中攜帶氧氣的物質和紅色的來源)
各種人工色素、染料:醋酸洋紅、酸性紅、蘇丹紅VI、剛果紅……(多達成百上千種)
⑸ 初中 化學 紅色物質有哪些
紅色金屬單質:銅。紅色反應溶液:遇到酸的石蕊試液、遇到鹼的酚酞試液。紅褐色化合物:氧化鐵。紅色非金屬單質:紅磷
初中化學輔導網
⑹ 初中化學中紅色的物質有那些
銅,紅磷,氧化鐵,氫氧化鐵,氧化汞(初中大綱就這么多),還有氫氧化鐵,硝酸鐵,氯化鐵,硫酸鐵。
⑺ 哪些植物可以提取出紅色染料
紅色染料有紅花、茜草和蘇木。紅花也叫「紅藍花」、「黃藍花」等異名,是草本植物,提取染料部分為花。其紅色素易溶於鹼水,加酸又可沉澱出來,所以紅花染色的織物不能用鹼性水去洗滌。茜草又寫作蒨草,又名「茅搜」、「茹藘」,是草本植物,可提取染料的部分為根莖。因為這種染料色澤鮮美,很受歡迎,銷路很大。蘇木是熱帶喬木,其乾材中含有「巴西蘇木素」,原本無色,被空氣氧化後便生成一種紫紅色素,可作為染料。由於蘇木中還含有鞣質,所以用蘇木水染色後,再以綠礬水媒染,就會生成鞣酸鐵,是黑色沉澱色料,顏色會變成深黑紅色。
⑻ 古時候染紅色一般都用哪些染料染色原理是什麼
動物染料和植物染料
植物染料是指利用自然界之花、草、樹木、莖、葉、果實、種子、皮、根提取色素作為染料。
動物染料指的是從動物軀體中提取的能使纖維和其他材料著色的有機物質。如從胭脂蟲體內提取的紅色染料。
⑼ 與剛果紅顏色相近的直接染料有哪些
剛果紅,化學名為:二苯基-4,4』-二(偶氮-2-)-1-氨基萘-4-磺酸鈉,分子式為C32H22N6Na2O6S2,為棕紅色粉末,溶於水呈黃紅色,溶於醇呈橙色。用於作為酸鹼指示劑,變色范圍為3.5到5.2,鹼態為紅色,酸態為藍紫色。也用於診斷澱粉樣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