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化學的各種物質的英文縮寫 如水H2o
你要的不是縮寫,是化學式吧。
學化學好多年,感覺這個不用刻意去記,學到哪就記到哪,很容易的。
我本想復制些別人的東西的,結果只能寫100個字。
❷ 請教生物化學物質的命名
有機化合物的命名
命名是學習有機化學的"語言",因此,要求學習者必須掌握.有機合物的命名包括俗名,普通命名(習慣命名),系統命名等方法,要求能對常見有機化合物寫出正確的名稱或根據名稱寫出結構式或構型式.
一,有機合物的命名方法
1.俗名及縮寫 有些化合物常根據它的來源而用俗名,要掌握一些常用俗名所代表的化合物的結構式,如:木醇是甲醇的俗稱,酒精(乙醇),甘醇(乙二醇),甘油(丙三醇),石炭酸(苯酚),蟻酸(甲酸),水楊醛(鄰羥基苯甲醛),肉桂醛(β-苯基丙烯醛),巴豆醛(2-丁烯醛),水楊酸(鄰羥基苯甲酸),氯仿(三氯甲烷),草酸(乙二酸),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甘氨酸(α-氨基乙酸),丙氨酸(α-氨基丙酸),谷氨酸(α-氨基戊二酸),D-葡萄糖,D-果糖(用費歇爾投影式表示糖的開鏈結構)等.還有一些化合物常用它的縮寫及商品名稱,如:RNA(核糖核酸),DNA(脫氧核糖核酸),阿司匹林(乙醯水楊酸),煤酚皂或來蘇兒(47%-53%的三種甲酚的肥皂水溶液),福爾馬林(40%的甲醛水溶液),撲熱息痛(對羥基乙醯苯胺),尼古丁(煙鹼)等.
2.普通命名(習慣命名)法
要求掌握"正,異,新","伯,仲,叔,季"等字頭的含義及用法.
正:代表直鏈烷烴;
異:指碳鏈一端具有結構的烷烴;
新:一般指碳鏈一端具有結構的烷烴.
伯:只與一個碳相連的碳原子稱伯碳原子.
仲:與兩個碳相連的碳原子稱仲碳原子.
叔:與三個碳相連的碳原子稱叔碳原子.
季:與四個碳相連的碳原子稱季碳原子.
如在下式中:
C1和C5都是伯碳原子,C3是仲碳原子,C4是叔碳原子,C2是季碳原子.
要掌握常見烴基的結構,如:烯丙基,丙烯基,正丙基,異丙基,異丁基,叔丁基,苄基等.
例如:
3.系統命名法 系統命名法是有機化合物命名的重點,必須熟練掌握各類化合物的命名原則.其中烴類的命名是基礎,幾何異構體,光學異構體和多官能團化合物的命名是難點,應引起重視.要牢記命名中所遵循的"次序規則".
二,例題解析
1.烷烴的命名 烷烴的命名是所有開鏈烴及其衍生物命名的基礎.
例1,
命名的步驟及原則:
(1)選主鏈 選擇最長的碳鏈為主鏈,有幾條相同的碳鏈時,應選擇含取代基多的碳鏈為主鏈.
(2)編號 給主鏈編號時,從離取代基最近的一端開始.若有幾種可能的情況,應使各取代基都有盡可能小的編號或取代基位次數之和最小.
(3)書寫名稱 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取代基的位次,先寫出取代基的位次及名稱,再寫烷烴的名稱;有多個取代基時,簡單的在前,復雜的在後,相同的取代基合並寫出,用漢字數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個數;阿拉伯數字與漢字之間用半字線隔開.
根據此原則,上面的化合物命名為:2,3,4,7-四甲基辛烷.
2.幾何異構體的命名 烯烴幾何異構體的命名包括順,反和Z,E兩種方法.
簡單的化合物可以用順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用順反表示時,相同的原子或基團在雙鍵碳原子同側的為順式,反之為反式.
例2,
如果雙鍵碳原子上所連四個基團都不相同時,不能用順反表示,只能用Z,E表示.按照"次序規則"比較兩對基團的優先順序,兩個較優基團在雙鍵碳原子同側的為Z型,反之為E型.必須注意,順,反和Z,E是兩種不同的表示方法,不存在必然的內在聯系.有的化合物可以用順反表示,也可以用Z,E表示,順式的不一定是Z型,反式的不一定是E型.例如:
脂環化合物也存在順反異構體,兩個取代基在環平面的同側為順式,反之為反式.
3,
化合物的母體是環丁烷,在1,3位上有兩個甲基分別在環平面的兩側,因此為反式異構體.命名為:反-1,3-二甲基環丁烷.
3.光學異構體的命名 光學異構體的構型有兩種表示方法D,L和R,S,
D ,L標記法以甘油醛為標准,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化合物很難確定它與甘油醛結構的對應關系,因此,更多的是應用R,S標記法,它是根據手性碳原子所連四個不同原子或基團在空間的排列順序標記的.光學異構體一般用投影式表示,要掌握費歇爾投影式的投影原則及構型的判斷方法.
例4,
根據投影式判斷構型,首先要明確,在投影式中,橫線所連基團向前,豎線所連基團向後;再根據"次序規則"排列手性碳原子所連四個基團的優先順序,在上式中:
-NH2 >-COOH >-CH2-CH3 >-H ;將最小基團氫原子作為以碳原子為中心的正四面體頂端,其餘三個基團為正四面體底部三角形的角頂,從四面體底部向頂端方向看三個基團,從大到小,順時針為R,逆時針為S .在上式中,從-NH2 -> -COOH -> -CH2-CH3為順時針方向,因此投影式所代表的化合物為R構型,命名為R-2-氨基丁酸.
4.雙官能團和多官能團化合物的命名 雙官能團和多官能團化合物的命名關鍵是確定母體.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 當鹵素和硝基與其它官能團並存時,把鹵素和硝基作為取代基,其它官能團為母體.
② 當雙鍵與羥基,羰基,羧基並存時,不以烯烴為母體,而是以醇,醛,酮,羧酸為母體.
③ 當羥基與羰基並存時,以醛,酮為母體.
④ 當羰基與羧基並存時,以羧酸為母體.
⑤ 當雙鍵與三鍵並存時,應選擇既含有雙鍵又含有三鍵的最長碳鏈為主鏈,編號時給雙鍵或三鍵以盡可能低的數字,如果雙鍵與三鍵的位次數相同,則應給雙鍵以最低編號.
例5,
步驟及原則:(1)確定母體:對於硝基和鹵素取代的烴類,一般以烴類為母體,把硝基和鹵素作為取代基.因此,上面化合物應以甲苯為母體.
(2)編號:從甲基開始,使取代基位次之和最小.
(3)書寫名稱:不同取代基的排列順序,按照次序規則,較優的基團寫在後面.
因此,化合物被命名為:2-硝基-3-氯甲苯.
例6,
步驟及原則:
(1)確定母體 化合物中含有兩個官能團,按照"次序規則",羧基優於羰基,應以羧酸為母體,羰基作為取代基.
(2)編號 從羧基一端開始編號.
(3)書寫名稱 化合物被命名為:4-甲基-5-羰基己酸.
5.雜環化合物的命名 由於大部分雜環母核是由外文名稱音譯而來,所以,一般採用音譯法.要注意取代基的編號,一般從雜原子開始沿著環編號,要使帶有取代基的碳原子編號最小;也可將雜原子兩邊的雜原子依次編為a,b.
例
例7.
步驟及原則:
(1)確定母體 化合物以吡咯為母體,羰基作為取代基.
(2)編號 從氮原子開始編號.
(3)書寫名稱 化合物被命名為:2-硝基吡咯或a-硝基吡咯.
還有些東西建議你看一下:
❸ 求一些常用化學物質的縮寫 比如聚氨酯 聚苯乙烯 等高分子物質的簡寫,越多越好 ,謝謝 [email protected]
-[-O-CONH-]-n(聚氨酯)
- [-CH2-CHCl-]-n(聚氯乙烯)
-[-CH-CH2-]-n( 聚苯乙烯)
|
C6H5
-(-CH2-CH-)n- (聚丙烯酸甲酯——有機玻璃)
I
COO-CH3
-(-CF2-CF2-)-n(聚四氟乙烯)
-[-CH2-C6H4O-]-n(酚醛樹脂)
❹ 各種化學名稱的簡寫
這個太多了,幾乎所有的化學物質都有化學式。
❺ 求以下物質的化學名稱及簡寫
你所說的化學名稱的簡寫,其實就是化學式,一下附上家中常見物質簡寫
食鹽
nacl
鹼面
na2co3
小蘇打
nahco3
醋
ch3cooh
砂糖
c12h22o11
澱粉
(c6h10o5)n
酒精
c2h5oh
味精
c5h8no4na(谷氨酸鈉)+氯化鈉
抹牆的石灰漿(也算吧)ca(oh)2
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後變成caco3
天然氣
ch4
水鹼
caco3
紫葯水
kmno4
紅葯水
c20h8o6br2hgna2(汞溴紅)
玻璃
na2sio3,casioo3,sio3(混)
金屬什麼的查元素周期表就知道了
❻ BMTP是什麼,一種化學物質的縮寫。
名字有點長:1,3-雙(5-甲基-1,3,4-噻二唑-2-硫)丙烷
參考論文:《多亞甲基橋連雙噻二唑汞(2)配合物的合成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與應用》 論文導師:柴雅琴,論文單位:湖南大學。
❼ 求各種化學物質的簡稱,
滿意答案好評率:0% 硫酸鹽類:
1.皓礬: ZnSO4.7H2O
2.鋇餐,重晶石: BaSO4
3.綠礬,皂礬,青礬: FeSO4.7H2O
4.芒硝,朴硝,皮硝: Na2SO4.10H2O
5.明礬: KAl(SO4)2.12H2O
6.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7.膽礬、藍礬:CuSO4.5H2O
8.摩爾鹽:(NH4)2SO4.FeSO4.6H2O
二、礦石類:
1.螢石:CaF2
2.光鹵石: KCl.MgCl2.6H2O
3.黃銅礦: CuFeS2
4.礬土:Al2O3.H2O、Al2O3.3H2O和少量Fe2O3 、SiO2
5.磁鐵礦石: Fe3O4
6.赤鐵礦石:Fe2O3
7.褐鐵礦石: 2Fe2O3.3H2O
8.菱鐵礦石:Fe2CO3
9.鎂鐵礦石:Mg2SiO4
10.蘇口鐵:碳以片狀石墨形式存在
11. 白口鐵:碳以FeC3形式存在
12.高嶺石: Al2(Si2O5)(OH)4 或(Al2O3.2SiO2.2H2O)
13.正長石: KAlSi3O8
14.石英:SiO2
15.硼砂: Na2B4O7.10H2O
16.脈石:SiO2
17.剛玉(藍寶石.紅寶石): 天然產的無色氧化鋁晶體
18.黃鐵礦(愚人金):FeS2
19.爐甘石:ZnCO3
20.智利硝石:NaNO3
21.滑石:3MgO.4SiO2.H2O
22.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CaCO3
23.孔雀石:CuCO3.Cu(OH)2
24.白雲石:MgCO3.CaCO3
25.冰晶石:Na3AlF6
26.高嶺土:Al2O3.2SiO2.2H2O
27.錫石:SnO2
28.輝銅礦:Cu2S
三、氣體類:
1.高爐煤氣:CO,CO2等混合氣體
2.水煤氣CO,H2
3.天然氣(沼氣):CH4
4.液化石油氣:C3H8,C4H10為主
5.焦爐氣:CH4,CO,H2,C2H4為主
6.裂解氣:C2H4為主
7.爆鳴氣:H2和O2
8.笑氣:N2O
9.裂化氣:C1~C4的烷烴、烯烴
10.電石氣:C2H2(通常含H2S、PH3等)
四、有機類:
1.福馬林(蟻醛): HCHO
2.蟻酸:HCOOH
3.尿素: (NH4CNO)或 CO(NH2)2
4.氯仿: CCl4
5.木精(工業酒精):CH3OH
6.甘油: CH2OH-CHOH- CH2OH
7.硬脂酸:C17H35COOH
8.軟脂酸: C15H31COOH
9.油酸: C17H33OH
10.肥皂:C17H35COONa
11.銀氨溶液:[Ag(NH3)2]+
12.乳酸:CH3-CHOH-COOH
13.葡萄糖:C6H12O6
14.蔗糖:C12H22O11
15.核糖:CH2OH-(CHOH)3CHO
16.脫氧核糖:CH2OH-(CHOH)2CH2-CH3
17.澱粉: (C6H10O5)n
18.火棉,膠棉:主要成份都是[(C6H7O2)-(ONO2)3]n 只是前者含N量高
19.尿素: CO(NH2)2 NH4CNO為氰酸銨.(互為同分異構體)
20.氯仿: CHCl3
21.油酸: C17H33COOH
22.銀氨溶液:[Ag(NH3)2]OH
23.脫氧核糖:CH2OH-(CHOH)2CH2-CHO
五、其他類:
1.白堊: CaCO3
2.石灰乳:Ca(OH)2
3.熟石灰: 2CaSO4.H2O
4.足球烯: C60
5.銅綠:Cu2(OH)2CO3
6.純鹼(鹼面): Na2CO3
7.王水: HCl,HNO3 (3:1)
8.水玻璃(泡火鹼) :Na2SiO3
9.小蘇打:NaHCO3
10.蘇打:Na2CO3
11.大蘇打(海波):Na2S2O3
12.鹽鹵:MgCl2.6H2O
13.雌黃:As2S3
14.雄黃:As4S4
15.硃砂:HgS
16.石棉:CaO.3MgO.4SiO2
17.砒霜:As2O3
18.瀉鹽:MgSO4.7H2O
19.波爾多液:CuSO4+Ca(OH)2
20.鈦白粉:TiO2
氯化鈉;食鹽 NaCL氯化鎂;鹽鹵 MgCL2*6H2O
碳酸鈉;蘇打.純鹼 Na2CO3
碳酸氫鈉;小蘇打 NaHCO3
氫氧化鈉;燒鹼.苛性鈉 NaOH
氫氧化鉀;苛性鉀 KOH
氫氧化鈣;熟石灰 Ca(OH)2
高錳酸鉀;灰錳氧 KMnO4
氟化鈣;螢石.氟石 CaF2
二硫化亞鐵;黃鐵礦.硫鐵礦 FeS2
硫酸銅晶體;膽礬.藍礬 CuSO4*5H2O
硫酸鋅晶體;皓礬 ZnSO4*7H2O
硫酸亞鐵晶體;綠礬 FeSO4*7H2O
硫酸鋁鉀晶體;明礬 kAL(SO4)2*12H2O
硫酸鈣晶體;(生)石膏 CaSO4*2H2O
硫酸鈣晶體;熟石膏.燒石膏(CaSO4)2*H2O
硫酸鋇晶體;重晶體 BaSO4
硫酸鈉晶體;芒硝 NaSO4*10H2O
硫酸鎂晶體;瀉鹽 MgSO4*7H2O
硫代硫酸鈉;大蘇打.海波 Na2S2O3
硝酸鉀;智利硝石.火硝 KNO3
硫酸鈣和硫酸二氫鈣;過磷酸鈣(普鈣) Ca(H2PO4)2和2CaSO4
磷酸二氫鈣;重過磷酸鈣.重鈣 Ca(H2PO4)2
一氧化碳和氫氣;水煤氣 CO和H2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發生爐煤氣 CO和CO2
二氧化碳(固體);乾冰 CO2
碳酸鈣;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白堊 CaCO3
氧化鈣;生石灰 CaO
碳化鈣;電石 CaC2
碳化硅;金剛砂 SiC
二氧化硅;石英.水晶 SiO2
硅酸鈉溶液;水玻璃.泡花鹼 Na2SiO3
氧化鋁;剛玉 AL2O3
亞鐵青化鉀;黃血鹽 K4
鐵氫化鉀;赤血鹽 k33
亞鐵氫化鉀;普魯士藍 K4Fe(CN)6
鹼式碳酸銅;銅綠 Cu2(OH)2CO3
漂白粉; Ca(CLO)2和CaCL2
王水; 濃HNO3和濃HCL(1:3)
氧化砷;砒霜 As2O3
硫化砷:雄黃 As2S3
氯化汞;升汞 HgCL2
氯化亞汞;三仙丹 HgO
硫化汞;辰砂 HgS
❽ 幫我找出高中階段化學物質的全部簡稱,如純鹼NA2CO3,
1,CuSO4*5H2O五水硫酸銅,藍色晶體,易溶於水,低溫加熱失水,生成一水合物,兩百以上溫度繼續加熱可得無水物.實驗室製法,CuO + H2SO4=CuSO4+H2O;再蒸發溶液至結晶即可;
2,CuSO4無水物白色粉末,易溶於水,常做乾燥劑.製法:兩百以上五百以下溫度加熱五水硫酸銅可得無水物.
3,H2SO4濃硫酸是無色黏稠油狀液體,有強酸性,強氧化性:2H2SO4+Cu=CuSO4+SO2g+H2O加熱;和強的吸水性:H2SO4+HCOOH=CO+H2SO4*H2O
是重要的工業三酸之一.
4,HCl無色有刺激性氣體,室溫下一體積水可以溶解500體積HCl,溶液就是大家熟悉的濃鹽酸,溶液也是重要的工業三酸之一.實驗室製法:H2SO4濃+NaCl=NaHSO4+HClg
5,HNO3濃溶液為無色油狀液體,但是在儲存時常常發生分解而顯宗紅色:4HNO3(光或熱)=4NO2g+2H2O+O2g.有強氧化性,可以和銅,銀等直接反應,和酸性是重要的工業三酸之一.實驗室製法:H2SO4濃+NaNO3=NaHSO4+HNO3g或NO2溶於水中:3NO2+H2O=NO+2HNO3.
6,KNO3,白色或透明晶體,溶於冷水,在熱水中溶解度急劇加大.2KNO3(600度)=2KNO2+O2g,所以在酸性溶液(可以看做是硝酸的溶液)或固體在熔融時(起氧化作用的是分解出的氧氣)是強氧化劑.實驗室製法:K2CO3+2HNO3=2KNO3+CO2g+H2O 然後在蒸發結晶.
7,CaCl2,無水物為白色固體,易溶於水,有強的吸水性,可以做固體乾燥劑.實驗室製法:碳酸鈣溶於鹽酸中在蒸發結晶後,強熱灼燒可得.
8,CO2,無色無味氣體,可溶於水,一體積水可以溶解一體積該氣體(常溫)
水溶液呈酸性.遇澄清的石灰水可以產生沉澱:CO2+Ca(HO)2=CaCO3s+H2O,該反應是鑒別二氧化碳的重要反應.實驗室製法碳酸鈣溶於鹽酸:CaCO3+2HCl=
CaCl2+CO2g+H2O
註:其中在答案中用到的g表示該產物為氣體;s表示固體;產物水和可溶解的產物未標明.
❾ 化學名稱縮寫
1、鹼的化學式
氫氧化鉀KOH、氫氧化鈉 NaOH 、氨水NH3·H2O
氫氧化鈣Ca(OH)2、氫氧化鋇 Ba(OH)2 、氫氧化銅Cu(OH)2↓、氫氧化鎂Mg(OH)2↓、氫氧化亞鐵 Fe(OH)2↓
氫氧化鐵Fe(OH)3↓、氫氧化鋁Al(OH)3↓
2、氧化物的化學式
一氧化碳 CO 、二氧化碳 CO2 、二氧化硫 SO2、三氧化硫 SO3 水 H2O 、 雙氧水 H2O2、五氧化二磷 P2O5、一氧化氮 NO、二氧化氮 NO2 氧化鈉 Na2O
氧化鉀 K2O、氧化銀 Ag2O 氧化汞HgO 、氧化銅CuO、氧化鎂 MgO、氧化鈣 CaO、氧化鋅 ZnO、氧化亞鐵 FeO 氧化鐵 Fe2O3、氧化鋁 Al2O3 二氧化鈦 TiO2 、二氧化錳 MnO2 四氧化三鐵 Fe3O4
3、酸的化學式
鹽酸HCl 、硝酸 HNO3 氫硫酸 H2S、亞硫酸 H2SO3、硫酸 H2SO4 、碳酸 H2CO3、 磷酸 H3PO4 乙酸( 醋酸)CH3COOH
(9)化學物質名字太長怎麼縮寫擴展閱讀:
1、單質化學式的寫法:
首先寫出組成單質的元素符號,再在元素符號右下角用數字寫出構成一個單質分子的原子個數。稀有氣體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通常就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它們的化學式。
金屬單質和固態非金屬單質的結構比較復雜,習慣上也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它們的化學式。
2、化合物化學式的寫法:
首先按正前負後的順序寫出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號,然後在每種元素符號的右下角用數字寫出每個化合物分子中該元素的原子個數。一定順序通常是指:氧元素與另一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號寫在右邊。
氫元素與另一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氫元素符號寫在左邊;金屬元素、氫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屬元素符號寫在右邊。直接由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其化學式常用其離子最簡單整數比表示。
3、注意:
當某組成元素原子個數比是1時,1省略不寫;氧化物化學式的書寫,一般把氧的元素符號寫在右方,另一種元素的符號寫在左方,如CO2;由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書寫其化學式時,一般把金屬元素符號寫在左方,非金屬元素符號寫在右方,如NaCl。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
❿ 請教:這些都是什麼化學物質的縮寫
TSPBC是溴代十六烷基吡啶的縮寫。物化性質:性狀:白色粉末熔點(℃):63-69℃ 溶解性:5g/L(20℃),溶於乙醇、氯仿和二氧六環,微溶於水,苯,石油醚和丙酮,乙酸乙酯。 2.用途用於制葯、表面活性劑、殺菌劑、乳化劑。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在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中用作殺菌劑、緩蝕劑。與檸檬醛復配能抑制若干致病真菌的生長。 3.合成方法 由溴代十六烷和吡啶反應製得。溴代十六烷和吡啶各100份,加7份水(質量份),在110~120℃迴流16~18h,蒸出過量的吡啶,用真空乾燥法除去痕量吡啶,隨後用非極性溶劑洗滌即得產品。 化學試劑:在化學試驗、化學分析、化學研究及其它試驗中使用的各種純度等級的化合物或單質。 中文名稱:產品名稱以中國化學會1982年公布的「無機化學物質系統命名原則」、「有機化學物質系統命名原則」為主要依據,兼顧長期使用的俗名、商品名。並且盡可能准確地給出能夠描述該化學試劑的型態或劑型,例如:水溶液、醇溶液、粉、塊、棒、膏,甚至粒度如200目等。 英文名稱:產品名稱以IUPAC1982年公布的「無機化學物質系統命名原則」、「有機化學物質系統命名原則」為主要依據,兼顧長期使用的俗名、商品名。 常用化學試劑及其縮寫參考網路文庫:/view/90aff4fcf705cc17552709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