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屬鈦 鉑 金 銀 白金和首飾專用不銹鋼,請求從化學性質穩定性從強到弱排下
穩定性從強到弱:金、鉑(就是白金)、銀、鈦、不銹鋼。(從化學理論來講是這樣)
但實際還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比如空氣里的一些成分的影響,實際穩定性從強到弱可能是:金、鉑、鈦(表面有鈍化層,可保護其不受腐蝕)、不銹鋼(看電鍍質量如何,如果工藝良好的話,鉻鍍層也很耐用)、銀(容易在空氣里變黑)。
㈡ 鉑金、銀與18K鉑金,哪一個最堅硬
1、鉑金硬度為4.3,最堅硬。
2、鉑金(Platinum,簡稱Pt),是一種天然形成的白色貴重金屬。鉑金早在公元前700年就在人類文明史上閃出耀眼的光芒,在人類使用鉑金的2000多年歷史中,它一直被認為是最高貴的金屬之一。
3、銀是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Ag(來自拉丁語Argentum),原子序數47,是一種銀白色的過渡金屬。銀在自然界中很少量以游離態單質存在,主要以含銀化合物礦石存在。銀的化學性質穩定,活躍性低,價格貴,導熱、導電性能很好,不易受化學葯品腐蝕,質軟,富延展性。其反光率極高,可達99%以上。
4、根據國家貴金屬首飾標准,只有鉑金才可以稱為白金。所以18K白金是一個錯誤的概念。嚴格意義上應該稱之為18K白色K金。18K白色K金是75%的黃金與25%的其他金屬的混合體。
㈢ 手鐲是銀的好還是鉑金的好,為什麼 還有哪種亮,能戴時間長
當然是鉑金的好。
正常情況下應該是不會變黃的,如果和黃金之類的東西放到一起相互串色了,這個只能打磨拋光,也可以恢復,不過會有損耗,如果不是串色的原因,沒看到東西不好說什麼情況。
㈣ 鉑金的性能是什麼會軟嗎和銀有哪些區別
鉑金性能:延展性強;耐摩擦、耐腐蝕、耐熔;在高溫下化學性穩定。在鉑族金屬中,人們最熟悉、用得最多的是鉑金。它比貴金屬中的白銀、黃金等更加稀少和貴重。
鉑金和銀的區別:
辨印鑒:首飾產品按國家標准,都要打上印鑒及其純度的標記。如首飾上有「PT」或者「PLATNUM」或「PLAT」字樣,則是鉑金,如首飾上有「S」或者「SILVER」字樣,則是白銀。
稱重量:鉑金比重為21.4,白銀的比重是10.49,同一體積鉑比白銀要重一倍,一般用手掂重量即可區分兩者。
外觀和硬度比較:鉑金用肉眼仔細觀察會略呈帶灰色的明亮白色,質地堅硬,用大頭針較難刻劃傷痕,其摩氏硬度為4.3,而白銀的色澤潔白,質地光滑細膩,一輕氧化會變成灰白色或烏黑色。其摩氏硬度為2.7,較鉑金柔軟得多。
火燒法:鉑金能抗高溫氧化,其熔點高達1770篊,用一般高溫(汽油)火燒不熔,冷卻後,顏色不變或帶有淬火的痕跡。而白銀熔點低,經高溫火燒後,視含銀量的多少,其顏色呈紅色,黑紅或烏黑色。
化學法:鉑金的化學性質極為穩定,耐腐蝕,遇任何酸、鹼均不起反映,而白銀則不耐強酸腐蝕。
㈤ 化學性質最穩定的金屬是什麼
單說化學性質穩定的金屬,那就是:銅\汞\銀\鉑\金
但要從被王水的腐蝕程度看的話,一些不活潑的過渡金屬不溶於王水。
塊狀的鋨、鉭、銥常溫常態下極難溶於王水。(注意:這里強調塊狀和常溫這兩個關鍵字,例如如果金屬成粉末狀而且加熱的話,最難腐蝕的金屬銥也能緩慢的與王水反應;極細粉末狀的銠能緩慢溶解在沸硫酸或王水中;細小粉末狀的鋨可被沸騰的硫酸、濃硝酸氧化生成四氧化鋨。)
。
銠、釕、鈮僅僅輕微的被王水作用。(加熱能夠促使銠、釕溶解)
鉑、金在常溫下就能夠被王水腐蝕,但是反應較慢,加熱時才能迅速溶解。(鉑溶於王水,但它的溶解速度與它的狀態有關。緻密狀的鉑在王水中溶解緩慢,直徑為1毫米的鉑絲,需4-5小時才能完全溶解。粉末狀的「鉑黑」甚至能同沸硫酸作用。)
表面光滑的塊狀純鈦不被冷的王水腐蝕。
另外,銀雖然比金鉑都要活潑,但是塊狀的銀常溫下卻難以溶於王水中,因為生成的氯化銀是沉澱,覆蓋在銀塊表面,阻止了銀和王水進一步反應。不過如果繼續提高鹽酸的濃度,銀的溶解度會增大甚至完全溶解,這是由於氯化銀能夠和多量的氯離子發生配合反應,形成能溶於水的二氯合銀(I)離子,使反應進行到底。
㈥ 什麼金屬元素的化學性質最穩定
單說化學性質穩定的金屬,那就是:銅\汞\銀\鉑\金
但要從被王水的腐蝕程度看的話,一些不活潑的過渡金屬不溶於王水。
塊狀的鋨、鉭、銥常溫常態下極難溶於王水。(注意:這里強調塊狀和常溫這兩個關鍵字,例如如果金屬成粉末狀而且加熱的話,最難腐蝕的金屬銥也能緩慢的與王水反應;極細粉末狀的銠能緩慢溶解在沸硫酸或王水中;細小粉末狀的鋨可被沸騰的硫酸、濃硝酸氧化生成四氧化鋨。)
。
銠、釕、鈮僅僅輕微的被王水作用。(加熱能夠促使銠、釕溶解)
鉑、金在常溫下就能夠被王水腐蝕,但是反應較慢,加熱時才能迅速溶解。(鉑溶於王水,但它的溶解速度與它的狀態有關。緻密狀的鉑在王水中溶解緩慢,直徑為1毫米的鉑絲,需4-5小時才能完全溶解。粉末狀的「鉑黑」甚至能同沸硫酸作用。)
表面光滑的塊狀純鈦不被冷的王水腐蝕。
另外,銀雖然比金鉑都要活潑,但是塊狀的銀常溫下卻難以溶於王水中,因為生成的氯化銀是沉澱,覆蓋在銀塊表面,阻止了銀和王水進一步反應。不過如果繼續提高鹽酸的濃度,銀的溶解度會增大甚至完全溶解,這是由於氯化銀能夠和多量的氯離子發生配合反應,形成能溶於水的二氯合銀(i)離子,使反應進行到底。
㈦ 化學性質最穩定的金屬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對於化學性質來說,金最穩定,下面是三種金屬性質的介紹:
金熔點:1064℃ 沸點:2807℃ 密度:19.克/立方厘米(20℃)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不容易與其他元素發生化學反應。
鈦具有金屬光澤,有延展性。密度4.5克/厘米3。熔點1660±10℃。沸點3287℃。化合價+2、+3和+4。電離能為6.82電子伏特。鈦的主要特點是密度小,機械強度大,容易加工。鈦的塑性主要依賴於純度。鈦越純,塑性越大。有良好的抗腐蝕性能,不受大氣和海水的影響。在常溫下,不會被稀鹽酸、稀硫酸、硝酸或稀鹼溶液所腐蝕;只有氫氟酸、熱的濃鹽酸、濃硫酸等才可對它作用。
銥的密度22.42克/立方厘米。熔點2410±40℃,沸點4130℃。面心立方晶體。化學性質很穩定。不溶於酸。稍溶於王水;稍受熔融得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和重鉻酸鈉得侵蝕。有形成配位化合物得強烈傾向。主要化合價+2、+4、+6。
㈧ 鉑的化學性質穩定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我見有
要鑒別出是鉑金還是白銀有五種方法,現分述如下: 比較法。鉑金用肉眼看的話是灰白色的,質地比較堅硬,硬度為4.3。白銀用肉眼看,顏色是潔白的,質地比較細膩光潤,硬度比鉑金要低,硬度為2.7。 辨別印鑒。由於每件首飾都必須刻印成份印鑒,所以,只要見到是Pt,或者見到是Platinum、Plat,那就是鉑金;要是見到S,或者見到Silver,那就是白銀。另外,對銅質鍍銀符號要注意,它是SF。 稱重量。倘若遇到印鑒模糊,或者印鑒已被截去,便可採用此法。鉑金的密度高,比重是21.4千克/米3,白銀的比重是10.49千克/米3。這樣,同一體積的白銀重量只有鉑金的一半,兩者一比較就容易辨別了。 火化辨別。有時遇到材料較少,放在手上重量感覺不明顯,同時又沒有印鑒,那麼只好採用這種方法。鉑金加溫或火燒,冷卻後,顏色是不變的;而白銀加溫或火燒,冷卻後,顏色就顯潤紅色,或是黑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