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中化學中所有常見氣體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1、O₂
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氣體,熔點-218.8℃,沸點-183.1℃,相對密度1.14,相對蒸氣密度1.43(空氣=1),飽和蒸氣壓506.62kPa,臨界溫度-118.95℃,臨界壓力5.08MPa,辛醇/水分配系數:0.65。 大氣中體積分數:20.95%。
化學性質:
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除了稀有氣體、活性小的金屬元素如金、鉑、銀之外,大部分的元素都能與氧氣反應,這些反應稱為氧化反應,而經過反應產生的化合物稱為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而鹼金屬或鹼土金屬氧化物則為鹼性。
2、H₂
物理性質:
氫氣是無色並且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因為氫氣難溶於水,所以可以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氫氣。在101千帕壓強下,溫度-252.87 ℃時,氫氣可轉變成淡藍色的液體;-259.1 ℃時,變成雪狀固體。
化學性質:
氫氣常溫下性質穩定,在點燃或加熱的條件下能多跟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3、CO₂
物理性質:
二氧化碳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氣體,溶於水和烴類等多數有機溶劑。
化學性質:
二氧化碳是碳氧化合物之一,是一種無機物,不可燃,通常也不支持燃燒,低濃度時無毒性。它也是碳酸的酸酐,屬於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其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處於碳元素的最高價態,故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而無還原性,但氧化性不強。
(1)除了和碳的化學性質還有哪些擴展閱讀:
N2 (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密度與空氣接近,用於保存食品。
O2 (氧氣):具有氧化性,供生命呼吸,最常見的助燃劑,密度比空氣略大。
CO2 (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可用於滅火。是生物代謝的產物之一。CO2可溶於水,溶於水中的CO2部分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使得溶液具有酸性。雖然CO2不助燃,鎂(Mg)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燒。CO2固體俗稱乾冰。
CO(一氧化碳):有毒(可與血紅蛋白結合),密度與空氣接近,可燃。
H2(氫氣):最輕的氣體,可燃,燃燒產物僅為水(綠色燃料);點燃需要驗純。
CO與H2都是常見的燃料。水煤氣是二者(等體積比例)的混合物。
② 碳元素的化學性質有哪些
碳的化學性質 1.碳的可燃性。 點燃C + O2========C02(碳充分燃燒) 點燃2C + O2========2C0 (碳不充分燃燒) 2.碳的還原性(用於冶金工業)。 高溫CuO+ C ========2Cu +C02 ↑ 現象:(1)有紅色固體生成。 (2)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高溫CO2+C=======2C0 三、化學反應中放熱或吸熱現象 轉化熱能──→電能(如火力發電)、動能(如蒸氣機)等四、小結:碳與氫的化學性質比較。 碳氫氣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化學性質穩定可燃性點燃C + O2========C02 (O2充足) 點燃2C + O2==========2C0 (O2不充足) 點燃2H2 + O2========2H2O還原性 高溫C + CO2========2C0 高溫C +2CuO==========2Cu+C02 ↑ 點燃H2 + CuO========2H20
③ 碳的物理性質還有化學性質
碳的物理性質:不溶於水,固體,一般為黑色。
化學性質
一、碳在常溫下穩定、高溫下活潑
二、碳的化學性質 1.碳的可燃性。 點燃C + O2======== C02(碳充分燃燒) 點燃2C + O2======== 2C0 (碳不充分燃燒) 2.碳的還原性(用於冶金工業)。
④ 碳的化學性質有哪些
從原子結構上看,碳的最外層有四個電子,並且碳只有兩層電子,所以碳的化學性質在常溫下是比較穩定的,只有在高溫下才表現出他的化學活動性,
第一:碳的可燃性,碳在完全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碳在不完全燃燒時生成的是一氧化碳
C十O2=點燃=CO2 (氧氣充足)
C十O2=點燃=2CO(氧氣不足)
第二:碳具有還原性,能夠還原金屬氧化物,和一些非金屬氧化物
2CuO十C=高溫=2Cu十CO2
C十H2O=高溫=CO十H2
C十2H2SO4(濃)=CO2十2SO2+2H2O
⑤ 碳有哪些單質,各有什麼特性和用途它們有哪些化學性質
1.碳有金剛石、足球烯和石墨等單質。
2.金剛石是目前地球上被發現的最堅硬的物質,這也就成為了它的特性。它被用於工藝品、工業中的切割工具等。它的化學性質是疏水親油,它的這種性質是由於它的sp3雜化的非極性鍵的本質決定的。
擴展:所謂雜化,是指同種元素中能量相近的兩原子軌道中的電子在和其他元素結合時組合在一起,形成新軌道。而sp3雜化,如甲烷中的碳原子,也就是說,sp3雜化中的化合物不含雙鍵、三鍵等,而只含單鍵,但這必須是針對共價化合物而言。
3.足球烯具有特殊的化學活性,因此它能進行加成反應而生成各種衍生物,並且它可用作催化劑和光學材料等。它的化學性質是無毒的,且有多種化學反應,比如周環反應、加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
4.石墨有耐高溫、耐低溫、抗腐蝕等優良特性,被廣泛應用於化工、冶金、航天等領域。它具有在常溫下不易與強酸、強鹼發生反應的化學性質,因而它有抗腐蝕的特性,並且它的化學性質因此比較穩定。
⑥ 化學。關於碳的化學性質
1.碳的最外層為S2P2結構,與周圍四個碳原子以共價鍵形成面心立方結構,共價鍵鍵能極大,且鍵長較短,形成非常穩定的晶體結構。這是純粹的碳單質,也就是金剛石穩定的原因。
碳的另一種同素異形體石墨按化學穩定性其實還高於金剛石,組成石墨的碳原子的鍵長甚至短於金剛石,但石墨的層狀結構,層與層之間不太穩定。
2.產物有兩種,CO2和CO. 氧氣充足可以充分燃燒,生成CO2;如果氧氣不充足,燃燒不充分,則生成有毒氣體:CO
⑦ 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答:
物理性質
具有吸附能力,活性炭是一種非極性吸附劑,主要成分除碳以外,還含有少量的氧、氫、硫等元素,以及水分、灰分,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穩定的化學性質,可耐強酸、強鹼,能經受水侵、高溫、高壓而作用不被破壞。活性炭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和特別發達的微孔,它以物理吸附為主,但由於表面氧化物的存在,也進行一些化學選擇性吸附。
化學性質:
碳的單質都由碳元素組成,因而都表現出相同的碳元素的化學性質。 在常溫下非常穩定,受日光照射或與水分接觸,都不起變化,也不與一般化學試劑發生反應。但高溫時,它的化學活潑性大大增強,表現為它的可燃性和還原性。
(1) 可燃性:
a. 在氧氣中或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並放出大量的熱。
b.空氣不足,燃燒不完全:除生成二氧化碳外,還會產生一氧化碳,並放熱。
(2) 還原性:
a.乾燥木炭粉和氧化銅均勻混合,加強熱。
b.熾熱的碳可使二氧化碳還原成一氧化碳。
c.熾熱的碳可使水蒸汽還原。
⑧ 常見的化學性質有哪些
如可燃性、不穩定性、酸性、鹼性、氧化性、還原性、絡合性、跟某些物質起反應呈現的現象等。用使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方法可以得知物質的化學性質。
例如,碳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加熱
KClO3到熔化,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表明KClO3受熱達較高溫度時,能夠放出O2。因此KClO3具有受熱分解產生O2的化學性質。
或者,通俗一點就是:實驗時有其他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
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如指:顏色、狀態、氣味、密度、硬度、溶解性、揮發性、導電性、延展性等、熔點、沸點。
化學性質: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中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如:可燃性、穩定性、酸性、鹼性、氧化性、還原性等、腐蝕性。
祥見網路:
http://ke..com/view/41562.html?wtp=tt
⑨ 碳元素有哪些性質
碳,原子序數6,原子量12.011。元素名來源拉丁文,願意是「炭」。碳是自然界中分布很廣的元素之一,在地殼中的含量約0.027%。碳的存在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晶態單質碳如金剛石、石墨;有無定形碳如煤;有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如動植物等;碳酸鹽如大理石等。
元素名稱 碳 元素符號 C 原子序數 6
相對原子質量(12C= 12.0000)
12.001
元素讀音 tàn 英文名稱 Carbon 元素化合價 +2、±4 元素分類 主族元素、非金屬元素
原子
結構
原子半徑/Å: 0.91 原子體積/cm3/mol: 4.58 共價半徑/Å:0.77電子構型: 1s22s2p2 離子半徑/Å:—— 氧化態: IV電子模型
發現
史前人類就已經知道。
來源
金剛石、石墨等用途用於電池、玻璃、陶瓷、潤滑劑、傳熱介質、火箭驅動劑、vitamin A 的合成等方面。
物理
性質
狀態: 軟的銀白色金屬,最輕的金屬。 熔 點(℃): 180.7 沸 點(℃): 1342密度(g/L/273K,1atm):0.534 自燃點/℃:500 比 熱J/gK: 3.6 蒸發熱/KJ/mol:145.92熔化熱/KJ/mol:3 閃點/℃:-- 導電率: 0.108 導熱系數:0.847
化學
性質
碳的化合物中,只有以下化合物屬於無機物:碳的氧化物、碳化物、碳的硫屬化合物、二硫化碳(CS2)、碳酸鹽、碳酸氫鹽、氰及一系列擬鹵素及其擬鹵化物、擬鹵酸鹽,如氰[(CN)2]、氧氰[(OCN)2],硫氰[(SCN)2],其它含碳化合物都是有機化合物。由於碳原子形成的鍵都比較穩定,有機化合物中碳的個數、排列以及取代基的種類、位置都具有高度的隨意性,因此造成了有機物數量極其繁多這一現象,現代人類發現的化合物中有機物占絕大多數。有機物的性質與無機物大不相同,它們一般可燃、不易溶於水,反應機理復雜,已形成一門獨立的分科——有機化學。
地質
數據
豐 度 滯留時間/年:2× 106太陽(相對於 H=1 × 1012):10海水中/ p.p.m. :0.17地殼/p.p.m:20大氣/p.p.m.(體積): ——
生物
數據
人體中含量:肝/p.p.m.: 0.025器官中含量:肌肉/p.p.m.: ——血/mg dm-3:以水存在於血液中日攝入量:骨/p.p.m.:1.3人(70Kg)均體內總量:7
碳元素
碳,原子序數6,原子量12.011。元素名來源拉丁文,願意是「炭」。碳是自然界中分布很廣的元素之一,在地殼中的含量約0.027%。碳的存在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晶態單質碳如金剛石、石墨;有無定形碳如煤;有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如動植物等;碳酸鹽如大理石等。
單質碳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取決於它的晶體結構。高硬度的金剛石和柔軟滑膩的石墨晶體結構不同,各有各的外觀、密度、熔點等。
常溫下單質碳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不溶於水、稀酸、稀鹼和有機溶劑;不同高溫下與氧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在鹵素中只有氟能與單質碳直接反應;在加熱下,單質碳較易被酸氧化;在高溫下,碳還能與許多金屬反應,生成金屬碳化物。
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科學高分網 碳元素
⑩ 碳的化學性質
碳的化學性質為:1、碳可以在氧氣中燃燒,可以劇烈放熱,發出刺眼白光。2、碳作為還原劑,可以從金屬氧化物中還原出金屬單質。3、碳在常溫的情況下具有穩定性,不易反應。4、在化合物中碳比較穩定,一般具有可燃、不易溶於水的特點。
碳的化學性質
碳分為單質的碳和化合物中的碳,碳的化合物中一般可燃、不易溶於水。單質的碳的化學性質性質如下:
單質的碳在氧氣中燃燒劇烈放熱,發出刺眼白光,產生無色無味能使氫氧化鈣溶液變渾濁的氣體。
化學方程式:
C+O2==點燃==CO2(化合反應)在空氣中燃燒
放熱,持續紅熱,產生無色無臭能使氫氧化鈣溶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CO2;當燃燒不充分,即氧氣量不足時,產生一氧化碳。
氧氣充足時化學方程式:
C+O2==點燃==CO2(化合反應)氧氣不足時化學方程式:
2C+O2==點燃==2CO(化合反應)作為還原劑
碳作為還原劑擁有和氫氣、一氧化碳相似的化學性質(但生成物不同),都可以從金屬氧化物中還原出金屬單質。
碳還原氧化銅:
C+2CuO==高溫==2Cu+CO2↑(置換反應)
碳還原氧化鐵:
3C+2Fe2O3==高溫==4Fe+3CO2↑(置換反應)
碳還原二氧化碳:
C+CO2==高溫==2CO(化合反應)
但是,碳在密封空間與高錳酸鉀共熱,高錳酸鉀會分解出氧氣,碳會迅速氧化,會發生爆炸。與強氧化性酸反應:C+2H2SO4(濃)==加熱==CO2↑+2SO2↑+2H2OC+4HNO3(濃)==加熱==CO2↑4NO2↑+2H2O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