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化學平衡包括哪些

化學平衡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24 03:14:35

1. 化學平衡的標志有哪些

一、化學平衡的標志

化學平衡的標志是:①;②各組分的物質的量、質量、含量保持不變。

二、速度與平衡的關系

1、,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2、,平衡不移動。

3、,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三、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徵

逆:研究對象是可逆反應。

等:。

動:動態平衡。

定:達平衡後,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

變:條件改變,平衡發生移動。

同:在外界條件一定時,相當量的反應物和生成物間,不論從正反應開始,還是從逆反應開始,達到的平衡狀態是相同的。

四、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方法

1、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本質標志

化學平衡狀態的本質標志是:正反應速率等於逆反應速率,但不等於零,是對同一反應物或同一生成物而言。對某一反應物來說,正反應消耗掉反應物的速度等於逆反應生成該反應物的速度。

2、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等價標志

所謂「等價標志」是指可以間接衡量某一可逆反應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標志。

(1)與等價的標志

①同一物質:該物質的生成速率等於它的消耗速率,如:。

②不同的物質:速率之比等於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之比,但必須是不同方向的速率,如:。

③可逆反應的正、逆反應速率不再隨時間發生變化。

④化學鍵斷裂情況=化學鍵生成情況。對同一物質而言,斷裂化學鍵的物質的量與形成化學鍵的物質的量相等。對不同物質而言,與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和分子內的化學鍵多少有關。如:對反應,當有3mol H—H鍵斷裂,同時有鍵斷裂,則該反應達到了化學平衡。

(2)反應混合物中各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變

①質量不再改變:各組成成分的質量不再改變,各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總質量不再改變(不是指反應物的生成物的總質量不變),各組分的質量分數不再改變。

②物質的量不再改變:各組分的物質的量不再改變,各組分的物質的量分數不再改變,各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總物質的量不再改變。[反應前後氣體的分子數不變的反應,如:除外]

③對氣體物質:若反應前後的物質都是氣體,且化學計量數不等,總物質的量、總壓強(恆溫、恆容)、平均摩爾質量、混合氣體的密度(恆溫、恆壓)保持不變。[但不適用於這一類反應前後化學計量數相等的反應]

④反應物的轉化率、產物的產率保持不變。

⑤有顏色變化的體系顏色不再發生變化。

⑥物質的量濃度不再改變。當各組分(不包括固體或純液體)的物質的量濃度不再改變時,則達到了化學平衡狀態。

2. 化學平衡包括哪幾個平衡

濃度守恆,速率守恆,
如果是氣體的話,還有壓力守恆,體積守恆。

化學平衡:
1.概念:一定條件下的可逆反應中,正,逆反應反應速率相等,反應混和物中各組分濃度,含量保持不變時的狀態,叫做化學平衡狀態(簡稱化學平衡).

①化學平衡是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的終了狀態(沒有可逆反應,就沒有化學平衡);
②平衡狀態與建立平衡的途徑無關,只要條件相同, 平衡狀態就相同.

2.特點:(前三個可由概念得出)
(1)等:υ正=υ逆;
①同一物質,其生成速率等於消耗速率;
②對不同反應物來說,A物質的生成速率與B物質的消耗速率比等於相應系數比.
③對一種反應物和一種生成物來說,反應物A的消耗速率(或生成速率)與生成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速率)比等於其相應的系數比.

(2)定:濃度,含量保持不變.各組分百分含量,物質的量和物質的量濃度,混和氣體總壓,總體積,總物質的量不隨時間延長而改變.(但不相等);

(3)動:動態平衡

(4)變:平衡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若平衡賴以存在的條件改變,則化學平衡將被破壞;

3. 化學平衡是指什麼

化學平衡是指在宏觀條件一定的可逆反應中,化學反應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物和生成物各組分濃度不再改變的狀態。
可用ΔrGm=ΣνΑμΑ=0判斷,μA是反應中A物質的化學勢。

4. 化學平衡的特徵都有哪五個

逆:可逆反應

等: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動:動態平衡

定:平衡混合物中百分含量一定

變:改變平衡條件,平衡就會改變,建立新平衡。

(具體分析)化學平衡狀態的特徵可以概括為如下五個字:「逆」——研究對象是可逆反應;「等」——化學平衡狀態建立的條件是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即v()=v(),這是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重要標志;「動」——指化學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時,反應並沒有停止,實際上正反應與逆反應始終在進行,只是正反應速率等於逆反應速率,即v()=v()≠0,所以化學平衡狀態是動態平衡狀態;「定」——即反應體系所有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或濃度保持恆定;「變」——即化學反應體系的平衡狀態是可以通過改變反應條件(溫度、濃度、氣體反應的壓強)而發生變化的,然後達到新的平衡。

滿意請採納!

5. 化學平衡的四大平衡

四大化學平衡為氧化還原平衡、沉澱溶解平衡、配位平衡、酸鹼平衡。

化學平衡的建立是以可逆反應為前提的。可逆反應是指在同一條件下既能正向進行又能逆向進行的反應。絕大多數化學反應都具有可逆性,都可在不同程度上達到平衡。

化學平衡則是指在宏觀條件一定的可逆反應中,化學反應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物和生成物各組分濃度不再改變的狀態。可用ΔrGm=ΣνΑμΑ=0判斷,μA是反應中A物質的化學勢。

根據吉布斯自由能判據,當ΔrGm=0時,反應達最大限度,處於平衡狀態。根據勒夏特列原理,如一個已達平衡的系統被改變,該系統會隨之改變來抗衡該改變。

(5)化學平衡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影響化學平衡因素

1.濃度影響

單一物質的濃度改變只是改變正反應或逆反應中一個反應的反應速率而導致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而導致平衡被打破。

2.壓強影響

壓強改變通常會同時改變正,逆反應速率,對於氣體總體積較大的方向影響較大。

3.溫度影響

溫度的改變也是同時改變正,逆反應速率,升溫總是使正,逆反應速率同時提高,降溫總是使正,逆反應速率同時下降。

4.催化劑影響

催化劑能同等程度的改變v正和v逆,對化學平衡移動無影響,但能縮短達到平衡所用的時間。

6. 生活中涉及的化學平衡有哪些具體

活中的化學平衡
生活中的化學平衡之一--怎樣吃菠菜
動畫片《大力水手》中,每當大力水手吃下一罐菠菜後就會變得力大無窮。菠菜有這樣大的作用,這是影片的誇張手法,但菠菜的確含有一定的營養成分,如維生素、鐵質等。然而,大力水手大量地吃菠菜是錯誤的。因為過量食用菠菜,會造成人體缺鈣。這個道理要從食用菠菜中存在的電離平衡說起。
菠菜中含有一種叫草酸的物質,其學名是乙二酸,結構簡式為HOOC-COOH,味苦澀,溶於水,是二元弱酸:
HOOC-COOH=HOOC-COO-+ H+
HOOC-COO- =-OOC-COO-+ H+
草酸進入人體後,在胃酸作用下,電離平衡向左移動。以分子形式存在的草酸,從葯理上看,是一種有毒的物質,過量的草酸會腐蝕胃黏膜,還會對腎臟造成傷害,另外,草酸會跟人體內的Ca2+形成草酸鈣沉澱,使攝入的鈣質不易被利用,造成人體缺鈣。那怎樣才能吸收菠菜中的營養,又不被草酸傷害呢?
一種方法是除去草酸,即在油炒前,先將菠菜用熱水燙一燙,草酸溶於水而除去,且這樣炒的菠菜沒有苦澀味。
另一種方法是把草酸轉化為沉澱,這就是「菠菜燒豆腐」的方法。每100 g菠菜中含300 mg草酸,每100 g豆腐約含240 mg鈣,因此,每70 g豆腐中的Ca2+,可以結合100 g菠菜中的草酸(不含菠菜自身的鈣),當大部分草酸跟鈣結合,可使澀味大大降低,菜餚更加美味可口。草酸鈣進入人體,部分被胃酸溶解,溶解後形成的Ca2+仍能被人體吸收,未溶解的部分則排出體外。因此,食物中的Ca2+正好是草酸的解毒劑,豆腐中損失的鈣可以由其他食物補充。
生活中的化學平衡之二--酒精測定儀中的化學平衡
在公路上,常能見到交警攔下可疑車輛檢查,請司機向一儀器中吹一口氣,如果測定儀中橙紅色的物質變為綠色,司機就要受到處罰,因為他飲酒後駕車,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條例。
酒精儀中的橙紅色物質是重鉻酸鉀,人飲酒後,血液中酒精含量增多,人呼出的氣體中有乙醇的蒸氣,遇到測定儀中的重鉻酸鉀,便發生如下的反應:
Cr2O72-+ 3C2H5OH + 8H+�2Cr3++3CH3CHO + 7H2O
橙紅色 綠色
橙紅色的Cr2O72-轉化為綠色的Cr3+,便能測出人呼出的氣體中有乙醇成分。
然而酒精測定儀中還要加入硫酸,一方面上述反應要在酸性溶液中進行,同時要防止Cr2O72-轉化為CrO42-,
即:2CrO42- + 2H+�Cr2O72- + H2O 。這就是酒精測定儀中的化學平衡。
生活中的化學平衡之三--洗滌劑的有效利用
我們知道,油性污垢中的油脂成分因不溶於水而很難洗去。油脂的化學組成是高級脂肪酸的甘油酯,如果能水解成高級脂肪酸和甘油,那就很容易洗去。
油脂水解的方程式是:(RCOO)3C3H5 + 3H2O�3RCOOH + C3H5(OH)3
這是一個可逆反應,日常生活中以洗衣粉(或純鹼)作洗滌劑,其水溶液呈鹼性,能與高級脂肪酸作用,使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高級脂肪酸轉化為鈉鹽,在水中溶解度增大,因此油污容易被水洗去。在日常生活中,洗衣粉等洗滌劑易溶於溫水(特別是加酶洗衣粉)是由於溫度升高,洗衣粉溶解度增大,即:濃度較大。溫水有利於酶催化蛋白質等高分子化合物水解,同時蛋白質的水解、油脂的水解都是吸熱反應,適當提高水溫,會使洗滌效果更佳,但也應該注意,一味追求高水溫會降低酶的催化能力,使其失去活性,從而降低洗滌效果。
生活中的化學平衡之四--自來水消毒
近年來,某些自來水廠在用液氯消毒自來水時,還加入少量液氨,這是什麼原因呢?首先要明確液氯作自來水消毒劑的原理:氯氣與水發生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其中次氯酸有強氧化性,能殺滅水中細菌,其化學方程式為:Cl2+H2O = HCl +HClO。
但是,次氯酸不穩定,受熱或見光發生分解:2HClO = 2HCl + O2↑,使得消毒時間縮短,從而降低消毒的效果。
當向氯水中加入液氨時,液氨與氯水中的次氯酸有如下反應:
NH3+HClO�H2O+NH2Cl,而NH2Cl較HClO穩定。
體系中的次氯酸同時滿足兩個平衡,其消毒殺菌後,由於濃度逐漸減小,使平衡向生成次氯酸的方向進行,當次氯酸濃度較高時,平衡向生成NH2Cl的方向移動,相當於暫時「貯存」,避免其分解所帶來的損失。這樣就延長了液氯的消毒時間。
生活中的化學平衡之五--大氣臭氧層中的化學平衡
地球表面有大氣層覆蓋,離地面12 km以上的高空有一臭氧層(實際上是臭氧的濃度高些),但它是地球生命的保護屏障。
我們知道,太陽輻射對生命危害極大的是紫外線。當太陽輻射通過臭氧層時,被吸收了約90%的紫外線,或者說把這些紫外輻射的能量轉變為熱量,使地面生命免受傷害。這其中的奧妙就在於臭氧層里存在著以下動態平衡的緣故:
O2 + O�O3
現在來分析臭氧層中這一平衡是怎樣建立的,又怎樣把紫外輻射能轉變為熱能。首先,太陽輻射把高空的氧分子分裂為2個氧原子,性質異常活潑的氧原子跟氧分子結合成為臭氧。
O2 O+O, O2+ O →O3
然後,在紫外線作用下,臭氧轉化為氧氣,並放出熱量:
2O3 3O2 + Q
這一反應被看作臭氧能吸收紫外線,即從能量角度看,相當於把紫外輻射能轉變為熱能。
臭氧分解生成的氧氣,又會被太陽輻射作用生成氧原子,氧原子又會和氧分子結合成為臭氧,臭氧又吸收紫外線分解成為氧氣…… 所以在臭氧層中,O3、O2和O處於動態平衡,構成了地球生命免受紫外線殺傷的天然屏障。
生活中的化學平衡之六--人體血液中的酸鹼平衡
人體血液的pH是一個穩定的數值,正常值是7.4±0.05。這一數值保證了在血液中進行的各種生化反應。人體新陳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和鹼性物質進入血液,但血液的pH仍會保持穩定,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血液中有兩對電離平衡,一對是HCO3-(鹼性)和H2CO3(酸性)的平衡,另一對是HPO42-(鹼性)和H2PO42-(酸性)的平衡。下面以HCO3-和H2CO3的電離為例說明血液pH穩定的原因。
人體血液中H2CO3和HCO3-物質的量之比為1∶20,維持血液的pH為7.4。平衡如下:
當酸性物質進入血液時,電離平衡向生成碳酸的方向進行,過多的碳酸由肺部加重呼吸排出二氧化碳,減少的HCO3-由腎臟調節補充,使血液中HCO3-與H2CO3仍維持正常的比值,使pH保持穩定。當有鹼性物質進入人體血液,跟H2CO3作用,上述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過多的HCO3-由腎臟吸收,同時肺部呼吸變淺,減少二氧化碳的排出,血液的pH仍保持穩定。
然而,當發生腎功能障礙、肺功能衰退或腹瀉、高燒等疾病時,血液中的HCO3-和H2CO3比例失調,就會造成酸中毒或鹼中毒。臨床指標:血液pH>7.35,為鹼中毒;血液pH<7.35,為酸中毒。

7. 化學學科中的平衡理論主要包括:化學平衡、電離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四種,且均符合勒夏特列原理.請

(1)由於醋酸是弱電解質,與Zn反應同時,電離出H+,所以pH變化較緩慢,所以B曲線是醋酸溶液的pH變化曲線.由圖知鹽酸和醋酸的pH變化都是由2到4,鹽酸中氫離子濃度逐漸減小,但醋酸中存在電離平衡,氫離子和鋅反應時促進醋酸電離,補充反應的氫離子,所以醋酸是邊反應邊電離H+,故消耗的Zn多,所以m1<m2
故答案為:B;<;
(2)因化學平衡常數等於生成物的濃度系數次冪之積除以反應物的濃度系數次冪之積,所以K=

c(CH3OH)
c(CO)c2(H2)
,由圖可知,升高溫度,甲醇的含量降低,平衡逆向移動,則化學平衡常數減小,由圖象可知,在500℃時,2min到達平衡,甲醇的平均反應速率v(CH3OH)=
nB
3L
tB
mol?(L?min)-1 =
nB
3tB
mol?(L?min)-1 ,由速率之比等於化學計量數之比求出,則v(H2)=2v(CH3OH)=
2nB
3tB
mol?(L?min)-1
故答案為:K=
c(CH3OH)
c(CO)c2(H2)
,減小,
2nB
3tB
mol?(L?min)-1
(3)c(OH-)=

8. 化學中的反應平衡有哪四種

在密閉容器里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可逆反應,
1.壓強改變,濃度改變,速率改變,V正≠V逆,則平衡移動
2.壓強改變,濃度改變,速率改變,V正=V逆,平衡不移動
3.壓強改變,濃度不變,速率不變,V正=V逆,平衡不移動
4.總壓強不變,濃度改變,速率改變,V正≠V逆,平衡移動。

9. 高中化學4大平衡比較

1.化學平衡包括所有的平衡狀態
電離平衡主要是指弱電解質的電離:例:弱酸、弱鹼、水等的電離,在一定條件下的平衡狀態
溶解平衡主要是指固體溶於水後形成飽合溶液時存在的平衡
水解平衡主要是指強酸弱鹼鹽或強鹼弱本鹽類的水解
2.這四大平衡原理均相同:就是遵循勒夏特列原理
3.移動的條件:化學平衡:濃度、溫度、壓強
電離平衡:濃度、溫度
溶解平衡:濃度、溫度
水解平衡:溫度
4.熱效應:化學平衡有放熱反應也有吸熱反應
電離平衡都是吸熱反應
溶解平衡有吸熱有放熱
水解平衡都是吸熱
不好意思時間有限,我得下了,先說到這里吧

10. 什麼是化學平衡

從動力學角度看,反應開始時,反應物濃度較大,產物濃度較小,所以正反應速率大於逆反應速率。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濃度不斷減小,產物濃度不斷增大,所以正反應速率不斷減小,逆反應速率不斷增大。當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時,系統中各物質的濃度不再發生變化,反應達到了平衡。
化學平衡狀態具有逆,等,動,定,變、同等特徵。
逆:化學平衡研究的對象是可逆反應。
等: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即v正=v逆。(對於同一個物質,v正=v逆數值上相等;對於不同物質,va正:vb逆=a:b,即等於系數比)
動:平衡時,反應仍在進行,是動態平衡,反應進行到了最大程度。
定:達平衡狀態時,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反應速率保持不變,反應物的轉化率保持不變,各組分的含量保持不變。
變:化學平衡跟所有的動態平衡一樣,是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當條件發生變化時,平衡狀態就會被破壞,由平衡變為不平衡,再在新的條件下建立新平衡。
同:對於一個確定的可逆反應,不管是從反應物開始反應,還是從生成物開始反應,抑或是從反應物和生成物同時開始,只要滿足一定的條件,都能夠達到相同的平衡狀態。
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有很多.
如壓強\溫度\濃度\等.(注意:催化劑不影響化學平衡,僅影響反應速率)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反應物濃度或減小生成物濃度,可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反之,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對於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壓強,可使平衡向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反之,向體積增大方向移動;
no2-n2o4平衡球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升高體系的溫度,可使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反之,向放熱的方向移動。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加入催化劑,化學平衡不移動。

與化學平衡包括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
© Arrange www.upscalepup.com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