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學方程式如何配平
分數法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步驟是:
(1)首先在單質存在的一邊中,選定一個比較復雜的化學式,假定此化學式的系數為1。
(2)在其他化學式前面分別配上一個適當的系數(可以是分數),把除單質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的原子數目配平。
(3)然後,在單質化學式前面配上適當的系數(可以是分數),把單質元素的原子數目配平。
(4)最後,把方程式中各化學式前的系數同時擴大適當的倍數,去掉各系數的分母,化學方程式就配平了。
例1.
配平化學方程式:
解析:單質出現在反應物一邊,我們假定的系數為1,觀察方程式左右兩邊C、H原子的數目,在前面配上系數2,前面系數1不變,這時左右兩邊C、H原子的數目已經配平。
再配平O原子的數目。方程式右邊O原子的數目為5,則前面應配上系數
最後去分母。把方程式中各化學式前面的系數同時擴大2倍,化學方程式就配平了。
例2.
配平化學方程式
解析:單質出現在生成物一邊,假定的系數為1,先將C、O原子的數目配平。即:
再配平Fe原子的數目。
最後去分母。
說明:對於一些有單質參加或生成的反應,尤其是物質與氧氣的反應,應用分數法常能使化學方程式快速配平。但分數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對於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無單質出現的反應,或雖有單質出現但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種類超過兩種的復雜反應,分數法就顯得比較繁雜,不太適用。
2. 化學方程式要怎麼配平
在化學反應的過程中,遵守質量守恆定律。為了使化學方程式滿足質量守恆定律,需要對方程式加以配平。那麼如何配平化學方程式呢?下面整理了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最小公倍數法
A、找出原子個數較多,且在反應式兩邊各出現一次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數。
B、推出各分子的系數。
例如:
第一步:CuSO4+NaOH—Cu(OH)2+Na2SO4
第二步:CuSO4+2NaOH—Cu(OH)2+Na2SO4(配平)
第三步:CuSO4+2NaOH=Cu(OH)2↓+Na2SO4(註明生成物物態)
二、觀察法
從化學式較復雜的一種生成物推算有關各反應物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和該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根據求得的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再找出其他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直至配平。
例如:第一步H2O(g)+Fe---Fe3O4+H2
第二步4H2O(g)+3Fe---Fe3O4+H2
第三步4H2O(g)+3Fe=Fe3O4+4H2(反應條件:加熱)
三、奇偶配平法
看哪種元素在反應化學方程式左右兩邊出現次數最多;從該元素個數為奇數的化學式入手,將其配成偶數(即化學計量數為2);由它求得的化學計量數配平其他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使兩邊原子個數相等。
例:配平
H2O(g)+Fe---Fe3O4+H2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
4H2O(g)+Fe---Fe3O4+H2
第二步:配平氫原子、鐵原子
4H2O(g)+3Fe---Fe3O4+4H2
第三步:配平後的化學方程式:
4H2O(g)+3Fe=Fe3O4+4H2(反應條件:加熱)
四、得氧失氧法
對於氧化還原反應,先觀察得出氧化劑失氧的數目,再觀察得出還原劑得氧的數目,然後配平。
比如:3CO+Fe2O3=2Fe+3CO2
氧化劑氧化鐵反應前後失掉三個氧,還原劑一氧化碳反應前後得到一個氧,所以需要三個一氧化碳才能奪去氧化鐵中的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配3,鐵配2。
五、設一法
(1)適用范圍:適用於含碳、氫的化合物(或含碳、氫、氧的化合物)與氧氣的反應。
(2)步驟:在反應物或生成物中找出化學式比較復雜的一種物質,將其化學計量數定為1,以此化學式為基準,推求與其有關的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
3. 化學方程式 怎麼配平啊
常用的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數法:
在配平化學方程式時,觀察反應前後出現」個數」較復雜的元素,先進行配平。先計算出反應前後該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數,用填化學式前面化學計量數的方法,對該原子進行配平,然後觀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個數,致使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元素種類與原子個數都相等。
例如:在P+O2――P2O5反應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數為10,得化學計量數為5與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觀察法:
通過對某物質的化學式分析來判斷配平時化學計量數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應中,每一個CO結合一個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則一次性提供三個氧原子,因而必須由三個CO分子來接受這三個氧原子,生成三個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後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這種配平方法是通過觀察分析Fe2O3化學式中的氧原子個數來決定CO的化學計量數的,故稱為觀察法。
(3)奇數變偶數法:
選擇反應前後化學式中原子個數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點,將奇數變成偶數,然後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稱為奇數變偶數法。
例如:甲烷(CH4)燃燒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採用奇數變偶數法:CH4+O2――H2O+CO2,反應前O2中氧原子為偶數,而反應後H2O中氧原子個數為奇數,先將H2O前配以2將氧原子個數由奇數變為偶數: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歸一法:
找到化學方程式中關鍵的化學式,定其化學式前計量數為1,然後根據關鍵化學式去配平其他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若出現計量數為分數,再將各計量數同乘以同一整數,化分數為整數,這種先定關鍵化學式計量數為1的配平方法,稱為歸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燒化學方程式配平可採用此法:CH3OH+O2――H2O+CO2,顯然決定生成H2O與CO2的多少的關鍵是甲醇的組成,因而定其計量數為1,這樣可得其燃燒後生成H2O與CO2的分子個數:CH3OH+O2――2H2O+CO2。然後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將各計量數同乘以2化分為整數: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論用何種方法配平化學方程式,只能改動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而決不能改動化學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數字。因為改動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即意味著改動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組成,就可能出現根本不存在的物質或改變了原有化學變化的反應物或生成物,出現根本不存在的化學變化。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有多種方法:
1、觀察法:這種方法對一些簡單的方程式往往湊效。事實上就是有目的地湊數進行配平,也往往有奇偶法等的因素存在。這種方法對任何種類的方程式都可能用得著。
2、電荷平衡法:這種方法對離子方程式最有用。在離子方程式中,除了難溶物質、氣體、水外,其它的都寫成離子形式,首先讓方程兩端的電荷相等,再用觀察法去配平水、氣體等。這種方法一般不失手。但對氧化還原方程式卻太好用。
3、氧化還原法:(1)在元素的化合價的變化的元素上部標出它的化合價,分清誰的升高,誰的降低。
(2)相同元素之間用線連起,找出並標上升高的電荷數或降低的電荷數。
(3)找最小公倍數,並分別乘在升高或降低的電荷數後。
(4)配平:把各自相乘的最小公倍數寫在各自的化學式前(即系數)。並注意這些化合價變化的元素在化學變化前後是否相等,一般來說,如果不相等,是整倍數地差。
(5)配合觀察法,將其它的確良如水、生成的不溶物等配平。
4. 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是一個重點內容,也是一個難點。初中階段常用的化學方程式配平的方法主要有:觀察法、最小公倍數法、奇數配偶法等。下面我們再介紹一種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分數法。
分數法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步驟是:
(1)首先在單質存在的一邊中,選定一個比較復雜的化學式,假定此化學式的系數為1。
(2)在其他化學式前面分別配上一個適當的系數(可以是分數),把除單質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的原子數目配平。
(3)然後,在單質化學式前面配上適當的系數(可以是分數),把單質元素的原子數目配平。
(4)最後,把方程式中各化學式前的系數同時擴大適當的倍數,去掉各系數的分母,化學方程式就配平了。
例1.
配平化學方程式:
解析:單質出現在反應物一邊,我們假定的系數為1,觀察方程式左右兩邊C、H原子的數目,在前面配上系數2,前面系數1不變,這時左右兩邊C、H原子的數目已經配平。
再配平O原子的數目。方程式右邊O原子的數目為5,則前面應配上系數
最後去分母。把方程式中各化學式前面的系數同時擴大2倍,化學方程式就配平了。
例2.
配平化學方程式
解析:單質出現在生成物一邊,假定的系數為1,先將C、O原子的數目配平。即:
再配平Fe原子的數目。
最後去分母。
說明:對於一些有單質參加或生成的反應,尤其是物質與氧氣的反應,應用分數法常能使化學方程式快速配平。但分數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對於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無單質出現的反應,或雖有單質出現但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種類超過兩種的復雜反應,分數法就顯得比較繁雜,不太適用。
http://..com/question/7733186.html?fr=qrl3
http://..com/question/5515590.html?fr=qrl3
http://..com/question/18311019.html?fr=qrl3
http://..com/question/6737272.html?fr=qrl3
http://..com/question/15340089.html?fr=qrl3
這些都是老前輩給出的最佳答案
希望可以幫你解決問題
5. 化學怎麼配平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化學配平方法如下:
1、最小公倍數法。
具體步驟:(1)求出每一種原子在反應前後的最小公倍數;(2)使該原子在反應前後都為所求出的最小公倍數;(3)一般先從氧原子入手,再配平其他原子。
2、觀察法。
具體步驟:(1)從化學式較復雜的一種生成物推求有關反應物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和這一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2)根據求得的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再找出其它化學式的傾泄計量數,這樣即可配平。
3、單數兩倍法(奇數變偶法)。
具體步驟:(1)找出在化學反應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元素;(2)從原子數為單數的元素入手(一般為氧元素)。即乘2;(3)由已推求出的化學計量數決定其它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
6. 化學式怎麼樣配平
(一)最小公倍數法
這種方法適合常見的難度不大的化學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這個反應式中右邊氧原子個數為2,左邊是3,則最小公倍數為6,因此KClO3前系數應配2,O2前配3,式子變為:2KClO3→KCl+3O2↑,由於左邊鉀原子和氯原子數變為2個,則KCl前應配系數2,短線改為等號,標明條件即:
2KClO3==2KCl+3O2↑
(二)奇偶配平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化學方程式兩邊某一元素多次出現,並且兩邊的該元素原子總數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從先出現次數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內有2個氧原子,無論化學式前系數為幾,氧原子總數應為偶數。故右邊H2O的系數應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數出現分數則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變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數應為4,最後配單質O2為5,寫明條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三)觀察法配平
有時方程式中會出現一種化學式比較復雜的物質,我們可通過這個復雜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學式的系數,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學式較復雜,顯然,Fe3O4中Fe來源於單質Fe,O來自於H2O,則Fe前配3,H2O前配4,則式子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數為4,寫明條件,短線改為等號即可:
3Fe+4H2O==Fe3O4+4H2↑
7. 怎麼配平化學方程式
給你一招最笨的方法:
把CO的系數設為x(x不等於0),則CO2的系數也為x(等號兩邊C原子數相等),再根據左右兩邊氧原子數相等得三氧化二鐵的系數為2x/3,又等號兩邊鐵原子數相等得Fe的系數也為x/3.
最後左右兩邊同時乘以3,再約掉x 得[3]CO+[1]Fe2O3=[2]Fe+[3]CO2
第二題同上
8. 如何正確配平化學方程式
1
寫出已有的化學方程式。我們就拿下面的方程式舉例:
C3H8 + O2 --> H2O + CO2 。
在這個反應中,丙烷(C3H8) 在氧氣中被點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
分別寫出化學方程式左右兩邊每一個原子的個數。通過觀察方程式中每個原子的下腳標得知每個原子的個數,計算程式兩邊各原子的總數,並寫下來。
左邊:3個碳,8個氫,2個氧
右邊:1個碳,2個氫,3個氧
3
記住:最後再配平氫原子和氧原子。這就意味著你需要先配平碳原子。
4
給方程式右邊的單個碳原子加一個系數3,這樣右邊的碳原子數就與左邊的碳原子數配平了。C3H8 + O2 --> H2O + 3CO2
右邊方程式中碳原子的系數3與左邊方程式中碳原子的下腳標3,都意味著有3個碳原子。
在化學方程式中,系數可以調整,但腳標數不能變動。
5
接著,配平氫原子。右邊方程式中有8個氫原子,所以左邊方程式中也需要8個氫原子。C3H8 + O2 --> 4H2O + 3CO2
在右邊方程式中,氫原子的腳標為2,也就是說已經有2個氫原子了,所以我們只需加一個系數4就可以得到8個氫原子。
氫原子數等於腳標數2乘以系數4,也就等於8,也就是左邊氫的數量。
其餘6個氧來自於三個CO2。(3 x 2 = 6 個氧 + 其餘的 4 = 10)
將氧原子數配平,我們就大功告成了!
由於我們給右邊的方程式中的分子加了系數,因而氧原子的數目變了。方程式右邊的水分子中有4個氧原子,而二氧化碳分子中有6個氧原子,也就是說右邊方程式中一共有10個氧原子。
給右邊的方程式中的氧分子前加一個系數4,這樣兩邊就都有10個氧分子了。
C3H8 + 5O2 --> 4H2O + 3CO2.
現在,碳分子、氫分子和氧分子的數目都被配平了。化學方程式完成!
9. 化學式配平的方法
方法一:最小公倍數法
本法也是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慣用的方法,通常用於較簡單的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或者作為配平復雜反應的輔助方主。運用此法一般可按下述步驟去進行:
1、首先,找出反應式左右兩端原子數最多的某一隻出現一次的元素,求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2、其次,將此最小公倍數分別除以左右兩邊原來的原子數,所得之商值,就分別是它們所在化學式的系數。
3、然後,依據已確定的物質化學式的系數、推導並求出它化學式的系數,直至將方程式配平為止。
4、最後,驗證反應式。配平是否正確。
[例1]試配平磁鐵礦(Fe3O4)與鋁粉共燃的反應方程Fe3O4十Al——Fe十Al2O3
(1)該反應氧原子數較多且在兩邊只出現一次,故先求出兩邊氧原子數的最小公倍數:4×3=12。
(2)根據質量守恆定律,要使反應式左右兩邊的氧原子數相等,Fe3O4的系數必須為3(12/4),AI2O3的系數必須為4(12/3)即:3Fe3O4十A1——Fe十4A12O3
(3)再配Fe和AL原子。由已配得的3Fe3O4和4Al2O3可知,Fe和Al的系數分別為9和8時,左右兩邊的Fe和Al的原子數才相等,故有:3Fe3O4+8Al——9Fe+4Al2O3
(4)最後檢驗,得完整的化學方程式為:3Fe3O4+8A======9Fe+4Al2O3
方法二:奇數配偶數法
用奇數配偶數法去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的原理是:
1、兩個奇數或兩個偶數之和為偶數;奇數與偶數之和則為奇數——簡稱加法則。奇數與偶數或兩個偶數之積為偶數;兩個奇數之積則仍為奇數——簡稱乘法則。
2、依質量守恆定律,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原子總數相等。其配平方法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1)找出化學反應式左右兩邊出現次數較多的元素,且該元素的原子個數在反應式左右兩邊有奇數也有偶數;
2)選定含該元素奇數個原子的化學式,作為配乎起點,選配適當系數,使之偶數化;
3)由已推得的系數,來確定其它物質的系數。
最後,驗證方程式是否正確:
[例1]配平FeS2十O2——Fe2O3十SO2
[分析]
(1)從反應方程式可知,氧元素在兩邊出現的次數較多,且其原子個數在兩邊有奇數亦有偶數。
(2)反應式左邊有O2,由「乘法則」可知,其系數無論為何,O原子總數必為偶,而由「加法則」可知,要使右邊O原子總數亦為偶,就必須給右邊含奇數個氧原子的Fe2O3系數選配2,使之偶數化,則:
FeS2十O2——2 Fe2O3十SO2
(3)由已確定的系數,推出與此有關的其它物質的系數。反應式右邊有4個Fe原子,故左邊FeS2的系數須配4,則:4FeS2十O2——2 Fe2O3十SO2
然後以左邊的S原子數,推得右邊應有8SO2,即:4FeS2十O2——2 Fe2O3十8SO2
最後配平O原子,當左邊有11O2時,反應式則可配平為:4FeS2十11O2——2 Fe2O3十8SO2
方法三:代數法——待定系數法
代數法也叫待定系數法,其方法步驟如下:
1.設a、b、c、d等未知數,分別作為待配平的化學方程式兩端各項化學式的系數。
2.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原子種類和個數必須相等同的原則,列出每種元素的原子數與化學式系數
a、b、c、d……關系的代數式,這些代數式可聯立成一待定方程組:
3.解此待定方程組、就可求得各未知數之間的倍數關系。a=xb=yc=zd=...
4.令某未知數為某一正整數,使其它未知數成為最小正整數,將所得的a、b、c、d等值代入原化學反應式的待定位置,配平即告完成。
例:配平Fe2O3十CO——Fe十CO2
分析:(1)設a、b、c、d分別為反應式中各物質化學式的系數:
aFe2O3十bCO——cFe十dCO2
(2)依據質量守恆定律: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原子數目必須相等,列出a、b、c、d的關系式:
對Fe原子有:2a=c①
對O原子有:3a十b=2d②
對C原於有:b=d③
(3)解①一②的聯立方程組,可得下列關系:a=1/3 b=1/2 c=1/3 d
(4)為了使各個系數成為最小的正整數,而無公約數,令d=3,則a=1,b=3,c=2。將a、b、c、d的值代人原化學反應式的相應位置,即得配平的方程式為:
Fe2O3十3CO====2Fe十3CO2
(5)別忘了檢驗一下,方程式確已配平了;須注意的是,只要保證各系數為無公約數的最小正整數。令b=3或c=2,也可得到相同的配平式;
方法四:電子得失法
電子得失法的原理是:氧化一還原反應中,還原劑失去電子的總數必須等於氧化劑獲得電子的總數。根據這一規則,可以配平氧化一還原反應方程式。
1.從反應式里找出氧化劑和還原劑,並標明被氧化或還原元素的原子在反應前後化合價發生變化的情況,以便確定它們的電子得失數。
2.使得失電子數相等,由此確定氧化劑和還原劑等有關物質化學式的系數。
3.由已得的系數,判定其它物質的系數,由此得配平的反應式。
[例1]配平金屬銅與濃硝酸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u十HNO3(濃)——Cu(NO3)2十NO2↑十H2O
[分析](1)從反應式看,HNO3為氧化劑,Cu為還原劑。其化合價的變化和電子得失的情況為:0+5+2+4
Cu+HNO3---Cu(NO3)2+NO2+H2O
(2)使電子得失數相等,由此確定以此有關的物質的系數:0+5+2+4
1Cu十HNO3——1Cu(NO3)2十2NO2十H2O
(3)據此,推斷其它化學式的系數:反應式右邊生成物多出2個N原子,故必須在反應式左邊再增加2個HNO3才可使兩邊的N原子平衡,此時左邊共有4個HN03,為使兩邊的氫原子數相等,右邊H2O的系數應配為2,於是得:Cu十4HNO3——Cu(NO3)2十2NO2十2H2O
(4)氧原子未作考慮,但所有系數均已確定了,故還得最後驗證一下,若兩邊的氧原子平衡了,則方程式就可被確認配平。實際上上式的氧原於已平衡了,故得:Cu十4HNO3======Cu(NO3)2十2NO2↑十2H2O
方法五:歸一法
找到化學方程式中關鍵的化學式,定其化學式前計量數為1,然後根據關鍵化學式去配平其他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若出現計量數為分數,再將各計量數同乘以同一整數,化分數為整數,這種先定關鍵化學式計量數為1的配平方法,稱為歸一法。
做法:選擇化學方程式中組成最復雜的化學式,設它的系數為1,再依次推斷。
第一步:設NH3的系數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應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別轉移到NO和H2O中,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總數推O2系數
1、FeS2+O2——SO2+Fe2O3
2、Mg+HNO3——Mg(NO3)2+NH4NO3+H2O
3、NH4NO3——N2+O2+H2O 4、FeS+KMnO4+H2SO4——K2SO4+MnSO4+Fe2(SO4)3+H2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