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氨、銨、胺三個字的讀音 氨、銨、胺的正確讀音
氨、銨、胺應分別讀:ān、ǎn、àn。其他相似的易誤讀字:氰(qíng)、腈(jīng),磷(lín)、膦(lìn)、鏻(lín)等。
氨、銨、胺常用於指代化學中的物質氨、銨、胺,它們的區別如下:
分子的定義不同:
1、氨或稱「氨氣」,它是屬於氮和氫的化合物,分子式為NH₃,是一種無色氣體,有強烈的刺激氣味。
2、銨是一種陽離子,它的化學式:NH₄+。是由氨分子衍生出的陽離子。氨分子與一個氫離子配位結合就形成銨離子。
3、胺氨分子中的一個或多個氫原子被烴基取代後的產物,被稱之為胺,根據胺分子中氫原子被取代的數目,可將胺分成伯胺、仲胺、叔胺;
(1)胺哪個化學元素擴展閱讀:
生活中氨、銨、胺的用途差別:
氨:生活中的氨的主要用途是氮肥、製冷劑、化工原料。無機方面主要用於制氨水、液氨、氮肥、硝酸、銨鹽、純鹼。有機方面廣泛應用於合成纖維、塑料、染料、尿素等。
銨:銨銨用於銨鹽中含氮。此類肥料不宜與鹼性肥料混用,否則銨離子會被反應掉從而肥效降低。常見的銨態氮肥有:硫銨、碳銨、硝銨。
胺:胺的用途很廣。有些胺是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但也有些對生命十分有害,不少胺類化合物有致癌作用,尤其是芳香胺,如萘胺、聯苯胺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胺
② 氨,銨和胺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氨或稱「氨氣」,氮和氫的化合物,分子式為NH₃,是一種無色氣體,有強烈的刺激氣味。
銨是一種陽離子,化學式:NH₄+。是由氨分子衍生出的陽離子。氨分子與一個氫離子配位結合就形成銨離子。
胺氨分子中的一個或多個氫原子被烴基取代後的產物,稱為胺,根據胺分子中氫原子被取代的數目,可將胺分成伯胺、仲胺、叔胺;
2、組成不同
氨分子為三角錐型分子,是極性分子。
銨離子是正四面體型的,與甲烷互為等電子體。
胺中氮原子的結構,很像氨分子中的氮原子,是以三個sp雜化軌道與氫或烴基相連接,組成一個棱錐體,留下一個sp3雜化軌道由孤電子對占據。
3、用途不同
氨的主要用途是氮肥、製冷劑、化工原料。無機方面主要用於制氨水、液氨、氮肥(尿素、碳銨等)、硝酸、銨鹽、純鹼。有機方面廣泛應用於合成纖維、塑料、染料、尿素等。
銨:用於銨鹽中含氮,鹽可用作氮肥,稱為銨態氮肥。此類肥料不宜與鹼性肥料混用,否則銨離子會被反應掉從而肥效降低。常見的銨態氮肥有:硫銨、碳銨、硝銨。
胺:胺的用途很廣。最早發展起來的染料工業就是以苯胺為基礎的。有些胺是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但也有些對生命十分有害,不少胺類化合物有致癌作用,尤其是芳香胺,如萘胺、聯苯胺等。
③ 銨的化學元素符號
銨不是元素,是以銨根形式存在的,化學式是NH4。
銨根是由氨分子衍生出的帶正電離子。氨分子得到一個質子(氫離子)就形成銨離子。由於化學性質類似於金屬離子,故命名為「銨」,屬於原子團。一般被視為金屬離子。
銨鹽皆為晶體,易溶於水,常伴有吸熱現象。在水溶液中水解一般呈弱酸性(除某些弱酸Ka值≤氨的Kb值的銨鹽,例如醋酸銨、氰化銨等)。
加熱則出NH3,是銨鹽的重要檢驗方法之一。熱分解情況與對應的酸有關。一般非氧化性酸的銨鹽(如NH4Cl,NH4Br,(NH4)3PO4等)熱分解產物為NH3與對應酸。
(3)胺哪個化學元素擴展閱讀:
化學元素的來歷
古希臘自然哲學提出了著名四元素說。這不是希臘哲學家創造的,四元素說在古希臘的傳統民間信仰中即存在,但不具有(相對上來說)堅實的理論體系支持。古希臘的哲學家是「借用」了這些元素的概念來當作本質。
化學元素(30)米利都派哲學家泰勒斯主張的萬物的本質是水,而且也唯有水才是本質,土和氣這兩種元素則是水的凝聚或稀薄。阿那克西曼德則將本質改為一種原始物質(稱為「無限」或稱「無定者」),同時又加上第四元素火。
四大元素由這種原始物質形成之後,就以土、水、氣、火的次序分為四層。火使水蒸發,產生陸地,水氣上升把火圍在雲霧的圓管里。人們眼中看見象是天體的東西,就是這些管子的洞眼,使我們能從洞眼中望見裡面的火。形成了四元素的最早雛形。
另一個米利都派哲學家阿那克西米尼則把氣或者空氣看作是原始物質,並把其他元素說成是由空氣組成。空氣變得稀薄後就成了火。
他的論證是,空氣從嘴裡呼出來是熱的,而在壓力下噴出來時則感到是冷的。同樣,通過凝聚的過程,氣先是變成水,然後變成土。這些元素之間的差異只是量變的結果,元素只是凝聚或稀薄到不同程度的空氣。
④ 氨,胺,銨的區別
氨,胺,銨的區別為:指代不同、用途不同、物化特性不同
一、指代不同
1、氨:氮和氫的化合物,分子式為NH₃,是一種無色氣體,有強烈的刺激氣味。
2、胺:氨分子中的一個或多個氫原子被烴基取代後的產物,稱為胺,根據胺分子中氫原子被取代的數目,可將胺分成伯胺、仲胺、叔胺。
3、銨:銨是一種陽離子,化學式:NH₄+。是由氨分子衍生出的陽離子。氨分子與一個氫離子配位結合就形成銨離子。
二、用途不同
1、氨:氨的主要用途是氮肥、製冷劑、化工原料。無機方面主要用於制氨水、液氨、氮肥(尿素、碳銨等)、硝酸、銨鹽、純鹼。有機方面廣泛應用於合成纖維、塑料、染料、尿素等。
三、物化特性不同
1、氨: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沸點較低,易溶於水。
2、胺:在常溫下,低級脂肪胺是氣體,丙胺以上是液體,高級脂肪胺是固體。
3、銨:銨鹽都呈白色晶體,加鹼研磨(相當於加熱)能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銨鹽受熱會分解。
⑤ 氨和胺有什麼區別
胺(音àn),是氨分子中的氫被烴基取代的產物。分類:按照氫被取代的數目,依次分為一級胺(伯胺)rnh2、二級胺(仲胺)r2nh、三級胺(叔胺)r3n、四級銨鹽(季銨鹽)r4n
x-,例如甲胺ch3nh2、苯胺c6h5nh2、乙二胺h2nch2ch2nh2、二異丙胺[(ch3)2ch]2nh、三乙醇胺(hoch2ch2)3n、溴化四丁基銨(ch3ch2ch2ch2)4n
br-。性質:胺具有鹼性,在氣相條件下氨比任何一種甲胺的鹼性都弱得多,但在溶液中其鹼性與三甲胺相近,一甲胺和二甲胺的鹼性較三甲胺約強10倍。低級的胺是氣體或易揮發的液體,氣味與氨相似,有的有魚腥味;高級的胺為固體
;芳香胺多為高沸點的液體或低熔點的固體,具有特殊的氣味。胺與酸作用易成鹽。在許多有機反應中,常把胺作為親核試劑使用。其反應活性通常隨鹼性的強弱而異,取代基的大小對反應活性的影響較大,位阻較大的胺反應活性降低,例如二異丙基乙基胺已完全不能與鹵代烷發生作用。此外,芳香胺的重氮化反應也是重要的有機反應之一。製法:胺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其中大多數是由氨基酸脫羧生成的。工業制備胺類的方法多是由氨與醇或鹵代烷反應製得,產物為各級胺的混合物,分餾後得到純品。由醛
、酮在氨存在下催化還原也可得到相應的胺。工業上也常由硝基化合物、腈、醯胺或含氮雜環化合物催化還原製取胺類化合物。應用:胺的用途很廣。最早發展起來的染料工業就是以苯胺為基礎的。有些胺是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但也有些對生命十分有害,不少胺類化合物有致癌作用,尤其是芳香胺,如萘胺、聯苯胺等。
⑥ 胺的化學元素是否是An
胺不是一個化學元素,它是氨分子中的氫被烴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
按照氫被取代的數目,依次分為一級胺(伯胺)RNH2、二級胺(仲胺)R2NH、三級胺(叔胺)R3N、四級銨鹽(季銨鹽)R4N+X-,例如甲胺CH3NH2、苯胺C6H5NH2、乙二胺H2NCH2CH2NH2、二異丙胺[(CH3)2CH]2NH、三乙醇胺(HOCH2CH2)3N、溴化四丁基銨(CH3CH2CH2CH2)4N+Br-。
參考:http://ke..com/view/42270.html?wtp=tt
⑦ 「胺」、「銨」與「氨」的區別是什麼
胺:有機物,NH3中的氫被其他基團(多為烴基)取代後的一類產物,常溫下多為液體,有多個氮原子的物質也屬於胺類,大多數不溶於水。
銨:無機物,銨鹽,含銨根離子(NH4+)的化合物,常溫下多為固體,易溶於水。
氨:無機物,常溫下為氣體,化學式為NH3,極易溶於水。
⑧ NH3什麼時候是「銨」、什麼時候是「氨」、什麼時候是「胺」
胺是氨分子中的氫被烴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 銨根離子的電子式 銨(ǎn)根正離子(英文名: Ammonium ;化學式: NH4+ )是由氨分子衍生出的陽離子。氨;:;;;;氨分子與一個氫離子氨(Ammonia,即阿摩尼亞),或稱「氨氣」,分子式為NH3,是一種無色氣體,有強烈的刺激氣味。極易溶於水,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可溶解700倍體積氨。氨對地球上的生物相當重要,它是所有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配位結合就形成銨離子。由於化學性質類似於金屬離子,故命名為「銨」。
⑨ 胺的化學式
胺
,外文名
Amines
,化學式
RNH2;RNHR';RN(R')R''
按照氫被取代的數目,依次分為一級胺(伯胺)RNH2、二級胺(仲胺)R2NH、三級胺(叔胺)R3N、四級銨鹽(季銨鹽)R4N+X-,例如甲胺CH3NH2、苯胺C6H5NH2、乙二胺H2NCH2CH2NH2、二異丙胺[(CH3)2CH]2NH、三乙醇胺(HOCH2CH2)3N、溴化四丁基銨(CH3CH2CH2CH2)4N+Br-。氫氧化銨或銨鹽的四羥基取代物,稱為季胺鹼(quaternary ammonium hydroxide)或季銨鹽(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NH4+銨 R4NOH季銨鹼 R4NX季銨鹽。
胺是指氨分子中的一個或多個氫原子被烴基取代後的產物,根據胺分子中氫原子被取代的數目,可將胺分成伯胺、仲胺、叔胺;胺類廣泛存在於生物界,具有極重要的生理活性和生物活性,如蛋白質、核酸、許多激素、抗生素和生物鹼等都是胺的衍生物,臨床上使用的大多數葯物也是胺或者胺的衍生物,因此掌握胺的性質和合成方法是研究這些復雜天然產物及更好地維護人類健康的基礎。
⑩ 「胺」,「銨」與「氨」的區別
氨(an,一聲):無機物,常溫下為氣體,化學式為NH3,極易溶於水;胺(an,四聲):有機物,NH3中的氫被其他基團(多為烴基)取代後的一類產物,常溫下多為液體,有多個氮原子的物質也屬於胺類,大多數不溶於水;銨(an,三聲):無機物,銨鹽,含銨根離子(NH4+)的化合物,常溫下多為固體,易溶於水。
①、氨,就是氨氣、氨水,NH3,NH3·H2O。
這個氨通常在肥料中用在氨氣、氨水、合成氨、液氨、氨基酸中,這里有人不免要問,氨基酸為何是這個氨,而非胺。實際上按照定義,氨基酸本就應該是「胺基酸」,但由於該詞彙從一開始就被寫(譯)作「氨基酸」,一直沿用至今,形成慣例。
②、銨一般是說銨鹽,比如季銨鹽或者其他無機銨鹽之類的,一般是離子化合物。
NH4+,R4NX,像我們平常所說的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氯化銨、碳銨、硫酸銨等都應該用此銨。此外像很多殺菌劑、生長調節劑裡面也含有季銨鹽,也用此銨。例如矮壯素[(CH3)3NCH2CH2Cl] Cl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氯化苄基三乙基銨和硫酸氫四丁基銨都是優良的相轉移催化劑。在相轉移催化反應中,四級銨鹽可與水相中的親核試劑組成離子對,進入有機相,從而加快反應速率,減少副反應並提高收率。
③、氨分子中的一個或多個氫原子被烴基取代後的產物,稱為胺。根據胺分子中氫原子被取代的數目,可將胺分成伯胺、仲胺、叔胺。例如:CH3CH2NH2(伯胺)、(CH3CH2)2NH(仲胺)、 (CH3CH2)3N(叔胺)。
按照中國的文化傳統,伯、仲、叔、季是指排行的,前三個用「胺」,第四個用「銨」。農業中常見的有乙草胺(除草劑),分子式C14H20ClNO2,乙草胺屬於叔胺,還有乙二胺四乙酸(EDTA),分子式:(HO2CCH2)2NCH2CH2N(CH2CO2H)2,同樣屬於叔胺,EDTA是陽離子螯合劑,通常螯合植物吸收的微量元素,能大幅提高微量元素的利用效率。常見的有EDTA鈣、EDTA鐵、EDTA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