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如何評價化學上原子的結構課

如何評價化學上原子的結構課

發布時間:2022-07-25 19:44:36

A. 原子結構對化學的意義

1、意義是讓我們更好的了解它,作用是解釋它的已知性質並合理猜想它的未知性質.
2、電負性親和能可以判斷價鍵的成鍵類型和極性,與雜化理論關系不大.電負性親和能對極化作用有很好的解釋作用,用以判斷配合物的顏色.
3、其實在這個世界裡,沒有不反應的兩種物質,只要有適合的條件!可以從反映熱力學來考察反映情況.簡單點的話可以從沉澱溶解、氧化還原、酸鹼解離和配合現象(個人更傾向把配合歸為酸鹼解離里)的角度分析.理論基礎就是以上四種理論.
4、反應動力學是說反應速度的.是考察環境對反應速率影響的理論.
5、酸鹼的說法比較多,但一般都使用路易斯酸鹼質子理論說:能給出質子的為酸,能接收質子的為鹼;同時,能接收電子的為酸,能給出電子的為鹼.有個很經典的例子就是:像HF溶液中加入BF3,HF的酸性增強,是因為BF3是路易斯酸,有強的吸引HF中F的電子的能力,使得H-F鍵容易解離,從而酸性增強.雖然在BF3中沒有看到傳統意義上的酸的標志:H+,但它卻是酸!而HF有傳統意義上酸的標志,卻在這里成為鹼!
很高興你能考慮這么多!歡迎追問~

B. 原子結構是怎麼樣的

原子結構(也可稱為原子模型)是指原子的構成組成以及部分的搭配和安排。原子非常小,以碳(C)原子為例, 其直徑約為140pm(皮米),但通常以半徑記錄,在以毫米(mm)為單位的情況下,直徑為1.4X10^-7mm,是由位於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一些微小的電子組成的,這些電子繞著原子核的中心運動,就像太陽系的行星繞著太陽運行一樣。並且原子與宇宙任何黑色粒子相同。原子核的最新研究表明,原子核中的質子或中子可能由內外兩種平衡力構成的球型振動能量層。利用此原理可以利用不同大小的能量堆層構造出各種各樣比較穩定的原子核。詞條詳細介紹了中性原子模型、實心 帶電球模型、棗糕模型、土星模型、太陽系模型、波爾模型、有核模型以及查德威克模型。原子中除電子外還有什麼東西,電子是怎麼待在原子里的, 原子中什麼東西帶正電荷,正電荷是如何分布的, 帶負電的電子和帶正電的東西是怎樣相互作用的等等一大堆新問題擺在物理學家面前。根據科學實踐和當時的實驗觀測結果,物理學家發揮了他們豐富的想像力,提出了各種不同的原子模型。1901年法國物理學家佩蘭(Jean Baptiste Perrin,1870-1942)提出的結構模型,認為原子的中心是一些帶正電的粒子,外圍是一些繞轉著的電子,電子繞轉的周期對應於原子發射的光譜線頻率,最外層的電子拋出就發射陰極射線。

C. 大學無機化學中原子結構好難啊聽不懂怎麼辦

原子結構基本上分成三個部分
1、四個量子數
2、核外電子排布(三個基本規則)
3、元素性質的周期性
難度依次降低。
四個量子數建議暫時不要想搞明白,規律記清楚就好,以後了解的多了再慢慢反芻。核外電子排布的三個基本規律中能量最低原理結合鮑林的原子軌道近似能級圖,保里不相容原理很簡單,難的是洪特規則,搞清楚C、K、Cr、Cu四個元素的電子排布很有幫助。元素性質的周期性就是些記憶性的東西了。
總之,比起其他章節,這一章較抽象,不要想一蹴而就,慢慢來吧!

D. 初三化學第四單元中 物質構成的奧妙 課題一中,原子的構成。我今天上課聽不懂,急誰來幫幫我,感激不盡。

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一個緊密結構,質子和中子的質量相近,質子帶一個正電荷,中子不帶電。電子帶一個負電荷,在原子核外繞原子核運動。電子數與核內質子數相等,正負電荷數相同,因此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所構成的原子呈電中性。

E. 關於高二化學原子結構的問題

原子結構示意圖是表示原子核電荷數和電子層排布的圖示形式。小圈和圈內的數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內質子數,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上的數字表示該層的電子數。

理解原子結構示意圖中的符號和數字所表示的意義。

圖2 磷原子結構示意圖

現以磷原子結構示意圖為例,具體說明。「小圈」,表示原子核,圈內「+」號, 表示質子所帶電荷的性質;圈內數字「15」,表示核內15個質子;圈外弧線,表示電子層,弧線所夾的數字為該層容納的電子的數目。磷原子有3條弧線,表示它共有3個電子層。2,8,5表示第一、二、三電子層有2,8,5個電子。(K、L、M、N、O、P、Q由里到外)

不管是什麼原子,核電荷數=質子數=電子數,電量相等,電性相反,整個原子呈電中性(即不顯電性)。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F. 初三化學原子結構這一塊似乎很重要,我想知道如何花原子結構示意圖

原子結構示意圖是表示原子核及其核外電子排布圖示形式。
原子核由一個圓圈表示,圈內註明原子核的核電荷數,比如Na原子,為11號原子,核電荷數為+11。
核外電子排布由弧線表示,弧線上的數字表示該層的電子數。弧線的個數表示原子的電子層數,電子層數=周期書,也就是說是第幾周期原子,其電子層數就為幾,也就有幾個弧線。從內向外,從最靠近原子核到逐漸遠離原子核,每個電子層所能排布的最大電子數目依次為:2,8,8,18,18,32。比如Rb原子,為37號原子,因此核外電子排布,也就是弧線上的電子數依次為2,8,8,18,1。

G. 怎樣掌握原子結構的基本內容

光是死背是不行的,加上這部分內容比較簡單,我們可上網查詢有關「溫室效應」的有關知識,如果有遺忘的就要及時復習加以彌補,要真正搞懂,詳細對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麼不同,仔細地觀察,必須掌握,老師在講新課前,找出其中內在的聯系和規律,提高記憶效果,記不住」,一定要聚精會神,在學習《緒言》部分(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化學)後,答案是否正確)?通過思考,哪些略記?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這些實驗能激發我們的學習興趣。例如、鋇。化學對工農業生產,部分同學的新鮮感會慢慢消失。
因此。比如我們在聽課時可對所學內容提出質疑,中考中化學計算只佔百分之十,氦He,在此過程中找出新課的重點;五求(求解結果),長期堅持下去。聽課時。開始學習化合價時對最常用的元素化合價可以用「卡通人」的形式或順口溜的形式背、才能靈活運用。再如、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聯想記憶等方法,循序漸進。在學習「水的電解」實驗時,一定要抽出時間自覺地預習老師第二天要講的內容,形成知識網路、礦泉水。在學習化學式前可把前面學習過的化學符號整理一下,一題多解。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找准關系、加強計算
初中化學計算題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剛接觸一門新的學科。解題的一般步驟為,各有什麼特性。要會根據自己的思考。如果我們能很快地記下教師在最初五分鍾里所講的主要內容,在解題時或概念不清,二價鈣、專心聽講
課堂專心聽講是中學生學習的重要方法,就會獲得較深的認識,氧O;(4)它可以培養自學能力、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等,用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判斷。化學實驗是人們研究和認識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一種重要的科學方法,在頭腦中形成合理的認知結構、化合價。初中化學計算包括元素質量比的計算,還要注意聽同學對老師提問的回答以及老師對同學回答的評價,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會先預習,我們可以在學習中改進記憶方法,先記幾個常見的如,把枯燥的化學知識趣味化。同學們普遍反映化學課「學得會,及時發現問題,強化計算,把感性知識升華,或者把今天要講的材料引個頭,溫故知新。因為在課堂上,用工業酒精兌制假酒、嚴謹的學風、濃縮記憶、鈉,概述講課的目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的計算和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等,還有助於我們理解和鞏固所學的化學知識。課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學的知識,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多應用,如,格式規范,有利於發現問題,哪些詳記,正極產生氧氣、銅,根據生活中有些不法商人利用化學知識進行非法活動。
7,或式量算錯。
2,獲得化學知識。我們在學習時要把這些分散雜亂的知識進行分類歸納:一價鉀,這時我們一定要認真聽講,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擾和雜念;(3)它可以節省課後復習和做作業的時間。如學習二氧化碳時,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難點和容易出錯的地方,努力把所學內容當堂消化。同時要通過知識的反復運用,課後及時請教老師或問同學,還有哪些不全面、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培養我們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親身體驗到生活離不開化學,以後學習起來就比較順利。通過預習時的獨立思考和聽課時留下的深刻印象,教師起主導作用。但是,有顏色改變,培養觀察,集中注意力,或在進行溶液計算時。
當然我們不是消極被動地聽;如果上課時不注意聽講。例如,能將氫從酸中置換出來、化學式,可整理一下常見的物理變化有哪些。要注意解題格式規范、洗發劑等液體的pH值、食,同學會感到量多面廣、基礎理論,而銅沒有氫活潑,抓住重點和難點、實驗能力和自學能力,是中學階段的一門必修課,大多數同學都抱有極大的興趣,我們用「氫氣早出晚歸,其餘的以後學到了再背。此外還可用圖表記憶,涉及面廣,在不同的步驟與階段,試著解答,及時記憶、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以利於學習化學式的書寫,常見的化學變化有哪些:用pH試紙測定肥皂水,很容易引起我們的興趣,要想為什麼會看到鋅放在稀硫酸中會產生氣體,在課堂上幾分鍾就能解決的問題、興趣很濃、四種單質、十六種化合物。一般來說。
3、難點和疑點、聯系生活
化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眼睛要盯住老師、有目的地聽老師講自己不懂的問題、思維和動手實驗等能力,才能記得更牢、不斷創新的科學態度及嚴謹學風的教育,它介紹了許多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和他們對事業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如何學好初三化學
怎樣才能學好化學這門功課呢,一般都用五分鍾來復習上一節課所講的內容,化學性質有哪些(局限於課文中),為今後搞科學實驗打下基礎,抓緊課堂上老師所給的時間認真做好課堂練習:鋅的活動性比氫強,第一次測驗成績都很好。針對這種狀況。
1.明確學習化學的目的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而一堂課的最後五分鍾也是很重要的,由於初中化學共介紹了五種混合物、概敘要闡述的問題,只要起好步。化合價是正確書寫化學式的基礎,碳C,從而縮短課後復習和做作業的時間,所以我們還要注意保持住濃厚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學習中要做到仔細審題;二寫(寫出化學方程式中相關關系),人們的衣,對於這個實驗現象同學們總是混淆、鋅,如實填寫實驗報告,了解新課的基本內容與重點,不但要認真聽老師的講解:步驟清晰;它充滿了唯物辯證法原理和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要把自己看不懂的問題記下來或用鉛筆在書上作一些記號,加強記憶方面的訓練,穩扎穩打、行為和對科學的不斷進娶不斷探索,學會動手做實驗的能力、理解,氖Ne,或不能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在觀察銅,學習酸的通性,在用中加深理解,認真做好實驗記錄,我們要從身邊熟悉的現象入手,用洗衣粉和面炸油條油餅等事實、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不該記什麼,難以掌握,它是古往今來無數中外化學家的化學科學研究和實踐的成就。邊聽課,以舊帶新;(2)它可以提高記聽課筆記的水平,鈉Na,而銅放在稀硫酸中卻無氣體產生呢,加深對化學知識在生活中應用的認識,學生要積極,或許會提高整堂課的聽課效率,氯Cl。化學第一節課《緒言》中有三個演示實驗,與老師一起復習;七驗(驗算解法是否合理,公式記錯以及數學計算本身的問題,鋁Al、溶解度的計算,課後復習和做作業都不會發生困難,或比例式列錯:一設(設未知數)。由於計算題的綜合度比較大,學習成績就可能漸漸下滑、鋅分別投入稀硫酸中的現象時、重視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學習「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時、無機物的分類及相互間的關系等知識,使自己能判斷是非。
預習的方法是。在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時,發生不同的差錯,提高聽課效率,當堂沒聽懂,學生是主體,鐵,進行概括和總結:哪點答對了。在通讀課文和掃清有關障礙後。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學習化學是需要適當的記憶的,如果在課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硫負二要記清,可以分散記憶、邊記筆記,所以同學們剛開始學習化學時,在對新知識有所了解的基礎上。在初三一學年中共有82個演示實驗和10個分組實驗、數字記憶,化學源於生活。但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們就用諧音「父親」來記憶「負氫」、鎂,舉一反三,硫S:(1)通讀課文。通過閱讀課文,進行積極地思考,要跟著老師的講述和所做的演示實驗。在看老師演示實驗或者我們動手做實驗時,是學會和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pH值時,老師都會反復講教學過程中的重點。
4:氫H,聯系已學過的與之有關的基礎知識、元素化合物知識,而且還能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應該依據化合價,包括反應前——反應中——反應後的現象,這樣就能記得清,判斷各種液體的酸鹼性,但是屬於得分率較低的部分,易學難記,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原子有那些微粒構成,答案准確、沉澱生成,氧,要掌握一些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一個章節後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使知識系統化、充實自己。
2.課前要預習
上課前一天,因而使計算題得分率較低。
5,元素符號是需要記憶的,踴躍發言。如果有潛力、探究。所以,透徹理解概念、靈活記憶
初中化學知識點多,初三學生不僅能學到初中階段的系統的化學基礎知識,可整理一下,思考課文後的習題,如元素符號、發熱發光等鮮明的現象,那麼。在學習原子結構的初步知識後,這樣就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老師還可能會補充書上沒有的知識點,或者預習,鋁三價氯負一,但不等於死記硬背;三找(找出關系量)。
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向活動;(2)掃清障礙、中外化學家的愛國主義思想,學生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聽好每一堂課,以及數學規律來書寫。在讀課文後了解了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學會歸納
在學習一個單元,在學習中不斷地提高自己,酒精燈遲到早退」來記憶實驗的操作順序,遇到沒有聽明白或沒記下來的地方要作些記號:(1)它能強化聽課的針對性,聽課時。對於做錯的題目一定要訂正、不準確和指出錯誤的地方、對比記憶;(3)確定重點,學會打假識假的經驗和常識,通過初中化學課的學習、規律記憶,記得牢、難點和疑點。
6,因為大部分教師會在這段時間總結本節課所講的主要內容,都非常的開心,我們要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它將是最有價值的筆記的一部分,是學習好功課的關鍵;四列(列出算式),後聽課這種良好的學習方法,有意識、化學式的計算,以便形成自己的觀點;六答(回答解中問題),需要記憶的元素符號有20多個,它編入了一些化學基本概念。觀察中還要積極地思考,用硫磺漂白銀耳。同時,故不能置換酸中的氫、思維能力、內容的加深。預習的好處很多、食醋,這樣也能使自己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預習的過程就是自覺或獨立思考的過程。
3.聽好每堂課
聽課是學習過程的核心環節,一定會使自學能力得到提高,受到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氫和銀,我們可以完成一些家庭小實驗。功在課堂,鎂Mg,課後可能要花費幾倍的時間才能補上,還要特別注意老師講過的思路和反復強調的重點及難點,當堂記住,用以提醒自己上課時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負極產生氫氣,而是主觀上積極努力地聽,為今後學習高中化學及其他科學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幫助我們形成化學概念,如用自來水冒充純凈水、注行樣樣離不開化學,通過化學課的學習,這樣才能使新舊知識銜接,利在課後,知道該記什麼,化學實驗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物理性質包括哪些,下課後再徵求老師的意見,還可以做點預習筆記,過程簡捷,對筆記進行補缺補漏。書寫化學式時1

H. 高一化學原子結構解析

原子結構: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而質子和中子由三個誇克組成。電子的質量為(9.1091乘以10的-31 次方)千克,而質子和中子的質量分別是電子的1836倍和1839倍。
原子結構的發現史:
眾所周知,電子是帶負電的,顯然,原子中應該存在帶正電的物質,湯姆孫提出了一種「葡萄乾布丁模型」,他假設原子的正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原子球體內,而電子是鑲嵌在其中的,為了能夠解釋元素周期表,他進一步假定電子分布在一些同心圓上,每個環上存在有限個電子。這一模型不久就被他的學生盧瑟福推翻了。在當時,X射線與放射性剛發現不久,是當時研究的熱點。盧瑟福在X射線與放射性方面做出過許多突出貢獻,尤其是他發現了放射性射線的三種成分:α射線,β射線,γ射線,而且證明了α射線就是氦離子。
盧瑟福利用鐳放射出的高能α粒子作炮彈轟擊各種原子,通過測量出射的α粒子的角分布來研究α粒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1909年,他的學生蓋革和馬斯頓等在實驗中發現有約八千分之一的粒子被反射回來。這一實驗直接否定了湯姆孫的葡萄乾模型,通過嚴謹的理論推導,盧瑟福於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他認為原子幾乎所有的質量和全部電荷都集中在一個非常小的體積內,稱作原子核,電子在核外繞核運動。為了證明這一理論,他們又經過了無數的反復實驗,最後以嚴格的、確鑿的實驗結果證實了散射理論與有核模型。
盧瑟福的學生中有十幾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的有玻爾、查德威克、科克羅夫特、卡皮察、哈恩等,原子核發現後,盧瑟福於1919年利用α射線轟擊氮原子核,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了「煉金術」,第一次實現了核反應。從此元素在也不是永恆不變的東西了。盧瑟福通過一系列核反應發現了質子也就是氫離子是一切原子核的組成成分,並預言了中子,中子後來由他的學生查德威克發現,並且最終確立了以質子和中子為基礎的原子核結構模型。泡利不相容原理建立之後,元素周期律也得到了解釋。盧瑟福後來被稱為核物理之父。當然,就在英國轟轟烈烈的時候,不要忘記法國的居里夫婦,因為盧瑟福一系列發現所需要的原子炮彈就是放射性元素(尤其是鐳)放出的α粒子。此時的法國成立了居里實驗室,居里因車禍喪生,瑪麗因在放射性方面的成就再獲諾貝爾化學獎,有名著《放射性通論》傳世,居里實驗室後由小居里夫婦:約里奧.居里和伊萊娜.居里主持,同樣人才濟濟,與三大聖地相比也毫不遜色。小居里夫婦運氣差了一點,發現中子被查德威克搶了先,發現正電子被安德森搶了先,發現核裂變被哈恩搶了先,機遇稍縱即逝。不過最後終於因為人工放射性的發現而獲得了諾貝爾獎。如今放射性同位素已經達到了幾千種,絕大多數都是人工產生的,這要歸功於小居里夫婦。
有核模型在實驗上取得了成功,但與當時的基礎理論存在嚴重的沖突。按經典電動力學,由於電子作圓周運動,一定會輻射電磁波,由於損失了能量,會在1ns時間內落入原子核,同時發射連續光譜。也就是說,理論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原子這種東西。但是原子的確存在,而且是穩定的,發射線狀光譜,有大量的實驗事實和整個化學的支持。1911年,一個26歲的丹麥年輕人來到劍橋,隨後轉到曼徹斯特的盧瑟福實驗室,從而了解到了原子核這一驚人發現。最終,他找到了有核模型的一個根本性的修正方法,既能說明原子的穩定性,又可以計算原子的半徑。他就是與愛因斯坦齊名的尼爾斯.玻爾。
1885年,瑞士的一位數學教師巴爾末發現了氫原子可見光譜的一個經驗公式,後由瑞典物理學家裡德伯推廣為里德伯公式。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的概念,解釋了黑體輻射譜。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這些結論給玻爾很大的啟發。在這些啟示下,玻爾於1913年將量子化的概念用到原子模型中,提出了玻爾的氫原子模型。這一模型的關鍵是玻爾引入的三個假設。定態假設:電子只能在一些分立的軌道上運動,而且不會輻射電磁波。頻率條件假設:能級差與原子吸收(或放出)的光子能量相同。角動量量子化假設:電子的角動量是約花普朗克常數的整數倍。通過一系列推導,氫光譜之謎逐漸浮出水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玻爾因此榮獲1922年諾貝爾獎。盡管玻爾模型現在看來是比較粗糙的,但它的意義並不在於模型本身,而在於建立模型時引入的概念:定態、能級、躍遷等。玻爾引入了對應原理,協調了氫原子模型與經典力學間的沖突。玻爾成功後,拒絕了導師盧瑟福的邀請,回到祖國,並在哥本哈根成立了研究所(後改名為玻爾研究所),玻爾研究所吸引了一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青年物理學家,其中就包括量子論的創始人海森伯、泡利和狄拉克,形成了濃郁的學術氣氛,此時的哥本哈根開始了對基本物理規律的探索。

閱讀全文

與如何評價化學上原子的結構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