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化學性皮膚灼傷有哪些形式

化學性皮膚灼傷有哪些形式

發布時間:2022-07-25 20:44:25

1. 引起化學灼傷的物資有哪些

(1)酸類,包括無機酸(硫酸、鉻酸、硝酸等)和有機酸(醋酸、草酸等);

(2)鹼類,包括無機鹼(氫氧化鈉、氫氧化銨等)和有機鹼(乙醇胺、甲基胺等);

(3)某些元素單質及其鹽類,例如磷及磷鹽、銻及銻鹽、砷及砷鹽等;

(4)有機物,直鏈有機化合物,如乙炔、乙醛、丙酮等,環狀有機化合物,如氨基酚、高分子化合物等。

26.怎樣防治化學灼傷

化學灼傷的特點

化學灼傷與熱力燒傷有許多相同的改變,但化學灼傷又有化學致傷物所造成的特殊病理變化:

(1)皮膚組織接觸強氧化劑或還原劑可導致組織蛋白變性、凝固,局部形成灼傷焦痂;

(2)脂肪組織不斷溶解、破壞,損傷不斷向深層擴展,組織再生極為困難;

(3)破壞組織的膠體狀態和通透性,局部充血;

(4)破壞與麻痹皮膚神經末梢感受器,出現皮膚感覺麻木或痛覺過敏等;

(5)許多化學致傷物質可導致局部或全身性變態反應,如瀝青灼傷後出現的「光敏現象」;

(6)破壞酶系統或產生毒性物質,如鋅灼傷後產生的鋅蛋白可能引起「金屬鑄造熱」樣反應。

化學灼傷的防治

輕、中度化學灼傷應防治休克,一般不需輸液,可口服燒傷飲料,不伴顱腦損傷的傷員可給予鎮靜劑、止痛劑。局部進行創面清理,採取暴露療法或包紮療法,Ⅲ度創面自然脫痂或手術切痂植皮。

重度化學灼傷主要防止化學灼傷性休克,重視早期的血液動力學改變,維持電解質平衡和掌握液體需要量,休剋期間斷應用利尿劑,對呼吸道灼傷誘發的灼傷性休克,氣管切開,使用機械呼吸器,監測血氣指標。

灼傷感染是灼傷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可採用綜合治療措施:保護創面清潔,調整液體量,早期切痂、植皮,增強機體抗感染免疫能力,合理應用抗生素防止並發症發生,重症患者送危重搶救病房監護治療。

此外,可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必要時可給予完全胃腸道外營養支持治療,對嚴重病例可進行同種類化學物質灼傷康復血清注射,可增強免疫能力,對大面積化學灼傷或呼吸道灼傷,給予高壓氧艙治療,可減少創面滲出,提高植皮成活率,使全身症狀和呼吸系統症狀獲得明顯改善。

2. 化學性皮膚灼傷的表現,化學性皮膚灼傷怎麼診斷

化學性皮膚灼傷主要由於什麼化學物質引起的
一、不同灼傷部位的處理
如果是化學性皮膚燒傷,應立即移離現場,迅速脫去受污染的衣褲、鞋襪等,並用大量流動的清水沖洗創面20分鍾至30分鍾(強烈的化學品要更長),以稀釋有毒物質,防止繼續損傷和通過傷口吸收。新鮮創面上不要任意塗上油膏或紅葯水、紫葯水,不要用臟布包裹;黃磷燒傷時應用大量清水沖洗、浸泡或用多層干凈的濕布覆蓋創面。
如果灼傷的是眼睛,要在現場迅速使用流動的清水進行沖洗,沖洗時將眼皮掰開,把裹在眼皮內的化學品徹底沖洗干凈。現場若無沖洗設備,可將頭埋入清潔盆水中,掰開眼皮,讓眼球來回轉動進行洗滌。如果有電石、生石灰顆粒濺入眼內,應當先蘸石蠟油或植物油的棉簽去除顆粒後,再用清水沖洗。
二、常見腐蝕物品觸及皮膚時的急救方法
硫酸、發煙硫酸、硝酸、發煙硝酸、氫氟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化鈣、氫碘酸、氫溴酸、氯磺酸觸及皮膚時,應立即用水沖洗,如皮膚已腐爛,應用水沖洗20分鍾以上,再送醫院治療;
三氯化磷、三溴化磷、五氯化磷、五溴化磷、溴觸及皮膚時,應立即用清水沖洗15分鍾以上,再送往醫院救治,磷燒傷可用濕毛巾包裹,禁用油質敷料,以防磷吸收引起中毒;
鹽酸、磷酸、偏磷酸、焦磷酸、乙酸、乙酸酐、氫氧化銨、次磷酸、氟硅酸、亞磷酸、煤焦酚觸及皮膚時,立即用清水沖洗;
無水三氯化鋁、無水三溴消化鋁觸及皮膚時,可先干拭,然後用大量清水沖洗;
甲醛觸及皮膚時,可先用水沖洗後,再用酒精擦洗,最後塗以甘油;
碘觸及皮膚時,可用澱粉質(米飯等)塗擦,這樣可以減輕疼痛,也能褪色。
需要強調的是,如果沒有相關急救專業知識或灼傷嚴重,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到醫院就診

3. 化學灼傷有哪些病理變化

化學灼傷與熱力燒傷有許多相同的改變,但化學灼傷又有化學致傷物所造成的特殊病理變化:(1)皮膚組織接觸強氧化劑或還原劑可導致組織蛋白變性、凝固,局部形成灼傷焦痂;

(2)脂肪組織不斷溶解、破壞,損傷不斷向深層擴展,組織再生極為困難;

(3)破壞組織的膠體狀態和通透性,局部充血;

(4)破壞與麻痹皮膚神經末梢感受器,出現皮膚感覺麻木或痛覺過敏等;

(5)許多化學致傷物質可導致局部或全身性變態反應,如瀝青灼傷後出現的「光敏現象」;

(6)破壞酶系統或產生毒性物質,如鋅灼傷後產生的鋅蛋白可能引起「金屬鑄造熱」樣反應。

4. 化學性燒傷分為哪兩種

強酸是指硫酸、鹽酸、硝酸等化學品,強鹼是指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氧化鉀、碳酸鉀等化學品,接觸這些化學品,稍有不慎極易發生燒傷、中毒事故,若應急處理不及時,又容易擴大事故,造成更大的傷害,介紹一些強酸強鹼燒傷、中毒的應急救護知識,供大家參考。
一、強酸強鹼燒傷的急救原則
強酸燒傷:
常見的強酸:硫酸、鹽酸、王水、碳酸,因其濃度、溶液量以及皮膚接觸面積不同,而造成輕重不同的燒傷。近幾年常有用強酸惡性毀容的事件發生。
急救原則:
(1)立即用大量溫水或大量清水反復沖洗皮膚上的強酸,沖洗得越早、越干凈、越徹底越好,哪怕殘留一點也會使燒傷越來越重。不要顧慮病人沖洗時加重疼痛,要鼓勵病人忍耐著沖洗下去,直到沖洗干凈為止。
注意:切忌不經沖洗,急急忙忙地將病人送往醫院。
(2)用水沖洗干凈後,用清潔紗布輕輕覆蓋創面,送往醫院處理。
強鹼燒傷:
常見的強鹼:氫氧化鈉(苛性鈉),石灰等。
強鹼對人體的皮膚組織的損害力比強酸更重,因為強鹼可滲透深入組織,使組織蛋白發生溶解。
急救原則:
(1)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復沖洗,至少20分鍾;鹼性化學燒傷也可用食醋來清洗,以中和皮膚的鹼液。
(2)生石灰燒傷,應先用手絹、毛巾揩凈皮膚上的生石灰顆粒,再用大量清水沖洗。切忌先用水洗,因為生石灰遇水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熱量灼傷皮膚。
皮膚化學性燒傷急救要點
①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復沖洗。
②切忌不加處理急急忙忙送醫院。
二、強酸強鹼中毒的急救護理
強酸中毒:
強酸中毒及其表現急性強酸類中毒是指硫酸、鹽酸、硝酸等經呼吸道、皮膚或消化道進入人體,引起局部燒傷及全身中毒。
中毒表現如下:急性吸入性中毒可出現嗆咳、胸悶、流淚、呼吸困難、發紺、咯血性泡沫痰、肺水腫、喉頭痙攣或小腫、休克、昏迷等。
皮膚及眼燒傷部位呈灰白、黃竭或棕黑色,四周皮膚發紅,界限分明,局部劇痛,面積大者可發生休克;眼燒傷可見角膜混濁,甚至穿孔,以至完全失明。
由消化道進入可見口唇、口腔、咽部、舌燒傷、口腔、咽部、胸骨後及腹上區劇烈灼烈灼痛,並有惡心、嘔吐,嘔吐物為大量褐色物及食管、胃黏膜碎片,還可出現胃穿孔、腹膜炎、喉頭痙攣或水腫。
強酸類中毒還可出現頭痛、頭暈、惡心、乏力等,重者煩躁不安、驚厥、昏迷,以及肺水腫、肝腎損害等。
強鹼中毒:
強鹼中毒及其表現急性強鹼類中毒是指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氧化鉀、碳酸鉀等經皮膚或消化道進入人體,引起局部燒傷及全身中毒。
中毒表現如下:皮膚燒傷可見皮膚充血、水腫、糜爛。開始為白色,後變為紅或棕色,並形成潰瘍,局部伴有劇痛。眼燒傷可引起嚴重的角膜損傷,以致失明。
消化道燒傷可出現口唇、口腔、咽部、舌、食管、胃腸燒傷。燒傷部位劇痛,伴有惡心、嘔吐,嘔吐物為褐紅色黏液狀物,並有腹痛、腹瀉、血樣便、口渴、脫水等症狀。重者可發生消化道穿孔,出現休克,還可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及鹼中毒等。
急救處理:
強酸強鹼中毒時的急救處理強酸強鹼吸入性中毒立即將中毒者轉移至空氣新鮮流通處,並注重搶救者的自我保護,如戴口罩、手套、穿靴子或戴腳套等。
皮膚及眼燒傷強酸所致的皮膚及眼燒傷要立即用大量清水徹底沖洗創面及眼內至少20分鍾。待脫去污染的衣服後,再用清水或40%碳酸氫鈉沖洗、以中和與濕敷。
在徹底清洗皮膚後,燒傷創面可用無菌或潔凈的三角巾、床單、被罩、衣服等包紮。
眼內徹底沖洗後,可應用氫化可的松或氯黴素眼葯膏或眼葯水點眼,並包紮雙眼。
強鹼所致皮膚及眼燒傷立即用大量清水徹底沖洗創面及眼內,直到皂樣物質消失為止。
皮膚創面徹底沖洗後,可用食醋或2%醋酸沖洗或濕敷,然後包紮。
眼內徹底沖洗後(禁用酸性液體沖洗),可應用氯黴素等抗生素眼葯膏或眼葯水,然後包紮雙眼。
消化道燒傷強酸所致的消化道燒傷應立即口服牛奶、蛋清、豆漿、食用植物油等,每次200升;亦可口服2.5%氧化鎂溶液或氫氧化鋁凝膠100毫升,以保護胃黏膜。嚴禁催吐或洗胃,以免消化道穿孔;嚴禁口服碳酸氫鈉,以免因產生二氧化碳而導致消化道穿孔。

5. 化學灼傷的預防及緊急救治措施有哪些

化學灼傷的類型

人們通常把化學物質作用於機體,引起局部組織受損,並進一步導致全身性病理生理改變的過程稱為化學灼傷。化學灼傷與由火焰、熱流、灼熱金屬等「過熱」直接引起的熱力灼傷不同,它不單純是指體表的皮膚灼傷,而且包括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罕見的泌尿生殖系統的灼傷。

在生產勞動和科學試驗中,大多數化學灼傷都是接觸對組織有破壞作用的腐蝕性物質引起的。搬運和傾倒裝有化學物質的敞口容器,劇烈化學反應時濺出和溢出化學物質,或從容器里漏出與噴出化學物質是引起化學灼傷的常見的原因。因此,往往導致爆炸性損傷、噴射性損傷、流注性損傷和跌落性損傷。

隨著石油化學工業的迅速發展,新工藝、新產品的不斷涌現,化學灼傷的類型隨之多樣化和復雜化。人們所遇到的化學灼傷除酸、鹼之外,還包括元素單體、化學毒性氣體、刺激性化合物等等,涉及的化學物質種類繁多,經常引起化學灼傷的工業用化學物質就有硫酸、鹽酸、硝酸、甲酸、乙酸、氫氟酸、氨、氨水、氫氧化鉀、氫氧化鈉和磷。而且灼傷部位、面積、深度、病程、預後比起熱力灼傷更為復雜。

及時有效的處理可以縮短致傷物質與機體組織的接觸時間,對致傷物質的接觸有很大的限製作用。因此,爭取時間及時正確地處理是化學灼傷急救的關鍵。

化學灼傷急救的要點

化學灼傷急救的要點:一要弄清化學性致傷物質的類別、濃度、作用方式、損傷范圍和程度;二要將傷者撤離現場,運送到空氣新鮮處,迅速脫去污染衣服,視情況採取保暖措施;三要對症採取創面處理、吸氧、鎮靜、止痛、解毒、抗休克等一系列治療措施。其中創面處理應達到如下要求:清除化學致傷物質,防止由創面吸收引起中毒,防止化學物質繼續作用於創面而使灼傷范圍擴大、加重灼傷深度或引起感染。

(1)對於皮膚灼傷,除了個別化學致傷物質(如生石灰、電石等)外,一般主張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創面,再以中和劑中和。由於致傷性化學物質與中和劑發生反應會產生大量的熱,加重原發性損傷,因此持續用清水清洗比單純用中和劑為好。沖洗時間一般在10~15分鍾左右(也有人主張15~30分鍾左右)。沖洗完畢後,局部再用中和劑,用中和劑的時間不宜過長,用後必須用水洗凈。然後用消毒敷料覆蓋創面,送醫院作進一步治療。

(2)當致傷物質是非水溶性物質時,可用植物油(如豆油、菜油等)或輕質汽油等對皮膚損害性小的溶劑進行清洗,用汽油時必須注意用量,防止吸收中毒。

(3)對於眼灼傷,要火速急救,防止貽誤時機而導致失明。要用大量的水沖洗15~20分鍾,水壓要低,沖洗時要將眼瞼翻轉。還有一種方法是,將臉浸入水中10分鍾左右,用力眨眼,抬頭呼吸的間隔時間要短。在沒有專門監護的情況下,不要用葯物中和,否則可能加重眼的損傷。因為化學性眼損傷的嚴重程度要在灼傷後數天才能完全反映出來,因此應將傷者及時送往眼科治療。

(4)對於消化道灼傷,可服黏膜保護劑,如蛋清、牛奶、稠米湯、麵糊等,以保護食道和胃黏膜。應盡量避免嘔吐而加重損傷。如傷者神志清醒並能吞咽,應讓其大量飲水。

(5)酸灼傷: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再用5%的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洗滌中和,然後再用清水沖洗。也有人主張用5%的三乙醇胺溶液沖洗。

(6)鹼灼傷: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2%醋酸溶液洗滌中和,然後再用水沖洗;也可用2%硼酸水濕敷。

(7)溴灼傷:用水沖洗後,用硼酸水濕敷,或用高錳酸鉀水溶液沖洗,再以硫化鉀溶液洗滌。

(8)氫氟酸灼傷: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再用5%碳酸氫鈉溶液洗滌或濕敷,然後塗上甘油或調上如意黃金散。

(9)苯酚(石炭酸)灼傷:用大量的水沖洗,再以70%酒精洗滌,然後用硫酸鈉溶液濕敷。

(10)氧化鈣(生石灰)灼傷:先用植物油清除皮膚上沾染的石灰微粒,再用2%醋酸溶液洗滌。

(11)瀝青灼傷:以棉花蘸汽油或二甲苯清除粘在皮膚上的瀝青,然後塗上羊毛脂。

化學灼傷的預防措施

(1)在具有酸、鹼等腐蝕性物質或有化學灼傷危險的場所應裝設沖洗設備,如淋浴、沖眼噴頭,並配備好必要的中和劑。

(2)要加強有化學灼傷危險作業人員的安全衛生教育,講清危害性,增強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提高操作人員的操作技能及自我保護能力。

(3)配備具有防化性能的勞動防護用品,如眼鏡、面具、手套、袖套、鞋套、腿套、工作服等,並能正確使用。

(4)對有化學灼傷危險的物質盛裝容器上必須有醒目的標簽。

(5)對有化學灼傷危險的作業場所要設醒目的安全標志牌,提醒作業人員注意。

(6)如有可能,腐蝕物質的處理都應實行機械化或自動化。

6. 化學灼傷怎麼辦

化學灼傷的處理原則如下:

1、迅速脫去或剪去污染的衣服,創面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或自來水沖洗,沖洗時間一般為20~30分鍾,以充分去除及稀釋化學物質,阻止化學物質繼續損傷皮膚和經皮膚吸收。

2、頭面部化學灼傷時要注意眼、鼻、耳、口腔的情況,如發生眼灼傷,先徹底沖洗。

3、皮膚接觸熱的化學物質發生灼傷時,由於真皮的破壞及局部充血等原因,毒物很容易被吸收,特別是原可通過皮膚吸收且灼傷面積較大時,吸收更快,可在10分鍾內引起全身中毒。

4、灼傷創面污染嚴重,或Ⅱ度灼傷面積在5%以上者,按常規使用破傷風抗毒素1500單位(需皮試),抗感染應選用抗生素。

(6)化學性皮膚灼傷有哪些形式擴展閱讀

化學灼傷的損害程度,與化學品的性質、劑量、濃度、物理狀態(固態、液態、氣態)、接觸時間和接觸面積的大小,以及當時急救措施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化學物質對局部的損傷作用,主要是細胞脫水和蛋白質變性,有的產熱而加重燒傷。

化學灼傷不同於一般的熱力灼傷,化學灼傷的致傷因子與皮膚接觸時間往往較熱燒傷的長,因此某些化學灼傷可以是局部很深的進行性損害,甚至通過創面等途徑的吸收,導致全身各臟器的損害。

7. 化學性皮膚灼傷主要由於什麼化學物質引起的

1.鹼類灼傷:強鹼具有腐蝕性和刺激作用,使體內脂肪皂化,組織膠凝化變為可溶性化合物,破壞細胞膜結構,使病變向縱深發展.一旦鹼灼傷皮膚,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至鹼性物質消失為止,再用1%~2%醋酸或3%硼酸溶液進一步沖洗.眼灼傷先用大量流水沖洗,再選擇適當的中和葯物如2%~3%硼酸溶液大量沖洗,特別要注意穹窿部要沖洗徹底.
2.酸類灼傷常見的強酸如硫酸、硝酸、鹽酸都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和腐蝕作用.硫酸灼傷皮膚一般呈黑色;硝酸灼傷呈灰黃色;鹽酸灼傷呈黃綠色.皮膚被酸灼傷後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皮膚被濃硫酸沾污時切忌先用水沖洗,以免硫酸水合時強烈放熱而加重傷勢,應先用干抹布吸去濃硫酸,然後再用清水沖洗),徹底沖洗後可用2~5%的碳酸氫鈉溶液、淡石灰水或肥皂水進行中和.切忌未經大量流水徹底沖洗就用鹼性葯物在皮膚上直接中和,這樣會加重皮膚的損傷.強酸濺入眼內,在現場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沖洗時應將頭置於水龍頭下,使沖洗後的水自傷眼的顳側流下,這樣既避免水直接沖眼球,又不至於使帶酸的沖洗液進入好眼,沖洗時應拉開上下眼瞼,使酸不至於留存眼內和下穹窿中.如無沖洗設備,可將眼浸入盛清水的盆內,拉開下眼瞼,擺動頭部洗掉酸液,切忌因疼痛而緊閉眼睛,經上述處理後立即送醫院眼科治療.
3.溴灼傷溴灼傷皮膚時,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1體積氨水(25%)、1體積松節油和10體積乙醇(95%)混合液洗滌包紮.如不慎吸入溴蒸氣時,可吸入氨氣和新鮮空氣解毒.
4.白磷灼傷皮膚被白磷灼傷時,及時脫去污染的衣物,並立即用清水沖洗,再用2%碳酸氫鈉溶液浸泡以中和生成之磷酸,然後用1%硫酸銅溶液輕塗傷處以皮膚上殘存的白磷形成不溶性磷化銅,阻止皮膚吸收白磷,用0.1%高錳酸鉀濕敷包紮,不能將創傷面暴露於空氣中,不能塗抹油脂類物質.
5.酚灼傷皮膚被酚灼傷時立即用30~50%酒精揩洗數遍,再用大量清水沖洗干凈而後用硫酸鈉飽和溶液濕敷4~6小時,由於酚用水沖淡1:1或2:1濃度時,在瞬間可使皮膚損傷加重而增加酚的吸收,故不可先用水沖洗污染面.

8. 化學性皮膚灼傷主要由於什麼引起

一般化學性皮膚灼傷主要是有兩種,一種是酸鹼灼傷,第2種是氧化性物質引起的灼傷哦。

9. 被化學試劑灼傷首先應該怎麼做,為什麼

被化學試劑灼傷首先應該用大量的流動清水進行沖洗,這樣做的目的是用水充分稀釋化學物質,阻止化學物質繼續損傷皮膚和經皮膚吸收。

化學試劑灼傷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皮膚灼傷最為常見,皮膚組織接觸強氧化劑或還原劑可導致組織蛋白變性、凝固,局部形成灼傷焦痂,一旦發生化學灼傷,第一件事情需要充分稀釋化學物質,阻止其產生進一步的危害,常用的有效方法為大量的流動清水進行沖洗。


(9)化學性皮膚灼傷有哪些形式擴展閱讀:

引起化學灼傷的常見物質有:

1、酸類:包括無機酸(硫酸、鉻酸、硝酸等)和有機酸(醋酸、草酸等);

2、鹼類:包括無機鹼(氫氧化鈉、氫氧化銨等)和有機鹼(乙醇胺、甲基胺等);

3、某些元素單質及其鹽類,例如:磷及磷鹽、銻及銻鹽、砷及砷鹽等;

4、有機物,直鏈有機化合物,如乙炔、乙醛、丙酮等;環狀有機化合物,如氨基酚,高分子化合物等。

閱讀全文

與化學性皮膚灼傷有哪些形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