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化學方程式怎麼寫要詳細
首先看用化合價寫化學式,以硫酸銅為例:1.按順序寫出元素符號(一般是正價在前,負價在後)2.在元素符號上分別標出該元素的化合價3.取兩元素化合價的絕對值,交叉寫在各元素的右下角,作為該元素中此原子的個數(能約分的要約分)4.略去化合價寫化學式硫酸銅
+2
-2 Cu
SO4
(兩元素的化合價都為二的倍數,約分為「0」)所以:
CuSO4硫酸鐵
+3
-2
Fe
SO4 (兩元素化合價不可約分,所以直接寫右下,鐵為+3價,亞鐵為+2價)所以: Fe2(SO4)3 會寫化學式接下來就是化學方程式了,有幾點原則需注意:1.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不能憑空臆造事實上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2.要遵守質量守恆定律(質量守恆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以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為例)1.根據事實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並在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畫一條短線(或標出一個指向生成物的箭頭)
KMnO4-K2MnO4+MnO2+O2 2.配平(配平方法在下)化學方程式,並加以檢查
2KMnO4-K2MnO4+MnO2+O23.註明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點燃、加熱、催化劑等)標出生成物狀態(氣體、沉澱等),把短線(或箭頭)改成等號
2KMnO4=K2MnO4+MnO2+O2↑
(等號上的反應條件為「點燃」電腦打字加不上去了…將就)註:化學方程式的簡單配平方法(配平: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是指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在化學式前面配上適當的化學計量數,使式子左、右兩邊的每一種元素的原子數目相等)1.最小公倍數法(以氫氣與氧氣反應為例)
利用反應前後某一元素原子數的最小公倍數加以配平的方法
H2+O2-H2O反應前氧原子數為2,反應後氧原子數為1,兩數的最小公倍數為2。因此,在H2O分子前配上2,H2分子前相應地配上2即可 2H2+O2=2H2O(反應條件為點燃)2.奇偶數法(以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為例)利用反應前後某元素的原子數一奇一偶的特點加以配平的方法(將奇數配成偶數)
H2O2-H2O+O2
反應前過氧化氫分子中氧原子數為2,反應後水分子中氧原子數為1,將水分子數
配為偶數(1×2=2),再配平其他物質即可。這一反應用最小公倍數法較難配平
2H2O2==2H2O+O23..觀察法(以鐵在氧氣中燃燒為例)利用較復雜的生成物推出有關物質的化學計量數及該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從而推出其他物質化學計量數的配平方法 Fe+O2-Fe3O4Fe3O4中有4個氧原子,3個鐵原子,因而Fe應配為3,O2應配為2
3Fe+2O2==Fe3O4我也是一名學生,很喜歡學化學,其實化學挺好玩挺神奇的,希望樓主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望採納。。。
B. 化學方程式表示哪些化學意義
化學方程式是化學反應簡明的表達形式。它從「質」和「量」兩個方面表達了化學反應的意義。
(1)「質」的含義 表示什麼物質參加了反應,生成了什麼物質,以及反應是在什麼條件下進行的。
(2)「量」的含義 從宏觀看,表示了各反應物、生成物間的質量比。如果反應物都是氣體,還能表示它們在反應時的體積比。從微觀看,如果各反應物、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構成的,那麼化學方程式還表示各反應物、生成物間的分子個數比。例如,化學方程式:
2H2+O22H2O
「質」的含義:經點燃,氫氣跟氧氣反應生成水。
「量」的含義:從宏觀看,每4份質量的氫氣跟32份質量的氧氣反應生成36份質量的水,即氫氣跟氧氣反應時的質量比為1:8,從微觀看,氫氣、氧氣和水都是由分子構成的,因此,這個化學方程式還表示了每2個氫分子跟1個氧分子反應生成了2個水分子。
C. 化學方程式表示什麼意義
化學方程式,也稱為化學反應方程式,是用化學式表示不同物質之間化學反應的式子。化學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觀事實。因此書寫化學方程式要遵守兩個原則:一是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絕不能憑空臆想、臆造事實上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二是要遵守質量守恆定律,等號兩邊各原子種類與數目必須相等。
化學方程式表示什麼物質參加反應,生成什麼物質;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也可以表示反應中氣體的體積之比。
D. 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格式
化學反應方程式E. 化學反應式是什麼
不是化學方程式。因為化學方程式表示什麼物質參加反應,生成什麼物質;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化學方程式,也稱為化學反應方程式,是用化學式表示不同物質之間化學反應的式子。例如: 反應式:H20(g)+Fe—— Fe3O4+H2
4H20(g)+3Fe—— Fe3O4+H2
方程式:4H20(g)+3Fe= Fe3O4+4H2 (反應條件為高溫)
F. 化學式可以表示什麼
化學式:
元素符號不僅可以表示元素,還可以用來表示有元素組成的物質,這種用元素符號和數字的組合表示物質的式子,叫做化學式。
化學方程式:
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做化學方程式。
這個式子不僅表明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同時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還可以表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地殼中所含元素一般只須記住前五位,即氧、硅、鋁、鐵、鈣
G. 化學反應方程式是什麼
化學方程式,也稱為化學反應方程式,是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化學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觀事實。用化學式(有機化學中有機物一般用結構簡式)來表示物質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做化學方程式。
化學方程式不僅表明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同時,化學計量數代表了各反應物、生成物物質的量關系,通過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還可以表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即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對於氣體反應物、生成物,還可以直接通過化學計量數得出體積比。
熱化學方程式:
1840年俄國的化學家赫斯(Hess)在總結大量實驗事實(熱化學實驗數據)的基礎上提出:「定壓或定容條件下的任意化學反應,在不做其它功時,不論是一步完成的還是幾步完成的,其熱效應總是相同的(反應熱的總值相等)。
赫斯定律的建立,使得熱化學方程式可以向普通代數方程式一樣進行計算,有很大的實用性。可以從已知的反應熱數據,經過加減運算得到難以通過實驗測定的反應熱數據。使用時應注意聚集狀態和反應條件是否不同。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熱化學方程式;網路-化學方程式
H. 什麼叫化學反應式,什麼叫文字表達式,之類什麼什麼的
化學反應式是用元素符號表的分子式來表示化學反應過程反應物和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的方程式,化學反應式遵循物質不滅定律,反應物和生成物中的元素種類和數量要達到相等,即反應方程式配平。如:(NH4)2CO3
+ZnSO4
=
ZnCO3
↓+
(NH4)2SO4
燃燒
C
+
O2↑
===
CO2↑
焙燒
CaCO3===CaO
+
CO2↑
文字表達式:用物質的中文名稱表示化學反應的過程的式子,沒有配平的要求。
如:碳酸銨
+
硫酸鋅
=
碳酸鋅
+
硫酸銨
燃燒
碳在氧氣中燃燒:碳
+
氧氣
===
二氧化碳
焙燒
石灰石焙燒:
碳酸鈣===氧化鈣
+
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