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糨糊怎麼做
碗中倒入清水、麵粉攪勻,倒入沸水中,迅速朝一個方向攪拌,拉出漿絲說明熟透,冷卻後根據需要加清水調整稀稠度。
簡易的漿糊製作方式如下:
1.將自來水倒入鍋中,取三分之一水量的麵粉放入水中;
2. 小火熬,一邊熬一邊用筷子朝一個方向輕輕攪拌,能看到麵粉湯的濃度越來越濃;
3. 繼續熬制,能看到麵粉湯起了一些小泡泡出來,用筷子挑起來,能看到拉起的絲兒;
4. 繼續熬制,直到麵糊都粘稠到一起了,並且即使順著同一個方向,攪動變得費力氣,漿糊就製作好了。
註:這種漿糊需要現制現用。
(1)化學漿糊怎麼製作擴展閱讀
麵粉或澱粉加水熬制為糊狀即為漿糊(商務印書館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使用「糨糊」)。漿糊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多用於紙張、布料或物品的粘合。現代生產的多為纖維素和膠水製成的化學漿糊。 以小麥澱粉為原料,制糊時濃度以澱粉﹕水=1﹕6,所製得的糊性質較穩定,而煮糊溫度 以不超過80攝氏度為佳。
參考鏈接
網路-漿糊
『貳』 貼春聯用的漿糊怎麼做
用麵粉或澱粉加水熬制為糊狀即為漿糊。
漿糊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多用於紙張、布料或物品的粘合。現代生產的多為纖維素和膠水製成的化學漿糊。
以小麥澱粉為原料,制糊時濃度以澱粉﹕水=1﹕6,所製得的糊性質較穩定,而煮糊溫度 以不超過80℃為佳。
在澱粉水中施礬的目的是促使澱粉更好地沉澱。制糊時加礬並非為了防腐。
其目的有三:
一是採用加礬的漿糊托染綾絹可防止褪色;
二是採用加礬的漿糊托心可固定書畫的墨色;
三是採用加礬的漿糊鑲活可避免鑲縫開綻。筆者認為,不論裝裱新書畫還是揭裱或修復古舊書畫,都應慎重用礬。
如果用礬過多,就會使裱件礬化,增加了裱件的脆硬度,還給日後的揭裱造成了難度,於書畫的長期傳世極為不利。
『叄』 怎麼做漿子
做漿子步驟:
1、把小盆或者小點兒的鍋,裡面倒入是麵粉三倍多的自來水。
2、取鍋中水量,三分之一的麵粉。在水尚是涼水的時候,就一遍用手抓著麵粉,慢慢倒入鍋中的涼水裡,同時,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慢慢攪動水,讓麵粉充分溶解在涼水裡。
3、開小火兒,隨著水溫逐漸上升,水裡的麵粉全部溶解到水裡。此時,水的顏色是白色的,就跟家裡做飯,做疙瘩湯時候的那種水的顏色類似。但是咱們千萬不能做出疙瘩湯的疙瘩,那就糟糕了。
4、手上的筷子一直順著固定的方向攪動麵粉,不能停止,攪拌速度要均勻。就跟大廚做飯時候的收汁兒是一個意思。溶解的麵粉隨著水分蒸發,能看到麵粉的濃度越來越濃。
5、水分大約吸收一小半兒的時候,我們肉眼能看到麵粉起了一些小泡泡出來,咕嘟咕嘟的樣子,從現在開始,就是麵粉向漿糊轉變的過程了。用筷子挑起來,能看到拉起的絲兒。
6、最後,麵糊都粘稠到一起了,自己能感覺到,即使順著同一個方向攪動,都開始費力氣了呢。用手抓一把,可以直接抓到手裡。一把抹在對聯上,成型的待住了。漿糊熬好了。
白乳膠與漿糊的區別:
麵粉或澱粉加水熬制為糊狀即為漿糊。漿糊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多用於紙張、布料或物品的粘合。現代生產的多為纖維素和膠水製成的化學漿糊。 以小麥澱粉為原料,所製得的糊性質較穩定,而煮糊溫度以不超過80℃為佳。
白乳膠是用途最廣、用量最大、歷史最悠久的水溶性膠粘劑之一,是由醋酸乙烯單體在引發劑作用下經聚合反應而製得的一種熱塑性粘合劑。可常溫固化、固化較快、粘接強度較高,粘接層具有較好的韌性和耐久性且不易老化。
白乳膠有很強的粘性但是存在甲醛等對人體有害成份,而漿糊的粘性會差很多但是基本沒有什麼有害成份。
『肆』 漿糊怎麼製作老是弄不好
漿糊的製作原料:
澱粉
是從植物中所取出來的,如米、麥、粟、番薯、菱藕等中的含量很多,它白色微有光澤,無味,含有部分水,加熱到100攝氏度則水盡行逸去,但如仍露置於空氣中,日久仍能漸次吸收空氣中的水份而回復原狀。它不溶於水、酒精及醚中,但如與水共熱至50度左右,其細胞膜即破裂,膨脹長透明漿糊狀物,如加熱至160 度以上時即變為糊精。制漿糊所用的澱粉,以小麥澱粉及大米淀淡化為最佳,因為這兩種的粘著力較其它種澱粉為強。
液體石碳酸
即將九份固體石碳酸放在水浴上加熱使其全部熔融後,再加入一份蒸餾水,隨加隨拌至全部均勻即成。石碳酸為無色細長的針狀結晶,有特殊臭味,如露置於空氣中,日久後能吸收水份而京戲成玫瑰紅色,其腐蝕性極強,皮膚觸及即被腐蝕變為白色。是將四份水置容器中,然後將一份的濃硫酸徐徐滴入即成。製取稀硫酸或使用硫酸時均必須嚴格注意到,必須將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否則,如以水注入硫酸中必致發生巨量的熱能而發生爆烈聲,往往濺及皮膚至蒙其害,有時甚至於因容器受熱不住而致於爆炸。純硫酸是無色油狀的液體,曾因綠礬蒸餾而取得,故稱為礬油。完全無水的硫酸如遇冷卻起結晶,市售的硫酸都不是純的,普通都含有5—7%的水,還含有各種雜質,如氫氧化合物、砷、鉛等,故均呈暗褐色,而非無色。硫酸吸收水份能力甚強,與水混合即起巨量的熱,故千萬不能將水滴入濃硫漿糊酸中而致爆裂。硫酸的用途極廣,為一切酸類之冠,不僅為實驗室中重要試劑,且為化學工業的原料,如硝酸、鹽酸、炸葯、顏料等的製造,以及石油的精煉等工業中,均需應用硫酸。
甘油為三價的灑精
常與高難度級脂酸混合而存於動物界中。甘油是製造肥皂時的副產品,將此項副產品提煉出後再蒸餾使濃,加入骨炭使脫色即成市售的甘油。純甘油為無色、澄明的濃稠液體,無臭、味甘,與水及灑精交能任意混和,但不溶於醚、氯仿及二氧化碳中,置空氣中能吸收水份而不發生任何化學變化,也不蒸發,如加熱則成黃褐色的煙霧而飛散,不再有固體物質存留。甘油能溶解皮膚色質,故用以制化妝品以保膚,工業上用以製造防腐劑、葯品、油墨以及炸葯等。
糊精
是澱粉的分解產物,依理只要將澱粉加熱至160度以上即可得,但工業上均應用澱粉加酸熱法製取,其方法即是取澱粉10 份,加1份10%的稀硝酸調勻、曬干,然後置油浴上加熱至140度至150度左右,取其一部分入水使成水溶液,然後取碘溶液少許加入,如已呈葡萄酒似的紅色即可取出,篩出應用。在此溫度下製成的顏色潔白即白色糊精,如再繼續加熱或時間加長或溫度加高,則所製成的即變為黃色而成黃色糊精,糊精即為白色或黃色無晶形的乾燥粉末,能溶於等量的水中,粘著力極強。
化學漿糊製造配方:
麵粉100、清水100、濃硫酸2、甘油1—5、水楊酸3、酒精少許。先交濃硫酸徐徐注入清水中,使之變成稀硫酸,再將麵粉徐徐加入,以竹棍攪拌至溶解均勻,如有小塊即以指揉破,使成薄糊狀,再放在爐火上慢慢加熱,不斷攪拌到漸成透明的液體時,再加甘油和以酒清溶解了的水楊酸,冷卻後即可裝瓶。
白色糊精20、明礬30、水30、甘油2、液體石碳酸1。
澱粉1、水7、明礬0.3、防腐劑(如石碳酸)及香料各少許。以上均採用熱製法,每公斤澱粉可製成160克的漿糊約30盒,經濟效益顯著。
『伍』 漿糊怎麼做粘性大
步驟:
1、將麵粉和水在一個碗里攪拌均勻。如果你需要更多漿糊,把配料量加倍。如果你需要較少漿糊,加入你需要用的麵粉的量,然後一茶匙一茶匙加入水,直到漿糊達到了合適的粘稠度。
2、攪拌漿糊,直到它變得平滑、有點粘,水被充分吸收。不能太稠,也不能太稀。
3、做好漿糊以後,立即使用。它可以用於在做手工時粘合紙張,比如可以用來做賀卡,或者其他一些小手工藝術品。
4、在冰箱里保存。將剩下的漿糊裝在一個密封容器中,放入冰箱。它能夠保質一到兩個星期。
『陸』 漿糊是怎樣做成的
製作漿糊所需要的材料/工具:水、碗、麵粉、糖。
製作漿糊的步驟如下:
1、准備好材料,水、碗、麵粉、糖。
『柒』 漿楜怎麼做(貼春聯的那種漿糊)
1、漿糊的主要性能是黏性,因此,我們需要選擇黏性原料來製作漿糊。而澱粉黏稠性較好,價格也便宜,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它來做漿糊原料。
2、開始製作之前,先要確定需要的漿糊量,根據需求量確定原料用量。一般來說,澱粉和水的體積比大概在1:3左右,即100克澱粉要加300克清水來稀釋。
3、確定好用量後,把澱粉放入碗中,按照比例倒入清水,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慢慢攪動水,讓澱粉充分溶解在涼水裡。
4、然後把攪拌好的澱粉溶液倒進鍋中,開小火用鏟子不停地攪拌,記住一定要開小火不停的攪拌,別把溶液燒糊了。溶解的澱粉會隨著水分而蒸發,麵粉的稠度也會變得越來越粘,直至熬成糊就可以出鍋了。
5、用這樣的膠水來貼對聯粘的非常的牢固,而且膠水痕跡也很好清除干凈,只需要用毛巾打濕後輕輕一擦就弄掉了,一點也不用擔心會留下痕跡!
麵粉或澱粉加水熬制為糊狀即為漿糊(商務印書館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使用「糨糊」)。漿糊具有一定的黏稠度,多用於紙張、布料或物品的粘合。現代生產的多為纖維素和膠水製成的化學漿糊。 以小麥澱粉為原料,制糊時濃度以澱粉﹕水=1﹕6,所製得的糊性質較穩定,而煮糊溫度 以不超過80℃為佳。
『捌』 漿糊怎麼做
簡易的漿糊製作方式如下:
將自來水倒入鍋中,取三分之一水量的麵粉放入水中;
註:這種漿糊需要現制現用。
(8)化學漿糊怎麼製作擴展閱讀
麵粉或澱粉加水熬制為糊狀即為漿糊(商務印書館第6版《現代漢語詞典》使用「糨糊」)。漿糊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多用於紙張、布料或物品的粘合。現代生產的多為纖維素和膠水製成的化學漿糊。 以小麥澱粉為原料,制糊時濃度以澱粉﹕水=1﹕6,所製得的糊性質較穩定,而煮糊溫度 以不超過80攝氏度為佳。
參考鏈接
網路-漿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