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怎麼算
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系數之比
例如: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計量數之比=2:1:1:1
各個生成物與反應物的質量比=系數×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② 在化學方程式中物質的量之比比等於什麼之比
在化學方程式中物質的量之比比等於化學計量系數之比,即物質化學式前面的「系數」
③ 化學老師常說的:質量比等於式量比。。
式量是化學式中各原子的原子量的總和,是一種籠統說法。
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都可以稱作式量。
所謂質量比等於式量比,即物質參加反應的質量與其式量對應成比例
舉個例子:
2H2+O2==2H2O
式量
32
36
質量
3.2g
3.6g
32:3.2g=36:3.6g
式中四個數知三可求一
同樣可與式量對應成比例的還有
物質的量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有所幫助
④ 怎樣算物質的化學式量
先寫出物質的化學式,觀察其是由上面元素組成,再根據元素的原子量去加.
例如:二氧化碳的式量:CO2;由一個C,兩個O組成,則其式量為:12+16*2=44
硫酸的式量:H2SO4;由兩個H,一個S,四個O組成,則其式量為:1*2+32+16*4=98
⑤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列比例式時怎麼列
比例關系是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相等,所以才會有比例(主要是左右同種原子數目相等)列比例式就是根據1、原子數 2、質量比 3、個數比 4、化合價 來列
差量法是根據化學變化前後物質的量發生的變化,找出所謂的「理論差量」。其中的差量主要包括:質量差、物質的量之差、氣體體積差、壓強差、反應過程中的熱量差等。這種差量跟化學方程式中的物質的相應的量成比例關系,差量法就是藉助於這種比例關系,解決一定量變的計算題。解此類題的關鍵根據題意確定「理論差量」,再根據題目提供的「實際差量」,列出比例式,然後求解。解題關鍵是能從反應方程式中正確找出對應於題目中「實際差量」的「理論差量」。 差量法 差量法是依據化學反應前後的莫些「差量」(固體質量差、溶液質量差、氣體體積差、氣體物質的量之差等)與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變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種解題法。 此法將「差量」看作化學方程式右端的一項,將已知差量(實際差量)與化學方程式中的對應差量(理論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題步驟與化學方程式列比例式解題完全一致。 用差量法解題的關鍵是正確找出理論差量。 [差量法在化學計算中有廣泛的用途,其中較為常見的是「質量差法」和「體積差法」] 差量法的適用條件: (1).反應不完全或有殘留物。 在這種情況下,差量反映了實際發生的反應,消除了未反應物質對計算的影響,使計算得以順利進行。 (2)反應前後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時,使用差量法 才顯得快捷,否則,應考慮用其他方法來解。 舉個例子: 例1、向50gFeCl3溶液中放入一小塊Na,待反應完全後,過濾,得到仍有棕黃色的溶液45.9g,則投入的Na的質量為 A、4.6g B、4.1g C、6.9g D、9.2g [解析] Na投入到FeCl3溶液發生如下反應 6Na+2FeCl3+6H2O=6NaCl+2Fe(OH)3↓+3H2↑ 若2mol FeCl3與6molH2O反應,則生成6molNaCl,溶液質量減少82g,此時參加反應的Na為6mol; 現溶液質量減少4.1g,則參加反應Na應為0.3moL,質量應為6.9g。答案為(C) 例2、同溫同壓下,某瓶充滿O2共重116g,充滿CO2時共重122g,充滿某氣體共重114g,則該氣體相對分子質量為( ) A、28 B、60 C、32 D、14 [解析] 由「同溫同壓同體積下,不同氣體的質量比等於它們的摩爾質量比」可知此題中,氣體質量之差與式量之差成正比。因此可不計算本瓶的質量,直接由比例式求解: (122-116)/(44-32)=(122-114)/(44-M(氣體)) 解之得,M(氣體)=28。 故答案為(A)
⑥ 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怎麼算
化學計量比之比等於配平後各物質的系數之比。
C+O2=CO2
化學計量數之比就是1:1
⑦ 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怎麼算 多種反應物生成多種生成物,請舉例
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系數之比
例如: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計量數之比=2:1:1:1
各個生成物與反應物的質量比=系數×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⑧ 化學方程式中,式量比等於質量比,是什麼意思式量比又是什麼
因為物質的質量與分子量之比就是物質的量,也就等於計量數之比。
⑨ 怎麼算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比
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之間的質量等於式量之比(即化學計量數*相對分子質量),化學計量數是配平後各化學式前面的數字
⑩ 求化學方程中各物質質量比怎麼求
我們需要從確定化學計量數開始.
看離子化合價的變化規律 來確定化學計量數
例如:
KMnO4+HCl(濃)=KCl+MnCl2+Cl2+H2O
(高錳酸鉀+濃鹽酸=氯化鉀+二氯化錳+氯氣+水)
這個有兩個方法
第一觀察法,這個比較難掌握,沒固定公式,看個人水平,我自己總結的
你看這個方程式,先從高錳酸鉀下手,高錳酸鉀的氧是偶數個,所以生成物的水必要配偶數,也就是說生成物里的HCl必須滿足「偶數個H」的條件(不懂我也沒辦法)然後,鹽酸既然配了偶數,則Cl必為偶數,看生成物那裡,要使總數成為偶數,KCl必須陪偶數,試著配一個2先,則高錳酸鉀配2,所以Mn在反應物里有2個,二氯化錳也配2,高錳酸鉀這時候有8個氧,所以水配8,所以有16個H生成,所以HCl配16,即有16個Cl所以氯氣配5(因為這時候二氯化錳配了2就是有了4個氯,KCl有2個氯,所以氯氣有10個Cl即5分子的氯氣)
怎麼樣,懂嗎?
第二個方法就是化合價的升降法
看這個方程式的各個化合物,如果你不知道什麼叫化合價那算了
先看高錳酸鉀,這里Mn是+7價,在二氯化錳里卻是+2價
所以Mn:+7→+2---少了5個電子
再看氯原子,在氯化鉀和二氯化錳里化合價都沒變,只有氯氣里從-1價變為0價
所以Cl:-1→0---多了一個電子
我們設有x分子的Mn少了5個電子,即減少了5x份的電子,設y分子的氯氣多了1個電子,因為一個氯氣分子里有2個氯原子,所以一共升高2y份的電子
即 5x=2y所以x、y的最簡比就是2:5
然後把2代到原有的高錳酸鉀或生成的二氯化錳裡面去(錳的來源或生成),把5代到氯氣里(因為只有它的氯的化合價是變了的),以後的應該就懂了吧,高錳酸鉀和二氯化錳還有氯氣的都出來了,其他的還不懂你就太不應該了
其實,化學配平方法還有很多,可以具體搜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