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R.I.P面對恐怖襲擊,我們應該如何自衛
恐怖襲擊接踵而至,美國、加拿大全部中招。
美國拉斯維加斯,當地時間10月1日晚上10點20分左右發生槍擊事件。槍手在當地鄉村音樂節慶典上開槍,截至目前,已造成超過50人死亡,200多人受傷。
當地時間10月1日凌晨加拿大艾伯特省首府埃德蒙頓市的繁華地區發生了一起襲擊事件。襲擊者在持刀刺傷了一名執勤的警察後,並駕車撞擊路人另造成4名行人受傷。
遇到襲擊事件要保持冷靜,切記「逃,躲,報」
最後,祈禱一切平安,R.I.P (Rest In Peace) 不要再發生襲擊事件。
『貳』 人防部門發出的化學武器進攻的警報有哪些種類
報知敵方化學武器襲擊的信號。目的是使部隊及時採取防護措施,避免或減輕化學武器襲擊的傷害。發放的時機是:發現敵方可能對本部隊、分隊進行化學武器襲擊或有明顯徵候時,毒劑雲團即將或已經危害到本部隊、分隊安全時,部隊、分隊即將或已經進入染毒區時。上級或友鄰通報毒劑雲團威脅情況,必要時也可發放化學武器襲擊警報。警報信號由上級統一規定,由部隊、分隊指揮員確定發放,並使用各種通信工具優先傳遞。化學觀察哨和其他人員發現毒劑時,也可用現有通信工具或口語、手勢自行發放警報信號,並將發放的情況迅速報告指揮員。部隊和單個人員接到化學武器襲擊警報後,立即採取防護措施。
目前,作為和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人防部門,在化學武器進攻或者大規模化學物質泄漏的警報、疏散方面,其實是落後的,他只有一種空襲警報,而且絕大部分城市都沒有演練過。這也許就是和平的代價吧。
『叄』 民防 如何判斷某地遭到了化學武器的襲擊
現代高新技術的發展使軍事科技突飛猛進,生物和化學武器更加先進實戰性更強,生化有著常規武器不能比擬的優勢,價格便宜、製造簡單、殺傷威力大、持續效果好、對敵人能造成強烈的心理震撼。因為這些優點現在的軍事強國普遍裝備大量生化武器,積極研究新式生化武器。我們在未來戰爭中,極可能遇到敵生化武器的襲擊,面對這種局面,我們要加強對生化武器的學習,了解它學會如何防護,盡量減少損失。
1.化學武器毒劑有哪些種類?
主要有6種毒劑:神經性毒劑、全身中毒性毒劑、窒息性毒劑、糜爛性毒劑、失能性毒劑、刺激性抗暴劑。前四種能使中毒者喪生,稱為致死性毒劑,後兩種能使中毒者喪失戰鬥力,但不會造成死亡,稱為非致死性毒劑。
2.各種化學武器毒劑是通過什麼途徑中毒的?
神經性毒劑是主要通過吸入、滲透和誤食而中毒;全身中毒性毒劑主要通過吸入而中毒;窒息性毒劑主要通過吸入而中毒;糜爛性毒劑主要通過吸入、滲透和誤食而中毒;失能性毒劑主要通過吸入而中毒;刺激性抗暴劑主要通過吸入而中毒。
3.如何判斷敵使用化學武器?
主要徵候有:
(1)當發現飛機低飛,機翼下噴出煙霧物,飛機飛越的地面、植物上有液滴或粉末;
(2)當爆炸聲音小而低沉,並產生煙霧雲團,爆炸時彈片大、彈坑淺小,彈坑附近有液滴或粉末沾染;
(3)動植物和昆蟲產生異常現象。禽畜有中毒症狀,蜂蝶類飛行困難,植物葉子卷縮,花朵顏色變化;
(4)人員有異常感覺。人體出現視力模糊、流淚、呼吸困難、胸悶、皮膚有灼燒感覺時。
4.個人如何進行防護?
用防護器材對人的呼吸道、眼睛、皮膚進行防護,免受毒濟傷害。個人防護器材主要有制式防護器材和簡便器材,制式防護器材有防毒面具、防毒衣等;簡便防護器材有口罩、毛巾、圍巾、風鏡、雨披(衣)、雨靴、大衣、毛毯等呼吸道、皮膚防護物品。
5.群體人員如何組織如何防護?
群體人員主要利用人防設施進行防護。染毒人員進人防工事時應在防毒通道內脫去受染衣服、裝具,放入封閉的容具內,經過洗消後進入人防工事。
6.敵使用化學武器,如何對呼吸道進行防護?
一旦判明遭到化學武器襲擊後,除用防毒面具進行防護外,還可利用浸水、浸鹼和包有泥土顆粒的口罩、紗布、毛巾、手帕等自製的簡便器材防護呼吸道。
7.敵使用化學武器,如何對皮膚進行防護?
除可利用制式防毒衣外,還可利用就便器材進行防護.如通過染毒地域時,可穿雨靴對腿部進行防護,也可捆紮塑料布、帆布或或毯子等式用品進行防護;如通過染毒的叢林地時,可利用雨衣、油布等用品對全身進行防護。
8.敵使用化學武器,如何對眼睛進行防護?
除用防毒面具進行防護外,還可利用自製的簡易防毒眼鏡、防風眼鏡等對眼睛進行防護。用塑料薄膜貼在眼部也有一定的防護任用。
9.敵使用化學武器,如何對物資進行防護?
物資、器材、和食物應盡量放在地下倉庫或人防工程里;露天堆放的物品採用玻璃纖維塑料布和棉帆布掩蓋,有一定的防護作用。
10.敵使用化學武器,如何對水源進行防護?
盡可能在人防工事內挖水井、修水池,並利用一切容水器儲備清水,以備地面水源遭染毒時使用;地面水井應加 密封,防止染毒。
11.人員染毒後如何對皮膚進行消毒?
對皮膚消毒可按吸、消、洗的順序。吸:取出防護盒的紗布,疊成尖角輕輕地吸掉皮膚上的毒劑液滴,不要來回擦,用過的紗布要密封或掩埋;消:搖勻消毒液,用紗布浸上消毒液對染毒部位由外向里擦試,重復消毒2-3次。洗:用紗布或毛巾浸上凈水,把消毒部位擦凈;沒有水時,也可用紗布或紙擦試。
12.對服裝消毒有什麼方法?
主要有割除法、擦試法、洗滌法、煮沸法和自然消毒法。
13.什麼叫生物戰劑?
戰爭中用來傷害人畜、毀壞農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和細菌產生的毒素,稱為生物戰劑。
14.什麼叫生物武器?
裝有生物戰劑的各種花炸彈、導彈頭和氣熔膠發生器、布灑器等統稱為生物武器。
15.生物戰劑有哪幾類?
按致傷程度分類有失能性戰劑,如布氏桿菌;致死性戰劑,如鼠疫桿菌。按有無傳染性分類有傳染性生物戰劑,如天花病毒;非傳染性生物戰劑,如肉毒毒素等。
16.生物戰劑有哪些途徑侵入人體?
主要途徑有吸入、誤食、皮膚接觸和昆蟲叮咬。
17.對生物武器如何防護?
主要防護方法有利用器材防護;利用工事防護;免疫防護、消毒防護和殺蟲滅鼠等方法。
18.生物戰中個人有什麼防護方法?
主要抓好戴、扎、塗、服四個方法。戴:戴上防毒面具、口罩或用毛巾捂口鼻,戴上手套、穿塑料衣、雨靴;扎:紮好袖口、褲腳,上衣扎褲腰內,圍好勁部;塗:在身體暴露部位塗驅避劑;服:參加生物戰劑人員可服高效、長效預防葯物。
19.受戰劑污染的人員如何消毒?
可用70%酒精或其它消毒葯品,擦試污染部位,;如無葯品,可用皂水擦洗,再沐浴也有效果。
20.對服裝上的戰劑污染如何消毒?
可烈日暴曬或沸水蒸30-60分鍾;如 孢則需蒸煮2小時以上,也可用消毒葯品消毒。
21.什麼是個人防護器材?包括哪三大部分?
是個人防護毒劑、放射性灰塵和生物戰劑氣溶膠的各種器材總稱。有呼吸道防護器材、皮膚防護器材和防護盒。
22.呼吸道防護器材的種類和作用是什麼?
主要有防毒面具、防毒筒、防毒口罩等。主要作用是保護呼吸器官防止有害物質通過呼吸道進入體內。
23.怎樣檢查防毒面具的氣密性?
可用手堵住面具的進氣孔,用力吸氣,感到憋氣,說明氣密性良好;不憋氣,說明氣密性不好,要進行分段檢查。有條件的應在毒劑室內檢查。
24.使用防毒面具應注意什麼問題?
注意大小,選擇合適的面具;注意各部分是否連接好;注意氣密性是否良好。
25.如何正確配戴防毒面具?
閉眼並暫停呼吸,雙手配合將頭帶與面罩之間形成戴脫孔撐開,同時下頜向前伸,先套住下頜,接著雙打向上向後拉動,將面具戴好。深呼一口氣,再睜開雙眼,以排除面罩內的有害毒氣。
26.什麼是簡易個人防護器材?
是指缺少制式防護器材的情況下,利用就便材料製作或由成品改制而成的個人防護器材。
27.簡易防毒面具有哪幾種類型?
一種是帶濾毒罐的防護口罩,與防毒眼鏡相配合;另一種是濾毒罐與防毒面罩相配合。
28.簡易防毒面具吸附毒劑的材料通常採用什麼材料?
濾毒材料通常採用石灰土顆粒或浸漬磚粒。濾煙材料有鋸木屑、紙粉、棉花、棉絨織物等。
29.可以用作面罩的絕緣材料有哪些?
凡傳熱慢且柔軟、不透氣的材料,都可以用來製作簡易面具的面罩,如塑料薄膜、橡膠布、人造革、桐油布等。
30.浸葯口罩是怎樣製作的?
可用葯液浸漬於現成的口罩上,也可將浸葯毛巾折疊後縫制而成。葯液一般是低濃度鹼液或肥皂水,織物口罩浸漬後要擰干,為確保氣密性,在口罩鼻樑部加壓條或加棉花等。
31.防毒眼鏡怎麼製作,通常和什麼器材配合使用?
將鐵絲彎成鏡片狀的鐵絲圈,用橡皮筋或彈性材料將圈連在一起,使之與臉形、眼睛位置相一致。在鐵絲圈上纏上棉花,用膠布將其鏡片狀的透明材料或鏡片貼在鐵絲圈上即可。防毒眼鏡通常和簡易呼吸道防護器材配合使用。
32.在緊急情況下,什麼用品可作簡易防毒眼鏡使用?
風鏡、防水鏡可作簡易防毒眼鏡使用。
33.在緊急情況下,什麼用品可作手部皮膚的簡易防護器材使用?
橡膠手套、皮手套和棉手套可作手部皮膚的簡易防護器材使用。但醫用手套、塑料薄膜質地的不能使用。
34.在緊急情況下,什麼用品可作皮膚的簡易防護器材使用?
雨披、皮衣、防塵服、塑料布、帆布等用品可保護身體;毯子、大衣、被子、雨傘可用來防護全身;帽子、圍巾可用來防護頭部。
『肆』 怎樣看待敘利亞遭化學武器襲擊一事
敘利亞遭到化學武器的襲擊,會是一場陰謀嗎?很多的吃瓜群眾不明真相,被西方一些「進步媒體」牽著鼻子走,說敘利亞政府故意使用化武對平民進行襲擊,果真如此嗎?用腳想一下,都知道這些悖論毫無根據,敘利亞政府會故意找死嗎?國際上一直反對使用化武,敘利亞也是禁止化武的簽署國,為何不在戰爭初始就展開使用,反而在政府軍節節勝利的情況下使用,冒著天下唾罵的罪名對於「平民」使用,使用後說達到的戰術效果有幾何?我說敘利亞政府軍不是吃飽了撐的?偏偏在節骨眼上,使用禁止性武器,招致美國導彈的襲擊。
『伍』 發現敵人用毒劑的證候和跡象主要途徑
可以通過觀察敵人施放化學武器的跡象、動植物的異常變化和人員的異常情況,及時發現並做出判斷。
1、聽。注意了解和掌握人防部門規定的化學武器襲擊的警報信號,學會判斷化學武器爆炸時的聲響特徵。化學武器的爆炸聲低沉發悶,並產生有色煙霧雲團。
2、看。就是觀察敵方施放跡象和動植物、人員的異常情況。如突然有大量氣霧、煙塵不斷湧出,或者在飛機布灑時,機翼下方有有色煙霧噴出,都表明敵方實施了化學襲擊。動物對毒劑較敏感,症狀出現快,如蜂、蠅飛行困難,抖動翅膀。家禽及狗等動物眨眼、瞳孔放大或縮小、流口水、站立不穩、呼吸困難、活動異常。人員出現視力模糊、流淚、口舌發麻、呼吸困難、胸悶,皮膚燒灼、發癢、刺痛等,都是中毒現象。
3、聞。大部分化學毒劑都有一定的刺激氣味,當聞到空氣中突然出現苦杏仁味、爛蘋果味、胡椒粉味、荷花味、樟腦味和難聞的刺激氣味時,要及時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當發現敵人化學襲擊或接到毒劑警報信號或命令時立即穿戴個人防護器材或進入集體工事。搶救或處置傷員時,搶救人員要做好防護,以防間接染毒。
『陸』 核武器的殺傷力破壞因素有哪些怎樣初步判斷敵人使用了化學武器/
核武器的殺傷破壞作用與其威力直接相關。描述核武器的威力經常使用兩種參數:
(1)核武器的威力
核武器的威力指爆炸時釋放的總能量,通常用TNT當量(梯恩梯當量)度量。它表示產生同樣能量所需的TNT炸葯的重量;常用噸、千噸或百萬噸TNT當量表示,有時簡稱「當量」,1噸TNT炸葯爆炸釋放的能量約為4183兆焦。外軍現裝備的核武器已形成不同威力的完整系列。特大當量核武器,如前蘇聯的SS一9型洲際戰略導彈,單彈頭當量為2500萬噸;最小的核武器,如美國的w54特種核地雷,當量僅為10噸。
(2)核武器的比威力
核武器的比威力是其威力與彈重的比值,單位是噸TNT當量/千克或簡稱噸/千克。比威力是核武器研製水平的標志,該值越高,研製水平也越高。
1945年美國投在日本的兩枚原子彈比威力值為0.3~4.5噸/千克。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上的三叉戟2型D5潛射導彈的W88型核彈頭,當量為475萬噸,比威力達2.35千噸/千克。
目前,美國的核武器已具有「當量可調性」,即同一枚核彈,其威力可根據需要在一定范圍內變動。例如美軍的B-61核航彈,其當量可進行4種調節,范圍為0.5~34.5萬噸,可根據戰術需要直接在載機上靈活調節。
核彈殺傷力計算公式:
有效殺傷距離 = C * 爆炸當量^(1/3)................ (C為比例常數,^(1/3)為求立方根)
一般取比例常數為1.493885
當量為10萬噸時,
有效殺傷半徑 = 1.493885 * 10^(1/3) = 3.22千米
有效殺傷面積 = pi * 3.22 * 3.22 = 33平方千米
當量為100萬噸時,
有效殺傷半徑 = 1.493885 * 100^(1/3) = 6.93千米
有效殺傷面積 = pi * 6.93 * 6.93 = 150平方千米
當量為1000萬噸時,
有效殺傷半徑 = 1.493885 * 1000^(1/3) = 14.93千米
有效殺傷面積 = pi * 14.93 * 14.93 = 700平方千米
當量為1萬萬噸時,
有效殺傷半徑 = 1.493885 * 10000^(1/3) = 32.18千米
有效殺傷面積 = pi * 32.18 * 32.18 = 3257平方千米
目前,最小的原子彈、氫彈,其威力為100噸TNT炸葯爆炸的威力;最大的戰略核武器--氫彈,其威力可以達到5000萬噸TNT以上炸葯的威力。
核武器的殺傷破壞方式有五種:光輻射、沖擊波、早期核輻射、電磁脈沖及放射性沾染。
前四種方式作用時間很短,一般在幾十秒鍾以內,放射性沾染時間較長,可持續幾天、幾十天時間。
光輻射也叫熱輻射,它是在核爆炸時釋放出的比太陽光還要強烈,且可以每秒30萬公里的速度進行直線傳播的一種殺傷方式。當量為1000噸的核
爆炸,發光時間為0.69秒;當量為1000萬噸時,發光時間為12.6秒。l枚當量為之萬噸的原子就會受到比陽光強13倍的光照射,其范圍可達2800米。在光輻射的作圍下,可使人致傷、致盲,某些物體會引起燃燒。
沖擊波是核爆炸後產生的一種巨大氣流和超壓。一枚3萬噸的原子彈爆炸後,在距爆心投影點800米處,沖擊波的運動速度可達200米/秒,而強台風風速只不過40~50米/秒,因此可迅速摧毀建築物、電網等矗立設施。此外,還可產生巨大超壓,殺傷人員、摧毀硬目標。當量為2萬噸的核爆炸,
在距爆心投影點65U米以內,超壓值大於1公斤/厘米2。可把位於該區域內的所有建築物及人員徹底摧毀。其毀傷范圍可達2000米以外。
早期核輻射實際上就是在核爆炸最初幾十秒鍾放出的中子流和γ射線。1枚當量為2萬噸的原子彈爆炸後,對距爆心投影區1100米以內的人員可造成
極重度殺傷,如果是1000噸級中子彈,在這個范圍內的人員幾周內會致死,在200米以內的人員則當即全部致死。
電磁脈沖是一種能夠有效破壞敵電子裝備的殺傷破壞方式,它的電場強度在幾公里范圍內可達1萬至10萬伏,且能在0.01~0.03微秒的瞬間上升到最大強度,而且可以覆蓋從3~30千周的極低頻到30~300千周的極高頻之間的所有頻譜。它不僅能使電子裝備的元器件嚴重受損,還能擊穿絕緣,燒毀電路,沖銷計算機內存,使全部無線電指揮、控制和通信設備失靈。1顆100萬噸當量的原子彈爆炸可殃及30公里,1000萬噸時可達115公里,5000萬噸時可達190公里。放射性沾染是蘑菇狀煙雲飄散後所降落的煙塵,它對人體可造成體內體外照射或皮膚的傷,以致死亡。1954年2月28日,美國在比基尼島試驗的 1500萬噸氫彈,爆後6小時,沾染區仍長達257公里,寬64公里。
核武器有四種直接殺傷因素:
1、熱輻射/光輻射:一般威力最小的核武器爆心溫度也有100萬開爾文,大的有1000萬k.這個溫度可不是把人燒成氣體這么簡單,它足以把周圍的分子打散,打成等離子態,也就是原子核與電子脫離的狀態!光輻射最小有100萬個太陽光強度!你要看見了這個強度,你的眼睛會在幾億分之一秒內變瞎!
2、沖擊波:威力最小的戰術核武器,周圍1公里內也別想留一點不碎的東西!其爆心大氣壓強可達幾億帕斯卡!你不小心碰到就四肢分家了!
3、早期放射:這是核武器獨有的殺傷因素,分為三級
阿爾法射線:釋放的氦原子核,用一張紙就可擋住,碰到皮膚會像濃硫酸一樣腐蝕一下。
貝塔射線:釋放的電子流,用一張1mm鋁版就可擋住,穿透皮膚達到神經系統會有一股鑽心的痛。
伽馬射線:電磁波,要用5cm厚的鉛版或50cm厚的混凝土才能擋住,打到人身上沒有任何感覺,但會引起基因變異,也就是說你或許會生下一隻大猩猩,並且很容易得癌症,基本好不了。(註:這里說的阻擋是說不考慮其它因素,僅阻擋射線,如果沖擊波來了,我估計10m厚的混凝土也擋不住!)
4、電磁脈沖:你周圍100km的電腦全部損壞,內存永久丟失,100天內手機無法使用,但對人沒有什麼效果。
三種間接殺傷:
1、高熱引起整個城市成為一片火海,大概十天後自行熄滅。(因輻射不能人工滅火!)
2、沖擊波打碎10km內所有玻璃、陶瓷,推倒1km內所有大樓,被劃傷和砸死的人不計其數。
3、早期輻射的後繼殺傷:比如輻射了一個城市的土地,正好有大風把土刮到另一城市,則這一城市也不能倖免,出現早期輻射的種種後果。
註:氫彈比一般核武器輻射弱一些
http://tieba..com/f?kz=105096295
『柒』 化學武器襲擊或化學事故發生時出現的異常現象有哪些
航彈、火箭彈、地雷等。
(2)熱分散型 借煙火劑、困擾其軍事行動的各種武器、器材之總稱,它包括:
1.毒劑
又稱化學毒劑。吸入後損傷呼吸道、肺組織及神經系統,昏迷乃至死亡。
(五)失能性毒劑
造成思維功能和軀體功能障礙,使人員暫時喪失戰鬥力的毒劑,簡稱失能劑。一般不引起死亡或造成永久性傷害。中毒後主要症狀是口乾、地物的影響較大。
3.洗消器材包括個人洗消設備、小(大)型洗消設備、核生化戰場上的供水設備等
4.急救器材包括解磷針、次氯酸鈣懸浮液、一氯胺的乙醇溶液、潰瘍,對眼睛也會造成嚴重傷害。
此類毒劑可作持久性或暫時性毒劑使用,造成空氣,代號為、西埃斯(CS)、芥子氣,俄,是軍事行動中以毒害作用殺傷人畜的化學物質。它是化學武器的基礎,對化學武器的性能和使用方式起著決定作用。目前外軍裝備的毒劑主要有6類14種。
2.化學武器
狹義的化學武器是指各種化學彈葯和毒劑布灑器。化學彈葯是指戰斗部內主要裝填毒劑(或二元化學武器前體)的彈葯,俄軍還裝備有「V」類毒劑和「藍-X」失能劑以及「黃雨」等。美國還裝備有西阿爾(CR)毒劑。
另外、氫氰酸、氧氣等,潛伏期數小時,表現為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布毒車,引起紅腫、起泡、俄都在積極研製二元化學武器、升華、形成毒煙(氣溶膠)、毒霧。此類毒劑為速殺性毒劑,可作為暫時性或持久性毒劑使用,破壞神經沖動傳導。中毒症狀主要有:瞳孔收縮,嚴重又未救治者將迅速死亡。
(四)窒息性毒劑
破壞組織引起肺水腫降低血液攝取氧的能力,造成機體缺氧以致窒息死亡的毒劑。對眼、肌顫、痙攣和呼吸麻痹,很低的劑量或濃度即能致死。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有爛於草味,吸入中毒、化學航彈、化學火箭彈、化學導彈、裝備之總稱。據估計俄軍的毒劑儲備量為35萬噸以上,其中神經性毒劑約佔705,學名二氯化碳醯。國外正研究軀體失能劑。
(六)刺激性毒劑
以對人眼、鼻、喉、皮膚的局部刺激為主要毒害作用的毒劑。中毒後有流淚、眼痛、噴嚏、咳嗽、惡心、嘔吐、胸痛、頭痛及皮膚的痛等症狀,使人員短時間失去戰鬥力,大量吸入也能造成肺部損傷甚至死亡。此類毒劑主要有四種:CS、CR、DM和CN。、苯氯乙酮、亞當氏氣;集中的化學襲擊和化學縱深攻擊;以及靈活機動地實施遠距離、生物武器襲擊的偵檢、美軍都把它作為現代條件下作戰的一種重要手段、並不斷發展化學武器、地面和武器裝備染毒,食入染毒的水和食物,殺傷人畜,封鎖交通樞紐和軍事要地。
(二)糜爛性毒劑
以皮膚糜爛作用為主要傷害特點的毒劑,兼有全身中毒作用、化學毒劑的殺傷作用
毒劑按毒理作用分為六類。現分別介紹其主要殺傷作用機理、痙孿、呼吸困難,其它毒劑佔30%。美國的毒劑儲備量約為十幾萬噸。
化學武器種類
化學武器是利用化學毒劑的毒害作用殺傷、疲憊敵有生力量,遲滯。化學武器的殺傷作用短則幾分鍾到幾十分鍾、惡心、嘔吐、野戰掩蔽部、氯化氰,白色或黃色結晶。化學彈發射後,在彈體飛行的短暫時間內,隔膜破裂,但以後作為軍用毒劑的價值已日趨下降、化學航彈、化學手榴彈、化學槍榴彈、化學地雷、大縱深。美軍裝備的有沙林、維埃克斯(VS)、炮彈及裝填液體毒劑的毒霧航彈等、梭曼、塔崩、皮膚、眼睛等途徑使人員中毒。
由於化學武器具有突出的殺傷效能。化學炮彈比同口徑普通炮彈的殺傷威力要大幾倍到幾十倍、化學地雷和飛機布灑器、毒煙施放器材等。化學武器與常規武器相比有以下特點、偵毒、化驗器材和毒劑偵察車等組成。
2.防護器材
分為個人和集體防護器材。前者指用於個人防止毒劑、放射性灰塵和生物戰劑氣溶膠傷害的器材,造成空氣、水源:
(1)爆炸分散型 借炸葯爆炸使毒劑成氣霧狀或液滴狀分散、喉也有一定刺激作用,使空氣,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量使用過、鼻、近距離攻擊或設置化學障礙;快速實施突襲、苯氯乙酮、亞當氏氣。
1.偵察器材
通常由報警、航空布灑器和噴灑型彈葯等。
化學武器按裝備對象可分為步兵化學武器,美、大規模的化學襲擊。
二、防化器材
又稱防化裝備或「三防」裝備,是用於防核、化學。據國外報導細菌是生物武器
以化學毒劑殺傷有生力量的各種武器、器材統稱為化學武器。如裝有毒劑的化學炮彈,無孔不入,滲入工事內部、地面或物體表面染毒,長則幾天、十幾天。
第三、火葯的化學反應產生的熱源或高速熱氣流使毒劑蒸發:CO(美)和PG(英)。它是現代化學武器的發展方向,可致死。
第二,作用時間長。常規武器的殺傷作用只限於爆炸或彈丸飛行的瞬間,炮兵、導彈部隊化學武器和航空兵化學武器等三類。他們分別適用於小規模、防毒手套、防毒靴套等。集體防護器材包括永備工事、光氣、畢茲(BZ)。不是全天候武器。
神經性毒劑均含磷元素,屬有機膦酸酯類化合物。主要有化學炮彈、反應遲鈍、步態蹣跚。
(一)神經性毒劑
以神經系統受傷害為特點的毒劑,可通過呼吸道、產生幻覺、癱軟。他們大量裝備、儲存,其作用機理是破壞細胞中重要的酶和核酸,造成組織壞死,殺傷范圍廣、特種車輛的集防裝置。二元化學武器的突出優點是製造、貯存和使用都比較安全、防護、洗消。毒劑蒸氣能到處擴散,上述物質依靠旋轉或攪拌混合而迅速生成毒劑。
化學武器按毒劑分散方式可分為三種基本類型、瞳孔散大、眩暈。
主要成員為光氣(Phosgene)。主要有毒煙罐、氣溶膠發生器。主要有化學炮彈,主要抑制人體細胞和組織內的呼吸酶,造成全身性組織缺氧,例如吸入氫氰酸後立即出現昏迷。
三,殺傷隱蔽的有生力量。俄軍正式裝備的具有彈葯型號的毒劑有沙林,這些物質發生化合反應生成毒劑,在到達目標的瞬間殺傷人員。接觸皮膚和粘膜、化學戰劑、軍用毒劑、化學火箭彈和導彈的化學彈頭等。由兩種以上可以生成毒劑的無毒或低毒的化學物質構成的武器稱為二元化學武器。化學物質分裝在彈體中由隔膜隔開的容器內,在投射過程中隔膜破裂。
第四,受氣象、地形、流口水、芥子氣。
(三)全身中毒性毒劑
又稱血液性毒劑。吸入染毒空氣,皮膚接觸毒劑的液滴和氣霧。糜爛性毒劑有三種,最重要的是芥子氣。其特點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能合成毒劑的物質分別裝填在隔開的容器內、過濾通風設備等、地面、物體大面染毒。主要有裝填固體毒劑的手榴彈。
(3)布灑型 利用高壓氣流將容器內的固體粉未毒劑、低揮發度液態毒劑噴出,都能遭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包括防毒面具、防毒衣、防毒斗蓬、急救的各種器材,不溶於水,微溶於乙醇,能溶於稀酸和有機溶劑:
第一,傷害途徑多。毒劑以多種形式通過多種途徑使人畜遭到傷害、路易氏氣、氫氰酸、光氣、暫時失明、血壓降低等。主要成員為畢茲(BZ),是精神失能劑
『捌』 能告訴我一些核武器與化學武器的危害與防護嗎
A什麼是三防
所謂三防,是指對核武器、化學武器、生物武器的防護。它是消滅敵人、保存自己的有效形式。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人人佩戴防毒面具。當伊拉克向以色列等國發射"愛國者"導彈時,當地居民立即進入防毒掩體,戴上防毒面具。這說明了三防知識在未來戰爭中的重要性。
1 核武器的性能及其防護
1、什麼是核武器?
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反應瞬間釋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殺傷破壞作用的武器。原子彈、氫彈、中子彈,統稱核武器。
2、核武器有哪些殺傷破壞作用?
⑴光輻射⑵沖擊波⑶早期核輻射⑷核電磁脈沖⑸放射性沾染
3、核武器的防護
⑴聽到預先警報時的行動。⑵發現核爆炸閃光時的行動。⑶放射性灰塵沉降時的行動。⑷人員沾染區的行動。
4、對放射性沾染的消除
⑴人員地消除。⑵道路、面消除。⑶物品消除。⑷糧倉蔬菜消除。
2 化學武器的性能及其防護
1、什麼是化學武器?
在戰爭中以毒性殺傷人、畜、破壞植物的化學物質叫做毒劑。裝有並能施放毒劑的武器、器材,總稱為化學武器。包括裝有毒氣的炮彈、航彈、火箭彈、導彈、飛行布灑器等。
2、化學武器的特點
⑴中毒途徑多。⑵殺傷范圍廣。⑶作用時間長。⑷影響因素多。
3、毒劑的種類和性能
⑴神經性毒劑。⑵糜爛性毒劑。⑶窒息性毒劑。⑷全身中毒性毒劑。⑸刺激性毒劑。⑹失能性毒劑。
4、對化學武器的防護、消毒和急救
⑴發現與防護。⑵消毒。⑶急救。
3生物武器的性能及其防護
1、什麼是生物武器?
生物戰劑及施放它的武器、器材總稱生物武器。生物戰劑是指在戰爭中殺傷人、畜的致病微生物和毒素。
2、 生物武器的特點
⑴致病力強,多數具有傳染性。⑵污染面廣。⑶不易被發現。
3、 生物武器的防護
⑴生物武器襲擊的發現。⑵生物武器的防護。⑶在生物戰劑污染區內的行動。
B化學武器和毒劑的防護
對化學武器的防護包括發現、規避、防護、應急消毒和急救措施。
(一) 發現和迴避。
盡早了解、知道哪裡有毒,趕緊迴避離開。
1. 聽到專門為受到化學武器襲擊而規定的通告和警報。
2. 看到人防專業設置的「染毒邊界」標志牌,或前方出現濃密的煙霧團、有色煙霧團飄來。
3. 因為某些特定動物對速殺毒劑很敏感,它們的表現是受到化學襲擊的可靠依據。如果正在飛的有翅小昆蟲亂撲、飛行不穩或不能起飛,鳥類、家禽、家畜等出現瞳孔散大或縮小,站立不穩,呼吸困難、驚慌、痙攣等症狀,都應引起我們警覺,並採取防護措施。
4. 在大范圍的植物葉上發現油狀液滴、有色斑或有的花朵顏色發生變化。
5. 有特殊氣味,
6. 有極少數人員先出現中毒症狀。
(二) 向側上風方向撤離,或迅速採取防護措施。
1. 聽到毒劑襲擊警報,立即按人防裝也人員的指導快速進入人防工事。
2. 快速背帶防毒器材,進行轉移。
3. 一時沒有防護器材,可用的防護辦法有:用濕毛巾、圍巾、衣服或織物等,盡快掩住口鼻和披在身上,盡量避免接觸毒劑,迅速向側上風方向轉移,離開染毒區域。利用地形地物,避免毒劑液滴沾在身上。
4. 如果在室內,有毒氣團飄來之前,可迅速緊閉門窗,減少活動量,盡可能採取個人防護,等待有毒雲團飄過。
C生物武器的防護
生物戰劑污染區是能直接偵檢出敵使用生物戰劑的地區。布灑生物戰劑造成的污染區比爆炸污染區大。染菌昆蟲的流動性也影響污染區的大小。
在生物戰劑污染區的人員防護措施包括一下內容:
(一) 注意收聽政府的疫情報告
認識應急部門對污染區和疫區的標志,不要隨便進入隔離的生物戰劑污染區和疫區。
(二) 在污染區內採取個人防護措施
在污染區內要做好戴、扎、塗、服。戴:即戴防毒面具、戴口罩,或用毛巾捂住嘴和鼻子;戴手套,穿塑料衣、防疫服、帽,膠鞋等。扎:即紮好領口、袖口、褲口。塗:即在身體暴露部分塗抹防蟲油或驅蟲劑。皮膚防護尤其要保護好傷口。服:即直接接觸生物戰劑的人員,按人防公告或衛生防疫人員提示,服高效、長效預防葯。有完善三防設施的人防工程,是很好的防護場所,要盡量利用。所有防護措施使用的時機和時限要根據應急通告實施。
(三) 免疫接種
當遭到生物戰劑襲擊時,應主動報告污染癥候和感染症狀,盡量採取樣品送聞聲防疫部門,疫區人員要服用預防葯和進行免疫接種,即打預防針。例如接種五聯疫苗,可以有效地預防傷寒、痢疾、霍亂、百日咳與破傷風的感染。其他如鼠疫、炭疽桿菌、天花病毒、肉毒毒素等均有相應的疫苗可用。
(四) 消毒
在污染區和接觸過感染病人的人員要進行滅菌消毒,消毒滅菌的方法有:
1. 對人員的消毒,可通過漱口、洗眼、擦拭、沖洗等進行。
2. 對人員服裝的消毒,可通過蒸煮、日曬、葯物浸泡等進行。
3. 對糧食、食品、房屋、道路、地面的消毒,可採取對化學葯劑消毒的方法進行。對飲用水的消毒,可選取流動的水,煮沸15min以上,或每100g水加0.4g漂白粉或次氯酸鈣攪拌均勻,沉澱15nin後引用。
4. 對敵人投放的帶菌昆蟲、鼠類及其他小動物,可採取人工撲打、燒燎熏蒸等方法,噴灑擬除蟲菊酯、殺鼠鈉等葯物,有組織地進行撲滅。
D核武器的防護
1. 利用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護核化生武器襲擊的各種殺傷因素,適合各類人員掩蔽。只要不直接命中,人員在工程內是安全的。因此,對核襲擊最好的防護方法,是在人防部門的組織下提前進入人防工程。
2. 室內防護措施
為減輕核爆炸對建築物的破壞,城市轉入戰爭狀態後,室內人員預先應准備好隨身可能的停水、停電、停燃氣。要關好門窗、並提前在窗玻璃上貼好密封條、堵住孔口,密封食品和飲水。
當發現核爆炸閃光後,應避開玻璃門窗和易燃易爆物,立即在桌下或床下跪趴,或者在牆的內拐角或牆根處卧倒,也可以在較小的房間或門框處躲避,以防止沖擊波到達時引起間接傷害。
核襲擊後,如果房間的密閉性沒有受損,應盡量呆在室內,等待救援人員的救助。千萬不要到處亂跑。如果房間的密閉性已經受損,應包裹一些沒有受到沾染的食物和水,盡快離開。
3. 室外防護措施
對來不及進入人防工程或其他掩蔽場所的室外人員,發現核爆炸閃光後,應立即就近利用地形地物進行防護。起動作要領是:立即背向閃光卧倒,同時,應半張嘴、閉眼、收腹,雙手交叉墊於胸下,兩肘前伸,臉部盡量夾於兩臂之間,雙腿伸直並攏,暫時停止呼吸直至熱空氣通過。就近利用地形地物,如土丘、矮牆、花壇等防護,可橫向爆心卧倒。也可利用溝、坑、渠等地形防護,方法是立即躍入坑內,採用跪、坐或卧等姿勢,雙手掩耳、閉眼、閉口暫停呼吸。防護時應避開高大建築物、高壓電線及易燃易爆物。
核襲擊後,為防止放射性煙雲沉降時隨時隨呼吸道進入人體內降落到皮膚上,室外人員要及時找到一些就便器材進行防護。如紮好領口、袖口、褲口;用口罩、濕毛巾等捂住口鼻;披上雨衣或塑料布;脖子上圍上毛巾等。按救援人員的指揮行動。如果當時沒有人組織指揮,應先觀察風向和核爆炸煙雲移動情況,盡量選擇上風或側風方向,以最快的速度及早撤出沾染地域或就近進入人防工程內掩蔽。在撤離過程中,應盡量減少與污染的地面,物體接觸,避免揚起灰塵、盡量不喝水、進食。撤出沾染區後要視情況進行沾染消除。
為減輕照射和沾染的傷害,學生可能要提前服用預防葯物或其他抗輻射葯物。
『玖』 如何判斷遭到化學武器的襲擊
(一)人員在沾染區的行動
在沾染區內行動的人員,要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也可用毛巾捂住口鼻,紮好褲口、袖口、領口,用衣服、雨衣、塑料布、床單等把暴露的皮膚遮住。不在露天吃東西,不在地上坐卧,不打鬧戲嘻和觸摸受染物體。乘車時,除做好個人防護外,要關閉門窗,蓋嚴蓬布,加大車距,上下車盡量不接觸車輪和擋泥板等沾染部位。室內人員,要關閉車窗減少室外活動。
(二)對放射性沾染的消除
人員和物體受染後,要想辦法及時消除。
1、消除人員皮膚沾染,有局部消除法和全身消除法。
局部消除是用毛巾或紗巾擦拭人員身體暴露部位(頭、臉、頸、手)上的放射性物質。全身消除是用水沖洗全身。
2、消除服裝沾染,有拍抖法和洗刷法。
拍抖:利用掃帚或樹枝站在側風方向從上到下、從外到里、從輕到重地拍打或抖拂。洗刷法即用水沖洗,洗滌時加入少量洗滌劑。
3、消除糧食沾染,有過篩法、加工脫殼法、風吹法、水洗法等。
對沾染的糧食,用篩子過篩;或加工脫殼消除沾染;或將沾染的糧食用風車或簸箕吹塵消除;或將沾染的糧食用水洗或淘洗消除。
4、消除飲水沾染,有土壤凈化法、吸附混凝法、過濾法。
土壤凈化:以每升水加純粘土一把,再加適當的明礬攪拌,沉澱後倒出清水使用。吸附混凝:以每升水加凈化劑、混凝劑各1包,攪拌澄清後取清水使用。濾水桶(井)過濾:用碎石、細砂、木炭等作濾料凈化。江河湖泊等水源受沾染時,可在距離岸邊5至10米處挖一濾水井,使水滲入水井內即可飲用。
5、消除蔬菜沾染。主要是剝去表層,去其根皮,用水沖洗。
6、消除地面、工事、道路沾染。視情況採用鏟除、掃除或用水沖洗等方法實施。消除時,應從上風方向開始,盡量避免灰塵飛揚。對集中起來的灰塵,應進行掩埋處理。毒劑的種類很多,按毒害作用可分為五類。
一、神經性毒劑
它是破壞神經系統正常功能的毒劑,主要有沙林、梭曼、維埃克斯。沙林有蘋果味,主要通過呼吸道中毒;梭曼有樟腦味,主要通過呼吸道和接觸中毒;維埃克斯有硫醇味,主要通過接觸中毒;中毒症狀:瞳孔縮小、抽筋、流口水、呼吸困難等。此類毒劑毒性大,傷害作用快,中毒後如救治不及時,很快致死。
二、糜爛性毒劑
是一類滲透性強,能直接破壞組織細胞、糜爛皮膚、傷害人體器官的毒劑,主要有芥子氣和路易氏氣。芥子氣具有大蒜味,路易氏氣具有竺葵味,二者均呈油狀流體,難以揮發,能造成長時間染毒。中毒症狀:皮膚紅腫、起泡、腐爛;鼻、咽、喉部乾燥難受、刺痛、灼熱、流鼻涕、乾咳嗽,嚴重時呼吸困難或窒息。
三、全身中毒性毒劑
是一種破壞組織細胞氧化功能,造成缺氧而引起全身性中毒的毒劑,主要有氫氰酸、氯化氰。氫氰酸具有苦杏仁味,氯化氰具有較強的刺激味。這兩種毒劑是無色,極易揮發的流體,容易使空氣染毒。戰斗使用成氣狀、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後舌尖麻木、胸悶、呼吸困難、瞳孔散大、強烈抽筋而死。氯化氰對眼睛和呼吸道還有較強的刺激作用。
四、窒息性毒劑
是一種損傷肺部組織,引起肺水腫,使人窒息而死的毒劑,主要有光氣。光氣具有爛蘋果味或爛乾草味,為無色氣體,易溶於水而失去毒性。人員吸入光氣後感到胸悶、咽干、咳嗽、頭暈、惡心、呼吸困難、皮膚青紫,最後導致機體嚴重缺氧窒息而死。
五、失能性毒劑
是一種使精神失常、四肢癱瘓的毒劑,主要有畢茲。畢茲是固體毒劑,使用時呈煙狀,主要通過呼吸道引導中毒。中毒後產生幻覺,判斷能力和注意力減退,出現狂躁、激動、口乾、皮膚潮紅等症狀,但一般不會死亡。
一、發現染毒徵候的一般方法
發現毒劑的方法,除專業人員利用專業設備偵察外,一般人員則主要依靠眼、耳、鼻的功能來判斷。
看。看異常情況,如敵機低飛噴灑大量煙霧,炸彈坑淺彈片大,敵人穿防毒面具和衣服,人員或動物出現中毒症狀,植物大面積枯萎變色和發現油狀物等。
聽。聽化學襲擊警報聲和化學武器爆炸聲。化學武器爆炸的聲音低沉或發出特殊嘯音。
聞。聞到異常的氣味,如爛蘋果味、大蒜味和杏仁味等。
二、防護
防護是阻止毒劑通過各種途徑與人員接觸的措施。當聽到化學武器襲擊信號或進入毒區時,要進行防護,聽到解除警報信號或得到人防部門允許後才能解除防護。防護措施有兩種,一種是集體防護,即進入有三防設施的人防工事,它能有效地防護各種狀態的所有毒劑;另一種是個人防護,即用防毒面具保護人的呼吸道和眼睛,用防毒衣保護人的身體。
三、消毒
使毒劑失去毒害作用的措施叫做消毒。
消毒的方法主要是用消毒葯劑破壞毒劑的毒性,可分為化學法和物理法。對呈液滴狀的毒劑(如芥子氣、維埃克斯、梭曼)特別需要消毒,而對光氣、氫氰酸等呈氣狀的毒劑,一般不需要消毒。消毒的方法和消毒葯劑隨消毒對象的不同而異。
(一)對人員皮膚消毒。先用清潔棉球吸去毒劑液滴,後用各種皮膚消毒液進行局部或全身消毒,幾分鍾後用清水沖洗干凈。如果沒有消毒液,用肥皂、面鹼、小蘇打、草木灰等水溶液洗滌。
(二)對服裝的消毒。在遠離居住區的下風方向,用鹼水煮沸1-2小時即可消毒,對暫時不用的衣物製品,可在下風方向吹曬。
(三)對水源的消毒。有過濾法。過濾法:根據水中毒劑含量加入調制好的漂白粉漿和混凝劑,攪拌靜置沉澱後再過濾。消毒後的水經檢驗無毒後方可使用。
(四)對染毒食品消毒。對沒有包裝的食品,一般應予銷毀。對有包裝的罐頭食品,對其表面消毒後即可食用。
四、急救
急救是對判明中毒人員採取的緊急救護措施,尤其對沙林類、氫氰酸類等速效性毒劑的中毒人員至關重要。
(一)急救的原則
1、先自救,後互救。
2、把中毒傷員移出毒區或給他戴上防毒面具,防止繼續吸入毒劑。
3、急救必須及時,越早效果越好。
4、一定要在確定毒劑種類的基礎上,使用急救葯物。
當沒有專門急救葯品時,也可採用曼陀蘿之類的中草葯或針炙方法對含磷毒劑中毒人員進行急救。
對誤食染毒食品者,除急救外,應盡快喝些甘草水、豆漿、豆湯等。
(二)解磷針
解磷針內裝有抗毒葯,能對抗神經性毒劑及有機磷農葯,供自救、互救時使用。解磷針的形式很多,本書只介紹其中的一種。解磷針的結構及使用方法:首先取下護針帽,以拇、食、中三指持針頭底部,迅速將針頭向下垂直插入中毒者肌肉內(臀部外側、大腿、上臂三角肌),深約2厘米,用力折斷安瓿細頸的標志部位,葯液自動注入肌肉,待葯液剛流盡時,快速拔出針頭。緊急情況下,可省去消毒,隔衣注射,以免延誤時機。
『拾』 紅十字會譴責摩蘇爾化武襲擊是怎麼回事
在3月3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在伊拉克摩蘇爾戰事中出現的化學武器襲擊。
目前,伊拉克政府軍正在攻打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控制的摩蘇爾西部城區。
伊拉克政府尚未對此事件發表聲明。
摩蘇爾是伊拉克第二大城市,2014年6月被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武裝分子佔領。伊政府軍2016年10月17日宣布開始收復摩蘇爾市,並於今年1月24日宣布收復摩蘇爾東部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