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常見的危險化學品標志
只要包裝上帶個 UN 符號的 一定是危險品
下面是我弄的人家的哈
危險品定義:
1.危險物品是指在航空運輸過程中,可能危害人身的安全、健康或者損害運輸工具、設備以及其它財產的物品或者物質。
2.危險物品的運輸必須遵守我國和運輸過程中有關國家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其它有關規定。
絕對禁止航空運輸的危險物品:
(1)在溫度攝氏75度、48小時內能夠自燃或分解的爆炸品;
(2)既含氯酸鹽又含銨鹽的爆炸品;
(3)含有氯酸鹽與磷的混合物的爆炸品
(4)對機械振動極為敏感的固體爆炸品;
(5)對機械振動比較敏感的液體爆炸品;
(6)在正常航空運輸條件下易產生危險的熱量或氣體的任何物品;
(7)經測驗證明,具有爆炸性的易燃固體和有機過氧化物,即按危險品分類程序要求其包裝件用爆炸品標簽,以作為次要危險性標簽的易燃固體和有機過氧化物。
危險品分類:
根據所具有的不同危險性危險物品分為九類,其中有些類別又分為若干項。
第一類爆炸品
1.1項具有整體爆炸危險性的物品或者物質;
1.2項具有拋射危險性而無整體爆炸危險性的物品或者物質;
1.3項具有起火危險性、較小的爆炸和(或)較小的拋射危險性而無整體爆炸危險的物品或者物質;
1.4項不存在顯著危險性的物品和物質;
1.5項具有整體爆炸危險性而敏感度極低的物質;
1.6項無整體爆炸危險性且敏感度極低的物質。
第二類氣體
2.1項易燃氣體
2.2項非易燃、非毒性氣體;
2.3項毒性氣體
第三類易燃液體
第四類易燃固體、自燃物質,遇水釋放易燃氣體的物質
4.1項易燃固體;
4.2項自燃物質;
4.3項遇水釋放易燃氣體的物質。
第五項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
5.1項氧化劑;
5.2項有機過氧化物。
第六類毒性(有毒的)物質和傳染性物質
6.1項毒性物質;
6.2項傳染性物質。
第七類放射性物質
第八類腐蝕品
第九類雜項危險物品
㈡ 危險化學品庫房張貼什麼標識危化倉庫貨物標識有哪些
1、安全管理制度 2、安全周知卡 3、安全警示標志「小心中毒」、「當心腐蝕」、「嚴禁煙火」 4、危險化學品標簽
㈢ 化學品的安全標簽警示詞不包括什麼
化學品的安全標簽警示詞不包括:小心。
根據化學品的危險程度和類別,用「危險」、「警告」、「注意」三個詞分別進行危害程度的誓示。
當某種化學品具有兩種及兩種以上的危險性時,用危險性最大的警示詞。警示詞位於化學品名稱的下方,要求醒目、清晰。
除了標簽中的警示詞,化學品標準的安全標簽還包含12項具體內容
1、名稱。用中英文分別標明危險化學品的通用名稱,名稱要求醒目清晰,位於標簽的正上方。
2、分子式。可用元素符號和數字表示分子中各原子數,居名稱的下方,若是混合物可省略。
3、化學成分及組成。標出化學品的主要成分和含有的有害組分、含量或濃度。
4、編號。應標明聯合國危險貨物運輸編號和中國危險貨物運輸編號,分別用UNNo.和CNNo.表示。
5、標志。每種化學品最多可選用兩個標志,標志符號居標簽右邊。
6、危險性概述。簡要概述化學品燃燒爆炸危險特性、健康危害和環境危害,說明要與安全技術說明書的內容相一致,居於警示詞下方。
7、安全措施。表述化學品在其處置、搬運、儲存和使用作業中所必須注意的事項和發生意外時簡單有效的救護措施等,要求內容簡明扼要、重點突出。
8、滅火。若化學品為易(可)燃或助燃物質,應提示有效的滅火劑和禁用的滅火劑以及滅火注意事項。
9、批號。註明生產日期和生產班次。
10、提示。向生產銷售企業索取中文安全技術說明書。
11、生產企業名稱、地址、郵編、電話。
12、應急咨詢電話。填寫化學品生產企業的應急咨詢電話和國家化學事故應急咨詢電話。
㈣ 危險化學品事故報警應包括那些主要內容
報警內容應包括:事故單位、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化學品名稱和泄漏量、事故性質(外溢、爆炸、火災)、危險程度、有無人員傷亡以及報警人姓名及聯系電話。
化學品事故的應急處理
化學品事故是指一種或數種化學品意外釋放造成的事故。如1979年,溫州電化廠氯氣泄漏造成人59死亡,下風向成片草木枯黃,直接經濟損失達200萬元。由此可見,化學品事故與其它事故相比,其後果更嚴重,因此如何預防化學品事故的發生,以及怎樣將化學品事故所造成的影響和損失減少到最小(即應急處理),已成為全社會所關注的問題。下面就化學品事故的應急處理原則進行簡略的介紹。
化學品事故的應急處理過程一般包括報警、緊急疏散、現場急救、溢出或泄漏處理和火災控制幾方面。
1、事故報警
1.1 報警
及時傳遞事故信息,通報事故狀態,是使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水平的關鍵環節,這個環節處理得當會使可能形成災難性事故變成災害性事故,而一些小事故處理不當,延誤時間,也能形成滅頂之災。
當發生突發性危險化學品泄漏或火災爆炸事故時,現場人員在保護好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及時檢查事故部位,並向有關人員和「119」報警;如果是發生在企業內部,應向當班車間主任或值班長,同時向企業調度室報告;如果是在運輸途中應向當地應急救援部門或「119」報警。
報警內容應包括:事故單位、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化學品名稱和泄漏量、事故性質(外溢、爆炸、火災)、危險程度、有無人員傷亡以及報警人姓名及聯系電話。
1.2救援隊伍
各主管單位在接到事故報警後,應迅速組織一個應急救援專業隊,各救援隊伍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快速實施救援,控制事故發展,並將傷員救出危險區域和組織群眾撤離、疏散,做好危險化學品的清除工作;注意保護事故現場,以便事故調查。
等待急救隊或外界的援助會使微小事故變成大災難,因此每個工人都應按應急計劃接受基本培訓,使其在發生化學品事故時採取正確的行動。
2、緊急疏散
2.1建立警戒區域
事故發生後,應根據化學品泄漏的擴散情況或火焰輻射熱所涉及到范圍建立警戒區,並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幹道上實行交通管制。
·警戒區域的邊界應設警示標志並有專人警戒。
·除消防及應急處理人員外,其他人員禁止進入警戒區。
·泄漏溢出的化學品為易燃品時,區域內應嚴禁火種。
2.2緊急疏散
迅速將警戒區內與事故應急處理無關的人員撤離,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緊急疏散時應注意:
·如事故物質有毒時,需要佩戴個體防護用品,並有相應的監護措施。
·應向上風方向轉移;明確專人引導和護送疏散人員到安全區,並在疏散或撤離的路線上設立哨位,指明方向。
·不要在低窪處滯留。
·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區與著火區。
為使疏散工作順利進行,每個車間應至少有兩個暢通無阻的緊急出口,並有明顯標志。
3、現場急救
在事故現場,化學品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為:中毒、窒息、凍傷、化學灼傷、燒傷等,進行急救時,不論患者還是救援人員都需要進行適當的防護。
當現場有人受到化學品傷害時,應立即進行以下處理:
·迅速將患者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
·呼吸困難時給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心臟驟停,立即進行心臟按摩。
·皮膚污染時,脫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動清水沖洗,沖洗要及時、徹底、反復多次;頭面部灼傷時,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當人員發生凍傷時,應迅速復溫。復溫的方法是採用40°C—42°C恆溫熱水浸泡,使其溫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對凍傷的部位進行輕柔按摩時,應注意不要將傷處的皮膚擦破,以防感染。
·當人員發生燒傷時,應迅速將患者衣服脫去,用水沖洗降溫,用清潔布覆蓋創傷面,避免傷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皰弄破。患者口渴時,可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
·口服者,可根據物料性質,對症處理。
·經現場處理後,應迅速護送至醫院救治。
4、泄漏控制
易燃化學品的泄漏處理不當,隨時都有可能轉化為火災爆炸事故,而火災爆炸事故又常因泄漏事故蔓延而擴大。因此。要成功地控制化學品的泄漏,必須事先進行計劃,並且對化學品的化學性質和反應特性有充分的了解。
4.1泄漏處理注意事項:進入泄漏現場進行處理時,應注意以下幾項:
·進入現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
·如果泄漏物化學品是易燃易爆的,應嚴禁火種。
·應急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必要時用水槍、水炮掩護。
4.2泄漏控制
如果有可能的話,可通過控制化學品的溢出或泄漏來消除化學品的進一步擴散。這可通過以下方法:
在廠調度室的指令下進行,通過關閉有關閥門、停止作業或通過採取改變工藝流程、物料走副線、局部停車、打循環、減負荷運行等方法。
·容器發生泄漏後,應採取措施修補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學品的進一步泄漏,對整個應急處理是非常關鍵的。能否成功地進行堵漏取決於幾個因素:接近泄漏點的危險程度、泄漏孔的尺寸、泄漏點處實際的或潛在的壓力、泄漏物質的特性。
4.3對泄漏物的處理
泄漏被控制後,要及時將現場泄漏物進行覆蓋、收容、稀釋、處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處置,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
泄漏物處置主要有四種方法:
·圍堤堵截:如果化學品為液體,泄漏到地面上時會四處蔓延擴散,難以收集處理。為此需要築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對於貯罐區發生液體泄漏時,要及時關閉雨水閥,防止物料沿明溝外流。
·稀釋與覆蓋:為減少大氣污染,通常是採用水槍或消防水帶向有害物蒸氣雲噴射霧狀水,加速氣體向高空擴散,使其在安全地帶擴散。在使用這一技術時,將產生大量的被污染水,因此應疏通污水排放系統。對於可燃物,也可以在現場施放大量水蒸氣或氮氣,破壞燃燒條件。對於液體泄漏,為降低物料向大氣中的蒸發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蓋物品覆蓋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蓋層,抑制其蒸發。
·收容(集):對於大型泄漏,可選擇用隔膜泵將泄漏出的物料抽人容器內或槽車內;當泄漏量小時,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廢棄:將收集的泄漏物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用消防水沖洗剩下的少量物料,沖洗水排入含油污水系統處理。
5、火災控制
危險化學品容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學品以及在不同情況下發生火災時,其撲救方法差異很大,若處置不當,不僅不能有效撲滅火災,反而會使災情進一步擴大。此外,由於化學品本身及其燃燒產物大多具有較強的毒害性和腐蝕性,極易造成人員中毒、灼傷。因此,撲救化學危險品火災是一項極其重要又非常危險的工作。從事化學品生產、使用、儲存、運輸的人員和消防救護人員平時應熟悉和掌握化品的主要危險特性及其相應的滅火措施,並定期進行防火演習,加強緊急事態時的應變能力。
一旦發生火災,每個職工都應清楚地知道他們的作用和職責,掌握有關消防設施、人員的疏散程序和危險化學品滅火的特殊要求等內容。
5.1滅火注意事項
發生化學品火災時,滅火人員不應單獨滅火,出口應始終保持清潔和暢通,要選擇正確的滅火劑,滅火時還應考慮人員的安全。
5.2滅火對策
5.2.1撲救初期火災
在火災尚未擴大到不可控制之前,應使用適當移動式滅火器來控制火災。迅速關閉火災部位的上下游閥門,切斷進入火災事故地點的一切物料,然後立即啟用現有各種消防設備、器材撲滅初期火災和控制火源。
5.2.2對周圍設施採取保護措施
為防止火災危及相鄰設施,必須及時採取冷卻保護措施,並迅速疏散受火勢威脅的物資。有的火災可能造成易燃液體外流,這時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築堤攔截飄散流淌的液體或挖溝導流將物料導向安全地點,另外,用毛氈、海草簾堵住下水井、陰井口等處,防止火焰蔓延。
5.2.3火災撲救
撲救危險化學品火災決不可盲目行動,應針對每一類化學品,選擇正確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來安全地控制火災。化學品火災的撲救應由專業消防隊來進行。其他人員不可盲目行動,待消防隊到達後,介紹物料介質,配合撲救。
必要時採取堵漏或隔離措施,預防次生災害擴大。
當火滅了後,仍然要派人監護,清理現場,消滅余火。
應急處理過程並非是按部就班地按以上順序進行,而是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同時進行,如危險化學品泄漏,應在報警的同時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等等。
化學品事故生成的特點是發生突然,擴散迅速,持續時間長,涉及面廣。一旦發生化學品事故,往往會引起人們的慌亂,處理不當,又會引起二次災害。因此,各企業應制訂和完善化學品事故應急計劃。讓每一個職工都知道應急方案,定期進行培訓教育,提高廣大職工具備對付突發性災害的應變能力,做到遇災不慌,臨陣不亂,正確判斷,正確處理,增強人員自我保護意識,減少傷亡。
㈤ 化學品安全標簽警示有哪三個
化學品安全標簽警示包括:警告、危險、注意。
根據化學品的危險程度和類別,用「危險」、「警告」、「注意」三個詞分別進行危害程度的誓示。具體規定見表l。當某種化學品具有兩種及兩種以上的危險性時,用危險性最大的警示詞。警示詞位於化學品名稱的下方,要求醒目、清晰。
標簽正文應簡潔、明了、易於理解,要採用規范的漢字表述,也可以同時使用少數民族文字或外文,但意義必須與漢字相對應,字形應小於漢字。
(5)危險化學品警示語有哪些擴展閱讀:
使用化學品安全標簽警示的注意事項:
(1)標簽的粘貼、掛栓、噴印應牢固,保證在運輸、貯存期間不脫落,不損 壞。
(2)標簽應由生產企業在貨物出廠前粘貼、掛拴、噴印。若要改換包裝,則 由改換包裝單位重新粘貼、掛拴、噴印標簽。
(3)盛裝危險化學品的容器或包裝,在經過處理並確認其危險性完全消除之 後,方可撕下標簽,否則不能撕下相應的標簽。
㈥ 我國危險化學品的主安全標志有幾種
我國危險化學品的主安全標志有16種。
根據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特性和類別,設主標志16種,副標志11種。
主標志由表示危險特性的圖案、文字說明、底色和危險品類別號四個部分組成的菱形標志。副標志圖形中沒有危險品類別號。
(6)危險化學品警示語有哪些擴展閱讀:
危險化學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對人體、設施、環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
應急要點
1、發現被遺棄的化學品,不要撿拾,應立即撥打報警電話,說清具體位置、包裝標志、大致數量以及是否有氣味等情況。
2、立即在事發地點周圍設置警告標志,不要在周圍逗留。嚴禁吸煙,以防發生火災或爆炸。
3、遇到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發生事故,應盡快離開事故現場,撤離到上風口位置,不圍觀,並立即撥打報警電話。其他機動車駕駛員要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有序地通過事故現場。
4、居民小區施工過程中挖掘出有異味的土壤時,應立即撥打當地區(縣)政府值班電話說明情況,同時在其周圍拉上警戒線或豎立警示標志。在異味土壤清走之前,周圍居民和單位不要開窗通風。
㈦ 危險化學品安全標簽是什麼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危化學品安全標簽是指危險化學品在市場上流通時應由供應者提供的附在化學品包裝上的,用於提示接觸危險化學品的人員的一種標識。它用簡單、明了、易於理解的文字、圖形表述有關化學品的危險特性及其安全處置的注意事項。
一. 安全標簽的主要內容與設計
名 稱 用中文和英文分別標明危險化學品的通用名稱。名稱要求醒目清晰,位於標簽的正上方。
分子式 用元素符號和數字表示分子中各原子數,居名稱的下方,若是混合物此項可略。
化學成分及組成 標出主要危險組分及其濃度或規格。
編 號 標明聯合國危險貨物編號和中國危險貨物編號,分別用UNNo.和CN No.表示。
危險性標志 用危險性標志表示各類化學品的危險特性,每種化學品最多可選用二個標志。標志採用聯合國《關於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和「GB13690-92常用危險化學品分類及標志」。
警示詞 根據化學品的危險程度和類別,用「危險」、「警告」、「注意」三個詞分別進行高度、中度、低度危害的警示。當某種化學品具有一種以上的危險性時,用危險性最大的警示詞。
警示詞位於化學名稱下方,要求醒目、清晰。
危險性概述 簡要概述化學品燃燒爆炸危險特性、健康危害和環境危害。居警示詞下方。
安全措施 表述化學品在處置、搬運、儲存和使用作業中所必須注意的事項和發生意外時簡單有效的救護措施等,要求內容簡明、扼要、重點突出。
滅 火 化學品為易(可)燃或助燃物質,應提示有效的滅火劑和禁用的滅火劑以及滅火注意事項;若化學品為不燃物質,此項可略。
批 號 註明生產日期及生產班次。
提示向生產企業索取安全技術說明書。
生產廠(公司)名稱、地址、郵編、電話。
應急電話 填寫企業應急電話和國家化學品登記注冊中心事故應急熱線電話。
二. 安全標簽與相關標簽的協調關系
安全標簽是從安全管理的角度提出的,但化學品在進入市場時還需要有工商標簽、運輸時還需有危險貨物運輸標志。為使安全標簽和工商標簽、運輸標志之間減少重復,可將安全標簽所要求的UN編號和CN編號與運輸標志合並;將名稱、化學成分及組成、批號、生產廠(公司)名稱、地址、郵編、電話等與工商標簽的同樣內容合二為一使三種標簽有機的融合,形成一個整體,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安全標簽可單獨印刷。三種標簽合並印刷時,安全標簽應占整個版面的1/3~2/5。
三. 安全標簽的責任
生產企業 必須確保本企業生產的危險化學品在出廠時加貼符合國家標準的安全標簽到危險化學品每個容器或每層包裝上,使化學品供應和使用的每一階段,均能在容器或包裝上看到化學品的識別標志。
使用單位 使用的化學危險品應有安全標簽,並應對包裝上的安全標簽進行核對。若安全標簽脫落或損壞時,經檢查確認後應立即補貼。
經銷單位 經銷的危險化學品必須具有安全標簽,進口的危險化學品必須具有符合我國標簽標準的中文安全標簽。
運輸單位 對無安全標簽的危險品一律不能承運。
四. 安全標簽的使用
使用方法 標簽應粘貼、掛拴(噴印)在化學品包裝或容器明顯位置。多層包裝運輸,原則要求內外包裝都應加貼(掛)安全標簽,但若外包裝上已加貼安全標簽,內包裝是外包裝的襯里, 內包裝上可免加貼安全標簽;外包裝為透明物,內包裝的安全標簽可清楚的透過外包裝,外包裝可免加標簽。
注意事項 標簽應由生產廠(公司)在貨物出廠前粘貼、掛拴(噴印)。出廠後若要改換包裝,則由改換包裝單位重新粘貼、掛拴(噴印)標簽。標簽的粘貼、掛栓(噴印)應牢固、結實,保證在運輸、貯存期間不脫落。盛裝危險化學品的容器或包裝,在經過處理並確認無任何危險性後,方可撕下標簽,否則標簽應予以保留。
㈧ 有關安全的標語
1、人走人行道,安全又可靠。㈨ 化學品的安全標簽警示詞有哪些
化學品的安全標簽警示詞有危險,警示,注意。
《化學品安全標簽編寫規定》(GB15258-2009)規定了危險化學品安全標簽的內容、格式和製作等事項。化學品安全標簽包括以下8個方面的內容。化學品標識用中文和英文分別標明化學品的化學名稱或通用名稱。
名稱要求醒目清晰,位於標簽的上方。名稱應與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中的名稱一致。對混合物應標出化學品的主要危險組分的化學名稱或通用名、濃度或濃度范圍。當需要標出的組分較多時,組分個數以不超過5個為宜。
(9)危險化學品警示語有哪些擴展閱讀:
化學品安全警示介紹如下:
對於屬於商業機密的成分可以不標明,但應列出其危險性。象形圖採用GB
20576~GB 20599、GB 20601、GB
20602規定的象形圖。當某種化學品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危險性時,物理危險象形圖的先後順序根據《危險貨物品名表》(GB
12268)中的主次危險性確定。
未列入《危險貨物品名表》的化學品,以下危險性類別的危險性總是主危險:爆炸物、易燃氣體、易燃氣溶膠、氧化性氣體、壓力下氣體、自反應物質或混合物、發火物質。
㈩ 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廠區有哪些警示標志
您好!
危險化學品的警示標志通用有:有毒、防塵、通風、通道、高空、防火、小心、防漏等等。
專用的要分門別類。
圖片參考:網路搜索頁面,點擊「圖片」後,輸入「警示標志」,點擊「網路一下」就有很多相關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