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化學的溶液沒學好 該怎麼辦啊
個人認為 最重要的還是課本,踏踏實實的看。心態很重要,化學不難,一定不要怕,也不要因為學的不好就一看就怕或者麻煩。慢慢來,一個概念一個概念的來,不要跳躍,有不懂得就要去問,解決並且記下來。復習的時候再仔細看一看。課本上的知識一定要熟悉,達到閱讀課本沒有難度。上課老師補充的思維和小技巧,也要專門記下來。然後根據學的情況和老師交流,讓老師配點題來做,沒問題的,有問題希望還可以幫到你。謝謝。加油
2. 化學溶液的那裡特別差,怎麼辦
通常是基本定義不熟悉,有的也許不理解。
首先要清楚溶液中溶劑和溶質。然後按公式做題
溶液的物理特性,溶液質量=溶液體積 x 密度
溶液就是溶劑水和溶質組成,
習題無非就是問或者變相的問,溶劑水或者溶質的質量
溶液質量=溶劑(水)質量+溶質 質量
溶液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質量 / 溶劑(水)質量+溶質 質量
飽和溶液和溶解度定義,溶解度就是一定溫度100克水中溶解溶質 的最大的質量
初中就這些了。把基本公式定理正向和反向抄在張紙上,
比如,溶液質量=溶劑(水)質量+溶質 質量 ,溶劑(水)質量+溶質 質量=溶液質量
不會就找相關公式。慢慢就熟了。另外不會題目有詳解的要學習其解題思路和解題邏輯,學以致用。
你有具體那個迷惑的題目的話,舉出來分析。
3. 初3化學溶液這章要怎麼學好
溶液這章跟其他的最大不同就是這章學的是混合物,以前學的都是純凈物。我覺得化學最重要的就是化學方程式,尤其是宏觀化學。你只要把所有的化學方程式都記熟,能夠靈活運用,並且記住特徵化學物的特性,如沉澱,顏色,氣味等等。應該就沒有問題了。
我的初中化學就是這么學的,而且化學是我初中學的最好的,一直延續到高中。
化學方程式不是考背下來的,因為我這人背書能力不強,也超不愛背書,所以我所有的方程式都是靠平時做題目記下來的(當然,這是因為我的初中是出了名的作業多)。總之就是要靈活運用化學方程式。
4. 高中化學完全聽不懂,怎麼辦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嗎
一、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有效的化學學習方法
高中學生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想要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與技巧,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化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不僅有較強的規律性,而且有較強的邏輯性,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有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與技巧,才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而高中學生由於學習經驗還十分有限,因此單靠學生個人的力量去歸納總結相關的學習方法與技巧是不行的,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方法與技巧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多種多樣的學習方法與技巧。
二、學生要積極主動的獲取知識
在有效的化學學習方法中,學生積極主動的獲取化學知識,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十分重要。學生只有主動去獲取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識,也才能更好地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去應用知識,學生的化學知識既得到了提升,同時學生也體會到了獲取知識的快樂。
三、對課前預習引起重視
課前預習是學生進行化學學習的一個重要學習方法,學生如果不進行課前預習,那麼在課堂聽講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力不從心的感覺,難以跟上教師的教學步驟,因此會出現知識盲區,影響課堂聽課效率。為了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加順利的完成聽課任務,消除知識盲區,跟上教師的教學步驟,一種十分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進行課前預習。
四、在化學學習過程中要善於歸納與總結
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一種十分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進行歸納與總結。高中階段的學生要學習很多化學知識點,並且知識點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有效的進行歸納與總結,那麼知識點就會十分凌亂,影響學生通過對知識點系統的應用去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學生不善於進行歸納與總結,也會影響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五、積極與教師和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
學生在進行化學學科學習的過程中,還要能夠積極的與教師和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學生個人的見解和能力是有限的,只有通過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才能有更多看待問題的視角,進而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學生首先要能夠積極的與教師進行溝通與交流,因為教師不僅掌握了豐富的化學知識,而且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因此學生在與教師進行溝通與交流的過程中,不管是在知識方面還是在學習經驗方面都能夠得到更多的啟發,使學生的知識水平與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5. 初三化學沒聽懂怎麼辦 人教版的 都學完溶液了 分子原子後面都不怎麼聽懂了 怎麼辦有人能幫我嗎
建議找個老師輔導
學習過程中最好有問題及時消化
不然遺留的問題越來越多
課堂就更聽不懂
自然就犯困
這樣惡性循環
後果挺嚴重的
如果基礎很差
就從新讓老師帶著把所有知識點講一遍
初三化學相對而言簡單的多
很多都和實際生活有聯系
如果能建立聯系的話會對記憶有很大幫助
有問題可再追問
祝進步!
6. 我不懂初三化學里溶液和酸鹼等知識。記不住化學方程式。怎麼辦
平時多積累,多問老師,多實踐;同時,多練題,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化學其實很簡單!!!
加油!!!!!!!
7. 最近的化學學的很不好,溶解度那方面很差,很多都聽不明白,我該怎麼辦啊
溶解度這東西有點繞,不過你可以先理解透它轉化的實質然後一步求解,這種題一般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技巧在裡面的。沒關系的,書看多了,題做多了,就會找到思路。
8. 化學學到溶液學不懂怎麼辦
其實溶液學很容易學的,因為現實中有很多實例可以作為參考來理解,比如鹽,想想看,當你放一點鹽到一杯水裡時,它是不是很快就溶到看不見了呢,而如果你放一包鹽進去,肯定不能全部溶解,因為那時已經超過了鹽的溶度了,鹽已經無法再溶進去了,其他的也一樣道理。
9. 化學酸鹼鹽溶液的那章學不明白怎麼辦啊
是初中的內容吧?
其實很簡單,只需要記得一點,就是有水,有沉澱,有氣體生成的時候,反應才會發生。
然後,記住,化學課本後面的那個溶解性表格就可以了。
10. 初三化學我溶液計算很不懂!誰能給我有耐心的講講啊留下QQ
溶液
1、定義:由一種或一種以上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組成
溶質:被溶解的物質
溶劑:能溶解其它物質的物質
3、判斷溶質、溶劑
• 固、氣體與液體混合,液體為溶劑,固、氣體為溶質
•兩種液體混合時,一般量多的作為溶劑
• 兩種液體混合且有水時,無論水多少,水一般作為溶劑
4、溶液的特點:均一性、穩定性(溶液各處密度相等)
5、物質的溶解性
• 定義:一種物質在另一種物質中溶解的能力
6、影響因素
• 內因:溶質、溶劑本身性質
• 外因:溫度(對大多數固體而言,升高溫度,物質的溶解性提高)
二、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
1、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中,不能再繼續溶解某種物質的溶液。
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中,能再繼續溶解某種物質的溶液。
2、轉換
飽和→不飽和:加溶劑、改變溫度
不飽和→飽和:加溶質、蒸發水、改變溫度
三、溶解度
1、定義:在定溫下,物質在100g溶劑(水)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克數。
符號:S
單位:g/100g水
2、氣體的溶解度:在標准大氣壓、一定溫度下,溶解在一體積水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氣體體積數
3、影響溶解度的因素
內因:溶質(劑)本身性質
外因:
• 固體:溫度(大多數固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 氣體:壓強、溫度(大多數氣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隨氣壓升高而增大)
少數固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變化不大:NaCl 極少數固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變小:Ca(OH)2 夏日夜晚魚、蝦浮在水面換氣 煮沸的水冷卻後不可再養魚
4、物質溶解能力大小分類(20攝氏度時每一百克水中)
0—0.01g:難溶
0.01—1g:微溶
1—10g:可(能)溶
10g以上:易溶
溶解是絕對的,不溶解是相對的
CO2溶於水:制汽水時必須加壓並保持低溫
5、根據溶解度的計算
原則: • 溫度一定 • 飽和狀態
公式
• s/100=m質/m劑
• s/100+s=m質/m液
四、溶質從溶液中析出
晶體:具有規則幾何形狀的固體 結晶:形成晶體的過程
• 蒸發結晶(蒸發溶劑):適用於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的固體
• 降溫結晶:適用於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固體
五、溶液的組成和溶質質量分數
1、溶液的組成:溶質、溶劑
m液=m質+m劑(體積不可加減)
2、溶質的濃度:溶質的量與溶液的量的比值
質量百分比濃度:c%=m質/m液ⅹ100%
體積比濃度:1:4的硫酸溶液(1——V質;4——V劑)
對於飽和溶液:
c%=s/s+100
3、配置一定濃度的溶液
(1)計算
(2)稱量、量取
(3)溶解
稀釋濃溶液則只需量取不稱量
只要背好概念,化學就能學好。
祝你學業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