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據2015年9月研究所官網信息顯示,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授權培養碩士、博士和建立博士後流動站的單位之一,享有化學一級學科和五個二級學科及工學二級學科「應用化學」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是中國科學院首批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
二級學科碩士點(6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應用化學
二級學科博士點(6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應用化學 標識以苯環為基礎設計要素,下方的「CIAC」為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的英文縮寫。
標識中的橢圓是地球的造型,藉以隱喻化學廣闊的發展空間。聚攏和永續流動的態勢極好地體現了應化所協力精進的團隊精神和強勁的凝聚力。
橢圓內部的苯環呈上升趨勢,下方有序的速度線使其具有一顆飛翔行星的速度、力量和輝煌,不僅象徵應化所的活力、動力和創造力,也寓意著應化人積極進取、追求卓越的人生信念和搏擊精神。苯環沖破橢圓的開放態勢,打破了封閉式造型的刻板和單調,形象地表現了科學無止境的含義,更是應化人開放的科學理念的體現。
標識的基礎色為「應化藍」。藍色代表嚴謹、科學、規范、求實,象徵科學、誠信的治學精神,與應化所「應用化學,追求卓越」的核心理念相吻合。 序號姓名任職時間備注1閆沛霖1948.12~1949.8閻沛霖所長為兼職2佟城1948.12~1952初時為副所長,但主持工作3武衡1949.8~1954.64吳學周1954.6~1983.55孫書棋1983.5~1985.26王佛松1985.2~1988.107倪嘉贊1988.10~1992.48汪爾康1992.4~1996.49李濱耀1996.4~2000.710王利祥2000.7~2008.10參考資料:
㈡ 我想知道中科大長春應化所怎麼樣
中科大長春應化所很好。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主要研究領域有聚焦資源與環境、先進材料和新能源三大領域;開發稀土、二氧化碳、植物、水四類資源;發展先進結構、先進復合、先進功能三類材料;開拓清潔能源、儲能、節能三類技術。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始佔地面積15.1萬平方米;建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分析測試中心、2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
科研成就: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共取得科技成果1200多項,創造了多項「中國第一」,其中包括鎳系順丁橡膠、火箭固體推進劑、稀土萃取分離、高分子熱縮材料等重大科技成果440多項。
榮獲國家自然、發明、科技進步獎58項,院省(部)級成果獎380多項;申請國內和國際專利1700多項、授權900多項;發表科技論文14000多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㈢ 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的博士待遇怎麼樣,一個月有多少錢
你是指在應化所讀博士研究生啊,還是博士畢業了在那工作呀,還是在那讀完了博到別處工作呀?
讀研究生的話按中科院的標准補助,大概1000到1200左右。
畢業在那工作的話大概5000多,看專業和崗位,還有成果。
到別處工作就不好說了,進外企的話一個月一兩萬也說不定,民營的話在上海能拿一萬多,別處就不好說了。
㈣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單位性質是事業單位、還是企業
是事業單位。
㈤ 長春應化所怎麼樣
長春應化所 即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建於1948年12月。現有職工1010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6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3人,博士生導師110餘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300餘人。長春應化所是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技術創新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性化學研究所,主要突出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稀土化學與物理和電分析化學等具有明顯優勢的學科領域的綜合集成開展研究工作,現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電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稀土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㈥ 為什麼那麼多人建議不要考長春應化所
因為地域、實力、生源。
長春雖是省會但比較沒落,第一次在長春坐公交車,吱嘎吱嘎冒著柴油味道的老車,我彷彿夢回200x年,吸引優秀教師能力不足,近些年有能力的導師走了好幾個。
有的組還行,部分混日子,卡你文章逼你轉博幹活,還有夫妻檔的組就不說了,要來的一定打聽清楚。等畢業出了長春,還不如本科一般碩博發達地區985認可度高。
每年都招不滿,調劑都分好幾波才能收齊,水平參差不齊,雖然卡本科院校,面上看生源質量還行,其實很大部分成績300出頭就收了,叫優秀生源很勉強。
優點:工資是真的高一個月大幾千,相對長春消費水平很ok了,有的組實力很強,擴招分數線低,過線打聽好老師本科一般的來也不虧,985211的就別湊這個熱鬧了,還不如985高校或化學所化物所等研究所或者出國香。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建於1948年12月,1952年8月,改稱「中國科學院長春綜合研究所」;位於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化學部分與中國科學院物理化學所合並組成「中國科學院應用化學研究所」。
1978年12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現已發展成為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技術創新研究及產業化於一體,在國內外享有崇高聲譽和影響的綜合性化學研究所,成為我國化學界的重要力量和創新基地。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主要研究領域有聚焦資源與環境、先進材料和新能源三大領域;開發稀土、二氧化碳、植物、水四類資源;發展先進結構、先進復合、先進功能三類材料;開拓清潔能源、儲能、節能三類技術。
據2018年7月研究所官網信息顯示,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始佔地面積15.1萬平方米;建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分析測試中心、2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
現有職工895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6人、研究員140人,萬人計劃16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7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3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獲得者38人,有4個團隊獲國家重點領域創新團隊、5個研究團隊入選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㈦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怎麼樣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更多信息和資訊。
㈧ 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與重慶大學哪個好
都不錯。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始建於1948年12月,經過幾代應化人的不懈努力,現已發展成為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技術創新研究及產業化於一體,在國內外享有崇高聲譽和影響的綜合性化學研究所,成為我國化學界的重要力量和創新基地。
譽為「中國應用化學的搖籃」;先後榮獲 「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多種榮譽稱號,不斷為我國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創新貢獻。
國教育部直屬,由教育部、重慶市、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選「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為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波大學聯盟、一帶一路高校聯盟、「長江—伏爾加河」高校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