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當一名出色的生物化學家應具備哪些條件
現在很少有單純做生化的實驗室,大多數都是生化、分子、細胞、遺傳、生理等手段一起用。不過如果摳字眼,生物化學的方法會更「化學」一些。具體來說大概是這樣的:
生物化學方法:質譜,色譜(過柱子),電泳,核磁,……
分子生物學方法:分子克隆(包括提質粒、酶切、連接、轉化等),DNA測序,……
細胞生物學方法:細胞培養,……
遺傳學方法:突變,雜交,……
一個典型的生物化學家做的事情是把各種物質從生物體中純化出來,包括蛋白、小分子化合物(比如氨基酸、脂質)等,研究其結構和性質。如果是酶,就研究進行何種酶促反應,把某個位點突變一下會對反應有何影響,把反應條件變一變(改離子強度、pH、金屬離子等)會對反應有何影響,等等等等。如果是小分子化合物,就研究是通過什麼途徑合成出來的,被哪些蛋白調節,等等等等。
不過,這幾乎是幾十年前的圖景了。我記得某個老師講過,很久以前,能夠同時做遺傳學和電生理學的實驗室都不多,兩種手段合起來算交叉學科研究。現在基本隨便找個實驗室,生化、細胞、分子的手段都是標配,二級學科的劃分也相對模糊。
『貳』 我想成為化學家
你去看看<<揭開原子秘密的人>>
1871年,盧瑟福誕生在紐西蘭的一個農村。他家人口很多,盧瑟福從小一邊上學一
邊幫著家裡干農活。
少年時的盧瑟福是個很愛動腦筋的孩子,尤其喜歡自己動手做些小玩意。他曾經「發
明」了一種可以發射「遠射程炮彈」的玩具火炮,還巧妙地設計出增加炮擊距離的方法。有
一次,家裡的大鍾壞了,盧瑟福便動手把鍾拆開來,他的兄弟姐妹都認為一定會受到父母的
責罰,但盧瑟福竟把鍾修好了,而且以後還走得很准。後來,他還自製了一架照相機,自己
拍攝,自己沖洗,成了個攝影迷。
24歲時,盧瑟福獲得一筆獎學金,來到英國劍橋大學凱文迪許實驗室進行深造。從
此,他開始了在英國的科學研究生活。37歲那年,由於他對於放射性現象研究的傑出成
就,他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但他並沒有滿足,決心對原子進行更深入的探索。
早在古希臘時代,就有人提出,自然界天地萬物是由原子構成的。長期以來,人們一直
認為原子是物質最小的單位,是不可分割的,它的形狀像個實心小球。而此時隨著科學的發
展,一些科學家認識到原子內部還有著更小的單位,盧瑟福的老師湯姆遜就持這一種觀點。 文章來源:61童話網,網址:http://www.61tonghua.com
他們認為,原子的模樣像西瓜,瓜瓣就像是原子內均勻分布的正電荷,而瓜子就是電子。
「原子果真像老師所說的那樣嗎?「盧瑟福想通過實驗來探究一下自己一直思索的這個問題。
他想,如果原子果真像個西瓜,那麼,如果用比原子更小的粒子作「炮彈」來轟擊它,
就一定很容易地穿過它而筆直地前進。於是,他決定用一種叫做「a「的粒子做「炮彈」,
來轟擊原子,看看會發生什麼情況。
然而,要做這個實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設計一套專門儀器外,實驗本身就像
是用機關槍掃射幾個散落在茫茫草原中的小核桃一樣的困難。
在年輕的助手和幾個學生幫助下,盧瑟福終於設計出了一個試驗裝置:
一個「a」射線的放射源,就像一挺機關槍,一個金屬箔作靶子,就像放核桃的草地,
在它的旁邊放一個硫化鋅的熒光屏,屏後安裝一架顯微鏡,來觀察實驗的情況。
實驗開始了,發射源發射出的「a」粒子「炮彈」,以每秒2000米的速度穿過金屬
箔,在漆黑的實驗室里,熒光屏上出現了點點閃光。 文章來源:61童話網,網址:http://www.61tonghua.com
「這是怎麼會事呢?」學生們問道。
「這說明絕大多數a粒子穿過金屬靶子飛走了,只有個別a粒子被彈了回來。」盧瑟福說。
可這意味著什麼呢?盧瑟福陷入了沉思。
實驗使盧瑟福感到驚嘆,他開始了連續不停的實驗和思考,像著了魔一樣整日整夜地呆
在實驗室里。管理實驗大樓的工友搞不清他是否離開過,他的妻子兒女也難得見他一面。一
天清晨,盧瑟福興沖沖地沖進了辦公室,對著正在整理東西的助手,大聲地說道: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原子到底是什麼樣子我知道了。」略一停頓,他又說:「它大
致可以設想為一個小的太陽系。」助手怔怔地看著他,聳了聳肩說:
「什麼?您是說我們在一個看不見的世界裡當了普羅米修斯嗎?——普羅米修斯是希臘
神話中為人類送來火種的神。「是的,就像是太陽系。」盧瑟福繼續解釋到,「原子既不是
像小實心球,也不像西瓜,它的中心有個小的、帶陽電的核,而帶陰電的電子在圍繞著這個
核飛轉。這就如同:原子核是太陽,電子就像行星,繞著太陽轉……
文章來源:61童話網,網址:http://www.61tonghua.com
「那麼,a粒子被彈回來的現象怎麼解釋呢?」助手問他。「這是因為原子內部大部分
是空隙,所以比原子更小的粒子能很容易穿過;又因為當中有個核,a粒子碰上這個堅硬的
核就會被彈了回來。
盧瑟福終於打開了原子神秘之宮的大門!他的這一嶄新的原子結構理論,具有劃時代的
意義。從此,原子學和原子核物理學便誕生並發展起來。
1919年,盧瑟福用人為的方法第一次分裂了原子,他用a粒子轟擊氮原子,使它變
成了一個氧原子和一個氫原子。1926年,在他的指導下,兩個年輕研究人員瓦耳順和科
克拉夫特設計出了一架巨型原子搗碎機,用這架儀器,他們把輕金屬鋰轉變為氦。
一時間,報紙新聞把這一消息迅速傳遍了全球。
一些人們驚慌地說:「原子分裂了,世界是否已經到了末日?」「人工可以製造黃金
了,貨幣就要貶值!」
但是,科學家們清醒地預感到:世界迎來了一個新的時代——原子時代。
1933年,62歲的盧瑟福仍在不知疲倦地進行著研究工作。就在這一年,他又發現
文章來源:61童話網,網址:http://www.61tonghua.com
和命名了質子——氫原子核,並預言核內存在著中子。
由於他卓越的成就和影響,多種榮譽和獎賞不斷向他涌來。英國皇家學會授予他最高獎
章——科柏萊獎章。幾十所大學和科學團體爭相授予他榮譽學位和學籍。在巨大的榮譽面
前,盧瑟福仍然保持著謙虛的態度,從不誇耀自己的成績。1937年10月,盧瑟福由於
長期緊張地工作,積勞成疾,在英國劍橋醫院與世長辭。
為紀念這位傑出的科學家,英國皇家學會在一所實驗室門前,為他雕塑了一座半身銅
像。每年都有很多人來到他的墓碑前,向這位揭開原子秘密的先驅者表示深深的懷念與敬意。
現在知道怎麼做了吧!!!!!!!!!
『叄』 如何使自己成為一名化學家
請問你是那個專業的,突然的一天對化學感興趣,你就真心為自己一時的沖動去獻出自己的一生嗎?你知道要想成為一名化學家得付出多少的努力與汗水嗎?
『肆』 我想當化學家,現在想探究些東西,但沒條件
試劑商店不賣有情可原。如果你真的喜歡化學,可以讓你的父母幫你買,然後弄一個自己的小實驗室。相信你的父母會支持你的。
『伍』 什麼人適合當化學家
基本的專業知識,並且要有耐心和善於思考的性格。還有就是要有受傷的心裡准備,有些化學實驗很危險
『陸』 巴斯德是如何一步一步成為化學家的
巴斯德是一位法國製革工人、拿破崙軍隊的退伍軍人的兒子,小時候家境貧困。巴斯德勤奮好學,再加上聰明伶俐,頗具藝術天分,很有可能成為一名畫家。然而,他19歲時放棄繪畫,而一心投入到科學事業中。
巴斯德最早是從事化學方面的研究工作——關於酒石酸的光學性質。他通過實驗制備了19種不同的酒石酸鹽和外消旋酒石酸鹽的晶體。在顯微鏡下檢查時,他發現,這些晶體能用機械的方法分作兩類——左旋和右旋晶體,它們具有旋光數值相同,但旋光方向相反的偏振光特性,從而揭示了酒石酸的「同分異構現象」。
巴斯德在化學領域的傑出成就,受到人們的重視並獲得了榮譽。然而,他並未將自己的視線僅僅停留在化學領域,而是將實驗化學的原理、技能等廣泛地應用於發酵問題,從而開辟了人類科學歷史的新紀元。
『柒』 如何成為一名化學家
天賦很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捌』 成為一位生物化學家要具備那些條件
首先要有所有科學傢具有的刻苦鑽研 積極進取的精神
有了這些精神才能做好科學研究 不管是什麼學科的研究都是這樣的
再者生物化學家要通曉生物知識和化學知識,要對其中兩者之間的練習有很深刻的理解 在研究的過程中面對枯燥乏味的事情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玖』 怎麼成為化學家
化學家這個詞太空泛了吧……啥能叫家啊,水平很高的啊。說真的,好好學,成個研究員還是可能的,不是特別有天賦的話成為化學家很難的啊!!那個需要很多的機遇和靈感。順便表示化學的領域很多的,一般人很難全部精通,所以選一個很感興趣的,然後好好奮斗,多多看書,最重要的是要記得多做實驗,紙上談兵是不行的!
『拾』 想當一個研究化學的化學家,大學選什麼專業,之後還有什麼流程
少年有這個理想是難能可貴的。化學分很多個分支,傳統的比如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等,新興的比如高分子化學,分得越來越細也越來越深,太繁雜了我也例舉不過來。具體看你感興趣哪個專業,既然你喜歡化學你就應該了解化學,你可以自己去了解下這方面的相關信息,網上都可以收索到。
話又說回來,本科具體是什麼化學專業也不重要,上了大學基本靠自己,4年枯燥的課程你基本很難獲得什麼有活力的思想。要靠自己去發現去學習,所以上大學重點不是選什麼化學專業,而是你要耐得住寂寞,把握好4年時間好好積累相關的知識。
另外,本科基本是摸不到什麼實質性的研究工作的,要到博士才能說開始研究什麼什麼。所以還是厚積薄發,耐住寂寞。本科好好學,研究生踏實做,相信到博士能有所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