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是什麼
應該是:CO2+H2O===(光照,葉綠素)C6H12O6+O2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規模最大的無機物轉變為有機物(每年約可合成4250億噸)的過程,也是太陽能轉變為化學能並蓄積在合成的有機物中(每年約6.3×1015兆焦)的過程。地球上只有綠色植物(還有光合細菌)能通過光合作用,直接從太陽光截獲能量,並利用它將無機物(二氧化碳)還原成有機物,作為自身的養料。其他生物(包括人類在內)不能直接利用太陽能,而是直接或間接依靠綠色植物光合作用所提供的有機物和能量進行生命活動。因此,光合作用保證了整個生物界生命活動的進行和生命的延續。由於光合作用同化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因此使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含量長期以來保持基本穩定。另外,光合作用對生物進化也有重要意義。地球上原始大氣中幾乎沒有游離的氧,約在30億年前,出現了最早具有光合能力的藍藻,地球上開始有了氧氣的積累,為需氧生物的發生、發展創造了條件。由此可見,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繁榮和發展的根本源泉。
❷ 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
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12H2O+6CO2→(與葉綠素產生化學作用)C6H12O6(葡萄糖)+6O2+6H2O。
注意:上式中等號兩邊的水不能抵消,雖然在化學上式子顯得很特別。原因是左邊的水,是植物吸收所得,而且用於製造氧氣和提供電子和氫離子。而右邊的水分子的氧原子則是來自二氧化碳。
為了更清楚地表達這一原料產物起始過程,人們更習慣在等號左右兩邊都寫上水分子,或者在右邊的水分子右上角打上星號。
(2)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怎麼寫擴展閱讀: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分為光反應和碳反應兩個步驟如下:
1、光反應階段的特徵是在光碟機動下水分子氧化釋放的電子通過類似於線粒體呼吸電子傳遞鏈那樣的電子傳遞系統傳遞給NADP+,使它還原為NADPH。電子傳遞的另一結果是基質中質子被泵送到類囊體腔中,形成的跨膜質子梯度驅動ADP磷酸化生成ATP。
反應式:12H2O+陽光→12H2+6O2[光反應]
2、暗反應階段是利用光反應生成NADPH和ATP進行碳的同化作用,使氣體二氧化碳還原為糖。由於這階段基本上不直接依賴於光,而只是依賴於NADPH和ATP的提供,故稱為暗反應階段。
反應式:12H2(來自光反應)+6CO2→C6H12O6(葡萄糖)+6H2O[碳反應]
❸ 光合作用相關化學方程式
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是什麼
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
總反應方程式:CO2 + H2018 ——→ (CH2O) + O218
注意: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全部來自水,光合作用的產物不僅是糖類,還有氨基酸(無蛋白質)、脂肪,因此光合作用產物應當是有機物。
各步分反應方程式:
H20→H+ O2(水的光解)
NADP+ + 2e- + H+ → NADPH(遞氫)
ADP→ATP (遞能)
CO2+C5化合物→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C3化合物→(CH2O)+ C5化合物(有機物的生成)
光合作用的過程
整個光合作用大致可分為下列3大步驟:
①原初反應,包括光能的吸收、傳遞和轉換;
②電子傳遞和光合磷酸化,形成活躍化學能(ATP和NADPH);
③碳同化,把活躍的化學能轉變為穩定的化學能(固定CO2,形成糖類)。
❹ 初三光合作用化學方程式是什麼
總方程式6CO₂+6H₂O( 光照、葉綠體)→C₆H₁₂O₆[(CH₂O)ₙ]+6O₂
光合作用的實質是把CO2和H2O轉變為有機物和把光能轉變成ATP中活躍的化學能再轉變成有機物中的穩定的化學能;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葡萄糖和氧氣。
光合作用的能量轉化過程
光能→電能→ATP中活躍的化學能→有機物中穩定的化學能→ATP中活躍的化學能。
植物與動物不同,它們沒有消化系統,因此它們必須依靠其他的方式來進行對營養的攝取,植物就是所謂的自養生物的一種。
對於綠色植物來說,在陽光充足的白天(在光照強度太強的時候植物的氣孔會關閉,導致光合作用強度減弱),它們利用太陽光能來進行光合作用,以獲得生長發育必需的養分。
❺ 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怎麼寫
光合作用
h2o→2h+
1/2o2(水的光解)
nadp+
+
2e-
+
h+
→
nadph(遞氫)
adp+pi→atp
(遞能)
co2+c5化合物→2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2c3化合物+4nadph+atp→(ch2o)+
c5化合物+h2o(有機物的生成或稱為c3的還原)
atp→adp+pi(耗能)
有氧呼吸公式
第一階段
c6h12o6酶→細胞質基質=2丙酮酸+4[h]+能量(2atp)
第二階段
2丙酮酸+6h2o酶→線粒體基質=6co2+20[h]+能量(2atp)
第三階段
24[h]+6o2酶→線粒體內膜=12h2o+能量(34atp)
總反應式
c6h12o6+6h2o+6o2酶→6co2+12h2o+大量能量(38atp)
無氧呼吸公式:
酒精發酵: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橫線應改為箭頭,上標:酶)
乳酸發酵:c6h12o6----2c3h6o3+能量
(橫線應改為箭頭,上標:酶)
❻ 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是什麼
1、光反應
光合作用的過程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從表面上看,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似乎是一個簡單的氧化還原過程,但實質上包括一系列的光化學步驟和物質轉變問題。根據現代的資料,整個光合作用大致可分為下列3大步驟:
①原初反應,包括光能的吸收、傳遞和轉換;
②電子傳遞和光合磷酸化,形成活躍化學能(ATP和NADPH);
③碳同化,把活躍的化學能轉變為穩定的化學能(固定CO₂,形成糖類)。
在介紹光合作用反應過程前,對光合作用過程中涉及的光合色素及光系統進行一定的了解是必要的。
❼ 光合作用的化學式表達式
❽ 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
「光合作用的反應式為6CO2+12H2O→C6H12O6+6O2+6H2O。包括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過程。需要具備光照條件和葉綠體。光合作用的實質就是把CO2和H2O轉變為有機物並把光能轉變成ATP中活躍的化學能再轉變成有機物中的穩定的化學能。」
❾ 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6CO₂ + 12H₂O → C₆H₁₂O₆ + 6O₂ + 6H₂O + 能量
能量轉化過程:光能→電能→ATP中活躍的化學能→有機物中穩定的化學能→ATP中活躍的化學能。
綠色植物利用太陽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製造有機物質並釋放氧氣的過程,稱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有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並釋放出能量。
當特殊葉綠素a對(P)被光激發後成為激發態P*,放出電子給原初電子受體(A)。葉綠素a被氧化成帶正電荷(P+)的氧化態,而受體被還原成帶負電荷的還原態(A-)。氧化態的葉綠素(P+)在失去電子後又可從次級電子供體(D)得到電子而恢復電子的還原態。
這樣不斷地氧化還原,原初電子受體將高能電子釋放進入電子傳遞鏈,直至最終電子受體NADP+。同樣,氧化態的電子供體(D+)也要想前面的供體奪取電子,一次直到最終的電子供體水。
(9)光合作用的化學方程式怎麼寫擴展閱讀:
光系統Ⅱ→初級接受者→質體醌(Pq)→細胞色素復合體→質體藍素(含銅蛋白質,Pc)→光系統Ⅰ→初級接受者→鐵氧化還原蛋白(Fd)→NADP還原酶
非循環電子傳遞鏈從光系統Ⅱ出發,會裂解水,釋出氧氣,生產ATP與NADPH。
NADPH的合成沒有如此戲劇化,就是把送來的電子與原本存在於基質內的氫離子與NADP合成而已。值得注意的是,光合作用中消耗的ATP比NADPH要多得多,因此當ATP不足時,相對來說會造成NADPH的累積,會刺激循環式電子流之進行。
葉綠素a、b的吸收峰過程:葉綠體膜上的兩套光合作用系統:光合作用系統Ⅰ和光合作用系統Ⅱ,(光合作用系統一比光合作用系統二要原始,但電子傳遞先在光合系統二開始)在光照的情況下,分別吸收680nm和700nm波長的光子(以藍紫光為主,伴有少量紅色光),作為能量。
從水分子光解過程中得到電子不斷傳遞,(能傳遞電子得僅有少數特殊狀態下的葉綠素a)最後傳遞給輔酶二NADP。
❿ 光合作用化學方程式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應和暗反應:
1.光反應:水的光解:2H2O---- 4[H]+O2
ATP的合成:ADP+Pi+能量------ATP
2.暗反應:CO2的固定:CO2 +C5-----2C3
C3的還原:2C3+[H]+ ATP----(CH2O)+C5+H20
每一步一般都需要酶的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