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學燒傷的急救措施
化學物品燒傷比單純的熱力燒傷為復雜,由於化學物品本身的特性,造成對組織的損
傷不同,所以在急救處理上有其特點。
下面就常見的幾種化學燒傷分述如下:
一、強酸類
強酸類如鹽酸、硫酸、硝酸、王水(鹽酸和硝酸).石炭酸等,傷及皮膚時,因其
濃度、液量、面積等因素不同而造成輕重不同的傷害。酸與皮膚接觸,立即引起組織
蛋白的凝固使組織脫水,形成厚痂。厚痂的形成可以防止酸液繼續向深層組織浸透,
減少損害.對傷員健康極為有利.
鹽酸、石炭酸的燒傷,創面呈白色或灰黃色;硫酸的創面呈棕褐色;碳酸的創面呈
黃色。
如系通過衣服浸透燒傷,應即刻脫去,並迅速用大量清水反復地沖洗傷面.充分
沖洗後也可用中和劑——弱鹼性液體如小蘇打水(碳酸氫鈉),肥皂水沖洗。石炭酸燒
傷用酒精中和。硝酸燒傷用攸瑣溶液中和,效果更好.但若無中和劑也不必強求,因
為充分的清水沖洗是最根本的措施。
二、強鹼類
強鹼類如苛性鹼(氫氧化鉀、氫氧化鈉)、石灰等。
強鹼對組織的破壞力比強酸為重,因其滲透性較強,深入組織使細胞脫水,溶解
組織蛋白,形成強鹼蛋白化合物而使傷面加深.
如果鹼性溶液浸透衣服造成的燒傷,應立即脫去受污染衣服,並用大量清水徹底
沖洗傷處.
充分清洗後,可用稀鹽酸、稀醋酸(或食醋)中和劑.再用碳酸氫納溶液或鹼性肥
皂水中和.根據情況,請醫生採用其他措施處理。
三、磷
磷燒傷,在工農業生產中常能見到,在戰時磷彈爆炸也常造成燒傷。磷及磷的化
合物在空氣中極易燃燒,氧化成五氧化二磷。傷面在白天能冒煙。夜晚可有磷光.這
是磷在皮膚上繼續燃燒之故。因此傷面多較深,而且磷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被身
體吸收後,能引起全身性中毒.
磷對肝臟具有很強的毒性,引起肝細胞的壞死,肝脂肪性變;對血管損傷,可引
起廣泛的出血:對腎臟、心肌及神經都有毒性.
磷中毒病人一般情況衰竭,頭暈頭痛,全身乏力,肝區疼痛、腫大、出現黃疸,
肝功能不正常。尿少,尿檢查出現紅細腦、蛋白,也可以看到血尿,嚴重者尿閉。皮
下毛細血管出血,可見到紫癜(紅色的小出血點,壓之不褪色).肝臟受損嚴重者,可
發生中毒性肝炎,急性黃色肝萎縮而致死。
急救處理的原則是滅火除磷、然後用有關液體包紮。如磷仍在皮膚上燃燒,應迅
速滅火,用大量清水沖洗.沖洗後,再仔細察看局部有無殘留磷質,也可在暗處觀察
,如有發光處,用小鑷子夾剔除去,然後用浸透l%的硫酸銅紗布敷蓋局部,以使殘留
磷生成黑色的二磷化三銅,然後再沖去。也可以用3%雙氧水或5%碳酸氫納溶液沖洗,
使磷氧化為磷酐。如無上述葯液,可用大量清水沖洗局部。
一般燒傷多用油紗布局部包紮,但在磷傷時應禁用.因磷易溶於油類,促使機體
吸收而造成全身中毒,而改用2、5%碳酸氫鈉溶液陋敷兩小時後,再用干紗布包紮.
對於全身申毒者,主要是採取保護肝臟的療法,如靜脈注射50%高滲葡萄糖液,
或靜脈點滴5一10%的葡萄糖液,加入大量的維生素C。服用其他保肝葯物如肝泰樂。
腎臟損傷出現蛋白尿、血尿者,可應用鹼性葯物如碳酸氫鈉注射,卧床休息。對出血
者,應用維生素K。對出現休克或其他嚴重情況,進行對症處理。
2. 化學燒傷需要怎麼處理
1,迅速脫離污染物,並立即用流動冷水沖洗20~30分鍾以上.有時應先拭去創面上 的化學物質(如干石灰粉),再用水沖洗,以避免與水產生大量熱,造成創面進一步損害.沖洗完後可再用中和劑,中和時間不易過久,片刻之後再用流動水沖洗.
2,及時確認是否伴有化學物質中毒,並按其救治原則及時治療.如一時無法獲得解毒劑或肯定致毒物質時,可先用大量高滲葡萄糖和維生素C靜點,給氧,輸新鮮血液等,如無禁忌,及早應用利尿劑,然後,據情況選用解毒劑.
3,燒傷病毒按燒傷的治療方法進行休克復甦及創面處理.早期切除Ⅲ茺焦痂,消除深Ⅱ度創面壞死組織,以切斷毒物來源.
4,及時處理合並症及並發症,必要時請相關科室協助診治.
3. 化學灼傷的一般急救方法
1、眼睛灼傷或掉進異物一旦眼內濺入任何化學葯品,立即用大量水緩緩徹底沖洗。實驗室內應備有專用洗眼水龍頭。洗眼時要保持眼皮張開,可由他人幫助翻開眼瞼,持續沖洗15分鍾。忌用稀酸中和濺入眼內的鹼性物質,反之亦然。對因濺入鹼金屬、溴、磷、濃酸、濃鹼或其它刺激性物質的眼睛灼傷者,急救後必須迅速送往醫院檢查治療。
4. 如何處理化學燒傷
建築施工現場常見的化學燒傷為各種酸(如硫酸、鹽酸、硝酸等)、鹼(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生石膏等)燒傷,症狀各不相同。如果化學物質不慎進入眼內,切忌用水或手帕揉擦,以免增加創傷。現場強酸、強鹼、生石灰等燒傷常採取以下急救方法。
強酸燒傷急救
(1)立即用大量溫水或大量清水反復沖洗皮膚上的強酸,沖洗得越早、越干凈、越徹底越好,一點兒殘留也會使燒傷越來越嚴重。
(2)採用恰當的中和治療,如:酸燒傷可用2%蘇打水或3%食鹽水或肥皂水沖洗中和。
(3)切忌未經沖洗,急急忙忙地將病人送往醫院。
(4)用水沖洗干凈後,用清潔紗布輕輕覆蓋創面,送往醫院處理。
強鹼燒傷急救
(1)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復沖洗,至少沖洗20分鍾;鹼性化學燒傷也可用食醋來清洗,可用3%的硼酸水或2%醋酸溶液沖洗患處。以中和皮膚的鹼液。
(2)用水沖洗干凈後,用清潔紗布輕輕覆蓋創面,送往醫院救治。
生石灰燒傷急救
(1)應先用手絹、毛巾揩凈皮膚上的生石灰顆粒,再用大量清水沖洗。
(2)切忌先用水洗,因為生石灰遇水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熱量灼傷皮膚。
(3)沖洗徹底後快速送醫院救治。
5. 燒傷後的正確做法是怎麼樣的
發生燒傷事故後,若屬於小范圍、淺度的,應立即用冷水反復沖洗浸泡,30~60分鍾的降溫時間即可,但年齡較小的寶寶,不要浸泡太久,以免體溫下降過度造成休克;若是大面積燒傷應立即前往醫院進行治療。輕度燒傷者,先給燒傷的部位降溫後,把傷處的衣物慢慢地脫掉或用剪刀剪開,用干凈的綳帶包紮,然後立即前往醫院。
對於酸鹼等化學葯品、清洗劑等會造成化學性燒傷,即使少量接觸,也比一般熱性液體燙傷出現更嚴重的後果。而且除了物質本身的酸鹼性對皮膚有損傷,接觸後發生的化學反應會進一步加重損傷。一般酸鹼性液體燒傷,用干凈的軟布輕柔拭去身體上殘留的化學液體後,迅速用大量清水沖洗(硫酸、硝酸不宜直接用水沖洗);若比較嚴重時,用消毒敷料蓋在燒傷部位並加以包紮,然後送醫院治療。
千萬不要想著「酸鹼中和」,化學世界裡是一個平衡,但生活中,這樣會造成進一步的組織損傷,使原有的化學燒傷更加嚴重。一些所謂「偏方」的外敷葯膏葯汁,也會造成嚴重化學燒傷。另外,可以查看化學葯物容器上是否有急救指示,若有,則照著指示做。
如果眼睛被化學葯品灼傷,應立刻用清水由眼睛內角向眼睛外角徹底沖洗,再用消毒敷料或干凈布覆蓋眼睛並包紮,千萬不要揉眼睛,然後立刻去醫院治療。
(5)對於由化學物質所造成的燒傷應該怎麼做擴展閱讀
不要自己亂塗
一些燒傷處理的土方法,往傷口上塗抹醬油、抹鹽甚至抹牙膏,這類做法是不正確的,不但不能治療傷口,還可能造成創面污染,使傷情惡化。
有人往燒傷處塗酒精甚至抹碘酊,這也是不正確的。因為酒精和碘酊對新鮮的創面有刺激性,甚至會導致創面周圍的細胞進一步壞死、加深傷口。
一些人在燒傷的創面上用冰塊覆蓋,覺得這樣能降溫止痛。降溫的目的雖然是達到了,但是這類降溫方法太過劇烈,甚至把傷口的皮膚冷凍到零度以下,把傷口凍傷了,加劇了傷口的惡化。
6. 對於化學物質的灼傷應爭分奪秒進行搶救,正確的方法有哪些
如果您的眼睛不慎被酸鹼物質燒傷,您首當其沖要做的是立馬用大量的自來水或者涼開水沖洗您的眼睛。您可以躺著,頭側向一邊,然後將水從鼻側的眼角往外沖,但是水流不能太猛。在沖洗的過程中,可以不斷的扒起您的上下眼皮,使水流沖洗到更深的部位,將化學物質進行及時的稀釋。沖洗時間一般在10-30分鍾,然後立即送往進行救治。
化學性眼外傷現場急救處理的原則是爭分奪秒,因地制宜,徹底沖洗
趕快利用就近水源充分沖洗眼部,再立即送急救,未到前別亂滴眼水或用化學液體中和劑沖洗或眼部滴用麻醉緩解疼痛
7. 化學燒傷是哪些物質引起的 燒傷後要如何處理
化學燒傷大多數是由於設備故障、違章操作或個人防護不當等原因所造成的。
1、設備故障
設備泄漏,管道阻塞,橡皮管接頭脫落、破裂,玻璃儀器破碎或閥門失靈等常易造成物料濺出。
2、違章操作
反應失控超溫,壓力過高,搬運時容器蓋未蓋緊或相互碰撞,工作時粗心大意開錯閥門,未穿戴防護用品等。
3、檢修事故
檢修時管道內殘留料液濺出,配料、放料、清洗容器時料液濺出、爆炸等。
化學燒傷後的處理措施
1、高溫礦渣燒傷處理援救方案
(1)立即將傷員救出燒傷現場。
(2)迅速熄滅被燒著的衣服鞋帽,並脫掉燒壞的衣物。
(3)立即用大量自來水沖洗創面3-5分鍾,入口內和鼻腔內進入火灰,要立即漱口和清理,如眼內有礦灰要用植物油或石蠟油棉簽蘸去顆粒。
(4)視傷情需送醫院治療的,要立即由專人護送,用干凈的布覆蓋創面,以防途中發生意外。
2、強酸類
強酸類如鹽酸、硫酸、硝酸、王水(鹽酸和硝酸)。石炭酸等,傷及皮膚時,因其濃度、液量、面積等因素不同而造成輕重不同的傷害。酸與皮膚接觸,立即引起組織蛋白的凝固使組織脫水,形成厚痂。厚痂的形成可以防止酸液繼續向深層組織浸透,減少損害,對傷員健康極為有利。如現場處理及時,一般不會造成深度燒傷。更重要的是注意眼睛,鹽酸、石炭酸的燒傷,創面呈白色或灰黃色;硫酸的創面呈棕褐色;碳酸的創面呈黃色。
如系通過衣服浸透燒傷,應即刻脫去,並迅速用大量清水反復地沖洗傷面。充分沖洗後也可用中和劑--弱鹼性液體如小蘇打水(碳酸氫鈉)、肥皂水沖洗。石炭酸燒傷用酒精中和。硝酸燒傷用攸瑣溶液中和,效果更好。但若無中和劑也不必強求,因為充分的清水沖洗是最根本的措施。
3、強鹼類
強鹼類如苛性鹼(氫氧化鉀、氫氧化鈉)、石灰等。強鹼對組織的破壞力比強酸為重,因其滲透性較強,深入組織使細胞脫水,溶解組織蛋白,形成強鹼蛋白化合物而使傷面加深。如果鹼性溶液浸透衣服造成的燒傷,應立即脫去受污染衣服,並用大量清水徹底沖洗傷處。
充分清洗後,可用稀鹽酸、稀醋酸(或食醋)中和劑。再用碳酸氫納溶液或鹼性肥皂水中和。根據情況,請醫生採用其他措施處理。
4、磷
磷燒傷,在工農業生產中常能見到,在戰時磷彈爆炸也常造成燒傷。磷及磷的化合物在空氣中極易燃燒,氧化成五氧化二磷。傷面在白天能冒煙。夜晚可有磷光。這是磷在皮膚上繼續燃燒之故。因此傷面多較深,而且磷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被身體吸收後,能引起全身性中毒。
急救處理的原則是滅火除磷、然後用有關液體包紮。如磷仍在皮膚上燃燒,應迅速滅火,用大量清水沖洗。沖洗後,再仔細察看局部有無殘留磷質,也可在暗處觀察,如有發光處,用小鑷子夾剔除去,然後用浸透l%的硫酸銅紗布敷蓋局部,以使殘留磷生成黑色的二磷化三銅,然後再沖去。也可以用3%雙氧水或5%碳酸氫納溶液沖洗,使磷氧化為磷酐。如無上述葯液,可用大量清水沖洗局部。
一般燒傷多用油紗布局部包紮,但在磷傷時應禁用。因磷易溶於油類,促使機體吸收而造成全身中毒,而改用2.5%碳酸氫鈉溶液陋敷兩小時後,再用干紗布包紮。對於全身中毒者,主要是採取保護肝臟的療法,如靜脈注射50%高滲葡萄糖液,或靜脈點滴5一10%的葡萄糖液,加入大量的維生素C。服用其他保肝葯物如肝泰樂。腎臟損傷出現蛋白尿、血尿者,可應用鹼性葯物如碳酸氫鈉注射,卧床休息。
8. 酸鹼類化學燒傷,急救處理首選的方法是清水沖洗嗎
是的,酸鹼類化學灼傷後應該立即脫去或剪去污染的工作服、內衣、鞋襪等,迅速用大量的流動水沖洗創面,至少沖洗10~20分鍾,之後塗抹相關的葯品。因生石灰引起的灼傷,要先清掃掉沾在皮膚上的生石灰,再用大量的清水沖洗,以免石灰遇水生熱加重傷勢。
若為眼睛灼傷,應該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傷員也可把面部浸入充滿流動水的器皿中,轉動頭部、張大眼睛進行清洗,至少洗10~20分鍾,然後再用生理鹽水沖洗,並滴入可的松液與抗生素。
疾病病因:
酸鹼性是物質的化學性質之一,強酸或強鹼性物質可以通過物理接觸或蒸氣揮發滲入皮膚表層,刺激皮膚並對人體造成傷害,強酸性能使蛋白質變性,使皮膚變黃,強鹼性會破壞細胞中蛋白質和脂肪。酸鹼化學傷是一種常見的化學傷害。
1、酸性燒傷:酸對蛋白質有凝固作用。酸性溶液濃度較低時,僅有刺激作用;強酸能時組織蛋白凝固壞死。由於凝固的蛋白不溶於水,能組織酸性繼續向深層滲透,組織損傷相對較輕。
2、鹼性燒傷:常見由氫氧化納、生石灰、氨水等引起。鹼能溶解脂肪和蛋白質,與組織接觸後能很快滲透到深層和眼內,使細胞分解壞死。因此,鹼燒傷的後果要嚴重的多。
9. 化學灼傷的預防及緊急救治措施有哪些
化學灼傷的類型
人們通常把化學物質作用於機體,引起局部組織受損,並進一步導致全身性病理生理改變的過程稱為化學灼傷。化學灼傷與由火焰、熱流、灼熱金屬等「過熱」直接引起的熱力灼傷不同,它不單純是指體表的皮膚灼傷,而且包括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罕見的泌尿生殖系統的灼傷。
在生產勞動和科學試驗中,大多數化學灼傷都是接觸對組織有破壞作用的腐蝕性物質引起的。搬運和傾倒裝有化學物質的敞口容器,劇烈化學反應時濺出和溢出化學物質,或從容器里漏出與噴出化學物質是引起化學灼傷的常見的原因。因此,往往導致爆炸性損傷、噴射性損傷、流注性損傷和跌落性損傷。
隨著石油化學工業的迅速發展,新工藝、新產品的不斷涌現,化學灼傷的類型隨之多樣化和復雜化。人們所遇到的化學灼傷除酸、鹼之外,還包括元素單體、化學毒性氣體、刺激性化合物等等,涉及的化學物質種類繁多,經常引起化學灼傷的工業用化學物質就有硫酸、鹽酸、硝酸、甲酸、乙酸、氫氟酸、氨、氨水、氫氧化鉀、氫氧化鈉和磷。而且灼傷部位、面積、深度、病程、預後比起熱力灼傷更為復雜。
及時有效的處理可以縮短致傷物質與機體組織的接觸時間,對致傷物質的接觸有很大的限製作用。因此,爭取時間及時正確地處理是化學灼傷急救的關鍵。
化學灼傷急救的要點
化學灼傷急救的要點:一要弄清化學性致傷物質的類別、濃度、作用方式、損傷范圍和程度;二要將傷者撤離現場,運送到空氣新鮮處,迅速脫去污染衣服,視情況採取保暖措施;三要對症採取創面處理、吸氧、鎮靜、止痛、解毒、抗休克等一系列治療措施。其中創面處理應達到如下要求:清除化學致傷物質,防止由創面吸收引起中毒,防止化學物質繼續作用於創面而使灼傷范圍擴大、加重灼傷深度或引起感染。
(1)對於皮膚灼傷,除了個別化學致傷物質(如生石灰、電石等)外,一般主張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創面,再以中和劑中和。由於致傷性化學物質與中和劑發生反應會產生大量的熱,加重原發性損傷,因此持續用清水清洗比單純用中和劑為好。沖洗時間一般在10~15分鍾左右(也有人主張15~30分鍾左右)。沖洗完畢後,局部再用中和劑,用中和劑的時間不宜過長,用後必須用水洗凈。然後用消毒敷料覆蓋創面,送醫院作進一步治療。
(2)當致傷物質是非水溶性物質時,可用植物油(如豆油、菜油等)或輕質汽油等對皮膚損害性小的溶劑進行清洗,用汽油時必須注意用量,防止吸收中毒。
(3)對於眼灼傷,要火速急救,防止貽誤時機而導致失明。要用大量的水沖洗15~20分鍾,水壓要低,沖洗時要將眼瞼翻轉。還有一種方法是,將臉浸入水中10分鍾左右,用力眨眼,抬頭呼吸的間隔時間要短。在沒有專門監護的情況下,不要用葯物中和,否則可能加重眼的損傷。因為化學性眼損傷的嚴重程度要在灼傷後數天才能完全反映出來,因此應將傷者及時送往眼科治療。
(4)對於消化道灼傷,可服黏膜保護劑,如蛋清、牛奶、稠米湯、麵糊等,以保護食道和胃黏膜。應盡量避免嘔吐而加重損傷。如傷者神志清醒並能吞咽,應讓其大量飲水。
(5)酸灼傷: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再用5%的飽和碳酸氫鈉水溶液洗滌中和,然後再用清水沖洗。也有人主張用5%的三乙醇胺溶液沖洗。
(6)鹼灼傷: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2%醋酸溶液洗滌中和,然後再用水沖洗;也可用2%硼酸水濕敷。
(7)溴灼傷:用水沖洗後,用硼酸水濕敷,或用高錳酸鉀水溶液沖洗,再以硫化鉀溶液洗滌。
(8)氫氟酸灼傷: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再用5%碳酸氫鈉溶液洗滌或濕敷,然後塗上甘油或調上如意黃金散。
(9)苯酚(石炭酸)灼傷:用大量的水沖洗,再以70%酒精洗滌,然後用硫酸鈉溶液濕敷。
(10)氧化鈣(生石灰)灼傷:先用植物油清除皮膚上沾染的石灰微粒,再用2%醋酸溶液洗滌。
(11)瀝青灼傷:以棉花蘸汽油或二甲苯清除粘在皮膚上的瀝青,然後塗上羊毛脂。
化學灼傷的預防措施
(1)在具有酸、鹼等腐蝕性物質或有化學灼傷危險的場所應裝設沖洗設備,如淋浴、沖眼噴頭,並配備好必要的中和劑。
(2)要加強有化學灼傷危險作業人員的安全衛生教育,講清危害性,增強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提高操作人員的操作技能及自我保護能力。
(3)配備具有防化性能的勞動防護用品,如眼鏡、面具、手套、袖套、鞋套、腿套、工作服等,並能正確使用。
(4)對有化學灼傷危險的物質盛裝容器上必須有醒目的標簽。
(5)對有化學灼傷危險的作業場所要設醒目的安全標志牌,提醒作業人員注意。
(6)如有可能,腐蝕物質的處理都應實行機械化或自動化。
10. 防治化學灼傷的方法有哪些
(1)皮膚組織接觸強氧化劑或還原劑可導致組織蛋白變性、凝固,局部形成灼傷焦痂;
(2)脂肪組織不斷溶解、破壞,損傷不斷向深層擴展,組織再生極為困難;
(3)破壞組織的膠體狀態和通透性,局部充血;
(4)破壞與麻痹皮膚神經末梢感受器,出現皮膚感覺麻木或痛覺過敏等;
(5)許多化學致傷物質可導致局部或全身性變態反應,如瀝青灼傷後出現的「光敏現象」;
(6)破壞酶系統或產生毒性物質,如鋅灼傷後產生的鋅蛋白可能引起「金屬鑄造熱」樣反應。
化學灼傷的防治
輕、中度化學灼傷應防治休克,一般不需輸液,可口服燒傷飲料,不伴顱腦損傷的傷員可給予鎮靜劑、止痛劑。局部進行創面清理,採取暴露療法或包紮療法,Ⅲ度創面自然脫痂或手術切痂植皮。
重度化學灼傷主要防止化學灼傷性休克,重視早期的血液動力學改變,維持電解質平衡和掌握液體需要量,休剋期間斷應用利尿劑,對呼吸道灼傷誘發的灼傷性休克,氣管切開,使用機械呼吸器,監測血氣指標。
灼傷感染是灼傷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可採用綜合治療措施:保護創面清潔,調整液體量,早期切痂、植皮,增強機體抗感染免疫能力,合理應用抗生素防止並發症發生,重症患者送危重搶救病房監護治療。
此外,可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必要時可給予完全胃腸道外營養支持治療,對嚴重病例可進行同種類化學物質灼傷康復血清注射,可增強免疫能力,對大面積化學灼傷或呼吸道灼傷,給予高壓氧艙治療,可減少創面滲出,提高植皮成活率,使全身症狀和呼吸系統症狀獲得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