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三化學各種離子的檢驗方法
鑒別H+
,用紫色石蕊溶液
變紅
鑒別OH-,用紫色石蕊溶液
變藍,酚酞試劑,弱鹼向強鹼的顏色變化由無色到橙紅到粉紅,加入CuSO4溶液產生藍色絮狀物
鑒別Na+,用焰色反應,火焰為黃色
鑒別Mg2+,用鹼性溶液(含有OH-),可產生白色渾濁
鑒別Ag+,用硝酸酸化後的BaCl2溶液等含有Cl-溶液,可產生白色沉澱(Ag+與SO4
2-同樣會形成白色沉澱,如果做推斷題的話,存在有Ag-,就不需要排除SO4
2-的干擾),或者用銀鏡反應
鑒別Ba
2+,用硝酸酸化的Na2SO4等含有SO4
2-的溶液,可產生白色沉澱
鑒別Ca
2+,用Na2CO3或者往溶液裡面吹氣,產生白色沉澱物,滴加HCl後白色沉澱物溶解,不可以用含有SO4
2-的溶液,因為CaSO4是微溶物,會干擾沉澱物是CaCO3的判斷
鑒別Fe
2+,先觀察溶液顏色,為淺綠色;用NaOH溶液,可見先有白色懸浮物出現,懸浮物馬上由白色變成灰綠色,最後變成紅褐色
鑒別Fe
3+,先觀察溶液顏色,為棕黃色;用NaOH溶液,可見馬上產生紅褐色懸浮物。
鑒別Cu
2+,觀察溶液顏色為藍色;用NaOH溶液,可見產生藍色沉澱
鑒別NH4+,加入NaOH溶液後加熱,可產生刺激性的氣體(氨氣)
鑒別I-,用澱粉溶液,可變藍色
鑒別Al
3+,用NaOH溶液,有白色沉澱;或者加濃氨水起初有白色沉澱,若繼續加氨水白色沉澱消失,變成溶液.
鑒別NO3-,濃縮溶液,加濃的硫酸和銅片共熱,有紅棕色氣體產生
鑒別Zn
2+,鋁加氨水,起初有白色沉澱,繼續加氨水,白色沉澱不溶解
我忘了還有什麼離子了,如果還有什麼漏的話提醒我補充一下哦...呵呵~
B. 鋇離子檢驗及離子方程式
Ag+
+
Cl-
=AgCl↓,通常在初中檢驗氯離子都用硝酸銀,因為初中所學的氯化鹽中,生成沉澱的只有氯化銀,其他的都溶於水,而銀不容易被腐蝕,只能用硝酸。
另外補充一些檢驗其他的酸根離子的方法:
硫酸根:Ba2+
+
SO4
2-
=BaSO4↓
鋇離子加硫酸根離
C. 求初中離子檢驗的方程式,要寫現象,還有一般的檢驗,SOS~~~~
初中化學物質的檢驗
(一)、離子的檢驗.
1、H+: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加入鋅粒
Zn+2H(+)=Zn(2+)+H2↑
2、OH-:酚酞試液/硫酸銅溶液
Cu+
+
2(OH)-
→
Cu(OH)2↓
3、碳酸根離子:稀鹽酸
4、氯離子: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氯離子
5、硫酸根離子:硝酸鋇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鹽酸再滴入氯化鋇
6、銨根離子:氫氧化鈉溶液並加熱,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7、銅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藍色沉澱則是銅離子
8、鐵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紅褐色沉澱則是鐵離子
(二)
、氣體的檢驗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氫氣: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罩一乾冷小燒杯,觀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變渾濁,則是氫氣.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4、氨氣:濕潤的紫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是氨氣.
5、水蒸氣:通過無水硫酸銅,若白色固體變藍,則含水蒸氣.
方程式我不帶了打了。。你就自己直接寫吧
D. 如何檢驗鋇離子
這里好多回答都是什麼啊,不懂別來瞎回答!
其實焰色,CrO4酸根都不錯,可惜樓主不讓用……
但這個用初中的方法也不難
為了檢驗Ba2+,需要排除Ca2+和Ag+
取少量的溶液,加入足量稀鹽酸,Ag+變為AgCl沉澱,過濾除去沉澱
得到含有Ba2+,Ca2+的溶液
再剩下就不是非常嚴謹了
滴加1滴硫酸,出現沉澱就有Ba2+,
這是因為Ba2+和Ca2+硫酸鹽的溶解性差別比較大(盡管一個微溶,一個難溶),一滴硫酸不足以使Ca2+沉澱,但可以使Ba2+沉澱(這個得需要以後的溶度積的知識),所以可以鑒別
或者像樓上說得,用EDTA
排除Ca2+會更好(這個大學再知道也不晚)
對於弱酸制強酸,這個得需要高中的知識。
簡單來說,
酸都會電離出H+
強酸之所以制弱酸,是因為弱酸酸根比強酸酸根更容易「搶」到H+,這也是強酸弱酸的一種性質(強酸弱酸定義初中沒有吧……)
比如CO32-就比Cl-容易得到H+
化學反應向容易反應的方向進行,所以宏觀上就是強酸制弱酸。
但正像剛說的:化學反應向容易反應的方向進行
有時候,搶H+遇上更強的「搶」離子,就是更強的「搶」離子先進行
比如出現沉澱就可以看作「搶」陽離子或陰離子
比如說AgCl比Ag2SO4更難溶,因此可以看作Ag+搶Cl-強於"搶"硫酸根
因此Ag2SO4可以轉化為AgCl
類似的你以後還會遇到
CuSO4+H2S=CuS+H2SO4
其中
H2S弱酸而H2SO4強酸
CuS難溶,CuSO4易溶,所以Cu2+搶S2-,生成CuS
這也就是「弱酸制強酸」,但並不是因為酸性的差別發生這個反應,而是溶解性的差別……
至於CaSO4
可溶於稀HCl生成CaCl2和H2SO4
是完全不對的!!!!
CaCl2易溶於水,而CaSO4微溶
所以利用「搶」離子的觀點可以看出
是CaCl2和H2SO4生成CaSO4……
再說一遍,這帖子中化學不好的就別再誤導人家了……
E. 如何檢驗溶液中有鋇離子 步驟是什麼
方法1、(1)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稀硝酸酸化(2)再加入稀硫酸。產生沉澱則含有鋇離子。
方法2、(1)用鉑絲沾取溶液(2)用火焰燒灼。觀察焰色反應,若焰色為黃綠色則含有鋇離子。
F. 檢驗鋇離子過程中的化學方程式
Ba+ + SO4 ﹣2=BaSO2↓
鋇離子遇硫酸根生產白色沉澱。
G. 如何檢驗硫酸根離子,氯離子,鋇離子,銀離子
1、加入適量鹽酸,排除Ag+的干擾,再引入SO42-, 有白色沉澱生成,切加入稀硝酸後沉澱不溶解
2、加入硝酸鋇溶液,排除SO42-的干擾, 加入鹽酸,有白色沉澱生成.
3、加入硝酸鋇溶液,排除SO42-的干擾,加入硝酸銀溶液,有不溶於稀硝酸的白色沉澱生成
4、加入鹽酸酸化,排除CO32-、SO32-的干擾, 引入硝酸鋇溶液, 有不溶於稀硝酸的白色襯墊生成
H. 怎麼檢驗鋇離子
硫酸根離子,與其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澱,但為排除鈣離子等的干擾,需加入稀硝酸,假如加入稀硝酸,沉澱不容,則含鋇離子,反之,則不含鋇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