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南大學考博:「表面化學及膠體化學」和「礦物加工學」2門專業課用什麼相互比較!
關於專業課的資料你可以到華慧考博網---資料下載里去看下,如有你所需要的資料,可以免費下載,或者是在 學習無憂 論壇進行搜索!
Ⅱ 膠體與表面化學
江水和河水中會因為含有一定的泥沙而形成膠體,海水中有大量的電解質,根據膠體的聚沉原理,當河水遇到海水時,其中的膠體就會聚沉,長年累月就會形成三角洲。
明礬在水中溶解之後,其中的鋁離子會發生水解形成膠體,膠體表面都會帶一定的電荷,對水中的雜質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水就會變清了。
豆漿是蛋白質的水溶液,蛋白質的分子大小已達到膠體的數量級,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也屬於膠體的范疇,加入電解質之後會發生聚沉,形成豆腐。所選擇的鹽的陽離子和陰離子所帶電荷數越大,聚沉效果越好。
忘了加鹽就不能沉澱了,雞蛋是以膠體形式存在的,應該是渾渾的液體吧,肯定不是沉澱了。
微球形硅膠應該是由硅酸鹽水解形成膠體,再使膠體相互聚合形成小球形成的。
Ⅲ 想考武漢大學的有機化學的研究生,想知道1:他們本科生用的什麼教材,我好開始看書
研究生就是研究生和本科不一樣
武漢大學2008年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及參考書目
來源: 點擊:734 發布時間:2007-08-07
武漢大學考研專業課輔導班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計劃招生人數
考 試 科 目
備 注
203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
(68752469)
140
070301無機化學
01 配位化學
02 功能材料化學
03 物理無機化學
04 固體化學
05 生物無機化學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
③638物理化學和有機化學
④876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復試筆試科目:
化學綜合知識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現代儀器分析②結構化學
070302分析化學
01 電分析化學
02 色譜學及相關分離分析技術
03 原子光譜/質譜分析
04 分子光譜分析
05 有機試劑及分子探針
06 表面分析
07 生物分析
08 現代儀器分析
09 分析儀器研製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
③638物理化學和有機化學或641普通生物學
④876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或879分子生物學
復試筆試科目:
化學綜合知識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現代儀器分析②結構化學
070303有機化學
01 有機合成化學
02 有機光電材料化學
03 生物有機化學
04 金屬有機化學
05 應用有機化學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
③638物理化學和有機化學
④876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復試筆試科目:
化學綜合知識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現代儀器分析②結構化學
070304物理化學
01 電化學
02 熱力學與熱化學
03 膠體與表面化學
04 結構與理論化學
05 化學動力學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
③638物理化學和有機化學
④876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復試筆試科目:
化學綜合知識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現代儀器分析②結構化學
070305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01 生物醫用高分子
02 天然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03 有機硅高分子
04 功能高分子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
③638物理化學和有機化學或639物理化學和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④876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復試筆試科目:
化學綜合知識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現代儀器分析②結構化學
★070320化學生物學
01 化學遺傳學
02 生物表面化學與納米生物醫學
03 生命動態過程化學
04 分子生物物理學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
③638物理化學和有機化學或641普通生物學
④876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或879分子生物學
復試筆試科目:
化學綜合知識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現代儀器分析②結構化學
080501材料物理與化學
01 納米材料
02 功能材料
03 光電功能材料化學
04 分離材料
05 儲能材料
06 高分子材料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
③302數學二
④877普通化學
復試筆試科目:
化學綜合知識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現代儀器分析②結構化學
080502 材料學
01 生物復合材料及仿生材料
02 材料結構表徵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
③302數學二
④877普通化學
復試筆試科目:
化學綜合知識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現代儀器分析②結構化學
081702化學工藝
01 水與廢水處理化學工藝
02 環境化工
03 精細化學品化學與工藝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
③302數學二
④876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或878化工原理
復試筆試科目:
化學綜合知識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現代儀器分析②結構化學
081704應用化學
01 電廠化學
02 應用有機化學
03 分離科學與技術
04 醫學化學
05 應用高分子化學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
③302數學二
④876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或878化工原理
復試筆試科目:
化學綜合知識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①現代儀器分析②結構化學
638 物理化學和有機化學:
汪存信、林智信主編:《物理化學》(第一版)(上、下冊),武漢大學出版社
胡宏紋主編:《有機化學》(第三版)(上、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
639 物理化學和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汪存信、林智信主編:《物理化學》(第一版)(上、下冊),武漢大學出版社
肖超渤主編:《高分子化學與物理》,高分子化學,武漢大學出版社
何曼君主編:《高分子物理》,復旦大學出版社修訂版
876 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
邵學俊等編:《無機化學》(第二版)(上、下冊),武漢大學出版社
武漢大學主編:《分析化學》(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877 普通化學:
申泮文主編:《近代化學導論》(上、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78 化工原理:
武漢大學主編:《化學工程基礎》(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羅運柏主編:《化學工程基礎》,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
Ⅳ 化學 膠體
定義
膠體(英語:Colloid)又稱膠狀分散體(colloidal dispersion)是一種均勻混合物,在膠體中含有兩種不同狀態的物質,一種分散,另一種連續。分散的一部分是由微小的粒子或液滴所組成,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nm—100nm之間的分散系;膠體是一種分散質粒子直徑介於粗分散體系和溶液之間的一類分散體系,這是一種高度分散的多相不均勻體系。
[編輯本段]分類
1、按分散劑的不同可分為氣溶膠,固溶膠,液溶膠; 2、按分散質的不同可分為粒子膠體、分子膠體;
[編輯本段]實例
1、煙,雲,霧是氣溶膠,煙水晶,有色玻璃、水晶是固溶膠,蛋白溶液,澱粉溶液是液溶膠; 2、澱粉膠體,蛋白質膠體是分子膠體,土壤是粒子膠體;
[編輯本段]膠體的性質
能發生丁達爾現象[1],聚沉,產生電泳,不可以滲析,吸附等性質
膠體的介穩性
膠體的穩定性介於溶液和濁液之間,在一定條件下能穩定存在,屬於介穩體系. 膠體具有介穩性的兩個原因: 原因一 膠體粒子可以通過吸附而帶有電荷,同種膠粒帶同種電荷,而同種電荷會相互排斥,要使膠體聚沉,就要克服排斥力,消除膠粒所帶電荷 原因二 膠體粒子在不停的做布朗運動
[編輯本段]應用
1、農業生產: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里許多物質如粘土,腐殖質等常以膠體形式存在. 2、醫療衛生:血液透析,血清紙上電泳,利用電泳分離各種氨基酸和蛋白質.13。醫學上越來越多地利用高度分散的膠體來檢驗或治療疾病,如膠態磁流體治癌術是將磁性物質製成膠體粒子,作為葯物的載體,在磁場作用下將葯物送到病灶,從而提高療效。 3、日常生活:制豆腐原理(膠體的聚沉)和豆漿牛奶,粥,明礬凈水. 4、自然地理:江河人海口處形成三角洲,其形成原理是海水中的電解質使江河泥沙所形成膠體發生聚沉. 5、工業生產:制有色玻璃(固溶膠),冶金工業利用電泳原理選礦,原油脫水等.在金屬、陶瓷、聚合物等材料中加入固態膠體粒子,不僅可以改進材料的耐沖擊強度、耐斷裂強度、抗拉強度等機械性能,還可以改進材料的光學性質。有色玻璃就是由某些膠態金屬氧化物分散於玻璃中製成的。國防工業中有些火葯、炸葯須製成膠體。一些納米材料的制備,冶金工業中的選礦,是有原油的脫水,塑料、橡膠及合成纖維等的製造過程都會用到膠體。
[編輯本段]膠體凈水的原理
膠體粒子的直徑一般在1nm——100nm之間,它決定了膠體粒子具有巨大的表面積,吸附力很強,能在水中吸附懸浮固體或色素形成沉澱,從而使水凈化,這就是膠體凈水的原理。 能在水中自然形成濃度較大的膠體,並且對水質無明顯副作用的物質有KAl(SO4)·12H2O、FeCl3·6H2O等,這樣的物質被稱為凈水劑,其形成膠體的化學原理是使其發生水解反應: Fe3+ + 3H2O==( 有加熱符號)Fe(OH)3(膠體)+3H+ Al3+ + 3H2O==(可逆號)Al(OH)3(膠體)+3H+
[編輯本段]具體介紹
為了回答什麼是膠體這一問題,我們做如下實驗:將一把泥土放到水中,大粒的泥沙很快下沉,渾濁的細小土粒因受重力的影響最後也沉降於容器底部,而土中的鹽類則溶解成真溶液.但是,混雜在真溶液中還有一些極為微小的土壤粒子,它們既不下沉,也不溶解,人們把這些即使在顯微鏡下也觀察不到的微小顆粒稱為膠體顆粒,含有膠體顆粒的體系稱為膠體體系.膠體化學,狹義的說,就是研究這些微小顆粒分散體系的科學. 通常規定膠體顆粒的大小為1~100nm(按膠體顆粒的直徑計).小於1nm的幾顆粒為分子或離子分散體系,大於100nm的為粗分散體系.既然膠體體系的重要特徵之一是以分散相粒子的大小為依據的,顯然,只要不同聚集態分散相的顆粒大小在1~100nm之間,則在不同狀態的分散介質中均可形成膠體體系.例如,除了分散相與分散介質都是氣體而不能形成膠體體系外,其餘的8種分散體系均可形成膠體體系. 習慣上,把分散介質為液體的膠體體系稱為液溶膠,如介質為水的稱為水溶膠;介質為固態時,稱為固溶膠. 由此可見,膠體體系是多種多樣的.溶膠是物質存在的一種特殊狀態,而不是一種特殊物質,不是物質的本性.任何一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晶體的形態存在,而在另一種條件下卻可以膠體的形態存在.例如,氯化鈉是典型的晶體,它在水中溶解成為真溶液,若用適當的方法使其分散於苯或醚中,則形成膠體溶液.同樣,硫磺分散在乙醇中為真溶液,若分散在水中則為硫磺水溶膠. 由於膠體體系首先是以分散相顆粒有一定的大小為其特徵的,故膠粒本身與分散介質之間必有一明顯的物理分界面.這意味著膠體體系必然是兩相或多相的不均勻分散體系. 另外,有一大類物質(纖維素、蛋白質、橡膠以及許多合成高聚物)在適當的溶劑中溶解雖可形成真溶液,但它們的分子量很大(常在1萬或幾十萬以上,故稱為高分子物質),因此表現出的許多性質(如溶液的依數性、黏度、電導等)與低分子真溶液有所不同,而在某些方面(如分子大小)卻有類似於溶膠的性質,所以在歷史上高分子溶液一直被納入膠體化學進行討論。30多年來,由於科學迅速地發展,它實際上已成為一個新的科學分支——高分子物理化學,所以近年來在膠體表面專著(特別是有關刊物)中,一般不再過多地討論這方面內容。 ——摘自《膠體與表面化學(第三版)》,化學化工出版社
[編輯本段]膠體
定義
分散質粒子大小在1nm~100nm的分散系。 膠體與溶液、濁液在性質上有顯著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分散質粒子的大小不同。
常見的膠體
Fe(OH)3膠體、Al(OH)3膠體、硅酸膠體、澱粉膠體、蛋白質、血液、豆漿、墨水、塗料、肥皂水、AgI、Ag2S、As2S3
分類
按照分散劑狀態不同分為: 氣溶膠——分散質、分散劑都是氣態物質:如SO2擴散在空氣中 液溶膠——分散質、分散劑都是液態物質:如Fe(OH)3膠體 固溶膠——分散質、分散劑都是固態物質:如有色玻璃、煙水晶
區分膠體與溶液的一種常用物理方法
利用丁達爾效應 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而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現象,叫做丁達爾現象。 膠粒帶有電荷 膠粒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比表面積=表面積/顆粒體積),因而有很強的吸附能力,使膠粒表面吸附溶液中的離子。這樣膠粒就帶有電荷。不同的膠粒吸附不同電荷的離子。一般說,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的膠粒吸附陽離子,膠粒帶正電,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的膠粒吸引陰離子,膠粒帶負電。 膠粒帶有相同的電荷,互相排斥,所以膠粒不容易聚集,這是膠體保持穩定的重要原因。 由於膠粒帶有電荷,所以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膠粒就會向某一極(陰極或陽極)作定向移動,這種運動現象叫電泳。 膠體的種類很多,按分散劑狀態的不同可分為液溶膠、氣溶膠和固溶膠。如:雲、煙為氣溶膠,有色玻璃為固溶膠。中學研究的膠體一般指的是液溶膠。膠體的性質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有丁達爾效應 當一束光通過膠體時,從入射光的垂直方向上可看到有一條光帶,這個現象叫丁達爾現象。利用此性質可鑒別膠體與溶液、濁液。 ②有電泳現象 由於膠體微粒表面積大,能吸附帶電荷的離子,使膠粒帶電。當在電場作用下,膠體微粒可向某一極定向移動。 利用此性質可進行膠體提純。 膠粒帶電情況: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和AgI的膠粒一般帶正電荷,而金屬硫化物和硅酸的膠粒一般帶負電荷。 ③可發生凝聚 加入電解質或加入帶相反電荷的溶膠或加熱均可使膠體發生凝聚。加入電解質中和了膠粒所帶的電荷,使膠粒形成大顆粒而沉澱。一般規律是電解質離子電荷數越高,使膠體凝聚的能力越強。用膠體凝聚的性質可制生活必需品。如用豆漿制豆腐,從脂肪水解的產物中得到肥皂等。 ④發生布朗運動 含義:無規則運動(離子或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外在體現) 產生原因:布朗運動是分子無規則運動的結果 布朗運動是膠體穩定的一個原因 膠體的知識與人類生活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系。除以上例子外還如: ①土壤里發生的化學過程。因土壤里許多物質如粘土、腐殖質等常以膠體形式存在。 ②國防工業的火葯、炸葯常製成膠體。 ③石油原油的脫水、工業廢水的凈化、建築材料中的水泥的硬化,都用到膠體的知識。 ④食品工業中牛奶、豆漿、粥都與膠體有關。 總之,人類不可缺少的衣食住行無一不與膠體有關,膠體化學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Fe(OH)3膠體制備:將25毫升的蒸餾水加熱至沸騰,再逐滴加入1-2毫升的飽和氯化鐵溶液,繼續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 相關化學式:FeCl3 +3H20 = Fe(OH)3(膠體)+3HCl 相關離子式:Al3+ +3H2o=Al(OH)3(膠體)+3H+ 膠體電性 (1)正電: 一般來說,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的膠體粒子帶正電荷,如Fe(OH)3 , Al(OH)3 , Cr(OH)3 , H2TiO3 , Fe2O3 , ZrO2 , Th2O3 (2)負電: 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的膠體粒子帶負電荷,如As2S3 , Sb2S3 , As2O3 , H2SiO3 , Au , Ag , Pt。(另外土壤膠粒子也帶負電) (3)不帶電:像澱粉溶液,蛋白質溶液一類的高分子膠體粒子是不帶電的。 (4)膠體粒子可以帶電荷,但整個膠體呈電中性 膠體的制備 A物理法:如研磨(制豆漿,研墨),直接分散(制蛋白質膠體) B水解法: 如向煮沸的蒸餾水滴加FeCl3飽和溶液,得紅褐色Fe(OH)3膠體(此法適用於制金屬氫氧化物膠體) 1.不可過度加熱,否則膠體發生聚沉,生成Fe(OH)3沉澱 2.不可用自來水,自來水中有電解質會使膠體發生聚沉,應用蒸餾水 3.復分解+劇烈震盪法 4.FeCl3不能過量,過量的也能使膠體發生聚沉 5.書寫制備膠體的化學方程式時,生成的膠體不加沉澱符號「↓」 6.為了製得濃度較大的膠體,要用FeCl3的飽和溶液,一般不用稀溶液。 7.不能用玻璃棒攪拌,否則會使膠體顆粒碰撞成大顆粒形成沉澱。
[編輯本段]膠體與溶液的分離
滲析法。 滲析又稱透析。利用半透膜能透過小分子和小離子但不能透過膠體粒子的性質從溶膠中除掉作為雜質的小分子或離子的過程。 滲析時將膠體溶液置於由半透膜構成的滲析器內,器外則定期更換膠體溶液的分散介質(通常是水),即可達到純化膠體的目的。滲析時外加直流電場常常可以加速小離子自膜內向膜外的擴散,為電滲析(electrodialysis)。 利用半透膜的選擇透過性分離不同溶質的粒子的方法。在電場作用下進行溶液中帶電溶質粒子(如離子、膠體粒子等)的滲析稱為電滲析。電滲析廣泛應用於化工、輕工、冶金、造紙、海水淡化、環境保護等領域;近年來更推廣應用於氨基酸、蛋白質、血清等生物製品的提純和研究。電滲析器種類較多,W.鮑里的三室型具有代表性,其構造見圖。電滲析器由陽極室、中間室及陰極室三室組成,中間DD為封接良好的半透膜,E為Pt、Ag、Cu等片狀或棒狀電極,F為連接中間室的玻璃管,作洗滌用,S為pH計。電滲析實質上是除鹽技術。電滲析器中正、負離子交換膜具有選擇透過性,器內放入含鹽溶液,在直流電的作用下,正、負離子透過膜分別向陰、陽極遷移。最後在兩個膜之間的中間室內,鹽的濃度降低,陰、陽極室內為濃縮室。電滲析方法可以對電解質溶質或某些物質進行淡化、濃縮、分離或制備某些電解產品。實際應用時,通常用上百對以上交換膜,以提高分離效率。電滲析過程中,離子交換膜透過性、離子濃差擴散、水的透過、極化電離等因素都會影響分離效率。
Ⅳ 大學的物理化學這門課對化學的要求高中水平,還是什麼化學水平推薦一本化學的先行課教材,謝謝!
物理化學是化學中的理論部分,既然是大學課程,起點就是高中。建議找一本傅獻彩編寫的物理化學教程看看,相對簡單一些。
這門課程有一定的難度,具體看你學校和專業的要求啦。
學科
物理化學是在物理和化學兩大學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以豐富的化學現象和體系為對象,大量採納物理學的理論成就與實驗技術,探索、歸納和研究化學的基本規律和理論,構成化學科學的理論基礎。物理化學的水平在相當大程度上反映了化學發展的深度。
Ⅵ 化學專業研究生,膠體化學與表面活性劑那個學校牛逼點。求高人指點
表面活性劑膠體化學理論研究做的比較好的是北京大學、山東大學和武漢大學,產業化和工業應用做的最好的是太原日化所
Ⅶ 表面化學與膠體化學屬於什麼專業,應該考什麼學校比較好
屬於物理化學的一部分,但是凡對表面化學與膠體化學有些要求的學校都把他們另拿出來單獨授課,石油院校就是這樣的(包括地質大學)。在這方面搞得好的學校有北京大學(差不多是最早研究這個領域的),山東大學(有膠體與界面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還有一些搞日用化學品的學校及研究所。
Ⅷ 大學化學中有關膠體知識的有哪些書一一說明並寫出作者及書名號
《膠體化學》
作者: 馮緒勝、劉洪國、郝京誠 定價: ¥ 26.00 元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5年03月 ISBN: 7-5025-6335-0
Ⅸ 那一些大學化學教材比較好,大家推薦一下,謝謝
因為樓主是研究什麼方向的我不是很清楚,不過我是理學化學的,不分方向的。化工類的可能不是很了解,所以工學的做簡單參考吧(但是天大工學書編的確實不錯)。
理學:以北大的書為主,看起來難理解,但是寫的確實很深入。比起其他教材痛苦很多,但是收獲也最多。這里因為有些書有新版的,新版的名字可能有所不同,我把作者列出來。
普化華彤文 分析李克安 基礎有機邢其毅裴偉偉 (南開王積濤的適合初學,北大的可以作為復習總結教材,總復習可以用廈大周文富的總結) 普通無機化學都差不多
物化最好南大五版傅獻彩,北大高盤良寫的太難了
結構周公度 儀分很雜,看需求 看某方面專著會省好多功夫
高分子浙大潘祖仁 配位廈大章慧或者南京大學配位化學(不好意思作者忘了)
中級無機化學項斯芬或者西北大學唐宗薰
生化王鏡岩(但是王鏡岩的書太多了 需求不多可以看古練權或者清華王希成的)
基礎化學差不多就這些了吧 剩下的就看專業了
工科化學:
天大的化工原理和物化很好 有機看大連理工的 高分子看北化的 當然也不是絕對的 因為我不是學工的 樓主批判性地看
Ⅹ 為什麼把膠體和表面放在一起作為一門化學學科
膠體顆粒是很多分子的集合,在液體中似乎是溶為一體的,肉眼不容易分辨出來,但是這些顆粒卻實際上是與環境液體呈相分離的,與環境就有分離界面,俗稱表面。所以一定要放在表面化學中研究。其表面本來就有很多特殊性,如雙電層,並且有的還表現為液液界面屬性。換句話說,膠體粒子的形成就與其界面屬性、界面結構密不可分。所以要和表面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