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化學實驗意外有哪些

化學實驗意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29 16:39:45

⑴ 你見過哪些可怕的化學實驗事故

一日化學實驗室,某男生因實驗桌上沒有火柴於是跑到前面要火柴,男生身上穿的是風衣,跑起來呼呼成風,結果不小心風衣帶倒了一女同學面前的酒精燈,而女生身上穿的是氰淪毛衣,只見火光一閃,女生身上只剩一件貼身的內衣。

⑵ 化學實驗室常見的安全隱患有哪些

隱患一:電

危險指數:★★

在實驗室里,用電問題與實驗室管理直接關聯。各種電子儀器操作都離不開電。從分析樣品稱重開始,到完成實驗斷電走人的整個過程中,你都被電所包圍著。是不是很恐怖啊?哈哈,其實作為「兩顆星」的隱患而言,實驗室中的觸電事故還是相對較少的,日常新聞中也極少能見到此類事故的報道。

不過,筆者還是要強調實驗室用電的幾點注意事項。首先,不要在手上還沾有水漬時就去觸碰電器開關或插座,防止手上的水分通過開關與電路接通、造成觸電事故。其次,使用電器時應該遠離水源,水和電器混合放置亦是一種安全隱患。此外,在使用某些電儀器時,如烘箱,電油浴鍋等,最好保證有人從旁看管。再提醒一下,實驗做完後一定要記得斷電哦!

隱患二:火

危險指數:★★★

火的使用因實驗時而異,然而,很多危險都與火有關。初高中接觸到的酒精燈,關於它的注意事項簡直是考試中的常客,你應該不陌生吧?

實驗室裡面火的使用是需要謹慎謹慎再謹慎的(重要的詞語說三遍!)。古人講「水火無情」,用火比用電更要小心。在進行某些油浴實驗或者酒精燈旁邊的滅菌實驗時,旁邊應該備好濕沙子或濕抹布,點火前最好思考一下「萬一著火了應該怎麼做」。對於烘箱這類溫度不高、不出明火的電器,也需要提前注意插座口及對應的滅火器的位置。萬一遇到烘箱內冒煙著火的情況,應該先切斷電源、觀察煙火的勢頭,再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滅火器。

筆者給大家講個事例吧。某位同學在烘箱內烘烤樹枝樹葉樣品,樣品都是裝在檔案袋和信封內的,烤箱溫度調節到60-70℃後該同學就離開了。過了半小時左右,實驗室其他人看到煙霧,就趕緊叫來該同學。她一看到煙就判斷「有煙應該就沒有火苗」,加之烘箱是密封的,所以應該用泡沫滅火器。於是果斷打開烘箱、拿來泡沫滅火器一陣亂噴、再關上箱門淡定地等了半個小時,直到烘箱「恢復平靜」。打開一看,只有底部的內壁被燒黑了,其他的都沒事。

通過這件事我們不難看出,面對突發情況,首先一定得有過硬的心理素質,然後透過現象看本質,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正確的判斷,並施與恰當的補救措施。今年清華化學系何添樓發生的火災爆炸事故就是一記警鍾。大家在實驗前就應該埋下危機意識——「萬一著火了,該怎麼做」——在腦海中羅列出大致的應對步驟。其實,筆者對於實驗室用火安全隱患的建議就是:跟荷蘭人學習,提前做好腳底抹油的准備。

隱患三:爆炸

危險指數:★★★★

實驗室爆炸的新聞太多了,最近的清華、南京理工、中國礦大等等。這些實驗室爆炸事故或多或少都有人為操作不當的因素,但總結下來就是:「爆炸只在一瞬間」——也許你正興沖沖地做實驗,爆炸就突然發生了,而且強度還未知呢。

爆炸存在極強的未知性與不確定性,所以筆者提醒各位同學,進入實驗室之後最好看看別人在做什麼實驗。你不需要對那些實驗步驟了如指掌,但最好學會根據他們操作實驗的手法、結合自己的判斷來預測那種操作方式是否具有危險性。譬如某個同學烘箱開著而人卻不在周圍,又或者某個同學不在通風櫥里加強腐蝕性試劑,碰到這類情況就應該果斷提醒他們,比如督促「烘箱同學」設置鬧鍾、定時來看看烘箱等等。別以為這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兒,萬一發生爆炸,便是牽扯到生命與糾紛的重大事故。所以自己在實驗室處處留心也是對每個人生命的負責。

隱患四:化學試劑

危險指數:★★★★★

為什麼把化學試劑評為「五星級」安全隱患呢?當然是因為化學試劑的隱患比前面任何一個都重要。

因為化學試劑的瓶身顏色是區別其危險與否的重要標志,因此使用時一定要小心,手套也可以多帶幾副。筆者加濃硫酸時都會多添一副手套和口罩,防止意外發生。某些生物化學試劑量小作用大,尤其是那些對人體有致死致癌(苯之類的基本都是致癌)效力的試劑,一定要嚴格遵照實驗步驟來操作。

⑶ 實驗室安全事故名稱及事故原因還有預防措施

常見實驗室事故的類型

1火災性事故

火災性事故的發生具有普遍性,幾乎所有的實驗室都可能發生。釀成這類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① 忘記關電源,致使設備或用電器具通電時間過長,溫度過高,引 起著火;(2005年8月8日,首都師范大學一實驗室失火,火災原因:該校碩士研究生魏某上午在實驗室做實驗,中午出去吃飯 未關電源,實驗儀器「轉子」還在運轉,因電線短路引發火災) 。② 供電線路老化、超負荷運行,導致線路發熱,引起著火。③ 對易燃易爆物品操作不慎或保管不當,使火源接觸易燃物質,引起著火。④ 亂扔煙頭,接觸易燃物質,引起著火。

2爆炸性事故

爆炸性事故多發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壓力容器的實驗室,釀成這類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① 違反操作規程使用設備、壓力容器(如高壓氣瓶)而導致爆炸。② 設備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 引起爆炸。③ 對易燃易爆物品處理不當,導致燃燒爆炸;該類物品(如三硝基甲苯、苦味酸、硝 酸銨、疊氮化物等)受到高熱摩擦,撞擊,震動等外來因素的作用或其它性能相抵觸的物質接觸,就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氣體和高熱,引起爆炸。④ 強氧化劑與性質有抵觸的物質混存能發生分解,引起燃燒和爆炸。⑤ 由火災事故發生引起儀器設備、葯品等的爆炸。

3毒害性事故

毒害性事故多發生在具有化學葯品和劇毒物質的實驗室和具有毒氣排放的實驗室。釀成這類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①將食物帶進有毒物的實驗室,造成誤食中毒(例如:南京某大學一工作人員盛夏時誤將冰箱中的含苯胺的中間產品當酸梅湯喝了,引起中毒,原因就是 因為該冰箱中曾存放過供工作人員飲用的酸梅湯)。②設備設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質泄漏或有毒氣體排放不出,釀成中毒。③管理不善,操作不慎或違規操作,實驗後有毒物質處理不當,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人員中毒、環境污染。④廢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廢水未經處理而流出,引起環境污染。

4機電傷人性事故

機電傷人性事故多發生在有高速旋轉或沖擊運動的實驗室,或要帶電作業的實驗室和一些有高溫產生的實驗室。事故表現和直接原因是:

①操作不當或缺少防護,造成擠壓、甩脫和碰撞傷人。②違反操作規程或因設備設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 造成漏電觸電和電弧火花傷人。③使用不當造成高溫氣體、液體對人的傷害。

5設備損壞性事故

設備損壞性事故多發生在用電加熱的實驗室。事故表現和直接原因是:

由於線路故障或雷擊造成突然停電,致使被加熱的介質不能按要求恢復原來狀態造成設備損壞。例如:不久前在湖南某高校兩次發生的約20根汞電管報廢事故(損失約1.5萬),就是因為突然停電而造成的。

常見實驗室事故的處理方法

1火災事故的預防和處理

在使用苯、乙醇、乙醚、丙酮等易揮發、易燃燒的有機溶劑時如操作不慎,易引起火災事故。為了防止事故發生,必須隨時注意以下幾點:

(1)操作和處理易燃、易爆溶劑時,應遠離火源;對易爆炸固體的殘渣,必須小心銷毀(如用鹽酸或硝酸分解金屬炔化物);不要把未熄滅的火柴梗亂丟;對於易發生自燃 的物質(如加氫反應用的催化劑雷尼鎳)及沾有它們的濾紙,不能隨意丟棄,以免造成新的火源,引起火災。(2)實驗前應仔細檢查儀器裝置是否正確、穩妥與嚴密;操作要求正確、嚴格;常壓操作時,切勿造成系統密閉,否則可能會發生爆炸事故;對沸點低於80℃的液體,一般蒸餾時應採用水浴加熱,不能直接用火加熱;實驗操作中,應防止有機物蒸氣泄漏出來,更不要用敞口裝置加熱。若要進行除去溶劑的操作,則必須在通風櫥里進行。(3)實驗室里不允許貯放大量易燃物。 實驗中一旦發生了火災切不可驚慌失措,應保持鎮靜。首先立即切斷室內一切火源和電源。然後根據具體情況正確地進行搶救和滅火。


常用的方法有:

1.在可燃液體燃著時,應立即拿開著火區域內的一切可燃物質,關閉通風器,防止擴大燃燒。2.酒精及其它可溶於水的液體著火時,可用水滅火。3.汽油、乙醚、甲苯等有機溶劑著火時,應用石棉布或干砂撲滅。絕對不能用水,否則反而會擴大燃燒面積。4.金屬鉀、鈉或鋰著火時,絕對不能用:水、泡沫滅火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滅火,可用干砂、石墨粉撲滅。5.注意電器設備導線等著火時,不能用水及二氧化碳滅火器(泡沫滅火器),以免觸電。應先切斷電源,再用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滅火器滅火。6.衣服著火時,千萬不要奔跑,應立即用石棉布或厚外衣蓋熄,或者迅速脫下衣服,火勢較大時,應卧地打滾以撲滅火焰。7.發現烘箱有異味或冒煙時,應迅速切斷電源,使其慢慢降溫,並准備好滅火器備用。千萬不要急於打開烘箱門,以免突然供入空氣助燃(爆),引起火災。8. 發生火災時應注意保護現場。較大的著火事故應立即報警。若有傷勢較重者,應立即送醫院。9. 熟悉實驗室內滅火器材的位置和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發生火災時要做到三會:

①會報火警;②會使用消防設施撲救初起火災;③會自救逃生。


手提式乾粉滅火器使用方法:

①先撕掉小鉛塊,拔出保險銷;②再用一手壓下壓把後提起滅火器;③另一手握住噴嘴,將乾粉射流噴向燃燒區火焰根部即可。


2爆炸事故的預防與處理

(1)某些化合物容易爆炸。

如:有機化合物中的過氧化物、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和 硝酸酯、乾燥的重氮鹽、疊氮化物、重金屬的炔化物等,均是易爆物品,在使用和 操作時應特別注意。含過氧化物的乙醚蒸餾時,有爆炸的危險,事先必須除去過氧化物。若有過氧化物,可加入硫酸亞鐵的酸性溶液予以除去。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不宜在烘箱內乾燥。乙醇和濃硝酸混合在一起,會引起極強烈的爆炸。


(2)儀器裝置不正確或操作錯誤,有時會引起爆炸。

如果在常壓下進行蒸餾或加熱 迴流,儀器必須與大氣相通。在蒸餾時要注意,不要將物料蒸干。在減壓操作時,不能使用不耐外壓的玻璃儀器(例如平底燒瓶和錐形燒瓶等)。


(3)氫氣、乙炔、環氧乙烷等氣體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比例時,會生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即會爆炸。因此,使用上述物質時必須嚴禁明火。對於放熱量很大的合成反應,要小心地慢慢滴加物料,並注意冷卻,同時要防止因 滴液漏斗的活塞漏液而造的事故。


3中毒事故的預防與處理

實驗中的許多試劑都是有毒的。有毒物質往往通過呼吸吸入、皮膚滲入、誤食等方式導致中毒。

處理具有刺激性、惡臭和有毒的化學葯品時,如H2S、NO2、Cl2、Br2、CO、 SO2、SO3、HCl、HF、濃硝酸、發煙硫酸、濃鹽酸,乙醯氯等,必須在通風櫥中進行。通風櫥開啟後,不要把頭伸入櫥內,並保持實驗室通風良好。實驗中應避免手直接接觸化學葯品,尤其嚴禁手直接接觸劇毒品。沾在皮膚上的 有機物應當立即用大量清水和肥皂洗去,切莫用有機溶劑洗,否則只會增加化學葯品滲入皮膚的速度。濺落在桌面或地面的有機物應及時除去。如不慎損壞水銀溫度計,撒落在地上的水銀應盡量收集起來,並用硫磺粉蓋在撒落的地方。實驗中所用劇毒物質由各課題組技術負責人負責保管、適量發給使用人員並要回收剩餘。實驗裝有毒物質的器皿要貼標簽註明,用後及時清洗,經常使用有毒物質 實驗的操作台及水槽要註明,實驗後的有毒殘渣必須按照實驗室規定進行處理,不準亂丟。 操作有毒物質實驗中若感覺咽喉灼痛、嘴唇脫色或發紺,胃部痙攣或 惡心嘔吐、心悸頭暈等症狀時,則可能系中毒所致。視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後,立即送醫院治療,不得延誤。(a) 固體或液體毒物中毒:有毒物質尚在嘴裡的立即吐掉,用大量水漱口。誤 食鹼者,先飲大量水再喝些牛奶。誤食酸者,先喝水,再服Mg(OH)2乳劑,最後飲些牛奶。不要用催吐葯,也不要服用碳酸鹽或碳酸氫鹽。重金屬鹽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幾克MgSO4的水溶液,立即就醫。不要服催吐 葯,以免引起危險或使病情復雜化。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須緊急就醫。(b) 吸入氣體或蒸氣中毒者:立即轉移至室外,解開衣領和鈕扣,呼吸新鮮氣。對休克者應施以人工呼吸,但不要用口對口法。立即送醫院急救。


4實驗室觸電事故的預防與處理

實驗中常使用電爐、電熱套、電動攪拌機等,使用電器時,應防止人體與電器導電 部分直接接觸及石棉網金屬絲與電爐電阻絲接觸;不能用濕的手或手握濕的物體接觸電插頭;電熱套內嚴禁滴入水等溶劑,以防止電器短路。
為了防止觸電,裝置和設備的金屬外殼等應連接地線,實驗後應先關儀器開關, 再將連接電源的插頭撥下。檢查電器設備是否漏電應該用試電筆,凡是漏電的儀器,一律不能使用。


發生觸電時急救方法:

①關閉電源。②用干木棍使導線與被害者分開。③使被害者和土地分離,急救時急救者必須做好防止觸電的安全措施,手或腳必須絕緣。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並送醫院救治。


5實驗室其他事故的急救知識

(1)玻璃割傷一般輕傷應及時擠出污血,並用消過毒的鑷子取出玻璃碎片,用蒸 餾水洗凈傷口,塗上碘酒,再用創可貼或綳帶包紮;大傷口應立即用綳帶扎緊傷口上部,使傷口停止流血,急送醫院就診。


(2)燙傷被火焰、蒸氣、紅熱的玻璃、鐵器等燙傷時,應立即將傷口處用大量水 沖洗或浸泡,從而迅速降溫避免溫度燒傷。若起水泡則不宜挑破,應用紗布包紮後 送醫院治療。對輕微燙傷,可在傷處塗些魚肝油或燙傷油膏或萬花油後包紮。若皮膚起泡(二級灼傷),不要弄破水泡,防止感染;若傷處皮膚呈棕色或黑色(三級灼傷),應用乾燥而無菌的消毒紗布輕輕包紮好,急送醫院治療。


(3)被酸、鹼或溴液灼傷

(a)皮膚被酸灼傷要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皮膚被濃硫酸沾污時切忌先用水沖洗,以免硫酸水合時強烈放熱而加重傷勢,應先用干抹布吸去濃硫酸,然後再用清水沖洗),徹底沖洗後可用2~5%的碳酸氫鈉溶液或肥皂 水進行中和,最後用水沖洗,塗上葯品凡士林。(b)鹼液灼傷要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再用2%醋酸洗或3%硼酸溶液進一步沖洗,最後用水沖洗,再塗上葯品凡士林。(c) 酚灼傷時立即用30%酒精揩洗數遍,再用大量清水沖洗干凈而後用硫酸鈉飽和溶液濕敷4~6小時,由於酚用水沖淡1:1或2:1濃度時,瞬間可使皮膚損傷加重而增加酚吸收,故不可先用水沖洗污染面。 受上述灼傷後,若創面起水泡,均不宜把水泡挑破。重傷者經初步處理後,急送醫務室。


(4)酸液、鹼液或其他異物濺入眼中

(a)酸液濺入眼中,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用 1%碳酸氫鈉溶液沖洗。(b)若為鹼液,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用1%硼酸溶液沖洗。洗眼時要保持眼皮張開,可由他人幫助翻開眼瞼,持續沖洗15分鍾。重傷者經初步處理後立即送醫院治療。(c)若木屑、塵粒等異物,可由他人翻開眼瞼,用消毒棉簽輕輕取出異物,或任其流淚,待異物排出後,再滴入幾滴魚肝油。若玻璃屑進入眼睛內是比較危險的。這時要盡量保持平靜,絕不可用手揉擦,也不要讓別人翻眼瞼,盡量不要轉動眼球,可任其流淚,有時碎屑會隨淚水流出。用紗布,輕輕包住眼睛後,立即將傷者急送醫院處理。


(5)對於強酸性腐蝕毒物

先飲大量的水,再服氫氧化鋁膏、雞蛋白;對於強鹼性毒物,最好要先飲大量的水,然後服用醋、酸果汁、雞蛋白。不論酸或鹼中毒都需灌注牛奶,不要吃嘔吐劑。


(6)水銀容易由呼吸道進入人體,也可以經皮膚直接吸收而引起積累性中毒。


嚴重中毒的徵象是口中有金屬氣味,呼出氣體也有氣味;流唾液,牙床及嘴唇上有硫化汞的黑色;淋巴腺及唾液腺腫大。若不慎中毒時,應送醫院急救。急性中毒時,通 常用碳粉或嘔吐劑徹底洗胃,或者食入蛋白(如1升牛奶加3個雞蛋清)或蓖麻油解毒並使之嘔吐。答案來自

有機化學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安全事故有哪些

易燃易爆品爆炸,有毒化學品泄露,中毒

⑸ 化學實驗室常見事故及應急措施有哪些

實驗室常見事故和應急措施:

1、衣服著火
(1)就地翻滾熄滅火苗,或者有安全沖洗設備可用,則立即用水浸透衣物。
(2)如有必要,採取醫學處理。
(3)向導師和安全部門報告事故。

2、化學品濺到身體
(1)用緊急沖洗設備或水龍頭將身體濺到的部位在快速流動的水下沖洗至少5分鍾。
(2)立即除去被濺到的衣物。
(3)確認化學品沒有進到鞋內。
(4)如有必要,採取醫學處理。
(5)向導師和安全部門報告事故。

3、輕微割破和刺傷
(1)用力地使用肥皂和水沖洗傷口幾分鍾並擠出血液。
(2)如有必要,採取醫學處理。
(3)向導師和安全部門報告事故。

⑹ 關於化學意外的

化學實驗難免出現意外,卻有常規的保護意識:
1、如果感覺到有什麼東西接觸到皮膚,不論什麼部位,也不管它是什麼試劑(哪怕是水),如果量多,用布或紙巾擦拭後用大量水沖洗,量少,直接用水沖洗。
2、如果知道是接觸酸性物質,水洗後用飽和NaHCO3溶液洗;
3、如果知道是接觸鹼性物質,水洗後用稀醋酸溶液洗;
4、如果有傷口,最好不要水洗,擦凈後到醫院處理。

⑺ 請列舉化學實驗室所有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

一般情況下需要了解以下幾方面實驗事故的處理辦法: Ⅰ.濃硫酸不慎沾到了皮膚上,先要用干布擦去硫酸,再用大量水清洗,最後塗抹5%碳酸氫鈉溶液; Ⅱ.鹼液濺入到皮膚或眼裡,先用大量的水沖洗,再用2%的硼酸溶液清洗; Ⅲ.酒精燈或可燃有機物著火,要用砂子或濕布覆蓋,以隔絕空氣,如果是其它情況失火,一定注意合理選擇滅火劑(器)。 Ⅳ.出現割傷,要防止通過傷口引起中毒,一般先用過氧化氫水溶液洗過,再塗上碘酒等消毒葯水,並用創可貼包紮好; Ⅴ.如果出現觸電等事故,切記要在切斷電源後再進行急救;Ⅵ化學物質中毒,實驗室中毒主要通過吸入、食入或傷口侵入三種方式,發生中毒後要及時將傷者送往醫院進行搶救等。

⑻ 實驗室容易發生哪些安全事故

1.火災事故
原因:
忘記關電源,致使設備或用電器具通電時間過長,溫度過高,引起著火;操作不慎或使用不當,使火源接觸易燃物質,引起著火;供電線路老化,超負荷運行,導致線路發熱,引起著火;亂扔煙頭,接觸易燃物質, 引起著火等。
這類事故的發生具有普遍性,任何實驗室都可能發生。

2.爆炸事故
原因:
違反操作規程,引燃易燃物品,進而導致爆炸;設備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
引起爆炸。
這類事故多發生在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壓力容器的實驗室。

3.生物安全事故
原因:
微生物實驗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僅可以導致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感染,也可造成環境污染和大面積人群感染;生物實驗室產生的廢物甚至比化學實驗室的更危險,生物廢棄物含有傳染性的病菌、病毒、化學污染物及放射性有害物質,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污染都可能構成極大的危害。

4.毒害事故
原因:
違反操作規程,將食物帶進有毒物的實驗室,造成誤食中毒;設備設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質泄漏或有毒氣體排放不出,釀成中毒;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質散落流失,引起環境污染;廢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造成有毒廢水未經處理而流出,引起環境污染。
這類事故多發生在具有化學葯品和劇毒物質的化學化工實驗室和具有毒氣排放的實驗室。

5.設備損壞事故
原因:線路故障或雷擊造成突然停電,致使被加熱的介質不能按要求恢復原來狀態造成設備損壞;高速運動的設備因不慎操作而發生碰撞或擠壓,導致設備受損。這類事故多發生在用電加熱的實驗室。

6.機電傷人事故
原因:
操作不當或缺少防護,造成擠壓、甩脫和碰撞傷人;違反操作規程或因設備設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電觸電和電弧火花傷人;使用不當造成高溫氣體、液體對人的傷害。
這類事故多發生在有高速旋轉或沖擊運動的機械實驗室,或要帶電作業的電氣實驗室和一些有高溫產生的實驗室。

7.設備或技術被盜事故
原因:
實驗室人員流動大,設備和技術管理難度大,實驗室人員安全意識薄弱,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
這類事故是實驗室安全常發事件,不僅造成了財產損失,影響了實驗室的正常運轉,甚至有可能造成核心技術的外泄。
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⑼ 化學實驗常見事故有哪些處理方法

(1)如果皮膚沾到濃硫酸,應先用干布將酸抹去,再用清水沖洗,並塗上3~5%的NaHCO3溶液。濃鹼液濺到皮膚上,用水沖洗後塗抹硼酸溶液。不慎將酸濺到眼中,應立即用水沖洗,邊洗邊眨眼睛。
(2)苯酚的濃溶液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酒精沖洗。
(3)誤服銅鹽、汞鹽等重金屬鹽,要立即喝豆漿、牛奶或雞蛋清解毒。
(4)金屬鈉、鉀起火,要用沙子蓋滅,不能用水滅火、也不能用CO2滅火器及CCl4滅火器滅火。
(5)如果在實驗室里不小心弄倒了燃燒的酒精燈,千萬不能用水滅火,應用沙子或大塊的濕布覆蓋火焰。
(6)溫度計不慎將水銀球碰破,為防止汞蒸氣中毒,應用硫粉覆蓋。

⑽ 化學實驗常見的安全隱患有哪些

1.爆炸。

一些試劑或氣體的閃點很低,爆炸極限范圍很大。

旋轉蒸發或加壓蒸餾帶有過氧化物的溶液的時候,整個蒸餾系統都有爆炸的危險。

高壓反應的管道堵塞,安全墊失靈等,都會引起物理性爆炸,釋放出來的能量有時還會同時引發化學性爆炸。

2.火災。

很多試劑都是易燃的。有時不注意,接觸到了電阻絲等,很容易引起火災;

一些加熱設備的溫控系統是不夠穩定,實驗室無人超過半小時,烘箱、紅外燈、油浴鍋、電熱爐等都要斷電。

3.中毒。

有些化學試劑毒性極強,空氣中少量的蒸汽就可以使試驗者急性或慢性中毒,在使用這些試劑的時候,務必在通風櫥中進行。

4.反應噴濺。

有的反應很劇烈,一定要在做試驗前心裡有數。

閱讀全文

與化學實驗意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