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列舉 日常生活中的 物理反應 、化學反應、物理性質、化學性質 各五種
物理反應: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如固態的冰受熱熔化成水,液態的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冷凝成水,水凝固成冰。水在三態變化中只是外形和狀態變化了。並沒有新的物質產生出來,所以屬於物理變化。查找瀏覽了相關資料我們還知道:石墨在一定條件下變成金剛石就不是物理變化,而是化學變化,因為它變成了另外一種單質。物理變化前後,物質的種類不變、組成不變、化學性質也不變。這類變化的實質是分子的聚集狀態(間隔距離、運動速度等)發生了改變,導致物質的外形或狀態隨之改變。物理變化表現該物質的物理性質。物理變化跟化學變化有著本質的區別。
如:鐵水鑄成鐵鍋 ,水結冰NaOH等無機鹽、鹼的潮解
化學反應:在反應中常伴有發光、發熱、變色、生成沉澱物等.判斷一個反應是否為化學反應的依據是反應是否生成新的物質。根據化學鍵理論,又可根據一個變化過程中是否有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來判斷其是否為化學反應。
如:蠟燭燃燒 鎂條燃燒 物理性質:物質的 狀態 顏色、氣味、味道,是否易升華、揮發等 如: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 化學性質:如可燃性、不穩定性、酸性、鹼性、氧化性、還原性、絡合性、跟某些物質起反應呈現的現象等。用使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方法可以得知物質的化學性質。
如:碳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加熱 KClO3到熔化,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表明KClO3受熱達較高溫度時,能夠放出O2。因此KClO3具有受熱分解產生O2的化學性質。 你可以根據各自的性質來自己舉例 很簡單的
2. 生活中有關物理化學知識的常識
廚房中的物理知識
我們認真觀察廚房裡燃料、炊具,做飯、做菜等全部過程,回憶廚房中發生的一系列變化,會看到有關的物理現象。利用物理知識解釋這些現象如下:
一、與電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1、電飯堡煮飯、電炒鍋煮菜、電水壺燒開水是利用電能轉化為內能,都是利用熱傳遞煮飯、煮菜、燒開水的。
2、排氣扇(抽油煙機)利用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利用空氣對流進行空氣變換。
3、電飯煲、電炒鍋、電水壺的三腳插頭,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電器漏電和觸電事故的發生。
4、微波爐加熱均勻,熱效率高,衛生無污染。加熱原理是利用電能轉化為電磁能,再將電磁能轉化為內能。
5、廚房中的電燈,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工作,將電能轉化為內能和光能。
6、廚房的爐灶(蜂窩煤灶,液化氣灶,煤灶,柴灶)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即燃料燃燒放出熱量。
二、與力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1、電水壺的壺嘴與壺肚構成連通器,水面總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3、菜刀的刀刃有油,為的是在切菜時,使接觸面光滑,減小摩擦。
4、菜刀柄、鍋鏟柄、電水壺把手有凸凹花紋,使接觸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鏟送煤時,是利用煤的慣性將煤送入火爐。
6、往保溫瓶里倒開水,根據聲音知水量高低。由於水量增多,空氣柱的長度減小,振動頻率增大,音調升高。
7、磨菜刀時要不斷澆水,是因為菜刀與石頭摩擦做功產生熱使刀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刀口硬度變小,刀口不利;澆水是利用熱傳遞使菜刀內能減小,溫度降低,不會升至過高。
3. 物理反應和化學反應的舉例(生活中)
物理變化:(1)水結成冰,水變成汽;(2)汽油氣化點火爆炸後推動活塞;(3)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字(4)打破了玻璃杯(5)月亮轉到地球的另一面,(6)電風扇的轉動(7)開電燈亮了(8)打麻將(9)用錢買東西(10)坐汽車由甲地到乙地..
化學變化:(1)食物被胃酸消化(2)抽香煙(3)打火機打出火焰(3)過年放煙花(4)點煤油燈(5)食物腐敗(6)石油液化氣打火點燃(7)用84洗滌水果表面殺菌(8)用超強力油煙機洗滌劑洗滌油煙機(9)有機肥料漚制(10)肥皂去污
以上全是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化學變化,又叫物理、化學反應.
4. 那些是物理反應,哪些是化學反應 幫忙舉例說明
物理反應一般指形態改變,比如水變成水蒸氣,水變成冰,化學反應是物體本質發生改變,這個舉不勝數啊,化學書上的那些反應,比如氫氣和氧氣反應變成水
5. 誰能給我舉例說個生活中的物理化學現象,並加以解釋
比如說幾個常見的亞穩狀態:
過飽和蒸汽。按照相平衡條件應該凝結成液體而實際未凝結的蒸汽。
過熱溶液。按照相平衡條件應該沸騰而實際不沸騰的溶液。
過冷溶液。按照相平衡條件應該凝結而未凝結的液體。
過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溶液的濃度已經超過了飽和濃度,而仍未析出晶體的溶液。
或者說是一些表面活性劑(例如洗衣粉)。表面活性劑是指加入少量就能顯著降低溶液表面張力的一類物質。
還有比如說范特霍夫規則,對於均相熱化學反應,反應溫度每上升10K,其反應速率常數變為原來的2-4倍,這個常用的經驗規則可以用來算算食品的保質期之類的。
還有很多很多常見的物化現象(#^.^#)
望採納~
6.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例子有哪些
1、鐵水鑄成鐵鍋
其中涉及到碳元素和鐵元素的結合新分子(一般生成Fe3C),並不算作物理變化,但是如果是百分百的純鐵,鑄成鐵鍋則不發生化學變化,不生成新的相。
2、石墨變金剛石
石墨在一定條件下變成金剛石是化學變化,因為它變成了另外一種單質。
3、焰色反應
焰色反應是物質原子內部電子能級的改變,通俗的說是原子中的電子能量的變化,不涉及物質結構和化學性質的改變。
4、生銹
生銹是一種化學反應,本質上是金屬的氧化反應。最常見的生銹現象是鐵製品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和氧氣發生了氧化反應,或者是被水中的氧元素侵蝕成為氧化物。
5、化學電池
義大利物理學家伏特把兩種不同的金屬片浸在各種溶液中進行試驗。結果發現,這兩種金屬片中,只要有一種與溶液發生了化學反應,金屬片之間就能夠產生電流。
自然科學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質形態、結構、性質和運動規律的科學。它包括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等基礎科學和醫學、農學、氣象學、材料學等應用科學,它是人類改造自然的實踐經驗即生產斗爭經驗的總結。它的發展取決於生產的發展。
原始社會中,人類對自然界的斗爭,因生產工具簡單、粗笨,還受到原始宗教及其他意識的影響,自然科學的發展是緩慢的。不過,人類取得的每一個科技進步,都推動了生產的發展,同時又促進自然科學知識的不斷積累,預示著科技的新突破。因此,盡管當時的人們尚處於蒙昧與野蠻狀態,他們在與自然界的斗爭的過程中,以辛勤的勞動與聰明智慧,不斷地推動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7. 舉一些化學反應和物理反應的例子
物理反應:1雪變為水
2衣服晾乾
3石蠟融化
4樟腦變小
5玻璃打碎
化學變化:1燃燒木材
2鐵生銹
3米飯發霉
4牛奶變酸
5煤氣爐打出火焰
8. 物理知識能解釋化學現象嗎
化學現象 可以從 微觀物理的統計效應 的角度來解釋。
物理和數學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科學。
所以物理+數學的某種表達形式可以對應到其他科學的現象。
9. 物理反應和化學反應的例子 我每個只要5個例子就好了,我會加分的.
物理反應:1雪變為水 2衣服晾乾 3石蠟融化 4樟腦變小 5玻璃打碎 化學變化:1燃燒木材 2鐵生銹 3米飯發霉 4牛奶變酸 5煤氣爐打出火焰
10. 用所學物理化學知識解釋下列現象 初中
蒸發吸收能量。微觀上,分子從人體獲得能量離開體表,從而使人體溫度降低。
陽光充足的環境中,分子更容易獲得能量,從而運動離開衣物。
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木炭的燃燒產物是CO2,無毒。
封閉的環境缺少O2,煤炭發生不完全燃燒產生CO,CO有毒。
水結冰時,體積增大,使得水管被撐破。
火柴燃燒時的火焰可分為外焰與內焰,外焰的溫度比內焰高。
火柴頭向下燃燒時,外焰向上,順著火柴棍燃燒,容易點燃火柴棍,故易燃。
火柴頭向上燃燒時,外焰向上,燃燒不到火柴棍,靠內焰點燃火柴棍,故不易燃。
BaSO4不溶於酸,BaCl2易溶於水,Ba2+有毒。
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
小蔥中含有草酸,豆腐中含有Ca2+,二者反應形成難溶於水的CaC2O4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