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如何進行化學式教學設計

如何進行化學式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2-07-30 16:54:53

化學方程式怎麼分析

化學方程式是初中化學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其中涉及到化學式、質量守恆定律,如何正確的書寫化學方程式、怎樣利用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的計算的等知識點。如果教師教學不得法,學生就很難掌握方程式的知識點。在沒有弄清化學方程式的概念時,很多同學耗費大量的時間去死記硬背化學方程式,背到了後面的忘了前面學的方程式,特別是在做題中一旦出現沒有見過的化學方程式就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為了突破這個教學難點,我在實施初中化學新課程標准實踐中,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設計下:

第一:從定義入手,弄清概念的含義

由於前面學習了化學元素和化學式,在創設情境引入時,我用復習引入的方法要求學生回顧元素符號、化學式的概念及其表達的意義,利用類比的方法指導學生學習化學方程式的概念和表達的意義,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抓住化學方程式的四個意義,即弄清反應物、生成物各是什麼;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各物質質量比,即反應物和生成物各物質分子個數比;生成物的狀態。

第二:記清化學符號,合理使用

弄清化學方程式的含義的同時,要求學生能定性的正確讀出化學方程式,並記住「和」、「生成」、「加熱」、「氣體」生成、「沉澱」生成等幾種符號的表示。掌握標向上箭頭、向下箭頭的條件。標向上箭頭條件:即反應物中沒氣體,生成物不止一種時,生成物中有氣體,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才標向上的箭頭,缺一不可;標向下箭頭條件:化合物在溶液中發生化學反應,有沉澱生成並且沉澱附在容器底部或內壁上才能標向下的箭頭。箭頭要求既不隨便用,也不能遺漏。

最後,根據化學反應前後,質量相等的原則執行質量守恆定律

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要以客觀事實為基礎,遵循質量守恆定律。最後可以用質量守恆定律來檢查所書寫的化學方程式是的正確與否,如從微觀的角度觀察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和個數都不變。讓學生熟悉書寫步驟,養成檢查的良好習慣,慢慢熟悉,不斷積累,做到最終會書寫化學方程式。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方程式的定性讀法,從宏觀上要求將各物質在什麼樣的條件下進行反應的質量比讀出來,微觀上將各物質進行化學反應的分子(原子)個數比讀出來。如:從宏觀上讀作:在點燃的條件下,每12份質量的碳與32份質量的氧氣恰好完全反應,生成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從微觀上讀作:每一個碳原子和1個氧分子反應生成1個二氧化碳分子。

❷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課時教案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教學設計可分四步:1,一定遵照客觀事實,不能憑空捏造,2,把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化學式用短線隔開,反應物在左,生成物在右,3,配平,即調整各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分子系數使短線兩邊各元素原子總數相等,之後把短線改成等號,4,若反應需要條件的如需要加熱、高溫、催化劑等都要在等號上下標明,若有氣體生成還要在其化學式右邊標注向上的箭頭;有沉澱物生成則在其化學式右面標注向下的箭頭。

❸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集體備課

書寫
要遵守兩個原則:一是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絕不能憑空臆想、
事實上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二是要遵守
,等號兩邊各原子種類與數目必須相等.
1.書寫
的步驟 以書寫碳在高溫時跟
反應的
為例,歸納步驟如下:①根據反應的事實(該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氣體),在式子的左邊寫出反應物的化學式,在式子的右邊寫出生成物的化學式.反應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種,就分別用
把它們連接起來(反應物之間的「+」號表示「……跟……反應」,生成物之間的「+」號表示「……跟……」),並在式子左、右之間劃一條短線段.在這一步里,一定要注意把各種物質的化學式寫正確,否則,寫出的式子無意義!C+Fe2O3──Fe+CO2 ②根據
,用配系數的方法,使左、右兩邊同一元素原子的個數相等(即配平),然後將短線段改為等號(等號表示「生成了……」).應當注意,配平時只能選擇適當的系數,不能改變化學式.3C+2Fe2O3=4Fe+3CO2 ③在等號或箭號上、下方註明反應條件,如點燃、通電、高溫、加熱(用「△」號表示)、催化劑等,同時,標明生成物中的氣體或沉澱產物的狀態.生成物是氣體的在其化學式的右邊加上「↑」號(反應物中如有氣體,則氣態生成物不再標「↑」符號);產物是沉澱的加「↓」號.3C+2Fe2O34Fe+3CO2↑ 概而言之,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必須要符合化學反應的客觀規律,不能憑空
.書寫程序一般是:寫好化學式—系數要配平—中間聯等號—條件要注清—生成氣體或沉澱,要用箭號來標明.要寫好化學方程式,還要熟練掌握和運用酸、鹼、鹽的
,金屬活動性順序和常見元素、

,以及書寫
學式的技能.
書寫方法及注意要點
寫出
達式 例:H20=電解=H2+O2(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 2.配平 例:2H2O=電解=2H2+O2 3.註明反應條件和
等 例:2H2O=電解=2H2↑+O2↑
反應條件
1.
不寫反應條件.寫上是否正確,沒有定論,但中學所有資料中不寫.2.常溫
下可以進行的反應,不必寫條件;但是題目中的實驗若有特定的條件,一律標注該特定條件.3.反應單一條件時,條件一律寫上面;有兩個或更多條件的,上面寫不下的寫在下面;既有催化劑又有其它反應條件時,一律把催化劑寫在上面.4.是
的一律用雙向箭頭表示.
箭頭與等號

❹ 如何通過結構式寫化學式 詳細方法,最好有例子!

CH2=CH0-CH=CH2
1、可以先轉換下結構式:
H H H
| | |
C=C-C=C
| | |
H O H
H
2、先寫出式中的所有元素:CHO
3、數C的個數:C4HO
4、數H的個數:C4H6O
5、數O的個數:C4H6O
最後的結果就是:C4H6O

❺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課堂實錄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評課稿
結合本次學習,談談自己對本節課的一些看法: 1、教學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在原有知識上讓學生熟練地書寫化學方程式,整節課張老師通過一系列題目的練習不斷鞏固該知識點。本節課的教學難點重點是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教師大概安排了30分鍾的時間來訓練學生掌握配平的技巧和方法,分別從四種配平方法來強化和突破這個難點。 2、課堂結構設計嚴謹有序
(1)本節課教學設計結構可謂有板有眼,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先是回顧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再引出重點是要掌握配平方法,接著針對這個回顧原有配平方法①觀察法②最小公倍數法,然後再教授新方法③奇數化偶法④代數法。
(2)教學過渡自然:例如回顧完原有配平方法①②後,提出一個題目(乙醇燃燒的反應化學方程式),讓學生先嘗試著用方法①②練一下,等學生發現配平困難時自然而然地介紹第③簡便配平方法。 3、教學方法得當,主要以講練結合方法
採用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不僅符合本節課的教學特點,也符合我校初二學生學習不主動的特點。這樣操作可以讓大部分同學當場掌握某一種配平方法。 4、教學注重過程,詳細講解結果的獲取途徑
教師引導學生一步步地解決問題,這層層遞進的方法讓學生更加能夠感受到每一個過程的獲得途徑以及所表示的價值,每一次回答正確就可感受到一次微小的成功,從而加深了對配平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更好達到教學的目的。 5、學生有足夠的思考和練習活動量,部分學生還有自我展示的機會。
在這節課中有這么幾題是,教師讓全體學生台下思考,然後請個別學生上台演示,這樣的機會是難得可貴的,往往我們平時教學中個別教師為了節省時間就忽略了這一環節,殊不知這樣的同伴教育比我們教師教學更來得直接明顯。而張老師恰恰是抓住了這個一個讓學生暴露問題和糾正錯誤的機會,來更好地引導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6、教師素質
本節課充分反映出該教師的基本功扎實,教學中教態自如,語言清晰,表達准確,尤其是那洪亮的富有激情的抑揚頓挫的聲音很容易感染了每位學生,也感染了我,這樣的表達就更能調動課堂氣氛。這也是張老師獨有的個人魅力,是我所不及的。
以上是本節課的優點。由於該教師是新參加工作的教師,在這節課中當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課堂最初引入部分還需技巧:本節課剛開始回顧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時,老師就平鋪直敘地展現出「書寫口訣」,這稍有不妥。設想一下,能不能教師不直接講,而是讓學生慢慢回憶起或在教師幫忙下學生共同回顧下書寫步驟,這樣是不是更好呢?即可以看上一節課的落實怎樣,又可以給學生一個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很好的鋪墊。 2、教學設計中能不能再增加第一個書寫原則的教學,讓整個教學更完整:化學方程式書寫的第二個原則(遵守質量守恆原則)在本節課配平中很好的體現了,但是第一個原則(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卻隻字不提,我想,這樣很容易讓學生忽略或遺忘,所以教學中再出幾道題強調下。 3、匆忙的總結
本堂課時間緊湊,導致教師最後結尾部分少了個綜合性的小結,使學生沒有個更好的思路來掌握配平的這四種方法。如果可以的話,再增加一題練習,讓學生嘗試綜合地利用方法去解決問題。
總之,本節課,讓我的收獲很大。他的優點我可以學習,缺點給我提醒,讓我提高課堂實效。

❻ 怎麼寫化學活動元教案 百度

一,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已經學習過質量守恆定律和化學式等化學用語: 知識與技能目標、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介紹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和書寫步驟、認識規律和運用規律。
二,後繼的學習要以此為基礎,初步掌握了質量守恆定律的本質和化學式的書寫及含義;克服書寫上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注意新知識與已有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發現規律,能發現問題,養成良好的習慣,其重點和難點是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基於以上的分析: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使學生學會利用化學式來表示物質之間的化學變化,並為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打下了基礎。而且化學方程式貫穿於整個中學化學的教材中:結合化學方程式書寫原則的教學,不斷培養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讓學生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了解書寫化學方程式應遵循的原則;會用化學方程式正確表達一般的化學反應
過程和方法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生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上述知識就是奧蘇貝爾在有意義學習理論中提到的學生已經具備的「先備知識」。學生運用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對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可以進行預測。本節課完成了化學用語的教學。

❼ 課題四:化學式課堂教學設計

目標與要求
知識與技能
能了解化學式和相對分子質量的涵義;初步掌握並運用化學語言——化學式的書寫及其意義。
知道並熟練記憶一些常見元素和根的化合價。
能用化學式表示某些物質的組成,並能利用化合價推求化學式。

過程與方法
能根據物質化學式進行如下計算:計算相對分子質量,計算物質組成元素的質量比,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調查和分析某些商品標簽或說明書上標示的物質成分和含量,感受並贊賞化學對改善個人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所起的積極作用。
【課前預習】
閱讀課本p83-84。
1.化學式是用 和 的組合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2.化學式的意義:宏觀:①表示 ②表示該物質的 組成;微觀:③表示該物質的 ④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的
3.化學式的寫法 : (1)單質的寫法:①由原子構成的物質,用 來表示。②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寫出分子所含
(2)化合物的寫法:①氧化物:氧元素寫在 ,另一種元素寫在
②金屬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金屬元素寫在 ,非金屬元素寫在
4、化學式的讀法 :(從 向 讀):由兩種元素組成的一般讀作「某化某」,如nacl讀作 ,由三種元素組成的一般讀作「某酸某」,如cuso4讀作 ,
【教學環節】
學習目標:1、理解化學式的概念
2、了解化學式的意義,表達使學生學會用化學用語表達物質的組成。
3、了解化學式的寫法及讀法,感受化學語言獨特的魅力。
活動一:問題導入:
寫出水、二氧化碳、氧氣的符號表達式,他們有什麼共同特徵?
知識點1化學式的概念。
這種用元素符號和數字的組合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叫化學式
思考: 任何物質都有化學式嗎?同種物質可以有不同的化學式嗎?化學式可以任意書寫嗎?每種純凈物質的組成是 ,所以表示每種物質組成的化學式 。混合物我們不能寫出其化學式。(可根據什麼區分純凈物和混合物?)
活動二:閱讀教材p83圖4-27,討論歸納化學式的意義
知識點2 化學式含義
練一練:試著說說co2和h2化學式的意義
活動三:討論教材p83問題,歸納符號的意義
小組討論: h、2h、h2、2h2、h+、2h+各具有什麼意義?
歸納:符號意義
1.單一符號周圍無數字表示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2.單一符號只有前方有數字表示______________;
3.單一符號右下方有數字或多種符號表示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4.單一符號右上方有數字和正負號表示______________。
練習:1.ar、2fe、3co、4so42-的意義?
設問1:2h能否表示氫元素?2h2能否表示氫氣?
注意:元素符號、化學式前面有數字後,只具有微觀意義。
設問2:2h和h2中「2」的意義是否相同?
2h:表示2個氫原子 h2:表示1個氫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
鞏固練習:
寫出下列符號中「2」的意義?
2n 2na+
mg2+ h2o
2co n2
活動四:仔細觀察下列物質的名稱及化學式,分析單質化學式的寫法及讀法?
氦氣 he 氖氣 ne 銅 cu 鐵 fe 碳 c 磷 p氫氣 h2 氧氣 o2 氮氣 n2
知識點3化學式的寫法和讀法
1.單質化學式的寫法及讀法

分類
寫法
讀法
稀有氣體單質

用相應的元素符號表示
某氣 如:氦氣
金屬單質
讀相應的元素名稱
如:鐵、碳
某些固態非金屬單質
氣態非金屬單質
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標上適當的數字。
「某」氣
如:氧氣
2.化合物化學式的書寫
①氧化物的書寫:一般把氧的元素符號寫在右方,另一種元素的符號寫在左方,如 co2
②由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書寫:一般把金屬的元素符號寫在左方, 非金屬的元素符號寫在右方,如 nacl
有時讀出化學式中的原子個數,如fe3o4讀作 p2o5 。化學式中原子個數為1的一般不讀,但為了區別其它化合物有時也讀出1,如co讀為一氧化碳主要是為了與co2區別,no讀為一氧化氮是為了與n2o(一氧化二氮)區別。
【當堂檢測】
一、填空題
用元素符號或化學式填空:
4個二氧化碳分子 二個氫離子 2個鉀原子 一個氯離子 氦氣 8個二氧化氮分子 7個氮原子 1個氫分子
1個氧原子 四氧化三鐵 氧氣 碳 銀
二、選擇題
1.青少年過多攝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會產生一種影響身體發育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學式為c18h34o2.下列對該物質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是化合物 b. 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c. 由54個原子構成 d. 碳元素與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9:1
2.下列符號中,既可表示一種物質,又可表示一種元素,還可表示一個原子的是( )
a. c b. o c, 2c d. co2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e」表示鐵元素,也表示鐵單質的一個分子
b.「co2」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表示碳原子和氧分子
c.「h2」表示氫元素,也表示一個氫分子
d.「h2o」表示1個水分子,也表示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4.o2、co2、so2、mno2四種物質組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都含有氧分子 b. 它們每1個分子中都含有2個氧原子
c. 都含有氧單質 d. 都含有兩個氧元素
【課後鞏固】
1.寫出下列符號中數字「2」的意義:
2o o2 2ca2+
h2o 2o2 、 2fe 2p2o5 、
2.n個h2o分子和m個co2分子中所含氧原子個數比 。
3、o2除表示氧氣外,還表示:①氧元素②一個氧分子③二個氧元素④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⑤每一個氧分子由兩個氧原子構成⑥兩個氧原子,正確的一組是( )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②④⑥
4..(中考預測)依據下列符號或圖示,按要求填空。
a.mg2+ b.3n c.3o2 d.cl- e.ne
(1)表示三個氧分子的是 (填序號);
(2)表示鎂離子的是 (填序號);
(3)表示三個氮原子的是 (填序號);
(4)a與 d兩種粒子結合構成物質的化學式是
(5)電工使用的試電筆觸電後會發出紅光,這是因為「發光管』內充有ne
的單質氣體,該氣體的名稱是 。
【查缺補漏】
1.學生雖然生活在物質世界中,一方面具體的物質學生知道並不多,另一方面身邊的很多物質都是混合物,因此學生很多情況下不知道這種物質能不能用化學式表示。
2.化學式是化學用語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聯系宏觀與微觀的重要工具,而從微觀角度思考問題也是學生的難點之一,雖然在分子與原子,原子的構成,離子等課題中學生已積累了一些微觀的知識,但學生思考問題還是習慣從宏觀角度思考,這也是學生學習化學式的一個難的原因。
3.突破方法:樹立持久戰的思想,化學式的書寫不能急於一個課時或兩個課時就能解決問題,應該在整個初中化學教學中予以重點關注,結合具體物質的學生,強化化學式的意義,強化化學式的書寫。

❽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教案

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精品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通過具體化學反應分析、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涵義
(2) 了解書寫化學方程式應遵守的原則。
(3) 能正確書寫簡單的化學方程式。
2、過程與方法
(1) 採用講練結合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 採用歸納總結的方法,對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加以總結
3、情感與價值觀
(1) 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嚴密性。
(2) 通過對化學方程式書寫原則和配平方法的討論,對學生進行尊重客觀事實,遵從客觀規律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教學重點】
1、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
2、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學難點】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
  【教學課時】     一課時
  【 教學過程】

❾ 如何寫化學教學案例化學教學案例的步驟

直接搜索 如何寫化學教學案例和 化學教學案例的步驟 會找到好的答案

初中化學教學案例分析
課題:酸和鹼的性質(第一課時)
一、 教學背景與定位
課型:新授課 一課時
學生信息分析:經過一年的化學學習,學生對元素化合物方面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學習方法,如:實驗觀察、歸納總結、宏觀和微觀相結合分析等等。其中實驗探究方面的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本單元酸和鹼的知識實驗較多,且現象比較明顯,學生在實驗探究方面的能力加強了,很多重要的知識就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實驗探究的方式加以解決。
教學起點分析:在前兩節的學習中,學生已經知道鹽酸能與大理石、鹼反應,又知道酸溶液中存在H+,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酸還有哪些性質?如何探究這些性質?這些問題都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和現象中逐步引出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學過程中應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如鐵銹、水垢等的除去,讓學生感知酸的其它化學性質,激發學生對酸的性質探究的興趣。
教學方式:觀察總結、實驗探究、交流合作
二、 教學資源與設備
儀器:試管、鑷子、葯匙、多媒體展示台
葯品:濃硫酸、濃鹽酸、稀鹽酸、鎂條、銅絲、木炭、生銹鐵釘、氧化銅、碳酸鈣、氯化銅溶液、氯化鋇溶液
三、教學設計方案

設計內容

具體設計

設計意圖








1、知識與技能:了解濃鹽酸和濃硫酸的物理性質;了解酸的腐蝕性、濃硫酸的稀釋方法及原因;掌握酸的主要化學性質;認識其它幾種常見的酸的化學式。
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了解探究物質性質的方法和途徑;逐步養成善於觀察對比、敢於質疑、參與實驗、交流合作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使用酸,進行物質性質的探究,增強實驗的安全和自我保護意識;通過實驗探究增強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通過三維目標的設計,本節課不但要使「酸的性質」這一知
識目標得以實現,更要重視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參與性,使
學生在學習方法和技能方面得到提升,同時也使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得到培養。

















內容選擇:
1、濃鹽酸和濃硫酸的物理性質。
2、濃硫酸的腐蝕性、稀釋濃硫酸的方法。
3、常見酸的化學性質

情景設計:
1、多媒體展示真實標簽,對比濃硫酸和濃鹽酸的物理性質。
2、濃硫酸塗到布條上出現破洞,體會它的腐蝕性;蘸有濃硫酸的玻璃棒在空氣中有明顯的溫度變化,讓學生設計稀釋濃硫酸的方法。
3、給出葯品和儀器,學生分組探究稀鹽酸和稀硫酸的化學性質。

教學內容緊扣新課程標准,除了知識性問題「酸的性質」,更重視學生獲取知識時的參與過程,使學生認識「了解物質是從個體到一般」的認知規律。
教學情景的設計盡量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讓學生感到化學知識的真實性、實用性。教師通過適當的情景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1、學生通過教師展示的標簽觀察、閱讀和交流,獲取關於兩種重要的酸的物理性質的信息。
2、通過教師演示的趣味小實驗感受濃硫酸的腐蝕性;通過濃硫酸吸水後的溫度變化以及水和濃硫酸的密度探究稀釋濃硫酸的方法。
3、學生在開放性的實驗中自主探究酸的化學性質,深化對酸的相似化學性質的認識。
4、了解幾種常見的酸的化學式和名稱,加深對酸的理解。

學生在觀察思考、實驗操作、交流討論等學習過程中掌握研究物質性質的科學方法,養成科學的態度,培養初步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獲得化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體驗探究的樂趣,形成和發展探究的能力。

















學習活動以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酸的物理性質」以學生觀察、思考、閱讀等自主學習為主;「酸的化學性質」以實踐、合作、交流、討論為主。

評價分為過程性評價和結論性評價。
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求知的過程、探究的過程和努力的過程。
結論性評價關注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提高,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展現。

在學生感到有意義、有興趣的活動中組織教學活動,培養學習興趣,有利於發展學生終生學習的習慣。

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給予指導,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獲取,更關注知識獲取過程中的能力提高,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教學流程

讓學生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上述探究活動中的化學反應。

1、根據化學方程式歸納總結酸的化學性質。
2、分析酸的化學性質的實質是H+參與反應,總結出酸相似的化學性質。

操作探究

通過蘸有濃硫酸的玻璃棒在空氣中的溫度變化,讓學生設計稀釋濃硫酸的方法,理解其原因。

利用多媒體展台,把濃鹽酸和濃硫酸的標簽進行對比,學生通過交流歸納總結濃硫酸和濃鹽酸的主要物理性質;使用濃酸應注意的問題。

活動天地

引入新課

鐵製品生銹、水壺底部產生水垢等都是令人討厭的現象,利用酸的性質,這些問題都可迎刃而解,酸有哪些性質?

練習使用化學用語

實驗探究

1、第一組學生:設計實驗方案探究稀鹽酸的主要化學性質。
2、第二組學生:設計實驗方案探究稀硫酸的主要化學性質。

總結歸納

多識一點

介紹幾種其它常見酸如碳酸、硝酸、醋酸、磷酸等的化學式;試總結它們的化學性質。

五、教學實錄
師:在生活中我們有時會遇到很多頭痛的問題,如:鐵製品生銹、水壺底部產生水垢等都很難用常規的方法除去。你有什麼好的做法嗎?
生:用砂紙打磨
看見家長用過醋,可能是利用了其中的醋酸……
師:同學們觀察地很仔細。這些問題的確利用酸就可以迎刃而解,前兩節我們對酸有了一些認識,酸還有哪些性質?
多媒體展台展示濃鹽酸和濃硫酸的標簽。從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看標簽、思考、做簡單的記錄。並與同學交流自己的結果。將結果填寫在課本表格中。
師:(打開濃鹽酸瓶蓋)你看到什麼?
生:有白霧產生。
師:為什麼濃鹽酸在空氣中會形成白霧?
生:(思考、交流)濃鹽酸具有揮發性,它揮發出來的氯化氫氣體跟空氣里的水蒸氣接觸,形成鹽酸小液滴的緣故。
師:下面看一個小魔術。用玻璃棒蘸濃硫酸塗到一塊棉布中間。你看到了什麼?
生:玻璃棒穿過來啦!
師:這說明了什麼?
生:濃硫酸有腐蝕性。
師:對,並且是強烈的腐蝕性。所以使用濃硫酸時要特別小心。如果不慎將濃硫酸粘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沖洗,然後塗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以防灼傷皮膚。同學們一定要記住啊!
生:老師,那用硫酸做實驗的時候豈不是很危險?
師:同學們有這樣的意識很好,但如果我們按照正確的操作方法來進行就能避免危險。比如我們實驗室經常要將買回來的濃硫酸進行稀釋,你們知道應該如何操作嗎?
生:思考。
師:(小實驗)用溫度計蘸濃硫酸在空氣中靜置。請兩個學生上來觀察溫度變化情況。
生:溫度在升高!
師:能說出這是為什麼嗎?
生:(討論)可能是濃硫酸在空氣中吸水會放出熱量。
師:這對稀釋濃硫酸有何啟示?你能試著設計濃硫酸稀釋的方法嗎?
(提示:水的密度—— 1.0g/mL ; 濃硫酸的密度——1.84g/mL)
生:(思考、交流、閱讀後回答)在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裡,並不斷攪拌。切不可將水倒進濃硫酸里!
師:如果倒反了,會出現什麼現象?
生:(熱烈交流、討論、並大膽猜測)
師:(實驗)在錐形瓶里倒入少量濃硫酸,塞上雙孔塞,分別插上分液漏斗和導管,從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的水,提示學生仔細觀察現象。
生:啊,液體往外飛濺,倒反了真的有危險!!
師:所以說實驗操作必須遵守嚴格的規定。我們可以用稀釋後的硫酸和鹽酸進行下面的實驗。
左邊兩排六個小組的同學用實驗桌上的儀器和葯品探究稀硫酸的化學性質;(葯品:稀鹽酸、鎂條、銅絲、木炭、生銹鐵釘、氧化銅、碳酸鈣、氯化銅溶液、硝酸銀溶液;試管若干。)
右邊兩排六個小組的同學用實驗桌上的儀器和葯品探究稀鹽酸的化學性質;(葯品:稀硫酸、鎂條、銅絲、木炭、生銹鐵釘、氧化銅、碳酸鈉、硫酸銅溶液、氯化鋇溶液;試管若干。)
生:(小組合作,建立猜想並設計實驗方案,交流後進行實驗操作。)
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同學們實驗時一定要注意正確操作,注意記錄實驗現象。
(約十分鍾後)
師:請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交流一下你們的實驗情況。其它同學要認真聽,與你們的結果做對比,看是否有不同的地方。
生:(充分交流,大膽發言)
生1:稀鹽酸與鎂條反應有氣泡放出,與生銹鐵釘、氧化銅反應固體減少、溶液變色,與碳酸鈣反應也有氣泡,與硝酸銀有白色沉澱生成,其它幾種物質都沒有現象。
生2:稀硫酸與鎂條反應有氣泡放出,與生銹鐵釘、氧化銅反應固體減少、溶液變色,與碳酸鈉反應也有氣泡,與氯化鋇有白色沉澱生成,其它幾種物質都沒有現象。
……
師:(對個別有不同情況的小組予以分析、解釋,對他們參與實驗的積極精神予以肯定)
請同學們試著把剛才我們做的實驗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出來。
(讓兩名同學在黑板上分別寫出稀鹽酸和稀硫酸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生:(對照實驗記錄,思考後,在練習本上寫化學方程式)
(五分鍾後)
師:對照黑板上兩位同學寫的,我們一起來訂正一下。
生:(留出時間讓方程式有錯誤的學生改正。)
師:回顧我們剛才做的實驗,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如果從物質分類的角度看,鹽酸和硫酸都能與哪些物質發生變化?
生1:金屬、金屬氧化物、鹽等
生2:不對。應該是它們中的一部分能與酸發生反應。
師:同學們總結得很好,加上前面一節學過的中和反應,我們可以總結出酸的幾條化學性質?
(留出適當的時間讓學生總結,然後大屏幕展示酸的四條化學性質)同學們是否想過,不同的酸為什麼會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生:因為它們都是酸;
因為它們的組成有相似的地方!
師:(引導)化學學科與其它學科不同的地方是我們是從微觀角度來認識世界、認識物質的。請同學們再思考一下。
(多媒體課件:播放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微觀的flash動畫)
生:(討論、交流、回答)
因為酸的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
因為這些反應都是氫離子決定的;
如果別的溶液中有氫離子也會發生這樣的反應!
師:同學們肯動腦,總結得很好,並且能夠舉一反三。從認識個體到認識一般規律是我們學習化學常用的科學方法,同學們只要細觀察、勤思考、敢實踐,化學就一定可以學得最棒!酸的知識還有很多,同學們想了解嗎?你們可以上網查閱資料,或者到圖書館查閱化學書籍報刊,相信你們會有更多收獲!
師:(板書)介紹幾種常見酸的化學式:硝酸、碳酸、磷酸、醋酸。總結它們的化學性質。
生:(討論後自己小結本課內容)
【練習】1、碳酸飲料用瓶裝還是罐裝更合理?
2、手工藝者將失去光澤的銀首飾高溫加熱使其表面被氧化,投入硝酸溶液中,取出後首飾恢復光澤,用所學過的化學知識解釋原因。
【作業】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請根據本節課所學知識,舉例說明酸在我們生活生產中的用途;查閱資料舉例說明酸對人類不利的方面。(能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的請寫出方程式)
六、教學效果與課後反思評價
新課程標准中特別強調「化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因此課堂教學是教師施教、學生求知和探索的主陣地,更是創新發展的主渠道。所以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各方面的價值,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素養,引導學生善於觀察,積極參與過程體驗,倡導學生自主、協作、勇於探究的學習精神和情感體驗。如:在講解濃鹽酸和濃硫酸的物理性質時,我不再以講授的方式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通過實物標簽自己觀察總結,這讓學生感到知識是他自己學到的,而不是老師強加給他的,初步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在講解濃硫酸的腐蝕性和濃硫酸的稀釋時,如果不給學生提供這些情景小實驗,他們的思維就不會如此積極,對其性質和方法的理解也不會非常深刻,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同學們的反應超過了我預先的設想,效果很好;酸的化學性質的教學則通過開放性實驗讓學生主動參與實驗過程、體驗實驗帶來的樂趣,他們手腦並用、樂在其中,這種親身經歷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我把教學活動設計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活動,多數時候是以對話的形式進行交流,尊重學生的主體發展,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學習的主人,作為「引路人」,我及時恰當地對他們的成功與問題進行評價,這樣縮短了老師和學生之間感情的距離,在這樣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全體學生都沒有過重的思想包袱,他們有時竊竊私語,有時群情激昂,積極主動地在老師設計的活動中探究學習,從而使他們的參與、協作、創新等能力得到全面主動的發展。
在多媒體的運用上,我沒有刻意地加以修飾,華而不實、多而無用的課件不會對教學有任何的幫助。本節課的重點是實驗探究,所以我只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認識反應的微觀本質,看似簡單的flash動畫,卻能讓學生不再憑空想像,很容易看出反應的本質,從而使所學知識得到歸納和提升。
本節課存在的問題是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探究時,有很多實驗可以在井穴板中進行,這樣可能節約更多的葯品。

教學案例是真實而又典型且含有問題的事件.簡單地說,一個教學案例就是一個包含有疑難問題的實際情境的描述,是一個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學過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從文章結構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幾個基本的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讀者交代故事發生的有關情況: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紹一堂課,就有必要說明這堂課是在什麼背景情況下上的,是一所重點學校還是普通學校,是有經驗的優秀教師還是年青的新教師,是經過准備的「公開課」還是平時的「家常課」,等等.背景介紹並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或條件.
(2)主題
案例要有一個主題.寫案例首先要考慮我這個案例想反映什麼問題,是想說明怎樣轉變差生,還是強調怎樣啟發思維,或者是介紹如何組織小組討論等等,動筆前都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想法.比如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不同的研究課題、研究小組、研究階段,會面臨不同的問題、情境、經歷,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寫作時應該從最有收獲、最有啟發的角度切入,選擇並確立主題.
(3)細節
有了主題,寫作時就不會有聞必錄,而要是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有針對性地向讀者交代特定的內容.比如介紹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就要把學生怎麼從「不會」到「會學」的轉折過程,特別是關鍵性的細節寫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紹了一番,說到「掌握」就一筆帶過了.
(4)結果
一般來說,教案和教學設計只有設想的措施而沒有實施的結果,教學實錄通常 也只記錄教學的過程而不介紹教學的效果;而案例則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代教學的結果,即這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映和教師的感受等.讀者知道了結果,將有助於加深對整個過程的內涵的了解.
(5)評析
對於案例所反映的主題和內容,包括教學的指導思想、過程、結果,對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評析是在記敘基礎上的議論,可以進一步揭示事件的意義和價值.比如同樣一個「差生」轉化的事例,我們可以從教學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不同的理論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學的規律.評析不一定是理論闡述,也可以是就事論事、有感而發,引起人的共鳴,給人以啟發.
撰寫教學案例的方法:選擇一個有沖突的教學事件;對事件背景進行描述;確定事件中的「演員」;檢查你行動的結果;假設你再次遇到該事件

❿ 如何學習化學式

一、概念
用元素符號和數字的組合式子可以表示純凈物的組成,我們把這種式子叫做化學式。如H2O、CO2、O2等能分別表示水、二氧化碳、氧氣的組成,它們都是化學式。

二、寫法

化學式是通過實驗測定物質的組成然後計算而得出的,混合物沒有化學式,只有純凈物才有化學式,且一種物質只有一個化學式,純凈物分為單質和化合物。

1、單質的化學式的寫法:

(1)稀有氣體和金屬單質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它們的化學式直接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如氦氣、氖氣、氬氣的化學式分別為He、Ne、Ar;鐵、銅、汞的化學式分別為Fe、Cu、Hg.

(2)固態非金屬單質的結構非常復雜,它們的化學式通常也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如碳、硫、磷的化學式分別為C、S、P.但碘單質是個例外,其化學式為I2.

(3)氣態非金屬單質(稀有氣體除外)多是由雙原子分子構成的,它們的化學式是在元素符號右下角標注小數字「2」,如氫氣、氧氣、氮氣的化學式分別為H2、O2、N2.有一些特殊的物質,同學們要特別留意,如臭氧的化學式為O3.

2、化合物的化學式的寫法:

由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比較復雜,這里主要介紹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的寫法。

根據元素的化合價書寫化合物的化學式必須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1)一般正價元素(或原子團)寫在左邊,負價元素(或原子團)寫在右邊,原子的數目(或原子個數的最簡比)用阿拉伯數字寫在元素符號右下角。

2)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

三、讀法

1、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從右到左讀出元素名稱,中間用「化」字連接。如NaCl讀作氯化鈉;MgO讀作氧化鎂。
2、有些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原子個數在元素名稱之前讀出,如P2O5讀作五氧化二碳;Fe3O4讀作四氧化三鐵。

3、含原子團的化合物,從右到左讀出原子團或元素的名稱,或在原子團和元素名稱之間用「化」字連接。如Na2CO3讀作碳酸鈉;Mg(OH)2讀作氫氧化鎂。

四、意義

宏觀方面:①表示一種物質;②表示該物質由哪些元素組成。

微觀方面:①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②表示構成該物質的分子組成。

例如:H2O具有以下意義:表示水這種物質;表示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表示一個水分子;表示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五、計算

1、根據化學式計算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例如:CO2的相對分子質量=12+16×2=44

2、根據化學式計算組成物質的各元素的質量比。

例如:CO2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12×1)∶(16×2)=3∶8

3、根據化學式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

例如:CO2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

閱讀全文

與如何進行化學式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