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微生物細胞含有哪些化學成分

微生物細胞含有哪些化學成分

發布時間:2022-08-01 18:12:46

A. 微生物的六大營養要素是什麼

高中生物書上說是5種:C源,N源,生長因子,無機鹽和水

營養要素:碳源

1。自養型微生物
來源:無機碳源(CO2、NaHCO3、CaCO3等含碳無機物)

2。異養型微生物
來源:有機碳源:即含碳有機物糖、脂、蛋白質、有機酸等和天然含碳物質(石油)糖類(尤其是單糖),其次是醇類、有機酸、脂類
功能:(1)用於構成微生物的細胞物質和一些代謝產物(2)既是碳源能源又是一種雙功能的營養物

營養要素:氮源
1。氨基酸自養型(將非氨基酸類的簡單氮源合成所需的一切氨基酸,如所有的綠色植物和很多的微生物)
來源:無機氮:NH3、銨鹽、硝酸鹽、N2、銨鹽、硝酸鹽將無機氮合成菌體蛋白或含氮的代謝產物(如氨基酸等)

2。氨基酸異養型(從外界吸收現成的氨基酸,包括所有的動物和大量異養型微生物)
來源:有機氮:復雜蛋白質(如牛肉膏、蛋白陳)、核酸、尿素、一般氨基酸復雜蛋白質、核酸
功能:合成微生物的蛋白質、核酸及含氮的代謝產物(如氨基酸等)

營養要素:生長因子

1。生長因子自養型(不需要外界提供生長因子)
來源:自行合成所需的生長因子

2。生長因子異養型(需要外界提供某種生長因子)
來源:維生素、氨基酸、鹼基
功能:①酶和核酸的組成成分
②參與代謝過程中的酶促反應

另外生長因子過量合成微生物能夠合成大量維生素。如作為維生素的生產菌(如阿舒假囊酵母生產維生素B12)

無機鹽和水我就不必講了吧。其實這些東西在高三的課本上是很明確的。

樓主將的六大其實是對於動物來將的啦,不要搞混了概念哦。

呵呵,我去攝取我的C源了,哈哈

B. 微生物含有哪些化學組分各組分佔的比例是多少

微生物是細胞,也就是說和細胞的組成成分是基本相同的。
含有的化學成分是:蛋白質,水,無機鹽,糖類。
各組分具體的比例不詳,不同微生物的組成略有區別。

C. 微生物需要的營養要素有哪些

微生物需要的營養要素可分為六大類,即碳源、氮源、能源、無機鹽、生長因子和水。

碳源

人要吃米飯、饅頭或麵包,這些食品的主要成分在化學上叫做碳水化合物,因為這些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比較多的碳元素,所以叫做碳源。它也是微生物食物中的一種主要口糧,因為微生物細胞中的許多成分都是由碳元素構成的,同時碳源又為微生物提供能量,供它們運動和進行各項生命活動。能被各種微生物利用的碳源種類極多,從簡單的無機含碳化合物如二氧化碳、碳酸鹽等到比較復雜的有機物(糖類、醇類、酸類等),更為復雜的有機大分子如蛋白質、核酸等,都能被微生物作為碳源分解利用,甚至連石油以及對一般生物有毒的腈類化合物、二甲苯、酚等也能被一些微生物用作碳源。不過有的微生物所能利用的碳源種類極其有限,例如甲基營養細菌只能利用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醇和甲烷作為碳源。

氮源

人需要吃肉或喝牛奶,其中主要含有蛋白質,蛋白質由氨基酸組成,氨基酸裡面含有較多的氮元素,所以這類營養叫做氮源。微生物能利用的氮源種類也比人或植物要多,動植物能利用的氮源微生物都能利用,而一般植物和動物不能利用的空氣中的氮氣,微生物也能利用。氮源給微生物提供生長繁殖時合成原生質和細胞其他細胞結構的原材料。缺少氮源微生物就難以生長,就像長期缺少蛋白質營養的兒童長不高一樣。氮源一般不作為微生物的能源。但是有些細菌,例如硝化細菌能利用銨鹽、亞硝酸鹽作為氮源和能源。

能源

能源是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物質。例如太陽光的光能就是許多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菌的直接能源。自然界中的不少物質,如葡萄糖、澱粉等,既可作為碳源,又可作為能源;蛋白質對於某些微生物來說,是具有碳源、氮源和能源三種功能的營養源。至於空氣中的氮氣,則只能提供氮源,而陽光僅提供能源。

無機鹽

人需要吃鹽、補鈣,莊稼需要用草木灰補充鉀。與高等生物一樣,微生物的生命活動中,除了需要碳源、氮源和能源之外,還需要其他元素,例如硫、磷、鈉、鉀、鎂、鈣、鐵等元素,還需要某些微量的金屬元素,諸如鈷、鋅、鉬、鎳、鎢、銅等。上述元素大多是以鹽的形式來提供給微生物的,因此稱它們為無機鹽或礦質營養。這些無機鹽是組成生命物質的必要成分,其中有些是維持正常生命活動必需的,有些則是用於促進或抑制某些物質的產生。

生長因子

人和動物需要維生素,許多微生物也需要維生素。維生素是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的微量有機物質,它們對微生物生命活動也是不可缺少的。例如酵母菌和乳酸細菌必須由外界提供生長因子才能夠生長或生長良好。有些微生物,例如大腸桿菌、多數真菌和放線菌能夠自行合成生長因子,不需要從外界獲得。還有些微生物能產生過量的生長因子,因此可以利用它們來生產維生素,例如人們常常需要補充的維生素B2(核黃素)就是利用一種酵母菌生產的。

同一切生物一樣,微生物的營養中不可缺少水。水是微生物細胞的主要化學組成之一。生命活動基本上是通過一系列化學反應實現的,這些化學反應絕大多數是在水中進行的。細胞內外物質的交換,通常也是溶解在水中進行的;水還可以維持生命大分子,例如核酸、蛋白質的分子結構穩定性;水還可以參與體內的化學反應,例如水解、水合反應等。

食物成為了微生物的營養來源

D. 微生物細胞由什麼組成

細胞按其基本結構,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原核細胞,一類是真核細胞.原始細胞指構成細菌和藍藻等低等生物的細胞,比較原始,在進化上比較低等,結構也比較簡單,沒有典型的細胞核和細胞器.
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不同,具有明顯的細胞核結構和各種細胞器.其結構遠比原核細胞復雜,由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三個基本部分組成.現在存活的150多萬種生物中絕大部分是由真核細胞組成的.
碳、氫、氧、氮、磷、硫6種元素是組成細胞原生質的主要元素.構成細胞的有機物一般指含碳化合物或碳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總稱.由碳、氫、氧、氮、硫、磷等結合所構成的有機化合物――糖類、脂肪、蛋白質和核酸等,是生物體中最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也是細胞中最重要的有機化合物.

E. 細菌細胞中主要含有那些成分細菌需要哪些營養當我們供給細菌營養時應注意什麼為什麼

細菌細胞內主要成分為水、蛋白質、核酸、脂質、糖、無機鹽,並含有核糖體和一些顆粒狀內含物如PHB、異染粒。
細菌需要的營養成分主要為:
1、碳源[糖類、油脂、有機酸、正烷烴]
2、氮源[無機氮源有銨鹽、硝酸鹽和氨水等,有機氮源都是一些廉價原料,花生餅粉、黃豆餅粉、棉子餅粉、玉米漿、玉米蛋白粉、蛋白腖、酵母粉、魚粉、蠶蛹粉、尿素、廢菌絲體和酒糟]
3、無機鹽[無機鹽和微量元素如磷、 鎂、 硫、 鉀、 鈉、 鐵、氯、錳、鋅、鈣等]
4、生長因子等[廣義說,凡是微生物生長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機物質都稱為生長因子(又稱生長素),包括氨基酸、嘌呤嘧啶和維生素等;狹義說,生長素僅指維生素。]
配製培養基注意事項:

1、原材料質量的影響
有機氮源:加工用的原材料品種、產地、加工方法和儲存條件。(黃豆餅粉、玉米漿、蛋白腖等)。
質量控制:監測各種有機氮源中的蛋白質、磷、脂肪和水分的含量,注意酸價變化;重視儲藏溫度和時間。
碳源:澱粉、葡萄糖和乳糖-不同的原料、產地、加工方法。
油脂:原料(豆油、玉米油、米糠油、雜魚油)以及儲藏條件和時間的影響 無機鹽和前體物。
2、水質的影響
大生產中使用的水有深井水、自來水、地表水和蒸餾水。含有的無機離子和有機物的含量不同。
措施:定期檢測水質,地表水應經過適當的處理。
3、滅菌的影響
工業發酵中常採用飽和蒸汽滅菌方法殺滅培養基中的有機體。 糖類(還原糖)與氨基酸(賴氨酸)、肽類或蛋白質等有機氮源一起加熱,會產生化學反應,形成5-甲基糠醛和棕色的類黑精;糖類還能與磷酸鹽產生絡合反應,形成棕色色素; 措施:將糖與其他物質分別滅菌。
4、其他影響因素
pH值:改變營養物質的濃度比例,尤其是生理酸鹼性物質的用量來調節培養基pH值為主,用酸鹼調節為輔。
培養基粘度:為保證滅菌質量,盡量使培養基液體化。

F. 微生物生長繁殖需要哪些營養要素各有何功能

在營養要素水平上則主要為碳源、氮源、能源、生長因子、礦質元素和水六大類。

功能:

1、碳源

碳是微生物細胞需要量最大的元素,占細胞乾重的50%。能提供微生物營養所需碳素或碳架的營養物質稱為碳源。能被微生物用作碳源的物質種類極其廣泛。簡單的無機含碳化合物、比較復雜的有機物、復雜的有機大分子,乃至復雜的天然含碳物質都可以被不同的微生物利用。

碳源物質通過細胞內的一系列化學變化,被微生物用於合成各代謝產物。

2、氮源

氮源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細胞原生質和其他結構物質中的氮素,一般不作為能源使用。但化能自養細菌中的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能從NH₃和NO₂的氧化過程中獲得能量。

所以對於它們來說,NH₃和NO₂是兼有氮源和能源的雙功能營養物質。對於異養微生物而言,含有C、H、O、N的有機物是具有碳源、能源和氮源的多功能營養物質。

3、能源

能源是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物質。絕大多數微生物的能源物質是化學物質,只有光合細菌利用光作為能源。對於絕大多數細菌和全部真核微生物來說,它們所利用的有機碳源在被微生物細胞分解代謝的過程中不僅提供微生物細胞的碳素和碳架。

而且還提供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有的微生物所需的能源與碳源不同。如光能自養微生物的能源是光,而碳源為CO₂;化能自養微生物的能源為NH₄、NO₂、S、H₂和Fe等還原態無機化合物,而碳源是CO₂。

4、礦質元素

它們的生理功能包括:是微生物細胞化學組成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如P和S分別為核酸與含硫氨基酸的重要組成元素:與酶的組成和活力有關,如Fe是細胞色素氧化酶的必要組分。

Mg、Cu和Zn等是許多酶的激活劑:調節和維持微生物的滲透壓、氫離子濃度和氧化還原電位等生長條件,如Na和K有調節細胞滲透壓的作用。

由磷酸鹽組成的緩沖劑能保持微生物生長過程中pH值的穩定:谷胱甘肽可降低氧化還原電位, 作為某些化能自養細菌的能源物質;作為呼吸鏈末端的氫受體。

5、生長因子

能提供生長因子的天然物質有酵母膏、蛋白腖、麥芽汁、玉米漿、動植物組織或細胞浸液以及微生物生長環境的提取液等。

多數真菌、放線菌和部分細菌在其生長過程中不需要從環境中獲取任何生長因子。而有的微生物需要從環境中獲取一種或幾種生長因子才能維持正常生長,如乳酸細菌補充需要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和鹼基。

6、水

實際上水本身並不是營養物質,但水是微生物營養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物質。因為水是微生物細胞的主要化學成分;水是營養物質和代謝產物的良好溶劑,營養物質與代謝產物都是通過溶解於水中而進出細胞的。

水是細胞中各種生物化學反應得以進行的介質,並參與許多生化反應:水還可維持各種生物大分子結構的穩定性;此外,水的比熱高,汽化熱高,是熱的良好導體,能有效地吸收代謝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並將熱迅速散發出體外,這保證了細胞內的溫度不會劇烈變化。

G. 微生物學細菌細胞質內有哪些內含物

內含物主要是指原生質、細胞核、糊粉粒、粒腺和脂質體等微觀的超微結構.生物學中內含物指的是細菌中的一種結構.某些細菌含有與特殊功能相連系的結構,稱作內含體(inclusion bodies) 它常常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這些顆粒常是儲存物,可以與膜結合,例如聚-b-經丁酸鹽(PHB)顆粒;細胞質中發現的分散顆粒如多聚磷酸鹽顆粒(也稱為異染粒)。

H. 微生物菌體的化學組成以那六種元素

你好!

在微生物細胞中,以C、H、O、N、P、S等六種元素為主,它們占細胞乾重的95%以上。此外K、Mg、Ca、Fe、Mn、Co、Mo、Zn等元素也是大多數微生物都需要的元素。
如有疑問,請追問。

I. 微生物生細胞的化學組成物質主要有哪幾種

確定微生物需要什麼樣的營養物質,主要的依據是分析微生物細胞的化學組成和它的代謝產物的化學成分。
根據對各類微生物細胞物質成分的分析,發現微生物細胞的化學組成和其他生物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從元素上講,都含有碳、氫、氧、氮和各種礦質元素。見下表1:

表1 微生物細胞的主要元素成分

元素 占干物重比例(%)
碳 50
氧 20
氮 14
氫 8
磷 3
硫 1
鉀 1
鈉 1
鈣 0.5
鎂 0.5
鋁 0.5
鐵 0.2
(根據大腸桿菌的數據)

從化合物水平上講,微生物細胞中都含有水分、糖類、蛋 白質、核酸、脂質、維生素和 無機鹽等物質。微生物細胞中主要的物質含量如表所示。

1、水分
各類微生物細胞中都含有大量水分,它是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一般含量可高達70%—90% 。含水量隨著微生物種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細菌含水量為鮮重的75%—85% ,酵母菌為70%—80%,黴菌為85%—95%。
細菌的芽孢和黴菌的各種孢子含水量較少。細菌芽孢含水量約為 40%,黴菌孢子約含38% 的水。
同種微生物隨著周圍環境和培養時間的變化,含水量也不盡相同,如酵母菌在20攝氏度生長,含水量為91.2%;在43攝氏度生長,含水量降為 74%。
在微生物細胞內,一部分水以結合水狀態存在。這部分水不易揮發,不凍結,不能作為溶劑,也不能滲透,一般約占總水量的17%—28%。另一部分水以游離態存在。芽孢內的結合水含量比營養體多,約占芽孢總水量的50%—70%。這可能是芽孢對外界不良環境具有較強抵抗力的原因之一。
2、糖類
微生物細胞中糖類有單糖、雙糖和多糖,主要以多糖形式存在。單糖主要是己糖和戊糖。己糖是組成雙糖或多糖的基本單位,戊糖是核糖的組成成分。多糖有莢膜多糖、纖維素、半纖維素、澱粉和糖原等不同種類 。它們有的組成細胞結構,如細胞壁;有的作為細胞貯藏物質,存在於細胞質中,如澱粉粒。
3、蛋白質
蛋白質是細胞干物質的主要成分,分布在細胞壁(肽聚糖 )、細胞膜(膜蛋白)、細胞質、細胞核等細胞結構中,在干物質中含量可高達80%。
微生物體內的蛋白質可分兩類:簡單蛋白質和結合蛋白質。簡單蛋白質包括球蛋白和清蛋白。結合蛋白質包括核蛋白、糖蛋白、脂蛋白等。在微生物細胞中,核蛋白含量特別高,可占蛋白質總量的1/3—1/2。
4、核酸
核酸有兩種:核糖核酸(RNA)和脫氧核糖核酸(DNA)。 主要存在於細胞質中,除少量以游離態存在外,大多與蛋白質結合,以核蛋白的形式存在。它的主要功能是為合成蛋白質提供模板、運輸工具和合成場所。含RNA的某些病毒和亞病毒,它們的感染力和遺傳信息即由RNA所決定。DNA主要存在於細胞核中,也有少量以質粒形式存在於細胞質中。它是生物遺傳變異的物質基礎,起著傳遞遺傳變異信息的作用。
細菌和酵母菌細胞中核酸的含量較黴菌高。在同一種微生中,RNA的含量常隨著生長時期的變化而變化,而DNA的含量則是恆定的;DNA的鹼基對順序、數量和比例通常是不變的,不受菌齡和一般外界因素的影響。因而用DNA鹼基比例或 G+C的物質的量分數作為分類鑒定的指標,已在某些細菌和酵母菌的分類中得到應用。
5、脂質
脂質物質包括脂肪、磷脂、蠟和 固醇等。脂質在細胞中或以游離狀態存在,或與蛋白質等結合。它們存在於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中,如某些微生物的細胞壁含有蠟質;磷脂和蛋白質結合,是細胞膜的組成成分;脂肪常以油滴狀出現在細胞質中,作為貯藏物質;固醇在酵母細胞內含量較多,因它是維生素D的前體,故常用來生產維生素D。
微生物細胞內脂肪含量 因種和培養條件不同而相差很大,如產脂內孢霉、產脂球擬酵母和紅酵母細胞中脂肪含量高達50%或更多。另外,含糖量高的培養基能促進脂肪累積。
6、維生素
有些微生物細胞內還含有數量不等、種類不同的維生素,如阿舒假囊酵母和棉阿舒囊霉細胞內含有較多的核黃素;丙酸桿菌屬和放線菌菌絲體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12。
7、抗生素
在目前研製和生產的8000多種抗生素中,約有70%是由微生物產生的,而其中又以放線菌最為突出。
8、無機鹽類
無機元素約占細胞乾重的10%,包括磷、硫、鎂、鐵、鉀和鈉等。一般以磷的含量為最高,約佔全部灰分的40%。但在硫細菌中含有較高量的硫,鐵細菌中含鐵豐富。這些無機元素在細胞中除少數以游離狀態存在外,大部分都以無機鹽形式存在或結合於有機物質中。
除上述一些主要物質外,有些微生物細胞中還含有色素、毒素等。

J. 微生物的化學組成中主要元素有哪些

微生物也屬於生物,微生物體內同樣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其主要元素有碳、氫、氧、氮、硫等。

閱讀全文

與微生物細胞含有哪些化學成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