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超基性岩的化學元素都有哪些

超基性岩的化學元素都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01 22:41:34

㈠ 什麼是酸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

不同類型岩石中礦物組合有規律變化,從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鎂鐵質礦物逐漸增多,硅鋁質礦物逐漸減少。\r\n(1)超基性岩:主要岩石類型為橄欖岩和輝石岩。橄欖岩主要礦物為橄欖石+輝石,其中橄欖石含量大於40%。輝石岩主要礦物為輝石+橄欖石,橄欖石含量少於40%,還可以含有少量的基性斜長石和角閃石。\r\n(2)基性岩:主要岩石類型為輝長岩和玄武岩。主要礦物組合為輝石+斜長石+少量角閃石,可以含少量橄欖石和黑雲母。\r\n(3)中性岩:主要岩石類型為閃長岩-安山岩、正長岩-粗面岩。石英含量少於20%為標志。\r\n閃長岩亞類主要礦物組合為角閃石+中性斜長石,少量輝石和雲母,鹼性長石含量少於長石總量的1\\/3;\r\n正長岩亞類主要礦物組合為正長石,少量黑雲母、斜長石和角閃石。\r\n除此之外,中性岩類還包括二長岩亞類,是指鹼性長石與斜長石含量近於相等的中性岩部分。\r\n(2)酸性鹽類:主要岩石類型為花崗岩。其中,礦物以出現大量的石英為標志,含量一般大於20%。主要礦物組合為:石英+長石(鹼性長石、斜長石)+黑雲母,可以含有少量的角閃石。

㈡ 常見的超基性岩岩石類型

1.超基性侵入岩

超基性岩一般顏色很深,常呈暗綠色、暗黑色、棕色及綠色,多為中粗粒緻密塊狀,相對密度較大。主要礦物為橄欖石和輝石,次要礦物為角閃石和雲母,副礦物有磁鐵礦、鈦鐵礦、鉻鐵礦、尖晶石、石榴子石、磷灰石等。橄欖石在地表極易發生蛇紋石化,蛇紋石首先沿橄欖石的邊緣和裂隙交代,然後遍及整體,僅保留橄欖石的假象。新鮮岩石常呈自形或半自形粒狀結構、反應邊結構,蛇紋石化後呈網狀結構。

常見的岩石類型有純橄欖岩、橄欖岩、橄欖輝石岩、輝石岩等。

純橄欖岩岩石幾乎全部由橄欖石組成(圖7-1a),含極少量斜方輝石、單斜輝石和角閃石,副礦物有鉻鐵礦、磁鐵礦、鈦鐵礦、尖晶石等。鏡下觀察,橄欖石呈全自形或半自形粒狀,正交偏光間顯示二級藍紫干涉色(圖7-1b)。未蝕變的純橄欖岩呈橄欖綠色、黃綠色及淺灰綠色,褐鐵礦化或伊丁石化後呈棕褐色或灰褐色,蛇紋石化後呈暗綠色或灰黑色。西藏、內蒙古、陝西等地見有分布。

圖7-1 純橄欖岩

橄欖岩新鮮岩石為橄欖綠色,有時呈暗綠色及灰黑色,密度大。具粒狀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由橄欖石和不定量的輝石組成。一般情況下,橄欖石含量佔40%~90%、輝石含量佔10%~40%。橄欖石常為鎂橄欖石和貴橄欖石,輝石為斜方輝石和單斜輝石。岩石中還含少量角閃石、黑雲母、斜長石、鉻尖晶石、鈦鐵礦等。當岩石中橄欖石含量很高、輝石含量小於10%時,稱橄欖岩(圖7-2a、b),當輝石含量達10%~40%時,稱輝石橄欖岩。按其所含輝石成分不同,分為單斜輝石橄欖岩(以單斜輝石為主)、斜方輝石橄欖岩(以斜方輝石為主)、二輝橄欖岩(單斜輝石和斜方輝石含量大致相等),鏡下觀察,輝石常呈較小顆粒分布在橄欖石周圍,形成反應邊結構(圖7-2c),輝石的解理發育,橄欖石裂縫較多,輝石干涉色較低,橄欖石干涉色較高(圖7-2d)。橄欖岩常遭受蛇紋石化、綠泥石化等蝕變作用。內蒙古、河北、四川、江蘇等地見有分布。

圖7-2 橄欖岩

橄欖輝石岩主要由斜方輝石、單斜輝石和橄欖石組成,輝石含量60%~90%,橄欖石含量10%~40%,含少量角閃石及金屬副礦物。根據輝石種類分為橄欖方輝輝石岩、橄欖單輝輝石岩、橄欖二輝輝石岩等。西藏、內蒙古、河北等地見有分布。

輝石岩輝石岩的SiO2含量常大於45%,是一種超鎂鐵質岩石。岩石多呈暗綠色至黑色(圖7-3a、b),自形或半自形粒狀結構,塊狀構造。幾乎全部由輝石組成,單斜輝石和斜方輝石總量可佔90%~100%,含少量橄欖石、角閃石、黑雲母、鉻鐵礦、磁鐵礦、鈦鐵礦等。單偏光下觀察,輝石呈淡黃或淡褐色,解理發育(圖7-3c);正交偏光間,輝石呈二級黃、紅干涉色(圖7-3d)。根據輝石種類可將輝石岩分為斜方輝石岩、單斜輝石岩和二輝岩等;根據次要礦物又可將輝石岩分為角閃石輝石岩、黑雲母輝石岩等。輝石岩常與純橄欖岩、橄欖岩、輝長岩形成雜岩體。有時在輝石岩中含極少量富鈣斜長石。四川、河北、甘肅、寧夏等地見有分布。

圖7-3 輝石岩

金伯利岩超淺成次火山岩。曾稱角礫雲母橄欖岩,是一種角礫化的鉀質超鎂鐵質岩。最初見於南非一個叫金伯利的地方,故名。金伯利岩常呈岩筒、岩牆產出。顏色較深,以綠色居多。SiO2含量常小於35%。礦物成分很復雜,既有原生的礦物橄欖石、金雲母、鎂鋁榴石、金剛石等,又有蝕變礦物蛇紋石、綠泥石、碳酸鹽礦物等,還有來自地殼深處其他岩石和圍岩捕虜體中的礦物。常具斑狀結構和角礫狀構造(圖7-4a),斑晶主要為橄欖石和金雲母,橄欖石呈渾圓狀並普遍受到強烈的蛇紋石化和碳酸鹽化蝕變,基質呈顯微斑狀結構,由橄欖石、金雲母、磁鐵礦、鉻鐵礦等組成(圖7-4b)。

圖7-4 金伯利岩

金伯利岩是金剛石最主要的母岩,有價值的原生金剛石礦床常產於岩筒之中。岩筒面積一般小於10000m2,常成群出現,其中以具斑狀結構且富含顆粒粗大橄欖石的金伯利岩含金剛石較富,而呈顯微斑狀結構,富含金雲母的金伯利岩,含金剛石貧。我國山東、遼寧、貴州、湖北、河南等地分布有金伯利岩,山東的金伯利岩體是很有價值的金剛石礦床。

苦橄玢岩為次火山岩,斑狀結構。斑晶為蛇紋石化橄欖石、普通輝石,基質為普通輝石、古銅輝石、黑雲母、培長石和大量玻璃質(圖7-5)。

圖7-5 苦橄玢岩

2.超基性噴出岩

超基性噴出岩礦物成分與超基性侵入岩相似,富含橄欖石、輝石等鐵鎂礦物,有時含一定量的玻璃質。多為細粒、隱晶質和玻璃質結構,顏色較暗,色率大於90。超基性噴出岩在自然界分布很少,目前已發現的岩石類型有苦橄岩、科馬提岩、麥美奇岩、玻基橄欖岩、玻基輝橄岩、玻基輝岩等。

苦橄岩是富含橄欖石的超基性或超鎂鐵質火山岩。深色,具粒狀結構。其化學成分特徵是SiO2<47%,(Na2O+K2O)<2%,MgO>18%。礦物成分以橄欖石(50%~75%)、輝石(<40%)為主,有時含少量(<10%)基性斜長石、角閃石,副礦物為鈦鐵礦、磁鐵礦及磷灰石等(圖7-6)。

圖7-6 苦橄岩

科馬提岩1969年首次發現於南非巴伯頓山地的科馬提河流域,故名。原意只限於太古代綠岩中枕狀岩流頂部的、具鬣刺結構的超鎂鐵質熔岩(圖7-7a、b)。

圖7-7 科馬提岩

科馬提岩主要由橄欖石、輝石的斑晶(或骸晶)和少量鉻尖晶石以及玻璃基質組成。具枕狀構造、碎屑構造和典型的鬣刺(魚骨狀或羽狀)結構(圖7-7c、d),其特點是橄欖石呈細長的鋸齒狀斑晶,是淬火結晶的產物。在化學成分上,典型的科馬提岩以MgO>18%,CaO/Al2O3>1,低鹼為特徵。

在岩石學研究的早期,曾認為超基性岩是一種無噴出相的岩石。科馬提岩的發現對證實超基性岩的岩漿成因具有重要意義。它是地幔高度部分熔融的產物,是地球早期富鎂原始岩漿的代表。科馬提岩中蘊藏有豐富的鎳礦資源。

麥美奇岩,又稱玻基純橄岩是相當於純橄欖岩而具有玻基斑狀結構的超基性熔岩。首次發現於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麥美奇河流域,故名。主要由橄欖石斑晶和黑色玻璃基質組成,有時在玻璃基質中有少量含鈦普通輝石微晶及磁鐵礦等。如輝石含量較多時,可稱玻基輝橄岩。在化學成分上,以MgO>18%,TiO>1%,(Na2O+K2O)<1%為特徵。

㈢ 超基性岩

超基性岩包括橄欖岩、純橄欖岩和輝岩等。

1. 超基性岩的同位素組成

氧同位素組成變化很小。全岩的 δ18O 值為 5. 4 ‰~ 6. 6‰ ,多數集中在 5. 4‰ ~ 5. 8‰ 之間。其中輝石的δ18O值為5.4‰~6.4‰,含羥基礦物的δD為-48‰~-88‰。

Fuex等(1973)對14個超基性岩樣品進行過分析,氧化碳δ13C為2.9‰~-10.3‰,還原碳為-22.2‰~-27.1‰;Deines(1973)公布了22個碳酸岩的平均δ13C值為-5.1‰±1.4‰,13個金伯利岩中的碳酸岩平均δ13C值為-4.7‰±2‰,60個金剛石樣品分析結果為-5.8‰±1.8‰。Deines(1980)又對大量不同晶形、不同顏色的金剛石進行了詳細的碳同位素研究發現,金剛石的δ13C值變化范圍達30‰左右,但絕大多數集中在-5‰~-6‰之間。具有地幔碳的特徵。不同地區金剛石δ13C值的差異,表明地幔碳同位素組成不均一。金剛石的δ13C值變化范圍大,可能與金剛石形成時各系統中各種含碳化合物相對含量的差異、原始碳源的同位素組成及其物理化學條件的不同,以及它們中碳的消耗不一樣等因素有關。

大多數橄欖岩、純橄欖岩和橄輝岩以及輝長蘇長橄欖岩的δ34S值在-0.45‰~-1.7‰之間,與隕石硫的同位素組成相近。德國的橄鹼玄武岩中硫酸鹽含量很低,其δ34S值為2.6‰,硫化物的δ34S值為1.3‰,認為最能代表地幔硫的原始同位素組成。

超基性岩的鍶同位素組成(初始值)變化較大,大約在0.703~0.712之間,有些甚至高達0.729。這類岩石通常有兩種情況,鍶含量較高,初始值低的大型鐵鎂質和超鐵鎂質岩體,推測是由幔源玄武岩漿結晶形成的。相反,鍶含量很低,初始值高的岩石,顯然曾遭受過地殼鍶的污染。鉛同位素組成也較其他岩類低,因為基性岩和超基性岩中U、Th含量很低。

2.超基性岩的同位素組成特點及意義

1)與球粒隕石的δ值相似,反映地球與隕石有成因關系。

2)全岩同位素組成變化范圍很小,證明上地幔的同位素組成是相對均一的。

3)岩石中共生礦物之間的同位素分餾小,表明超基性岩的成岩溫度高。

4)地幔的氧同位素組成並不那麼均一,這與岩漿熔融體形成的深度有關。

據Mueh Lenbacha(1974)實驗,固體系統在高溫熔融過程中,氧同位素分餾可能出現「逆轉」。例如:玄武岩熔融體與斜長石的Δ18O溫度高於1380℃為正值,低於1380℃為負值;玄武岩熔融體與頑火輝石之間,溫度高於1250℃,Δ18O為負值,低於1250℃,Δ18O值為正。因此,在1250~1380℃之間形成的岩漿熔融體比原始地幔物質貧18O。而在1250℃以下,兩者的同位素分餾相反而抵消,不會出現貧化現象。

㈣ 超基性侵入岩的化學成分,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特點有哪些

超基性岩的二氧化硅含量少於43%,鐵鎂質含量高,而其侵入岩以橄欖岩類為主,礦物成分主要為橄欖石,少量輝石,金屬礦物。一般結晶程度高,顯晶粒狀結構塊狀構造。

㈤ 超基性岩石主要岩石類型及成礦專屬性

一、深成侵入岩:橄欖岩。
二、淺成、超淺成岩:金伯利岩。金剛石的母岩。
三、噴出岩:
1.苦橄岩
2.科馬提岩:重大工業意義的硫化物銅鎳礦床。
3.玻基純橄岩(麥美奇岩):
4.玻基輝橄岩
四、成礦專屬性:
1.金屬礦物:Cr, Ni, Co,Pt, 稀土元素等。
2.非金屬礦物:金剛石,石棉,滑石,磷灰石

閱讀全文

與超基性岩的化學元素都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