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三化學有哪些簡單有趣的小實驗
鏈接:
德拉創新實驗室
2. 中考必考的化學實驗有哪些
中考必考的化學實驗
一、氣體的製取、凈化和除雜
初中化學中的實驗組合題一般以氧氣、氫氣和二氧化碳三大氣體的製取和性質實驗或遷移應用其原理和性質的實驗為主線,將許多儀器連接起來形成完整的實驗裝置圖,再根據要求進行實驗。
1.氣體製取的儀器組合順序 制備純凈乾燥氣體的步驟是: 實驗儀器組裝公式:氣體發生裝置—除雜質裝置—乾燥裝置—氣體收集裝置→尾氣處理 除雜質的試劑和乾燥劑的選擇:實驗室製取的氣體常常有酸霧或水份。
酸霧可用水、氫氧化鈉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或飽和碳酸鈉(碳酸氫鈉)溶液除去, 水份可用乾燥劑如:濃硫酸(酸性)、鹼石灰(鹼性)、固體氫氧化鈉(鹼性)、氧化鈣(鹼性)、五氧化二磷(酸性)、無水氯化鈣(中性)、無水硫酸銅(中性)等除去 (1)酸性乾燥劑(濃硫酸)不能乾燥鹼性氣體如氨氣;
(2)鹼性乾燥劑(NaOH)不能乾燥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氫等 氣體除雜的原則:不減少被凈化氣體的質量,不引進新的雜質。 2、實驗用到的氣體要求是比較純凈,除去常見雜質具體方法:
①除水蒸氣可用:濃流酸、CaCl2固體、鹼石灰、無水CuSO4(並且可以檢驗雜質中有無水蒸氣,有則顏色由白色→藍色)、生石灰等
②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CO2)、NaOH溶液、KOH溶液、鹼石灰等
③除HCl氣體可用:AgNO3溶液(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氣體雜質的原則:用某物質吸收雜質或跟雜質反應,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應,或者生成新的雜質。
3、實驗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點燃可燃性氣體(如H2、CO、CH4)或用CO、H2還原CuO、Fe2O3之前,要檢驗氣體純度。
②防暴沸:稀釋濃硫酸時,將濃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濃硫酸中。 ③防中毒:進行有關有毒氣體(如:CO、SO2、NO2)的性質實驗時,在 通風廚中進行;並要注意尾氣的處理:CO點燃燒掉;SO2、NO2用鹼液吸收。 ④倒吸:加熱法製取並用排水法收集氣體,要注意熄燈順序。
4、實驗室製取三大氣體中常見的要除的雜質:
(1)制O2要除的雜質:水蒸氣(H2O)
(2)用鹽酸和鋅粒制H2要除的雜質:水蒸氣(H2O)、氯化氫氣體(HCl,鹽酸酸霧)(用稀硫酸沒此雜質)
(3)制CO2要除的雜質:水蒸氣(H2O)、氯化氫氣體(HCl)
除水蒸氣的試劑:濃流酸、CaCl2固體、鹼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無水CuSO4(並且可以檢驗雜質中有無水蒸氣,有則顏色由白色→藍色)等
除HCl氣體的試劑:AgNO3溶液(並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體)、KOH溶液(或固體)[生石灰、鹼石灰也可以跟HCl氣體反應]
5、常用實驗方法來驗證混合氣體里含有某種氣體
(1)有CO的驗證方法:(先驗證混合氣體中是否有CO2,有則先除掉)
將混合氣體通入灼熱的CuO,再將經過灼熱的CuO的混合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現象:黑色CuO變成紅色,且澄清石灰水要變渾濁。
(2)有H2的驗證方法:(先驗證混合氣體中是否有水份,有則先除掉)
將混合氣體通入灼熱的CuO,再將經過灼熱的CuO的混合氣體通入盛有無水CuSO4中。現象:黑色CuO變成紅色,且無水CuSO4變藍色。
(3)有CO2的驗證方法:將混合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二.初中化學氣體和常見物質的檢驗
1、氣體的檢驗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氫氣: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罩一乾冷小燒杯,觀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變渾濁,則是氫氣.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4]氨氣:濕潤的紫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是氨氣. [5]水蒸氣:通過無水硫酸銅,若白色固體變藍,則含水蒸氣.
[6]一氧化碳: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在火焰上方罩一乾冷小燒杯,觀察燒杯內壁無水珠生成,然後將燒杯迅速倒轉,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則是一氧化碳.
[7]氮氣:將燃燒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熄滅,然後向集氣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變渾濁。
*相關例題
[1]如何檢驗NaOH是否變質: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變質
[2]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含有石灰石
[3]檢驗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含有NaCl。
[4]檢驗三瓶試液分別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隻試管中分別滴加Ba(NO3)2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稀H2SO4;再分別滴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4]澱粉:加入碘溶液,若變藍則含澱粉。
[5]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若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就含葡萄糖
三.常見物質的物理性質歸納
1、固體物質的顏色
A白色固體:氧化鎂MgO、五氧化二磷P5O2、氧化鈣CaO、氫氧化鈣Ca(OH)2、碳酸鈉Na2CO3、碳酸鈣CaCO3、氯酸鉀KClO3、氯化鉀KCl、氫氧化鈉NaOH、無水硫酸銅CuSO4等。
B黃色固體:硫粉S
C紅色固體:紅磷P、氧化鐵Fe2O3、銅Cu
D藍色固體:膽礬CuSO4.5H2O
E黑色固體:木炭C、氧化銅CuO、二氧化錳MnO2、四氧化三鐵Fe3O4、生鐵Fe
F綠色固體:鹼式碳酸銅Cu2(OH)2CO3
G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KMnO4
H無色固體:冰,乾冰,金剛石I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2、生成沉澱的顏色
A白色沉澱:不溶於水也不溶於稀硝酸:氯化銀AgCl、硫酸鋇BaSO4
不溶於水但溶於稀硝酸或稀鹽酸:氫氧化鎂Mg(OH)2、碳酸鈣CaCO3、碳酸鋇BaCO3 B紅褐色沉澱:氫氧化鐵Fe(OH)3 C藍色沉澱:氫氧化銅Cu(OH)2
3、溶液的顏色
A藍色溶液Cu2+:硫酸銅CuSO4、硝酸銅Cu(NO3)2、氯化銅CuCl2等
B黃色溶液Fe3+:氯化鐵FeCl3、硫酸鐵Fe2(SO4)3、硝酸鐵Fe(NO3)3等
C淺綠色溶液Fe2+:氯化亞鐵FeCl2、硫酸亞鐵FeSO4、硝酸亞鐵Fe(NO3)2等
D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E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4、氣體的顏色
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等大多數氣體。
3. 初中化學重要實驗內容有哪些
主要就是製取氧氣的三個實驗:
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2H2O2==MnO2==2H2O+O2↑
有時候也會加一些實驗,不過一般老師在上學期就會說的
4. 中考實驗有哪些項目
中考實驗項目有浮力實驗,壓強實驗,摩擦力實驗,滑輪實驗,化學實驗等。如何知理化檢驗,就是藉助物理化學的方法使用某種測量工具或儀器設備,如千分尺千分表驗規顯微鏡等所進行的檢驗,是檢驗初中在校生是否達到初中學業水平的考試它是初中畢業證書發放的必要條件。
中考得高分技巧
解題中要避免看錯想錯算錯寫錯抄錯,讀題和審題是解題的基礎讀題不能匆匆而過,應該字字落實注意不能多字漏字及語言要規范通順不寫錯別字要避免粗心大意,受思維定式和熟題答案的影響。
特別是中等和中等偏下的學生,要適當地安排一些解題的訓練,重點解決會而不得分的問題,切實提高解題的速度和正確率,拿到應拿的分數做到該得的分一分不能少能得的分-分不能丟。
5. 初中化學的重點實驗有哪些
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現象:有大量白煙產生,集氣瓶內水面上升了約1/5體積。實驗結論:氧氣體積約占空氣體積的1/5。注意事項:紅磷要取足量或過量;實驗前檢查裝置氣密性;止水夾夾緊;點燃紅磷後立即伸入瓶中並把塞子塞緊;要冷卻完全。
2、高錳酸鉀制氧,實驗現象:有大量氣體進入集氣瓶中。實驗結論:利用高錳酸鉀可以制氧。注意事項: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
葯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均勻受熱。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3、電解水,實驗現象:通電後,電極上出現了氣泡,通電一段時間以後,正、負兩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比大約為1:2。伸入正極試管里的帶火星木條燃燒,負極試管里的氣體/燃燒並出現淡藍色火焰。實驗結論: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注意事項: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鈉或氫氧化鈉以增強導電性。在實驗進程剛開始時,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與1:2不符,是因為氧氣不易溶於水,但會溶解一小部分;氫氣難溶,反應速率較慢,所以氫氣較少。
4、木炭還原氧化銅,實驗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為紅色,石灰水變渾濁。實驗結論:碳具有還原性。注意事項:反應完後先將盛有石灰水的試管移走,防止液體倒吸進入試管,使熱的試管炸裂。實驗完畢不能立即將試管內的物質倒出觀察,防止高溫的銅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重新氧化成氧化銅。
5、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實驗現象:黑色固體變成紅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末端導管處產生藍色火焰。實驗結論: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注意事項:實驗前要對一氧化碳進行驗純。
6. 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化學實驗有哪些
九年級上化學實驗目錄
一、演示實驗
1、水加熱沸騰;
2、研碎膽礬觀察發生的變化;
3、膽礬溶解於水並和NaOH反應;
4、石灰石和鹽酸反應把產生的氣體通入Ca(OH)2;
5、聞氣體氣味的方法;
6、固體的取用(鋅粒);
7、固體的取用(NaCO3粉末);
8、液體的取用;
9、NaCO3和鹽酸反應;
10、酒精燈的使用;
11、加熱NaOH和CuSO4的混合溶液;
12、洗滌玻璃儀器;
13、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14、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氧氣中的現象;
15、硫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
16、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17、加熱過氧化氫溶液製取氧氣;
18、加熱KClO3和MnO2混合物製取氧氣;
19、電解水;
20、向盛水的燒杯中加入品紅;
21、用鹽酸和碳酸鈉反應驗證質量守恆定律;
22、鎂條在空氣中燃燒驗證質量守恆定律;
23、木炭還原氧化銅;
24、活性炭的吸附性;
25、收集CO2並驗滿;
26、燈火實驗;
27、CO2溶於水的驗證;
28、CO2和水的反應;
29、燃燒的條件的實驗;
30、滅火的原理;
31、粉塵爆炸;
32、用Mg和鹽酸反應驗證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33、點燃甲烷;
二、化學活動與探究實驗
1、觀察和描述——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2、我們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麼不同;
3、實驗室製取O2,O2的性質實驗;
4、對分子運動現象的探究;
5、水的凈化——過濾液體;
6、對質量守恆定律的探究;
7、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8、對燃燒條件的探究;
9、自己設計、製作並使用簡易滅火器;
10、酸雨危害的模擬實驗;
7. 初中化學的重要實驗有
你好初中的實驗不是很難,但前提是你應該知道物質的性質,我做過最近做過初三的試卷,不難,其中有幾點要注意,一是方程式一定要會寫,要記住氧氣的制備,二氧化碳的制備,這兩個是考試的重點,幾乎每張都有,把這兩個的注意事項看一下,還有實驗裝備看一下以及注意事項,還有最喜歡考尾氣的處理,和儀器的用處,還有一條那就是碳酸氫鈉加熱分解,這個也很重要,說到底,只要物質的性質知道就行了,還有會寫方程式,不懂可以問我,如果有具體題,可能來說會更好
參考一下
8. 初中化學學生要做的實驗有哪些
如果是學生要完全能夠獨立完成的,要進行實驗抽測的主要有:
實驗室制氧氣
物質在氧氣和空氣中燃燒的實驗
實驗室制二氧化碳
碳酸鈉性質的研究
9. 初中化學實驗有哪些
1、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產生大量熱,有白霧生成。
2、鐵在純氧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生成黑色固體。
3、鉀在純氧中燃燒,有淺紫色火焰,產生黃色固體。
4、鎂在氮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熱,產生淡黃色固體。
5、氫氣在溴蒸汽中點燃,放出熱量,紅棕色逐漸褪去,產生白霧。
6、鎂與氯化銨的反應。氯化銨溶液中銨根離子水解,溶液顯酸性。當加入鎂粉之後,鎂與溶液中的氫離子反應,放出氫氣,同時放出大量的熱。銨根離子的水解產物——氨水,受熱之後,則發生分解。故此反應可以得到兩種氣體。
7、銅與氧氣的反應
銅是不太活潑的重金屬,在常溫下不與乾燥空氣中的氧氣化合,加熱時能產生黑色的氧化銅,如果繼續在很高溫度下燃燒,就生成紅色的Cu₂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