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環境的化學自凈作用有哪些

環境的化學自凈作用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02 00:35:26

1. 自凈作用的環境自凈

環境的自凈作用,是環境的一種重要機能。自然界始終處於運動狀態,自然環境也在不停地變化著,絕對未受污染的大氣、水和土壤是不存在的。火山爆發,山洪海嘯,雨水沖刷和岩石風化等自然現象,以及生命活動中的代謝廢物,都給自然環境帶來多種「異物」,造成污染,但是在正常情況下,受污染的環境,經一些自然過程及在生物參與下,都具有恢復原來狀態的能力。一般,稱此能力為環境的自凈作用 。
1、大氣的自凈作用:進入大氣中的污染物,經過自然條件下的物理和化學作用,或是向廣闊的空間擴散,稀釋,使其濃度大幅度下降;或是受重力作用,使較重粒子沉降到地面;或是在雨水的洗滌作用下返回大地,或是被分解破壞等,從而使空氣得以凈化。但當大氣中的污染物量超過其自凈能力時,即出現大氣污染。
2、水體的自凈作用:當「異物」進入自然水體後,可溶物或懸浮性固體微粒,在流動中得到擴散而稀釋,固體物經沉澱析出,使污染物濃度降低,這是水體的物理凈化作用。進入水中的有機物,可通過生物活動,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使它分解而降低濃度,這是水體的生物凈化作用。在水體中污染物還可能由於氧化、還原、吸附和凝聚等而使濃度降低,這是水體的化學性的凈化作用。通過水的上述各種自凈作用可使受污染的水體恢復到原來的良好狀況。但如水中的沾染物數超過水體的自凈能力時,水質就受到污染。

2. 為什麼環境有自凈的作用

環境的自凈作用,是環境的一種重要功能。受污染的環境,經過一些自然過程及在生物參與下,都具有恢復原來狀態的能力。為什麼環境會有這種自凈作用呢?進人大氣的污染物,經過自然條件下的物理和化學作用,或是向廣闊的空間擴散、稀釋使其濃度大幅度下降;或是受重為作用及雨水沖刷,使較重的顆粒沉降到地面上來;或是在光的照射和其他物質的參與下發生分解等,都會使空氣得到凈化。

而當污染物進入水體,其中可溶性或懸浮性固體微料,在水體流動中得到擴散、稀釋,其他固體顆粒在重力影響下逐漸沉澱排出,使水中污染物濃度降低;也可以通過生物活動,尤其是微生物作用,分解有機物而降低污染物的濃度;另外,由於發生氧化、還原、吸附、凝聚等化學作用,使污染物形態、性質發生變化,從而降低了這種污染物的濃度。

通過上述這些過程,環境就可以達到自凈。然而,自凈能力是有限的,當污染物量超過環境自凈能力時,就出現了環境污染。

3. 土壤環境的自凈作用按照其作用機理可以分為哪些作用並說明土壤為什麼存在環境自凈能力。

按照不同作用機理,可將土壤自凈作用劃分為物理凈化作用
化學凈化作用
生物凈化作用,
如滿意請採納

4. 簡述水環境的自凈作用,闡明廣義自凈作用和狹義自凈作用的區別

水體的自凈作用指的是受污染的水體由於自然的作用,使污染污染濃度逐漸降低,最後恢復到污染以前狀態的過程.這種自然的作用,包括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的作用。物理作用包括可沉性固體逐漸下沉,懸浮物、膠體和溶解性污染物稀釋混合,濃度逐漸降低。化學作用包括氧化-還原、分解、化合、吸附和凝聚等。生物作用主要指水體中微生物對污染物的氧化分解,它在水體自凈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體自凈的定義有廣義與狹義兩種:廣義的定義指受污染的水體,經過水中物理、化學與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濃度降低,並恢復到污染前的水平;狹義的定義指水體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機物而使得水體得以凈化的過程。

5. 污染物進入環境後,通過什麼作用達到自凈

搜索詞條

環境自凈

環境受到污染後,在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步消除污染物達到自然凈化的過程。環境自凈按發生機理可分為物理凈化、化學凈化和生物凈化三類。

中文名:環境自凈

實質:自然凈化的過程

分類:物理凈化、化學凈化和生物凈化

過程:稀釋、擴散、淋洗、揮發、沉降

分享

物理凈化

環境自凈的物理作用有稀釋、擴散、淋洗、揮發、沉降等。如含有煙塵的大氣,通過氣流的擴散、降水的淋洗、重力的沉降等作用,而得到凈化。混濁的污水進入江河湖海後,通過物理的吸附、沉澱和水流的稀釋、擴散等作用,水體恢復到清潔的狀態。土壤中揮發性污染物如酚、氰、汞等,因為揮發作用,其含量逐漸降低。物理凈化能力的強弱取決於環境的物理條件和污染物本身的物理性質。環境的物理條件包括溫度、風速、雨量等。污染物本身的物理性質包括比重、形態、粒度等。此外,地形、地貌、水文條件對物理凈化作用也有重要的影響。溫度的升高利於污染物的揮發,風速增大利於大氣污染物的擴散,水體中所含的粘土礦物多利於吸附和沉澱。

化學凈化

環境自凈的化學反應有氧化和還原、化合和分解、吸附、凝聚、交換、絡合等。如某些有機污染物經氧化還原作用最終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水中銅、鉛、鋅、鎘、汞等重金屬離子與硫離子化合,生成難溶的硫化物沉澱。鐵、錳、鋁的水合物、粘土礦物、腐植酸等對重金屬離子的化學吸附和凝聚作用,土壤和沉積物中的代換作用等均屬環境的化學凈化。影響化學凈化的環境因素有酸鹼度、氧化還原電勢、溫度和化學組分等。污染物本身的形態和化學性質對化學凈化也有重大的影響。溫度的升高可加速化學反應,所以溫熱環境的自凈能力比寒冷環境強。這在對有機質的分解方面表現得更為明顯。有害的金屬離子在酸性環境中有較強的活性而利於遷移;在鹼性環境中易形成氫氧化物沉澱而利於凈化。氧化還原電勢值對變價元素的凈化有重要的影響。價態的變化直接影響這些元素的化學性質和遷移、凈化能力。如三價鉻(Cr)遷移能力很弱,而六價鉻(Cr)的活性較強普衛欣,凈化速率低。環境中的化學反應如生成沉澱物、水和氣體則利於凈化J!D;如生成可溶鹽則利於遷移。

美國進口

6. 如何理解大氣環境的自凈作用並舉例說明。

就是把大氣里一些塵埃減少,比如下雨

7. 環境的自凈力是指什麼

環境有自凈能力。當環境受到污染時,在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作用下,環境可以逐步消除污染物達到自然凈化。以大氣為例,靠大氣的稀釋、擴散、氧化等物理化學作用,能使進入大氣的污染物質逐漸消失,這就是大氣自凈。大氣的自凈能力與當地氣象條件、污染物排放總量及城市布局等諸多因素有關。同樣,水、土壤等也有自凈能力,但無論是哪種自凈能力都是有限的。當污染物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時,污染的危害就不可避免地發生,生態系統就將被破壞。

8. 為什麼環境會有這種自凈作用呢

環境的自凈作用,是環境的一種重要功能。受污染的環境,經過一些自然過程及在生物參與下,都具有恢復原來狀態的能力。為什麼環境會有這種自凈作用呢?

進人大氣的污染物,經過自然條件下的物理和化學作用,或是向廣闊的空間擴散、稀釋使其濃度大幅度下降;或是受重為作用及雨水沖刷,使較重的顆粒沉降到地面上來;或是在光的照射和其他物質的參與下發生分解等,都會使空氣得到凈化。

而當污染物進入水體,其中可溶性或懸浮性固體微料,在水體流動中得到擴散、稀釋,其他固體顆粒在重力影響下逐漸沉澱排出,使水中污染物濃度降低;也可以通過生物活動,尤其是微生物作用,分解有機物而降低污染物的濃度;另外,由於發生氧化、還原、吸附、凝聚等化學作用,使污染物形態、性質發生變化,從而降低了這種污染物的濃度。

通過上述這些過程,環境就可以達到自凈。然而,自凈能力是有限的,當污染物量超過環境自凈能力時,就出現了環境污染。

閱讀全文

與環境的化學自凈作用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