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學價電子軌道表達式怎麼寫舉個例子
S、P、d…叫電子亞層,亞層前邊的阿拉伯數字叫電子層。s層只有一個軌道,P層有3個軌道,d層有5個軌道,每個軌道最多能填兩個自旋方向相反的電子,4S以前,電子都是從n亞層到(n十1)亞層排布,而4S之後就是3d,而後就是4P,5S、4d、5P…如鐵原子:1S2、2S2丶2P6丶3S2、3P6、4s2丶3d6
2. 什麼是「價電子」什麼是"價電子排布式"
價電子是原子在參與化學反應時能夠用於成鍵的電子,是原子核外跟元素化合價有關的電子。在主族元素中,價電子數就是最外層電子數。副族元素原子的價電子,除最外層電子外,還可包括次外層電子。
價電子排布式就是核外電子排布,排列規則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5s
5p
5d
5f
6s
6p
6d
7s
7p
3. 化學電子式怎麼寫,打的點點都不知道什麼意思
依據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個數的多少,先用小黑點「·」(或「×」)等符號在元素符號上、下、左、右各表示出1個電子,多餘的電子配對。例如:
•Mg•表示將成為+2價,•C•表示將形成4價。
4. 【化學】什麼是價電子數
價電子是原子在參與化學反應時能夠用於成鍵的電子,是原子核外跟元素化合價有關的電子。在主族元素中,價電子數就是最外層電子數。副族元素原子的價電子,除最外層電子外,還可包括次外層電子。例如,鉻的價電子層結構是3d54s1,6個價電子都可以參加成鍵。鑭系元素還能包括外數第三層的4f電子。價電子全部參與成鍵,元素表現最高的正化合價;部分參加成鍵,就有多種化合價的特性。例如,鉻元素的最高化合價是+6價,此外有+5、+4、+3、+2、+1價等。在非金屬的主族元素中,除了第二周期元素外,一般都有nd空軌道。當這些元素跟電負性更大的元素化合時,原先最外層上的價電子可拆開進入nd軌道中,然後通過軌道雜化使這些元素表現較高的化合價。
5. 化學價示意圖
原子示意圖辨別化合價根據最外層電子數目的多少來規定,例如最外層電子數為2,則化合價為-2價,因為它容易失去電子,如果最外層電子大於等於5時,則帶正價.
最外層電子數為8,則成穩定結構.既不容易失電子,也不愛得電子.所以最穩定.
6. 化學價怎麼表示
一種元素一定數目的原子與其他元素的一定數目的原子相化合的性質,叫做元素的化合價。這是完整的定義。
就是,元素與元素化合時的原子個數比是固定不變的性質就是元素的化合價。
化合價是不同元素的原子相互結合成化合物時,其互相之間聯系的方式,一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外圍的電子組成的,電子在原子核外圍是分層運動的,不管是那種元素的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總是趨向達到2個或8個,這是最穩定的狀態。但自然界中除了惰性氣體外,沒有一種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2個或8個,所以如果最外層電子數少則趨向於喪失,多則趨向於奪取,以達到2個或8個。為達到2或8原子幸虧奪取或喪失的電子數就是化合價。化合物的各個原子是以和化合價同樣多的化合鍵互相連接在一起的。化合鍵有兩種:
離子鍵,如鈉原子和氯原子互相結合成氯化鈉(食鹽),就是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使最外層電子數達到2,但也因此帶一個正電荷,氯原子奪取一個電子,使最外層電子數達到8,但也因此帶一個負電荷,兩個帶電荷的原子依靠電荷力聯系在一起,形成新物質。所以氯是負1價,鈉是正1價。這種鍵的結合力較弱,在電解質中,如水中,兩種原子就會分離成離子,在水中溶解。
共價鍵,有機化合物中碳原子和氫原子就是依靠這種方式連接的,碳原子分出一個電子和一個氫原子最外層的電子組成兩個電子的穩定結構,圍繞兩個原子核運動,也就是它們分享這兩個電子。氫原子最外層達到2個電子。和四個氫原子分享,碳原子的最外層也達到了8個電子,所以氫是1價,碳是4價。這種鍵的結合力較強,不容易分離成離子。
因為惰性氣體最外層電子數已經達到了2個或8個,所以惰性氣體一般不能和其他物質化合。
化合價記憶的口訣
一價氫鉀鈉銀(氯) 正價負價要分清
二價鈣鎂鋇和鋅 金正非負單質零
一二皆有銅和汞 氫正一,氧負二
鋁價三,鐵二三 正負總價和為零
7. 通俗的說化學價是什麼怎麼標注和分子式有什麼區別
不是的,元素的化學價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以變化。比如:鐵既可以有2價也可以有三價
共價化合物是電子共用的,但是我們通常把電子的偏向看成是元素的化合價,共用電子數目和化學價有關
比如co2中一個氧和碳共用2個電子,所以氧-2價,碳+4價
化合價的標注很簡單,就直接在元素上方標上對應價態就可以了
化學價和分子式不是一個東西,不能討論區別吧
化學價的取決於最外層電子數
化學價的高低由元素本身和氧化劑還原劑及反應條件有關
比如F沒有正價,鈉在常溫下生成氧化鈉在加熱條件下生成過氧化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