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化學知識 > 土壤鉛污染化學葯劑怎麼處理

土壤鉛污染化學葯劑怎麼處理

發布時間:2022-08-03 15:53:44

① 土壤修復的化學方法有哪些

總體劃分可以分為物理,化學和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可以包括機械翻土,客土等稀釋方法。但是這種方法的缺點在於,可能會導致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改變,因為深層土壤的氧化還原電位不一樣,所以翻土後可能會讓一些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負效應。化學方法包括電化學、淋洗、氣提等等。但是化學方法的問題是,所用的葯劑可能會產生二次污染。生物方法一種環境友好型方法。比如植物修復,微生物修復,以及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但是此方法的缺點是修復周期較長,往往需要幾年到幾十年的時間。綜上所述,每種方法有各自的優缺點,一般在實際修復工程中,需要聯合幾種不同的技術來達到最優的效果。

② 處理土壤中重金屬的方法有哪些

1、施用化學改良劑,採取生物改良措施,增加土壤環境容量,增強土壤凈化能力
向土壤中施用石灰、鹼性磷酸鹽、氧化鐵、碳酸鹽和硫化物等化學改良劑,加速有機物的分解,使重金屬固定在土壤中,降低重金屬在土壤及土壤植物體的遷移能力,使其轉化成為難溶的化合物,減少農作物的吸收,以減輕土壤中重金屬的毒害。針對有機物污染,用植物、細菌、真菌聯合加速有機物降解。針對無機物污染,利用植物修復可以把一部分重金屬從土壤中帶走。
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砂摻粘改良性土壤,增加和改善土壤膠體的種類和數量,增加土壤對有害物質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量,從而減少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活性。發現、分離和培養新的微生物品種,以增強生物降解作用。
2、強化污染土壤環境管理與綜合防治,大力發展清潔生產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組織有關部門和科研單位,篩選污染土壤修復實用技術,加強污染土壤修復技術集成,選擇有代表性的污灌區農田和污染場地,開展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重點支持一批國家級重點治理與修復示範工程,為在更大范圍內修復土壤污染提供示範、積累經驗。合理利用污染土地,嚴重污染的土壤可改種非食用經濟作物或經濟林木以減少食品污染。科學地進行污水灌溉,加強土壤污灌區的監測和管理,了解水中污染物的成分、含量及其動態,避免帶有不易降解的高殘留污染物隨機進入土壤。
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強土壤膠體對重金屬和農葯的吸附能力。強化對農葯、化肥、除草劑等農用化學品管理。增施有機肥同時採取防治措施,不僅可以減少對土壤的污染,還能經濟有效地消滅病、蟲、草害,發揮農葯的積極效能。在生產中合理施用農葯、化肥,控制化學農葯的用量、使用范圍、噴施次數和噴施時間,提高噴灑技術,改進農葯劑型,嚴格限制劇毒、高殘留農葯的使用,大力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葯。大力發展生物防治措施。
大力推廣閉路循環、無毒工藝,以減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對工業「三廢」進行回收凈化處理,化害為利,嚴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濃度。大力推廣和發展清潔生產。
針對土壤污染物的種類,種植有較強吸收能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質的含量,或通過生物降解凈化土壤,通過改變耕作制度、換土、深翻等手段,施加抑制劑改變污染物質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方向,減少農作物的吸收,提高土壤pH值,促使鎘、汞、銅、鋅等形成氫氧化物沉澱。
根據土壤的特性、氣候狀況和農作物生長發育特點,既要防治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威脅,又要把化肥、農葯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危害限制在最低程度。利用物理、物理化學原理治理污染土壤。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提高森林覆蓋率,維護森林生態系統平衡。
3、調控土壤氧化還原條件
調節土壤氧化還原電位,使某些重金屬污染物轉化為難溶態沉澱物,控制其遷移和轉化,降低污染物的危害程度。調節土壤氧化還原電位主要是通過調節土壤水分管理和耕作措施實現。
4、改變耕作制度,實行翻土和換土
改變耕作制度會引起土壤環境條件的變化,消除某些污染物的危害。對於污染嚴重的土壤,採取鏟除表土和換客土的方法;對於輕度污染的土壤,採取深翻土或換無污染客土的方法。
5、採用農業生態工程措施
在污染土壤上繁殖非食用的種子、種經濟作物,從而減少污染物進入食物鏈的途徑;或利用某些特定的動植物和微生物較快地吸走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質,從而達到凈化土壤的目的。
6、工程治理
利用物理(機械)、物理化學原理治理污染土壤,是一種最為徹底、穩定、治本的措施,但投資大,適於小面積的重度污染區,主要有隔離法、清洗法、熱處理、電化法等。近年來,把其他工業領域,特別是污水、大氣污染治理技術引入土壤治理,為土壤污染治理研究開辟了新途徑。

③ 鉛如何處理

處理方法:當水體受到污染時,可採用中和法處理,即投加石灰乳調節pH到7.5,使鉛以氫氧化鉛形式沉澱而從水中轉入污泥中。用機械攪拌可加速澄清,凈化效果為80%~96%,處理後的水鉛濃度為0.37~0.40mg/L。而污泥再做進一步的無害化處理。對於受鉛污染的土壤,可加石灰、磷肥等改良劑,降低土壤中鉛的活性,減少作物對鉛的吸收。

④ 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的特點和治理辦法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主要特點:污染范圍廣、持續時間長、污染隱蔽性、無法被生物降解,並可能通過食物鏈不斷地在生物體內富集,甚至可轉化為毒害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對食物鏈中某些生物產生毒害,或最終在人體內蓄積而危害健康。
治理方法及特點:包括工程治理、生物治理、化學治理及農業治理方法。工程治理效果徹底、穩定,但實施復雜、治理費用高、易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生物治理實施簡便、投資少,對環境破壞小,但是治理效果不理想;化學方法治理效果和費用都適中,但容易再度活化;農業治理方法易操作、費用低,但是周期長、效果不顯著。
綜上,根據不同的污染項目特點及對治理效果、周期及經費要求,應選擇最適宜的治理方法.化學穩定化治理的方法往往存在不能確保治理效果長期穩定性的問題,但目前比較受關注的分子鍵合修復技術可以很好解決這一問題,它將成為一種集治理效果好、費用低和治理周期短為一體的優選治理方法。常見的重金屬土壤治理的方法包括化學法、生物法、熱力學方法等,每種方法又包含不同的技術,每種技術又可以採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實施。化學法主要通過將重金屬污染土壤與化學穩定劑混合來實現重金屬的穩定化,而石灰等穩定劑通常不能有長期的治理效果,分子鍵合是目前業界關注的一種以長期穩定性為特點的修復葯劑。生物法一般有植物修復和微生物修復等。植物修復通過超積累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比較安全但是修復周期長;微生物修復通過土壤中微生物降解重金屬,但是影響修復效果的因素較多,目前應用較少。熱力學方法可以通過高溫來使重金屬玻璃化,但是成本很高。

⑤ 土壤中重金屬超標如何處理

(一)常見治理方法
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改變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存在狀態,使其由活化態轉為穩定態;二是從土壤中除去重金屬。
常採用的物理及物理化學的方法時熱解吸法、電化學法和提取法。對於揮發性重金屬可用加熱方法從土壤中解吸出來。若重金屬滲透性不高且傳導性差則用電化學法除去。提取法可利用試劑和土壤中的重金屬作用,形成溶解性的重金屬離子或金屬試劑絡合物,回收再利用。
(二)工程物理化學法
工程物理化學法是利用物理、化學等方法治理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方法。在重金屬污染的初期,由於污染較集中,這種方法較為普遍採用,主要方法有:客土法、沖洗絡合法、電動化學法、熱處理法、物理固化法等。對於污染重、面積小的土壤運用物理化學法具有治理效果明顯、迅速的優點,但對於污染面積較大的土壤則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與財力,而且容易導致土壤結構的破壞和土壤肥力的下降,因此對於大面積重金屬污染地不宜採用這種方法。
熱處理法是將污染土壤加熱,使土壤中的揮發性污染物揮發並收集起來進行回收或處理;電解法是使土壤中重金屬在電解、電遷移、電滲和電泳等的作用下在陽極或陰極被移走。
(三)生物修復法
生物修復是指利用生物的新陳代謝活動減少土壤中重金屬的濃度或使其形態發生改變,從而使污染的土壤環境能夠部分或完全恢復到原始狀態的過程。修復措施主要包括植物修復、微生物修復和動物修復等。因其具有效果好、投資省、費用低、易於管理與操作、不產生二次污染等優點,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成為污染土壤修復研究及工程運用的熱點。 1、植物修復措施
植物修復措施是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積累某種或某些化學元素理論為基礎,一些重金屬污染區存在著對重金屬具耐性的植物,這些植物通過排斥或在局部使重金屬富集,使重金屬在植株根部細胞壁沉澱而「束縛」其跨膜吸收,或與某些蛋白質、有機酸結合生成不具生物活性的解毒形式,從而提高了對重金屬傷害的忍耐度。利用植物及其共存微生物體系清除環境中的污染物是一門新興起的環境應用技術。植物治理措施的關鍵是尋找合適的超積累或耐重金屬植物,超積累植物可吸收積累大量的重金屬,但植物修復措施也有局限性,如超積累植物通常生物量低,生長緩慢,效果不顯著。
2、微生物修復措施
微生物治理是利用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對重金屬具有吸收、沉澱、氧化和還原等作用,從而降低土壤中重金屬的毒性。原核生物(細菌、放線菌)比真核生物(真菌)對重金屬更敏感,利用此原理在土壤中培養富汞細菌,將這些細菌收集後,經蒸發、活性碳吸附等方法治理受汞污染的土壤。當前運用遺傳、基因工程等生物技術,培育對重金屬具有降毒能力的微生物,並運用於污染治理,是土壤重金屬污染研究中較活躍的領域之一。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微生物修復主要包括2方面:即生物吸附和生物氧化-還原。生物吸附是重金屬被生物體吸附,如藍細菌、硫酸還原菌以及某些藻類能夠產生具有大量陽離子基團的胞外聚合物如多糖、糖蛋白等,並與重金屬形成絡合物;而生物氧化是微生物對重金屬離子進行氧化、還原、甲基化和脫甲基化作用,降低土壤環境中重金屬含量。
3、低等動物修復措施
土壤中的某些低等動物(如蚯蚓類)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因而能一定程度地降低污染土壤中重金屬的含量。韓國有科學家運用蚯蚓毒理學試驗對3個廢棄的砷礦及重金屬礦區尾礦進行修復實驗,研究表明蚯蚓對鋅和鎘有良好的富集作用。由此可見,在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中放養蚯蚓,待其富集重金屬後,採用電激、清水等方法驅出蚯蚓集中處理,對重金屬污染土壤有一定的治理效果。
(四)農業治理方法
農業治理是因地制宜的改變一些耕作管理制度來減輕重金屬的危害,在污染土壤上種植不進入食物鏈的植物。主要有:控制土壤水分是指通過控制土壤水分來調節其氧化還原電位,達到降低重金屬污染的目的;選擇化肥是指在不影響土壤供肥的情況下,選擇最能降低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化肥;增施有機肥是指有機肥能夠固定土壤中多種重金屬以降低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措施;選擇農作物品種是指選擇抗污染的植物和不要在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上種植進入食物鏈的植物。
農業治理措施的優點是易操作、費用較低,缺點是周期長、效果不顯著。 目前,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的主要措施就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對於沒有被污染的土壤以預防為主,切斷污染源,提高土壤環境容量;對於已被污染的土壤主要是進行改造、治理,以消除污染。土壤重金屬污染物的遷移轉化非常復雜,治理極其艱難,必須引起人類的高度注重,杜絕土壤的重金屬污染。

⑥ 鉛的哪些物理化學性質影響污染土壤修復

土壤鉛污染具有隱蔽性、長期性和不可逆性等特點,已經受到廣泛關注,鉛污染土壤的高效修復技術一直是研究的熱點與難點。目前,鉛污染土壤的修復技術大體可分為兩類:物理化學修復技術和生物修復技術。物理化學修復又可分為客土深耕法、隔離法、淋濾法、固化穩定法、電化學法、氧化還原法、螯合劑法及重金屬拮抗法等

⑦ 有什麼辦法能消除鉛污染

當水體受到污染時,處理方法:可採用中和法處理,即投加石灰乳調節pH到7.5,使鉛以氫氧化鉛形式沉澱而從水中轉入污泥中。用機械攪拌可加速澄清,凈化效果為80%~96%,處理後的水鉛濃度為0.37~0.40mg/L。而污泥再做進一步的無害化處理。對於受鉛污染的土壤,可加石灰、磷肥等改良劑,降低土壤中鉛的活性,減少作物對鉛的吸收。

⑧ 鉛污染的治理

關注焦點一:土地

其實類似事件在其他地區也有發生,甚至受污染區的范圍更大

陳同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境修復研究中心主任、地表環境化學過程與健康實驗室主任、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近年來,土地(土壤)鉛污染對人類健康的威脅開始受到關注。土壤中的鉛是通過食物鏈、揚塵等途徑進入人體的。其中,兒童是鉛污染的易感人群。幼兒和兒童體內鉛含量過高,會直接影響其體格和智力的發育。這種影響是全身性的,具有不可逆性。目前我國兒童血鉛水平整體已有所下降,但部分地區兒童血鉛水平仍然較高,這與其居住環境和食物鉛超標等因素密切相關。

現在所報道的導致土地鉛含量升高並危害人體健康的主要來源有:含鉛礦的開采和冶煉、蓄電池加工生產、電子廢棄物回收拆解和尾氣等。

在礦業活動影響區域,土地鉛含量能達到非常高的水平。根據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境修復中心對我國南部20多個有色金屬礦區的調查結果發現,礦區土地的鉛含量普遍較高,最高含量可達每千克土壤含鉛數千甚至數萬毫克,周邊農田常遭受鉛污染,導致作物減產甚至絕收。這次甘肅徽縣的集體性鉛中毒事件,就是因為不規范的冶煉活動導致的。

當然,我也在懷疑,導致人體中毒的污染物可能還不僅僅局限於鉛,很可能同時還會有其他污染問題。

而且,此次事件是因媒體和國家環保總局的介入才受到廣泛關注的。根據我們的取樣調查,其實類似事件在其他地區也有發生,甚至受污染區的范圍更大。如在湖南郴州發生過因鉛鋅冶煉活動致使近萬畝果樹死亡;貴州六盤水市某鉛鋅冶煉廠周邊出現嚴重的鉛污染。媒體也曾報道,甘肅天水市的某鉛鋅廠附近發生過數十位兒童鉛中毒的事件。蓄電池生產及電子廢棄物拆解等工業也可能導致嚴重的局部鉛污染事件,在汕頭市貴嶼鎮就因此而出現135名兒童鉛中毒。

另外,根據我們對幾個城市的土地(土壤)鉛污染研究表明,交通主幹線周邊土地的鉛污染出現頻率較高,城市人類活動密集區會也存在土地鉛含量升高的趨勢。但由於其社會影響程度較輕而常常被人們所忽略。

目前,全國范圍內土壤鉛污染現狀還不完全清楚,但局部地區的鉛污染及其健康影響是比較嚴重的。

此次事件也引發出一系列深層次的問題:企業關閉後如何控制鉛污染土地的二次污染風險?如何治理被污染的土地?

由於種種原因,目前國內對於鉛污染土地的修復技術研究不多。但根據我們的研究工作經驗,大致有下述方案可供選擇。

傳統治理土壤鉛污染的方法有客土法、隔離法、填埋法和淋洗法等,但因為治理費用高或存在二次環境風險而難以大面積推廣應用。植物提取和植物固定屬於新興的污染土地修復技術,具有廉價、易操作、二次風險低等優點,在國際上也已有成功範例。對於礦山廢棄地或工廠附近的高鉛含量土地,可採用植物固定技術固定或鈍化土壤鉛,限制其向周邊區域擴散。對於中低濃度鉛污染土地可採用植物提取技術,通過種植鉛超富集植物大量吸收並帶走土壤中的鉛,以達到去除土壤鉛、恢復土地資源的利用價值。

在目前沒有有效治理技術的前提下,可以採取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盡量減少鉛進入人體的風險。例如:在受污染的農田中,可以選種棉花、花卉、苗木等非食用作物。另外,根據我們對北京市100多種蔬菜的調查結果,大部分葉菜和果菜類蔬菜吸收鉛的能力相對差一些,對土壤鉛污染有一定的「抗性」。因此,對於鉛污染程度較輕的農田,可通過選種這類抗鉛污染的作物種類,以減少鉛進入食物鏈的風險。但這些措施都是治本不治標的,不會減少土壤中的鉛含量,因此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土壤的鉛污染問題,對後人和後代的污染風險並未消除。

⑨ 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壤怎麼修復

這個具體要看是什麼重金屬污染,才能知道怎麼修復。或者你可以找家做修復的公司,讓他們來檢測一下,出一個修復方案。 寧波弈晨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不錯, 主做軟土原位固化和污染土修復 。

⑩ 怎樣更好的清除土壤污染物

土壤污染如何以預防為主,怎麼防控土壤污染「傳染」,怎麼整治已經「生病」的土壤?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開出三大葯方。

1、預防為主:從源頭上減少土壤污染

2、風險管控:阻斷土壤污染影響我們的生活

3、污染擔責:誰污染,誰治理

「土壤污染具有累積性、不均勻性和長期存在性等特點,污染物在土壤中遷移、擴散和稀釋速度極慢,土壤一旦污染,將是天長地久 。」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的這段話包含一個道理:對土壤污染,最急迫的任務就是預防和控制新的污染產生。

大面積的土壤修復治理是個世界性難題,其復雜性和投入遠大於空氣和水。那麼土壤污染的治理和預防該如何去做呢?

首先,我們需要分析一下土壤是如何被污染的。中國糧食產量年年增長,可是在表面光鮮的外表下,隱藏的危險更值得我們重視。現在農民普遍感到土壤板結了,莊稼難種了。居民普遍感到果不香、瓜不甜、菜無味,蔬菜雖然數量多了,但比小時候的難吃了。不僅如此,蔬菜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質也比以前多得多。是什麼原因導致農作物品質嚴重下降的呢?

事實上,由於我們片面追求糧食產量的增加,使得土壤環境受到了嚴重的破壞,不少地區農田中有機質的含量已經從解放前的5%-7%降低至0.5%的地步了,所謂土壤中的有機質就是各種動植物殘體與微生物及其分解合成的有機物質。這使得如果不施用化肥的話,地里什麼都長不出來。

但是長期使用化肥會造成重金屬污染,這些污染物一旦進入土壤後,不僅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而且可以通過食物鏈不斷在生物體內富集,甚至可以轉化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最終在人體內積累危害健康。

土壤環境一旦遭受重金屬污染就難以徹底消除。有些人可能有疑問,工礦企業生產造成的污染可以理解,但是化肥怎麼也能造成重金屬污染呢?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化肥並沒有罪,它就像一把刀,看你怎麼用,之所以出現現在這種問題,只能說明用法不對。

化肥用量越來越多,最大的危害是酸化和富集鹽類物質。酸化伴隨著板結,過酸的土壤不僅造成作物必須的有益元素利用率下降,同時重金屬離子在酸性環境中活性大大提高,從而導致作物重金屬污染的出現。

並且過酸的環境不適宜有益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有害病菌、病蟲特別是根結線蟲喜歡這種酸化板結的環境,因此導致作物病蟲害的加重,加劇了農葯的使用。這是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因此,關於農業土壤污染,我認為根本原因是過量使用化肥導致土壤過酸造成的。

那麼治理土壤污

閱讀全文

與土壤鉛污染化學葯劑怎麼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