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維生素作用功能表
1、維生素A
維生素A可以增強視力,預防夜盲症,同時還可以保持皮膚的彈性,促進骨骼生長。紅蘿卜和動物肝臟等食物都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我們可以通過這些食物來獲取身體所需要的維生素A。
2、維生素B6
維生素B6可以預防貧血,同時還可以降低膽固醇和防止血栓形成。不僅僅如此,它還能增強免疫力和防癌。
3、維生素C
促進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謝,延長肌體壽命,是構成皮膚細胞間質的必需成分。所以,皮膚組織的完整,血管正常通透性的維持和色素代謝的平衡都離不開它。
4、維生素D
食用魚肝油、蛋黃和牛奶等食物可以獲得較多的維生素D,適當地曬太陽也能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它有助於小孩牙齒和骨骼的生長發育,能防止骨質疏鬆症。
5、維生素E
維生素E可以抗氧化,延緩衰老,能讓人保持青春,同時它還能加速傷口的癒合,減少疤痕和色素的沉澱,真是美容必備品。
(1)食品化學維生素的功能有哪些擴展閱讀
維生素缺乏原因:
1、食物供應嚴重不足,攝入不足;如:食物單一、儲存不當、烹飪破壞等。比如葉酸受熱損失。
2、吸收利用降低;如:消化系統疾病或攝入脂肪量過少從而影響脂溶性Vit的吸收。
3、維生素需要量相對增高;如:妊娠和哺乳期婦女、兒童、特殊工種、特殊環境下的人群。
4、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會導致對維生素的需要量增加。
B. 維生素的營養作用有哪些
維生素是一組化學結構不同、營養作用和生理作用各異的化合物。維生素既不能供給能量,也不構成機體的組成成分。它的作用主要是控制、調節代謝作用。維生素的需要量極少,但生理功能很大。鴨缺乏維生素會造成生長不良,生產力下降、抗病力差,甚至死亡。
鴨必需由飼料提供的維生素有十三種,其中脂溶性的維生素有A、D、E、K四種,水溶性的維生素有硫胺素、核黃素、煙酸、吡醇素、泛酸、生物素、膽鹼、葉酸和維生素B12等。對鴨最重要又易缺乏的是維生素A、D和核黃素。
(1)維生素A 主要營養功能是保護粘膜及上皮組織,防止夜盲症,維持神經系統正常機能,抵抗疾病、促進生長等。青飼料中的胡蘿卜素是鴨合成維生素A的原料。
1國際單位維生素A=0.3微克維生素A(乙醇)。
(2)維生素D 主要營養功能是降低小腸液的pH值,使鈣、磷鹽類在酸性環境下易於分解,有利於鈣、磷的吸收利用。鴨皮膚、羽毛中含有一種7-脫氫膽固醇,經陽光中紫外線照射可轉化為維生素D3。
1國際單位維生素D=0.025微克維生素D3結晶體。
(3)維生素E 又叫生育酚。它的主要作用與鴨的繁殖和體內抗氧化有關。它與硒起協同作用,以維持肌肉、睾丸和胚胎的正常機能。
1國際單位維生素E=1微克α-生育酚(4)維生素K 又名凝血維生素,是血液凝固所必需的物質。青飼料和多汁飼料中含有維生素K,家禽腸道也能合成一部分。種母鴨若因飼料中維生素K不足,或因球蟲病侵襲等或用了磺胺類葯物,都會引起母鴨維生素K缺乏,必然導致新生雛鴨維生素K貯備嚴重下降,即使輕微的創傷都會引起雛鴨出血甚致死亡。
維生素K的計量單位為毫克。
(5)硫胺素 對保持糖類代謝和神經機能正常活動有關,缺乏時雛鴨神經系統失常、抽搐痙攣、頭向後彎。谷類的胚芽和外皮含量較多。引起硫胺素缺乏的原因:飼料被黴菌污染,飼料貯存太久,大量使用劣質魚粉,長期使用抗球蟲劑和抗菌素等。
1國際單位硫胺素=3微克氫氯化硫胺素。
(6)核黃素 又叫維生素B2在幾種酶系中都與能量和蛋白質代謝有關。維生素B2對鴨最為重要又易缺乏。雛鴨缺乏時增重緩慢、消瘦、腳趾彎曲。種蛋中缺乏維生素B2,孵化率低。青飼料、酵母、魚粉中含量較多。1國際單位核黃素=2.5微克維生素B2。
(7)煙酸 即維生素B5,又叫尼克酸。煙酸在動物體內主要以輔酶形式參與機體代謝,在能量利用及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合成與分解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雛鴨對天然飼料中煙酸的利用率極低,缺乏時引起腿病,行走困難。鴨對煙酸的需要量遠遠高於雞。計量單位為毫克。
(8)膽鹼 是卵磷脂的主要成分,參與脂肪代謝,預防脂肪肝症。雛鴨缺乏時生長緩慢、發生屈腱病。肉用種鴨要注意補充膽鹼。其計量單位為毫克。
其它比較重要的維生素還有:吡哆醇、泛酸、生物素、葉酸、維生素B12和維生素C。一般情況下飼養中不易缺乏。
C. 維生素包括哪些主要功能是什麼
維生素是維持家畜正常生理機能所必需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它既不是能量的來源,也不是構成機體組織的主要物質。家畜需要的量極微,但作用極大,其他任何營養物質都不能代替,被稱作「維持生命的要素」。
維生素根據其溶解性質可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兩大類。
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D、E、K。
(1)維生素A
又稱抗乾眼病維生素,它僅存在於動物體內,植物性飼料中僅含有無活性的維生素A原(類胡蘿卜素),被動物體吸收後在小腸壁、肝臟及乳腺內經胡蘿卜素酶的作用轉變為具有活性的維生素A。青綠飼料、胡蘿卜和黃玉米中含有較多的類胡蘿卜素。
維生素A的主要功能是保護上皮組織結構的完整和健全,防止夜盲,促進生長,參與激素的形成和促進骨骼的發育等。長期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公兔性慾低,射精量少,畸形精子增多,母兔受胎率低、流產、死產、胎兒畸形、產後胎盤滯留,家兔抗病力減退,易患瞎眼、呼吸道疾病、尿道結石;仔、幼兔生生緩慢等。
維生素A的需要量,生長期每千克飼料含580國際單位(1國際單位維生素A=0.3微克維生素A),繁殖母兔每千克日糧含1160國際單位。
維生素A與胡蘿卜素都不穩定,易被氧化,當飼料受熱、受潮、發霉或貯存較長時,大多數氧化失效。生產中維生素A缺乏症較多見,應特別注意。
(2)維生素D
為類固醇衍生物,其中主要以D2和D3有營養意義。維生素D2是由存在於植物及酵母中的D2原(麥角固醇)經紫外線照射而成。維生素D3是動物皮膚中無活性的D3原(7-脫氫膽固醇)經日光紫外線照射後的產物。因此,讓兔多曬太陽是獲得維生素D最經濟的辦法。
維生素D的功能是調節鈣磷代謝,促進骨骼形成。當幼兔缺乏維生素D時,容易引起佝僂病,四肢呈「O」形或「X」形。繁殖母兔缺乏時引起骨軟症,產後癱瘓及造成胚胎死亡。
家兔對維生素D的需要量,繁殖兔800國際單位,育肥兔1000國際單位,毛用兔500國際單位。由於家兔多在室內籠養,見光較少,僅靠皮膚產生的量不能滿足需要。青刈牧草在日光乾燥時可產生維生素D2,飼喂天然乾草也是獲得維生素D的途徑。
(3)維生素E
為生育酚的總稱。在兔體內維生素E主要作為生物催化劑,促進組織細胞呼吸。作為抗氧化劑,可防止易氧化物質(維生素A及不飽和脂肪酸)在飼料、消化道以及內源代謝中的氧化。此外,能夠保護富含脂質的細胞膜不被破壞。因此,維生素E對家兔繁殖、肌肉的正常發育和物質代謝有密切關系。它與微量元素硒起協同作用,以維持肌肉、睾丸與胎兒組織的正常機能。維生素E不足,引起肌肉營養不良或白肌病。毛細血管受損,形成皮下水腫與血腫。公兔睾丸生殖上皮變性,妊娠母兔胚胎死亡和化胎。當飼料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和硒不足時,當兔肝臟機能衰退時,容易出現維生素E缺乏症。一般認為,每千克日糧中含維生素E40毫克即可滿足家兔需要。青飼料中維生素E含量豐富,禾穀籽實也含有較多的維生素E,而蛋白質飼料中一般貧乏。青飼料在自然乾燥時維生素E損失90%左右,飼料貯存時間延長,維生素E不斷減少。
(4)維生素K
又名凝血維生素,是血液凝固所必需的物質。維生素K是萘醌衍生物,已知有3種:K1(葉綠醌),存在於植物中;K2(甲基苯醌類),由動物消化道微生物合成;K3(甲萘醌)為人工合成。家兔腸道中微生物可合成維生素K,一般可滿足兔正常生長需要。母兔妊娠期需要較多,缺乏時會造成胎兒出血和流產。每千克日糧中含2毫克可滿足其需要。
水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B族維生素包括硫胺素(B1)、核黃素(B2)、泛酸(B3)、吡哆醇(B6)、煙酸(維生素PP)、膽鹼、生物鹼、鈷胺素(B12)等十幾種。它們以酶類中的輔酶或輔基的形式,參與體內生化反應。維生素C是有機酸,又稱抗壞血酸,與循環系統功能有關。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在兔腸道內的細菌可以合成,青綠飼料中含量豐富,一般兔不容易缺乏。但青飼料不足的冬春季,尚未吃糞的仔兔應該補充。當土壤中鈷缺乏時,合成B12的原料缺乏,應該添加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