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上好一節化學課心得體會
化學是一門實用性的學科,怎樣上好一堂化學課呢?下面收集整理的上好化學課的方法以供大家學習。
1、激發學習興趣
「好的開始就等於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節化學課,對培養今後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尤為重要。初中學生第一次上化學課,總是存在好奇的心。所以,我們想要上好第一節課,首先要精心設計,認真准備,要設置許多問題「催化」他們去思考,去探索,「加速」他們主動地學習。例如,緒言課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問:「什麼是化學?」學生面面相覷,不能回答。老師再問:「氫氣球為什麼能飛?」「如果改用口吹的氣球,它能不能飛呢?」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用口吹的氣球不能飛。」對於這些疑問,老師可不作答,既而還可以再提出一連串的問題:「熱天時食物為什麼會腐爛?」「鐵為什麼會生銹?」「煤氣為什麼會致人死亡?」「人胃裡的胃酸過多可以用什麼葯治療?」等等。恰當的設置「問題」,在學生面前不斷地提出他們暫時還解決不了的問題,讓學生在無盡的問題中產生求知的濃厚興趣,從而在學習過程中使其永不滿足。
2、利用化學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生動有趣的實驗是誘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對初三學生來說,化學是一門新開設的學科,本身對它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加上他們早已枯燥了書本的理論知識,迫切想把所學的知識在實踐應運時,利用化學實驗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興趣,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是他們的興趣所在。在認真做好課本上的第一個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的同時,要多安排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實驗。例如:在第一節課是可以先避開書本,做幾個趣味性很強的實驗「燒不壞的手帕」、「空杯生牛奶」、「魔棒點燈」等等,讓學生睜大好奇的雙眼,然後再引入新課,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精神飽滿,對化學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另外,課後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就更加有趣味性和挑戰性,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去思考,去鑽研,有利於提拔化學拔尖人才。
3、展現化學實用性
我們生活日常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化學與人人有關,衣食住用樣樣離不開化學,化學教師就充分利用這個有利條件,讓學生所學的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相結合,時時給化學提供實用的機會。例如,在緒言部分講到銅綠時,可以讓學生回去找找看家裡有沒有這種東西,讓他們自己去思考,銅為什麼會生成銅綠?什麼條件下容易生成銅綠?它與銅是同一種物質嗎?加熱它看看有什麼現象?等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解決,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有,講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氫氣的有關知識時可以和地球的「溫室效應」、「酸雨」和剛剛發射成功的「神舟五號」飛船結合起來,引導他們用學過的化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讓他們體會化學知識的無所不在和化學知識的實用性。
4、開展興趣活動
豐富多彩的化學興趣活動,對於學習緊張的初三學生來講,是極具誘惑力的,這樣既能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餘輕松一下,又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和鞏固許多化學知識。化學興趣活動的內容及方式很多,如:「化學魔術」可以做「手帕包火」、「魔棒點燈」等等;「化學知識講座」可以講講「酸雨的形成」、「溫室效應的原因」、「日常生活化學」、「化學故事」等等;「化學課外活動」可以帶學生到附近的工廠或生活小區讓他們去發現生活中的化學;還可以讓學生自己組織一個「化學晚會」設計一些與化學有關的相聲、魔術、小品、謎語和笑話等等。
5、強化學習興趣
初中化學的難點及知識分化點一般有:化學用語、溶液的計算等。一個學生即使興趣較高,一旦幾次被難倒,興趣也會大減,從而影響學習成績,所以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和知識分化點很重要,例如化學用語中元素符號、化學式,不要求學生一天就把它記完,可採取分批分段記憶,日積月累,量變到質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教給他們「四步走」:一寫,正確寫出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式;二配,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三注,註明反應條件及符號;四查,最後檢查化學反應方程式書寫正確不正確。將常見元素的化合價、酸鹼鹽熔解性編成口訣幫他們識記。對於溶液的計算,重點授以方法,讓他們多練,盡可能地幫助學生總結歸納出公式、規律,對於零碎的化學知識,教師幫助總結。這樣有助於學生記憶及掌握,不至於使學生感到為難,從而使他們的學習興趣不減。
來源:學科網
❷ 如何上好初中化學第一課
在每節課前做好預習,這很重要。認真聽課,這個為重!課後積極練習,不懂就問,這很關鍵!最後,學會總結,之外,多背多記,要對化學產生很濃厚的興趣,這能使你事半功倍!例:鉀鈣鈉鎂鋁 鋅鐵錫鉛氫 銅汞銀鉑金背的時候可以自編:借給那美女 薪貼及千金 總共銀和金這樣既有趣又好玩又記得深!
❸ 淺談如何上好初中化學第一節課
淺談如何上好初中化學課
[導讀] 「設疑導入」是提出問題而導入新課的方式。教師根據授課的內容,提出問題,設置懸念,引起驚奇,激發興趣,引出新課。
趙緒珍
化學對於初中學生是起始學科,對它還充滿著神秘感,心裡對有著期望。而老師既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授者,又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導航者、主導者。那我們如何才能上好化學課呢?下面就本人這些年的教學實踐來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一、好的引入能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每一節課的引入教師要掌握好的方法。新課導入得法,可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師生間的雙邊活動。新課導入方式很多,但沒有固定的模式,它因人而異,因課而異。教師無論以什麼形式引入新課,只要能迅速創造一種融洽的教學氛圍,把學生帶進一個與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相適應的理想境界,就都是好的導入方法。下面是我在教學中的幾種導入方法:
1.文學詩句、謎語式導入
在《生活中常見的鹽》用的就明朝於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讓學生猜這說的是什麼物質,從而引發石灰石。那麼,它的主要成分是什麼呢,繼而引出碳酸鈣。
2.溫故知新式導入
「溫故知新式」是教師通過復習已學的知識,進而開始新課題的導入方式。學生的學習實質是在舊知識形成理性基礎之上,使舊知識擴展和延「深」形成一個新理念,從而使新舊知識相互結合,構成新的知識結構。因此,新知識傳授開始時,通過復習再現學生原有知識內容中與新知識相聯系的有關內容,教師很容易提出新的課題,使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學習新課的角色。這樣,有利於新舊知識的聯系,有利於促進知識的系統化,有利於形成新的知識結構,為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提供了極為方便的學習條件。
3.利用設疑導入
「設疑導入」是提出問題而導入新課的方式。教師根據授課的內容,提出問題,設置懸念,引起驚奇,激發興趣,引出新課。這樣可以使學生發覺問題所在,提高注意力,開動腦筋。例如,「常見的鹽」一節的導入可做如下的設計:「大家知道,純鹼的化學成分為碳酸鈉,它屬於鹽類,可為什麼它的名字中有一個「鹼」字?它的溶液是顯鹼性的嗎?如果其溶液顯鹼性,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這節課,我們就要搞清這些問題。」接下去,教師通過實驗和講解,展開教學活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大增。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4.故事導入
如在講《幾種常見的鹽》一節的開始,介紹著名化學家侯德榜的故事:他在美國攻讀化學博士學位後,看到我國制鹼工業被一家美國公司壟斷,非常氣憤,毅然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回到祖國,在塘沽建起永利鹼廠。通過改進生產工藝,產品質量優異,1925年在美國舉辦的博覽會上獲得金質獎章。此後,他精心實驗,刻苦鑽研,提出了先進的「侯氏制鹼法」,名震中外,為祖國爭得了榮譽,從而導入新課。
二、備好每一節課是成功的基礎
教學是一門藝術,備好課是搞好藝術的基本條件。不經武裝的戰士上戰場,只能束手就擒;沒有充分准備的教師上講台,充其量是「信口開河」,決談不上駕馭課堂的能力。所以,我們在備課中一定要把握教學的基礎和重難點,考慮好如何突破重難點,讓學生易於掌握。而不失去信心,聽不懂,從而產生厭學的心理。
三、教師做好演示實驗,指導學生做好分組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一定要重視實驗教學。教師的演示實驗一定要直觀、明顯、省時、准確、安全。教師在做演示實驗時一定要注意操作的規范化,才能給學生打好基礎。學生做分組實驗時,教學要指導好學生做好每一步,正確使用化學儀器,實驗操作規范化,記錄好實驗數據,觀察好實驗現象,並根據實驗現象培養學生的分析整理能力,使學生能得到全面發展。
四、創造一個民主和詣的課堂氛圍
新課程下要求教師和學生是共同的學習者,這應該說是教師與學生的真正平等階段。在這個階段里,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改變一言堂,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創設自學的「氣氛」,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主動學習和實踐能力。如我在講《金屬的化學性質》時,讓學生做好分組探究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自己去探究鐵,銅,鎂,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學生自己上講台做小老師去講解,下面的同學可以進行質疑,這樣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讓化學與多媒體充分結合
化學中有的抽象的知識可以用多媒體進行演示,可以把抽象的知識直觀化。例如在講《原子的構成》一課時,對於原子的構成學生很難理解,這時我就用多媒體課件演
❹ 淺談怎樣上好初中化學課
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
沒有想到,初中三年馬上就過去了.回頭想想.還是很懷念.在家整理出了一些卷子和一些書本有很多.而且中考的時候沒有每個人想像的那麼可怕.它只是一場簡單考試,然後三年初中就結束了.在初三的時候,我們翻過多少的參考書,多少的卷子.就為了這一場考試.那麼,現在我就要告訴即將成為初三學生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的方法.
學生們做實驗
第六就是要堅守實驗問題
實驗呢,第一點就是要多考慮過量的問題,第二是吸氣的時候需要考慮氣體,通過液體之後一定會帶出來微量的液體,比如說是水.第三呢,就是抓住反應現象等等.第四就是需要環保,效率要高,第五就是除雜要干凈,不能引入新的雜質進去.
上方就是關於怎麼樣學好初中化學的一些方法,一共六點,請同學們一定要記好,這些都是前輩為你們所准備的,希望你們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吧!
❺ 初中第一節化學課怎麼上
最好是拓展性的,帶學生們認識身邊的化學,激起學生的興趣,然後引入化學課程
❻ 如何上好初中化學開堂課
剛升入初三的同學,要增學一門新的基礎自然科學——化學。初中化學是化學學習的啟蒙階段,是化學學習的基石,學好其基本知識和技能亦是一代公民所必須擁有的基本素質。如何上好化學課,看如何學好初中化學,如何入好初中化學之門則要看入門的開堂課。這就要求老師精心設置好初中化學的第一課,引領學生走入化學世界大門的重要一環
❼ 對於新教師,如何上好初中第一節化學課
初中在初三才有化學課
此時的學生已有了中考的壓力,對新加的課程不會有太大好感(個別除外)
所以,初中第一節化學課就要讓學生提起興趣
1)化學實驗是很多學生對化學有興趣的原因,所以,第一節化學課一定要安排一些(注意是些)實驗,這些試驗不需要復雜的原理,只要有奇妙的現象即可。可以穿插一些需要一定知識才能明白的實驗,然後對學生說這些實驗的原理並不難,只要通過如何如何的學習就可明白。
2)實驗可以吸引學生,但不可一直使用,化學課的關鍵在於講課,有一個活躍的課堂氣氛十分重要,這一點可以通過幽默生動的語言、與學生的互動(如叫學生做實驗助手)、豐富的多媒體資料完成,這就要求教師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
3)初中化學學習時間短,但中考時分數是和物理生物等學科一個分值,這就給了教師不小的壓力,但是,要切記,就不可在第一堂課發諸如「我好好教一年,你好好學一年,到時你們考個好分數大家都高興」之類的牢騷。可以對學生明確化學學習的重要性,但一定要注意言語委婉。可以的話,這些話等日後與學生熟悉之後再說
4)要請教有教學經驗的老師,畢竟他們與學生相處時間更長。但是不可照搬,要以情況而定,現在的90後學生不是老思想老經驗可以適用的,相比之下,你雖然年輕,但有年齡差距小、思想接近的優勢,要揚長避短,教出自己風格
❽ 如何上好初中化學的第一節課
一、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達爾文在自傳中寫到:「沉溺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就會主動而深入了解任何復雜的問題。」學生只有對學習感興趣,他才能把學習當成一件既輕松又愉快的事情,才能樂學、會學、勤學。因此第一節課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清晰、生動和神奇的化學實驗現象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具有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替代的功能。於是,課堂上我准備了幾個有代表性的小實驗: 實驗一:在上第一節化學課的前一天,布置有條件的同學在第二天上化學課時自帶一瓶飲料。上課時,因天氣炎熱,往往還沒有等老師說明帶飲料的目的,有的同學就已經開始喝飲料了,由於每個同學的口味不同,帶的飲料也不盡相同,有礦泉水、可樂、茶水、果汁、紅牛等,這時可引導同學們觀察,為什麼有的同學喝的飲料會冒氣泡呢?在開可樂、紅牛時為什麼還會有響聲呢?同學們議論開了,有的說是有氣體出來、有的說是有霧出來、有的說是有二氧化碳氣體出來……。老師肯定了有二氧化碳氣體出來後,進一步追問:為什麼可樂、紅牛等飲料會有二氧化碳氣體從瓶內出來而礦泉水、茶水、果汁等卻沒有呢?為什麼喝有二氧化碳氣體產生的飲料會更容易解渴呢?為什麼二氧化碳氣體從瓶內出來時還會有響聲呢?教師小結:這些知識等到我們學習了二氧化碳的知識及氣體溶解度的知識後,大家就明白了。 實驗二:教師拿出一張白紙,請一位同學幫忙用噴霧器向紙上噴「水」,紙上立即顯示出紅色的「我一定能學好化學!」幾個字,過一會兒,再請一位同學幫忙用噴霧器向紙上噴「水」,紅色的字沒有了(說明:教師事先用毛筆沾氫氧化鈉溶液在紙上寫好字,第一位同學噴的「水」是酚酞試液,第二位同學噴的「水」是稀鹽酸,學生在沒有學習化學之前,往往認為無色液體就是水)。學生感到非常好奇,有的同學會說,老師你用的水有問題,我怎麼做不到呢?老師適時小結並鼓勵學生:我用的當然不是你們平時用的水,水是一種化學物質,無色的液體不一定是水,當你們學習了化學中水的知識和酸、鹼知識後,你們就知道為什麼了。在同學們喜愛觀看的魔術表演中,也用到了許多化學知識。 實驗三:四隻小試管,均裝等量無色液體,其中兩只裝飽和石灰水,另兩只裝自來水,分別請四位同學向試管內吹氣。結果,有兩位同學的試管內液體變渾濁了,而另兩位同學的試管內液體卻沒有變化。同學們就會提出許多質疑,為什麼同樣是「水」(在沒有學習化學前,大多數同學認為沒有顏色的液體就是水),吹入氣體後卻出現不同的現象呢?教師及時解疑,因為其中有兩只試管內裝的並不是水,而是飽和石灰水,我們呼出的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當吹入人休呼出的氣體時,就變渾濁了。二、聯系生活實際,自然引入化學知識 在第一節課,我還挖掘了一些化學與我們生活相聯系的例子,從生活中學生常見的物質入手,提出問題:空氣為什麼能供給人呼吸,我們吃的食鹽和食醋成分分別是什麼?液化氣為什麼會燃燒?吃油脂多的食物人會發胖?那油脂的主要成分是什麼?吸煙有害健康,煙中含有什麼成分?為什麼在冬季密閉的屋子裡燒爐子取暖容易中毒?使用農葯要注意什麼?夏天為什麼盛放碳銨的屋子會充滿了化肥味?白色污染等等,把學生引入一個神秘而又親近的世界,讓他們在感覺化學就在自己身邊的同時,去思考為什麼,在一個個的問題面前,不禁讓他們想去探究,揭示真相。三、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化學的方法 學習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俗話說:「條條道路通羅馬!」就是這個道理。各門學科的學習方法基本上是一樣的,最關健的是一個「勤」字,沒有汗水的付出就沒有收獲,再聰明的大腦也不可能把書本上的知識直接裝進去。但化學作為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學習的時候也有其獨特的地方,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認真做好化學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關健,從實驗中來,到實驗中去。要加強對化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做一些具有針對性的習題,從而鞏固對課本知識的掌握。善於對學過的化學知識進行總結歸納,由點到面,舉一反三,真正做到融會貫通。四、培養學生學好化學的信心 化學對於九年級的每個同學來說,都是一門「新」的學科,「新」是大家都是第一次學習化學,但這門學科已存在幾百年了,其實也不「新」。對事物的認識,每個人都是由不會到會的過程,就和我們學走路一樣,有誰天生就會走路呢?除了沒有腿的以外,我們都能學會走路,學習化學也是一樣,只是有的同學能更快的掌握好化學知識,有些同學可能會更慢點掌握罷了。智力因素的不同雖然是有的,俗話說得好:「笨鳥先飛」、「勤能補拙」。所以,只要我們肯下功夫,注意觀察,善於歸納,我們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學
❾ 如何上好開學第一課——一位初三化學教師的實踐與思考
目前義務制教學階段化學課程的開設安排在初三學年,九個月左右的時間要完成新課教學和復習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所以許多教師在教學中都非常珍惜課堂時間,和學科考點知識無關的基本不講,很多教師包括筆者曾經也認為開學第一課就是直奔主題,開始第一單元的教學,而對於《緒言》內容往往認為與中考關系不大而常常一筆帶過,或者讓學生自學一下就算了,根本沒有重視化學學科的啟蒙教學。然而筆者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和反思中,強烈地感受到教師結合《緒言》上好第一課是多麼的重要。第一課往往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興趣、學習方法等方面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深遠的影響,精彩的第一課往往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讓他喜歡上化學,有時會因為以後化學成績的優秀讓學生在其他學科上也自信起來,甚至還會影響到學生在高中階段的選科。上好了第一課,教學就成功了一半,在接下來的教學中你就能游刃有餘、輕松駕馭。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上好第一課。一、介紹課程特點,給予學習信心第一課中筆者首先給學生講解化學學科的特點,讓學生認識化學是一門有實用價值的學科,了解「今天,化學已發展為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和能...... (本文共計2頁) [繼續閱讀本文] 贊
❿ 初中化學入門第一課怎麼講
初中化學人教版緒言《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入門課和啟蒙課,學生通過「化學入門第一課」將會獲得對化學學科、化學學習以及化學老師的第一印象。
而這種印象對學生後續學習化學的興趣以及學習效果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首因效應」。
簡介
要讓剛開始接觸化學知識的學生,初步了解化學課程的主要內容,認識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引起學習興趣和慾望並初步了解化學的學習方法並不太容易。
許多初中化學教師為此做了探索。我認為,上好化學第一課,不能只靠老師講知識、說道理、教學法,而要選用適當的情景素材、運用有趣而簡單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小魔術等幫助學生獲得認識和體會,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慾望,這才是非常好的設計思路。